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简答

经济地理简答
经济地理简答

经济活动部门分工:是指不同经济活动类型之间及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为①不同经济部门分工与协作关系②同类经济活动不同部门之间在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经济活动地域分工:是指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域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利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特征。它是社会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要求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各经济活动主体,在最大利益驱使下,往往有趋向对经济活动最有利的区位,表现为经济活动受主导因素影响。

■可转移性:是经济活动存在生产、技术、劳动力和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方面的转移与运输的可能性。受4种因素的影响:①间距离和运输时间②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③济活动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④济活动区域间的交通联系。

■互补性:指相关经济活动之间必须存在对原料、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以及基础设施共享,共同处理三废和市场的互补等关系。

介入机会:指两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他区域的干扰。

■区位条件:指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影响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所有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指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区位条件的作用距离衰减规律:经济活动与其活动区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区位选择:根据经济活动的具体要求(条件需要)和地理环境状况(区位条件供给)进行匹配分析而选择最适合经济活动开展,能带来持续稳定的良好的“三大效益”的区位。

通常把将经济活动落实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区位选择抉择称为选点,而把将经济活动落实到具体用地区的区位选择决策称为选址或用地选择,即从宏观选点和微观选址两个层次来把握区位选择。

★技术经济论证法:指在进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或研究经济活动布局)时,把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结合起来,从而对各种不同的区位选择方案或布局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估计出各个比较方案的经济效益,从中确定最佳的方案。

★用地选择:指在一定区域内为经济活动(系统)寻找适宜的,具有一定面积大小的场地或用地(地理区位)。是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最基本的方式,它是指根据经济活动自身发展对区位条件的要求,结合区位供给的各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相宜结合。

用地平衡:是指从区域整体出发,平衡各种经济活动用地选择,使整个区域各类经济活动(系统)的用地需求都得到满足(物得其所),同时区内所有土地资源都能发挥它们最佳的效用(地尽其用),从而实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持续.稳定.协调高效的发展。

其根本任务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用地矛盾。

★组团布局:是根据经济活动系统在生产、技术、经济和生态上的协作与联系,将各种经济活动部门或企业在各级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要求实现有机会的结合,进而形成合理的地域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的过程。

功能分区:是在区域经济活动组团布局的基础上,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来组织经济活动系统,即根据区域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系统之间的关系,将全区划分设计为一系列基于分工协作.各具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体——功能区。

关系优化:指对经济活动系统要素之间关系的优化,主要从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空间距离和连接关系)的角度,通过促进有利联系.削弱不利联系和建立新的有利联系,来实现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优化。

结构优化:是从区域整体的角度研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优化,包括数量关系.质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优化。它是在特定时期,人们根据自己对区域系统的认识,对系统组成部分间各类关系进行优化,使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及其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做法。其目的是使各经济活动都能得到相对好的区位条件,使区域集聚效应最大化,同时区域内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地尽其用,进而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优化状态。

▲环境容量:指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或人类活动或污染物等的承受能力。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等

★区域规划:

①区域总体规划:是以整个区域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欲解决整个地区生产力综合配置问题,以协调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关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居民点体系和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它是在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对区域如何发展给出一个全面、综合和系统性的回答,从而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具体支撑,并作为区域发展的综合行动纲领。②区域专项规划:是指在区域战略和总规划或分区规划指导下,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规划决策而对区域要素中系统性强、关联度大的内容,或对区域整体、长期发展影响巨大的建设项目,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定位的系统研究。

③分区规划:为满足区域系统内不同要求,在进行区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也可在区域系统内分不同子区域,进行分区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城区规划、开发区规划、旅游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

★农业生产地域结构:是指农业结构(包括农业经济结构、农业技术结构和农业生态结构)在地域上的反映,既反映了农业经济(生产)部门(作物)在一定区域内的组合关系,也反映了农业经济(生产)部门各组成部门在该区域内的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它是一定区域内在不同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条件长期综合利用下逐步形成的大小不一、特点各异的农业生产地域子系统的集成。其实质是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技术系统的综合。

■区域农业总体布局:是从区域全局的角度出发,通过全面分析区域内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的现状和改造或改良的可能性,合理安排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位置、强度与关系,高效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并按照一个主次结合、相互支撑、生态平衡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核心是合理安排区域农业经济结构。

