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生化)-试卷2

西医综合(生化)-试卷2
西医综合(生化)-试卷2

西医综合(生化)-试卷2

(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有关细胞内信息物质的错误叙述是

(分数:2.00)

A.细胞内受体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B.无机离子也可以是一种细胞内信息物质

C.细胞内信息物质绝大部分通过酶促级联反应传递信号

D.信号蛋白分子多为癌基因产物

解析:

2.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第二信使是

(分数:2.00)

A.受体

B.载体

C.蛋白质

D.小分子物质√

解析:

3.不涉及第二信使的细胞信息传递途径是

(分数:2.00)

A.PKA途径

B.PKC途径

C.PKC途径

D.TPK途径√

解析:

4.不属于第一信使的物质是

(分数:2.00)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前列腺素

D.Ca 2+√

解析:

5.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分数:2.00)

A.cAMP

B.cGMP

C.IP 3

D.胰岛素√

解析:

6.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第二信使的激素是

(分数:2.00)

A.糖皮质激素

B.雌二醇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5β-羟基睾酮

解析:

7.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产生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分数:2.00)

B.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析:

8.既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又能激活磷酸二酯酶的激素是(分数:2.00)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胰岛素√

解析:

9.以IP 3和DAG为第二信使的双信号途径是

(分数:2.00)

A.cAMP-蛋白激酶途径

B.Ca 2+一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C.cGMP-蛋白激酶途径

D.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解析:

10.不能通过胞内受体发挥作朋的激素是

(分数:2.00)

A.肾上腺索√

B.甲状腺素

C.雌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析:

11.通过胞内受体发挥作用的激素是

(分数:2.00)

A.肾上腺索

B.甲状腺激素√

C.胰高血糖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析:

12.通过膜受体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分数:2.00)

A.性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甲状腺索

D.肾上腺素√

解析:

13.直接影响细胞内cAMP含量的酶是

(分数:2.00)

A.磷脂酶

B.蛋白激酶A

C.腺苷酸环化酶√

D.酪氨酸蛋白激酶

解析:

14.下列哪种酶激活后会直接引起cAMP浓度降低

(分数:2.00)

B.蛋白激酶C

C.磷酸二酯酶√

D.磷脂酶C

解析:

15.cAMP能别构激活下列哪种酶

(分数:2.00)

A.磷脂酶A

B.蛋白激酶A √

C.蛋白激酶C

D.蛋白激酶G

解析:

16.可直接激活蛋白激酶C的是

(分数:2.00)

A.cAMP

B.cGMP

C.IP 3

D.DAG √

解析:

17.依赖Ca 2+的蛋白激酶是

(分数:2.00)

A.PKA

B.PKC √

C.PKG

D.受体型TPK

解析:

18.cGMP能激活

(分数:2.00)

A.磷脂酶C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G √

D.酪氨酸蛋白激酶

解析:

19.G蛋白是指

(分数:2.00)

A.蛋白激酶A

B.鸟苷酸环化酶

C.Grb2结合蛋白

D.鸟苷酸结合蛋白√

解析:

20.激活的G蛋白直接影响

(分数:2.00)

A.蛋白激酶A

B.蛋白激酶C

C.磷脂酶A

D.磷脂酶C √

解析:

二、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

A.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 B.酪氨酸蛋白激酶 C.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D.Ca 2+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分数:8.00)

(1).蛋白激酶A是(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

(2).蛋白激酶C是(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3).蛋白激酶G是(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4).有受体型和非受体型的蛋白激酶是(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A.PKA途径B.PKC途径C.PKG途径D.TPK途径(分数:4.00)

(1).不涉及第二信使的是(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2).以Ca 2+和磷脂为第二信使的双信号途径是(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A.cAMP B.cGMP C.IP 3 D.Ca 2+(分数:6.00)

(1).心钠索的指第二信使是(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2).NO的第二信使是(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3).肾上腺素的第二信使是(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三、 X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21.涉及第二信使的细胞信息转导途径包括

(分数:2.00)

A.PKA途径√

B.PKC途径√

C.PKG途径√

D.TPK途径

解析:

