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刍议

新人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刍议
新人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刍议

新人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刍议-大学语文论文

新人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刍议

万彦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 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一种谈“文”色变的感觉,文言文作为中华五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文化视野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乐于接受,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新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10( 2013 )10 -0145 - 01

中华民族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高中文言文是我国文人知识分子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载体,是各朝各代文人学士所钟情的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方式,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来源,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篇幅和地位。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要有目的性,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要让学生带有学习的包袱。理性的看待文言文的学习,要敢于尝试新的研究性的教学方法。然而当前文言文的教学中却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学生将这门课看做枯燥无聊的课程,不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机械性地讲解,学生机械性地记录。高中文言文课堂上存在最多的一种现象是,老师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讲解意思,学生专心地记笔记,老师讲完了,学生也记完了。最后笔记丢在一边也不认真去看,整篇文章的写作精华没有掌握住,写作方法也没掌握住,老师学生都做无用功。考试之前,只能拿着课本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

2.教学观念落后。教师进行文言文的讲解时,还是沿用传统方法讲课方法,将蕴含无数思想和价值丰富的文言文讲成枯燥、单调的白话文,在抹杀文言文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抹杀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1.文言文的背景研究。文言文背景研究,从作者出发,老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古文写作时的背景,比如高一语文课文中的《烛之武退秦师》,文章选自哪里?作者是谁?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文章的写作?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这样就可以在上课时让学生思维活跃,发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讨论。有学生就会说,这一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录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老师可以接着问《左传》的作者,以及他的个人背景。这样学生就会有问题进行讨论,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制造学习古文的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文言文教 学创造性解读 [论文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 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点,阐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和意义,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提供一些文言文教学的参考 意见。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占有很大比重,一般来说,小学占10%左右,初中约占20% 左右,高中约占30%—40%。随着年级的升高文言文所占的比例也在上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在母语教

育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第9条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 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有效的实施教学。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点 (一)弄清字、词、句的含义,学习古汉语知识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诗文,包括论、说、疏、对、表、策、杂文、寓言、序文、赠序、传记、诗词、曲赋等多种形式。这些作品上起春秋战国,下起辛亥革命,纵贯三千年历史长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由于距现在时间较长,很多语汇的意思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要弄懂选文的

意思,首先就要弄清文言文中字词句的意思和有关句式的用法。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阅读文言诗文的第一步工作是扫除文字障碍,这就要求准确认读课文中的文字符号,特别是注意那些形似字、异体字、繁体字、通假字、古今字、生僻字、和异读字的音、形、义。理解词义,明确词序。对于词语要弄清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复词偏义的意义和用法,并结合语境弄清文言虚词的作用。分析句子,掌握句式。要经常引导学生分析一般的文言句式,了解常规的句式结构,牢固掌握判断句和省略句等常规句型。对于这些古汉语知识的学习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提高学生古汉语水平。 (二)了解历史知识,消除时代隔阂 时代隔阂是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 教学的主要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篇目,查阅相关的资料,弄清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了解有关史实和典故,了解名物典章制度和社会习俗,学习古代文体知

