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知识讲解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知识讲解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知识讲解

注:每次文件修订,请文件中心将修改位置、主要修改内容予以记录,以便对照使用。

规范新产品、新引进物料或物料变更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打样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量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前的任何产品或物料的试产过程。

3.职责

3.1市场部:负责接收订单,收集客户资料,下试产需求;

3.2开发部:负责客户样品的分析、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如承认书)、组织样品鉴定评审、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发出试产通知;

3.3工程部:负责新产品工艺评估及说明、作业指导书制作、测试指导书制作、模具/夹具制作或提供,并与生产部门讨论安排工艺流程;跟踪试产过程及其问题的总结。召集召开试产总结会议,并出具《试产总结报告》,发出量产通知;

3.4品质部:IPQC及工程师负责监控并记录试产过程中品质状况,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并对试产产品的过程良率、可靠性进行总结评估; 3.5计划部:安排试产计划、提出物料需求、对所需的物料进行确认追踪和发放;

3.6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

3.7生产部: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控并评估产品效率、品质的可行性。

4.定义

4.1试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并为生产积累经验技术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其数量为100-200PCS(特殊情况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

4.2 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直通率达到95%或以上,低于95%的直通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

5.内容

5.1新产品试产前会议:

5.1.1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

进行,试产数量:100-200PCS。

5.1.2试产前,开发部需完成所有零件承认书(或项目工程师签样)、BOM、检规等相关文

件并受控。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受控后发行(新产品没有产品承认书,计划不能安排试产,只能作为样品制作或工程样机制作)。

5.1.3开发部需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交品质部作试产检验依据,两套交工程部作试产作业指导

及夹具依据。

5.1.4开发部需召开试产说明会,进行样品说明,确定试产时间,并发出试产通知。试产通知包括:

产品的基本信息、试产数量、需求上线日期、各部门任务事项以及产线试产时的注意事项(注:试产前会议召开时机:提前1~2周)。

5.1.5品质部根据开发部下发的新产品技术文件和试产说明会要求,编制产品检验标准和品质计划

等文件;IQC依据相关检验规范检验物料。

5.1.6工程部需在试产前确认测试规范,生产作业指导,治具验证等是否到位,如有缺失需要求相

关部门及时补交。

5.1.7PMC根据试产通知单需求排定上线试产日期,并生成该次试产的生产制令单。仓管员根据物

料库存情况确认库存物料是否满足试产,如需要采购则发出《物料需求计划》。如物料与计划有差异应第一时间反馈给各相关部门知晓并确认物料情况是否可按时安排试产。PMC依据试产通知单试产数量对试产物料入库,试产物料需单独放置,以示区分。

5.1.8采购部门依据《物料需求计划》采购所需物料。采购在3个工作日内将物料采购状态和交期

反馈给PMC,采购必须及时回复准确交期,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PMC。所有的试产物料要求在试产前3个工作日到料。如有未到料,采购应当即与供应商确认原因,并每日反馈物料的最新状态。

5.2试产准备及培训

5.2.1各有关部门须按试产前会议的要求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将物料、工具、文件提供给生

产、品质等部门。包含但不限以下:PCB拼接图、钢网制作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文件、物料/成

品检验规范、设备操作指导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产品的样品、产品承认书、产品检验标准(包括检验、试验条件、方法)、检验、测量用的设备、工具等;

5.2.2试产前2天,工程部必须把相关SOP及技术资料,工程样板,测试治具等生产设备移交至生产部门和品质部,以便生产部门和品质部做好试产前准备。

5.2.3 项目工程师需在试产前2天,再次确认试产前会议记录相关事项是否按时间进度完成,没有按时间进度进行的责任人必须回复确切完成日期,如有必要时需调整试产时间。

5.2.4.生产部需在试产前1天,将试产所需物料领齐,对于需前加工,产线须按SOP要求,提前安排前加工。

5.2.5必要时,工程/开发应召集参与试产作业/品检人员在试产前1天做好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包含但不限以下项目:

a、产品介绍,对本次试产产品做出初步认识;

b、产品各部件的了解,依据样机对生产进行介绍培训,讲解其生产的难点和生产过程

中的管控要点;

c、工艺文件讲解(工艺流程、配置、重点工位及注意事项、检验要点、安全事项);

d、样品装配过程说明和演示,培训时填写产品试产培训(说明)记录表。

5.3试产阶段:

5.3.1.试产上线,产线须提前通知项目负责人、开发工程师、NPI工程师、QE现场指导生产。

5.3.2.跟线IPQC对试产物料依BOM作最后一步确认,以避免产线领错料。生产填写好《首件确认报告》后交项目工程师首件确认。相关技术人员根据首件检验结果在试产现场做首件评审确认是否可以进行后续的批量试生产(试产继续或暂停)。

5.3.3.产线须严格按照SOP作业流程流线试产,如有问题开发、工程的工程师负责及时解决,产线不可私自处理。

5.3.4.NPI/PE工程师须全程跟进产线试产,确认产线是否严格依SOP作业,并需测算、统计产线生产工时。工程部在对新产品进行装配试产时,对新产品的原装配工艺、BOM问题、可能存在隐患的装配缺陷、工艺改善、样机功能进行记录。

5.3.5.试产过程中,开发工程师及PE工程师需现场督导作业,并将发现问题进行记录。试产中发现问题时,由项目工程师主导解决,相关部门协助处理,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尽量在现场解决,如因重大品质问题而导致无法作业时,试产应立即停止。

5.3.

