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A错误;

B、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蒸发的方法;故C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B。

2.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

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常见物质的区别B.物质的除杂

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并振荡铝制品与铜制品——观察物品颜色烧碱中混有纯碱——加适量稀盐酸铁粉中混有炭粉——用磁铁吸引

C.安全知识D.物质与微粒构成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干冰——由水分子构成

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铝制品与铜制品分别为银白色、紫红色(或黄色等),用观察物品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可用锅盖隔绝空气;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根据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

4.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氢能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氢钙、碳酸钙高温下均能分解,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过量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硝酸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鉴别C、CuO,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逐渐溶解,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木炭不反应,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别它们,方案可行。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都会使石蕊试液会由紫色变成红色,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可行。故B符合题意;

C. 要除去KNO3固体中的NH4HCO3,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碳酸氢铵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都会变成气态挥发走。方案可行。故C不符合题意;

D. 要分离CaCO3、CaCl2固体,溶解:碳酸钙不溶,氯化钙能溶;过滤:除去不溶的碳酸钙固体;洗涤: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离子和钙离子;烘干:烘干滤渣碳酸钙;蒸发: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从而实现分离,方案可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达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选项A不正确;

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跑出,剩余的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较纯净的氯化钠,选项B正确;

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选项C不正确;

D、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所以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和稀盐酸(显酸性),只能鉴定出能使其变红的碱性氢氧化钠的溶液,选项D不正确。故选B。

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钾,可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故A正确;

B、硫酸能与足量氧化铁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可除去氢氧化镁,但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故C不正确;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有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8.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设计中,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O3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OH能与适量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

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MgCl2溶液能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过滤、洗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至固体恰好溶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无法点燃,A错。

B、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去除泥沙得到氯化钠,B 正确。

C、稀硫酸不仅和碳酸钠反应,和氢氧化钠也会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C错。

D、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故D错。

故选:B。

10.依据实验目的,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放气体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的为氧气,木条熄灭的为氮气,能区分氧气和氮气,方案合理;

B、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氯化铵,无刺激性气味的为氯化钾,能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方案合理;

C、把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能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方案合理;

D、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虽然能除去碳酸钠,但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方案不合理。

故选D。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然后通过干燥除掉溶液中带入的水分,可得一氧化碳,选项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滤后液体只有水,选项正确;

C、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碳都会与氧气发生反应,选项错误;

D、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

故选C。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用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来区分,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氢气,没有的是一氧化碳,A正确;

B、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取样,加水溶解,如果溶液温度下降的是NH4NO3,溶液温度上升的是NaOH,B正确;

C、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过量的Ba(OH)2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把沉淀除去,但引进过量的氢氧化钡,C错误;

D、分离CaCl2(NaCl)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把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使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D正确。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3.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称取12 g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逐渐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上图中_____点的一组数据(填标号)。 【答案】(1)88.3%;(2)a (或 b )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

106 100 x 10g

106100

10x g

= x =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100%88.3%12.0g

g

?≈,当求算氯化钙溶液中质量分数时,由于50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4g ,125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10g 都是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a 点或者b 点数据计算。

答:(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图中曲线上示出的点a 或者b 所对应的数据。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 3)样品4.0g 投入200.0g 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 2,溶液质量与反应的CO 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l)以Ca(OH)2全部转化为CaCO 3时消耗的CO 2质量为_______g ; (2) 4.0g 样品中杂质CaCO 3的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m 3gCO 2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有”、“没有”)影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g 0.3g 4.2% 没有 未溶解的氢氧化钙也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

(l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由图可知以Ca(OH)2全部转化为CaCO 3时消耗的CO 2质量为2.2g ;

(2) 设4.0g 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2322Ca OH +CO =CaCO +H O

7444100

x

2.2g

y

↓ 7444100

==x 2.2g y

x=3.7g y=5g

15.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工厂排放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取一定量的废水,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和(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钡反应),当恰好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171g ,过滤后,测得滤液的质量为268.67g .(不考虑过滤时滤液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求:①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②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①2.33g ②0.98% 【解析】

解:①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 ,废水样品中所含硫酸质量为y ; H 2SO 4+Ba(OH)2═BaSO 4↓+2H 2O 98 171 233 y 171g×1% x

