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企业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

最新关+于企业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
最新关+于企业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

关+于企业并购定价的

博弈分析

关于企业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种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能产生协同效应,降低交易费用,提升企业战略地位。但企业并购过程中采取的并购战略实为一种并购定价博弈。据此应建立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定价博弈模型,对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博弈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博弈论均衡

一、引言

为在同Google的网络服务市场之争中提升竞争优势,微软宣布.将以4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最知名的网络门户之一雅虎微软当时提出的收购价格为每股3l美元,较雅虎当时的股价溢价62%而雅虎表示.446亿美元的收购价格“严重低估”了雅虎的实际价值.包括他们的全球品牌、庞大的全球受众、在广告平台力

‘面的大量投人、术来发展前景、一由现金流、潜在的盈利能力以及在全球的投资等等。因此,同绝了微软的收购报价,并提出了每

股40美元的收购报价,这样微软收购雅虎交易的总价值将在446亿美元的础上增加l20亿美元.增加了微软的收购成本。

据有关统汁数据显示,我国业的并购额在过去的5年里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而且随着股杈分置改革的进行,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万向也为我们勾画出卜市公司收购兼并的蓝图食业并蚴作为获取被并购业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其最终的价格是怎样确定的呢?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任何融入了人类一般劳动的产品都具有价值。同样,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也是具有价值的。因此,企业并购价格是由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双方谈判力量的影响。国内理论界的研究大部分是建立在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层面上.而本文借鉴博弈沦中的讨价还价硎论.根据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剥。并购价格的动态博弈过程,建并购定价模型并分析其均衡结果。

二、企业并购提升价值的理论

企业并购足企业兼并或购买的统称并购业实现自身扩张和增长的一种疗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为目的,以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资产)作为实现方式企业并购实施后,被并购企业有可能会丧失法人资格,即使被并购企业法人资格保留,但是其控制权也已经转移给并购方。

因企业并购的根木动机是业逐利的本性和迫于竞争力而采取的主动行动寻求扩张的业面临着依靠内部扩张和通过并购谋求发

展的选择。内部扩张往往需要经过一个缓慢而不确定的过程.通过并购发展则可迅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会带来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购交易的支持者通常会以达成某种协同效应作为支持特定并购活动的理由,即产生“1+12”的效果。理论界一般把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3个方面。

管理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并购后,管理能力得以充分利用而产生的效益。当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或行业的相关度较高时,管理协同效应大大提高。通过并购,两家企业可以共享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因此,并购活动收购的不仅是企业的资产,而且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等,这些都有利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经营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方面产生的收益,它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实现。规模经济是指产出在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通过并购,企业规模得以扩大,能够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规模效应能够带来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降低生产、管理、原材料供应等环节的成本费用。同时,企业通过混合并购等方式对其他行业进行投资,不仅能够有效扩展企业的经营范围,获取更广泛的市场空间,而且能够分散因本行业竞争激烈而带来的风险。

财务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在财务方面产生的种种效益,其中包括由税法、会计处理规则及证券交易带来的内在规定作用所产生的货币效应,由于企业资金运转的内部化、对外投资的内部化等作用所带来的财务运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例如对税法和会计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来进行合理的避税。在许多的并购案例中.并购交易并不是通过现金交易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由于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现金转移,也没有实现资本收益,因此是免税的。企业并购采用延期支付资本收益的方式.相应地减少了资本收益税。

企业并购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协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并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企业的并购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并购业绩也难以令人满意。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并购的研究表明,有3/4的并购企业收益少于并购前两个独立企业的收益之和。可见,并购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交易的实现,而在于企业的整体实力、盈利能力是否提高了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主并企业应充分认识目标企业进行包装、以次充好的行为,对目标企业传递来的并购信号,认真进行信息甄别,以免落入并购陷阱。但同时还应该认识到,由于资产的优良与不良都是相对而言的,对目标企业,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时期,对特定的管理者来说资产可能是不良的,但改变这些条件,就可能改变资产属性,提升资产质量。为此,主并企业应具体弄清双方的实

力、财务状况、行业背景和发展规划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并购方案。

首先,主并企业要按照追求战略发展、协同效应、开拓市场、提高先进技术、行业整合的标准,来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并购的目的不同.对目标企业的要求也不同。所以确定并购目标需要主并企业做好细致的前期调查工作。同时,目标企业在寻求重组机会和市场调研中,将选择对本企业发展有利的主并企业,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并购意向。

其次.需要双方在评估了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并购溢价以及自身交易费用的基础上,全面权衡并购双方现状以及相关因素。然后再进行谈判,并购双方掌握相关企业的大量历史和对未来预期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决定是否成交的价格基础,也是价格判断的焦点.正确评价目标企业的价值.可使交易价格相对公正合理,从而提高交易成功率,避免决策失误。