6.IPQC需全程跟进试产,并依试产情况填写相关报表。试产品产线LQC需全检,不良品需标识清楚分开摆放,并提交工程、开发分析。工程、开发依据分析结果,再确认不良品处理方式,并需出具分析报告。

5.3.7.产线试产良品,需送QA检验,QA依据《检验标准》和试产样品等标准进行全检,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汇总反馈给工程部门。不合格品交付项目工程师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分析不良原因。

5.4 试产总结

5.4.1试产总结会前工程部收集如下记录:

5.4.1.1.试产过程问题记录:记录试产中发现的问题,内容按功能问题、结构问题、来料不良、生产装配问题分类记录,并记录试产中的处理措施及后期处理措施。

5.4.1.2.试产过程报表:根据生产记录的检验报表总结试产中的产能及不良率、损耗率。并对试产过程中的临时停线时间做记录。

5.4.1.3.维修记录表:根据生产在调试和装配阶段记录的维修记录总结关键不良点,并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控制和改善。

5.4.1.4.品质部相关报表:IQC检验报告、IPQC检验报告、首件确认报告、QA检验报告。

5.4.2依据所收集的试产问题点,工程部和开发部负责分析不良和制作《试产总结报告》,《试产总结报告》需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试产总结报告》中工艺负责人对工艺合理性、设备加工能力、产

能做出评价,对试产做出结论和建议。工程部须在试产结束的3个工作日内召开试产检讨会议。会议中就试产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5.4.3直通率达到95%或以上可以转量产,低于95%的直通率需各部门一起讨论该产品试产的有效性,

由工程部经理、品质经理及生产经理讨论,管理代表最终决定试产是否通过的结论,通过则发量产许可证,试产决议不通过将安排重新试产。

5.4.4各部门就该次试产中发现的管理和流程等问题作出检讨和分析,应分别针对产品规格文件、

工艺文件、工装夹具等进行后续改善,品质部跟踪改善效果。试产总结会议后产出试产会议记录,并由开发、工程、品质、生产、市场等会签。

5.5 问题改进确认:

5.5.1各部门对问题点的改善必须注明改善内容,改善日期、责任部门等等。对于责任部门的回复,

由项目工程师进行追踪确认,并将跟踪改善效果。如发现问题未能解决,或者导致新问题的发生,及时反馈给责任部门,要求责任部门继续改善。

5.5.2对于轻微问题点,即不影响功能、效果等问题(如装配/加工困难、BOM问题、尺寸问题等等),

必须在新产品导入量产前完成90%以上改善,并通知工程部,由工程部跟踪改善效果。

5.5.3对于严重问题点,即影响功能、效果、稳定性、外观问题,必须在新产品导入车间量产前解

决,必要时进行再试产,不能量产。

5.5.4如严重问题点不能解决,开发部应召集工程部、品质部、市场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会议协商,

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签字确认;导入车间量产后按商讨方案执行。

5.6 量产转移

5.6.1试产经试产总结会确认通过后,则可进行大货量产。或当开发部已经改善问题后,经过工程

部、品质部、生产部确认后,可量产。

5.6.2 试产通过或大货量产无设计问题后,开发部则可依此对新项目进行结案。结案依据为试产通

过记录或大货生产记录,同时须完成相关文件制作和发行。

5.6.3 DCC将产品检验标准、SOP、承认书等技术文件资料受控后发行至相关部门。

5.6.4 项目结案后,后续相关改进和生产维护工作由工程主导,必要时开发需提供技术支持。

5.6.5当试产产品交货到客户端,客户在首批试产时项目工程师需前往客户生产现场进行跟进,在

客户现场识别到的客户需求或产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元件高度、绝缘系数、或影响客户组装的条件),必须及时更新到产品承认书中;必要时,DQE需一同前往客户端跟进试产情况,并将客户端试产情况通知厂内。

5.7工程变更&通知

在新产品试产的过程中,如客户有紧急变更或新的指令时,由开发部项目工程师出ECN、或以邮件形式通知工程、品质、生产。

6相关表单:

6.1试产前会议记录表

6.2新产品试产问题点跟进表

6.3试产总结报告

6.4新产品首批量产

7 流程图

新产品试产流程图

责任人流程输出

项目工程师零件承认书、BOM、产品承认书、样机

NPI工程师、DQE

CP、SOP、SIP、工装夹具

项目工程师、NPI 工程师、DQE、IPQC、QA 首件报告、巡检报表、QA检验报告

项目工程师、

NPI工程师

不良品分析报告

项目工程师、NPI

工程师、DQE

试产总结报告

项目工程师、NPI

工程师、DQE

新产品试产问题点跟进表生产合格的产品

项目工程师、DQE承认书更新、问题点反馈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91354

1.目的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 3.定义 无 4. 职责 4.1供销部 4.1.1负责根据合同要求,及发货需要,制定销售计划。 4.1.2 负责生产过程中所需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4.2生产部 4.1.1 生产部经理负责确保本程序的有效实施和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4.1.2负责按生产任务书组织实施生产,完成生产任务。 4.1.3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关键控制点及控制参数进行管理控制。 4.1.4车间班主任、班组长及相关人员共同对本程序在本班组各工序的正确有效运行负责。 4.1.5负责组织生产设施维修管理。 4.1.6负责对符合产品生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3质检部 4.3.1负责对生产的产品实施验证、生产过程中关键点、操作方法及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安全作业等进行监督检查检验。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相应工艺及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4.3.2 质检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反馈、纠正和追踪,并负责产品品质的确认。 4.3.3 产品质量技术员负责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生产工艺的改良。 5. 程序 5.1 生产策划和准备 5.1.1 食品加工工艺策划和准备 5.1.1.1 按照新产品开发的设计输出文件编制每类食品的加工工艺文件,包括: 1)食品工艺流程及描述,由质检部负责编制; 2)产品包装明细表,由质检部负责编制; 3)原料辅料和食品直接接触材料特性由质检部负责组织编制; 4)作业指导书(包括设备、过程、卫生等),由生产部、质检部、技术员负责编制; 5)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类别制订的《HACCP计划书》 6)其它合适文件,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工艺文件编制完成经审批后交办公室统一控制发放。 5.1.1.2 每天生产前,技术员落实工艺技术准备工作,确认生产过程中相应的工艺文件是否完全具备并且满足要求。 5.1.1.3 每天生产前,生产设备管理员确认生产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是否完全具备并且满足要求。 5.1.2 质量控制准备 5.1.2.1 当值质检员负责确认食品质量检验规范齐备和检测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5.1.3 物料准备:生产部应根据供销部门签订的合同发货要求及生产物资库存情况,制定出产品“生产计划表”的生产经理批准,并下发到各生产车间实施,由生产车间主任按照已批准的“生产计划表”,开出“领料出单”到仓库领料,并发放至生产部收料区。当所需物资不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目录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在内部的共享、积累、有序传递和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与控制。 3、定义 知识管理 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内部知识 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外部知识 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行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职责 办公室 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知识管理的总责任人为总经理。负责公司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负责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工程管理部 负责技术文件、各级标准及专利的管理与控制。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及顾客相关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控制; 各部门 负责各自领域范围内的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5、作业程序 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内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 (1)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2)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工艺、APQP、FMEA 等)与工程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 (3)项目积累指各项目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包括不符合项的关闭、顾客反馈、投诉处理等。 外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外部知识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 (1)外来资料包括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

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控制要求、内容和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军工产品新产品试制过程,民用产品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DZLz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Q/DZLz008《合同评审程序》 Q/DZLz009《工艺评审程序》 Q/DZLz010《产品质量评审程序》 Q/DZZ313《木模工装制造工作流程》 3 职责 综合管理部负责新产品的合同评审组织工作,负责新产品试制网络计划的编制。 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协议的签订,负责组织新产品试制的工艺评审、技术状态准备检查、首件鉴定、产品质量评审、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控制等工作。 生产管理部负责新产品试制生产的组织工作。 4 程序及要求

4.1新产品试制的合同评审、签订及网络计划 4.1.1新产品合同信息输入: a集团总部新产品研制计划和临时性新产品试制任务; b集团外的产品合同信息。 4.1.2 根据新产品合同信息输入,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技术、质量、生产等部门对新产品合同评审,评审是否具备满足新产品试制的能力,合同评审按照Q/DZLz008要求进行。 4.1.3合同评审后,对具备满足顾客要求的新产品,由综合管理部按照顾客的 新产品要求编制新产品试制网络计划,各单位严格按照网络计划要求完成新产品试制任务。 4.2技术资料准备及工艺方案评审 4.2.1根据新产品试制网络计划,技术质量部根据顾客图样和技术协议要求绘制毛坯图、编制新产品试制工艺规程,并出具工装订货单; 4.2.2工艺规程下发前,技术质量部组织技术、质量、生产等部门进行工艺方案评审,工艺方案应能确保满足顾客产品质量要求。工艺方案评审按照Q/DZLz009要求进行。 4.3 新产品试制生产准备 4.3.1依据工装订货单,综合管理部负责新产品工装订货,新产品订货选择的供方应满足新产品要求。必要时,技术质量部主管工艺应参与工装订货的供方选择和技术问题沟通工作。工装制作完成后,工装采购员办理临时入库,保管员建立工装合格检查履历本,木模工装按照Q/DZZ313要求对工装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按规定办理正式入库手续。

