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导论复习

无机非金属材料导论复习
无机非金属材料导论复习

第三章陶瓷

1 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下作用硬化而成的制品,是多晶、多相的聚集体。

2 分为传统陶瓷和新型陶瓷。新型陶瓷根据功能分类包括:1力学功能陶瓷(叶片、转子)2热功能陶瓷(高温用坩埚、导弹)3电子功能陶瓷(大容量电容器、红外检测元件)4磁功能陶瓷(记忆运算元件、磁蕊)5光功能陶瓷(窗口材料、胃照相机)6化学功能陶瓷(传感器、催化剂)7放射性功能陶瓷(核燃料、减速剂)8吸声功能陶瓷(吸声板)9生物功能陶瓷(人造骨、生物陶瓷)。

3 陶瓷的制备工艺: 1原料的制备(天然原料,合成原料);2胚料的成形和干燥(可塑成形,注浆成形,压制成形);3烧结或烧成。

烧结方法:粉末在室温下加压成形后再进行烧结的传统方法、热等静压、水热烧结、热挤压烧结、电火花烧结、爆炸烧结、等离子体烧结等。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利用金属与硅、硼、碳、氮等相互作用的强烈放热效应,不采取外部加热源,而利用元素内部潜在的化学能将原始粉末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极短时间内转化成化合物或致密烧结体。优点:不需要高温炉,过程简单,几乎不消耗电能,制得的产品纯净,能获得复杂相和亚稳相。缺点:不易获得高密度材料,不易严格控制制品的性能,易燃,有毒。

4 陶瓷的典型组织结构:晶相,玻璃相,气相。

晶相是陶瓷的主要组成成分,数量较大,对性能影响较大。它的结构、数量、形态和分布,决定了陶瓷的主要特点和应用。

玻璃相作用(1)将晶相颗粒粘结起来,填充晶相之间的空隙,提高材料的致密度;(2)降低烧成温度,加速烧成过程;(3)阻止晶体转变,抑制晶体长大;(4)获得一定程度的玻璃特性,如透光性及光泽等。玻璃相对陶瓷的机械强度、介电性能、耐火性等是不利的,因此不能成为陶瓷的主导组成成分,一般含量为20%-40%.

气相是指陶瓷组织内部残留下来未排除的气体,通常以气孔形式出现。根据气孔含量可将陶瓷分为致密陶瓷、无开孔陶瓷和多孔陶瓷。除多孔陶瓷外,气孔都是不利的,它降低了陶瓷的强度和导热性能,也常常是造成裂纹的根源。一般普通陶瓷气孔率5%-10% ,特种陶瓷5%以下,金属陶瓷0.5%以下。

经历低温(室温至300℃)中温(300-950℃)高温(950℃至烧成温度)冷却(烧成温度至室温)四个阶段

5 陶瓷的性能

力学性能【刚度硬度】决定于化学键的强度

【强度】实际强度比理论值低—1组织中存在晶界 2陶瓷的实际强度受致密度、杂质和各种缺陷的影响很大。

【塑性】塑性变形是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由位错运动引起的密排原子面间的滑移变形。塑性开始的温度约为0.5Tm(Tm为熔点温度)。由于开始塑性变形的温度很高,所以陶瓷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

【韧性或脆性】常温下陶瓷受载时都不发生塑性变形,就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断裂,因此,韧性极低或脆性很高。断裂包括裂纹的形成和扩展2个过程。脆性是陶瓷的最大缺点,是其作为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热学性能【热膨胀】温度升高时物质原子振动振幅增加及原子间距增大所导致的体积增大现象。

【导热性】热传导主要依靠原子的热振动。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参与传热,导热性差,用作绝热材料。

【热稳定】即抗热震性,热稳定性低是陶瓷的另一个主要缺点

其他性能导电性耐火性化学稳定性(陶瓷的结构非常稳定)

总结:陶瓷具有不可燃烧性、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压能力,但脆性很高,热稳定性差,抗拉强度较低。

第四章玻璃

1 定义:广义--呈现玻璃转变现象的非晶态固体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物质。

2 通性:各向同性介稳性无固定熔点物理化学性质渐变性

3 形成玻璃的方法:熔体冷却法(常规的熔体冷却和极端骤冷)气相冷却技术固态方法溶胶-凝胶法

4 玻璃形成的条件:热力学条件(介稳状态)动力学条件结晶化学条件

5 玻璃的结构模型:无序密堆硬球模型无规线团模型晶子模型无规网络模型

第五章水泥

1 定义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的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 硅酸盐水泥定义凡是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得到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当的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也称为纯熟料水泥,又称为波特兰水泥。

3 水泥的生产工艺可用‘两磨一烧’来概括,即生料的配制与磨细 1生料的制备包括生料的配合、粉磨与均化(干法湿法) 2熟料的烧成 (1)干燥与脱水(2)碳酸盐分解(3)固相反应

4 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三钙0.