1711711%

=233g x ?,x=2.33g ; 98=1711711%

y g ?,y=0.98g ;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所取废水样品质量=(268.67+2.33)g-171g=100g ,该工厂排放的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0.98100g

g

×100%=0.98%; 答:①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33g ;②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

点睛:所取废水的质量需要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求算,所取废水质量=滤液的质量+生成

沉淀的质量-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

16.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6 g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2 g溶液。试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1)CO2的质量为:15.6g+100g-111.2g=4.4g (1分)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原混合物中有碳酸钠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

106 117 44

Y X 4.4g

X=11.7g Y=10.6g (各1分,共2分)

(15.6g-10.6g+11.7g)/111.2g×100%=15.0% (1分)

答:(1)产生二氧化碳4.4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7.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

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答案】50%

【解析】

试题分析:解:①方法一设50ml溶液中含有碳酸钠x克,由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xg 1.97g

得到,,解得x=1.06(g),则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g/2.12g×100%=50%。

答: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0%

②方法二设50ml溶液中含有碳酸钠x克,由

Na2CO3+H2SO4=Na2SO4+CO2↑

106 44

xg 0.44g

得到,,解得x=1.06(g),则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2.12g×100%=50%。

答: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8.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加入二氧化锰0.5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利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催化作用(2)8.5% (3)35.3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再根据氧气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求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而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2)解:生成O2的质量是20g+0.5g-19.7g=0.8g;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0.8g

68:32=x:0.8g

解得x=1.7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g/20g×100%=8.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5%。

19.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________________

(4)铁锈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FeCl3、HCl 150g 21.4g 5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步骤2的图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前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以反应后溶质为FeCl3、HCl;

(2)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变大为7,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所以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200g-50g=150g;

设生成沉淀的质量是x

333NaOH +FeCl =3NaCl +Fe(OH)12010716%150

x

↓? 120107

=150g 16%x

?

x=21.4g

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 ;

(3)所以产生沉淀的曲线为

(4)所以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6

21.4g 107100%20g

?

? =56.0%。

20.将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固体溶于199.2克水中配成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6克沉淀,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56.8克,试计算: 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②原混合固体的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①160g ;② 60.4g ;③ 14.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 ,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z

()4242CuSO 2NaOH Na SO Cu O 1608014298

x

y

z

1H 9.6g

+=+↓

1608014298

19.6g

x y z === x =32g ,y =16g ,z =28.4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g 10%=160g ÷;

(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56.8g?28.4g+32g=60.4g;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6.8g

×100%=14.2% 60.4g+199.2g+160g-19.6g

答:(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0g;(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为60.4g;(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B.分液C.结晶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 蒸发时:。 9.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真题卷)

陕西省2018年中考 化学试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A.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 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 D.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 【答案】B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g×10%=2g。A、称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从试剂瓶中取出时,瓶塞倒放,称量时,使用2g的砝码,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干净纸片,正确;B、量取18mL水的体积应使用能一次量取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20mL量筒进行量取,错误;C、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正确;D、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将配置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正确。故选B。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答案】D 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答案】C 【解析】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硅元素是第14号元素,硅原子中含有14个质子,14个电子,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B、由粒子结构图可知,该元素是第11号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图②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图④对应元素是氯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错误;D、图③是第8号元素,氧元素,若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正确。故选C。 点睛: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是解题关键。 5.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O22CO C+O2CO22CO+O22CO2 A.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

第2单元课时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 B ?分液 C ?结晶 D ?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加明矶搅拌 C.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 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C,酒精的沸点是78.5C,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 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 ?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 ?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 ?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 7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b、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b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进行NaCI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I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 SO42一离子? ______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硝酸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不正确; B、除去BaCl2溶液中的HCl,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了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Ba(OH)2(过量的),故B不正确;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强酸,不能通过比较溶液的pH来区分,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可鉴别二者,故D正确。故选D。 2.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为化合反应,氧化铜和氧气加热不反应,可以除去铜粉,故A正确;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 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 D、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引进新杂质硝酸钾,故D不正确。 故选A。 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NaOH不仅与杂质氯化氢反应,还与原物质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物质不减少”原则,不能用于除氯化氢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区分尿素CO(NH2)2、NH4Cl和NH4NO3,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只能区分出尿素,NH4Cl 和NH4NO3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法区分,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区分稀HCl( 酸性)、Na2CO3溶液(碱性)、NaCl溶液(中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稀HCl显红色,遇Na2CO3溶液显蓝色,遇NaCl溶液显紫色,可以通过观察颜色

