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数据结构课程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数据结构课程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练习题1

1. 单项选择题

(1)线性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是()关系。

A.一对多

B.多对多

C.多对一

D.一对一

答:D

(2)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结构。

A.存储

B.物理

C.逻辑

D.物理和存储

答:C

(3)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答:C

(4)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答:A

(5)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A.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求解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答:C

(6)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等5个特性。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答:B

2. 填空题

(1)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①、数据的②和数据的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答:①逻辑结构②存储结构③运算

(2)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①和②。

答:①线性结构②非线性结构

(3)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R),其中D是①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②有限集合。

答:①数据元素②关系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4)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 ① 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 ② 后继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后继结点。

答:①没有 ②没有 (5)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 ① 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 ② 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 ③ 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继结点数可以是 ④ 。

答:①前驱 ②1 ③后继 ④任意多个

(6)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继结点数可以是( )。 答:任意多个

(7)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 ① 、 ② 、 ③ 和 ④ 存储结构。 答:①顺序 ②链式 ③索引 ④哈希

(8)一个算法的效率可分为 ① 效率和 ② 效率。 答:①时间 ②空间

3. 简答题

(1)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吗?

答:简单地说,数据结构定义了一组按某些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数组元素的集合。数据类型不仅定义了一组数据元素,而且还在其上定义了一组操作。

(2)简述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的不同点。

答:线性结构反映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一对一的,树形线性结构反映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一对多的,图在结构反映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多对多的。

(3)设有采用二元组表示的数据逻辑结构S=(D,R),其中D={a ,b ,…,i },R={(a ,b ),(a ,c ),(c ,d ),(c ,f ),(f ,h ),(d ,e ),(f ,g ),(h ,i )},问相对于关系R ,哪些结点是开始结点,哪些结点是终端结点?

答:该逻辑结构为树形结构,其中a 结点没有前驱结点,称为根结点,b 、e 、g 、i 结点没有后继结点,是终端结点,也称为叶子结点。

(4)以下各函数是算法中语句的执行频度,n 为问题规模,给出对应的时间复杂度: T 1(n )=n log 2n -1000log 2n T 2(n )=3log 2n -1000log 2n T 3(n )=n 2-1000log 2n

T 4(n )=2n log 2n -1000log 2n

答:T 1(n )=O(n log 2n ),T 2(n )=O( ),T 3(n )=O(n 2),T 4(n )=O(n log 2n )。 (5)分析下面程序段中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

int j=0,s=0,n=100; do { j=j+1;

s=s+10*j;

} while (j

答:j =0,第1次循环:j =1,s =10。第2次循环:j =2,s =30。第3次循环:j =3,s =60。第4次循环:j =4,s =100。while 条件不再满足。所以,其中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为4。

3log 2n

(6)执行下面的语句时,语句s++的执行次数为多少?

int s=0;

for (i=1;i=i;j--)

s++;

答:语句s 的执行次数2

)

2)(3(3)1()1(121

21-+=

++-+=+-=∑∑∑-=-==n n n n i n n i n i i

n

j 。

(7)设n 为问题规模,求以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void fun1(int n) { int x=0,i; for (i=1;i<=n;i++) for (j=i+1;j<=n;j++)

x++;

}

答:其中x++语句属基本运算语句,∑∑∑=+==-=

-==

n i n i j n

i n n i n n T 1

1

1

2

)

1()(1)(=O(n 2)。 (8)设n 为问题规模,是一个正偶数,试计算以下算法结束时m 的值,并给出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void fun2(int n) { int m=0;

for (i=1;i<=n;i++) for (j=2*i;j<=n;j++)

m++;

}

答:由于内循环j 的取值范围,所以i ≤n /2,则∑∑∑-===--==2/122/1

24/))12((n i n

i

j n i n i n m ,该程

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

上机实验题1

有一个整型数组a ,其中含有n 个元素,设计尽可能好的算法求其中的最大元素和次大元素,并采用相关数据测试。

解:maxs 算法用于返回数组a[0..n -1]中的最大元素值max1和次大元素值max2,max1和max2设计为引用类型。对应的程序如下:

#include

void maxs(int a[],int n,int &max1,int &max2) { int i;

max1=max2=a[0]; for (i=1;i

if (a[i]>max1)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 max2=max1;

max1=a[i];

}

else if (a[i]>max2)

max2=a[i];

}

void main()

{ int a[]={1,4,10,6,8,3,5,7,9,2};

int n=10;

int max1,max2;

maxs(a,n,max1,max2);

printf("最大元素值=%d,次大元素值=%d\n",max1,max2);

}

练习题2

1. 单项选择题

(1)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对顺序相同并且是连续的,称之为()。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顺序存储结构

D.链式存储结构

答:C

(2)在n个结点的顺序表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的操作是()。

A.访问第i个结点(1≤i≤n)和求第i(2≤i≤n)个结点的前驱结点

B.在第i(1≤i≤n)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

C.删除第i个结点(1≤i≤n)

D.将n个结点从小到大排序

答:A

(3)向一个有127个元素的顺序表中插入一个新元素并保持原来顺序不变,平均要移动()个元素。

A.8

B.63.5

C.63

D.7

答:B

(4)链式存储结构所占存储空间()。

A.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

B.只有一部分,存放结点值

C.只有一部分,存储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

D.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结点所占单元数

答:A

(5)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或不连续都可以

答:D

(6)一个线性表在()情况下适用于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A.需经常修改其中的结点值