22.激素的第二信使包括

(分数:2.00)

A.Ca 2+√

B.PIP 2√

C.cAMP √

D.IP 3√

解析:

23.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产生第二信使的物质包括(分数:2.00)

A.雌二醇√

B.甲状腺素√

C.维甲酸√

D.活性维生素D 3√

解析:

24.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包括

(分数:2.00)

A.高度专一性√

B.高度亲和力√

C.可饱和性√

D.可逆性√

解析:

25.G蛋白的特性包括

(分数:2.00)

A.是鸟苷酸结合蛋白√

B.各种G蛋白的差别主要在α亚基√

C.α亚基本身具有GTP酶活性√

D.三聚体G蛋白具有ATP酶活性

解析:

26.激动型G蛋白被激活后可直接激活

(分数:2.00)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 √

C.蛋白激酶A

D.鸟苷酸环化酶√

解析:

27.通过G蛋白偶联通路发挥作用的有

(分数:2.00)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素√

D.抗利尿激素

解析:

28.蛋白质分子中较易发生磷酸化的氨基酸是

(分数:2.00)

A.Gly

B.Ser √

C.Thr √

D.Tyr √

解析:

29.PKA激活需

(分数:2.00)

A.cAMP √

B.cGMP

C.Mg 2+√

D.GTP

解析:

30.能与GDP/GTP结合的蛋白质是

(分数:2.00)

A.G蛋白√

B.Raf蛋白

C.Grb-2蛋白

D.Ras蛋白√

解析:

31.与配体结合后,自身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是

(分数:2.00)

A.胰岛素受体√

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D.生长激素受体

解析:

32.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可使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水解产生(分数:2.00)

A.cAMP

B.cGMP

C.DAG √

D.IP 3√

解析: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3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3-1) 医学试题精选 20**-01-01 22:05:03 阅读75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控 [測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2.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3.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element) 4.操纵子(operon) 5.启动子(promoter) 6.增强子(enhancer) 7.沉默子(silencer) 8.锌指结构(zinc finger) 9.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 10.CpG岛 11.反转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12.基本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13.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14.基因表达诱导(gene expression induction) 15.基因表达阻遏(gene expression repression) 16.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 ) 17.衰减子(attenuator) 18.基因组(genome) 19.DNA结合域(DNA binding domain) 20.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21.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temporal specificity) 22.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spatial specificity) 23.自我控制(autogenous control) 24.反义控制(antisense control) 二、填空题 25.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是由____ 、____和____相互作用决定的。 26.基因表达的方式有____和____。 27.可诱导和可阻遏基因受启动子与_相互作用的影响。 28.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包括____ 、____。 29.操纵子通常由2个以上的_序列与____序列,____序列以及其他调节序列在基因组中成簇串联组成。30.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常见的有____ 、____ 、____。 31.原核生物基因调节蛋白分为____ 、____ 、____三类。____决定____对启动序列的特异识别和结合能力;____与____序列结合,阻遏基因转录。 32.就基因转录激活而言,与其有关的要素有____ 、____ 、____ 、____。 33.乳糖操纵子的调节区是由____ 、____ 、____构成的。 34.反义RNA对翻译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与 ____ 杂交阻断30S小亚基对____的识别及与____序列的结合。35.转录调节因子按功能特性分为____ 、____两类。 36.所有转录调节因子至少包括____ 、____两个不同的结构域。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 ) 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就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 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就是因为它含有的不 饱与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就是二硫键。 (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 结合。 (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就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就是线粒体。(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就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

1、下列哪个化合物就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 ()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就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下列哪个: (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 酸 E、以上都不就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就是 (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 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与量无改 E、对 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就是: (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 E、DNA

