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感知技术综述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论文2016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压缩感知技术综述

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教师:

2016年5月1日

压缩感知技术综述

摘要:信号采样是模拟的物理世界通向数字的信息世界之必备手段。多年来,指导信号采样的理论基础一直是著名的Nyquist采样定理,但其产生的大量数据造成了存储空间的浪费。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提出一种新的采样理论,它能够以远低于Nyquist采样速率采样信号。本文详述了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着重介绍了信号稀疏变换、观测矩阵设计和重构算法三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压缩感知的应用及基于压缩感知SAR成像的仿真。

关键词:压缩感知;稀疏表示;观测矩阵;SAR成像

Summary of compressed sensing technology Abstract: Signal sampling is a necessary means of information world physical world to the digital simulation. Over the years, the base theory of signal sampling is the famous Nyquist sampling theorem, but a larg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by the waste of storage space. Compressed sensing and put forward a new kind of sampling theory, it can be much less than the Nyquist sampling signal sampling ra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compressed sensing,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new progress in three aspects of signal sparse representation, design of measurement matrix an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ed sensing and Simulation of SAR imaging based on Compressive Sensing Keywords:Compressed sensing; Sparse representation; The observation matrix; SAR imaging

0 引言

Nyquist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速率达到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时,才能由采样信号精确重建原始信号。可见,带宽是Nyquist采样定理对采样的本质要求。然而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携带信息的信号带宽越来越宽,以此为基础的信号处理框架要求的采样速率和处理速度也越来越高。解决这些压力常见的方案是信号压缩。但是,信号压缩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大量的不重要的或者只是冗余信息在压缩过程中被丢弃。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带宽不能本质地表达信号的信息,基于信号带宽的Nyquist采样机制是冗余的或者说是非信息的。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一个问题:能否利用其它变换空间描述信号,建立新的信号描述和处理的理论框架,使得在保证信息不损失的情况下,用远低于Nyquist 采样定理要求的速率采样信号,同时又可以完全恢复信号。与信号带宽相比,稀

疏性能够直观地而且相对本质地表达信号的信息。事实上,稀疏性在现代信号处理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于信号稀疏性提出一种称为压缩感知或压缩采样的新兴采样理论,成功实现了信号的同时采样与压缩。

压缩感知(压缩传感,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是近年来信号处理领域诞生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理论,由D. Donoho(美国科学院院士)、E.Candes(Ridgelet, Curvelet创始人)及华裔科学家T.Tao(200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等人提出,自诞生之日起便极大地吸引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Decode[1]。

简单地说,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只要信号是可压缩的或在某个变换域是稀疏的,那么就可以用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变换所得高维信号投影到一个低维空间上,然后通过求解一个优化问题就可以从这些少量的投影中以高概率重构出原信号,可以证明这样的投影包含了重构信号的足够信息[2]。在该理论框架下,采样速率不再取决于信号的带宽,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基本准则:稀疏性和非相干性,或者稀疏性和等距约束性[3]。事实上,压缩感知理论的某些抽象结论源于Kashin创立的范函分析和逼近论[4],最近由Candes,Romberg[5],Tao 和Donoho等人构造了具体的算法并且通过研究表明了这一理论的巨大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已经有科研单位的学者对其展开研究。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课题组基于该理论提出采用超低速率采样检测超宽带回波信号。

显然,在压缩感知理论中,图像/信号的采样和压缩同时以低速率进行,使传感器的采样和计算成本大大降低,而信号的恢复过程是一个优化计算的过程。因此,该理论指出了将模拟信号直接采样压缩为数字形式的有效途径。从理论上讲任何信号都具有可压缩性,只要能找到其相应的稀疏表示空间,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压缩采样[6]。

当前,压缩感知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7]:

(1) 具有稀疏表示能力的过完备字典设计;

(2) 满足非相干性或等距约束性准则的测量矩阵设计;

(3) 快速鲁棒的信号重建算法设计。

压缩感知理论必将给信号采样方法带来一次新的革命。这一理论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它对应用科学的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统计学、信息论、编码等。目前,学者们已经在模拟-信息采样、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遥感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深空探测成像、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源编码、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探地雷达成像等诸多领域对压缩感知展开了广泛的应用研究[8]。

本文围绕稀疏字典设计、测量矩阵设计、重建算法设计三个核心问题,综述了压缩感知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信号稀疏变换、观测矩阵设计、重构算法等一系列最新理论成果和应用研究[9],描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 压缩感知技术理论框架

传统的信号采集、编解码过程如图l所示:编码端先对信号进行采样,再对所有采样值进行变换,并将其中重要系数的幅度和位置进行编码,最后将编码值进行存储或传输:信号的解码过程仅仅是编码的逆过程,接收的信号经解压缩、反变换后得到恢复信号。采用这种传统的编解码方法,由于信号的采样速率不得低于信号带宽的2倍,使得硬件系统面临着很大的采样速率的压力[10]。此外在压缩编码过程中,大量变换计算得到的小系数被丢弃,造成了数据计算和内存资源的浪费。

压缩感知理论对信号的采样、压缩编码发生在同一个步骤,利用信号的稀疏性,以远低于Nyquist采样率的速率对信号进行非自适应的测量编码[11]。测量值并非信号本身,而是从高维到低维的投影值,从数学角度看,每个测量值是传统理论下的每个样本信号的组合函数,即一个测量值已经包含了所有样本信号的少量信息。解码过程不是编码的简单逆过程,而是在盲源分离中的求逆思想下。利用信号稀疏分解中已有的重构方法在概率意义上实现信号的精确重构或者一定误差下的近似重构[12]。解码所需测量值的数目远小于传统理论下的样本数。

图1 传统编解码理论的框图

图2 压缩感知技术的编解码框图

2 压缩感知技术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假设有一信号)(N R f f ∈,长度为N ,基向量为),...,2,1(N i i =ψ,对信号进行变换:

αψψ==∑=f a f i N

i i 或1

显然f 是信号在时域的表示,α是信号在ψ域的表示。信号是否具有稀疏性或者近似稀疏性是运用压缩感知技术的关键问题,若(1)式中的α只有K 个是非零值)(K N >>者仅经排序后按指数级衰减并趋近于零,可认为信号是稀疏的。信号的可稀疏表示是压缩感知的先验条件。在已知信号是可压缩的前提下,压缩感知过程可分为两步[13]:

(1)设计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N M N M <<⨯维测量矩阵对信号进行观测,得到M 维的测量向量。

(2)由M 维的测量向量重构信号。

2.1 信号的稀疏表示

文献[3]给出稀疏的数学定义:信号X 在正交基ψ下的变换系数向量为X T ψ=Θ,假如对于20<

R ,这些系数满足:

R p p i i p ≤≡Θ∑/1)||(||||θ 则说明系数向量Θ在某种意义下是稀疏的.文献[1]给出另一种定义:如果变换系数>ψ=

最近几年,对稀疏表示研究的另一个热点是信号在冗余字典下的稀疏分解.这是一种全新的信号表示理论:用超完备的冗余函数库取代基函数,称之为冗余字典,字典中的元素被称为原子[15]。字典的选择应尽可能好地符合被逼近信号的结构,其构成可以没有任何限制。从冗余字典中找到具有最佳线性组合的K 项原子来表示一个信号,称作信号的稀疏逼近或高度非线性逼近。

目前信号在冗余字典下的稀疏表示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

(1)如何构造一个适合某一类信号的冗余字典;

(2)如何设计快速有效的稀疏分解算法。这两个问题也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此已做了一些探索,其中以非相干字典为基础的一系列理论证明得到了进一步改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石光明教授也对稀疏表示问题进行了认

真研究,并基于多组正交基级联而成的冗余字典提出一种新的稀疏分解方法。

2.2 信号的观测矩阵

用一个与变换矩阵不相关的)(N M N M <<⨯测量矩阵φ对信号进行线性投影,得到线性测量值y :

f y φ=

测量值y 是一个M 维向量,这样使测量对象从N 维降为M 维。观测过程是非自适应的即测量矩阵少的选择不依赖于信号f 。测量矩阵的设计要求信号从f 转换为y 的过程中,所测量到的K 个测量值不会破坏原始信号的信息,保证信号的精确重构。

由于信号f 是是可稀疏表示的,上式可以表示为下式:

ααφΘ=ψΦ==f y

其中Θ是一个N M ⨯矩阵。上式中,方程的个数远小于未知数的个数,方程无确定解,无法重构信号。但是,由于信号是K 稀疏,若上式中的Θ满足有限等距性质(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简称RIP),即对于任意K 稀疏信号f 和常数)1,0(∈k δ,矩阵Θ满足:

k k f f δδ+≤Θ≤-1||||||||1222

2

则K 个系数能够从M 个测量值准确重构。RIP 性质的等价条件是测量矩阵φ和稀疏基ψ不相关。目前,用于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主要有以下几种:高斯随机矩阵,二值随机矩阵(伯努力矩阵),傅立叶随机矩阵,哈达玛矩阵,一致球矩阵等。

2.3 信号的重构算法

目前为止出现的重构算法都可归入以下三类[16]:

(1) 贪婪追踪算法:这类方法是通过每次迭代时选择一个局部最优解决来逐步逼近原始信号。这些算法包括MP 算法,OMP 算法,分段OMP 算法(StOMP)和正则化OMP(ROMP)算法。

(2) 凸松弛法:这类方法通过将非凸问题转化为凸问题求解找到信号的逼近,如BP 算法,内算法,梯度投影方法和迭代阀算法。

(3) 组合算法:这类方法要求信号的采样支持通过分组测试快速重建,如傅里叶采样,链式追踪和HHS(Heavg Hitters on Steroids)追踪等[17]。

可以看出,每种算法都有其固有的缺点。凸松弛法重构信号所需的观测次数最少,但往往计数负担很重:贪婪追踪算法在运行时间和采样效率上都位于另两类算法之间。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重构算法和所需的观测次数密切相关。当前,

压缩感知技术的信号重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造稳定的、计算复杂度较低的、对观测数量要求较少的重构算法来精确地恢复原信号。

当矩阵Θ满足RIP 准则时。压缩感知技术能够通过对上式的逆问题先求解稀疏系数x T ψ=α,然后将稀疏度为K 的信号x 从M 维的测量投影值y 中正确地恢复出来。解码的最直接方法是通过0l 范数下求解的最优化问题:

αααΦψ=y t s l .||||0min 从而得到稀疏系数的估计。由于上式的求解是个NP —HARD 问题。而该最优化问题与信号的稀疏分解十分类似,所以有学者从信号稀疏分解的相关理论中寻找更有效的求解途径。文献[2]表明,1l 最小范数下在一定条件下和0l 最小范数具有等价性,可得到相同的解。那么上式转化为1l 最小范数下的最优化问题:

αααΦψ=y t s l .||||1min

1l 最小范数下最优化问题又称为基追踪(BP),其常用实现算法有:内点法和梯度投影法[18]。内点法速度慢,但得到的结果十分准确:而梯度投影法速度快,但没有内点法得到的结果准确。二维图像的重构中,为充分利用图像的梯度结构。可修正为整体部分(Total Variation ,TV)最小化法。由于1l 最小范数下的算法速度慢,新的快速贪婪法被逐渐采用,如匹配追踪法(MP)和正交匹配追踪法(OMP)。此外,有效的算法还有迭代阈值法以及各种改进算法。

3 压缩感知技术有待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压缩感知技术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包括基础理论、实现方法和实际应用。但是,压缩感知理论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列出了压缩感知有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基础理论层面

(1)基于非正交稀疏字典的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理论[19]。在等距约束性准则驱动的可压缩信号压缩感知定理中,关于稀疏字典Ψ和测量矩阵Φ仅要求两者乘积Θ = ΦΨ满足RIP 。但是,测量矩阵设计部分关于压缩测量个数M 的界定还额外附加了假设条件,即稀疏字典Ψ是正交基。当测量矩阵Φ依然通过三种方式生成,但是稀疏字典Ψ不再正交时,Θ=ΦΨ是否满足RIP ?压缩测量个数M 的下限是否不变?由于过完备的稀疏字典才能保证表示系数具有足够的稀疏性或衰减性,进而能够在减少压缩测量的同时保证压缩感知的重建精度,所以需要设计鲁棒的测量矩阵Φ使之与过完备稀疏字典依然满足RIP ,同时需要重新估计压缩测量个数M 的下限,这时所需的压缩测量定会减少。

(2)自然图像的自适应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理论。虽然基于线性投影的压缩感知理论能够直接应用于自然图像这样的复杂高维信号,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自

然图像的固有特性,诸如结构多成分性、高阶统计性等,对于自然图像压缩采样本身没有特殊的指导作用。事实上,相对于一维离散信号,自然图像的复杂性和高维性使之需要自适应的压缩采样和重建算法。

例如,基于图像多成分性的特点能够提高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视觉效果。注意到,压缩感知理论的大部分文献中,测量矩阵Φ都是线性的且设计好的,不需根据观测信号自适应地变化。对于自然图像,假如能够实现非线性自适应的压缩测量,压缩感知的压缩性能势必会获得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自然图像的自适应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理论基本空白。这项工作对压缩感知的理论推广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3.2 实现方法层面