▲区域工业布局是针对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区域工业发展条件,运用一定的原理

或遵循一定的原则将与之相适应的工业体系组织落实到该区域中的一系列决策,主要包括区域工业结构的确定和在工业区位(用地)选择基础之上的区域工业区的组织等。

区域工业结构是在区域条件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各种关联关系将工业各部门连接起来的整体。

资源型产业结构:在自然资源(包括工业自然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依靠当地资源发展工业、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产业结构,即

加工型经济地域:这类经济地域主要不是发挥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工业资源)的优势,而是发挥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和已有的经济基础优势,借助外地的资源和原材料,侧重于发展加工工业。

资源—加工混合型产业结构是由资源型向加工型的过渡型,亦即两者的混合型。既有以上提到的资源型的特征,又有加工型经济地域的特点。

■工业区是工业成组布局的地理空间表现形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集中的若干生产、技术、经济相互联系的工业群体(有机整体)。是工业专业化的生产地域组合,以专业化生产为核心进行工业生产各种形式的协作为主要特征。▲生态工业区: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由多个企业相互结合而成的有一定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等内在联系的工厂群体。

▲环境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了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即环境容纳、消除和改变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时,环境质量恶化,最终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或自然生态造成危害的现象或情况(状态或过程)。★线路布局三要素:包括运输线路的走向、运输线路的类型、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正确的确定这三者对减少运输建设投资、节省运输费用、提高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运输网:指由多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的,彼此协作、相互补充、紧密联系的交通运网,是交通运输点与点连线的集合。

■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发展这一种目标所确定的基础设施与直接生产部门的建设优先次序及投资比例上的战略筹划与安排。包括:优先发展模式(指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滞后发展模式(指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同步发展模式(指基础设施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城镇体系: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简言之,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的集合。它具有所有“系统”的以下共同特征:整体性、等级性或层次性、动态性。

★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指的是城乡之间逐渐形成统一规划、分工合作、互为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社会就有机整体。

其目的在于改善城乡功能和结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协调城乡利益结构和利益再分配,从而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为政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指体系内各个城镇在地域空间中的位置分布和组合形

成的特征,是地域范围内经济和社会物质实体的空间组合形式,是地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具体而言,它是职能类型结构和等级规模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是在城镇用地选择的基础上,按照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和相互关系,统筹安排工业、对外交通、生活居住等各种用地。其基本目的是通过用地的安排来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其基本方法是功能分区,即将城市各组成部分按期功能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地带,即功能区。

■区域环境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功能综合分区:是从整个空间观点出发,根据特定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功能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协调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分区,进行经济活动的控制及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主要是衡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指标,包括生态格局建设与调整,生态功能的改善与提高,以及相关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情况。

大气环境综合防治规划: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排出、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

水资源系统规划是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在某区域内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患的防治所制订的

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z第一章绪论

★1.(06简5)如何理解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15)答:(1)从“人地关系”角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关系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

②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即经济活动及经济

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和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

地理环境相结合

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特征),也研究

它的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态、特征)规律。

(2)从经济活动组织过程角度:经济地理学也可表述为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研究如何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也就

是确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和关系强调的是组织的原理、过程与方式。其研究任务可概括为:①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

②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决策)方式

③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也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

④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

征的地理空间)来讨论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的组织,更要分别讨论经济

活动个体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方

式。

■2.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和关系?

答:(1)位置指的是经济活动实体在地理空间中占据的位置(区位)为了正确选择合理的空间位置,应全面分析经济活动的需求条件和区位的供

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区位,做到地尽其用,物得其所。

(2)强度指的是经济活动实体在地理空间分布的范围大小和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强度,包括密度。为了保证经济活动强度的适宜,要充分考虑

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以及环境的承载力,使两者的结合相宜和谐。

(3)关系指的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及各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应全面

考虑经济活动的各类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不断优化各类

关系,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全面协调、稳定高效的发展。▲3.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系统性的学科特性?