5 硅酸二钙 0.2 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0.3

结构特征:(1)硅酸三钙(C3S) 1.常温下存在的介稳的高温型矿物,结构是热力学不稳定性; 2.Al离子和Mg离子进入晶格形成固溶体,固溶程度越高,活性越大;3.Ca离子配位数较正常情况低,处于不规则状态,具有较高的活性; 4.具有大的水化速度。(2)硅酸2钙(C2S) 1在常温下存在的介稳的高温型矿物,其结构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 2.钙离子具有不规则配位,具有较高的活性;3.杂质和稳定剂的存在,使之形成固溶体,提高了他的结构活性;4.水化速度比硅酸三钙慢。(3)铝酸三钙(C3A)钙离子铝离子具有较大活性水化速度较大。(4)铁铝酸四钙(C4AF)以固溶体形式存在,降低晶格稳定性,提高水化活性。

5 硅酸三钙的水化 ; 一初始水解期二诱导期三加速期四衰退期五稳定期

6 硫铝酸盐快硬水泥以铝质原料(如矾土)、石灰质原料(如石灰石)和石膏,经适当配合后煅烧成含有适量无水硫铝酸钙的熟料,再掺合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

无水硫铝酸钙熟料的主要矿物为3CaO~3Al2O3~CaSO4(C3~A3~CaSO4)和β~C2S。此外还有少量的CaSO4,钙钛矿和含铁相等。

第六章耐火材料

1 定义: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2 分类 1按组成:硅质制品、硅酸铝质制品、白云石制品、铬质制品、碳质制品、锆质制品、纯氧和非纯氧制品。2按工艺方法:泥浆浇筑制品、可塑成形制品、半干压成形制品等。3根据耐火度:普通耐火材料制品1580-1770℃、高级耐火材料制品1770-2000℃、特级耐火材料制品2000℃以上。4根据耐火材料外形:定形耐火材料制品、不定形耐火材料制品、耐火纤维。

3 高温使用性能: 1耐火度耐火材料在午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质;2抗热震稳定性耐火材料抵抗温度急剧变化而不被破坏的性能。

4 不定形耐火材料定义:是由耐火骨料和粉料,结合剂或另掺外加剂以一定比例组合的混合料,在使用地点才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并进行热处理,故称为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七章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1 定义:以无机非金属类物质为基础组成,包括单质(C 、Si)、氧化物及复合氧化物(AL2O3 、ZrO

2 、BeO)、非氧化物(SiC 、B4C 、ZrB2) 、无机盐类(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也包括上述各基体的复合物(C-SiC 、ZrB2-Si-C),还包括上述基体复合而成的材料(陶瓷、玻璃、耐火材料、水泥、搪瓷)。

2 复合材料复合方法:无序复合、有序复合。

3 复合的目的:使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佳效果,实现材料功能的转换或使功能更齐全。