同时必须认识到,并购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投资,自身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并不仅仅等同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而是并购参与者之间策略互动的过程,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仅是这一动态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并购定价中,不同的主并企业对同一目标企业由于评估方式、方法的不同,双方的谈判力量、在并购中的地位,会产生不同的并购定价。动态地分析并购定价的全过程,并

根据具体博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出符合并购双方利益的并购策略,己成为并购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三、模型的建立

主并企业选择目标企业后.进行并购决策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此次并购活动是否能有效盘活企业资金、提高收益率、增加企业的利润。所以,必须建立并购收益模型,以确定主并企业是否能并购目标企业,模型的假设条件:

(1)市场上现有两家公司.主并企业A和目标企业B。

(2)主并企业以现有资产为基础,在原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3)对于各参与人来说,“所有参与人都是理性的,不会犯非理性的错误”是共同认识。

现假定A企业拟出资总资产的6比例来并购目标企业。剩余1—8比例的资产继续进行原企业的生产。经过企业并购,两家公司得到资产重组,其收益率将会发生变化。对于A企业:

①原有资产得以有效利用,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原有的收益率得到提高,增长率为a,概率为P;

②由于原有资金被部分抽出,致使原有企业的资金不足,生产率下降,收益率也随之下降,假设下降率为b,概率为1-p;对于B企业:

博弈论案例分析

博弈论 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游戏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什么是博弈论?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出棋‖ 招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现在,我们就一些例子来讨论博弈论相关内容。 一、从“囚徒困境”开始 在博弈论中,含有占优战略均衡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由塔克给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博弈模型。该模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下表给出了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 表囚徒困境博弈 [Prisoner's dilemma] 我们来看看这个博弈可预测的均衡是什么。对A来说,尽管他不知道B作何选择,但他知道无论B选择什么,他选择―坦白‖总是最优的。显然,根据对称性,B也会选择―坦白‖,结果是两人都被判刑8年。但是,倘若他们都选择―抵赖‖,每人只被判刑1年。在表2.2中的四种行动选择组合中,(抵赖、抵赖)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偏离这个行动选择组合的任何其他行动选择组合都至少会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差。不难看出,―坦白‖是任一犯罪嫌疑人的占优战略,而(坦白,坦白)是一个占优战略均衡。 要了解纳什的贡献,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非合作博弈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博弈论教科书上都会讲―囚犯的两难处境‖的例子,每本书上的例子都大同小异。 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

企业并购中的长期价值创造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一、企业并购中价值创造研究回顾 (2) 二、并购企业长期价值创造的源泉——动态能力观的持续竞争优势 (3) 三、知识协同与并购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 (4) (一)知识协同的提出和发展 (4) (二)企业并购:通过知识协同创新能力——实现价值创造 (5) (三)动态能力演化的知识知识协同过程 (7)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企业并购中的长期价值创造研究 【摘要】 企业的并购重组不仅要追求短期财务价值的实现,还应追求长期战略价值的的创造。本文在回顾并购企业现有价值创造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并购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表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以通过知识协同形成或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在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实现长期的价值创造。 【关键词】并购重组价值创造协同动态能力 前言 关于“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从Jensen和Ruback(1983)的开创性研究开始,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争论和研究。近三十年中,大量实证研究通过财务指标证实了并购重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可能和潜力,但具体到每一笔交易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怎样通过并购重组创造价值”成为并购重组研究中更为现实的课题。现有的有关并购创造价值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于企业短期的财务价值和市场表现,忽视了对企业并购后长期价值创造研究。但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前沿》中所告诫的,“公司收购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活动,只有在整合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收购,否则只是在财务上的操纵,这将导致业务和财务上的双重失败”。所以,企业并购重组的成功取决于不同组织之间的有效整合及其长期经营中持续价值创造的实现。 而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视角来看,长期持续的价值创造来源于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内外因素快速变化的超竞争环境中,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Eisenhardt, K. M. and Martin, 2000; Teece,D.J,G. Pisano and A. Shuen,1997)。且在动态能力的构建过程中,知识的相互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Zollo, M. and S, G. Winter, 2002)。现有的企业并购文献强调了企业知识对于有效管理并购过程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性(Haspeslagh, P. C., Jemison D. B. 1991),相关知识管理文献也认为,并购重组是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新知识