答:1. 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是指地理学必须与地域条件结合,研究各种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地理学的灵魂,经济活动的区位(用地)选择、

活动(功能)分区、区域分工与协作、不平衡区域发展模式,都是体现

地域分异的,即体现地域性

2.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经济

地理学的系统性集中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即是整体性、结构性、

功能性、环境性、状态性、过程性的集成。首先,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

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既要研究自然要素又要研究社会经济技术等要

素,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地域综

合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其次,经济活动系统和地理环

境系统的结合,不仅受本地域系统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更大地域系统

环境的影响,具有系统的开放性与层次性(或者说环境性特点),再次,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既要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空间相结合的状态,也

要研究其发展变化,具有系统的状态性和过程性特点。

第二章经济活动

▲1.经济活动联系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课后作业)答:互补性是指相关经济活动之间必须存在对原料、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以及基础设施共享、共同处理三废和市场的互补等关系。它是人口和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结果和前提,条件上的互补性构成经济关系上的相互依赖。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例如煤矿采掘经济活动为机械制造业经济活动提供燃料煤,而机械制造业为煤矿开采经济活动

提供开采工具、设备,两者之间极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经济活动区位条件

(06)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或在进行经济活动布局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条件?

(05)1.如何理解地域条件分析与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关系?

2.如何正确分析评价区域发展条件?

(04)1.如何理解生产布局条件分析与布局规划工作的关系?

2.如何理解布局条件评价的基本原则?

(03)运用评分发进行布局条件评价时,如何体现布局条件评价的基本原则?★1.在区位条件的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区位条件的评价原则?(课堂)

答:区位条件的评价过程主要包括:①划定评价单元;②评价因素的选择;③单因素评价;④权重的确定与综合评价;⑤评价结果的检验与校正。

在划定评价单元时,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全面综合分析,深入主导因素,采用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的方法,从而使得评价单元内区位条件相对均一,而单元之间有较大差异。

在评价因素的选择时,根据具体利用方式和评价目的,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在对区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若干评价因子。

单因素评价应参照经济划定布局方式已知的最优布局条件,分别确定个因素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原则,给各评价单元打分,确定各评价单元的评价指数。

权重的确定与综合评价,在进行相关工作之前应首先拟定评价的标准体系,全面综合分析,深入主导因素,采用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的方法,对于区域整体区位条件评价,则更多的是从区域空间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变化的角度,运用发展和开放的观点,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评价区域发展

评价结果的检验与校正,运用多种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检验和评价结果的调整,确定正确合理的区位条件的评价结果。

评价原则:1. 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

2. 全面综合分析,深入主导因素

3. 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原则

4. 运用辨证的观点

5. 运用发展的观点

6. 运用开放的观点

7技术可能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合理性论证

■2.如何定性,定量,定位,定时的分析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答: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包括:唯一对应性、系统性、动态性、开放性与层次性。在对经济活动区位条件进行评价时,要抓住区位条件及其因素的质量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定位地分析,全面把握和评价区位条件的整体特征。

(1)对于区位条件的唯一对应性。首先要进行定位分析,因为区位条件最终表现为一定的场所(位置),这种场所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在二维地理空间

中可以由唯一的一对地理坐标表示。又因这个固定场所是具有一系列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故又要进行定性分析,从而认识到这个固定场所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不同场所具有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组合特征,因此对一固定位置又要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充分合理利用该地的劳动力、资源、能源、市场等区位条件,并使其与自然相和谐。

(2)对于区位条件的系统性。针对区位的自然经济社会整体进行定性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和评价区位条件的主次和优劣,充分利用区位条件的有利因素,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对区位条件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区位条件的规模及影响程度。

(3)对于区位条件的动态性。对区位条件不同时段的状态、特征进行定时分析,把握区位条件的动态变化特征。

(4)对于区位条件的开放性与层次性。对区位条件进行定时、定位、定性、定量分析时,不仅要考虑本区域系统的区位条件特征,而且还要考虑受更大区域系统的影响。

▲3.如何理解“不同因素对同一经济部门的影响与同一因素对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有重大差别”?

答:不同因素对同一经济部门的影响不同,主要是侧重于从经济部门的需求出发,评价不同因素的主次,而同一因素对不同经济活动部门的影响不同,主要是侧重于从区位因素出发,针对具体的经济活动,讨论其利弊,评价该因素是否有利于开发。

第四章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

1.综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 2.为什么要运用因地制宜原理?