八种常用生化实验步骤

实验一基因的PCR扩增技术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简介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体外克隆基因的重要方法,它可在几个小时内使模板分子扩增百万倍以上。因此能用于从微量样品中获得目的基因,同时完成了基因在体外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极为有用的研究手段。 常规PCR反用于已知DNA序列的扩增,具体可分为三个主要过程:一、变性。通过升高温度使DNA双链模板分子中氢断裂,形成单链DNA分子,温度为94℃,时间1min。二、复性。降低温度使DNA单链分子同引物结合。温度为55℃,时间1min。三、延深。升高温度,在DNA聚合酶最佳活性的条件下在引物3端加入dNTP,实现模板的扩增,温度为72℃,时间2min。同时第一步变性前要在94℃下预变性5分钟,使DNA双链完全解开。经过 25-35个循环之后,在72℃下继续延伸10分钟。 PCR反应包含的七种基本成分: 1)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是最常适用的酶,商品化Taq DNA酶的特异性活性约为80000单位/mg. 2)寡核苷酸引物: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是影响PCR扩增反应的效率与特异性的关键因素。 3)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标准的PCR反应体系应包括4种等摩尔浓度的脱氧核苷三磷酸,即dATP、dTTP、dCTP和dGTP。每种dNTP的浓度一般在200-250μl之间,高浓度的dNTP对扩增反应会起抑制作用,可能是dNTP与Mg2+螯合有关。 4)二价阳离子:一般需要Mg2+来激活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由于dNTP与寡聚核酸结Mg2+合,因而反应体系中阳离子的浓度一般要超过dNTP和引物来源的磷酸盐基团的摩尔浓度。Mg2+的最佳浓度为1.5mmol/L。 5)维持PH值的缓冲液:用Tris-Cl在室温将PCR缓冲液的PH值调至8.3-8.8之间,标准PCR缓冲液浓度在10mmol/L。在72℃温育时,反应体系的温度将下降1个多单位,致使缓冲液的PH值接近7.2。 6)一价阳离子:标准PCR缓冲液内含有50mmol/L的KCl,它对扩增大于500bp长度的DNA是有益的。 7)模板DNA:含有靶序列的模板DNA可以以单链或双链形式加入到PCR混合液中,闭环DNA的及增效率略低于线性DNA。 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了解引物设计的一般要求。 二、材料和试剂 10Х扩增缓冲液 4种dNTP贮存液(20mmol/L,PH 8.0) Tap DNA 聚合酶 5端引物(20μmol/L)及3端引物(20μmol/L) 模板DNA 琼脂糖凝胶 PCR仪(Bio-Rad公司)移液枪(0.5-10μL 5-50μL)枪头微量移液管 一、实验操作 1)按照以下次序,将各成分加到微量离子管内混合: 10Х扩增缓冲液2.5μl M g2+1.5μl 5端引物1μl

生物化学试卷A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生物化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 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20分) 1.基本氨基酸 构成蛋白质的20种α-氨基酸。包括Gly、Ser、Thr、Cys、Gln、Tyr、Asn、Lys、Arg、 His、Glu、Asp,Ile、Leu、Val、Trp、Phe、Met、Ala、Pro。 2.蛋白质的等电点 在某一pH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泳动,该pH即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 pH(pI)。不同的蛋白质由于带有可电离R基团的氨基酸残基含量各异,有不同的等电点pI。由于蛋白质能同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结合,所以它们的等电点将随着介质的离子组成而有所变动. 3.结构域 指蛋白质构象中折叠相对比较紧密的区域,结构域之间在空间结构上相对独立,每个 结构域均具备小的球蛋白的性质。结构域作为蛋白质的折叠单位、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 遗传单位。结构域的类型有全平行α螺旋式,平行或混合型β折叠片式,反平行β折叠片式, 富含金属或二硫键式等。 4.别构酶 服从别构调节的酶。例如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别构酶多为寡聚蛋白,有 一个或多个别构部位,可以结合别构调节物,并通过异促协同,改变酶与底物的结合。别 构酶具有与简单的非调节酶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动力学行为。 5.维生素PP和NAD+ 维生素PP包括烟酸和烟酰胺,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缺乏时可引起癞皮病,但是由于分布广泛,一般不会发生缺乏症。NAD+,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维生素PP的辅酶形式。NAD+作为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参与氧化还原,在这些反应中,以NAD+? NADH形式传递电子。 6.DNA变性 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两条链间的氢键断裂,两链分开的过程。高温、酸碱、有机溶剂、射线、脲、胍、甲酰胺均可引起DNA变性。变性后DNA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生物化学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就是( E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D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就是( B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就是( A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 B )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D ) A、产生NADH与FADH2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就是( C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就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D )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酸甘油脱氢酶