博弈论期末习题

《博弈论》期末习题 专业:经济学学号:2 ;姓名:王兆丽 一、试写出掷硬币博弈的局中人及其策略与得益函数,并写出双变量得 益矩阵。 答:局中人:盖硬币者和猜硬币者。 策略: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可选择策略,若猜对,猜者得1盖者-1.否则猜者-1盖者1.由于每一方都不会让对方在选择之前知道自己的决策,所以可以看做是同时做决策的。 双变量得益矩阵; 猜硬币方 二、试举生活中的一例,说明囚徒困境是如何产生的?并试分析可能走 出囚徒困境的途径。 答:例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的价格战。 产生原因:囚徒困境是在个体之间存在行为和利益相互制约的博弈结构中,以个体理性和个体选择为基础的分散决策方式,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并实现整体、个体利益共同的最优。简单的说,囚徒困境问题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引起的。 可能走出的囚徒困境途径:(1)惩罚。如果政府对实行价格战以获利的企业实行惩罚,那么就会制止这种现象发生。(2)忠诚文化。有时候,建立一种相互忠诚的文化也可以帮助走出囚徒困境。在很多组织中,团体产生所面临的囚徒困境问题的轻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差异的根本来源就是各个组织有自己的文化。(3)长期关系和重复博弈。建立长期关系使得囚徒困境博弈可以多次重复,如果这个“多次”足够长,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为了长远的将来利益而牺牲眼前的一笔横财,合作也是可以达成的。

三、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下面的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答:1、该博弈共包括四个子博弈:(1)从博弈方1选择R 以后博弈方2的第二 阶段选择开始的三阶段动态博弈;(2)从博弈方2第二阶段选择R 以后博弈方1 的开始选择的两个阶段动态博弈;(3)第三阶段博弈方1选择A 以后博弈方2 的单人博弈;(4)第三阶段博弈方1选择B 以后博弈方2的单人博弈 2、根据逆推归纳法先讨论博弈方2在第四阶段的选择。由于选择C 、D 个中 任何一个的得益都相同,因此在这阶段随意选择一个都可以。倒退回第三阶段, 博弈方1选择AB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再推回第二阶段,博弈方2选择L将得到 3选择R得到2,因此选择L;最后回到第一阶段,博弈方1选择L得到2选择 R得到3,。所以该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为:博弈方1第一阶段选择R, 博弈方2第二阶段选择L,即(3,1)是该博弈的完美纳什均衡。 四、两个寡头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博弈,企业1的利润函数是 q c aq p ++--=21)(π,企业2的利润函数是p b q +--=22)(π,其中p 是企业1 的价格,q 是企业2的价格。求: 1.两个企业同时决策的纯战略纳什均衡; 两个企业同时定价。根据两个企业的得益函数,很容易导出它们各自的反应 函数:απ1 /αp = -2(p-aq+c)=0 ____ p=aq-c απ2/αq = -2(q-b)=0 ______ q=b

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一)

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一) 摘要根据博弈理论,探讨了可能避免电信恶性价格战的两个途径。 关键词博弈论价格战1概述 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电信运营商不断采用价格杠杆作为其重要的竞争手段,各大运营商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近年来甚至出现了恶性价格战的趋势。目前关于制止电信业恶性价格战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笔者选择易发生价格竞争的行业———中国电信业为研究对象,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从产品的特征来看,价格竞争主要发生在那些产品差别化程度较小的行业;其次,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价格竞争一般发生在正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第三,从市场集中度来看,价格竞争多发生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阶段,企业间价格合谋的可能性较小;第四,从厂商生产规模来看,价格竞争行业中厂商的生产往往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第五,从产业的退出特征来看,易发生价格竞争的行业多具有较高的退出壁垒;第六,从产业关联特征来看,在价格竞争频繁的行业中,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销售商的强市场势力与行业价格竞争存在较强关联。 博弈论(GameTheory)又称对策论,起源于20世纪初,近20年来,博弈论作为分析和解决冲突和合作的工具,在管理科学、国际政治、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决定主体、给定的信息结构、效用3个基本要素组成。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问题,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2电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在我国电信业的现实中,各电信企业彼此提供的业务相近或替代,利益相互冲突,企业竞争策略也影响着竞争对手的策略的制订和发挥,这些特点反映出我国电信市场处于多寡头市场。分析和研究寡头竞争,纳什均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电信业的价格战是一个不断达到纳什均衡,又不断打破这一均衡,动态博弈的过程。在反复打破的过程中,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2.1建立模型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各家电信运营商是进行博弈的局中人,其博弈过程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先后次序的博弈。价格战之所以会打响,很大程度上就是竞争者之间互相降价;②完全信息的博弈。因为企业的定价行为是公开的,最终要面向消费者,竞争对手也是很容易获取价格信息的;③重复博弈。实际上价格是不断变动的,而且价格战也是持续的,所以可以看作是重复博弈;④零和博弈。虽然现在很多企业意识到了竞争与合作都是很必要的,但实际上在相关领域主要还是竞争,合作居于次要地位,因此可以看作是零和博弈。 2.2博弈的过程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设局中人为A与B,他们都是电信运营商,他们在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的价格都是P0。A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则刚刚成立不久,翅膀还没有长硬,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 (1)第一轮博弈(见表1)。 从A角度看,显然降价要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B好。从B角度看,效果也一样,降价同样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5.75,维持收益为3.9,它也同样会选择降价。在这轮博弈中,A、B都将降价作为策略,因此各损失0.5,整体损失1,整体收益是最差的。 这就是典型的纳什均衡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