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介绍

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介绍 酶的分离纯化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抽提、纯化、结晶或制剂。首先将所需的酶从原料中引入溶液,此时不可避免地夹带着一些杂质,然后再将此酶从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出来,或者从此溶液中选择性地除去杂质,然后制成纯化的酶。 关键词:酶抽提纯化结晶制剂细胞破碎cell disruption 盐析亲和沉淀有机溶剂沉淀 生物细胞产生的酶有两类: 一类由细胞内产生后分泌到细胞外进行作用的酶,称为细胞外酶。这类酶大都是水解酶,如酶法生产葡萄糖所用的两种淀粉酶,就是由枯草杆菌和根酶发酵过程中分泌的。这类酶一般含量较高,容易得到; 另一类酶在细胞内产生后并不分泌到细胞外,而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称为细胞内酶,如柠檬酸、肌苷酸、味精的发酵生产所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就是在多种酶催化下在细胞内进行的,在类酶在细胞内往往与细胞结构结合,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催化的反应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使许多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酶的来源多为生物细胞。生物细胞内产生的总的酶量虽然是很高的,但每一种酶的含量却很低,如胰脏中期消化作用的水解酶种类很多,但各种酶的含量却差别很大。 因此,在提取某一种酶时,首先应当根据需要,选择含此酶最丰富的材料,如胰脏是提取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淀粉酶和脂酶的好材料。由于从动物内脏或植物果实中提取酶制剂受到原料的限制,如不能综合利用,成本又很大。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培养微生物的方法来获得大量的酶制剂。从微生物中来生产酶制剂的优点有很多,既不受气候地理条件限制,而且动植物体内酶大都可以在微生物中找到,微生物繁殖快,产酶量又丰富,还可以通过选育菌种来提高产量,用廉价原料可以大量生产。 由于在生物组织中,除了我们所需要的某一种酶之外,往往还有许多其它酶和一般蛋白质以及其他杂质,因此为制取某酶制剂时,必须经过分纯化的手续。 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很容易变性,所以在酶的提纯过程中应避免用强酸强碱,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操作。在提纯的过程中通过测定酶的催化活性可以比较容易跟踪酶在分离提纯过程中的去向。酶的催化活性又可以作为选择分离纯化方法和操作条件的指标,在整个酶的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始终要测定酶的总活力和比活力,这样才能知道经过某一步骤回收到多少酶,纯度提高了多少,从而决定着一步骤的取舍。 酶的分离纯化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抽提、纯化、结晶或制剂。首先将所需的酶从原料中引入溶液,此时不可避免地夹带着一些杂质,然后再将此酶从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出来,或者从此溶液中选择性地除去杂质,然后制成纯化的酶制剂。下面就酶的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作一综合介绍: 一、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 1.细胞破碎(cell disruption) 高压均质器法:此法可用于破碎酵母菌、大肠菌、假单胞菌、杆菌甚至黑曲霉菌。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下通入一个孔径可调的排放孔中,菌体从高压环境转到低压环境,细胞就容易破碎。菌悬液一次通过均质器的细胞破碎率在12%-67%。细胞破碎率与细胞的种类有关。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_ -------------------- 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 24 分) _ 卷 _号 生 _ 考 __ __ __ _ __ __ __ 名 __ 姓 __ 答 __ __ __ __ __ 题 __ __ A . Al 3+——铝离子 B . 2K ——2 个钾元素 C . F ——2 个氟原子 D . 2SO ——3 个二氧化硫分子 64 65 3.下列 ------------- ------------- 绝密★启用前 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在 -------------------- 河北省 2018 年中考试卷 化 学 _ __ __ __ __ __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_ _ __ _ _ _ _ _ _ _ _ 学 业 毕 (满分 53 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 120 分钟。) 此 Cu : Zn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 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 是 (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油脂 D .糖类 上 -------------------- A .加入固体 B .量取液体 C .收集氢气 D .点燃酒精灯 _ --------------------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校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 2 3 无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 --------------------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习题普通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习题 普通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习题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通过蒸馏的方法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B. 用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铁的氢氧化铁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钡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钡 D. 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碘 2.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蒸馏 B.分离乙酸与乙酸乙酯——萃取 C.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过滤 D.分离汽油和水——分液3.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蒸馏操作中,烧瓶可直接加热 C.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冷凝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 4.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什么位置 A.液面下B.液面上C.支管口 D.任何位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 B.已知1mol NaHSO 4能电离出1mol H+,从而可知NaHSO 4 属于强酸