B.需不断对其进行删除插入

C.其中含有大量的结点

D.其中结点结构复杂

答:B

(7)单链表的存储密度()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能确定

答:C

2. 填空题

(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时,需要平均移动(①)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②)有关。

答:①表中一半②表长和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2)向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向后移动()个元素。

答:n-i+1

(3)向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需向前移动()个元素。

答:n-i

(4)在顺序表中访问任意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均为(①),因此顺序表也称为(②)的数据结构。

答:①O(1) ②随机存取

(5)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①)相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②)相邻。

答:①一定②不一定

(6)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中,除头结点外,任一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示。

答:其前驱结点的链域的值

(7)在含有n个数据结点的单链表中要删除已知结点*p,需找到它的(①),其时间复杂度为(②)。

答:①前驱结点的地址②O(n)

(8)含有n(n>1)个结点的循环双向链表中,为空的指针域数为()。

答:0

3. 简答题

(1)试比较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用顺序表比链表好?

答:顺序存储结构中,相邻数据元素的存放地址也相邻,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必须是连续的。其优点是存储密度大,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缺点是插入或删除元素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时不方便。

链式存储结构中,相邻数据元素可随意存放,但所占存储空间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其优点是插入或删除元素时很方便,使用灵活;缺点是存储密度小,存储空间利用率低。

顺序表适宜于做查找这样的静态操作;链表宜于做插入、删除这样的动态操作。若线性表的长度变化不大,且其主要操作是查找,则采用顺序表;若线性表的长度变化较大,且其主要操作是插入、删除操作,则采用链表。

(2)对于表长为n的顺序表,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的概率相等时,插入一个元素所需要移动的元素的平均个数为多少?删除一个元素所需要移动的平均个数为多少?

答:插入一个元素所需要移动的元素的平均个数为(n-1)/2,删除一个元素所需要移动的平均个数为n/2。

(3)在链表中设置头结点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链表中设置头结点后,不管链表是否为空表,头结点指针均不空,并使得对链表的操作(如插入和删除)在各种情况下统一,从而简化了算法的实现过程。

(4)对于双链表和单链表,在两个结点之间插入一个新结点时需修改的指针各为多少个?

答:对于双链表,在两个结点之间插入一个新结点时,需修改前驱结点的next域、后继结点的prior域和新插入结点的next、prior域。所以共修改4个指针。

对于单链表,在两个结点之间插入一个新结点时,需修改前一结点的next域,新插入结点的next域。所以共修改两个指针。

(5)某含有n(n>1)结点的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尾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和删除第一个结点,则采用以下哪种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①单链表;

②仅有头指针不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

③双链表;

④仅有尾指针的循环单链表。

答:在单链表中,删除第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O(1)。插入结点需找到前驱结点,所以在尾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需找到尾结点,对应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在仅有头指针不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中,删除第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O(n),因为删除第一个结点后还要将其改为循环单链表;在尾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也为O(n)。

在双链表中,删除第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O(1);在尾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也需找到尾结点,对应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在仅有尾指针的循环单链表中,通过该尾指针可以直接找到第一个结点,所以删除第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O(1);在尾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也就是在尾指针所指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时间复杂度也为O(1)。因此④最节省运算时间。

4. 算法设计题

(1)设计一个高效算法,将顺序表的所有元素逆置,要求算法空间复杂度为O(1)。

解:遍历顺序表L的前半部分元素,对于元素L.data[i](0≤i<L.length/2),将其与后半部分对应元素L.data[L.length-i-1]进行交换。对应的算法如下:

void reverse(SqList &L)

{ int i;

ElemType x;

for (i=0;i

{ x=L.data[i]; //L.data[i]与L.data[L.length-i-1]交换

L.data[i]=L.data[L.length-i-1];

L.data[L.length-i-1]=x;

}

}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设计一个算法从顺序表中删除重复的元素,并使剩余元素间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

解:对于顺序表L,用i从1开始遍历其元素,设L.data[0..j](j的初值为0)中没有重复的元素。检测L.data[i](j

void delsame(SqList &L) //L为引用型参数

{ int i,j=0,k;

for (i=1;i

{ k=0;

while (k<=j && L.data[k]!=L.data[i])

k++;

if (k>j) //表示L.data[i]和L.data[0..j]中所有元素都不相同

{ j++;

L.data[j]=L.data[i];

}

}

L.length=j+1; //顺序表长度置新值

}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3)设计一个算法从有序顺序表中删除重复的元素,并使剩余元素间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

解:在有序顺序表L中,所有重复的元素应是相邻存放的,用k保存不重复出现的元素个数,先将不重复的有序区看成是L.data[0..0],置e=L.data[0],用i从1开始遍历L的所有元素:当L.data[i]≠e时,将它放在L.data[k]中,k增1,置e=L.data[i],最后将L的length 置为k。对应的算法如下:

void delsame1(SqList &L) //L为引用型参数

{ int i,k=1; //k保存不重复的元素个数

ElemType e;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e=L.data[0];

for (i=1;i

{ if (L.data[i]!=e) //只保存不重复的元素

{ L.data[k]=L.data[i];

k++;

e=L.data[i];

}

}

L.length=k; //顺序表长度置新值

}

本算法是一个高效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如果每次遇到重复的元素,都通过移动其后所有元素来删除它,这样的时间复杂度会变成O(n2)。

(4)设计一个算法删除单链表L中第一个值为x的结点。

解:用p、q遍历整个单链表,p指向*q的前驱结点,q用于查找第一个值为x的结点,当找到后将*q结点删除,返回1;否则返回0。对应的算法如下:

int delx(SLink *&L,ElemType x)