石油企业价值评估及方法选择

石油企业价值评估及方 法选择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石油企业价值评估及方法选择 石油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各国对石油的储备和勘探开发都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并购也此起彼伏。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力度的加大,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国外的并购活动及勘探开发项目也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所投资项目的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石油企业与其它企业既有很多共性,也存在其特殊性。石油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其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也就是埋藏于地下的尚未开发、并具有经济开发意义的油气资源。石油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们现有的油气储量资产不断枯竭,因此必须通过钻井或收购活动进行补充。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地质不确定性、政治不确定性、油价不确定性、成本不确定性、财政体制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风险、汇率、利率和通货膨胀等不确定性。 一、地质不确定性。又称作技术不确定性或勘探开发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高投入的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在特定的地质结构、地理位置等条件下收益不确定性的风险。石油和天然气是储存于地下的流体资源,其生成的原因目前仍存在争议,而油气资源的分布则受到千百万年来各种复杂地质作用的影响,人们对油气分布和形成规律的掌握仍面临许多难题,同时,目前对全球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正在朝着成本高、勘探开发难度大的领域推进,如深海大陆架和偏远的边疆及内陆地区,油气的勘探开发成本无疑成倍提高,石油投资存在血本无归的巨大风险。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未来可能的探明储量会直接影响到评估结果,因此地质不确定性的风险会影响项目初期对一个油田的估值,而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新的地质信息会不断获得,又会不断带来估值的调整。 二、政治不确定性。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往往与政治紧密联系。企业的石油投资项目常会面临项目所在国的政治条件变动或制约而给项目带来的损失,有时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政策、战争、恐怖行为、汇兑限制和违约风险等。政治不确定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2005年中海油出价185亿美元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但由于遭受美国国会的巨大政治压力,最终败给了出价174亿美元的雪佛龙公司[29]。政治不确定性会影响对石油项目的估值,这种不确定性因国家和地区而异,而且不易预测和量化,因此难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 三、油价的不确定性。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动荡起伏,曾从90年代末的每桶10美元左右飙升至2008年的每桶147美元,然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而跌至每桶30美元左右,再上涨到每桶80-90美元。在这种油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一旦石油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势必使得根据油价走高预期作出的石油投资不仅不能取得丰厚利润,反而导致投资无法收回,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博弈论及其应用(期末学习报告)

博弈论及其应用长虹与同行家电业的价格战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博弈论及其应用 长虹与同行家电业们的价格战 一、事件背景 由军工厂转型的长虹是国内最早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1985年,军人气质十足的倪润峰执掌长虹。1994年,长虹在上海证交所上市;1995宣布自己成为“中国最大彩电基地”。 1996年,长虹的指挥官倪润峰决定拿出更大的动作。提出一个令人意外的“产业报国”计划。1996年,本土彩电企业陷入最艰难的苦战时刻,一个潜在的危机正在步步逼近。4月1日开始,彩电的进口关税将大幅下降。3月26日,长虹宣布,所有品种彩电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降价幅度从8%到18%。随后,猝不及防的其他中国厂家纷纷选择跟进。彩电业的价格大战,就在这样一种“产业报国”的氛围之中,拉开大幕。 价格战刚刚开打一个月,长虹的市场占有率就上升到19%,比降价前增加了7.9%。到年底,长虹坐稳了“彩电大王”的宝座。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有一台是外资品牌,还有一台才是其他国内品牌。倪润峰逐渐把国内同行们逼到了死角。在此战之前,国内各省市其实还有60多个地方性的彩电品牌,它们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割据一方,小富即安。然而在长虹的降价冲击下,大多数企业迅速凋零,成为行业重组中一颗颗散落的棋子,只能到长虹、康佳、TCL那里请求收购。彩电业从此步入由五六家大公司瓜分市场的时代。这一年,预算内国有企业的净销售利润率降低到历史最低点,亏损总数是1985年的28.6倍。相比之下,全国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22%,中外合资企业的所得税增长40%。 1997年,用价格战给中国企业家们好好上了一课的倪润峰被推上了事业的巅峰,1998年,在价格战中得到洗礼的国内同行开始显山露水。1999年,长虹的净利润下降74%;2000年5月,倪润峰卸下总经理职务,退隐江湖。2000年6月9日,康佳和TCL在内的九大国内彩电巨头联手组成价格联盟,准备正面迎击长虹的价格战。2005年4月16日,在这个特意挑选的休市日,长虹公布了2004年年报,抛出中国股市有史以来上市公司亏损之最:36.81亿元。价格战的发明者和坚决的拥护者,为最后的豪赌交出了最昂贵的学费。 二、各方的观点

