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课型:新授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厄运、落难、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2、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3、揣摩《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语言和《落难的王子》奇妙的构思。

4、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2、体会寓意,正确把握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际遇。

知识链接: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

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嬉.戏()风韵.()慷慨.()厄.运()

泯.灭()心kuàng()神怡阴qíng()圆缺

禀.告()心痛如ɡē()险象dié()生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俱审美的慧心。

B.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摩。

C.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D.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费,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3.解释下列词语:

(1)慧心:(2)风韵:

(3)闲适:

(4)得失之患:

(5)泯灭:

(6)厄运:

4.依据课文,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

①在她的眼里,月的________不再各具风韵,反倒_______,勾起了无穷的_

_______。

②有一个王子,生性________,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③可是,________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________的战争中,他的父

王被杀……

5、填空、简答。

(1)寓言、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渝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情节较,主题充满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

和的表现手法。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

(2)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当代哲学家、作家________,本文体裁为____ ____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__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________

6、判断下列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A.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B.《落难的王子》以一位王子的亲身经历讲述人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C.《白兔和月亮》中的白兔被作者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D.《白兔和月亮》讲述的是如何面对巨大的财富,应以平常心坦然面对突然降临的财富。

二、课内探究

一)《白兔和月亮》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白兔赏月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3、《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4.在这篇寓言的最后提到人类,作者有什么深刻的用意?

5.《白兔和月亮》中说到白兔拥有月亮反而不快乐,是不是说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自在吗?

二)《落难的王子》

1、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难前性格怎样?王子落难后性格怎样?王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我”是王子落难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在了“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3、文章结局写道:“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在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那,太可怕了’”给人怎样的启示?

4、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三)合作探究

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探讨写法。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学习心得:

反思: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在教学中应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