【化学】化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化学】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探测等。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 5 cm 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Na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 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Na2O·Al2O3·3SiO2 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 D.橄榄石中铁元素为+2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辉石(CaMgSi2O6)、斜长石(Na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的成分均属于硅酸盐类,属于硅酸盐矿,A正确; B.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是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所以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 Na2O?Al2O3?6SiO2,B错误; C.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环境中没有氧化金属铁的物质或者条件,所以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故C正确; D.[(Mg或Fe)2SiO4]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硅元素化合价是+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镁熔点很高,可作为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B.有色玻璃就是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 C.溴化银可用于感光材料,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D.分子筛可用于物质分离,还能作干燥剂和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很强,所以氧化镁熔点高,可作耐高温材料,故A正确; B.某些金属氧化物呈现特殊的颜色,分散于玻璃中即可制得有色玻璃,故B正确;C.溴化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可用于制感光胶卷,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错误;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含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含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 2Cl 点燃???→FeCl 2NaOH(aq)????→Fe(OH)2 B .H 2SiO 3Δ??→SiO 2盐酸?????→ SiCl 4 C .浓盐酸二氧化锰Δ ????→Cl 2石灰乳?????→漂白粉 D .NH 32O 催化剂,Δ??????→NO 水????→H NO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A 错误; B .硅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HCl 不反应,不能转化为SiCl 4,故B 错误; 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可以制得漂白粉,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故C 正确; D .氨催化氧化生成NO ,NO 与水不反应,不能转化为硝酸,故D 错误; 故选C 。 2.“纳米车”(如图所示)是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 60制成的,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 60分子构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C 60与12C 是同素异形体 C .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D .“纳米车”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C 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A 错误; B . C 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而12C 是碳元素的一种原子,故C 60与12C 不是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 错误; C .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故C 错误;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混合物X由Na2O、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校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Ⅱ可知X中一定存在SiO2 B.无法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2O C.1.92 g固体成分为Cu D.15.6 g混合物X中m(Fe2O3):m(Cu)=1:1 【答案】B 【解析】 途径a:15.6gX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所以是铜离子的颜色,但是金属Cu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三价铁离子可以和金属铜反应,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4.92g固体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3.0g,所以该固体为二氧化硅,质量为3.0g,涉及的反应有:Fe2O3+6H+=2Fe3++3H2O;Cu+2Fe3+=2Fe2++Cu2+,SiO2+2NaOH=Na2SiO3+H2O,又Cu与NaOH不反应,1.92g固体只含Cu;结合途径b可知15.6gX和足量水反应,固体质量变为6.4g,固体质量减少15.6g﹣6.4g=9.2g,固体中一定还有氧化钠,其质量为9.2g, A.由以上分析可知X中一定存在SiO2,故A正确; B.15.6gX和足量水反应,固体质量变为6.4g,只有氧化钠与水反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故B错误; C.Cu与NaOH不反应,1.92g固体只含Cu,故C正确; D.设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x,金属铜的物质的量是y,由Fe2O3+6H+=2Fe3++3H2O、 Cu+2Fe3+=2Fe2++Cu2+得出:Fe2O3~2Fe3+~Cu,则160x+64y=6.4,64y﹣64x=1.92,解得 x=0.02mol,y=0.05mol,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0.02mol×160g/mol=3.2g,金属铜的质量为0.05mol×64g/mol=3.2g,则原混合物中m(Fe2O3):m(Cu)=1:1,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成分推断及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掌握检验未知物的采用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现象判断存在的物质,注意合理分析题中数据,根据题中数据及反应方程式计算出铜和氧化铁的质量,难度中等. 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化学】化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化学】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 ③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到相同的物质 A.①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变为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以及二氧化碳,①正确;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中性、酸性且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干燥还原性的碘化氢气体,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等,②错误;③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没有碱生成,③错误;④玻璃、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都是硅酸盐制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制品,④错误;⑤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⑤正确;⑥氯化铁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加热促进水解,氯化铁胶体加热会聚沉,两者均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灼烧后产物都是三氧化二铁,⑥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锂保存在煤油中 C.硅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D.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银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Ag、NO2、O2,因此一般将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不符合题意; B.锂单质的密度小于煤油,不能保存在煤油中,一般保存在石蜡中,故B符合题意;C.根据硅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应该有游离态的硅存在,但Si是亲氧元素,其亲氧性致使Si在地壳的演变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故C不符合题意; D.玻璃塞中含有SiO2,NaOH能够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a2SiO3,因此实验室盛装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资料

C3S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的化学收缩与胶孔比 ASR 与ACR的鉴别方式(LiOH) (1)利用Bingham方程定量描述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时存在的问题:具有不同粘度的材料可能具有相同的屈服应力(图a),而具有不同屈服应力的材料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粘度。 (a)(b)(2)水泥水化产物: 钙矾石碱-硅凝胶 水化硅酸钙氢氧化钙 (3)熟练掌握平均原子序数计算 主要元素的原子序数: H-1;O-8;Na-11;Mg-12;Al-13;Si-14;S-16;K-19 ;Ca-20 ;Fe-26