2015版--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Q/YS-QP05-2016 版本号A/0 受控号 生效日期2016-05-01 文件修改记录 NO 修改内容 修订人 修订时间 修改后版本/次 1 依据ISO9001:2015标准建立*** 2016.05.01 A/0 2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05 程序文件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版本 A/0 页码 1/4 1、目的 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在内部的共享、积累、有序传递和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与控制。 3、定义 3.1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3.2内部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 3.3 外部知识: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职责 4.1 管理部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知识管理的总责任人为董事长。 4.2 管理部负责公司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4.3 管理部负责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实物可放在总经办机要室保管)。 4.4 管理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QP-31-新产品试产验证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产验证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QP-31 ?版本:A 版次:00 制(修)订日期:2010—8-26 生效日期:2010-9—06 文件总页数:5页 编写:郭晨华审核:刘珊红 会签: (部门)研发中心?生产部物控部品质部战略采购部 (负责人)刘宝明马斌金虹王文涛周建军 批准:刘珊红 1. 目的 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研发样机确认通过后,生产大批量生产之前,对产品设计、工艺方案、生产过程能力、品质控制方法和能力、物料采购、物流过程等全方面的实际实现过程进行验证,同时进行操作和检验人员的产品培训,为产品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做好准备。确保后续大批量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产品品质的可靠性,确保物流的稳定性.满足市场需要和顾客期望,保障公司经济实力和生产实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维护。 3.定义 临时成品物料号: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根据实际需求,在ERP中录入临时的产品成品物料号,该物料号以Y字开头。 临时BOM:临时成品的BOM。 研发物料:由研发人员采购或申请的新物料,在没有样品验证并录入ERP之前,称为研发物料。 4.职责 4。1 研发中心: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命周期的维护。 4.2 技术管理组:负责产品研发项目的管理和监控,设计开发输出文档资料的管理和移交归 档,产品认证,研发样机的管理,以及协助组织召开各阶段评审会议. 4。3项目经理:负责研发项目设计开发整个过程的组织、协调、沟通、监督和管理. 4.4测试组:负责产品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的编制。 4.5生产中心:负责设计开发的试产工作,生产工艺、工装设备的设计和维护改善,试产材料 的申购等工作。 4.6品质部:负责研发产品的质量检验、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新材料的确认等工作. 4。7战略采购部:负责研发材料的采购工作。 4.8物控部:负责已认可物料的采购工作。 4。9文控中心:负责技术资料的下发。 5.管理程序 ERP录入BOM时机:在试产验证过程中,可根据试产和物控需要,在ERP中录入临时成品物料号和临时BOM。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后,在ERP中录入正式产品的标准BOM。 每个试产过程,由生技部发出《试产通知单》,触发试产,启动《订单处理控制程序》,生产样机制作数量为5台,小批量试产数量为10~50台,大批量试产数量为50~200台,制做数量需要增加时另行申请,有出货需求除外. 5。1生产样机制作 5.1.1资料准备:研发样机评审通过后,项目进入到试产验证阶段。验证过程中,项目经理应根据验证阶段提供研发样机和相应的设计资料给生产技术部,包括技术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结构图和PCB丝印图、物料清单、烧录程序、测试计划及使用说明书等。5.1.2物料准备:物控部总体上负责试产物料的计划和采购,对于未经验证的研发物料,

新产品试产控制程序完整版

新产品试产控制程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目的 对新产品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新开发的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放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的任何新开发的产品试产作业(对本公司原产品进行局部变更而产生的新产品,作工程更改即可,无需试产)。 3.职责: 开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相关技术资料制定、样品鉴定会组织、设计问题的改进、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同时,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和试产报告会议召开。 项目工程师负责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制作,标准工时的制订,并与生产部门安排工艺流程;试产过程中问题的总结。 质检部:QC负责记录并监控试产中之品质状况,QA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 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及安排有关的技术支援;外协加工件的收发发外及追踪。 生产部:试产安排及通知各生产车间,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管产品进度计划。 4.定义 试产:指新产品在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小批量生产,其数量为10-50双之间。 5.内容 5.1新产品试产要求: 5.1.1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地,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进行。 5.1.2试产数量:10-50双。 5.1.3文件发放: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必须加盖试产专用章后发放。 5.1.4样品发放:由开发部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和加盖了试产确认书,交质检部作试产检验依据。 5.1.5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合格率达到80%或以上,低于80%的合格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

21知识控制程序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编制: 批准:审核:文件编号:SDRF/CX/21 文件版本:B/0 发布日期:2018/01/01 生效日期:2018/01/01 1 目的 鼓励公司获取、更新知识,防止公司知识的流失,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知识的识别、收集、整理、发布、使用、分享、评估和更新的管理。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知识管理的组织与协调,负责人力资源类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负责公司知识的发布、评估与更新,负责公司知识的推广与培训。 3.2销售部负责顾客服务、销售方面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3.3质检部负责质量方面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3.技术部负责产品研发、工艺、工装方面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3.5综合(安环)部负责环保、职业卫生、安全方面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3.6采购部负责采购方面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3.7其他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分管领域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4 工作程序 4.1知识的来源 公司各部门按职责从下列来源收集并获得公司过程运行、实现产品符合性和体系绩效所需的知识信息: 4.1.1内部来源包括: a)文件类:上级来文、手册及程序文件、公司的管理制度、产品图纸、检验和试验要求、记录格式等。其收集按照《文件信息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b)信息类:公司产品质量分析、以往的管理方法与经验总结、失败的案例分析、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 c)数据类:公司有关产品质量、产品销售统计报表、财务报表、管理目标、顾客满意度、品牌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资金收缴情况、员工满意度、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或资料。 d)证书类:公司的资质、荣誉、专利、商标等证书。 e)其他内部来源可获得的知识。 4.1.2外部来源,包括: a)外部的文件及会议材料,如上级文件、经验交流材料、管理要求等由综合部负责收集。 b)行业信息,如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动态等、产业政策信息;由公司领导、主管部门通过参加会议、订阅行业期刊、查阅政府或行业网站等方式进行收集。 c)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产品的技术标准;由主管部门按照公司《合规义务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收集。 d)市场信息,主要是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市场行情、市场占有率及价格情况等,通过相关媒体信息、广告宣传资料、行业(部门)