10、DNA二级结构模型就是( B ) A、α一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 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 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 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就是( D ) A、硫胺素 B、尼克酸 C、核黄素 D、磷酸吡哆醛 E、泛酸 1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就是( B ) A、尿素 B、尿酸 C、氨 D、β—丙氨酸 E、β—氨基异丁酸 1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信号就是( D ) A、UAG B、UAA C、UGA D、AUG E、AGU 14、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就是( D ) A、氨基酸 B、尿酸 C、肌酸 D、尿素 E、胆红素 15、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就是( B )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D、在核苷水平上还原 16、妨碍胆道钙吸收的物质就是( E ) A、乳酸 B、氨基酸 C、抗坏血酸 D、柠檬酸 E、草酸盐 17、下列哪种途径在线粒体中进行( E ) A、糖的无氧酵介 B、糖元的分解 C、糖元的合成 D、糖的磷酸戊糖途径 E、三羧酸循环 18、关于DNA复制,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D ) A、真核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B、为半保留复制 C、亲代DNA双链都可作为模板 D、子代DNA的合成都就是连续进行的

生化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评分标准

期末考试试卷………卷生物化学 A 课程名称… ……查考卷考核 类型考试形式开……分钟。分,答题时间120四大题,卷面满分100本试卷共…线……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 (10) 1分,共10(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分,……的)…号…)1、下列有关别构酶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学…… A)别构酶的速度-底物曲线通常是双曲线;(装… B)效应物能改变底物的结合常数,但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名… C)底物的结合依赖于其浓度,而效应物的结合则否;(姓……D)别构酶分子都有一个以上的底物结合部位(……)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生酮氨基酸( 2、……)异亮氨酸(B (A)丙氨酸…)…酪氨酸) C)亮氨酸(D (级封班…)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 3、下列氨基酸中,哪个为破坏α(…业… B)亮氨酸A)谷氨酸((专…… D)丙氨酸)脯氨酸((C……)pH7时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是( 4、在…密 (D)天冬氨酸精氨酸A)谷氨酸 (B) 丙氨酸 (C) (…别…系)、下列的pH值,何者代表天冬氨酸的等电点(5……2.77 (B) 6.63 (C) 5.74 (D) 3.5 )(A……) 6、蛋白质的溶解度(…… B A()加入中性盐后增加()在等电点时最大… 1 / 7 (C)变性后增加(D)加入乙醇后降低 7、胶原蛋白组成中出现的不寻常的氨基酸为() (A)ε-乙酰赖氨酸(B)羟基赖氨酸 (C)甲基赖氨酸(D)D-赖氨酸 8、蛋白质糖基化往往与肽链中下列何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结合() (A)谷氨酸(B)谷氨酰胺(C)酪氨酸(D)天冬氨酸 9、免疫球蛋白是属于() (A)核蛋白(B)简单蛋白 (C)脂蛋白(D)糖蛋白 10、将双链DNA溶液加热到温度恰好在Tm以下,然后在2分钟内使之冷却至室温时,其OD260值将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2015高级生物化学及实验技术试题答案

高级动物生化试题 问答题: 1. 简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非编码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1tRNA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 结构特征之一是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核酸中大部分修饰成分是在tRNA中发现的。修饰成分在tRNA分子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但其功能不清楚。5’末端具有G(大部分)或C。3’末端都以ACC的顺序终结。有一个富有鸟嘌呤的环。有一个反密码子环,在这一环的顶端有三个暴露的碱基,称为反密码子(anticodon).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链上互补的密码子配对。有一个胸腺嘧啶环。tRNA具有三叶草型二级结构以及“L”型三级结构,tRNA 的不同种类及数量可对蛋白质合成效率进行调节。tRNA负责特异性读取m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并将信息转化成相应氨基酸后连接到多肽链中。 tRNA为每个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提供了结合体,同时还准确地将所需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鉴于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关键作用,又把tRNA称作第二遗传密码。tRNA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异功能,例如,在没有核糖体或其他核酸分子参与下,携带氨基酸转移至专一的受体分子,以合成细胞膜或细胞壁组分;作为反转录酶引物参与DNA合成;作为某些酶的抑制剂等。有的氨酰-tRNA还能调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2rRNA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 rRNA) 核糖体RNA是细胞中最为丰富的RNA,在活跃分裂的细菌细胞中占80%以上。