初中语文论文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刍议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刍议 【内容摘要】文言文在中学阶段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相比,文言文的比重则显得更大。但由于两者课程标准要求的不统一及初中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了高中教师对初中教师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因此,笔者从“有机融合,完善课标”、“纠正偏差,转变观念”和“循序渐进,提高层面”三方面来浅显地谈谈初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 【关键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刍议 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相比,文言文的比重则在高中显得更为大,具体表现为必修课本里的文言文篇目增多。而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如今在中学阶段它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出现在语文课本当中,足见各位专家对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重视。 然而,目前的初高中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信任,因此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特别在语法和文言文教学这一领域。高中教师多埋怨初中教师的不负责任,很多知识点没有讲或没讲透,导致自己必须再花上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填补;而初中教师也怅叹高中教师的不够理解,认为有些知识是不需在初中阶段讲解的,那本来就该是高中教师的职责。 记得在前几年,一些已毕业的学生来电聊天时提及:高中的文言文太难学啦!虽然以前您也曾在课堂上跟我们提及一些词性和句式的特点,但在高中的课堂里,老师则是“变本加厉”,更多的是让我们分析句子成分,分析词性,以此来让我们明了句式的特点和语法的特点,我们都觉得学文言文真的好没意思,好枯燥呀,甚至产生不想学的念头…… 曾经有一个网名为“小尾蓝蓝”的网友就“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时提及:“为什么不能在初中时渗透进去呢?孩子们英语语法已经学得很溜了,偏偏对母语的语法知识如此欠缺!不知主、谓、宾,不能判断动、形、名,这样的学生能算合格吗?” 笔者也曾于2007年4月参加了台州市青语会第14次教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文言文阅读教学”。与会代表们分别听取了初中二位教师的《小石潭记》和《狼》以及高中二位教师的《季氏将伐颛臾》精彩授课。而在此后的分组讨论评课中,初高中老师就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9-05-14T17:07:12.157Z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1期作者:任凯 [导读]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升人文修养。要想有效达成文言文教学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到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而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期教学准备就是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升人文修养。要想有效达成文言文教学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到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而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期教学准备就是课堂教学设计。文言文教学目标能否真正得到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因为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间桥梁。教学设计的巧妙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必须对文言文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思考,潜心研究。 关键词:研究现状;教学设计;遵循原则 正文: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研究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众多研究者探讨的热门话题。民国初期,朱自清等人就开始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研究,提出许多新颖的教学理念。随后,叶圣陶、张志公等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并且就怎样学好、教好文言文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就当时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少慢差、高耗低效”的问题展开大讨论,焦点在文言文教学的地位、意义、传统教学方式等领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倡导,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迫在眉睫。因此,一线教师研究生乃至专家尝试着去研究文言文教学,在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突破性贡献。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要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汲取民族智慧。可见,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利于他们从前人的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以及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从整体上来说,教学改革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相对来说,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成效不大。放眼一线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即可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一方面,有的教师依旧采用“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单一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喜欢模仿大学古代汉语语法分析课教法,一味去分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从而导致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有言无文缺乏文学的鉴赏和品味。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专门围绕考点来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内心过于浮躁,静不下心来阅读古典书籍,而且学生古文基础比较薄弱,也没有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有学生学习古文急功近利,为了分数而学、为了高考而学。除此之外文言文本身枯燥晦涩、深奥难懂。 总之文言文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造成。因此以课堂教学设计作为研究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切入口,尝试运用相关的教学原理去优化高中课堂教学设计乃至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能够解决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难题,同时也能够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二、文言文教学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从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中汲取精髓,抛弃过时的思想或者做法,尽可能避免生搬硬套机械模仿。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间桥梁。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取得文言文教学成功的有力保证。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课程观统领设计原则。以往的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设计时,仅仅对一篇文章或者一节课的教学点与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这种做是不够科学的,教学设计不能局限对一篇文章或者一堂课的设计,而是要有宏观的意识走向课程化。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先要有本学科总的课程目标,然后细化到阶段性课程目标,再细化到单元课程目标,再进一步细化到一篇文章乃至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之后,就得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是由哪些关键知识点来构成,而将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就是教学主线,即“教什么”。因此,就得考虑学习活动是否有效落实教学主线是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即“怎么教”。总之,教师是否有课程意识以及树立什么样的课程观,将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 2.坚持“文”“言”并重设计原则。 “文”“言”问题一直都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之痛。受各方面的制约,一线教师似乎很难在“文”“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才会出现顾彼失此、两者无法兼顾的现象重“言”轻“文”在常规课堂上表现尤为明显。因为要应付考试,考试侧重点是文言字词和语法,所以教师以“言”作为教学的重点,一味去落实字词和文言现象,把解释字词和疏通文意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文化、文学内容被搁置了,没有用武之地。重“文轻“言”在公开课堂表现最为突出。这两种教学做法是不符合教学实际,不值得提倡。文言文教学设计应该依据文言文的特性来设计。解析“言”离不开讲“文”,讲“文”必须依据“言”。总之,文言一致、文言并重是文言文教学之道,也是文言文教学设计之魂。 3.坚持立足于学生学的角度去设计教原则。一切教学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而不是着眼于教师的教。首先,文言文教学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教师站在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设计其“怎样教”的,也就是说想想他们初次阅读这篇文言文时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想想他们如何理解文章思路内容以及思想。基于这样考虑去设计文言文课堂教学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不要把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吴俊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几次修改,但对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始终未变,还有加强的趋势。例如,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选材有所增加,高考中课外古诗文分数也占很大比例;另外,《新课标》也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面临着很多困难,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方面 1、从对古诗文的认识方面看,有的教师受实用主义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对他们未来人生没有太大的帮助。另外,还有教师认为,我们现在处于新的时代,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古代的东西,这些古诗文和现代社会是脱节的,学习起来浪费时间和精力。由于老师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古诗文的动力不足,兴趣不大,教学效果差。 2、从教材内容方面看,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教材古诗文的篇幅太多,不仅对老师是个挑战,学生学习起来更头疼。加之古诗文语言文字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必然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负面影响。 3、从教师知识学养方面看,教师自身的古诗文基础薄弱也是