(1)基于学习的自然图像过完备字典设计。目前,基于构造方法的自然图像过完备字典设计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撑,正则化几何方法、几何多尺度分析、基于信息论的“有效编码假设”为其奠定了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国际上关于过完备字典设计的整体情况看,基于学习的自然图像过完备字典设计的工作非常少,主要在于:设计难度大、性能要求高,同时缺乏严格的理论支撑。这项工作对于稀疏字典和压缩感知都将是重要的理论完善。

(2)硬件易实现的确定性测量矩阵设计。在等距约束性准则驱动的可压缩信号压缩感知定理3、4中,要求稀疏字典Ψ和测量矩阵Φ的乘积Θ=ΦΨ满足RIP。其中,稀疏字典Ψ可以是正交的也可以是非正交的,测量矩阵Φ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确定的。但是,面向应用且硬件易实现的测量矩阵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满足等距约束性、压缩测量个数少、采样计算成本低、存储矩阵的空间小、以及测量矩阵最好是确定性的。设计出硬件容易实现的测量矩阵和快速稳定的重建算法是将压缩感知理论推向实用的关键。

(3)噪声情形大尺度问题的快速鲁棒重建算法设计。快速稳定的信号重建算法是将压缩感知理论推向实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特别适用于纠错编码、核磁共振成像、NMR波谱研究等大尺度问题[20]。通常,基于最小化松弛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高。因而,在最小化驱动的压缩感知理论完善工作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基于稀疏性自适应的贪婪迭代和基于多层超先验建模的非凸迭代思想设计适于噪声情形大尺度问题的快速鲁棒重建算法。

4 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及仿真

4.1 压缩感知技术的有关应用

使用一定数量的非相关测量值能够高效率地采集可压缩信号的信息,这种特性决定了压缩感知应用的广泛性。例如低成本数码相机和音频采集设备;节电型

音频和图像采集设备;天文观测;网络传输;军事地图;雷达信号处理等等。以下归纳了压缩感知几个方面的应用:

(1) 数据压缩

在某些情况下,稀疏变换在编码中是未知的或在数据压缩中是不能实际实现的。由于测量矩阵是不需要根据编码的结构来设计的,随机测量矩阵可认为是一个通用的编码方案,而只有在解码或重建信号的时候需要用到。这种通用性在多信号装置(如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编码特别有用。

(2) 信道编码

压缩感知的稀疏性、随机性和凸优化性,可以应用于设计快速纠错码以防止错误传输。

(3) 逆问题

在其他情况下,获取信号的唯一方法是运用特定模式的测量系统φ。然而,假定信号存在稀疏变换基ψ,并与测量矩阵φ不相关,则能够有效的感知的信号。这样的应用在文献[3]中的MR血管造影术有提到,φ记录了傅立叶变换子集,所得到的期望的图像信号在时域和小波域都是稀疏的。

(4) 数据获取

在某些重要的情况下,完全采集模拟信号的N个离散时间样本是困难的,而且也难以对其进行压缩。而运用压缩感知技术,可以设计物理采样装置,直接记录模拟信号离散、低码率、不相关的测量值,有效地进行数据获取[21]。基于RIP 理论,目前已研制出了一些设备,有莱斯大学研制的单像素相机和A/I转换器,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编码孔径相机,耶鲁大学研制的超谱成像仪,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MRIRF脉冲设备,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研制的DNA微阵列传感器。

4.2 仿真结果(两种情况下的SAR成像仿真)

本小结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基于传统脉压SAR成像和基于压缩感知SAR成像,仿真流程图如图3所示,仿真参数见表1,观测目标为一个孤立点目标。基于传统脉压成像实验中,脉压过程采用匹配滤波实现;基于压缩感知成像实验中,数据量为50%,重构算法采用正交匹配追踪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回波信号回波信号

Nyquist测量压缩测量

距离向脉压距离向重构

方位向脉压方位向脉压

图像图像

(a)基于传统脉压(b)基于压缩感知

图3 仿真流程图

表1仿真参数

参数数值单位

脉冲宽度10 s

信号带宽20 MHz

载频9.4 GHz 方位采样率600 Hz

飞行速度200 m/s

中心距离20000 m 仿真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a)距离压缩(b)目标图像

图4基于传统脉压的目标成像

(a)距离压缩(b)目标图像

图5基于压缩感知的目标成像

对比图4和图5,可以看出,采用匹配滤波方法得到的距离压缩结果有旁瓣,而采用压缩感知方法所得到距离向压缩结果中旁瓣被明显抑制。

5 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压缩感知技术的理论框架,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编解码模型,以及压缩感知技术的三大核心问题。通过对两种情况下的SAR成像仿真实验说明了压缩感知技术是一种能够使用少量测量值实现信号准确恢复的数据采集、编解码理论。由于压缩感知技术对处理大规模稀疏或可压缩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该技术提出后在许多研究领域得到了关注。目前,国外研究人员已开始将压缩感知技术用于压缩成像、医学图像、模数转换、雷达成像、天文学、通信等领域。作为国外刚出现的新技术,压缩感知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石光明,刘丹华,高大化,刘哲,林杰,王良君.压缩感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ACTA

Electronica Sinica 2013,37(5).

[2]张锐.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图像压缩初步研究[J].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10,6(4).

[3]E Candes and J Romberg. Quantitative robust uncentainty principles and optimally

sparse decompositions[J]. Foundations of Comput Math, 2012, 6(2): 227-254.[4]B Kashin.The widths of certain finite dimensional sets and classes of smooth

functions[J].Izv Akad Nauk SSSR,2011, 41(2):334-351.

[5]杨力华,戴道清,黄文良.信号处理的小波导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刘记红,徐少坤,高勋章.压缩感知雷达成像技术综述[J].信号处理,2011,27

(2):251-260.

[7]谢晓春,张云华.基于压缩感知的二维雷达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

报,2010,32(5):1234-1238.

[8]Xiong Yanwei,Zhang Jianhua,Zhang Ping. Compressed sensing based multi-rate

sub-Nyquist sampling system[J].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15,2(8):89-95.

[9]Shunsheng Zhang,Bo Xiao,Zhulin Zong.Improved compressed sensing for

high-resolution ISAR image reconstruct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 23:2918-2926.

[10]焦李成,杨淑媛,刘芳,侯彪.压缩感知回顾与展望[J].电子学报,2011(07):58-63.

[11]王天荆,郑宝玉,杨震.基于滤波的压缩感知信号采集方案[J].仪器仪表学

报,2013(3):88-92.