企业的并购价值计算一——收益法

世界上绝大多数著名企业集团都是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产生的,因此,并购和重组可以说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研究统计表明,75%企业收购和兼并项目的结果是完全失败的。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出现了日趋活跃的并购市场。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没有公开的股票价格,目标企业的价值缺乏市场定价。如果企业高管层仅仅基于自己对企业价模糊的认识判断进行投资和经营决策,那么失败的风险将是巨大的。 企业家们经常会在并购决策之前寻求投资顾问公司的帮助,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可以获得很好的专业性建议。但是顾问公司经纪人收取佣金一般都是以完成一项并购交易为前提条件,因此,他们通常会尽量促成一项并购交易尽快达成,然而对于卖方企业而言,立刻被兼并收购有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在被收购之前能够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扩大市场影响力、设法体现出企业的最大投资价值,卖方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收购方在战略选择阶段通常会首先鉴别和量化收购可能带来的协同效应,预测收购后目标企业可以实现的年收入或现金流,接着通过对未来回报进行折现,得出目标企业的价值。然后再以这种价值估计为基础,设定收购价格范围。 收购方通常采用的这种价格计算模型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卖方企业将来能够为收购方创造的价值就是收购方购买的原因,但是卖方被收购后将创造的大部分(有时几乎是全部)协同效应都是由收购方带来的。因此,在并购谈判中收购方向卖方支付由自己创造的这部分协同效应的价格是完全不必要的。 收购方需要分别明了被收购企业作为独立实体的价值与在战略投资整体布局中的价值;卖方需要准确了解自身价值以及怎样能够使收购价值最大化。因此,无论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企业管理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模型对目标企业的现有价值、整合后的价值、交易竞价范围等做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判断。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其选择

\摘要《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于2005年4月起实施,打破了价值评估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使得收益法、市场法的应用有了政策上的依据,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如何正确、合理的选择三种方法应用于评估实践这一问题。关键词企业价值资产评估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1 引言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简称“意见书”),从基本要求、评估要求、评估方法和评估披露等方面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意见书明确提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这一规定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拟促成三足鼎立的评估方法格局。基于此,在具体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方法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现状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期权法较少采用。而在我国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首选和主要使用的方法,收益法、市场法很少采用,期权法几乎不用。赵邦宏博士对我国2003年企业价值评估使用方法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达95%左右,而收益法一般作为成本法的验证方法,不单独使用,市场法很少使用,期权法一般无人采用,而且在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中也未涉及到期权法,基于此,本文中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选择研究中不考虑期权法,仅以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方法为研究对象。3 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比较分析要选择适合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首先应从不同的角度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以下从方法原理、方法的前提条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进行比较分析。3.1 各方法的原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重建或重置评估对象,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精明的潜在投资者,在购置一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建造一项与所购资产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所需要的成本。收益法的基础是经济学中的预期效用理论,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的回报率,即对于投资者来讲,企业的价值在于预期企业未来所能够产生的收益。这一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艾尔文·费雪,费雪认为,资本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因而资本的价值实质上是对未来收入的折现值,即未来收入的资本化。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是基于一个经济理论和常识都认同的原则,类似的资产应该有类似的交易价格。该原则的一个假设条件为,如果类似的资产在交易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则在市场上就可能产生套利交易的情况,市场法就是基于该理论而得到应用的。在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中,市场法充分利用市场及市场中参考企业的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判断被评估对象的价值。[!--empirenews.page--]3.2 各方法的前提条件运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进行价值评估时目标企业的表外项目价值,如管理效率、自创商誉、销售网络等,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单项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够公允客观反映所评估资产的价值;三是投资者购置一项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具有相同用途所需的替代品所需的成本。若选择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投资主体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应超过目标企业按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所得的现值;二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够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可以客观的进行估算,也就是说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能合理的予以量化;三是被评估企业应具持续的盈利能力。采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需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指的是有多个交易主体自愿参与且他们之间进行平等交易的市场,这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交易资产的行情,即可认为是市场的公允价格;二是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企业或者交易案例;三是能够收集到与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这些信息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3.3 各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