{ SLink *p=L,*q=p->next; //p指向*q的前驱结点

while (q!=NULL && q->data!=x)

{ p=q;

q=q->next;

}

if (q!=NULL) //找到值为x的结点

{ p->next=q->next;

free(q);

return 1;

}

else return 0; //未找到值为x的结点

}

(5)设计一个算法判定单链表L是否是递增的。

解:判定链表L从第2个结点开始的每个结点的值是否比其前驱的值大。若有一个不成立,则整个链表便不是递增的;否则是递增的。对应的算法如下:

int increase(SLink *L)

{ SLink *pre=L->next,*p; //pre指向第一个数据结点

p=pre->next; //p指向*pre结点的后继结点

while (p!=NULL)

{ if (p->data>=pre->data) //若正序则继续判断下一个结点

{ pre=p; //pre、p同步后移

p=p->next;

}

else return 0;

}

return 1;

}

(6)有一个整数元素建立的单链表A,设计一个算法,将其拆分成两个单链表A和B,使得A单链表中含有所有的偶数结点,B单链表中所有的奇数结点,且保持原来的相对次序。

解:采用重新单链表的方法,由于要保持相对次序,所以采用尾插法建立新表A、B。用p遍历原单链表A的所有数据结点,若为偶数结点,将其链到A中,若为奇数结点,将其链到B中。对应的算法如下:

void Split(SLink *&A,SLink *&B)

{ SLink *p=A->next,*ra,*rb;

ra=A;

B=(SLink *)malloc(sizeof(SLink)); //建立头结点

rb=B; //r总是指向B链表的尾结点

while (p!=NULL)

{ if (p->data%2==0) //偶数结点

{ ra->next=p; //将*p结点链到A中

ra=p;

p=p->next;

}

else //奇数结点

{ rb->next=p; //将*p结点链到B中

rb=p;

p=p->next;

}

}

ra->next=rb->next=NULL;

}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

(7)有一个有序单链表(从小到大排列),表头指针为L,设计一个算法向该单链表中插入一个元素为x的结点,使插入后该链表仍然有序。

解:先建立一个待插入的结点,然后依次与链表中的各结点的数据域比较大小,找到插入该结点的位置,最后插入该结点。对应的算法如下:

void inorderList(SLink *&L,ElemType x)

{ SLink *s,*p,*q;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建立一个待插入的结点

s->data=x;s->next=NULL;

if (L==NULL || xdata) //若单链表为空或x小于第1个结点date域

{ s->next=L; //把*s结点插入到头结点之后

L=s;

}

else

{ q=L; //寻找插入位置,p指向待比较的结点,q指向p的前驱结点

p=q->next;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while (p!=NULL && x>p->data) //若x小于p所指结点的data域值

if (x>p->data)

{ q=p;

p=p->next;

}

s->next=p; //将s结点插入到*q和*p之间

q->next=s;

}

}

(8)有一个单链表L,其中可能出现值域重复的结点,设计一个算法删除值域重复的结点。并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解:用p遍历单链表,用r遍历*p结点之后的结点,q始终指向*r结点的直接前驱结点,若r->data==p->data,则删除*r结点,否则q、r同步后移一个结点。对应的算法如下:void dels1(SLink *&L)

{ SLink *p=L->next,*q,*r,*t;

while (p!=NULL)

{ q=p;

r=q->next;

while (r!=NULL)

{ if (r->data==p->data) //r指向被删结点

{ t=r->next;

q->next=t;

free(r);

r=t;

}

else

{ q=r;

r=r->next;

}

}

p=p->next;

}

}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9)有一个递增有序单链表(允许出现值域重复的结点),设计一个算法删除值域重复的结点。并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解:由于是有序表,所以相同值域的结点都是相邻的。用p遍历递增单链表,若*p结点的值域等于其后结点的值域,则删除后者。对应的算法如下:

void dels(SLink *&L)

{ SLink *p=L->next,*q;

while (p->next!=NULL)

{ if (p->data==p->next->data) //找到重复值的结点

{ q=p->next; //q指向这个重复值的结点

p->next=q->next; //删除*q结点

free(q);

}

else p=p->next;

}

}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10)有一个双链表L,设计一个算法查找第一个元素值为x的结点,将其与后继结点进行交换。

解:先找到第一个元素值为x的结点*p,q指向其后继结点,本题是将*p结点移到*q 结点之后,实现过程是:删除*p结点,再将其插入到*q结点之后。对应的算法如下:int swap(DLink *L,ElemType x)

{ DLink *p=L->next,*q;

while (p!=NULL && p->data!=x)

p=p->next;

if (p==NULL) //未找到值为x的结点

return 0;

else //找到值为x的结点*p

{ q=p->next; //q指向*p的后继结点

if (q!=NULL) //*p结点不是尾结点

{ p->prior->next=q; //先删除*p结点

q->prior=p->prior;

p->next=q->next; //将*p结点插入到*q结点之后

if (q->next!=NULL)

q->next->prior=p;

q->next=p;

p->prior=q;

return 1;

}

else //*p结点是尾结点

return 0; //无法与后继结点交换,返回0

}

}

(11)对于有n(n≥1)个数据结点的循环单链表L,设计一个算法将所有结点逆置。

解:采用头插法重建循环单链表L的思路,先建立一个空的循环单链表,用p遍历所有数据结点,每次将*p结点插入到前端。对应的算法如下:

void Reverse(SLink *&L)

{ SLink *p=L->next,*q;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L->next=L; //建立一个空循环单链表

while (p!=L)