他们是核糖体的组分,并直接参与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rRNA 提供了一个核糖体内部的“脚手架”,蛋白质可附着在上面。这种解释很直接很形象,但是低估了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主动作用。较后续的研究表明,rRNA并非仅仅起到物理支架作用,多种多样的rRNA可起到识别、选择tRNA以及催化肽键形成等多种主动作用。例如: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而这主要依靠核糖体识别tRNA 并催化肽键形成而实现。可以说核糖体是一个大的核酶( ribozyme)。而核糖体的催化功能主要是由rRNA来完成的,蛋白质并没有直接参与。 3 tmRNA tmRNA主要包括12个螺旋结构和4个“假结”结构,同时还包括一 个可译框架序列的单链RNA结构。tmRNA中H1由5’端和3’端两个末端形成,与tRNA的氨基酸受体臂相似。H1和H2的5’部分之间有一个由10-13nt 形成的环,类似tRNA中的二氢尿嘧啶环,称为“D”环。H3和H4,H6和H7,H8和H9,H10和H11之间分别形成Pk1,pK2,pK3,pK4。H4和H5之间则由一段包含编码标记肽ORF的单链RNA连接。H12由5个碱基对和7nt 形成的环组成,类似tRNA中的TΨC臂和TΨC环,称为“T”环。tmRNA 结构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可分为tRNA类似域(TLD)和mRNA类似域(MLD),TLD主要包括H1,H2,H12,“D”环和“T”环,MDL则包括ORF和H5,这两部分分别具有类似tRNA和mRNA的功能。tmRNA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菌及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中的稳定小分子RNA。它具有mRNA分子和tRNA分子的双重功能,它在一种特殊的翻译模式——反式翻译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中起“质量控制”的重要分子之一。识别翻译或读码有误的核糖体,也识别那些延迟停转的核糖体,介导这些有问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默认分类2010-05-15 20:53:28 阅读196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医学试题精选2010-01-01 21:46:04 阅读195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六章生物氧化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____KJ。 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和____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氧化呼吸链或____氧化呼 吸链,可分别产生____分子ATP或____分子ATP。 12.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_和____。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____、____和____。 14.胞液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线粒体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_。 15.铁硫簇主要有____和____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和____。 17.FMN或FAD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____。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____。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21.ATP合酶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____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____、____、____可与复合体Ⅰ结合,____、____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 素c氧化酶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为____,存在于线粒体中的 SOD为____,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 ____。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____和____。 三、选择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 ) 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 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 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卷(A)及答案 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使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一级结构未遭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结构域:对于较大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多肽链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缔合而成三级结构,这种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结构域。 3、氧化磷酸化:伴随电子从底物到氧的传递,ADP被磷酸化形成ATP的酶促过程即是氧化磷酸化作用。 4、酶的活性中心:是指结合底物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通常是相隔很远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三维实体。 5、冈崎片段:由于亲代DNA双链在复制时是逐步解开的,因此,随从链的合成也是一段一段的。DNA在复制时,由随从链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链称为冈崎片段。 6、Km值:是当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它的单位是mol/L,与底物浓度的单位一样。 7、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前体合成葡萄糖的作用称为糖异生作用。 8、密码子的摆动性:密码子的专一性主要取决于前两位碱基,第三位碱基重要性较低,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摆动,称为摆动性或变偶性。 9、转录的不对称性:在DNA分子双链上只有某一区段或者一股链用作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这称为转录的不对称性 10、操纵子:是指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它包括启动子(P)、操纵基因(O)以及在功能上彼此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S)。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5分) 1、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丝氨酸和苏氨酸,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2、酶的活性中心包括催化部位(基团),结合部位(基团)两部分。 3、在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脂肪酸活化产生的脂肪酰CoA由脂酰肉碱带通过线粒体内膜。 4、多肽链中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通过3’,5’-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9)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9)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关键酶 2.变构调节 3.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4.诱导剂 5.阻遏剂 6.细胞水平调节 7.激素水平调节 8.激素受体 9.整体水平调节 10.应激 二、填空题: 11.代谢调节的三级水平调节为、、。 12.酶的调节包括和。 13.酶的结构调节有和两种方式。 14.酶的化学修饰常见的方式有与、与等。 15.在酶的化学修饰调节中,修饰酶的与两种形式的转变是通过的作用来实现的。 16.酶量的调节通过改变酶的与,从而调节代谢的速度和强度。 17.按激素受体在细胞的部位不同,可将激素分为和两大类。 18.应激时糖、脂、蛋白质代谢的特点是增强,受到抑制。 三、选择题 A型题(19~36) 19.变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部位是 A.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 B.活性中心催化基团 C.酶的-SH基团 D.酶的调节部位 E.酶的任何部位 20.下列哪一代谢途径不在胞浆中进行 A.糖酵解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原合成与分解 D.脂肪酸β-氧化 E.脂肪酸合成 21.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源主要是 A.葡萄糖 B.糖原 C.甘油 D.酮体 E.氨基酸 22.最常见的化学修饰方式是 A.聚合与解聚 B.酶蛋白的合成与降解 C.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D.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E.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23.机体饥饿时,肝内哪条代谢途径加强 A.糖酵解途径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原合成 D.糖异生 E.脂肪合成 24.作用于细胞膜受体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类固醇激素 C.前列腺素 D.甲状腺素 E.1,25(OH)2D3 25.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类固醇激素 C.生长因子 D.蛋白类激素 E.肽类激素 26.有关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 A.一般都存在有活性(高活性)和无活性(低活性)两种形式 B.有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在酶作用下可以互相转变 C.化学修饰的方式主要是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安溪卫校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卷选择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蛋白质中氮的含量约占 A、6.25% B、10.5% C、16% D、19% E、25% 2、变性蛋白质分子结构未改变的是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空间结构 3、中年男性病人,酗酒呕吐,急腹症,检查左上腹压痛,疑为急性胰腺炎,应测血中的酶 是 A、碱性磷酸酶 B、乳酸脱氢酶 C、谷丙转氨酶 D、胆碱酯酶 E、淀粉酶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 D、缺乏辅酶或辅基 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A、酶浓度 B、底物浓度 C、温度 D、溶液pH E、以上都是 7、肝糖原能直接分解葡萄糖,是因为肝中含有