价格战的原因_与对策_研究

2__价格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近年来我国商品市场价格战的连绵不断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因而企业在价格战面前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本文对价格战的原因进行了论述,阐明了价格战的后果,归纳了应对价格战的措施。近年来中国商品市场上价格战在各行各业频繁发生,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格协定、价格联盟,甚至采取各种手段促使国家政府出面阻止价格战。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未能使战火熄灭,反而越烧越旺,从彩电到VCD、钢材、建材、微波炉、冰箱、洗衣机、计算机,再到空调、服装等等,几乎无一幸免。为什么中国的价格战会持续进行,且会如此剧烈?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企业,该怎么面对各种各样的价格战? 本文通过研究价格战的原因与对策的问题,分别对当前我国价格战频发的原因、价格战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价格战的对策分析,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价格战;利弊;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modities market price case of continuous has its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asons, and thus enterprise in front of the need to take corresponding price war strate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price war, expounds the consequences of a price war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price war.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arket price war in all walks of frequent, so appeared various price agreement, price alliance, and even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national government stop price war. However, all this failed to make war to put out, but the hotter the fire, from color TV to VCD, steel, building materials, microwave oven, refrigerators, washing machines, computer, and then to air conditioning, clothing, etc., almost none escape by luck. Why are China's price war will continue to be so severe and? What is deep reason? As the enterprise, how to face all kinds of price war? 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ies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ce war, to the current price war in China were frequent reason, the price war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price war, hope for related area of research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Key words: The price wa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untermeasures

浅析价格战中的博弈论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博弈论 班级:10物流治理(采购与供应链1班) 学号:1040407122 姓名:曾维乐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价格战中的博弈论浅析 摘要:博弈论研究互动决策行为,大多数时候是研究对抗性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对抗行为。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类型众多。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什均衡。通过案例,充分运用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反向归纳法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经济决策中行为人如何决定最优决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针对商家的价格战问题。

关键词:囚徒困境懦夫博弈安全博弈纳什均衡 一、理论介绍 1、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也称对策论,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简单讲来确实是一些个人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同意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中能够看出,一个完整的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各自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博弈方的得益(得益矩阵)、结果、均衡等。 1、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能够是个人,也能够是团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3、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4、信息指的是参与人在博弈中所明白的关于自己以及其他参与人的行动、策略及其得益函数等知识。 5、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

(价值管理)企业价值评估八大核心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八大核心方法 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合理评估是在企业并购和外来投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适当的评估方法是企业价值准确评估的前提。本文将聚焦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方法,分别从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等方面给予分析和总结。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体系 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资产、权益评估,是对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的过程。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三大类。 收益法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至某特定日期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原理中的贴现理论,即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的回报率。收益法的主要方法包括贴现现金流量法(DCF)、内部收益率法(IRR)、CAPM模型和EVA估价法等。 成本法是在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从而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理论基础在于任何一个理性人对某项资产的支付价格将不会高于重置或者购买相同用途替代品的价格。主要方法为重置成本(成本加和)法。 市场法是将评估对象与可参考企业或者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对比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其应用前提是假设在一个完全市场上相似的资产一定会有相似的价格。市场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并购案例比较法和市盈率法。

图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体系 收益法和成本法着眼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不同的是收益法关注企业的盈利潜力,考虑未来收入的时间价值,是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方法,因此对于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并具有稳定持久收益的企业较适合采用收益法。成本法则是切实考虑企业现有资产负债,是对企业目前价值的真实评估,所以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以及所评估的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时,适宜用成本法进行评估。 市场法区别于收益法和成本法,将评估重点从企业本身转移至行业,完成了评估方法由内及外的转变。市场法较之其他两种方法更为简便和易于理解。其本质在于寻求合适标杆进行横向比较,在目标企业属于发展潜力型同时未来收益又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市场法的应用优势凸显。 二、企业价值评估核心方法 1、注重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现金流量法(DCF) 企业资产创造的现金流量也称自由现金流,它们是在一段时期内由以资产为基础的营业活动或投资活动创造的。但是未来时期的现金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在考虑远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候,需要将其潜在的时间价值剔除,因此要采用适当的贴现率进行折现。