[12]LIU Yulin,WANG Kai,Qang Ruihua,HE Jiwei. Signal Recovery by Compressed Sensing

in IR-UWB Systems[J].Electronica Sinica,2012(02):339-344.

[13]Kezhi LI, Shuang CONG.State of the art and prospects of structured sensing

matrices in compressed sensing[J].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2015

(05):665-677.

[14]LI Wei-wei, JIANG Ting, WANG Ning.Clustering compressed sensing based on image

block similarities[J].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14(4):68-76.

[15] YANG, Xiaoming, LI, Zongjin, LI, Zhongxian.Improved Encapsulation Method

of Sensing Element for Cement-Based Piezoelectric Sensor[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10(5),346-349.

[16]于云,周伟栋.基于压缩感知的鲁棒性说话人识别参数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

展,2016(3):89-93.

[17]陈守宁,郑宝玉,赵玉娟.基于显著性信息的压缩感知图像可分级编码[J].南京邮电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126-131.

[18]刘芳,武娇.结构化压缩感知研究进展[J].自动化学报,2013(12):111-116.

[19]尹宏鹏,刘兆栋,柴毅,焦绪国.压缩感知综述[J].控制与决策,2013(10):63-67.

[20]李佳,王强,沈毅,李波.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与重建算法的协同构造[J].电子学

报,2013(01):247-253.

[21]文再文,印卧涛,刘,张寅.压缩感知和稀疏优化简介[J].信号处理,2012(3):142-147.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中药材鉴定技术,主要包括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生物鉴定等方法。这些鉴定方法中,最终用以辨析药材间差异性的指标中包含了大量的视觉特征,如:药源植物形态、颜色等,药材的显微纹理、颜色等,色谱光谱图的形态以及基因芯片扫描图像的识别等。以人的肉眼识别这些特征,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识别难度大,同时识别带有主观性强、易疲劳等局限性。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中药材鉴别的方法中,可以克服肉眼观察存在的局限,使中药材鉴别操作简化、测量准确、可重复性好。本文以中药材植物的鉴别为例,综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中药基原鉴定中的应用 对中药材原植物的观察和描述以及科属种名的确定是基原鉴别的一项主要内容。采用规范化图像获取技术,建立标本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待定药材的原植物各器官形态参数,通过与标本库中模式图像数据的参数核对,达到正确鉴别的目的,这将大大简化基原鉴别的程序,提高鉴别效率。 祁亨年等通过基于叶子特征的植物识别模型的探讨和研究实践,表明应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自动提取植物特征进行植物分类和识别的理论可行性,进而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植物识别和分类的系统方案,并对相关技术尤其是图像阴影消除技术进行了分析,表明计算机辅助植物分类和识别无论从理论和技术条件上都是可行的。 有关植物株型和单个器官形态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Guyer等分析植物叶片形状,用专家系统对提取的几何参数进行处理,可以对8种植物进行识别,其正确率达到69%。Meyer等利用相互垂直的两个相机获取作物图像的二维信息,由两个二维图像构造三维图像的坐标变换方程,在三维空间中求取植物叶柄长度、茎秆直径和叶倾角等特征。McDonald等利用数学形态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植物的叶片形状特征,鉴别了非洲紫罗兰和常春藤叶片。陈晓光等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处理蔬菜苗期图像,计算求得蔬菜幼苗的茎叶面积和叶片数量等特征参数。识别出幼苗轮廓及幼苗位置坐标等特征量,为移栽和间苗提供必要信息。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叶面积、叶形、根形以及株型等特征测定的数字图像方法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的研究,如曹志刚等利用数码相机快速获得植物叶片图像,根据手持标准台的对照标准面积,实现叶面积的测定,同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认为误差能保证在2.4%以内。徐贵力等提出计算叶片边缘像素采用二分法比较合理,这一方法被其他学者所采纳。高鑫等基于多尺度曲率提取植物的叶片特征,通过计算得到叶片的几何特征如质心、主次轴长、偏心率等进一步推算叶面积、似圆度等特征。林子扬等采用通用的光电扫描仪,将植物根的形状转化为数字图像,提出一种边缘点去除与内点保留相结合的“三步细化算法”,在细化基础上采用链码法进行长度测量;采用圆珠逼近模型测量了植物根的表面积。刘九庆利用埋在地下的透明管及CCD摄像系统摄取植物根系图像,通过图像分析测定了根长度、根分布密度以及根的动态特性等。单成钢等则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小麦的田间群体特征。数字图像技术在各种植物上的应用给中药材的基原图像鉴别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2.数字图像技术在中药性状鉴定中的应用 采用CCD摄像机在低倍显微镜下直接对标本采样,然后将彩色图像输入图像分析系统,待图像完成格式转化后,再用特定的图象分析程序对得到的系列参数如最大直径、最大横切面、周长、体积、不规则参数等进行分析测定,得到各参数的像素,然后进行分析。秦路平等应用该技术对15种叶类气孔、22种花类花粉、22种细小果实、20种细小种子类生药进行分析,均取得满意效果。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关于数字图像处理及其应用的研究 摘要:首先对数字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处理设备进行详细的探讨,然后对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详尽论述。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关键技术;应用领域 0 引言 人类通过眼、耳、鼻、舌、身接受信息,感知世界。约有7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取的。数字图象处理是用数字计算机处理所获取视觉信息的技术,上世纪20年代Bartlane电缆图片传输系统(纽约和伦敦之间海底电缆)传输一幅图片所需的时间由一周多减少到小于3个小时;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才真正地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1964年,数字图像处理有效地应用于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对“徘徊者七号”太空船发回的大批月球照片的处理;但是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扔,由于离散数学理论的创立和完善,使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数字图像处理的两个主要任务: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改进图像的品质以便于人类视觉分析;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和表示,便于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图像处理的范畴是一个受争论的话题,因此也产生了其他的领域比如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等等。