{ q=p->next;

p->next=L->next; //将*p结点插入到前端

L->next=p;

p=q;

}

}

上机实验题2

有两个整数集合采用有序单链表存储,设计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和差集。并用相关数据进行测试。

#include

#include "SLink.h"

void Union(SLink *L1,SLink *L2,SLink *&L3) //求并集

{ SLink *p,*q,*s,*tc;

L3=(SLink *)malloc(sizeof(SLink));

tc=L3;

p=L1->next;

q=L2->next;

while (p!=NULL && q!=NULL)

{ if (p->datadata)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p->data;

tc->next=s;

tc=s;

p=p->next;

}

else if (p->data>q->data)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q->data;

tc->next=s;

tc=s;

q=q->next;

}

else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p->data;

tc->next=s;

tc=s;

p=p->next;

q=q->next;

}

}

while (p!=NULL)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p->data;

tc->next=s;

tc=s;

p=p->next;

}

while (q!=NULL)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q->data;

tc->next=s;

tc=s;

q=q->next;

}

tc->next=NULL;

}

void InterSection(SLink *L1,SLink *L2,SLink *&L3) //求交集{ SLink *p,*q,*s,*tc;

L3=(SLink *)malloc(sizeof(SLink));

tc=L3;

p=L1->next;

q=L2->next;

while (p!=NULL && q!=NULL)

{ if (p->datadata)

p=p->next;

else if (p->data>q->data)

q=q->next;

else //p->data=q->data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p->data;

tc->next=s;

tc=s;

p=p->next;

q=q->next;

}

}

tc->next=NULL;

}

void Subs(SLink *L1,SLink *L2,SLink *&L3) //求差集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 SLink *p,*q,*s,*tc;

L3=(SLink *)malloc(sizeof(SLink));

tc=L3;

p=L1->next;

q=L2->next;

while (p!=NULL && q!=NULL)

{ if (p->datadata)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p->data;

tc->next=s;

tc=s;

p=p->next;

}

else if (p->data>q->data)

q=q->next;

else //p->data=q->data

{ p=p->next;

q=q->next;

}

}

while (p!=NULL)

{ s=(SLink *)malloc(sizeof(SLink));

s->data=p->data;

tc->next=s;

tc=s;

p=p->next;

}

tc->next=NULL;

}

void main()

{ SLink *A,*B,*C,*D,*E;

ElemType a[]={1,3,6,8,10,20};

CreateListR(A,a,6); //尾插法建表

printf("集合A:");DispList(A);

ElemType b[]={2,5,6,10,16,20,30};

CreateListR(B,b,7); //尾插法建表

printf("集合B:");DispList(B);

printf("求A、B并集C\n");

Union(A,B,C); //求A、B并集C printf("集合C:");DispList(C);

printf("求A、B交集C\n");

InterSection(A,B,D); //求A、B并集D

printf("集合D:");DispList(D);

printf("求A、B差集E\n");

Subs(A,B,E); //求A、B差集E

printf("集合E:");DispList(E);

DestroyList(A);

DestroyList(B);

DestroyList(C);

DestroyList(D);

DestroyList(E);

}

练习题3

1. 单项选择题

(1)栈中元素的进出原则是()。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栈空则进

D.栈满则出

答:B

(2)设一个栈的进栈序列是A、B、C、D(即元素A~D依次通过该栈),则借助该栈所得到的输出序列不可能是()。

A.A,B,C,D

B.D,C,B,A

C.A,C,D,B

D.D,A,B,C

答:D

(3)一个栈的进栈序列是a、b、c、d、e,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A.edcba

B.decba

C.dceab

D.abcde

答:C

(4)已知一个栈的进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i(1≤i ≤n)则第j(1≤j≤n)个出栈元素是()。

A.i

B.n-i

C.j-i+1

D.不确定

答:D

(5)设顺序栈st的栈顶指针top的初始时为-1,栈空间大小为MaxSize,则判定st栈为栈空的条件为()。

A.st.top==-1

B.st.top!=-1

C.st.top!=MaxSize

D.st.top==MaxSize

答:A

(6)设顺序栈st的栈顶指针top的初始时为-1,栈空间大小为MaxSize,则判定st栈为栈满的条件是。

A.st.top!=-1

B.st.top==-1

C.st.top!=MaxSize-1

D.st.top==MaxSize-1

答:D

(7)队列中元素的进出原则是()。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栈空则进

D.栈满则出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答:A

(8)元素A、B、C、D顺序连续进入队列qu后,队头元素是(① ),队尾元素是(② )。

A.A

B.B

C.C

D.D

答:①A ②D。

(9)一个队列的入列序列为1234,则队列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A.4321

B.1234

C.1432

D.3241

答:B

(10)循环队列qu(队头指针front指向队首元素的前一位置,队尾指针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的队满条件是()。

A. (qu.rear+1)%MaxSize==(qu.front+1)%MaxSize

B. (qu.rear+1)%MaxSize==qu.front+1

C.(qu.rear+1)%MaxSize==qu.front

A.qu.rear==qu.front

答:C

(11)循环队列qu(队头指针front指向队首元素的前一位置,队尾指针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的队空条件是()。

A. (qu.rear+1)%MaxSize==(qu.front+1)%MaxSize

B. (qu.rear+1)%MaxSize==qu.front+1

C.(qu.rear+1)%MaxSize==qu.front

D.qu.rear==qu.front

答:D

(12)设循环队列中数组的下标是0~N-1,其头尾指针分别为f和r(队头指针f指向队首元素的前一位置,队尾指针r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则其元素个数为()。