(产品管理)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

(产品管理)新产品开发控 制程序

1目的 对新产品开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满足顾客和有关标准、法律、法规的要求。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儿童鞋自行设计开发的控制。 3术语(无) 4权责 4.1市场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提供产品开发建议,且负责组织确认 4.2生产部开发小组负责整个开发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4.3总经理或管理代表负责产品开发立项的批准 5控制程序 5.1开发策划 5.1.1立项的依据、开发的项目来源于以下方面: a)和顾客签订的特殊合同或技术协议; b)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业务提出项目建议; c)综合公司内外反馈信息,生产部开发小组提出新产品开发的建议; 5.1.2生产部开发小组就之上立项依据,编制“产品开任务书”明确开发计划包括: a)开发输入、输出、评审、验证、试产、确认、正稿等各阶段的工作; b)各阶段人员分工、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 c)需要增加或调整资源(如新增或调配的仪器、设备、人员等); d)产品开发任务书将随着开发进展及时进行修改。 e)开发过程的组织和技术接口。 5.1.3于开发策划和输入阶段:

a)开发提出部门将关联背景资料提交开发小组,且壹起对开发任务进行评审; b)“产品开发任务书”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各关联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c)生产部开发小组负责将“产品开发任务书”及关联背景资料,转交开 发人员作为工作的依据。 5.1.4于开发输出阶段: a)开发人员之间的信息联络能够通过口头、电话或书面的形式进行; b)生产部开发小组适当时召开研讨会,组织解决开发过程遇到的困难, 协调关联资源; c)于开发评审和验证的过程中,开发人员持续完善相应的开发初稿。 5.1.5于开发试产阶段: a)所需的物料或外包活动,由采购组负责寻找供方,且进行采购控制作业; b)生产部开发小组提供工艺文件(初稿)或样品交生产部或外包供方执行试产。 5.1.6生产部开发小组负责开发各阶段中,组织和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工作; 参和开发的各部门将必要的信息形成文件;业务负责和顾客的联系 及信息传递。 5.2开发输入 5.2.1生产部开发小组于“产品开发任务书”中应确定新产品的要求,明 确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以及主要产品功能和性能指标;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修订履历 注:每次文件修订,请文件中心将修改位置、主要修改内容予以记录,以便对照使用。 规范新产品、新引进物料或物料变更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打样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量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前的任何产品或物料的试产过程。

3.职责 市场部:负责接收订单,收集客户资料,下试产需求; 开发部:负责客户样品的分析、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如承认书)、组织样品鉴定评审、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发出试产通知; 工程部:负责新产品工艺评估及说明、作业指导书制作、测试指导书制作、模具/夹具制作或提供,并与生产部门讨论安排工艺流程;跟踪试产过程及其问题的总结。召集召开试产总结会议,并出具《试产总结报告》,发出量产通知; 品质部:IPQC及工程师负责监控并记录试产过程中品质状况,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并对试产产品的过程良率、可靠性进行总结评估;计划部:安排试产计划、提出物料需求、对所需的物料进行确认追踪和发放; 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 生产部: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控并评估产品效率、品质的可行性。 4.定义 试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并为生产积累经验技术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其数量为 100-200PCS(特殊情况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 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直通率达到95%或以上,低于95%的直通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 5.内容 5.1新产品试产前会议: 5.1.1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 进行,试产数量:100-200PCS。 试产前,开发部需完成所有零件承认书(或项目工程师签样)、BOM、检规等相关文 件并受控。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受控后发行(新产品没有产品承认书,计划不能安排试产,只能作为样品制作或工程样机制作)。 5.1.3开发部需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交品质部作试产检验依据,两套交工程部作试产作业指导及 夹具依据。 5.1.4开发部需召开试产说明会,进行样品说明,确定试产时间,并发出试产通知。试产通知包括: 产品的基本信息、试产数量、需求上线日期、各部门任务事项以及产线试产时的注意事项(注:试产前会议召开时机:提前1~2周)。 5.1.5品质部根据开发部下发的新产品技术文件和试产说明会要求,编制产品检验标准和品质计划 等文件;IQC依据相关检验规范检验物料。 5.1.6工程部需在试产前确认测试规范,生产作业指导,治具验证等是否到位,如有缺失需要求相 关部门及时补交。 5.1.7PMC根据试产通知单需求排定上线试产日期,并生成该次试产的生产制令单。仓管员根据物 料库存情况确认库存物料是否满足试产,如需要采购则发出《物料需求计划》。如物料与计划有差异应第一时间反馈给各相关部门知晓并确认物料情况是否可按时安排试产。PMC依据试产通知单试产数量对试产物料入库,试产物料需单独放置,以示区分。 5.1.8采购部门依据《物料需求计划》采购所需物料。采购在3个工作日内将物料采购状态和交期 反馈给PMC,采购必须及时回复准确交期,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PMC。所有的试产物料要求在试产前3个工作日到料。如有未到料,采购应当即与供应商确认原因,并每日反馈物料的最新状态。 试产准备及培训 5.2.1各有关部门须按试产前会议的要求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将物料、工具、文件提供给生 产、品质等部门。包含但不限以下:PCB拼接图、钢网制作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文件、物料/成品检验规范、设备操作指导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产品的样品、产品承认书、产品检验标准(包括检验、试验条件、方法)、检验、测量用的设备、工具等; 5.2.2试产前2天,工程部必须把相关SOP及技术资料,工程样板,测试治具等生产设备移交至生 产部门和品质部,以便生产部门和品质部做好试产前准备。