1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技术概述 不论图像处理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一般都需要通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如加工以及输出,所以关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图像获取: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是把模拟图像通过转换转变为计算机真正可以接受的数字图像,同时,将数字图像显示并且体现出来(例如彩色打印)。数据压缩和转换技术:通过数据压缩和数据转换技术的研究,减少数据载体空间,节省运算时间,实现不同星系遥感数据应用的一体化。图像分割:虽然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很多种图像分割算法,但由于背景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适用于各种背景的图像分割算法。当前提出的小波分析、模糊集、分形等新的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有可能找到新的图像分割方法。图像校正:在理想情况下,卫星图像上的像素值只依赖于进入传感器的辐射强度;而辐射强度又只与太阳照射到地面的辐射强度和地物的辐射特性(反射率和发射率)有关,使图像上灰度值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地物目标光谱辐射特性的差异,从而区分地物目标。图像复原,以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改善图像质量表达与描述,图像分割后,输出分割标记或目标特征参数;特征提取:计算描述目标的特征,如目标的几何形状特征、统计特征、矩特征、纹理特征等。图像增强:显示图像中被模糊的细节。或是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图像识别:统计模式识别、模糊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等。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利用计算机解决图像处理的学科。并且,现代多媒体计算机中又广泛采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篇一 浅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的新兴技术,就“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手段;实践 作者简介:刘忠艳(1975-),女,黑龙江依安人,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周波(1963-),男,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一、“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集微电子学、光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技术。[1,2]是当今信息社会中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的新兴科学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广泛应用到通信、计算机、交通运输、军事、医学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处理的技术和理论不断完善和丰富,新的理论、技术也不断涌现,并逐渐进行应用。面对这样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既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的广泛前景所吸引,也时常对课程的抽象理论感到苦恼,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经过两年半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提高“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

压缩感知理论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压缩感知理论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数字图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如何快速高效地 实现对大量图像数据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难题。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需要高带宽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计算机高速缓存、内存等硬件设备的昂贵需求,而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ive Sensing, CS)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压缩感知理论的提出 压缩感知理论是由2006年图像处理领域的国际权威科学家Emmanuel J. Candès 率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只有在信号的采样和重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利用信号的特性和结构,减少无用信息和冗余信息,从而实现对信号的高效处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压缩处理,以更快更高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 与传统的压缩技术相比,压缩感知理论具有以下优点: 1. 压缩效率更高:传统的压缩技术往往只能压缩部分信号能量,而压缩感知理 论则可以在采样过程中,直接压缩信号本身。 2. 重构精度更高:压缩感知理论采用某些稀疏变换方法,具有更高的重构精度。同时,针对一些非常难处理的图像信号,在压缩感知理论的框架下,其重构精度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压缩感知理论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由于压缩感知理论具有较多的优点,使得其在大量图像处理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图像压缩 图像压缩是对大量数字数据的压缩性能测试、可视化和度量等方面的技术。对 于大量数据,我们可以采用压缩感知理论来进行压缩,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数

据存储的空间,加速数据读写和传输的速度。压缩过的图像,可以减少对存储设备的空间占用,提高传输的速度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 2. 图像分类 在机器学习中,需要大量分类样本进行模型训练。需要对训练的样本进行压缩,得到表征样本的特征向量,然后通过学习的分类器对其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很好地处理各种图像分类问题。 3.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是数字图像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压缩感知理论在图像处理中 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我们可以采用压缩感知理论来协助图像去噪、图像重构等处理过程中,会大大降低图像处理所需的计算量和空间,提高处理速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在图像处理中展现出 极高的优越性。未来,随着数码产品用户和信息量的快速增长,压缩感知理论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会不断地提高其应用的丰富性和适用性。当然,压缩感知理论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难度,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懈地深入探索,不断提 升其内核算法和编程实现。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研究采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化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新技术。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篇一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研究采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化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新技术。图像处理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了工程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信息科学、军事、公安、医学等众多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本文从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了数字图像复原技术,最后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但由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内容极其广泛,与其他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还需要人类的进一步努力。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主要研究 中图分类号:I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80-01 1 引言 “图”是物体透射光或反射光的分布,“像”是人的视觉系统对图的接收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或认识。前者是客观存在的,而后者为人的感觉,图像应是两者的结合。图像处理就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和实际应用的要求。人类获取外界信息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方法,但绝大部分(约80%)是来自视觉所接受的图像信息,即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2 图像数字化 2.1 基本概念 一幅黑白静止平面图像(如照片)中各点的灰度值可用其位置坐标(x,y)的函数f(x,y)来描述。显然f(x,y)是二维连续函数,有无穷多个取值。这种用连续函数表示的图像无法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也无法在各

基于MATLAB的图像压缩感知算法的实现(含源文件)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基于MATLAB的图像压缩感知 算法的实现 目录 目录......................................................... I

第1章绪论 (6)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6) 1.2 数据压缩技术 (7) 1.2.1 传统数据压缩技术 (7) 1.2.2 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ed/Compressive Sensing/Sampling, CS) (8)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 (10) 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0)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的必要性 (12)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13) 第2章压缩感知理论 (14) 2.1压缩感知的前提条件—稀疏性和不相干性 (14) 2.2 三个关键技术 (17) 2.3信号的稀疏表示 (18) 2.4 观测矩阵设计 (20) 2.5 稀疏信号的重构 (22) 2.6 重构算法 (23) 2.7 压缩感知优势及不足 (24) 2.8 压缩感知在传感网中的观测方式 (25) 第3章压缩感知理论应用概述 (27) 3.1 压缩成像 (27) 3.2 模拟信息转换 (27) 3.3 生物传感 (28) 3.4 本章小结 (28) 第4章 CS在无线传感网中的应用 (29) 4.1 研究背景 (29) 4.1.1 基于感知数据相关性的压缩 (29) 4.1.2传统压缩重构方法 (29)

4.1.3 图像压缩重构质量的评价 (30) 4.2 压缩感知理论算法对一维信号的实现 (32) 4.2.1 CS用于WSN的优势 (32) 4.2.2 观测重构模型 (33) 4.2.2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 (33) 4.2.3 算法的实现及结果分析 (34) 4.3 压缩感知理论算法对二维图像重构的实现 (38) 4.3.1 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块压缩感知理论 (38) 4.3.2 实现步骤 (39) 4.3.3 重构结果及分析 (42) 4.4 本章小结 (45) 第5章总结与展望 (46) 5.1 工作总结 (46) 5.2 后续展望 (46) 参考文献 (47) 致谢 (49) 附录 (50) 摘要 数据压缩技术是提高无线数据传输速度的有效措施之一。传统的数据压缩技术是基于奈奎斯特采样定律进行采样,并根据数据本身的特性降低其冗余度,从而达到压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算法研究 近年来,随着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对图像传输和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 传统的图像压缩方法如JPEG等,虽然具有高压缩率的优点,但是在图像重构的过 程中,会引入大量的噪声和失真,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因此,压缩感知技术被提出,成为一种新的图像重构算法,能够在低采样率下获取高质量的图像重构结果。 1. 压缩感知技术的原理 压缩感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采样前将待重构的图像表示为一个稀疏的向量,并在采样时对这个向量进行采样。之后,基于采样结果和压缩感知算法,可以重构出一个高质量的图像。这种技术能够在低采样率下重构图像,从而减少采样数据量,提高传输和存储效率。 2. 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 压缩感知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影像通信和传输、医学 影像和云存储等是其主要应用场景。在影像通信和传输领域中,传统方法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后再进行传输。而压缩感知技术可以直接在采样时进行压缩,从而减少了压缩和解压缩的步骤,加快了传输速度,减少了存储空间。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由于医疗图像具有高度的稀疏性,压缩感知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取和重构医学影像,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精准和高质量的医疗诊断服务。 3. 压缩感知算法的发展 自压缩感知技术提出以来,压缩感知算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代表性 的压缩感知算法有:基于稀疏表示的压缩感知算法、基于随机矩阵的压缩感知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算法等。其中,基于稀疏表示的压缩感知算法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算法。该算法利用稀疏性约束和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待重构图像进行线性重构和非线性重构,能够保证图像的压缩和重构的效果和质量。