i i Z C Z =∑ Ci 为质量百分数。 钙矾石3CaO·Al 2O 3·3 CaSO 4·32H 2O: 10.77 单硫型3CaO·Al 2O 3·CaSO 4·12H 2O:11.66 C4AH13: 4CaO·Al 2O 3·13H 2O: 11.11 3CaO·Al 2O 3·6H 2O: 11.95 单碳型C 3A.CaCO 3.11H 2O: 11.54 C-S-H: 1.7CaO·SiO 2·4H 2O: 12.08 示例:计算C-S-H 的平均原子序数 i i Z C Z =∑ =(1.7×20×40+14×28+7.7×8×16+8×1×1)/227.2 =12.08 (4)熟练掌握Powers 理论的应用: 水灰比小于0.42时,水泥最大水化程度α=2.386(w/c ) 自养护时,水泥最大水化程度α=2.81(w/c ),水灰比小于等于0.36 自养护时需要的内引水量:水灰比小于0.36时为0.18(w/c ) 水灰比为0.36~0.42时:0.42-(w/c ) 化学收缩Vcs=0.2(1-P) α,P=(w/c )/*(w/c)+(ρw /ρc )] 100克水泥完全水化,化学收缩约为6.4ml 胶孔体积Vgs=1.52(1-P) α 毛细孔体积Vcw=P-1.32(1-P) α 水泥达到最大水化程度时,毛细孔体积为零。 (5)1molC3S 水化生成1.3mol 氢氧化钙、1molC2S 水化生成0.3mol 氢氧化钙 (6)类Tobermotite 的C-S-H 的钙硅比为0.83 (7)AFm 是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与水化铝酸盐相关的一类特定水化产物的缩写,以下几种AFm 较为常见: 羟基型AFm :C 3A·Ca(OH)2·xH 2O 。 单硫型AFm :C 3A·CaSO 4·12H 2O 。 单碳型AFm :C 3A·CaCO 3·11H 2O 。 半碳型AFm :C 3A·Ca[(OH)0.5(CO 3)0.5]·xH 2O 。 (8)1体积水泥完全水化占据2.06体积空间,胶空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 pc 为胶空比

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试题

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 基础知识大赛决赛试题 一、必答题 1. 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而降低。 A. 温度下降 B. SiO2含量增加 C. 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 D .以上三个都不对 2. 马赫数是气体动力学一个很重要无量纲量,它反映()相对比。 A. 粘性力与惯性力 B. 惯性力与弹性力 C. 粘性力与重力 D .惯性力与重力 3. 某晶面族X 射线衍射强度正比于该晶面的()。 A. 晶面间距 B .结构因子 C. 多重因子 D. B 和C 4. 在形成连续固溶体的二元相图中存在一个二元无变量点,该说法()。 A. 对

B. 错 C. 不能确定 D. 5. 关于气体燃料预混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火焰较短,燃烧空间较小 B .需要的空气过剩系数较大 C.火焰黑度小,不发光 D .不需将空气和燃料预热到较高的温度 6. 透射电镜主要由四大系统构成,其中()是其核心。 A. 真空系统 B .电子光学系统 C. 供电控制系统 D. 附加仪器系统 7?研究表明,Ni2+和Ca2^子可完全置换MgO晶体中的Mg2+离子, 因此可以推测NiO或CaO可与MgO生成()。 A. 有限固溶体 B .连续固溶体 C. 化合物 D.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8. 在不可压缩流体流动过程中,各相邻流体间的()做功,造成流体自身机械能的损失。 A. 内摩擦力

B. 重力 C. 曳力 D. 范德华力 9. 在获得的试样DSC曲线上,如果存在373C晶型转变放热峰, 基本可说明是石英相变,具体是()。 A. 0SiO2 转变a SiO2 B. B SQ2 转变丫SiO2 C. a SiO2 转变怜Si。? D. -SiO2 转变 &SiO2 10. 制备玻璃要经过高温熔化形成无气泡的玻璃液,但是玻璃还是分 相。() A. 会 B. 不会 C. 可能 D. 11. 静止液体中其一点的压强与()的一次方成正比。 A. 淹没深度 B .位置高度 C. 表面压强 D. 以上都不对 12. 要测定聚合物的熔点,可以选择()。 B. 紫外可见光谱 A. 红外光谱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石棉中含有石英晶体 B.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5FeO·8SiO2·H2O D.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6L 3mol/L HNO3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青石棉属于硅酸盐材料,没有石英晶体,故A错误; B.青石棉属于硅酸盐材料,不易燃,也不溶于水,故B错误; C.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青石棉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两种,根据原子守恒和化合价不变的思想,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故C错误; D.6L 3mol/L HNO3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8mol,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又1molNa2Fe5Si8O22(OH)2中3mol含亚铁离子,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消耗1molHNO3,又青石棉中的Na、Fe原子最终都转换产物为NaNO3、Fe(NO3)3,根据原子守恒,又要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2+5×3=17mol,所以1mol该物质一共能和1+17=18molHNO3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锂保存在煤油中 C.硅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D.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银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Ag、NO2、O2,因此一般将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不符合题意; B.锂单质的密度小于煤油,不能保存在煤油中,一般保存在石蜡中,故B符合题意;C.根据硅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应该有游离态的硅存在,但Si是亲氧元素,其亲氧性致使Si在地壳的演变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故C不符合题意;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一固体粉末含有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SiO2B.Fe2O3、SiO2 C.SiO2、Al2O3D.Fe2O3 【答案】A 【解析】 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生成二氧化硅,故A正确。 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的成分是石灰石B.玉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 C.玉的熔点较高D.玉的成分是金刚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玉的硬度比河砂小,“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玉有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和硬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 B.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不是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不能放出CO2,故B错误; C.“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C正确; D.金刚砂是人工制成的碳化硅,玉的成分是硅酸盐,故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溶液中,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 ①碱石灰②NaCl③KNO3④CaO⑤CuSO4⑥NaOH⑦Na2CO3 A.①④⑥⑦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药品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据此分析解答。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考试试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阻碍熟料安定性的要紧因素是()。 A. 一次游离氧化钙 B.二次游离氧化钙 C.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镁 D.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钠 2、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16% ,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 A. 矿渣硅酸盐水泥 B.一般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D.硅酸盐水泥 3、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 A.降低液相粘度 B.减少液相量 C.降低烧成温度 D.缩短烧成带 4、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各个品种的初凝时刻均不

