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海底世界 数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海底世界 数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海底世界 数数教案

海底世界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知道吗,大海中有很多的生物,今天我们就到精彩的海底世界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学生汇报:蓝鲸、海豚,海马??关注学生的听课习惯,让其他学生说出不同的事物,即不要重复前者的问题。同时,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提醒其他学生给予最大关注及评价。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到底有多少个呢?想不想知道?(想)那我们来数一数,好不好?

1、自由数一数,同桌两人交流。

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留心学生是怎样数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跟同位互相说一说,你

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及时评价做得好的学生)。

2、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

“刚才同学们数的很好,但是有的学生数的不全。我们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一数。”(1)从左往右:花纹鱼有11条,水母有6只,海豚有5只,龙虾有9只,蓝鲸有1只,海马有10只,海蟹有4只??

(2)从上到下:水母有5只,蓝鲸有1只,花纹鱼有11只??

(3)按数量从少到多:1只蓝鲸,2条红尾鱼,3个潜水员??

3、以海马为例,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数的?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2个2个的数:2、4、6、8、10

5个5个的数:5、10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1、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2、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实践作业:数一数你有几只铅笔,几本书?

海底世界数数(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海底世界数数(教案) 青岛版(2014秋)-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画面上都有哪些东西,并会数一数。 2.通过观察发现数学问题,学会提出问题。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按照学生的要求兴趣来安排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海底世界挂图,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先让学生搬手指,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老师问:同学们,你能数出自己双手的手指吗?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教材图片。创设情景,问题引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 解答的方法: 用海底世界图片为例: 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相互说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数有几只?

解答的方法: (1)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如按从远到近的顺序。 (2)可以把图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数数有多少。 (3)逐一数出每种事物的数量。数的时候注意数字要对应。 (二)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很喜欢数数,下边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录下来,好不好? 师:互相说说,你看到了几片叶子?能数清楚吗? (三)验证学习内容 (1)根据图片内容图上相应的颜色。 (2)圈出图片中相应数字的物体。 (3)数一数,用“”画一画小鱼吐泡泡。 (4)扩展探究,延伸题目。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数物体的个数,掌握数数的方法,了解顺序。 2.通过观察和操作,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课后作业 1.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鼓励学生自主观察,积极表达。 教学反思 教室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采用同位互输、小组互数的形式,学生积极性较高。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为了打造特色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一共一个教学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状况悬殊太大,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好数学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突出。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如计算准确性较差,尤其是缺乏灵活的计算能力,对于概念学习,缺少应有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地方,如:不够灵活、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缺少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本学期需要侧重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分段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识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2.能灵活运用对称或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简单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海底世界——数数》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海底世界——数数》教案青岛版 ——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得多。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知道吗,大海中有很多的生物,今天我们就到精彩的海底世界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学生汇报:蓝鲸、海豚,螃蟹?? 关注学生的听课习惯,让其他学生说出不同的事物,即不要重复前者的问题。同时,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提醒其他学生给予最大关注及评价。 (2)同桌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到底有多少个呢?想不想知道?(想)那我们来数一数,好不好? 2、自由数一数,同桌两人交流。 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留心学生是怎样数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及时评价做得好的学生)。 3.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 “刚才同学们数得很好,但是有的学生数得不全。我们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一数。” (1)从左往右:花纹鱼有11条,水母有6只,蓝鲸有 1只,海豚有5只,乌龟有2只,龙虾有9只,海蟹有 4只,海马有10只?? (2)从上到下:水母有5只,蓝鲸有1只,花纹鱼有11只?? (3)按数量从少到多:1只蓝鲸,2只乌龟,3个潜水员?? 4.以海马为例,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数的? 一个一个地数:1、2、3、4、5、6、7、8、9、10 2个2个地数:2、4、6、8、10 5个5个地数:5、10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1.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2.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实践作业:数一数你有几只铅笔,几本书?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绿色生态园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用列表和摘录等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生活日常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到生态园观赏花卉的情境,借助问题“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引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材通过摆学具,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探究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蔬菜种植区的情境,借助问题“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和”把番茄苗移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探究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多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法、画线段图等,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以及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乘法、除法或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等到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成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整理信息的方法。 五、教与学建议 1、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2、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数数 时间:课型:新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教具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置作业: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 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能力提升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教后记 教研组长签字

一年级作文:游海底世界

一年级作文:游海底世界 正月初十,我和妈妈一起去杭州海底世界游玩。走进海底世界大门,往左拐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一踏进海底隧道,仿佛畅游在大洋深处,巨大的礁石、争奇斗艳的珊瑚丛、花枝招展的海葵近在咫尺。种类繁多、色彩绚丽、形态各异的珊瑚礁鱼成群结队地从我身边游过;蛇一样的花海鳗将1米多长的身躯藏匿在珊瑚丛中,露出鬼鬼祟祟的头;2米多长的大鲨鱼在角落里静静地睡懒觉;蝙蝠似的魔鬼鱼在这里神出鬼没;百岁老金龟,慢慢地在我头顶上踱着方步……一个多么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神奇世界。 欣赏了神奇的热带海洋鱼,我们还观看了海底动物的表演。最精彩的是海豹的表演。给我们表演的是一只名叫“嘟嘟”的斑海豹。它体长1。5米左右,身体褐黄色,并有许多斑点,前后肢均呈鳍状。海豹是一种高智商的动物,经过训练能表演许多节目,是海底世界的明星演员。“嘟嘟”的第一个节目是套彩环。训练员叔叔把一个个彩环随意地抛向水池的各个角落,“嘟嘟”迅速地跳入水池,敏捷地钻入水中,准确无误地找到彩环套在脖子上,并送到训练员叔叔的手中。奇怪的是每表演完一个节目,只要哨声一响,

