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一)

课题:关于中学生上网调查

一、摘要:本小组6名成员通过探究实践,阐述了网络的产生及发展,调查了各

年级初中生对网络的看法,及网络对各年级初中生的影响。最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与弊,针对这些利与弊,我们向广大中学生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二、关键词:网络发展,网络用途,心理健康,学习生活。

三、前言:

(1)问题的提出::经调查发现,周围同学普遍拥有电脑,并能够上网。但同学

们对网络的认识及应用不尽相同,为了明确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有何作用,并使同学正确认识网络,我们决定以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为课题展开研究。

(2)探究方法及成员分工

①方法:a,向附近三所学校的学生共100名分发问卷,并收回反馈。

b,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查相关资料。

②成员分工:

③步骤:

9月1日:讨论研究内容,确定主题

9月2日—9月3日:拟订实施方案,人员分工

9月4日—9月11日:开展研究调查

9月12日:小组成员讨论调查结果,归案总结

9月13日:撰写研究成果。

四、正文

(一)网络及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1、什么是网络:

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

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系统 2、网络的诞生:

最早的网络,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

划局(arpa)建立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

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

arpanet。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

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

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

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 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

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3、网络的发展:

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

20世纪60年代早期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子网。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

198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osi/rm),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 tcp/ip协议的诞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

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

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二)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1、调查方式:通过发放给周围三所中学的100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并收回反馈信息,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总结。

2、调查问卷内容:

中学生如何看待网络调查问卷

年级:学校:

①你上网的地点是?

a 家中

b 网吧

c 其他

②你认为网络是用来?

a查找资料 b收发邮件 c用来娱乐 d网上聊天

③你一天上网?

a1小时以下 b 1-2小时 c 2-3小时 d 3小时以上

④你认为网络对学习?

a有帮助 b不影响 c影响成绩

⑤网络对于你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a无影响 b视力下降 c睡眠不足 d头昏眼花

⑥网络对你的性格有影响吗?

a 无影响 b情绪低落 c烦躁 d孤独

⑦家长对你上网的态度如何?

a 认可

b 无所谓

c 不认可

3、调查结果:

小组成员回收问卷,并通过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在100名同学中,

①52%的同学上网地点在“家中”,32%的同学上网地点是“网吧”,16%同学在其他地点如“学校机房”、“图书室”等。

②34%的同学认为网络是用来“查找资料”,19%的同学用来“收发邮件”,30%的同学用来“娱乐”,17%的同学运用“网络聊天”。

③67%的学生每天上网“一小时以下”,24%的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5%的同学每天

上网“2-3小时”,%4的同学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

④43%的同学认为网络对学习“有帮助”,21%的同学认为“不影响”,36%的同学认为“影响成绩”。

⑤32%同学认为上网“不影响健康”50%的同学认为“视力下降”,12%的同学认为上网导致“睡眠不足”,6%的同学因上网导致“头昏眼花”。

⑥45%的同学认为上网对性格“无影响”,18%的同学由于上网导致“情绪低落”,21%的同学认为上网使人“烦躁”,16%的同学因上网感到了“孤独”。

⑦45%的家长“认可”孩子上网,13%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不上网“无所谓”,42%的家长“不认可”孩子上网。

(三)调查结果分析

小组成员统计出调查结果后,对于调查结果大

家持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讨论,大家根据每个调查

问题的回馈情况得出了以下分析。

1、周围的中学生家中普遍拥有电脑,所以大多

数中学生上网地点是“家中”,但是仍有部分学生

出入“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上网,这

些场所有些常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还可能有危

险发生。

2、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用途,越来越多的同学运

用电脑来获取信息和搜集资料,也有很多同学视网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或交友园地。还有一部分同学运用网络来释放压力,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等。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这样上网会残害身心。

3、多数同学的上网时间控制在每天2小时以内,这令我们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体力充沛。

4、几乎一半的同学认为网络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很多同学通过将网络视为学习工具,非但没有成绩下降,反而取得了进步。但对于过度上网的同学们,大多数人认为这样影响成绩。