答:因地制宜是指决策过程中根据不同区位具体的条件和特征,使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达到相应和谐且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如果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不考虑因地制宜原理,往往会造成经济效益低,社会压力大,环境问题突出等局面。例如不考虑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而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业,势必导致水稻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同时使得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更加严重,区域与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给工业用水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 3.如何理解因地制宜?从哪几方面来把握因地制宜?

答:⑴因地制宜是指决策过程中根据不同区位具体的条件和特征,使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达到相应和谐且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⑵在运用因地制宜时,既要针对具体的区位条件,安排相适宜的经济活动,

选择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确定相适宜的开发利用强度,同时也要针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客观需求,把握区域具体条件的差异,为经济活动的选择相适宜的区位,确定相适宜的活动方式和强度,优化经济活动与其他要素、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联系。根据决策背景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因地制宜在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匹配过程中具体体现为:① 经

济活动与良好的用地条件相结合

② 经济活动与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

③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生态)相结合(利用方式与强度)

④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相适应(动态性)

⑤ 经济活动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性与动态性)

⑥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要受更大地理环境的影响。

★ 4.试论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答: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呈集中分布的状态,同时也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集聚的趋向和过程。实质上是顺应经济活动在技术、生产、经济和生态上的联系,缩短空间距离,优化空间关系,将有关联的经济活动集中组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互补节约消耗,产生集聚效益。然而当积聚规模过度时,会出现集聚不经济现象,带来负面影响。

分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呈分散分布状态以及分散的趋向与过程,是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避免出现集聚不经济的一种组织方式,也是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机制。适当的分散不仅可避免过度集聚带来的种种弊病,充分利用个地区资源,使产、供、销密切联系起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而过度分散则会破坏经济活动和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形成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由此可见,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呈现出一个合理的度,既要因地制宜的集中,也要因地制宜的分散,把握好这个度,从而体现了既经济又安全公平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规律。

★ 5.试论地区发展决策时应坚持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道路。(重要性)

答:地区专门化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地位特别重要,其产品服务在全国同类产品服务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优越,其产品服务具有区际意义。其有利于形成集聚规模效益,提升区域企业的竞争力等等。

但地区专门化一般是针对地区主要资源、优势资源,也要有针对次要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发展,适度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地区专门化只有和综合发展相结合,才能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这一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强调的是一个合理的度,不可过分强调或不强调任何一方,既要抓住主要资源进行专门化发展,也要考虑全面和综合发展。

★ 6.地区经济发展决策时,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方式)

答;地区专门化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地位特别重要,其产品服务在全国同类产品服务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优越,其产品服务具有区际意义。其有利于形成集聚规模效益,提升区域企业的竞争力等等。但地区专门化一般是针对地区主要资源、优势资源,也要有

针对次要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发展,适度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地区专门化只有和综合发展相结合,才能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应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考虑地域条件的发展变化和经济活动及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内在联系的发展变化,既要注意因地制宜地形成地区专门化、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也要考虑区际、甚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及经济联系等更大自己机系统的影响。

★7.论区域分工与协作,试举例说明。

答: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产生了分工。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在区域分工的深化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伴随着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区域之间在分工的基础上,就必然要开始寻求合作。

区域分工的利益在于,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而区域合作的意义在于,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的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8.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理解综合平衡,统筹兼顾?试举例说明。答:⑴统筹兼顾是指在组织决策中要顾及系统整体各个方面的统一安排,而综合平衡则是指系统整体各方面关系的统一协调。前者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后者侧重于系统内部之间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⑵从统筹兼顾的角度,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既要关注经济活动的全过

程,也要考虑经济活动体系在资源、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联系,同时还要分析地理环境系统的自然社会经济各要素的数量、质量、空间以及动态变化等多方面的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

从综合平衡的角度,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既要处理好自然社会综合体中,局部与整体、重点与一般、城市与乡村、区内与区外、目前与长远等各方面关系。最终使得自然社会综合体系统内地尽其用、物得其用,形成合理的经济地域空间结构。

⑶例如城乡一体化从统筹兼顾的角度就是把城乡看成一个整体,逐步改变城

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综合平衡的角度,应使城乡之间各类经济活动的组织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第五章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 1.生产布局时如何考虑生产布局经济效益的地域性特征和完整性特征的影响?(04简3)

(3.衡量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是否最佳的重要尺度是什么?如何把握区位选择的经济效益?)