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着白话文,教育发展了几十年,那些熟读经典作品的优秀老教师大多不在教学岗位上了,而现在的教师相当部分对古代经典作品积累不够,不能得心应手去发掘古诗文的内涵,引导学生去领悟古诗文的魅力,而只是一味去背教参、背教案,从个别字词讲解出发,肢解课文。 4、从教学方法上看,现在为数不少的教师仍然采用的是“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少具有启发性、能力培养和人文熏陶的讲解和引导。教学方法的单一和呆板,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学生方面 1、学习古诗文兴趣不大。读古代诗文,必须要咬文嚼字、回顾历史、理解背景,这种花时间、花精力的工作对追求直观、快节奏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但是又考虑到高考的原因,就不得不学。课堂古诗文讲授的种种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受现实功利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学习古代诗文不是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读大学涉及古代的东西很少,因而缺乏古诗文学习的动力。 2、人生经历有限、知识积淀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入高中教材的古诗文有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不少作品表现了古代作者坎坷的人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由于学生受生活视野的限制,学习古诗文难以体会到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不到作品的魅力,因而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一般说来,男同学比女同学对学习古诗文更感兴趣。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录入时间:2010-4-22 10:22:07 添加者:admin 陕西省蓝田县城关中学/刘颖洁 [摘要]:文言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将之变成他们自由阅读历史文献,学习研究的工具;同时继承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尤其不应忽视文化的传承性,应该了解掌握现代文中文言成份,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即于此三种目的,在文言文教学中,一要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集成块;二要在注重学习“文”的同时,注重“言”这一物质外壳的积累,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法等语法角度扎实积累;三要“言”、“文”统一,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四要从古人的立身处事中得到启示,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言文统一;古为今用;集成块;语感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做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工具;二是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三是了解、掌握、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份,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基于此,文言文教学拟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集成块” 我们学习文言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为此学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成这些就必须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语感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实践习惯,它的获得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语言实践。古人所说的“涵泳”、“好书不厌百回读,其中滋味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等读书心得着重描述的就是这种语感的形式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认识主体对言语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呢? 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就必须重视诵读。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句读,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诵读非死读,而是学生对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弄清楚之后的诵读。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讲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讲究上比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工夫少了,多数只看看而己,这又偏向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不偏。吟诵时,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这里“理智地了解”、“亲切地体会”,便是语感训练时包括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主要是记载谋略和辞说,以记言见长,体现战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语言智慧,这种文章不诵读是体会不了其语言艺术的,面一般漫读没有对内容的通彻理解也是体会不到其语言艺术的。例如邹忌对妻、妾、客问了同一个