5、电脑对人身体有一定的辐射,所以如果上网时间过长,会导致身体的不适,长时间盯着屏幕更会导致视力下降。更有同学因为长时间上网而没有时间休息,这样不仅对身体不利,也对学习不利。

6、多数同学认为上网不影响性格,但有部分同学因为上网而出现了烦躁、失落等心理反应。还有一些同学因为上网,而忽略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自闭,感到孤独。

7、家长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是一半一半,认可的家长认为通过上网,孩子见识了更多,学习了更多,只要有节制地上网,网络不乏是一个完美的学习工具。而反对的家长认为,孩子一上网就不想离开,这样会影响学习。

(四)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小组成员在对结果做出了详细分析之后,发现中学生的上网情况不尽相同,多数小组成员认为上网对于中学生是具有帮助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险。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大家总结出几条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1、利处

①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空间。据调查发现,许多中学生能通过网络搜寻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并有43%的同学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帮助。网络使中学生的受教育环境不仅仅限制在课堂上,并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于自己类型的教育。

②因特网网络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调查表明,34%的学生都能通过因特网随意获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但开阔了

中学生的视野,也给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③中学生也可以通过使用网络培养自己的个性。网络给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每个中学生都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爱好。很多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兴趣,网络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透彻的了解信息技术,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

④网络可以增强中学生的交流能力。网络的匿名性等特性决定了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与更多的同龄人交流自己的看法,而得到更小的侵犯与伤害。19%的同学运用电脑来收发邮件,14%的同学能够网上聊天,这对于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的中学生来说,无益是拓宽了交际面。

⑤适量的游戏,可以帮助中学生放松心情,摆除压力。一些电脑游戏还能锻炼中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弊处

①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容易使中学生滥用网络,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②中学生上网情况的不同,32%的同学上网地点是“网吧”,一些在网吧上网的同学容易遭到人身危险。过度上网也对身体有所损害。50%的同学认为“视力下降”,12%的同学认为上网导致“睡眠不足”,6%的同学因上网导致“头昏眼花”

③网络的虚拟性容易使学生缺乏与现实的交流,16%的同学因上网感到了“孤独”。

④调查中也发现18%的同学由于上网导致“情绪低落”,21%的同学认为上网使人“烦躁”。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⑤中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上网容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小组成员认为,只要正确上网,不滥用网络,上网的利大于弊。

五、结论及建议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已经结束。通过调查,小组成员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能够正确认识并使用网络的。但有部分学生仍因使用不当而使身心受到伤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引起重视.

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对校园网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大多数校园网功能、校园网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不少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知识、网络应用还知之甚少,远不及自己的学生。这样去引导被教育者,结果可想而知。调查中一些学生呼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水平。

2、家长学会方法,减少或者避免网络文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在上网时可能遇到这些潜在威胁:

(1)不适宜的内容。很多中学生在网上经常接触一些非法行为的内容。调查表明,有很多同学因此导致了性格的变化与成绩的下降。

(2)技术问题。中学生可能因为无意中打开了神秘邮件的附件或者从不安全的网站上下载内容而将病毒、蠕虫、僵尸、特洛伊木马或其他恶意程序代码引入计算机。

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作为父母,可以采取很多方便的措施,在孩子上网时得到保护。

(1)指定互联网规则。明确地了解什么样的网站是适合访问或可接受的,使用互联网有么样的规则。

(2)制定家庭政策。列出一系列家庭里任何成员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该做的事情.

(3)将计算机安臵在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使用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孩子的房间里。

(4)监督孩子接收和发出的电子邮件。

(5)安装一套互联网安全产品,对孩子浏览的网站加以限制。

通过采取上述简单的步骤,家长和孩子就互联网指南作开诚布公地交流,这样家长就不必焦虑不安,而孩子也可以享受安全而有教育意义的网上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或者避免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六、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解决了什么是网络,网络的诞生与发展,中学生如何看待网络,网络对中学生有何影响,及学校和家长应如何帮助学生正确上网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大家对网络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使我们在探究当中,学得了许多知识,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并没有明确各年级同学的调查人数;调查方式较单一;调查内容略显不足的问题,将来定会注意。篇二: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模版课题编号:班号