国内外知识管理软件比较

国内外知识管理软件比较 1.国内知识管理软件 (1)盛大麦库 这是一款采用云计算概念的网络文件管理平台“麦库”,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实现在线免费的文件保存。盛大麦库是一个免费、永久在线,安全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您可以用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在麦库里保存笔记、备忘、写文档,存资料,并可以方便的整理和分享。麦库为用户提供的核心服务包括记录笔记备忘、管理知识文档、批量文件上传、共享我的知识等。据悉,麦库目前处于测试期,用户注册可以获得500M的空间,通过邀请好友加入麦库可以实现空间扩容。同时,麦库的内容可以分享到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等主流SNS平台。 盛大麦库的特点是采用云计算的技术,永远不会丢失自己保存的知识资料。(2)Wiz(为知) Wiz(为知个人知识管理PKM)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产品;它以用户知识数据为核心,提供实用便捷的工具集;可以强制捕捉网页文档。 Wiz能快记快找,它基于互联网,可在多台电脑和手机上使用,支持分类、标签、全文检索等组织方式;具有快速、便捷、移动互联、数据开放、易于扩展等特点; Wiz可以当作轻量级的wiki、sharepoint来使用,可以用于时间管理、文档管理、任务管理、离线网摘、日记博客、桌面便笺等。 Wiz以统一的存储机制、安全机制、全文检索机制、插件机制和同步机制为基础,由为知管理器(WizExplorer)、同步工具(WizSync)、编辑器(WizHtmlEditor)、查看器(WizViewer)、网页捕捉工具、文档导入工具、日历(WizCalendar)和便笺(WizNote)等组成。同时还使用到知识在线服务(Wiz Online),与多类移动终端(WizMobile)进行数据同步;也可以使用专用的订阅工具(WizReader)订阅分享的内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

N P 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件修订履历

规范新产品、新引进物料或物料变更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打样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量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前的任何产品或物料的试产过程。 3.职责 市场部:负责接收订单,收集客户资料,下试产需求; 开发部:负责客户样品的分析、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如承认书)、组织样品鉴定评审、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发出试产通知; 工程部:负责新产品工艺评估及说明、作业指导书制作、测试指导书制作、模具/夹具制作或提供,并与生产部门讨论安排工艺流程;跟踪试产过程及其问题的总结。召集召开试产总结会议,并出具《试产总结报告》,发出量产通知; 品质部:IPQC及工程师负责监控并记录试产过程中品质状况,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并对试产产品的过程良率、可靠性进行总结评估;计划部:安排试产计划、提出物料需求、对所需的物料进行确认追踪和发放; 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 生产部: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控并评估产品效率、品质的可行性。 4.定义 试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并为生产积累经验技术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其数量为100-200PCS(特殊情况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 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直通率达到95%或以上,低于95%的直通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 5.内容 5.1新产品试产前会议: 5.1.1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 进行,试产数量:100-200PCS。 试产前,开发部需完成所有零件承认书(或项目工程师签样)、BOM、检规等相关文 件并受控。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受控后发行(新产品没有产品承认书,计划不能安排试产,只能作为样品制作或工程样机制作)。 5.1.3开发部需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交品质部作试产检验依据,两套交工程部作试产作业指导及 夹具依据。 5.1.4开发部需召开试产说明会,进行样品说明,确定试产时间,并发出试产通知。试产通知包 括:产品的基本信息、试产数量、需求上线日期、各部门任务事项以及产线试产时的注意事项(注:试产前会议召开时机:提前1~2周)。 5.1.5品质部根据开发部下发的新产品技术文件和试产说明会要求,编制产品检验标准和品质计划 等文件;IQC依据相关检验规范检验物料。 5.1.6工程部需在试产前确认测试规范,生产作业指导,治具验证等是否到位,如有缺失需要求相 关部门及时补交。 5.1.7PMC根据试产通知单需求排定上线试产日期,并生成该次试产的生产制令单。仓管员根据物 料库存情况确认库存物料是否满足试产,如需要采购则发出《物料需求计划》。如物料与计划有差异应第一时间反馈给各相关部门知晓并确认物料情况是否可按时安排试产。PMC依据试产通知单试产数量对试产物料入库,试产物料需单独放置,以示区分。 5.1.8采购部门依据《物料需求计划》采购所需物料。采购在3个工作日内将物料采购状态和交期 反馈给PMC,采购必须及时回复准确交期,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PMC。所有的试产物料要求在试产前3个工作日到料。如有未到料,采购应当即与供应商确认原因,并每日反馈物料的最新状态。试产准备及培训

GJB9001C-2017知识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知识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 1 目的 为了对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经验与知识管理。 3.0权责: 3.1行政部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 3.2文管中心负责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3.3文管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3.4文管中心负责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和记录。 3.5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应在文管中心归档。涉及专业性较强的资料 在当年由该专业部门归档保存,年度终了应统一移交主管中心保管。以后可根据文件借阅权限借阅或使用。 4.0作业内容: 4.1.经验与知识的获取: 4.1.1内部知识来源 a.制程重大品质异常; b.技术人员以往的经验累积; c.现有工作中的缺失的经验汇总;

d.部门内部相互学习,相互培训的经验交流; e.厂内部门间的经验交流。 4.1.2外部知识来源 a.品质异常客户投诉; b.组织外部培训,学习前沿的学术及技术; c.对客户的资料分析,学习; d.从互联网上下载所需要的技术资料。 4.2.经验与知识的应用: 4.2.1 将品质异常信息记录在图纸背面的异常履历表中,并重新评 估检验标准的正确性,通过新制订或修订以完善检验标准。后续制程品管查找对应图面,同时查阅异常履历表信息,避免异常重复发生。 4.2.2 品保部每季度汇总客诉异常,并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学 习,针对以往发生的品质异常事件,学习改善预防对策,并提升品质意识。 4.2.3 将建立起来的资料库,经常组织学习; 4.2.4 在部门内建立资料库存,以便查询。 4.3. 经验与知识的传承: 4.3.1 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 件)进行整理,内部建立资料库,并分类存档;