A.r-f

B.r-f-1

C.(r-f)%N+1

D.(r-f+N)%N

答:D

(13)设有4个数据元素a、b、c和d,对其分别进行栈操作或队操作。在进栈或进队操作时,按a、b、c、d次序每次进入一个元素。假设栈或队的初始状态都是空。现要进行的栈操作是进栈两次,出栈一次,再进栈两次,出栈一次;这时,第一次出栈得到的元素是(①),第二次出栈得到的元素是(②);类似地,考虑对这4个数据元素进行的队操作是进队两次,出队一次,再进队两次,出队一次;这时,第一次出队得到的元素是(③),第二次出队得到的元素是(④)。经操作后,最后在栈中或队中的元素还有(⑤)个。

①~④:A.a B.b C.c D.d

⑤: A.1 B.2 C.3 D.0

答:①B ②D ③A ④B ⑤B

(14)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1~e6依次通过栈S,一个元素出后即进队列Q,若6个元素出队的序列是e2、e4、e3、e6、e5、e1,则栈S的容量至少应该是()。

A.5

B.4

C.3

D.2

答:C

2. 填空题

(1)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①)。不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②)。

答:①栈顶②栈底

(2)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5,的输出序列为12345,其进栈出栈的操作为()。

答:1进栈,1出栈,2进栈,2出栈,3进栈,3出栈,4进栈,4出栈,5进栈,5出栈。

(3)有5个元素,其进栈次序为A、B、C、D、E,在各种可能的出栈次序中,以元素C、D最先出栈(即C第一个且D第二个出栈)的次序有()。

答:CDBAE、CDEBA、CDBEA。

(4)顺序栈用data[0..n-1]存储数据,栈顶指针为top,其初始值为0,则元素x进栈的操作是()。

答:data[top]=x; top++;

(5)顺序栈用data[0..n-1]存储数据,栈顶指针为top,其初始值为0,则出栈元素x的操作是()。

答:top--; x=data[top];

(6)()是被限定为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运算,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

答:队列

(7)设有数组A[0..m]作为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front为队头指针(它指向队首元素的前一位置),rear为队尾指针(它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则元素x执行入队的操作是()。

答:rear=(rear+1)%(m+1); A[rear]=x;

(8)设有数组A[0..m]作为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front为队头指针(它指向队首元素的前一位置),rear为队尾指针(它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则元素出队并保存到x中的操作是()。

答:front=(front+1)%(m+1); x=A[rear];

3. 简答题

(1)简要说明线性表、栈与队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属地线性结构,都可以用顺序存储或链表存储;栈和队列是两种特殊的线性表,即受限的线性表,只是对插入、删除运算加以限制。

不同点:①运算规则不同,线性表为随机存取,而栈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删除运算,因而是后进先出表LIFO;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另一端进行删除运算,因而是先进先出表FIFO。②用途不同,栈用于子程调用和保护现场等,队列用于多道作业处理、指令寄存及其他运算等等。

(2)顺序队的“假溢出”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知道循环队列是空还是满?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答:一般的一维数组队列的尾指针已经到了数组的上界,不能再有进队操作,但其实数组中还有空位置,这就叫“假溢出”。

采用循环队列是解决假溢出的途径。另外,解决循环队列是空还是满的办法如下:

①设置一个布尔变量以区别队满还是队空;

②浪费一个元素的空间,用于区别队满还是队空。

③使用一个计数器记录队列中元素个数(即队列长度)。

通常采用法②,让队头指针front指向队首元素的前一位置,队尾指针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这样判断循环队列队空标志是:front=rear,队满标志是:(rear+1)%MaxSize=front。

4. 算法设计题

(1)假设采用顺序栈存储结构,设计一个算法,利用栈的基本运算返回指定栈中栈底元素,要求仍保持栈中元素不变。这里只能使用栈st的基本运算来完成,不能直接用st.data[0]来得到栈底元素。

解:假定采用顺序栈结构。先退栈st中所有元素,利用一个临时栈tmpst存放从st栈中退栈的元素,最后的一个元素即为所求,然后将临时栈tmpst中的元素逐一出栈并进栈到st中,这样恢复st栈中原来的元素。对应算法如下:

int GetBottom(SqStack st,ElemType &x)

{ ElemType e;

SqStack tmpst; //定义临时栈

InitStack(tmpst); //初始化临时栈

if (StackEmpty(st)) //空栈返回0

return 0;

while (!StackEmpty(st)) //临时栈tmpst中包含st栈中逆转元素

{ Pop(st,x);

Push(tmpst,x);

}

while (!StackEmpty(tmpst)) //恢复st栈中原来的内容

{ Pop(tmpst,e);

Push(st,e);

}

return 1; //返回1表示成功

}

(2)设计一个算法,采用一个顺序栈逆向输出单链表L中所有元素。

解:本题并不需要改变单链表L的结构。设置一个顺序栈st,先遍历单链表并将所有元素进栈,然后栈不空循环并输出栈中所有元素。对应算法如下:

void ReverseDisp(SLink *L)

{ ElemType x;

struct node

{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top;

} st; //定义一个顺序栈

st.top=-1;

SLink *p=L->next;

while (p!=NULL) //遍历单链表,将所有元素进栈

{ st.top++;

st.data[st.top]=p->data;

p=p->next;

}

while (st.top!=-1) //栈不空循环,输出栈中所有元素

{ x=st.data[st.top];

st.top--;

printf("%d ",x);

}

printf("\n");