压缩感知技术综述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论文2016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压缩感知技术综述 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教师: 2016年5月1日

压缩感知技术综述 摘要:信号采样是模拟的物理世界通向数字的信息世界之必备手段。多年来,指导信号采样的理论基础一直是著名的Nyquist采样定理,但其产生的大量数据造成了存储空间的浪费。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提出一种新的采样理论,它能够以远低于Nyquist采样速率采样信号。本文详述了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着重介绍了信号稀疏变换、观测矩阵设计和重构算法三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压缩感知的应用及基于压缩感知SAR成像的仿真。 关键词:压缩感知;稀疏表示;观测矩阵;SAR成像 Summary of compressed sensing technology Abstract: Signal sampling is a necessary means of information world physical world to the digital simulation. Over the years, the base theory of signal sampling is the famous Nyquist sampling theorem, but a larg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by the waste of storage space. Compressed sensing and put forward a new kind of sampling theory, it can be much less than the Nyquist sampling signal sampling ra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compressed sensing,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new progress in three aspects of signal sparse representation, design of measurement matrix an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ed sensing and Simulation of SAR imaging based on Compressive Sensing Keywords:Compressed sensing; Sparse representation; The observation matrix; SAR imaging 0 引言 Nyquist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速率达到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时,才能由采样信号精确重建原始信号。可见,带宽是Nyquist采样定理对采样的本质要求。然而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携带信息的信号带宽越来越宽,以此为基础的信号处理框架要求的采样速率和处理速度也越来越高。解决这些压力常见的方案是信号压缩。但是,信号压缩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大量的不重要的或者只是冗余信息在压缩过程中被丢弃。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带宽不能本质地表达信号的信息,基于信号带宽的Nyquist采样机制是冗余的或者说是非信息的。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一个问题:能否利用其它变换空间描述信号,建立新的信号描述和处理的理论框架,使得在保证信息不损失的情况下,用远低于Nyquist 采样定理要求的速率采样信号,同时又可以完全恢复信号。与信号带宽相比,稀

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在当今,数字图像处理正与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紧紧相连,密不可分。本文针对其发展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关键字: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检测;应用 引言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综合技术。图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摄像机及其它有关数字技术,对图像施加某种运算和处理,使图像更加清晰,以提取某些特定的信息,从而达到特定目的的技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遥感,工业检测,医学,气象,通信,侦查,智能机器人等。无论在哪个领域中,人们喜欢采用图像的方式来描述和表达事物的特性与逻辑关系,因此,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对其的要求就越来显得重要。 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述及发展 20世纪20年代,图像处理首次应用于改善伦敦和纽约之间海底电缆发送的图片质量。到20世纪50年代,数字计算机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数字图像处理才真正引起人们的兴趣。1964年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用计算机对“徘徊者七号”太空船发回的大批月球照片进行处理,收到明显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末,数字图像处理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这一时期,图像处理主要和模式识别及图像理解系统的研究相联系,如文字识别、医学图像处理、遥感图像的处理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各个应用领域对数字图像处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进了这门学科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景物理解和计算机视觉(即机器视觉)方面,图像处理已由二维处理发展到三维理解或解释。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其它各有关领域的迅速发展,例如在图像表现、科学计算可视化、多媒体计算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已从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变成了科学研究和人机界面中的一种普遍应用的工具。它也促进了图像处理技术的教学。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方法包括:图像变换、图像编码压缩、图像增强和复原、图像分割、图像描述、图像分类(识别)。 计算机的特点是能处理各种数据,图像经过采样、量化后变为数字存储在计算机中,使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复原、分割、特征提取等处理,就称为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既涉及到计算机软件,也和硬件相关。计算机的发展、数学的发展以及各个行业的应用需求的增长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技术发展迅速,应用也逐渐增多,人们使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完成对图像的预期处理。 随着计算机周边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具有了以下特点: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其中,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它可以在保证 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图像处理的时间和成本,广泛应用于数字 图像处理、图像压缩、视频压缩等领域。 一、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概念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Compressed Sensing)是指一种新型的信号采样与处理方法,它是一种以少量采样数据重建高维信号的 理论和算法。在传统的数字信号采样中,要求采样的样本数必须 大于等于信号的维数,才能准确地采样信号。而在压缩感知图像 处理技术中,只需要采集不多于信号的运动维数次数的采样数据,就可以重构出完整的信号。 二、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在稀疏性假设的基础上,利用 随机矩阵将高维信号随机映射到低维空间,并利用少量的观测信

号(线性变换后)进行重建。在信号的稀疏表示下,通过对信号 的采样和重建可以达到信号的压缩和恢复的效果。 三、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信号采样方法,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量。由于相比传统信号采集方法,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可以仅采集一部分信号,就能获得完整的 信号信息,从而减少了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量。 2、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由于采集和存储的数据量减少了, 同时又可以恢复出完整的图像信号,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图像处理 的速度。 3、已经广泛应用。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图像压缩、视频转码、稀疏信号重构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随着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它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各个领域: 1、图像处理。利用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信号进行压 缩和重构。 2、视频转码。将高清视频等复杂的数据进行压缩和转码。 3、稀疏信号重构。通过少量样本进行大规模稀疏信号重构。 四、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压缩感知图像处理技术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 1、复杂的计算量。由于该技术需要进行随机矩阵的构造和反演,所以计算量比较大。 2、信号的分解和重构复杂。该技术需要对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过程比较复杂。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_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_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篇一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 【摘要】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本文以数字图像处理 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简述,并对此技术的优缺点以 及制约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概述了此项技术在日后发展中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析,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此项技术,为日后 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 就图像处理技术而言,可分为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处理两大类。数字 图像处理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多门学科,其中包括生物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因此,数理与边缘学科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最近几年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逐步趋于完善,在遥感、人工智能等多 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促进相关学科得到较好的发展。 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VLS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不断完善、成熟的一项新技术。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际方面,都取 得了较好的进步。在早期,图像处理主要是为了使图片的质量更加完善。 输入图像的质量较低,而输出图片的质量较高,通常采用复原、压缩等方 式进行处理。此项技术首次应用成功是在美国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中。此后,在航空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促进了此门学科的发展。除此之外,数字 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后,计算机与智能化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促进了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人们开