答:经济效益的地域性是指由于地域差异而使经济活动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费用或利润。而经济效益的完整性是指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经济效益应体现在从产品生产到产品到达消费地的完整过程中。

从经济效益的地域性考虑,同类经济活动在不同地域的经济效益有所差异,因而同类经济活动在不同地域的衡量标准应有所不同,做到因地制宜。从经济效益的完整性出发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综合全面的考虑各类费用,寻求经济效益的最佳值。

▲ 2.简述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过程。(04简5)

答:

▲ 4.如何理解“根据经济效益来确定区位选择,主要可通过分析基建投资,生产成本或运营费用和产品运费三方面的地域差异来实现?

答:由于经济效益是衡量区位选择是否最佳的极为重要的尺度,而经济效益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其构成主要由基建投资、运营费用和产品运费三大方面组成。

第七章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 1.如何理解这些组织方式的共性和个性?

答:这些组织方式是指用地选择与用地平衡、组团布局与功能分区及关系优化与结构优化。

共性:这些组织方式都在于是运用了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针对区域经济活动(系统)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和关系,采用定性、定量、定位、定时的分析,实现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相宜和谐与稳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从而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个性:(1)用地选择和用地平衡侧重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位置,主要采用因地制宜的原理;组团布局与功能分区侧重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强度,主要考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而关系优化和结构优化则主要是从经济活动的关系入手来讨论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主要利用了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的原理。

(2)对于用地选择、组团布局和关系优化主要是针对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而用地平衡,功能分区和结构优化主要是从区域整体出发来考虑经济活动体系和区域地理环境体系相结合。

(3)不同的组织方式所采用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有所差异。用地选择根据经济活动区位需求条件和区位供给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匹配,实现两者的相宜结合;用地平衡是从整体出发,协调区内各类用地需求,使得区内所有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组团布局是将具有互补性的多个部门或企业集中在一起,实现集聚效益;功能分区是在组团布局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来组织经济活动系统,将全区划分为一系列基于分工协作的功能区;

关系优化是针对经济活动或经济活动系统,研究经济活动之间空间关系的优化;而结构优化是从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系统整体的数量关系、质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优化。

第八章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优化

★1.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决策过程?

答: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是以区域为范围,将经济活动系统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的决策过程,主要包括决策背景分析、决策方案的排列组合和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三个主要环节。

决策背景分析主要是针对区域系统,抓住区域系统的结构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采用定性、定量、定位、定时的方法,综合全面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状态和水平,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容量和潜力;分析区间的分工与协作,把握更大区域系统对本区的影响;分析区域系统的发展阶段和动态变化(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动态变化),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决策方案的排列组合是为了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尽可能综合全面的思考,使对系统未来状态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又要能够解决系统现存的不合理问题,包括区域整体层次的决策、区域经济要素子系统的专项规划和区域经济空间子系统的分区规划。在排列组合尽可能全面的基础上,突出反映优势和特色的主要排列组合方案,为下一步决策方案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奠定基础。实际上,在这个环节中已交织着分析评价选择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筛选出若干主要的待选决策方案。

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是采用定性、定量、定时、定位的方法,从综合效益、特色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比较分析、综合评价方案,从中选出最合理可行的方案。在决策方案实施阶段还要进行决策实施评价。

★ 2.试简要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来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合理及优化与否?