高中文言文教法之管见

高中文言文教法之管见 【摘要】本文以课堂教学为例,谈一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言文,主要谈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不惧怕文言文的学习。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蜀道难》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文言文既好教又不好教。说好教是就文言文的内容而言的,文言文因其距今年代久远,因而可讲的内容较多,教师不会觉得无内容可讲,不说别的,仅仅围绕词类活用就可以讲一两节课;说不好教是就学生而言的,当今学生中流行一句话“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还是因为其距今年代久远,学生普遍觉得其生涩难懂,虽然当下课外辅导书较多,学生可以对照注释疏通文意,但对于文本的结构、思路以及情感等比较深刻的内容,却是知之甚少。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走进文言文文本,走进古代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是第一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依照注释疏通字词、句式、文本大意及写作背景,并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有了课前预习做基础,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朗读,读懂大意,并梳理文中的文言知识,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在归纳文言知识时要注重和学生互动探讨,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纳文言知识,目的在于读懂读通文章大意,笔者认为这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步。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在了解文章大意之后,知道作者在“写什么”,接下来就要了解作者是怎样组织安排内容的,也就是作者是“怎么写”的。以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蜀道难》为例,笔者在课堂中试着引导学生以课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突破口,结合上下文分析得出“作者每次感叹蜀道之难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结论。其中第一段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要是感叹蜀道之高,第二段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要是慨叹蜀道之险,第三段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要是感叹蜀道战祸之惨烈。作者围绕蜀道之“难”,分别从高、险、战祸惨烈来行文,文章的思路结构一目了然。 精读课文,品味文本语言和主旨。在疏通文意、理清写作思路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到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描述蜀道之难的?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品味文本。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通过思考课文中的语句来体味语言特色和文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就用了夸张和引用神话传说的手法,极力渲染蜀道之高。再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了衬托的手法表现蜀道的高和险。 在充分探讨文本语言特色之后,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作者为什么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是培养人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要求 越来越高,我国也先后进行八次课程改革,收效明显。但是,高中的文言文教学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迫于应试压力,教师单方面输 出模式没有根本转变,学生学习思考密度不强,文言文课改流于形式;高中生文言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差,文言文教学实际效益低。基于此,本文提出用核心素养的这一新时代要求来指导高中文言文教学,尝试解决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的费时而低效的问题。核心素养是近几年出现的世界性话题,是一种可测评的、可习得的关键能力和可考量的、可感的必备品格的统一,是个人社会生存和发展及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关系的保证。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做以概述。第二部分,依据笔者在淮滨高中教学经验,并展开对高二文理各两个班学生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问卷调查,对部分语文教师进行访谈,问题涉及学 生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和效率、教师教法和对文言文态度等方面,从调查结果中总结淮滨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并 针对调查到的问题,分别从学校重视应试、教师素质局限、学生学习有效性不足及文言文自身特点这些方面简要分析淮滨高中文言文教 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站在教师视角,分别从语文核心素养提出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这四个维度出发,把笔者曾尝试的教学实践分类整合,提出高中语文教师应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加以改

