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1、质量的概念和质量保证

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实验过程中,仪器、试剂和操作等均会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衡量检验结果的质量常用准确度和精确度,或特异性和灵敏度。具体采用哪一种指标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决定,目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工作内容大致有3类,衡量起质量的技术指标不完全相同。

第一类是检出细菌的实验,包括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现代的细菌感染,混合菌较常见,一份标本中,会有2种以上细菌存在。无论标本直接涂片还是分离培养,检验结果必须如实反映感染病灶中细菌的真实情况。这类实验的质量,应该用细菌检出率或细菌分离率来衡量。

第二类是鉴定细菌的实验。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学、血清学的手段来鉴定病原菌。对分离到的病原菌都做出准确的鉴定,是反映细菌事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类是药敏实验。有稀释法和纸片法,前者是半定量的实验,可以用准确度和精密度来衡量,后者以敏感或耐药的形式报告,属于定性的实验,但实验过程中测量抑菌环是定量的指标。也应以准确度和精确度衡量。

所以实验室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以上这一点,在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方面就应该主动设置误差检测系统,实验中一旦出现误差及时发出警报,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2、室内质量控制

2.1在职人员

2.1.1须受过细菌学检验的专门基础教育以及相关的生物交全防护知识,并以细菌检验为专业,及时终结并积累工作经验。

2.1.2作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技术操作须完全遵守操作规程,并直接参与质量控制工作。

2.1.3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进展,将所掌握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1.4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培养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班,获取新信息。因为细菌学检验,投资人员培训远比投资与仪器设备更重要。

2.2操作手册及参考书

2.2.1细菌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本指导日常工作、简明扼要的操作手册,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修改。

2.2.2细菌室应准备一些细菌学参考书,解决某些少见的菌种的分离鉴定,判断细菌的致病性及向临床医生解释结果时用。

3、设备质量控制

3.1温箱、冰箱每日工作开始,在打开温箱或冰箱等控温设备前,以及下午下班前须观察当时设备的温度并记录。

3.2高压灭菌器须定期检查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至少每月1次。测试方法可用留点温度计或嗜热芽孢菌等,并定期维修。

3.3生物安全柜新安装必须由生产厂家提供安装检测报告,以后每年必须检测一次,若须更换滤网,须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并提供检测报告。工作时检测气流、紫外灯正常与否,可用营养琼脂检测空气中细菌的沉降数,紫外线必须有使用记录,每3个月检查一次性能3.4接种环要求长5-8cm,环直径约3mm;接种针长5-8cm。

3.5显微镜应做好常规的清洁和保养。所有的技术人员必须对显微镜的对光、应用和清洁正确步骤掌握。

3.6细菌鉴定仪应及时更新系统操作软件。定期清浩仪器的探测部位,并用标准模板进行校正,必要时按照菌株对每批号的鉴定卡、条、板进行一次测定,并核对每个反应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每批培养基应有配制记录,并对不同性能的培养基要用以知特性的、稳定的标准菌株进行测定并记录,符合要求方可应用。

培养基的一般质量控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