}

(3)设计一个循环队列,用front和rear分别作为队头和队尾指针,另外用一个标志tag标识队列可能空(0)或可能满(1),这样加上front==rear可以作为队空或队满的条件。要求设计队列的相关基本运算算法。

解:设计的队列的类型如下: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front,rear; //队头和队尾指针

int tag; //为0表示队空,为1时表示不空

} QueueType;

初始时tag=0,进行成功的插入操作后tag=1,进行成功的删除操作后tag=0;因为只有在插入操作后队列才有可能满,只有在删除操作后队列才有可能空,因此,这样的队列的基本要素如下:

初始时:tag=0,front=rear

队空条件:qu.front==qu.rear && qu.tag==0

队满条件:qu.front==qu.rear && qu.tag==1

对应的算法如下:

//-----初始化队列算法-----

void InitQueue1(QueueType &qu)

{ qu.front=qu.rear=0;

qu.tag=0; //为0表示队空可能为空

}

//-----判队空算法-----

int QueueEmpty1(QueueType qu)

{

return(qu.front==qu.rear && qu.tag==0);

数据结构简明教程

}

//-----判队满算法-----

int QueueFull1(QueueType qu)

{

return(qu.tag==1 && qu.front==qu.rear);

}

//-----进队算法-----

int enQueue1(QueueType &qu,ElemType x)

{ if (QueueFull1(qu)==1) //队满

return 0;

qu.rear=(qu.rear+1)%MaxSize;

qu.data[qu.rear]=x;

qu.tag=1; //至少有一个元素,可能满

return 1;

}

//-----出队算法-----

int deQueue1(QueueType &qu,ElemType &x)//出队

{ if (QueueEmpty1(qu)==1) //队空

return 0;

qu.front=(qu.front+1)%MaxSize;

x=qu.data[qu.front];

qu.tag=0; //出队一个元素,可能空

return 1;

}

(4)假设用一个循环单链表表示队列,并且只设一个指针rear指向队尾结点,但不设头指针,设计出相应的队初始化、进队、出队和判队空的算法。

解:假设链队是不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其示意图如图3.1所示。队空条件:rear==NULL;进队操作:在*rear结点之后插入结点并让rear指向该结点;出队操作:删除*rear结点之后的一个结点。对应的算法如下:

图3.1 不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表示队列

typedef struct 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node *next;

} QNode; //链队结点类型

//-----初始化队列-----

void InitQueue(QNode *&rear)

{

数据结构习题及答案——严蔚敏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数据项(B)数据类型(C)数据元素(D)数据变量 2.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A)理想结构,物理结构(B)理想结构,抽象结构 (C)物理结构,逻辑结构(D)抽象结构,逻辑结构 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4.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①)以及它们之间的(②)和运算等的学科。 ① (A)数据元素(B)计算方法(C)逻辑存储(D)数据映像 ② (A)结构(B)关系(C)运算(D)算法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①),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②)等5 个特性。 ① (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

②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判断题 1.数据的机内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2.算法就是程序。() 3.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4.算法的五个特性为:有穷性、输入、输出、完成性和确定性。() 5.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问题的规模和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三、填空题 1.数据逻辑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四种类型,其中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_____。 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____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_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______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__个后续结点。 3.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_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 有_______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__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续结点可以_________。 4.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 _________。 5.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 在______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 6.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简述下列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数据对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抽象数据类型。 答案: 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如数学计算中用到的整数和实数,文本编辑所用到的字符串,多媒体程序处理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通过特殊编码定义后的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在有些情况下,数据元素也称为元素、结点、记录等。数据元素用于完整地描述一个对象,如一个学生记录,树中棋盘的一个格局(状态)、图中的一个顶点等。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例如,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学号、姓名、性别等都是数据项。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例如:整数数据对象是集合N={0,±1,±2,…},字母字符数据对象是集合C={‘A’,‘B’,…,‘Z’,‘a’,‘b’,…,‘z’},学生基本信息表也可是一个数据对象。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换句话说,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结构”就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逻辑结构: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存储结构:数据对象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也称为物理结构。 抽象数据类型:由用户定义的,表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这个模型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具体包括三部分:数据对象、数据对象上关系的集合和对数据对象的基本操作的集合。 2.试举一个数据结构的例子,叙述其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两方面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答案: 例如有一张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籍贯、专业等。每个学生基本信息记录对应一个数据元素,学生记录按顺序号排列,形成了学生基本信息记录的线性序列。对于整个表来说,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它的前面无记录)和一个终端结点(它的后面无记录),其他的结点则各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学生记录之间的这种关系就确定了学生表的逻辑结构,即线性结构。 这些学生记录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就是存储结构。如果用连续的存储单元(如用数组表示)来存放这些记录,则称为顺序存储结构;如果存储单元不连续,而是随机存放各个记录,然后用指针进行链接,则称为链式存储结构。 即相同的逻辑结构,可以对应不同的存储结构。 3.简述逻辑结构的四种基本关系并画出它们的关系图。