得早于() A. 45分钟 B.55分钟 C. 60分钟 D.390分钟 5、和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如下那个性质较差() A. 耐水性 B.后期强度 C.抗冻性 D.泌水性 6、引起硅酸盐水泥熟料发生快凝要紧缘故是() A.C3S水化快 B. C3A水化快 C.C4AF水化快 D.C2S水化快 7、水泥产生假凝的要紧缘故是() 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 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 D.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8、依照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 A. KH减小,SM减小,铝率增大。 B. KH增大,SM减小,铝率增大。 C. KH减小,SM增大,铝率减小。 D. KH增大,SM增大,铝率增大。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 A.50-80℃ B. 80-100℃ C. 100-150℃ D.150-200℃ 10、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中SO3() A <3.5% B ≤3.5% C <4.0% D ≤4.0% 11、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 A P·S B P·O C P·F D P·C 12、国家标准规定骨质瓷的热稳定性为() A. 140℃ B.160℃ C. 180℃ D.200℃ 13、一般来讲,凡烧成温度降低幅度在( )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A. 40-60 ℃ B.60-80℃ C. 80-100℃ D.100-120℃ 14、炉温为1250-1400℃的电炉,电热体可采纳()。 A.镍铬丝 B. 铁铬钨丝 C. 硅碳棒 D.二硅化钼棒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一固体粉末含有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SiO2B.Fe2O3、SiO2 C.SiO2、Al2O3D.Fe2O3 【答案】A 【解析】 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生成二氧化硅,故A正确。 2.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是Fe(OH)3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 【答案】A 【解析】 【分析】 金属氧化物MgO、A12O3、Fe2O3会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过滤后,得的沉淀X是二氧化硅,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向Y 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等。 【详解】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A正确;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MgO、Fe2O3的混合物,B错误; C、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沉淀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C错误; D、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 Mg2+、Al3+、Fe3+、H+,D错误; 答案选A。 3.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

材料概论

第二章 1 普通的混凝土中有几种相?请分别写出各种相的名称。若在其中加入钢筋,则钢筋起到什么作用?此时又有几种相? 答:3相;砂子、碎石、水泥浆;增强作用;4。 2 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特性,了解晶体的结构不完整性有哪些类型?并区分三大材料的结构类型与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答: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的规则而有序地排列,即存在长程的几何有序。 结构的不完整性:实际上,极大多数晶体都有大量的与理想原子排列的轻度偏离存在,依据其几何形状而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金属材料的结构:一般都是晶体。金属键无方向性,晶体结构具有最致密的堆积方式。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紧密堆积六方结构,金刚石结构。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金刚石型结构;硅酸盐结构; 玻璃结构; 团簇及纳米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包括高分子链的结构及聚集态结构 各自的特点: 3 高分子材料其聚集态结构可分为:晶态和非晶态(无定形)两种,与普通的晶态和非晶态结构比较有什么特点? 答:晶态有序程度远小于小分子晶态,但非晶态的有序程度大于小分子物质液态。 4 如何区分本征半导体与非本征半导体材料? 答:本征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取决于电子-空穴对的数量和温度的材料。 非本征半导体:通过加入杂质即掺杂剂而制备的半导体,杂质的多少决定了电荷载流子 的数量。