始研究怎样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系统的解释,这被称作计算机视觉或 图像理解。上世纪几十年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截止目前,此项技术在医疗设备、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 2.1优点 (1)再现性较好。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不会因为各种变换操作而造成图 片出现质量退化的现象,始终确保图像可以真实的再现。 (2)处理精度高。根据当前技术,基本上能够把一副模拟的图像通过 数字化做各种二维数组,与图像数字化设备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从理论上 来讲,不管图像拥有多高的精度,总可以完成实现,只要在处理的过程中,将程序的数组参数改变就可以了。 (4)灵活性高。就图像光学处理而言,在原理上来说其只能线性运算,对处理目标产生一定的约束。但是对于数字图像处理而言,它不仅可以很 好的进行线性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非线性处理。 (5)信息压缩具有较大的潜力。在数字图像中,像素并不是独立的, 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在图像画面中,常常会出现像素接近或者相 同的灰度。对于电视画面来讲,在同一行中,相邻两行或者两个像素,他 们的关系系数超过0.9以上。所以,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其信息压缩具 有很大的潜力。 2.2制约发展的因素 截至目前,数字图像处理信息基本上都是二维信息,信息的处理量很大。所以对计算的存储容量、计算的速度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数字图像处 理而言,其占用的频带比较宽,和音频信息进行对比,前者要大于后者几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摘要: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种通过计算机采用一定的算法对图形图像进行处理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学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在临床诊断还是病理研究都大量采用了图像处理技术。在数字图像处理中通过各种运算变换,可以突出强化出图像特征中需要的部分,使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将各种成像技术得到的信息进行互补,也为临床诊断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关键字:数字图像处理,医学 一、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影像方面,各种先进医用成 像设备使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也更高。 20 世纪70 年代,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了重大突破,1972 年X 射线断层扫描CT 得到实际应用;1977 年白血病自动分类仪问世;1980 年实现了CT 的立体重建。近年来,随着电脑彩色数字打印技术的进步,在临床病理彩色报告保存打印等方面得到飞速发展,改进了原来的胃肠镜、胆道镜技术,增加数字图像保存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x光技术将逐步应用于临床。这种在医学领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疾病的直观诊断和无痛、安全、快速方便的诊断和治疗,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二、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所谓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就是借助计算机这一工具,根据临床特定的需要利

用数学的方法对医学图像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或数据。例如,对于对比度不理想和信噪比不高的图像,利用图像增强和滤波的 方法改变图像的对比度,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从而提供给放射科医生较高质量的 图像,以便于放射科医生对图像的判读。另外,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在外科 手术术前计划的制订,神经外科导航,虚拟内窥镜以及放射治疗计划的制订等方 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医学中用到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在医学领域中,为了诊断、教学、科研等目的,常常要对医学影像进行一些处理操作,包括:图像分割、图像增强、图像配准、图像纹理、图像平滑处理等。 1、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中具有特殊涵义的不同区域分开来,这些区域使互不相交的每一个区域都满足特定区域的一致性。它是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图像分割技术发展至今,已在灰度阈值分割法、边缘检测分割法、区域跟踪分割法的基础上结合特定的理论工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分割可以帮助医生将感兴

matlab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毕业论文 作者:杨超学号:073142 系专题 : 业: 目: 机械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 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包的开发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张宗华 (姓名) (姓名) 教授 (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2011 年6月4日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2011 届毕业论文 1

1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2011 届毕业论文 目次 1 引言 (3) 1.1 数字图像处理简介 (3)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3) 1.3 软件包的设计 (4) 2 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 (5) 2.1 MATLAB 简介 (5) 2.2 图像处理工具箱简介 (5) 3 图形用户界面 (7) 3.1 图形用户界面简介 (7) 3.2 MATLAB 常用的基本命令 (7) 3.3 常用图像操作 (8) 3.5 GUI 的创建 (10) 3.6 GUI 的应用 (12) 4 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的设计 (14) 4.1 图像的读入和显示 (14) 4.2 格式转换 (15) 4.3 图像的灰度变换 (20) 4.4 图像的二值化 (21) 4.5 图像直方图 (22) 4.6 图像锐化 (24) 4.6.1 线性锐化滤波器 (24) 4.6.2 非线性锐化滤波器 (25) 4.7 图像边界提取 (26) 4.8 图像边缘检测 (27) 5.EXE 文件的生成 (30) 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4) 2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 引言 1.1 数字图像处理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的学科。主要讲解利用计算机处 理图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的地位和作 用越来越突出,由于其实用价值高,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现已应用于军事技术、政府 部门和医疗卫生等多种领域。 图像处理的算法和实践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实现,将MATLAB 软件引入数字信号处理 中。MATLAB 软件为数字图像处理提供了功能丰富的工具,通过计算机演示,将抽象 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可视化的图形,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抽象复杂的内容。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要求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图像信息的基本处理,包括利用计算机对 数字图像进行获取、变换、增强、恢复、压缩编码、分割与边缘提取等的方法和原理。 数字图像化即把一组数字用连续的图像表示,便于用图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获 得形象直观的效果。 数字图像处理内容包括:(1)图像数字化:把连续的图像用一组数字表示,便于 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1];(2)图像压缩:在满足一定的图像质量的要求下对图像进 行编码,可以对图像的数据进行压缩表示.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中经常产生包含图像数 据的大型文件,在不同系统间交换文件时就要求用有效的方法对这些大型文件进行存 储和传递,这就需要对文件进行压缩,减少表示数字图像所需的数据量;3)图像增强: 对图像的某些特征进行强调或突出化而不增加图像的相关数据以获得增强图像的效 果。图像增强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图像的视觉效果,让人或机器易于辨识,也可以防 止图像中所代表的重要图像信息的遗漏[2];(4)图像分析:详细研究并描述一幅图像 不同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如图像分割。图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形 式,为了让计算机能够模仿人类对图像中的信息进行识别和选取,就必须对图像的特 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现在及趋势-数字图像处理论文-计算机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现在及趋势-数字图像处理论文-计算机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将图像信号转变成为数字信号并借助计算机以便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处理方式[1].这项起源于上个世纪50 年代的技术借助了计算机的发展,同时数学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完善。 目前这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工程、生物医药工程、工农业、科学研究等方面。作为一项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学科,深入研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有一定积极意义。 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1.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上个世纪20 年代,数字图像处理最早应用于报纸行业。由于报纸行业信息传输的需要,一根海底电缆从英国伦敦连输到美国纽约,实现了第一幅数组照片的传送。在当时那个年代如果不采用数字图像处理,一张图像传达的时间需要7 天,而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仅耗费 3 小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两者之间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从而促进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2)上个世纪60 年代,一台关于能够实现图像处理任务的计算机诞生,作为第一台图像处理的计算机标志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利用计算机实现了更加高级的图像处理。在上个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最开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仅作用于空间开发等,之后慢慢进入医学图像、天文学等领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算机断层(CT)的出现,它是整个医学诊断领域最重要的应用[2].CT 根据人头部界面的投影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获得截面重建。