数据库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一、单选题 1.以下的英文缩写中表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B)。 A. DB B.DBMS C.DBA D.DBS 2.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层次关系从核心到外围分别是(B )。 A. 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B.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C.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操作系统 D.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3.DBMS是(C )。 A.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B.一种编译程序 C.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D.应用程序系统 4.数据库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是(A )。A.数据库语言 B.过程化语言 C.宿主语言D.面向对象语 5.(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聚集。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 6. ( C)处于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位置。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7.( A)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A.数据模型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8.( A)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9.(C )是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A.模式 B.外模式 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0.( B)是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1.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 B)。 A.逻辑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C.数据一致性D.数据安全性 12.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 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13.关系数据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B )。 A.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 数据通信、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D.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完整性约束 14.用户可以使用DML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A )操纵。 A.查询和更新B.查询和删除 C.查询和修改D.插入和修改 15.要想成功地运转数据库,就要在数据处理部门配备( B)。 A.部门经理B.数据库管理员 C.应用程序员 D.系统设计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 B.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数据库数据可为经DBA认可的用户共享 D.控制冗余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17.所谓概念模型,指的是( D)。 A.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B.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数据化 C.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化表示 D.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即信息世界 18.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数据维护 D.数据库 19.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 C)。 A. 逻辑数据模型 B. 物理数据模型 C. 结构数据模型 D. 概念数据模型 20.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为(C )。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二、填空题 1.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关系数据库是采用(关系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3.数据库系统结构由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所组成,三级模式是指(内模式、模式、外模式),二级映射是指 (模式/内模式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 4.有了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5.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6.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三、简答题 1.在一个大型公司的账务系统中,哪种类型的用户将执行下列功能? a)响应客户对他们账户上的各种查询;b)编写程序以生成每月账单;c)为新类型的账务系统开发模式。 答:a)最终用户;b)应用程序员;c)该部门的DBA或其助手。 2.用户使用DDL还是DML来完成下列任务? a)更新学生的平均成绩;b)定义一个新的课程表;c)为学生表格加上一列。 答:a——DML,更新是在操作具体数据;b和c——DDL,建立和修改表结构属于数据定义。 第二章:一、单选题

严蔚敏版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1章绪论 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抽象数据

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 {}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 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 ADT Complex{ 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 数据关系:R={} 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 和im DestroyCmoplex(&C)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最全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耿国华版[12bb]

第1章绪论工程大数电习题答案册工程大数电习题答案 册 2.(1)×(2)×(3)√ 3.(1)A(2)C(3)C 5.计算下列程序中x=x+1的语句频度 for(i=1;i<=n;i++) for(j=1;j<=i;j++) for(k=1;k<=j;k++) x=x+1; 【解答】x=x+1的语句频度为: T(n)=1+(1+2)+(1+2+3)+……+(1+2+……+n)=n(n+1)(n+2)/6 6.编写算法,求一元多项式p n(x)=a0+a1x+a2x2+…….+a n x n的值p n(x0),并确定算法中每一语句的执行次数和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要求时间复杂度尽可能小,规定算法中不能使用求幂函数。注意:本题中的输入为a i(i=0,1,…n)、x和n,输出为P n(x0)。算法的输入和输出采用下列方法 (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 (2)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在算法中以你认为较好的一种实现输入输出。 【解答】 (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 优点:当没有调用函数时,不占用内存,调用结束后形参被释放,实参维持,函数通用性强,移置性强。 缺点:形参须与实参对应,且返回值数量有限。 (2)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 优点:减少实参与形参的个数,从而减少内存空间以及传递数据时的时间消耗 缺点:函数通用性降低,移植性差 算法如下: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参数 PolyValue() { int i,n; float x,a[],p; printf(“\nn=”); scanf(“%f”,&n); printf(“\nx=”); scanf(“%f”,&x); for(i=0;i

数据结构习题与答案

第 1 章绪论 课后习题讲解 1. 填空 ⑴()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解答】数据元素 ⑵()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是讨论数据结构时涉及的最小数据单位。 【解答】数据项,数据元素 【分析】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⑶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和()。 【解答】集合,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 ⑷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和()两种基本方法,不论哪种存储结构,都要存储两方面的内容:()和()。 【解答】顺序存储结构,链接存储结构,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⑸算法具有五个特性,分别是()、()、()、()、()。 【解答】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⑹算法的描述方法通常有()、()、()和()四种,其中,()被称为算法语言。 【解答】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伪代码 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的函数。 【解答】问题规模 ⑻设待处理问题的规模为n,若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一个常数,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若为n*log25n,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 【解答】Ο(1),Ο(nlog2n) 【分析】用大O记号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需要将低次幂去掉,将最高次幂的系数去掉。 2. 选择题 ⑴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链接存储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 A 线性结构 B 非线性结构 C 存储位置 D 指针 【解答】C,D 【分析】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元素,其逻辑关系由存储位置(即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表示;链接存储结构中一个数据元素对应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结点中的指针表示。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殷人昆