A、磷酸化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糖原合成酶 D、葡萄糖激酶 E、己糖激酶 8、下列不是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式是 A、机械能 B、热能 C、ATP D、电能 E、化学能 9、防止动脉硬化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E、IDL 10、以下不是血脂的是 A、必需脂肪酸 B、磷脂 C、脂肪 D、游离脂肪酸 E、胆固醇 11、一分子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A、38 B、131 C、129 D、146 E、36 12、没有真正脱掉氨基的脱氨基方式是 A、氧化脱氨基 B、转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以上都是 13、构成DNA分子的戊糖是 A、葡萄糖 B、果糖 C、乳糖 D、脱氧核糖 E、核糖 14、糖的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以供急需的有效方式 B、是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 C、糖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 D、为合成磷酸提供磷酸核糖 E、与药物、毒物和某些激素的生物转化有关 15、体内氨的主要运输、贮存形式是 A、尿素 B、谷氨酰胺 C、谷氨酸 D、胺 E、嘌呤、嘧啶 16、DNA作为遗传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含有体现遗传特征的密码 B、子代DNA不经遗传密码即可复制而成

生化实验基本原理及技术

生物化學實習 1 緒論 (一) 原理 1. 光依據其波長來分類: (1) 200nm~400nm 短波屬於紫外光 (2) 400nm~700nm 可見光波長 (3) 700nm~900nm 長波屬於近紅外光 2. 光通過溶液時,特定波長的光被吸收,眼睛察覺到的是沒有被吸收的波長。 核黃素會吸收450nm 的光,紅光與黃光會通過溶液而被肉眼所見。