C .若:A 酸溶液中C(H +) > B 酸溶液中C(H +),则酸性:A 酸 > B 酸 D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6.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 A.重结晶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7.下列属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A .蒸馏 B .蒸发 C .重结晶 D .过虑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则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必须比水大 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蒸馏 B .吸附沉淀 C .过滤 D .静置沉淀 10.关于过滤操作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 ) A. 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B. 漏斗内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C. 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 D. 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11.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过滤”器,能在无人在场的情况下实现顺利过滤,其中装置的关键是导管a 的设计,下列设计能达到“自过滤”目的的是( )

生化分离《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实验题目

2009生化分离工程实验(闭卷考试) 2012生化工艺实验 简答题(23选6题,每个实验选一题) 1.在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为什么加CaO? 2.索氏提取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图)?工作原理? 3.咖啡因升华过程中用到了什么装置?咖啡因的升华结晶应注意哪些操作? 4.茶叶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浓缩去除乙醇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设备? 5.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蛋白质是如何去除的? 6.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如何鉴定DNA的纯度? 7.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RNA是怎样去除的? 8.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氯仿-异戊醇的作用是什么?离心后分哪几层? 9.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为什么用0.1M NaCl-SSC间歇式的搅拌猪肝? 10.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鸡卵黏蛋白实验(上半部),粗提过程中用哪种试剂去除杂蛋白?用哪种试剂沉淀得到粗黏蛋白? 11.鸡卵黏蛋白离子交换层析实验中,所用树脂是哪种?树脂为什么预处理,如何预处理? 12.DEAE-纤维素是哪种类型离子交换剂,如何预处理DEAE-纤维素? 13.在鸡卵黏蛋白离子交换层析实验中固定相、流动相分别是什么? 14.简要画出离子交换层析系统中所用设备组成图。 15.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鸡卵黏蛋白实验(上),为什么提取液的pH在3.5左右? 16.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鸡卵黏蛋白实验(下),pH6.5的用意何在? 17.简述反胶团萃取甘薯中淀粉酶的实验原理 18.栀子黄提取实验中,栀子苷是如何去除的?为什么用此方法去除? 19.栀子黄提取实验中,如何鉴定藏花红素中栀子苷的去除情况? 20.栀子黄提取实验中,吸附前为什么将滤液稀释至240mL乙醇? 21.栀子黄提取实验中,吸附前为什么将滤液pH调至3 22.大蒜SOD提取实验中,是如何去除杂蛋白的?PBS与丙酮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3.大蒜SOD提取实验中,用哪种方法测定SOD活性?其原理是什么? 1. 在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为什么加CaO? 答:吸取水分,防止咖啡因蒸汽溶于水; 中和鞣酸; 2. 索氏提取装置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图)

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40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解析】选D。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氮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空气中几乎不含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 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解析】选A。甲烷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状态、颜色、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C1O3)2B.Zn(OH)2C.MnO2D.O2 【解析】选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属于盐,B属于碱,D 属于单质。 4.下列服装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B.棉布C.羊毛D.涤纶 【解析】选D。蚕丝、棉布和羊毛都是天然纤维,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解析】选D。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铜;铁丝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少数金属元素如金、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 【解析】选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7.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 B.NaNO3C.CaCl2D.KCl 【解析】选B。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硝酸根是原子团。 8.下列各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NaClO4B.HCl C.NaClO D.ClO2 【解析】选A。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算四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7、—1、+1、+4。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2019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品教育doc

2019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1分)(2019?青岛)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菜刀生锈 B. 葡萄酿酒 C. 食品发霉 D. 瓷盘摔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品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盘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1分)(2019?青岛)下列燃料燃烧时,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A. 氢气 B. 柴草 C. 酒精 D. 汽油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页 1 第 分析: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即是在反应过程中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氢气、柴草、酒精、汽油等常用燃料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产生二氧化碳,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正确. B、柴草燃烧的主要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错误. C、酒精汽油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错误. D、汽油燃烧产物主要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错误. 3.(1分)(2019?青岛)光导纤维是由二氧化硅(SiO2)制成的,二氧化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Si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