5 极大多数晶体实际上都存在有种种与理想原子排列的轻度偏离,依据结构不完整性的几何形状可分为哪几种缺陷类型?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成哪几种类型? 答:依据其几何形状而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成: 置换型固溶体(或称取代型):溶剂A晶格中的原子被溶质B的原子取代所形成的固溶体。原子A同B的大小要大致相同。 填隙型固溶体(也称间隙型):在溶剂A的晶格间隙内有溶质B的原子填入(溶入)所形成的固溶体。B原子必须是充分小的,如C和N等是典型的溶质原子。 6 比较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并说明由于结构的不同对其性能的影响。 答: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适当的溶剂中可溶胀or溶解,升高温度时则软化、流动,∴易加工,可反复加工使用,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塑性。(热塑性) 交联网状结构高分子:性能特点:较好的耐热性、难溶剂性、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但弹性、塑性低,脆性大。∴不能进行塑性加工,成型加工只能在网状结构形成前进行,材料不能反复加工使用。(热固性) 7 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其柔顺性怎么样? 答:非常好 8 何为材料的力学强度?影响力学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按作用力的方式不同,材料的力学强度可分为哪几种强度? 答: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明显的塑性变形或破坏的最大能力。 通常材料中缺陷越少、分子间键合强度越大,材料的强度也越高。 按作用力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等。 9 区分高分子材料的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主价力和次主价力,比较两者对其性能的影响。 答:大分子链中原子间、链节间的相互作用是强大的共价键这种结合力称为主价力,大小取决于链的化学组成→键长和键能。对性能,特别是熔点、强度等有重要影响。 大分子之间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称为次价力,比主价力小得多(只有主价力1-10%),但对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影响很大。如乙烯呈气态,而聚乙烯呈固态并有相当强度,∵后者的分子间力较前者大得多。 10 按电阻率的大小,可将材料分成哪几类?何谓超导性? 答:按电阻率的大小,可将材料分:超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超导性:一旦T< Tc(超导体临界T)时,电阻率就跃变为零。Tc依赖于作用于导体的磁场强度。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大题培优)及答案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大题培优)及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下列溶液中,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 ①碱石灰②NaCl③KNO3④CaO⑤CuSO4⑥NaOH⑦Na2CO3 A.①④⑥⑦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药品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①碱石灰为CaO和NaOH的混合物,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②NaCl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③KNO3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④CaO为碱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⑤CuSO4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⑥NaOH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⑦Na2CO3水解呈碱性,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所以Na2CO3不能盛放在玻璃瓶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共生成4种盐的是()A.SO2、CO2、SO3 B.H2S、NO、SO3 C.CO2、Cl2、SO3 D.SiO2、CO、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SO2、CO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Na2CO3、Na2SO4,生成3种盐,故不选A; B.N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H2S、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Na2SO4,生成2种盐,故不选B; C.CO2、Cl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NaClO、NaCl、Na2SO4,生成4种盐,故选C;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 2,则丙一定是两性氧化物 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丙生成戊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若丙、丁混合产生大量白烟,则乙可能具有漂白性 D .若甲、丙、戊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甲为单质,若甲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2H ,则甲为Al 或Si ,所以丙可能是氧化铝,也可能是二氧化硅,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故A 错误; 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甲为Na ,乙为氧气,所以丙可以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当丙为氧化钠时,丙生成戊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 错误; C .丙、丁混合产生白烟,则丙、丁可为HCl 和3NH 或3HNO 和3NH 等,甲、乙均为单质,则乙可能是氯气或氢气或氮气,都不具有漂白性,故C 错误; D .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当甲为S ,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硫,丁为HClO 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戊为硫酸,则含S 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甲<丙<戊,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 2.对于足球烯C 60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是分子晶体 B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 .存在同素异形体 D .结构稳定,难以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6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属于分子晶体,A 正确; B.足球烯中既有双键又有单键,化学键是共价键,且是非极性共价键,B 正确; C.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所以足球烯存在同素异形体,C 正确; D .足球烯是属分子晶体,在常温下,碳碳之间键能大,也比较稳定,但其易发生加成反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总复习