浙江省湖州中学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课题名称组长组员指导教师

一、开题报告(若空间不够,可另附页)

二、结题报告

要求:结题报告内容包括摘要、背景、活动过程、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结果与分析、参考文献等,字数在1000字以上。(请打印,另附文本)

三、调查(问卷)资料及参考资料等

要求:请多查阅参考文献,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收集调查资料等、活动照片、实验设计实物照片等。(请打印,另附文本,并请在各类资料

上签名)

四、导师指导记录篇三: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

课题名称:

系部名称:铁道运输系

专业班级: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苟利国家生死以”——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国家梦”与“个人梦”关系探讨

2015年4月“中国梦”之“国家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班级xx,xx,xx,xx,xx

课题名称:?中国梦?之?国家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苟利国家生死以?——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国家梦?与?个人梦?关系探讨系部名称:铁道运输系

一、研究背景及原因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那么,作为老百姓又该怎样去看待这伟大的中国梦呢?习主席最终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这个梦想的主题,想要让中国梦的价值实现,还需要中国人民一起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人民的梦,实现老百姓的梦。因此,我们要了解人民眼中的中国梦,了解他们对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人民坚守理想信念,更好地引导人民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为实现中国

梦而努力奋斗。

二、研究目的

1、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

2、服务群众,让群众真正的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3、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走进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三、研究主要内容:

“苟利国家生死以”——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国家梦”与“个人梦”关系探讨

四、研究内容分析

首先,何谓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多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上下求索,多少英雄儿女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个人梦和国家梦,有内在联系,这就是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所以,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梦想,要在全社会中营造一种氛围,把全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只有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才能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逻辑中梦想成真。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

开放的社会,不仅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加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民族形象的条件,而且为每个有志者提供了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可以说,在开放的时代,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使人生出彩,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怀揣梦想、能不能抓住机会、有没有奋斗精神和宽广的人文胸怀。登高方能望远,有志方能自洁。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无时不经受着考验,包括现实生活中奢靡、浮躁等不良风气的考验。人生犹如逆水行舟、大浪淘沙,我们只有怀揣远大梦想,才能经受住考验,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浮躁所动,而是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地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扎实奋斗。

事在人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本来就应该是相互依赖又相互监督的。“中国梦”从本质上反映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也只有当每一个人正当的谋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得到保障,每一个人的价值都能通过在社会中的工作而得到充分发挥之时,“中国梦”才具有了实现的基础。“中国梦”绝不是靠喊几句空洞的口号、算出区区几个冰冷的经济增长数字能够支撑的,正是千千万万个“个人梦”的实现,如同众多支流的汇聚,才最终成为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存在什么字面上抽象的“中国梦”,它现实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与行动中,所谓“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其实,在封建社会,就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这些无处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祖辈父辈早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梦想,梦想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本质却是一致的:为了国家的繁荣、个人的幸福。我的祖父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在革命年代挥洒热血,在建设年代又勤勤恳恳地为民办事;我的父亲则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党员,用自己的技术保证生产的平稳进行,还热心地帮助工友解决难题。他们都是基层中的平凡一份子,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理想与事业,但却用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普通人的“中国梦”与“个人梦”。他们的理想便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能力所在。如今,我也快要踏入社会,自食其力了。我决心继承他们的传统,在自己的工作、研究道路上做一个脚踏

实地的旅行者。虽然不知道前方的路难不难走,但既然开始了就不能放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肩负着国家与民族未来的重托。责任虽然重大,但分担到每一个个人身上,却是可承担的,可操作的。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梦”而奋斗,踏实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整体意义上的“中国梦”终会实现。

五、研究过程

通过上网查询并收集资料和口头采访与问卷调查,之后整理数据,讨论资料,请教老师,写出论文,得出成果。

(一)活动情况说明

1、实践时间:2015.4.21下午

2、实践地点:苗圃社区

3实践主要成员:xx,xx,xx,xx,xx

(二)市民对“中国梦”之“国家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理解和看法专题调研活动考察方式:

1、实地采访

2、问卷调查

(三)实地调研日程安排

1、20日,与苗圃社区的居委会取得联系,讲解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争取得到当地居委会支持。

2、21日14点,选取代表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

3、21日15点,在了解情况后,向市民做了口头采访及问卷调查。

4、21日16点,对问卷做了统计,向居委会及市区党员问询。

5、21日17点,看望空巢老人,陪老人说说话,看望部分儿童,和孩子们一起绘画、游戏,给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和孩子们聊心中的梦。

6、21日18点,对当地居委会干部表示感谢,结束行程。

7、行程结束后对各项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完成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四)社会公众对“中国梦”之“国家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理解和看法专题调研活动考察方式:

1,翻阅网站查询资料。

2、浏览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等网站查看近期关于“中国梦”之“国家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理解和看法的文章,言论。

3、摘抄并收集其中精华。

4、对资料,文章,言论中的观点内容进行分析。

六、实践调研主要成果

(一)百姓对“中国梦”的大体认知

1、当地市民对“中国梦”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

2、当地绝大部市民对“中国梦”的第一理解是幸福生活

3、当地大部分市民认为“中国梦”代表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个人梦想与“中国梦”

1、大部分市民的个人梦想的关键词都包括平安、健康、幸福

2、大部分市民对个人梦想的实现条件的选择是合理的

3、很少一部分年轻人对个人梦想的实现态度极端

4、绝大部分市民认为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息息相关

(三)“中国梦”的实现

1.当地百姓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信心

2.老百姓认为,阻碍“中国梦”实现的首要因素是贪污腐败,社会公平问题以及法制不健全问题也占有相当比例。

(四)实践队员收获

在深入基层过程中,更好地将自身专业特点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最大潜能,提高了自身能力

七、对研究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及建议对策

(一)研究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

1、在我们的实地采访和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民众对“中国梦”这一问题并不熟悉,这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都有关系。

2、在个人梦想实现的条件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一项非常让人惊讶的数据——选择“有个‘好爹’”这一选项的人全部来源于20—35岁年龄段。这说明当代年轻人的世界价值观有所扭曲,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社会上频发的“官二代”、“富二代”的恶性案件、大众媒体的舆论诱导、以及自身家庭背景、生长环境等等。

3、调查显示,老百姓认为阻碍“中国梦”实现的首要因素是贪污腐败,社会公平问题以及法制不健全问题也占有相当比例。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各项问题相对应的建议对策

1、建议让中国梦”宣传教育进校园,培养基层宣讲团,对“中国梦”进行全面细致的学习和解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发展基层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社会新面貌。

2、建议学校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年轻一代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家长引导孩子确立尊重劳动、热心公益的价值追求,树立追求真知、追求道德的价值观念;大众媒体肩负起引导青少年的责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创造一个和谐

3、建议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要严肃整顿;继续走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建立群众监督体制。要合理调整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加强人们的素质教育,严惩危害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等。反腐倡廉、公平正义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

八、研究调查感受

(一)“中国梦”需要切切实实走进社会

1.“中国梦”看不见,摸不着,可它有很大的力量,也承载着很多使命。

2.对于生活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里的人们来说,只有切实感受到“中国梦”带来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改善,才能使他们对“中国梦”产生更加强烈的归属感。

(二)个人梦与“中国梦”唇齿相依

1.也许对于那些老百姓来说,他们无法一字不差地回答出”中国梦“的含义,但是他们的“幸福梦”、“平安梦”就是“中国梦”的基石,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梦更生动地诠释了美丽的“中国梦”。

2.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社会,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朴实,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善良。而“中国梦”的实现就是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中国梦”需要依靠基层百姓。

(三)在实践中才能进步和成长

1.大学生多少都会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而只有走出校园,深入实践当中,才能检验自己,提高自己。

2.在实践调研活动过程中,学会了用心倾听,用心感受。

九、附录

实地口头采访主要问题

一、您听说过?中国梦?吗?

二、1、若受访者听说过,则让其谈一谈自己理解的中国梦,并填写问卷调查;

2、若受访者没听说过,则问其关于梦想是怎么理解的(并向其解释?中国梦?一词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