企业并购中的定价法则

企业并购中的定价法则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四中学罗晓钟 如何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估值,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成败。一个企业的价值由许多因素决定。但归根结底,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大因素: 1.当前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状况; 2.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3.企业运营风险。 为什么同一企业的股票在不同的交易市场会有不同的价格,这主要是不同的资本市场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不同的资本市场有着迥异的利率水平,投资回报预期和资本供求关系。例如: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H”股价格比同一企业在国内上市的“A”股价格有70%折让,反映了两地不同的资本市场状况。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资本市场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 了解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状况有助于企业分析对手的资本成本高低,从而制定合适的谈判策略,尤其是牵涉到中外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

了解国际资本市场状况就能使中方处于主动状态,并赢取最大利益。 虽然资本市场状况之间的差异会影响企业价值的变动,但企业价值永远与其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成正比,与企业运营风险成反比。这可以用简单的永续成长公式来描述: 其中P代表企业价值:NI代表企业净收入(盈利能力);r代表折现率(运营风险);g代表盈利成长率。 如果将上述公式稍加变通,我们可以得出: 其中P/B代表市净率;ROE代表净资产回报率。由此可以看出,市净率(P/B)是与企业净资产回报率(ROE)成正比,与折现率(r)成反比。这种关系已经在国际资本市场得到充分印证。 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行业风险也不尽相同,其市场价值也很不一样。例如:高科技行业单位盈利的市场价值就会比传统行业高许多,体现了高科技行业高增长,高利润率的特征。 应该值得强调的是,企业兼并和收购要以优化资源为主要目标,即兼并能使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而不是只顾资本市场的买与卖,游戏于资本运作的漩涡中。

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是分别把各方案在研究期内不同时点上发生的所有现金流量按某一预定的折现率换算成等值的现值之和,然后比较各方案的现值和,其数值最大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上述的现值和应是所有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和与所有现金流出量的现值和之差。 使用净现值法应注意: 1、折现率的确定。净现值法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说明投资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资的报酬率,但没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具体报酬率是多少。折现率的确定直接影响项目的选择。 2、用净现值法评价一个项目多个投资机会,虽反映了投资效果,但只适用于年限相等的互斥方案的评价。 3、净现值法是假定前后各期净现金流量均按最抵报酬率(基准报酬率)取得的。 4、若投资项目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风险,那么最好分阶段采用不同折现率进行折现。 净现值法的优点 1、净现值对现金流量进行了合理折现,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有些方法在处理现金流量时往往忽略货币的时间价值。如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 2、考虑了项目计算期全部的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 3、考虑了投资风险性,风险大则采用高折现率,风险小则采用低折现率。

4、净现值能够明确地反映出从事一项投资会使企业增值(或减值)数额大小,正的净现值即表示企业价值的增加值。 净现值法的缺点 1、净现值的计算较麻烦,难掌握 2、净现金流量的测量和折现率、贴现率较难确定 3、不能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不能反映出方案本身的报酬率。 4、项目投资额不等时,无法准确判断方案的优劣,不能用于独立方案之间的比较。 二、内部收益率法(IRR) 内部收益率又称为内部报酬率,是使项目从开始建设到寿命期(计算期)末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等于零(或者说总收益与总费用现值相等)时的折现率,即为内部收益率。以内部收益率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指标,就是内部收益率法。内含报酬率法的优点 1、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2、从相对指标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内含报酬率法的优缺点: 内含报酬率法的缺点 1、内含报酬率中包含一个不现实的假设:假定投资每期收回的款项都可以再投资,而且再投资收到的利率与内含报酬率一致。 2、收益有限,但内含报酬率高的项目不一定是企业的最佳目标。

企业价格战的博弈分析

企业价格战的博弈分析 徐海学院市场营销04-1班 22040640 刘夏 [摘要]本文拟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囚徒困境、顶牛博弈、智猪博弈)阐述价格战爆发的原因、规避价格战的几点对策、价格战的合作双赢、小公司与大公司共同生存及面对价格竞争企业如何应对的问题。提醒企业的经理们企业在进行价格竞争时,应三思而后行。 [关键字]价格战、爆发、规避、合作与双赢、三思而后行 博弈论者把“定价”定义为一种博弈游戏。因为定价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公司的定价策略,它也和客户及竞争对手的回应息息相关。价格竞争是一种负和博弈,即竞赛过程中参与者都要付出代价。很多企业的经理们都完全了解价格战的冒险性和处于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在发动或者参与一个一个价格战之前都需要深思熟虑。但当他们面对价格战的进攻是是否应对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应对则是困难的决策。竞争中的企业都害怕价格战争,因为一旦卷入价格战,不管是赢是输,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然而价格战又是极易触发的。如何在价格战中打击对手,并使自己遭受的损失降至最小,是关系到企业命运的关键。因为无论什么公司在它进入市场之后的第一课,很可能就是价格战。在商战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竞争双方因为其中一方在价格上的非理智行为而对双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情况。对企业而言,竞争优势的终极目标是市场占有率,要求优势企业在市场份额面前保持清心寡欲绝非易事。近年来爆发的空调大战、彩电大战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本文拟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价格战爆发的原因、规避价格战的几点对策、价格战的合作双赢、公司与大公司共同生存及面对价格竞争企业如何应对。 1.为什么会爆发价格战 博弈论中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博弈表明了为什么会爆发价格战。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被关在不同的屋子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刑5年;如果两个都抵赖,会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个人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刑10 年。其收益矩阵如图: 此例中,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坦白,这是很经典的纳什均衡。在给