烧结范围:软化温度与烧结温度之差(2分)。 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1分)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1分) 粉体团聚是指原生的纳米粉体颗粒在制备、分离、处理及存放过程中相互连接形成的由多个颗粒形成的较大的颗粒团簇的现象。 粒度分布:粉体中不同粒度区间的颗粒含量。 实心注浆:泥浆中的水分被模型吸收,注件在两模之间形成,没有多余泥浆排出的一种注浆方法。 空心注浆:是将泥浆注入模型,当注件达到要求的厚度时排出多余的泥浆而形成空心注件的方法。(2分) 釉下装饰:在生坯或素坯上加彩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1200)一次烧成的装饰方法。 釉上装饰:在烧成后的制品上进行彩饰加工的方法。(1分)通过彩绘、贴花等方法加彩后,进行低温烧成(750-850℃),获得丰富多采的效果。(1分) 熔块釉 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有较大幅度降低(如降低幅度在80~100℃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快速烧成指的是产品性能无变化,而烧成时间大量缩短的烧成方法。 由高岭石分解物形成的粒状或鳞片状莫来石成为一次莫来石。 由长石熔体形成的针状莫来石称为二次莫来石。 相界:不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或不同相间的交界处称为相界面。 晶界: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晶界(晶粒间界或粒界)。(2分) 黏土:是自然界中硅酸盐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疏松的或呈胶状致密的土状或致密块壮矿物(1分),是多种微细矿物和杂质的混合体(1分)。 坯釉适应性 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能良好的釉熔液,冷却后与坯体紧密结合成完美的整体,不开裂也不剥落的能力。 (1)釉的膨胀系釉与坯的膨胀行为是决定两者之间能否良好固着的因素。如果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则在冷却过程中,釉层收缩比坯层大,釉中便保留下永久张应力。釉的膨胀系数小于坯的膨胀系数,釉中便保留下永久压应力。要使坯釉适应性好则须使釉中保持压应力。因此釉的膨胀系数要小于坯体的膨胀系数。 (2)坯釉的弹性和抗张强度。一般弹性和抗张强度越大则坯釉适应性就越好。影响因素:网络程度高、键力大,膨胀系数小,抗张强度大,硬度大。 (3)中间层的形成。釉附着与坯体表面,在烧成过程中,必然与坯相互作用。其结果是坯、釉之间形成一个中间层,厚度一般为15~20um。由于中间层不仅在化学组成上,而且在性质上介于坯、釉两者之间,因此使坯、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釉层的厚度。一般釉层的厚度越薄则弹性越大。要求釉层的厚度<0.5mm。 预烧的目的 (1)改变结晶的形态。Al2O3、TiO2、ZrO2(立方)稳定的高温形态性能最优良。 Al2O3 :希望得到α-Al2O3,要预烧到:1300~1600℃;添加H3BO3 使Na2O形成挥发性盐类逸出,使坯体密度提高。 TiO2 :钛电容器陶瓷 ---金红石相要预烧 Zr-Ti-Pb 压电陶瓷 ----形成固溶体,不需预烧。 ZrO2 :高温耐火材料 ---预烧稳定晶型。加入CaO、MgO、Y2O3等降低预烧温度(由2300降到1500℃)增韧陶瓷 --------不用预烧。 (2)改变物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 一、重要概念 1、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②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2、陶瓷 ①从制备上开看,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形成的制品。 ②从组分上来看,陶瓷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 3、玻璃 ①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物质 ②一般:若某种材料显示出典型的经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则不管其组成如何都可称为玻璃(具有玻璃转变温度 Tg)。 玻璃转变温度:热膨胀系数和比热等物理性质的突变温度。 具有Tg的非晶态材料都是玻璃。 4、水泥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5、耐火材料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6、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多相固体材料。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二、陶瓷知识点 1、陶瓷制备的工艺步骤 原材料的制备→坯料的成型→坯料的干燥→制品的烧成或烧结 2、陶瓷的天然原料 ①可塑性原料:黏土质陶瓷成瓷的基础(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②弱塑性原料:叶蜡石、滑石 ③非塑性原料:减塑剂:石英助熔剂:长石