1-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解析】制蒸馏水时,因水的沸点是100 ℃,即沸腾产生的气体为水蒸气,故不需温度计。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BD 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 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解析】水和酒精互溶,不分层,故无法分液。 【答案】 B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①分层,②互溶,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能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液应选A。 【答案】 A 4.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 C 5 A.萃取法B.过滤法 C.蒸馏法D.分液法 【解析】两种物质的熔点都很低,在常温下都是液体,二者都溶于水,说明甲和乙可以

实验名称-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比活性测定与动力学分析 实验日期2011年10月25号实验地点生化实验室 合作者指导老师 总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碱性磷酸酶(AKP或ALP)是一种底物特异性较低,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多重磷酸单脂化合物的酶,需要镁和锰离子为激活剂。AKP具有磷酸基团转移活性,能将底物中的磷酸基团转移到另一个含有羟基的接受体上,如磷酸基团的接受体是水,则其作用就是水解。AKP最适PH范围为8.6-10,动物中AKP主要存在于小肠粘膜、肾、骨骼、肝脏和胎盘等组织的细胞膜上。血清AKP主要来自肝,小部分来自骨骼。 AKP可从组织中分离纯化,也可以采用基因工程表达的方式获得:将碱性磷酸酶基因克隆到重组载体,转入宿主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并从表达菌提取,并进行酶动力学分析。 一实验原理 1、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 AKP分离纯化的方法与一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相似,常用中性盐盐析法、电泳法、色谱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方法分离纯化。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高纯度的酶蛋白。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从兔肝匀浆液中提取分离AKP。正丁醇能使部分杂蛋白变性,过滤除去杂蛋白即为含有AKP的滤液,AKP能溶于终浓度为33%的丙酮或30%的乙醇中,而不溶于终浓度为50%的丙酮或60%的乙醇中,通过离心即可得到初步纯化的AKP。 2、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测定 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酶的比活性用每毫克蛋白质具有的酶活性来表示,单位(U/mg?pr)来表示。因此,测定样品的比活性必须测定:a每毫升样品中的蛋白质毫克数;b每毫升样品中的酶活性单位数。酶的纯浓度越高酶的比活性也就越高。本实验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由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游离酚和磷酸盐。酚在碱性条件下与4-氨基安替比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的醌衍生物,颜色深浅和酚的含量成正比。于510nm 处比色,即可求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酚含量,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单位可定义为:在37摄氏度保温15min每产生1mg的酚为一个酶活性单位。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用Folin-酚法测定。 3、底物浓度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在环境的温度、PH和酶的浓度一定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反应开始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随底物浓度(S)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若继续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的增加率将减少。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就会达到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反引发速度(Vmax)。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用米氏方程式表 示: 式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Km为米氏常数;V代表反应的起始速度。 ①当ν=Vmax/2时,Km=[S]。因此,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

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B.切割金属 C.滴水成冰 D.汽油挥发 【测量目标】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知识内容】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试题分析】切割金属、滴水成冰、汽油挥发都只发生物理变化,故B、C、D都不正确,木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 【正确答案】A 2.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测量目标】接收、收集、整合、迁移化学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的化学现象观察,获取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并进行吸收、初步加工、有序储存。 【知识内容】知道环境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试题分析】大量燃烧烟花爆竹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燃烧后的烟花会污染空气,故答案为D 【正确答案】D 3.饮食健康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下列做法中,对人体无害 ..的是A.肉类制品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B.煲汤时放入适量的加碘盐C.种植蔬菜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生产豆芽时加入高效增白剂【测量目标】接收、收集、整合、迁移化学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的化学现象观察,获取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并进行吸收、初步加工、有序储存。 【知识内容】认识健康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试题分析】肉类制品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对人类的健康有害,A选项错误;菜中喷洒剧毒农药会损害人体健康,C选项错误,高效增白物是有害物质,D选项错误,煲汤时加入适量的碘盐对人体无害,故答案为B。 【正确答案】B 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原子中,最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 题及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解析】制蒸馏水时,因水的沸点是100 ℃,即沸腾产生的气体为水蒸气,故不需温度计。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BD 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 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解析】水和酒精互溶,不分层,故无法分液。 【答案】 B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①分层,②互溶,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能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液应选A。 【答案】 A 4.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 C 5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 水中溶解 性 甲- 98 ℃ ℃ g·cm-3可溶 乙- 84 ℃ 77 ℃ g·cm-3可溶 A.萃取法B.过滤法C.蒸馏法D.分液法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 实验报告集 班级生工1411 学号 组别7 姓名