答:对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合理性评价主要包括综合效益、特色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从综合效益评价的角度考虑,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决策要①. 有利于因地制宜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②有利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出现两个极端;③有利于促进区内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内经济差距的缩小;④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实现区内特色与区际分工协作的协调发展;⑤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从特色评价角度考虑:①是否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②是否围绕区域特色产品培育和发展,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③是否有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科技贡献率。

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03论2)3.区域发展决策时,如何分析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19)答:区域发展的优势是指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区域发展的劣势是指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对区域发展决策进行优劣势分析时,采用定性、定量、定时、定位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系统的地域差异和本区域在更大系统中的角色。

对于区域发展优势应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分析其在更大区域系统中承担的角色、重要性,以及在同一层次区域系统中的排序,即区域地位。同时,还应明确区域发展优势的各种特征,为因时因

地制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区域发展劣势包括区位劣势、资源劣势、技术劣势等。认清区域发展的劣势,找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以便在进行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优化决策时作出相应的安排或补救措施。

第九章区域农业布局

★ 1.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主要具备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如何定量描述?(12)

答:农业生产地域结构是指由一系列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技术关系、生态关系等将农业各经济部门(主要指生产部门)联结成的整体。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竞争力;②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③农业生产与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总之,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应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既具有区内特色又具有区际意义;专业化生产和综合发展相协调,各部门是一个有机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生物与环境的密切结合,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衡量一个区域的农业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应着重把握以下指标:①资源利用状况;②生态环境状况;③经济效益大小;④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 2.如何理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答:地区专门化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地位特别重要,其产品服务在全国同类产品服务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优越,其产品服务具有区际意义。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特别强烈的区域性,因而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①有利于最充分地利用各地不同的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做到地尽其利;②有利于更好地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③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④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率和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

但农业如果只走区专门化发展的道路,则形成经济结构单一、地域自然和市场等风险能力低下的局面,不利于区域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因而农业的发展应走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既利于发挥区内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又有利于提高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全面利用区域资源的优势。

▲3.如何理解种植业布局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决策?

答:为了提高土地生产力,将种植业各种作物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搭配,以充分利用土地并获得较多的产品,因此农业布局除了要对种植业各部门在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外,还要形成一定的种植制度。主要决策包括:1)农作物适生区的划分和适生地的选择;2)农作物生产基地和集中产区的确定;3)农作物生产结构的组合;4)农作物种植方式和种植制度的确定;

5)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4.实现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答: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是为了充分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要素,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安排合理的农业活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地域结构,走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的道路。因而前提和基础是区域有具备1)独特的自然资源,在更大的区域系统中具备地区特色,具有发展地

区特色农业的潜能2)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能够有实力开发利用区域独特的自然资源。

第十章区域工业布局

■ 1.工业布局时,如何体现环境保护的原则?

答:(1)工业布局要注意保护水源。工厂选址多倾向于地下水丰富、地基基础较为有利的地带。最好不要选在山麓洪积、冲积扇上,存在地下砂砾石

层较厚,孔隙率大,渗透系数高,截污自净能力小。一般不能在一段河

道上布置排放污水自净水平的工业企业。多以流域为单位,兼顾上下游,合理布局。

(2)工业布局要注意防止大气污染。为消除工业对空气的污染,结合平原地形特点与低层大气结构和大气扩散规律,一般要求排放大量烟尘的工厂

布置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区的下风方向。

(3)工业布局要解决废渣排放问题。尽量做到对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对暂时无法利用的各种工业废渣,合理布置废渣堆放场地。

(4)工业布局要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

■ 2.为什么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一般分为远离城市,城市边缘和城区或居住区三种情况?

答:1)布置远离城市的工业区。由于经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有些工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例如:砖瓦、石灰、矿、木材加工等原材料工业;

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工厂;有严重污染的钢铁联合企业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有色金属冶炼厂等。

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对城市有一定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应布置在城市边缘。这类工厂有着生产、工艺、原料、运输等各方面的联系,宜集中在几个专门地段形成不同性质的工业区。

3)布置在城市内或居住区的工业。一些污染小、用地小、无需采用铁路运输、货运量不太大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内或居住区内。例如:小型食品工业;小型轻纺和服装工业;小五金、小百货、日用工业品和小型服务修配厂;文教、卫生、体育器械工业。

■ 3.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

答:(1)工业区与居住区平行布置。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比较好,职工上下班方便。并有林荫路隔开,工业区与居住区各向平行发

展,相互干扰小

(2)工业区与居住区垂直布置。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工人上下班的道路不为工业区内铁路所隔断。正面的长度较短,防护带减少,可以节约建设费

(3)混合布置方式。工厂区及居住区分散布置,基本上是一厂一个居住区,一部分职工上下班虽然比较方便。但是工业区和居住区干扰,用地极不

紧凑,市政工程建设极不经济,也难以组织公共服务设施。

▲ 4.如何把握生态工业区中的生态关系与生态各原理?