企业并购定价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定价策略分析 ?? ?共⒐菏瞧笠凳迪肿时狙杆倮┱诺挠行?手段。自2002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外资并购的制度性障碍已经排除。对此,业界普遍看好未来中国的并购市场。有专家预言,我国将会迎来一次并购高峰。在此背下,研究企业并购的定价中的策略问题,对确保并购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 ?? ?挂弧?W的确定 ?? ?苟阅勘昶笠档暮侠砉兰?W是保证并购成功的重要一环,因为合理的估价能减少博弈次数,降低并购费用。对W的确定需要收购方的财务、市场开发、生产各部门在并购小组的领导下,根据并购目的有重点地关注与取得目标企业的信息,并预以加工处理。并购估价监控中,监控的重点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专业才能相结合,避免做出错误的并购决策,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1、并购的价值创造点分析。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市场份额、技术程度、人力资源状况等资料的分析,辨识目标企业的价值创造点。 ?? ??2、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并购价格,决不是简单地由各单项经公允评估后的资产价值和债务的代数和。因为决定企业价格大小的因素相当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利用自有的资产去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所以,企业价值评估并不是对企业各项资产的评估,而是一种对企业资产综合体的整体性、动态的价值评估。通常所运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贴现法、市盈率法、资产价值法各有利弊,收购方因情况不同而选用合适的方法,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如果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应对方法的假设进行比较修允,对数据来源的可靠程度进行分析。 ?? ?挂陨衔?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确定,以此为讨价还价中的拒绝与接受的参考依据。当然,目标企业在被并购前,也有一个评估过程,首先,采用资产评估法或项目评估法,确定目标企业存量价值,此为目标企业的最底要价WX;其次,估计收购企业因收购行为而引起的税后年现金流量,折现后,作为收购企业可接受的最高价格,或者目标企业的最高要价WY。一般情况下,双方获取信息差异不是很大时,W (WX,WY)。 ?? ?共⒐杭壑档姆治鑫?并购决策和谈判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和可能的价格区间,以及理想的价格目标,这一切都使并购计划目标明确,进退有据,并最终在谈判中达成具体的交易价格,促成并购的突现。 ?? ?苟?、W*的确定 ?? ?乖谄笠挡⒐旱奶概泻驼?合过程中,只有考虑双方的权利义务,均衡双方的利益,才能使并购发挥作用,真正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双方利益的均衡过程实际上是收购方与目标企业的定价博弈过程。 ?? ?辜俣 ǎ? ?? ??1、尽管在确定W时,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但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收购方可能无法发现目标企业隐藏的财务问题,如担保、诉讼等。目标企业对收购价格中包含的未来收益预测是收购方的内部信息,目标企业可能无法完全知道,目标企业只知道收购方的预测的收益是标准分布于区间[0,1]上(可理解为收购方的收益、支出,目标企业不完全清楚,只知道大概的可能性)。 ?? ??2、设目标企业与收购方的讨价还价最多只能进行两个回合(当然可进行无数回合谈判,但回合越多,并购费用越高,合理确定W也是减少谈判次数的原因之一)。为便于分析,假定每个回合都是先由目标企业提出交易价格,由收购方选择是否接受,出价区间为(WX,WY)。 ?? ?谷绻?第一个回合收购方就接受目标企业的要求,则博弈提前结束,否则开始第二个回合;如果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博弈论 班级:10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1班) 学号:1040407122 姓名:曾维乐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价格战中的博弈论浅析 摘要:博弈论研究互动决策行为,大多数时候是研究对抗性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对抗行为。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类型众多。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什均衡。通过案例,充分运用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反向归纳法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经济决策中行为人如何决定最优决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针对商家的价格战问题。 关键词:囚徒困境懦夫博弈安全博弈纳什均衡 一、理论介绍 1、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也称对策论,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一些个人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各自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博弈方的得益(得益矩阵)、结果、均衡等。 1、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3、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4、信息指的是参与人在博弈中所知道的关于自己以及其他参与人的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