新产品试产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新产品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新开发的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放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的任何新开发的产品试产作业(对本公司原产品进行局部变更而产生的新产品,作工程更改即可,无需试产)。 3.职责: 3.1开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相关技术资料制定、样品鉴定会组织、设计问题的改进、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同时,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和试产报告会议召开。 3.2 项目工程师负责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制作,标准工时的制订,并与生产部门安排工艺流程;试产过程中问题的总结。 3.3 质检部:QC负责记录并监控试产中之品质状况,QA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 3.4 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及安排有关的技术支援;外协加工件的收发发外及追踪。 3.5生产部:试产安排及通知各生产车间,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管产品进度计划。 4.定义 试产:指新产品在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小批量生产,其数量为10-50双之间。 5.内容 5.1新产品试产要求: 5.1.1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地,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进行。 5.1.2试产数量:10-50双。 5.1.3文件发放: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必须加盖试产专用章后发放。 5.1.4样品发放:由开发部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和加盖了试产确认书,交质检部作试产检验依据。

5.1.5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合格率达到80%或以上,低于80%的合格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 5.2试产准备 5.2.1试产前,由开发部组织质检、生管、采购、货仓等相关人员召开“新产品试产会议”,会议主要包括:产品结构、产品工艺流程、重要作业方法及检测方法等的介绍,并将会议结果列入《会议记录》中,会议所记录各事项由项目工程师跟进. 5.2.2生管综合生产能力、生产进度在新产品试产会中规定试产期限并安排新产品试产,生管将具体试产时间列入《生产计划》中发至各相关部门,并用《试产通知单》通知质检部、生产部、开发部、采购部。 5.2.3试产前二天,开发部必须把相关之作业指导书及技术资料、样板和使用工具发放至相关部门,以便各相关部门做好试产前准备. 5.2.4 生产部按所分发的《试产通知单》及《生产计划》准备试产安排。 5.2.5产前应准备的文件、样品 A.《产品图样》; B.《物料清单》; C.《产品检验标准》(包括检验、试验条件、方法); D. 检验、测量用的设备、工具等; E. 新产品的“样品 F.《包装清单》、包装图纸;G.《作业指导书》 5.3试产: 5.3.1 生产部试产时,生产部根据《BOM物料清单》、《作业指导书》进行试产产品制作,由项目工程师、生产主管在生产现场督导作业,并将所发现问题进行记录。 5.3.2 质检员(QC、IPQC、QA)根据所提供的技术资料(《BOM物料清单》、《检验标准》等)、试产用签样等标准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汇总质检主管。 5.3.3质检部、生产部、开发部将在试产出现的问题记录于《试产报告书》中部门记录栏中,由开发部汇总,开发部负责原因分析、拟定改善措施。 5.3.4试产中,如有异常问题,由开发部主导解决,相关部门协助处理,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尽量在现场解决,如因重大品质问题而导致无法作业时,试产必须立即停止。 5.3.5试产完毕后,由开发部以《试产报告书》形式通知质检部、生产部、采购部、仓库等相关人员召开“试产总结会议”。 5.3.6各部门围绕《试产报告书》内容召开试产会议,参加会议各人员确认试产情况并签定意见,试产结果由会议综合《试产报告书》作最终评审。 5.3.7试产鉴定通过后,试产的合格品则由质检部贴“QA PASSESED (绿色)”标签和试产标签, 在《成品验货报告》中注明为试产;由生产部开具《入库单》进行入库。 5.3.8试产鉴定为NG时(即试产合格率低于80%或有重大不良缺陷),由开发部组织问题发生部门进行改进,改进OK后由生管重新安排试产,试产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处理, 需报废的由货库按《物品报废管理程序》处理。 5.3.9 开发部必须保留所有的记录并防止丢失,并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 6.记录

NPI试产管理控制程序知识讲解

文件修订履历 规范新产品、新引进物料或物料变更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打样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量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 适用范围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前的任何产品或物料的试产过程。 3. 职责 3.1 市场部:负责接收订单,收集客户资料,下试产需求; 3.2 开发部:负责客户样品的分析、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如承认书)、组织样品鉴定评审、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发出试产通知; 3.3 工程部:负责新产品工艺评估及说明、作业指导书制作、测试指导书制作、模具/ 夹具制作或提供,并与生产部门讨论安排工艺流程;跟踪试产过程及其问题的总结。召集召开试产总结会议,并出具《试产总结报告》,发出量产通知; 3.4品质部:IPQC及工程师负责监控并记录试产过程中品质状况,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 料,并对试产产品的过程良率、可靠性进行总结评估; 3.5 计划部:安排试产计划、提出物料需求、对所需的物料进行确认追踪和发放; 3.6 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 3.7 生产部: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控并评估产品效率、品质的可行性。 4. 定义 4.1 试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并为生产积累经验技术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其数量为100-200PCS (特殊情况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 4.2 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直通率达到95%或以上,低于95%的直通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 5. 内容 5.1 新产品试产前会议: 5.1.1 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进行,试产数量: 100-200PCS。 5.1.2试产前,开发部需完成所有零件承认书(或项目工程师签样)、BOM检规等相关文 件并受控。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受控后发行(新产品没有产品承认书,计划不能安排试产,只能作为样品制作或工程样机制作)。 5.1.3 开发部需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交品质部作试产检验依据,两套交工程部作试产作业指导 及夹具依据。 5.1.4 开发部需召开试产说明会,进行样品说明,确定试产时间,并发出试产通知。试产通知包括: 产品的基本信息、试产数量、需求上线日期、各部门任务事项以及产线试产时的注意事项(注: 试产前会议召开时机:提前1?2周)。 5.1.5 品质部根据开发部下发的新产品技术文件和试产说明会要求,编制产品检验标准和品质计划 等文件;IQC依据相关检验规范检验物料。 5.1.6 工程部需在试产前确认测试规范,生产作业指导,治具验证等是否到位,如有缺失需要求相关部门及时 补交。 5.1.7 PMC根据试产通知单需求排定上线试产日期,并生成该次试产的生产制令单。仓管员根据物 料库存情况确认库存物料是否满足试产,如需要采购则发出《物料需求计划》。如物料与计划有差异应第一时间反馈给各相关部门知晓并确认物料情况是否可按时安排试产。PMC依据试产通知单试产数量对试产物料入库,试产物料需单独放置,以示区分。 5.1.8 采购部门依据《物料需求计划》采购所需物料。采购在3 个工作日内将物料采购状态和交期反馈给 PMC采购必须及时回复准确交期,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PMC所有的试产物料要求在试产前 3 个工作日到料。如有未到料,采购应当即与供应商确认原因,并每日反馈物料的最新状态。 5.2 试产准备及培训 5.2.1 各有关部门须按试产前会议的要求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将物料、工具、文件提供给生