答:生态工业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由多个企业相互结合而成的有一定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等内在联系的工厂群体。其运做是由体现生态学原则的园区设计来实现的,主要包括以下5条原则:1)生态链原则;2)工业生

态系统整体性与成员个体性相统一的原则;3)多样性原则;4)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的多功能性原则;5)园区空间组织和联系的高效性原则。

第十二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 1.在线路布局中,如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形成合理的综合运输系统?

(2.交通线路布局时,如何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答: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性能、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及经济指标不同,它们各有其合理的使用范围,在综合运输网络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线路布局中应把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国民经济所产生的运输需求特征,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地域综合运输网。①公路具有灵活机动性强、速度快、直达性强、造价较低,因此公路多布局在人流量大,

②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连续性强、成本较低、时间性强,

③水路运输具有运费低、运量大

④航空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其次是灵活性强、管理费用较少

⑤管道运输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建成后运行费用少、受自然条件少、可全天候运行、运量比较大、能耗低。

第十三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时,如何把握“城乡一体化”?

答:城乡一体化是指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指的是城乡之间逐渐形成统一规划、分工合作、互为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社会就有机整体。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时,应从四个方面来把握:1)城乡经济活动一体化。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能够形成互补共赢,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

2)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绿地建设、环保规划等。

3)城乡资源利用一体化。包括水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

4)城乡管理一体化。包括体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的财政支出制度、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2.在工业布局中,如何把握工业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与关系?

答:工业布局中,工业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与关系体现在:

位置:①工业布局是集中还是分散,有否组成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还是郊区;

②工业区的范围大小是否适应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城市工业用地国家标准,就地扩建有否可能;③工业用地的自然条件是否适应工业发展的要求等。

强度:①工业区的土地利用率(实际已经利用了的面积占工业总用地的百分比);

②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即各类建筑物基底面积占工业总用地的百分比;③多层厂房、仓库的情况和发展可能性等。

关系:①每个工业区的性质是明确还是混杂;②工业区的组织有否满足生产协作的需要;③工业区与居民区是否配套、协调,职工上下班是否方便;④工业区与

水、电、交通设施的位置关系,能否满足工业生产的水、电、交通的要求;⑤工厂企业之间,工业区对居住及城市其他设施干扰、污染的程度等

★ 3.若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城市布局――确定它的位置,强度以及与其他要素关系时,有何考虑?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

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 本文在深入分析陕西省对中心城市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中心城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趋势,介绍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最后联系西安的实际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切合实际又具有一定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类。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考察的七大指标: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信能力、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7大指标。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首都)、天津(环渤海,北方)、上海(东部)、广州(华南)、重庆(长江上游地区);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05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训练指要 1.了解领土的空间特征:了解国力的概念及影响国力的主要因素;理解国力的地理意义。 2.了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注意与时政热点结合分析,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 一、选择题 1.第三世界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形成于() A.地理大发现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变化最突出的大洲是()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3.下列国家中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出现的是() A.西班牙B.荷兰C.波兰D.法国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二战前非洲独立国家的是() A.埃及B.利比里亚C.埃塞俄比亚D.纳米比亚5.关于形成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国家资源贫乏 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增强 C.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6.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最早出现的大洲是() A.大洋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7.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8.下列国家不包括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是() A.美国B.加拿大C.墨西哥D.古巴9.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美国 B.在美国经济向外扩散过程中,欧洲也加入核心地区 C.在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逐步加入核心地区 D.西欧经济首先位于世界经济核心地区 10.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资本、服务的跨国界流动 B.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5分) 第一章绪论(5分) 一、名词解释 1.商业地理: 2.史志描述 3.货殖列传 4.结构主义地理学 5.经济地理的制度与文化转向 二、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答:文献描述,知识积累。 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答:(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企业到区域到全球化。(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20世纪以前)、实证主义分析(60年代)、行为伦分析(60年代末)、结构主义分析 3.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10分) 一、名词解释 1.连接度 2.供应商园: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3.R&D经费: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4.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这可以理解为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 5.知识与技术的“黏性”: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的关系,私人净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私有资本的增加,间接原因是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 6.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7.外部经济效果 8、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9、交通网分散度: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10、机场产业区:包括机场关联产业和与空运相关产业,空运相关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和信息关联产业。 二、填空 1.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a.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 b.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 c.载体—跨国公司 d.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 e.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 f.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 3.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4. 当今科技革命的特点: a.技术群落成为主导 b.生产要素发生质变 c.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 d.可持续发展 5. 创新地理学:不是指地理学的创新,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构建的一门新的地理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a.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b.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c.创新活动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d.创新体系空间格局及创新的空间扩散与转移 e.创新活动与创新环境 6.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7.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循序渐进规律、演变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8. 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是导致产业结构更替的源泉。 9.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三产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一产劳动力减少,二三产劳动力增加。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雁行形态说(日本赤松)具体表现: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0.(1)世界经济重心:一定时期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资源、资金、技术、产业和文化等高度密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最大的区域,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吸纳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 11.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 12.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 (1)相对技术差异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2)要素禀赋论(瑞典赫克歇尔&俄林):相对要素丰裕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进行贸易之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完整