进,并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上的关注,引导学生发现并能够鉴赏文言文中的美,从而让学生在敬仰古人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创新之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立足核心素养的理念,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淮滨高中文言文教学实际问题,借助当前最 权威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维体系,提出适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具体建议,尝试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并帮助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 沙西初中蒋瑞华 【摘要】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为了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让文言文“活”出精彩,我谈谈自己的肤浅见解。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精彩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好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因此,如何让初中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确立目标,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上了几年的初中语文,发觉大多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模式,即:文章作者介绍——朗读——疏通词句——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1.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2.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3.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不用担心学生掌握不了。但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对文言文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大多数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有很强的文学性,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是很有影响的。如,《愚公移山》、《陋室铭》、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2009-05-06 15:37) 标签:- 分类: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首先,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什么兴趣。其次,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加上传统文言教学中,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的说法。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根据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文言文教学三步走,即诵读一理解一识记。这三个环节并非是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持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行的。 文言文诵读之法 一、诵读 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目的。而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诵读这一环节,在课堂设计中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课前预习时默读;顺从文字时小声读;课上学习时较难把握的文章,可由老师范读,容易把握的文章可让学生自己朗读,还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和配乐朗读等;课下记忆时可诵读;巩固复习时要边想边读。经过多次实验,我发现优美的散文配上合适的音乐来朗读,效果会更好。 二、理解 文言文的教学贵在“理解”。它包括:字词的理解、文义的理解、思想的理解、感情的理解等。只有理解深入透彻,才能灵活掌握,举一反三。否则,便成了“一路捡,一路丢”,最终一无所获。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此,我将课堂上的理解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自主学习,独立理解。例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时,我鼓励学生根据注释先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不求统解、甚解,力求从整体上理解全文。第二步,质疑提问,点拨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质疑、讨论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词语进行探究理解。教师在这一步只是在学生对知识把握不准时给以适当的点拨,而后明确。第三步,方式灵活,巩固理解。这一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翻译课文。可以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进行。如可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更正或补充。这样的练习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教师要加以评价,肯定译的好的地方,明确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第四步,以全班为单位,复述或讲故事,将所接收来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力求准确无误。 初中文言文识记之妙招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而“识记”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识记的最直接目的是应对考试,更长远的目的则是为高中阶段或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基础。文言文除背文段外,还应熟记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常见虚词的翻译,作家、作品和出处。要想把这么多知识全部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在这时的指导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

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Word版

会员:胡付彪友情提供 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钱梦龙)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有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经”,叫做“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八字真经”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以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考文言文就该这样考,舍此别无他途。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会成为改革死角的症结所在。 所谓“八字真经”,无非就是由老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以应付考试(文言文考试也必须相应改革,这应该另写文章讨论)。

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而且其肢解的细碎程度,比之现代文教学中的肢解课文更甚更惨,说它