第一單元 生化實驗基本原理及技術 2 圖1-1光譜儀 光譜儀可用來鑑定及定量純或不純的溶液中所含有的特定化合物,主要原理是基於兩個物理定律:1.柏朗定律;2.比爾定律 。 1. 柏朗定律:每單位厚度溶液其吸收入射光的比率為定值,被溶液吸收的入射光量與入射光強度無關。被每單位厚度溶液吸收的入射光比率為定值,每一單位厚度溶液若吸收10%的光,則光經過每一單位厚度溶液時,其強度即減少10%。 I =I 0 ? e -αι I :穿透光強度 I 0:入射光強度 α :溶液吸光係數 ι:光路徑長度 柏朗定律中以對數為底轉換公式,將吸光係數α轉換成比例常數K → log 10 I 0 / I =K ι log 10 I 0 / I = 吸光值(absorbance ;A) 或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 ; OD)

生物化學實習 3 2. 比爾定律:光經過吸光物質所產生的吸光值,與溶液中每單位面積所含的吸光物質數目成比例。 比爾定律描述比例常數K 與待測吸光溶液中溶質的濃度有關。 K =εc ε:消光指數 c :吸光物質濃度 I = I 0? 10-εc ι log 10 I 0 / I = A =log 1010εc ι= εc ι 當ι(光路徑長度)=1 cm 時 log 10 I 0 / I = A =log 1010εc = εc 特定溶質在特定波長下,消光係數ε為一常數。因此,當吸光物質的濃度變成兩倍,於相同的光路徑下,被吸收的光量也會變成兩倍。 圖1-2 22 μM 溶於0.1M 磷酸鈉,pH 7.06,1公分 光路徑(light path)的條件下測定 波長 吸 光 值

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8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答()A.4.00g B.5.00g C.6.40g D.6.00g 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答()A.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 3.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答()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C.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D.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4.Km值的概念是:答()A.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B.是达到Vm所必须的底物浓度 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的Km值相同D.是达到1/2Vm的底物浓度 5.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答()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 6.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答()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7.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答()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8.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答()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 9.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答()A.叶酸 B.维生素B12 C.硫胺素D.生物素E.四氢叶酸 10.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答()A.肉碱穿梭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α-磷酸甘油穿梭D.苹果酸穿梭 11.氨中毒的根本原因是:答()A.肠道吸收氨过量B.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代谢增强C.肾功能衰竭排出障碍D.肝功能损伤,不能合成尿素E.合成谷氨酸酰胺减少

生物化学试题带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E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D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B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 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A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B )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D ) A、产生NADH和FADH2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C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D )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一磷酸甘油脱氢酶3、E. 10、DNA二级结构模型是( B ) A、α一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 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 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是( D )

A、硫胺素 B、尼克酸 C、核黄素 D、磷酸吡哆醛 E、泛酸 1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B ) A、尿素 B、尿酸 C、氨 D、β—丙氨酸 E、β—氨基异丁酸 1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信号是( D ) A、UAG B、UAA C、UGA D、AUG E、AGU 14、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D ) A、氨基酸 B、尿酸 C、肌酸 D、尿素 E、胆红素 15、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B )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汇总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A 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10、脂肪酸氧化称B -氧化。()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12、构成RN A的碱基有A、U、G、T。()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a -羟化酶。()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 、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a -1,4糖苷键相连:()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A、多肽 B、二肽 C、L- a氨基酸 D、L- 3 -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A、t RNA E、m RNA C、r RNA D、多肽链E、DNA 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 A、1 E、2 C、3 D、4. E、5 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 () A、1 B、2 C、3 D、4 E、5 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A、脂肪酸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磷脂合成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第六章生物氧化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 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 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 ___ 、 __ 、___ 、 _ 、____ 。 10.在NADH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 ,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 __ KJ 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呼吸链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呼 吸链,可分别产生 __ 分子ATP 或分子ATP。 12.ATP 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 和。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 __ 、 ___ 和。 14.胞液中α-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 ,线粒体中α-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 。 15.铁硫簇主要有__ 和____ 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 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 和__ 。 17.FMN 或FAD 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 __ 。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 ____ 、____ 、___ 、____ 、___ 。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 __ 。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 、___ 、___ 。 21.ATP 合酶由_ 和____ 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 ,__ 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 __ 、_____ 、 _ 可与复合体Ⅰ结合, ____ 、___ 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素c 氧化酶的物质有 __ 、___ 、___ 。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 为__ ,存在于线粒体中的SOD 为___ ,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 __ 和 三、选择题