经济地理学 一、填空 1、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2、企业增长的动因包括: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来自竞争的压力。 3、从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区有趋于经济中心区布局、边界地区、社会经济联系 密切地区的显著特征。 4、企业增长战略有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 5、在非农产品周期理论中,非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6、区域性的含义是:可度量性、系统性、不重复性。 7、胡佛经济区位论的运输费用是:线路运行费、站场装卸费,并提出两个著名论点:端点区位优于中间 区位、中间转运点最优区位原理。 8、主导产业有如下特点:阶段性、区域性、关联性。 9、尽管公司结构是处于不断变换之中,但是人们可以将公司归纳一下几类:功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 区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 10、1977年英国著名跨国公司邓宁提出一个折衷理论,将三种优势相结合用于解释跨国投资,这三种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11、一般来说,经济轴主要有一下类型: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沿大江分布的经济轴线、海岸经济 轴线、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 12、一般而言,扩散机制有四种表现形式:就近扩散、跳跃扩散、等级扩散、随机扩散。 13、区位论研究抽象的世界,最基本的假设是“均质平原”和理性决策;核心思想是生产成本和运费的最 低化,或者利润最大化。 14、二战前经济地理中人地关系研究主要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缘政治学、人地相关论。 1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有:科学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国 际经济协调。 16、文化与制度转向的形成背景: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社会科学相关学派的影响、经济地理学 本身的变化。 17、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全球经济形成多级格 局。 18、区域主义的特点:重视野外调研、重视地方的综合(描述)研究、划分区域的拓扑学方法。 19、行为与感应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决策者行为、被雇佣者行为、消费者行为。 20、社会分工的前提:各地生产的自然差异、交换的发展。 21、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并且一定的运输手段和商业贸易的存 在是发展的前提。 2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有: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 23、区域划分的三种基本类型是:均值区域、功能区域、行政区域。 24、经济区的组成要素:经济中心、腹地范围、经济联系、产业结构。 25、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 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26、区域产业按产业功能分类可分为:新兴产业(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按要素 集约度产业分类可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7、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点、线、网络、域面。 28、区域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关系通道、空间、结点。 29、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的要素取向)是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公司战略取 向。 30、企业增长的战略有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企业实现扩张的方法包括接触扩张和等级扩张。

经济地理重点内容详解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P10)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包括第一、二、三、四次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发生;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也成为研究重点;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 2、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区别(P37) 区位条件是对于场所和区位主体而言;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3、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对农业经济地理学的意义(P64)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一是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相对优越性;二是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收益最大;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4、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P76)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就是最佳区位点;(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于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P99) (1)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对下列研究具体指导意义: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与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6、企业增长的动因(P115) 企业增长的动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有关,政府支持也促使了公司的增长。 (1)实现规模效益: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效益的增加,即规模经济。 (2)实现交易内部化:由于市场的不断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 (3)技术优势的发挥: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