3、坯料的成型的目的 将坯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使坯料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致密度 4、陶瓷的成型方法 ①可塑成型:在坯料中加入水或塑化剂,制成塑性泥料,然后通过手工、挤压或机加工成型;(传统陶瓷) ②注浆成型:将浆料浇注到石膏模中成型 ③压制成型:在金属模具中加较高压力成型;(特种陶瓷) 5、烧结 将初步定型密集的粉块(生坯)高温烧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致密体。 固相烧结:烧结发生在单纯的固体之间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与,加助溶剂产生液相 好处: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 6、陶瓷的组织结构:晶相、玻璃相、气相 ①晶相:陶瓷的主要组成;分为主晶相和次晶相 ②玻璃相:玻璃相对陶瓷的机械强度、介电性能、耐热性等不利,不能成为陶瓷的主导组成部分。 玻璃相在陶瓷中的作用:粘结:粘结晶粒,填充空隙,提高致密度 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烧结 ③气相:气孔;降低强度,造成裂纹。 7、陶瓷力学性能的特点 ①硬度:高②强度:抗拉强度很低、抗压强度非常高 ③塑性:塑性极差④韧性:韧性差、脆性大 8、陶瓷热学性能的特点 ①导热性:差,良好的绝热材料 ②热稳定性(抗热震性):概念: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至于被破坏的能力。陶瓷抗热震性一般较差 9、结构陶瓷 ①概念:能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的陶瓷,一般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优异性能,可以承受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难以胜任的严酷工作环境。 ②常见种类:Al2O3、ZrO2、SiC、Si3N4…陶瓷 ③应用:…… 10、陶瓷增韧技术:【机理:阻碍裂纹的扩展】 ①相变增韧:相变可吸收能量;体积膨胀可松弛裂纹尖端的拉应力,甚至产生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玻璃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B.Si、SiO2和SiO32-等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 C.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D.高岭石[Al2(Si2O5)(OH)4]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故A错误; B.Si、SiO2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但SiO32-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能溶于氢氟酸,故C错误; D.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时,各氧化物的排列顺序为:较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较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二氧化硅→水,则高岭石[Al2(Si2O5)(OH)4]可表示为 Al2O3·2SiO2·2H2O,故D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溶液中,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 ①碱石灰②NaCl③KNO3④CaO⑤CuSO4⑥NaOH⑦Na2CO3 A.①④⑥⑦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药品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①碱石灰为CaO和NaOH的混合物,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②NaCl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③KNO3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④CaO为碱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⑤CuSO4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⑥NaOH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⑦Na2CO3水解呈碱性,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所以Na2CO3不能盛放在玻璃瓶中,符合题意;

江西省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1 含硅物质与无机非金属材料

江西省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1 含硅物质与无机非金属材料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2020·安徽模拟)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 硝酸铵、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 . 苏打、小苏打可用作食用面碱 C . 二氧化氯、漂白粉可用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 D . 氧化铝、二氧化硅可用作制坩埚 2.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烧碱、纯碱均属于碱 B . 高纯度的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纯金属高 D . 熔融的NaOH属于电解质 3. (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 新型氢动力计程车的投入使用有益于减少雾霾的产生 C . 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 D . 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在酸或碱的催化及高温下进行反应,或在温和的条件下,用酶催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 . 实验测得2mol某气体体积为44.8L,则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 . 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 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是用树状分类法分类的 5. (2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月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 ②我国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是因为二氧化氯杀菌、消毒能力强,持效长 ③氧化镁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 ④明矾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可做为净水剂 ⑤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全部 6. (2分) (2019高二上·湘西州期末) 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B . 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C . 天然橡胶通过硫化可增大强度和弹性 D . 玻璃是混合物,有固定的熔点 7. (2分)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Cl2不但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以前的金属反应,也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以后的金属反应 B . 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 .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付玉彬 年月日 院系负责人签 字年月日 共3页第2页

中国海洋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院《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课程试题(A卷) 共3页第3页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1,材料硬度;答:用来表示固体材料软硬程度的力学性能指标,表示材料表面局部区域抵抗压缩和断裂的能力。 2,高温蠕变性;答: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常温下呈脆性,但在高温下承受小于其极限强度的某一恒定荷重时,会产生塑性变形。变形量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甚至会使材料破坏,此即高温蠕变。 3,耐火度;答:材料在高温下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温度。 4,热震稳定性(热稳定性);答:指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冷热交替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 5,水玻璃的模数;答:分子式中二氧化硅与氧化钠活氧化钾摩尔数的比值 6,混练;答:是两种以上不均匀物料的成分与颗粒度均匀化,促进颗粒接触和塑化的操作过程。 五.简答与例举题(每题3分,共18分) 1,简要比较玻璃态结构的微晶学说和不规则网络学说,并概括其结构特点。 答微晶学说认为,玻璃是由无数微晶体组成,晶子是具有变形晶格的有序排列区域,分布在无定形介质中,从“晶子”到无定形部分是逐渐过度的,两者无明显界限。 它强调玻璃的微观不均匀性、不连续性和有序性;不规则网络学说则认为,玻璃是由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三度空间网络所组成,,但其排序不像晶体那样有序,而是完全无规则的,缺乏对称性与周期性的重复,它主要强调玻璃结构的连续性、无序性和均匀性。 2,简述多晶材料中玻璃相的作用和分布形式。 作用:1,填充气孔与空隙,把多晶材料内松散的晶粒结合在一起,降低烧成温度, 3, 举例说明如何克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脆性,改善韧性,提高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