知识管理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修改记录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将知识与产品和服务相结合,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提高决策管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适用范围 从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获得的各种必要的知识和知识更新。 3 定义 3.1 知识管理:确定、获得并应用知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4 工作程序 4.1 确定知识的需求 厂办应组织各部门根据行业特性,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以及对职责履行的要求等,参照知识管理相关的国家标准,作成《知识需求总览表》,确定公司对知识的需求。 4.2 分析知识的现状 厂办应组织各部门对照《知识需求总览表》,分析和评价公司当前所获得并运用知识的现状,比较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与当前知识水平的差距,发现知识更新的重点。 4.3 建立获取的渠道 厂办应对照《知识需求总览表》,建立获取知识并适时更新的渠道。这些渠道主要有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 a)内部来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汲取的经验和教训、获取和分享未成文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b)外部来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4.4 鼓励知识的运用 通过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各级各类员工在本职岗位中积极掌握和运用知识,推进QMS 及其过程的运行,并不断改进。 厂办应在员工绩效评价考核工作中,纳入知识和知识更新的管理。 4.5 最佳实践的推广 厂办应通过改进过程的相关准则,有效发现并推广最佳实践活动。

4.6 运用成果的保持 各部门负责人应主动监测知识及其更新、最佳实践的运用情况,并将运用成果及时反馈厂办。 厂办应适时组织各部门分析评价知识及其更新与最佳实践的运用成果。 以验证有效的运用成果报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5 应保持的成文信息 5.1 相关分析报告 5.2 相关工作总结报告 5.3 相关标准 5.4 相关学术报告 6 应保留的成文信息 6.1《知识需求总览表》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三体系程序文件】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SP-12 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1、目的 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在内部的共享、积累、有序传递和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与控制。 3、定义 3.1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 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3.2内部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 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 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 3.3 外部知识: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 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 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 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职责 4.1 办公室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知识管理的总责任人为总经理。 4.2 办公室负责公司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4.3 办公室负责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实物可放在总经办机要室保管)。 4.4 办公室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4.5 生产部负责技术文件、各级标准及专利的管理与控制。 4.6 销售部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及顾客相关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控制; 4.7 各部门负责各自领域范围内的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5、作业程序 5.1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5.1.1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5.1.2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 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5.2内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5.2.1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积累三大类。 (1)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 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程序文件 QP-7.3-04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发布 2010-10-20 实施2010-10-20 XX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发布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龟形图过程识别: 过程区分顾客导向过程管理过程支持过程过程关联图 使用什么方式?由谁进行? (材料/设备/装置)(能力/技能/知识/培训)电脑、打印机项目小组全体人员 输入输出要求是什么?过程名称(要交付的是什么?) 控制计划顾客提供的图纸和信息, 已往的产品开发经验、 PFEMA过程设计和开 发过程 如何做?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么? (方法/程序/技术)(测量/评估)控制计划管理程序PPAP提交一次通过率

1 目的: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通过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 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对其进行修订,使控制 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使用,确保按顾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的产品质量策划。 3 引用文件: QP-7.3-0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QP-4.2-0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QP-4.2-0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QP-7.5-01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4 术语和定义: 无 5 职责: 项目组负责制定与控制计划。 6工作流程和内容: 6.1 当顾客和公司有需求和要求时,项目小组在不同阶段制订出相应的控制计划(即: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技术部门按工艺文件将其发行至相关部门,由其执行。 6.1.1 控制计划应包括原材料及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包括 保证所有的过程输出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和阶段性的要求。 6.1.2 控制计划应列出各过程控制中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及所使用的控制 措施,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进行修订。 6.1.3针对新产品,技术部门将建立和制订其单独的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针对常规产品(即:老产品、旧产品),技术部门将根据其系列分类和相同的工艺流程/过程建立和制定其通用的生产控制计划。 6.2为了达到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性,项目组应利用所有可用的信息来制订控制计划,制订控制计划的信息可包括: 6.2.1 过程流程图; 6.2.2 设计/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6.2.3 特殊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