生化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201 —201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A)课程名称:《生物化学》适用专业:考试日期: 1、结构域: 2、酶原: 3、糖异生: 4、一碳单位: 5、外显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分为和。 2、酮体合成的限速酶为,原料是。 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维系,纵向则靠维持。 4、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5、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6、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7、DNA复制需要RNA起作用,在原核生物复制中它是由催化合成的。 8、心脏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转氨酶是。 9、体内生成能量的最重要的两种方式是和。 1分,共10分) ()1.自然界里的蛋白质和多肽彻底水解后都产生L构型氨基酸。 ()2.基因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3.氧化磷酸化是可逆反应。 ()4.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的辅酶。 ()5.别嘌呤醇可治疗痛风。 ()6.转录开始前,与复制一样要先合成引物。 ()7.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 ()8.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即是肝脏的解毒作用。 ()9.真核生物mRNA加尾修饰点的序列是AATAAA。 ()10.真核生物mRNA多数为多顺反子,而原核生物mRNA多数为单顺反子。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7.( ) 8. ( ) 9.( ) 10.( ) 11.( )12. ( )13. ( )14. ( ) 15.( ) 16.( ) 17.( )18. ( ) 19.( ) 20.( ) 21.( )22. ( )23. ( )24. ( ) 25.( ) 26.( ) 27.( )28. ( ) 29.( ) 30.( )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55%,此溶液中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 A、8.8% B、8.0% C、8.4% D、9.2% E、9.6% 2、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肽键 E、范德华力 3、在生理pH条件下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是( ) A、亮氨酸 B、色氨酸 C、丙氨酸 D、赖氨酸 E、酪氨酸 4、在280nm波长附近具有最大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 A、天冬氨酸 B、丝氨酸 C、苯丙氨酸 D、色氨酸 E、赖氨酸 5、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 ) A、渗入肠道 B、生成谷氨酰氨 C、在肝中合成尿素 D、经肾分泌氨随尿排出 E、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6、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 A、氢键断裂 B、肽键断裂 C、盐键断裂 D、疏水键断裂 E、二硫键断裂 7、对DNA Tm值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与碱基含量无关 B、无种属特异性 C、与A-T碱基对含量呈正比 D、与C-G碱基对含量呈正比 E、同一个体不同组织DNA的Tm不同 8、连接核酸结构单位的化学键是( )

(完整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第四章糖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glycolysis) 11.糖原累积症 2.糖的有氧氧化 12.糖酵解途径 3.磷酸戊糖途径 13.血糖 (blood sugar) 4.糖异生(glyconoegenesis) 14.高血糖(hyperglycemin)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5.低血糖(hypoglycemin) 6.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 16.肾糖阈 7.巴斯德效应 (Pastuer效应) 17.糖尿病 8.丙酮酸羧化支路 18.低血糖休克 9.乳酸循环(coris循环) 19.活性葡萄糖 10.三碳途径 20.底物循环 二、填空题 21.葡萄糖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和。 22.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最终产物为。 2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两个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酶和酶催化。 2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 25.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 26.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ATP,净生成分子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2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2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2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 - 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TP。 3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 31.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或分子ATP。 32.6—磷酸果糖激酶—1有两个ATP结合位点,一是 ATP作为底物结合,另一是与ATP亲和能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TP才能与之结合。 3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3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的调控。 35.因肝脏含有酶,故能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而肌肉中缺乏此酶,故肌糖原分解增强时,生 成增多。 36.糖异生主要器官是,其次是。 37.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 38.糖异生过程中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39.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分别是和。 40.在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