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压缩感知技术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它采用最小化测量误差来降低数据量,减少存储空间,提高传输效率。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研究正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压缩感知技术的背景介绍 压缩感知方法是利用信号稀疏性,通过采样测量和重建算法,从较少的数据中恢复目标信号的方法。传统的信号采样方法是按照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等比例采样,这种采样方法的局限在于需要采集大量冗余数据,计算量大,存储空间大。而压缩感知技术可以采用非等比例采样,避免了采集冗余数据,从而减小了计算量和存储空间。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进展 在压缩感知领域,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研究方向。相比于传统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处理图像信号的非线性特性,减少重建误差。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包括稀疏自编码器、深度生成模型等。其中稀疏自编码器能够自适应地发现信号的稀疏性,最小化重建误差;深度生成模型可以根据观测数据估计未观测数据的分布,实现高质量的数据重建。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的应用前景 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图像传输等领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通常只搭载低成本硬件,难以完成较大的运算任务,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算法可以减少传感器的计算量和存储 需求,从而更好地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另外,在图像传输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压缩比、保证图像质量,减少网络传输时的带宽消耗。 总而言之,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算法是当前研究 热点,其应用前景广泛,不仅能够降低数据存储和传输带宽开销,同时也有望为图像处理领域带来更高效、更精确的解决方案。

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技术研究

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技术,该技术可应用 于图像重建、图像去噪、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等领域。首先,介绍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和应用。然后,深入探讨了图像处理中的主 要问题,包括图像去噪和图像重建等。接下来,我们综述了一些 常见的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算法,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估。最后,我们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图像重建、图像去噪、图像超 分辨率重建、算法比较 1. 引言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 工具。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对 于提高图像质量、增强细节、去除噪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以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并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 2.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和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对这 些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增强的过程。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 影像、无损检测、图像快速传输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高 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技术对于这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 图像处理中的主要问题 图像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图像去噪和图像重建等。在图像去 噪问题中,传统的方法包括线性滤波方法、非线性滤波方法和基 于波尔兹曼机的方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限制,无法 满足高精度数字图像去噪的需求。图像重建问题的主要挑战在于

恢复缺失或损坏的图像信息,这在医学影像学、远程图像传输和 卫星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4. 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算法综述 4.1 图像去噪算法 最小均方误差法(MMSE)是一种常用的线性滤波方法,通过 最小化信号与噪声的均方误差来减小噪声。非局部均值滤波(NL means)方法考虑了图像的局部统计特性和纹理特征,可以更好地 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基于稀疏表征的去噪方法采用了傅里叶变 换和小波变换等数学工具,能够更好地去除噪声。 4.2 图像重建算法 传统的图像重建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LS)、最小化全变差(TV)和张量张量(TNS)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 图像重建,但容易导致图像失真或模糊。因此,一些基于稀疏表 示和机器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如压缩感知重建、深度学习重建等。 5. 算法比较和评估 本文对一些常见的高精度数字图像处理与修复算法进行了比较 和评估。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发现基于稀疏表征和机器学习的算 法在图像去噪和图像重建等问题上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这些方法通常能够更好地重建图像的细节信息,使得图像更 加清晰和真实。 6.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进一步研究基于稀疏表征和机器学习的图像处理和修复算法,以提高图像质量和细节保留能力。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压缩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压缩 现如今,数字图像成为了信息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压缩技术则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图像特征提取能够提供有用的描述和统计信息,使图像处理更加高效和准确,而图像压缩则是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小图像数据量的一种必要手段。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和压缩技术,并探究其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一、压缩感知算法的原理 压缩感知是一种数据压缩和数据采样的新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小数据量,同时还能够完成基于压缩后的数据重建。压缩感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稀疏表示来进行数据压缩和数据还原。其主要流程如下: (1) 信号采样:在压缩感知过程中,采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对于传统的采样方式,压缩感知采样是非常低效的,因为它只需对信号进行一小部分采样,就可以对信号进行还原。 (2) 稀疏分解:在信号采样之后,需要对采样的数据进行分解以获取信号的稀疏表达式。最常用的分解方式是使用小波变换。 (3) 信号重建:通过稀疏分解,可以建立信号的稀疏表达式。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逆小波变换来还原信号。 二、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主要是通过稀疏表示来获取图像的特征向量,它可以将原始图像的信息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特征向量中,并保持对原始图像的完整描述。 图像特征提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图像分块:将图像切分成一定大小的块。 (2) 小波变换:对每个块进行小波变换,得到稀疏表达式。 (3) 稀疏表示:对每个块的稀疏表达式进行编码,得到特征向量。 (4) 特征向量拼接:将所有块的特征向量进行拼接得到一个全局特征向量。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包括准确性、鲁棒性和 高效性。它能够准确提取图像的特征,并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扰动下依然保持较好的鲁棒性;同时采用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表示方法,大大降低了提取特征向量所需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三、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压缩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压缩技术主要是基于图像的稀疏性进行压缩。在压缩 过程中,我们先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然后保留系数矩阵中比较大的部分,再通过稀疏表达式将信息压缩至一个较小的数据流中,最后通过重建算法将压缩后的数据流还原成原始图像。 图像压缩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图像分块:将图像分成一定大小的块。 (2) 小波变换:对每个块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图像的稀疏表达式。 (3) 稀疏表示:对每个块的稀疏表达式进行编码,得到压缩后的数据流。 (4) 数据重建:通过压缩后的数据流,使用逆小波变换重建原始图像。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的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减小数据量,同时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与传统的压缩算法相比,它不只是将数据量压缩到较小范围内,而且还能够通过稀疏表达式还原原始图像。 四、压缩感知算法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