“碎尸万段”也不算夸张。文言文事实上已经不再是饱含思想情感的“文”,即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无论“韩海”“苏潮”,一到语文课上,都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微澜。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于是,几位很权威的专家曾主张取消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理由是:像现在这样蜻蜓点水式地教一点文言文,教学效果又差,与其如此,倒不如干脆不教,以便集中力量教好现代文。这个主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真要实行的话,恐怕很难得到大家赞同;国家教委近年新颁的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也还有一定的要求。我认为,我们可以不赞成取消文言文教学的主张,却不能不正视主张取消的同志所根据的事实。 我主张中学里不但要教文言文,而且要适量多教一些,但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教法。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13-01-29T11:41:13.71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宋晖[导读] 例如,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尾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晖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 719000 摘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激发学生兴趣,有效诵读感知,鼓励其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品味鉴赏等,这些适当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文言文鉴赏水平。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方法创新有效鉴赏以前我们教文言文,注重逐字逐句的串讲,力求详尽透彻,生怕漏掉重要文言知识点,但其结果是学生课上听得懂,课后忘得光,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实践告诉我们:课上满堂灌,不仅让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违背了认知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在新的《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文言文教学有了新的转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其实也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实践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我逐步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各位同仁共商榷。 一、注重有效诵读,深入领会感知 当前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常见的还是以词语训练和古汉语知识教学为主体。实词的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的不同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常见文言句式等,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无疑,重视积累是文言文的基本学习规律,但仅仅进行字词训练和记熟语法知识就能达到积累的目的吗?记住常用实词的几个义项、常用虚词的几个用法就可以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了吗?这样显然行不通。况且,古汉语语法知识是后人对前人文章特点的归纳,并不是前人写作时执行的严格标准,有些文言文内容也不是用语法知识可以准确描述的。因此,以词语训练和古汉语知识教学为主体的文言文课堂并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借鉴古人学习文言文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重视诵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在整体阅读中感悟。当前,很多专家、名师都提倡“在课堂上让读书声嘹亮起来”,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课堂重视了“读”,却没有达到“有效的读”。有效的读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是为了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领悟文本内容。因此,教师要敢于范读,通过正确的断句、停顿、轻重音处理,有效地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感情,得到深切的感悟,尤其要注意对文章细微处的挖掘。 例如,《长恨歌》中对末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句的诵读处理。文章在记叙了贵妃自缢身亡,玄宗日思夜想的痛苦之后,揭示了两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阴阳相隔的遗憾苦痛之情。所以诵读时就应以深情又感慨沉痛的语调去朗读。 二、讨论有的放矢,培养合作意识 在自读过后,学生可能会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也让他们找到合作的快乐。 比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侍坐》,这是一个介宾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直译就是:用别国的军队来加在这个国家之上(有别国的军队来侵略这个国家),而“因之以饥饿馑: “因”,课文下注释是“连着”,“饥馑”指荒年,直译就是“用荒年连着”,这句话就翻译不通,这类难题一个人难以解决,但经过讨论之后,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是“因之以饥馑”应该和“加之以师旅”是相似的句式。所以“因之以饥馑”应为“因加之以饥馑”。这样翻译过来就是“连着用荒年加在这个大国之上”就通了。在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讨论之后,答案找到了,激发了合作的兴趣,培养了合作的意识。 三、探究要有效果,培养创新意识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思考的时间,几乎所有的思考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学生数理化学习的任务很繁重,常常无暇顾及语文作业,更难抽出时间去复习文言文,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便能节省时间进行必要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兰亭集序》为例,文中的“死生亦大矣”一句,一般译作: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但如果我们指导学生联系前文作者对两种生活方式的叙述以及对人们留恋有生之乐的描述去理解,引导学生探究就不难明白作者实际要说的应该是:“要怎样活着实在是件大事啊!”这样的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教给了学生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在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以后,学生更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乐趣。 四、注重品味鉴赏,吸收古文精华 文言文的语高精炼,语义丰富、含蓄、深刻,有时还显得很朦胧。在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鉴赏。品字词,体会其简洁凝练;品句式,体会其对称和谐;品音节,体会其抑扬顿挫;品内容,体会其丰富哲理;品情感,体会其真挚缠绵。教师应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注意发觉古文的精华,以积极的思想感情去教育学生,这是最主要的。遇到明显的糟粕,对学生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则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教育学生,把它放在一定的时代、社会来认识,从而明确我们应有的态度。 例如,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尾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认为它表现了“人生如梦”的虚无思想和消极情绪。如是这样,则该词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将被大大削弱。从全词来看,首先,描绘出周瑜的英雄形象,紧接着又抒发了作者对赤壁大战的神往之情。但是,在看到自己”早生华发“的现状,他怎能不心潮荡漾,感慨万千?由此产生了时光易逝、人生匆匆的感觉。言外之意,是自己遭受贬谪,英雄难以用武,才能不能发挥,徒有报国之心,又有何用?于是,“一尊还酹江月”,只有把满腔热忱,满怀惆怅,寄托于江上明月,让大千世界知道,让滔滔江水知道,皎皎明月知道!这是多么纯朴、坦荡、忠诚的心灵在表白、在倾诉,哪是什么虚无、颓废思想感情的反映呢?再者,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思想感情也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有其消沉的因素,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作品表达了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感情。我们应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以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去教育学、陶冶学生,这样既可以充分表达苏词的豪放气概,更可以使学生得到有益的教育和感染。 此外,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文道统一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学习古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效果。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 开题报告 巫溪中学高2015级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及其性质类型 名称: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课堂研究 性质类型:本课题为巫溪县中学詹祖凰老师负责,高中2015级语文组全体成员共同承担的县级教研课题,是通过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来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项目。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文言文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的实施使高中文言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合作讨论多了,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尽管文言文课堂教学渐见春光,但费时而效益不高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仍存在形式化、效率低下的现象。教师围绕考试需要而传授知识和搞习题演练,学生依赖于老师的传授与训练,被动地成了记笔记、死记硬背和做习题的机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高投低产,让师生皆倍感身心疲惫。为了让师生都有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文言文的教学任务,我们理应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而且传承民族文化精华是基础语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选学一定数量的文言课文,其意义可概括为三句话,即:一是为了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其情操。”文言文教学的比例上升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文言文中有中华文明几千年丰富的精神资源,包含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它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因此,对高中文言文课堂进行有效性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全国新课改情况,了解当前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二)、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培养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从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方面探索新形势下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四)、从教师自身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出发,探索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新模式。一个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比学校教育的其他任何可控因素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 (五)、从课堂教学的过程着手,研究高效生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依据新课标精神,教师可以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通过分析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而提出改进的思考,以期改变前述课堂教学现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概况 在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究方面,到目前为止,相关的论著和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改革十几年来,文言文教学仍停留在以教师串讲为主这一模式上。老师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于是“一字字地讲,一句一句地串译”,面面俱到;学生不停地做笔记,生怕漏掉一个词语解释,来不及思考,被动地听着,这样教学质量总也上不去。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兴趣激发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 1、巧导入。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学习《狼》可用故事屠户用肉钩吊死狼引入;《醉翁亭记》可用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 2、用媒体。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视频,FLASH,PPT等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习文言兴趣,