“嘟嘟”就迫不及待地跳上岸,滑到训练员叔叔面前张开嘴“呜呜”叫欢着要东西吃。原来“嘟嘟”也像淘气的孩子,每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总不忘索讨奖励品。训练员叔叔奖励它一条小黄鱼,它囫囵吞枣地刚咽下,又跳下水准备下一个表演。 第二个节目是跳圈,训练员拿着一个呼啦圈,让“嘟嘟”先从低跳起,越跳越高,接近1米了,观众们都屏住呼吸,担心它跳不过,只见它用力纵身一跃,准确地穿过了圈,观众们为它鼓掌喝彩。接着,它又表演了顶球、推滑板、亲吻等节目。接下来,我们观看了难忘的“人鲨共舞”。这是一场值得看的精彩的表演。海底“餐桌”上的鱼儿们显得格外的生龙活虎,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进食也是各种各样,可谓千姿百态。进食开始了,不管是仪态万方的“淑女”,温文尔雅的“绅士”,还是无所事事的“懒汉”,霎时间都成了掠食高手,真是忍俊不禁。瞧,“巨无霸”海象纵身一跃,跳出水面把饲养员手中的黄鱼抢入口中;魔鬼鱼则将雪白的肚皮贴在隧道的玻璃上,那“口”形的嘴巴一吸,就将黄鱼吸入口中;而大海龟却张开大嘴巴一大口一大口地咬着大白菜,吃得津津有味;更令人惊奇的是凶神恶煞的海中霸王—鲨鱼竟然与常常照顾它们“饮食起居”的饲养员成了亲 密默契的朋友。 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深深感慨:人和动物是可以和平

一年级数学上册 准备课 海底世界教案 青岛版

准备课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亲身经历看图数数的有趣活动过程。 2.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唤起孩子的好奇心。 3.激发同学们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就住在大海旁边,都见过大海。谁能给大家说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里都有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哪位同学去过青岛的海底世界呀?(根据学生情况指名回答。)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海底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里都有什么。 【课件出示情景图】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创设情境图。 师:来到海底世界,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引导学生看情境图,接着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同桌之间进行交流,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或者植物,数一数。(学生先自由选择数数,再汇报交流数数的情况。) 【教师补充引导学生看图要注意按照顺序,培养学生的有序看图习惯。】 2.想办法记录。 师:同学们说这么多,我们记不住,这样,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带有海洋生物形象图的表格) 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

(小组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或者打“√”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地画下来,再与后面对应的数连起来】 3.动手实际记录数数。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好吗?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师:跟同桌说说,你数的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让学生充分地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孩子们的中间倾听孩子们各自不同的想法、画法,对于能按顺序一一对应地数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师:谁还想说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达,及时评价学生的发现) 4.师生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 同学们收获真不少,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后面的学习会更有趣,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上数学课。 三、课外拓展 回家后,数数家里有多少个你喜欢的玩具,有多少本你喜欢的书,也可以数其他的东西。看看哪位同学数的多。

1、一年级海底世界-数数

海底世界-数数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3、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都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境图,师生共同数数与记录。 (1)下面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然后与同桌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2)书香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只鲸鱼的图片。在学生回答的同事,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3)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如何数的?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图中的位置。 (4)下面我们用画圆圈O的方式来记录好不好?还可以用对号来表示,或者用正字来表示 2、学生独立数数与记录。 (1)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 (2)请同学回答刚才数了什么?有几个?怎样数的?如何记? 3、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巩固练习)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 海底世界数数教案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海底世界数数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唤起孩子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 (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 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 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7.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 三、拓展应用 1.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

一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

一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读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 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一年级数学上册 海底世界-数数教案 青岛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世界——数数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唤起孩子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 (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 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 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7.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 三、拓展应用 1.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部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最新一年级数学上册 海底世界 数数学案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海底世界数数学案青岛 版

海底世界数数 课题:海底世界数数 课型: 新知探索课 学习内容:教材2--3页。 学习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同学们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的数数方法.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先让学生搬手指,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师:同学们,你能数出自己双手的手指吗? 二、课中导学

1.创设情景,问题引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2.自主学习: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3.小组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 4.精讲点拨内化提升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5. 巩固练习,反思评价 一、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共16分) 白云:○○花:玉米: 人: 树:小鸭:辣椒:汽车: 二、看数圈图(共6分) 937 845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2—10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