实验室学生守则 一、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服从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 的指导。 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实验预习,实验之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及时、 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杜绝弄虚作假。 三、严格执行操作规定,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凡不按教师的指导擅自操 作引起仪器、设备损坏者,应予赔偿。 四、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材料和试剂。未经允许不得随便挪 动非实验需用的其他仪器,不得随便拆装仪器或将仪器、工具带至室 外。 五、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嘻闹,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和 吃东西。 六、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教师和管 理人员报告。 七、每次实验结束后,主动整理好仪器设备,归还所借器材,关闭电源、 水源,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实验结束工作及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

预习报告(手写,可自行续页)

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 一、目的 对从鸡蛋清中提取并分离纯化出溶菌酶进行活性测定 二、原理 鸡蛋是溶菌酶的主要来源,等电点约为10.5~11,最适温度50℃,最适pH为6~7左右。 1、溶菌酶分离纯化原理: (1)等电点法利用溶菌酶等电点较高,在酸性条件下除去一些杂蛋白 (2)阳离子树脂柱层析法进一步除去杂蛋白 2、溶菌酶鉴定分析 (1)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含量 (2)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 (3)使用SDS-PAGE 鉴定溶菌酶纯度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与试剂 鸡蛋清,PBS缓冲液,40%甘油、冰醋酸、氢氧化钠,D152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透析袋,考马斯亮蓝G250、牛血清蛋白、乙醇、磷酸,溶菌酶标准品、底物微球菌粉,蛋白质分子量Marker 、SDS、聚乙二醇-20000等 2、实验仪器 低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管、分光光度计,玻璃层析柱,Bio-Rad垂直电泳系统,移液枪、移液管,培养皿、玻璃棒、普通漏斗、滤纸、量筒、刻度试管及试管架、冰箱、摇床、烧杯、止水夹等。 3、实验方法 1.新鲜鸡蛋清的制备与粗分离 2. 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 (1)D152树脂处理(2)湿装法装柱(3) 上柱离子交换吸附(4) 冲平(5) 洗脱 3.透析与浓缩 (1) 透析除盐(2) 聚乙二醇浓缩 4.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溶菌酶纯度的测定(SDS凝胶电泳)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真题]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中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1-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 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③自制汽水④品红在水中扩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③自制汽水,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④品红在水中扩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只有②③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反应物质量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D

3. 下列说法: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③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⑤烧碱和熟石灰的溶液都显碱性; 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⑤⑦ B. ①②④⑥ C. ④⑤⑦ D. ①②⑤⑥ 【答案】A 【解析】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故正确;②水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③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受到污染,故错误;④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降低,故错误;⑤烧碱和熟石灰都属于碱,溶液都显碱性,故正确;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任两种元素,故错误;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只有①⑤⑦正确。故选A。 4. 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3个锌原子;3Z 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⑥-2价的氧元素:O2-。其中正确的有 A. ②③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答案】A 【解析】正确的有: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错误的有:①3个锌原子应为:3Zn;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应为:Mg;⑥-2价的氧元素应为:。故选A。 点睛: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5.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木炭粉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但氧化铜没有除去,还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选项A不正确; B、通入的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把碳酸钠除去了,但是带入氢氧化钠这种新的杂质,选项C错误;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水蒸汽通过浓硫酸后会被浓硫酸吸收,选项D正确。故选D。 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错误;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振荡、搅拌后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 C、铜粉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 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 【详解】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A.①或③B.②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 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 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 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木炭粉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但氧化铜没有除去,还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选项A不正确; B、通入的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把碳酸钠除去了,但是带入氢氧化钠这种新的杂质,选项C错误;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水蒸汽通过浓硫酸后会被浓硫酸吸收,选项D正确。故选D。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