拉近学生与课文距离,吸引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三峡》《观沧海》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展示壮美的画面。老师通过这些素材可以很好的带领学生进入课文,走近古人,利用素材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给学生审美愉悦,提深对课文的理解。 3、多竞赛。争强好胜是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如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4、重激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不拘一格,激活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老师应及时报以掌声,或做出激励性评价,或发给他一个“创新卡”,或授予他创新能手的称号等,都能促使学生更加强烈的创新动机,进一步发展创新潜能。 二、注重学法指导 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修 改版 报告桃源县第九中学语文课题组xx年,我校由语文教研组余桂彬等同志申报的语文课题《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经省专家评审,顺利立项;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普通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效率不高、少慢差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培养学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此,我受课题組的委托,作开题报告。敬请专家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1、现状分析文言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学习优秀的文言作品就是汲取民族文化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可是多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同志曾发出这样的慨叹。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差,底子薄,教师教学文言文方法单一,缺乏

教学策略,为了准确掌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摸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的经验,课题组从学习兴趣、教材、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认识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降低;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缺少文言文的积累。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并未摆脱高考指挥棒,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上也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面对新课标的高要求和应试状态下其他学科的挤压,文言文学习的“少慢差费”,即“学生理解的少,学生掌握得慢,占用的课时多(费时),效果比较差。”不少教师手足无措,大大影响了文言文乃至整个语文科的教学效果。实施新课改以来,文言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如选修课本中文言文就占了不少的份量。学生三年高中毕业,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短,但不少人独立面对一篇文言文时,却还是一片茫然,以致于学习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课题组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阅读教学策略等理论知识,对自己以及有关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概括,反复研究新课标的有关要求,力求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等进行探究,以期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把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因此,探讨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改进目前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尝试写文言文,为文言文教学注入新活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d2993574.html, 尝试写文言文,为文言文教学注入新活力 作者:潘洁晶 来源:《神州》2011年第04期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文言文教学的高投入,低效率,也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喜爱文言文学习。通过让学生用文言文写小短文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串讲模式;广泛阅读;文言文写作 一、教学现状 文言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并推荐了背诵的篇目。教育部门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在加强。 然而,文言文教学的高投入,低效率,也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也是伤透脑筋。站在讲台上大讲特讲,换来的是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头昏脑胀,几欲入睡。每篇文言文的学习,都要经历这样痛苦的上课过程,学生实在难以爱上文言文,更别说课外主动去阅读文言文了。 于是,考试中出现的课外文言文部分,成了大多数学生的拦路虎。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古文类题目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得分率超低。 二、究其原因 首先,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甚少。平时大家说话交流从来不会用到文言文,这种很少出现在生活中的语言,实在很难学。 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到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由于每次考试,课内的几篇文言文必定有一篇要考语段阅读。于是,为了分数,学生死记硬背那些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丝毫不会从中找到乐趣。最后,课文是倒背如流了,然而那些优美的古文,在学生眼里却是毫无美感。这篇古文里学过了的文言词汇,在另外一篇古文里面出现,就立刻成了陌生的字眼,很少有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三、破局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