1-1什么是数据? 它与信息是什么关系? 【解答】 什么是信息?广义地讲,信息就是消息。宇宙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一。它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此外,人们通过科学仪器能够认识到的也是信息。信息的特征为:可识别、可存储、可变换、可处理、可传递、可再生、可压缩、可利用、可共享。 什么是数据?因为信息的表现形式十分广泛,许多信息在计算机中不方便存储和处理,例如,一个大楼中4部电梯在软件控制下调度和运行的状态、一个商店中商品的在库明细表等,必须将它们转换成数据才能很方便地在计算机中存储、处理、变换。因此,数据(data)是信息的载体,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在计算机中,信息必须以数据的形式出现。 1-2什么是数据结构? 有关数据结构的讨论涉及哪三个方面? 【解答】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记为:数据结构= { D, R }。其中,D是某一数据对象,R是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有限集合。 有关数据结构的讨论一般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①数据成员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简称为数据结构; ②数据成员极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存储表示,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简称为存储结构; ③施加于该数据结构上的操作。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不是一码事,是与计算机存储无关的。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据模型,是数据的应用视图。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实现(亦称为映像),它是依赖于计算机的,是数据的物理视图。数据的操作是定义于数据逻辑结构上的一组运算,每种数据结构都有一个运算的集合。例如搜索、插入、删除、更新、排序等。 1-3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大类。线性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 队列、优先级队列等; 非线性结构包括树、图等、这两类结构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解答】 线性结构的特点是:在结构中所有数据成员都处于一个序列中,有且仅有一个开始成员和一个终端成员,并且所有数据成员都最多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例如,一维数组、线性表等就是典型的线性结构 非线性结构的特点是:一个数据成员可能有零个、一个或多个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例如,树、图或网络等都是典型的非线性结构。 1-4.什么是抽象数据类型?试用C++的类声明定义“复数”的抽象数据类型。要求 (1) 在复数内部用浮点数定义它的实部和虚部。 (2) 实现3个构造函数:缺省的构造函数没有参数;第二个构造函数将双精度浮点数赋给复数的实部,虚部置为0;第三个构造函数将两个双精度浮点数分别赋给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3) 定义获取和修改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以及+、-、*、/等运算的成员函数。

数据结构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概论 1.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数据: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由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数据结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运算,是以数据为成员的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种或多种特定的关系。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数据;由于数据在存储时所需要的容量各不相同,不同的数据就必须要分配不同大小的内存空间来存储,所有就要将数据划分成不同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含取值范围和基本运算等概念。 2.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结构?什么是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定义了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下面两个方面的信息: ①数据元素的信息; ②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物理结构:也叫储存结构,是指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包括结点的数据和结点间关系的存储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操作算法的设计取决于所选定的逻辑结构,而算法的实现依赖于所采与的存储结构。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合理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非常重要。 3.数据结构的主要操作包括哪些? 对于各种数据结构而言,他们在基本操作上是相似的,最常用的操作有: ●创建:建立一个数据结构; ●清除:清除一个数据结构; ●插入:在数据结构中增加新的结点; ●删除:把指定的结点从数据结构中删除; ●访问:对数据结构中的结点进行访问; ●更新:改变指定结点的值或改变指定的某些结点之间的关系; ●查找:在数据结构中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结点; ●排序:对数据结构中各个结点按指定数据项的值,以升序或降序重新排列。 4.什么是抽象数据类型?如何定义抽象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 简称ADT)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此数学模型上的一组操作。ADT是与具体的物理存储无关的数据类型,因此,不论ADT的内部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其数据结构的特性不变,都不影响其外部使用。 对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一般用(D,R,P)三元组表示,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格式为: ADT<抽象数据类型名> { 数据对象D:<数据对象的定义> 数据关系R:<数据关系的定义> 基本操作P:<基本操作的定义>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结构习题集答案 第1章绪论 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抽象数据

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 {}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 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 Complex{ 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 数据关系:R={} 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 和im DestroyCmoplex(&C) 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 Get(C,k,&e) 操作结果:用e 返回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10 * 1’ = 10’) 一、概念题 .当对一个线性表经常进行的是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为宜。 .当对一个线性表经常进行的是存取操作,而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最好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只有一个元素结点的条件是L->Next->Next==Null。 .循环队列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克服假溢出。 .长度为0的字符串称为空串。 .组成串的数据元素只能是字符。 .设T和P是两个给定的串,在T中寻找等于P的子串的过程称为模式匹配,又称P为模式。 .为了实现图的广度优先搜索,除一个标志数组标志已访问的图的结点外,还需要队列存放被访问的结点实现遍历。 .广义表的深度是广义表中括号的重数 .有向图G可拓扑排序的判别条件是有无回路。 .若要求一个稠密图的最小生成树,最好用Prim算法求解。 . 直接定址法法构造的哈希函数肯定不会发生冲突。 .排序算法所花费的时间,通常用在数据的比较和交换两大操作。 .通常从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时空效率等几个方面评价算法的(包括程序)的质量。 .对于给定的n元素,可以构造出的逻辑结构有集合关系﹑线性关系树形关系﹑图状关系四种。 .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四种。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仅取决于它的一组逻辑特性,而与存储结构无关,即不论其内部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它的数学特性不变,都不影响其外部使用。 .一个算法具有五大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入。 .在双向链表结构中,若要求在p指针所指的结点之前插入指针为s所指的结点,则需执行下列语句:s->prior= p->prior; s->next= p; p->prior- next= s; p->prior= s;。 .在单链表中设置头结点的作用是不管单链表是否为空表,头结点的指针均不空,并使得对单链表的操作(如插入和删除)在各种情况下统一。 .队列是限制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其运算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栈是限定尽在表位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在链式队列中,判定只有一个结点的条件是(Q->rear==Q->front)&&(Q->rear!=NULL)。 .已知链队列的头尾指针分别是f和r,则将x入队的操作序列是node *p=(node *)malloc(node); p->next=x; p->next=NULL; if(r) {r->next=p; r=p;} else {r=p; f=p;}。 .循环队列的满与空的条件是(rear+1)%MAXSIZE==fornt和(front=-1&&rear+1==MAXSIZE)。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表现在数据元素都是由字符组成。 .字符串存储密度是串值所占存储位和实际分配位的比值,在字符串的链式存储结构中其结点大小是可变的。 .所谓稀疏矩阵指的是矩阵中非零元素远远小于元素总数,则称该矩阵为矩阵中非零元素远远小于元素总数,则称该矩阵为稀疏矩阵。 .一维数组的逻辑结构是线性结构,存储结构是顺序存储结构;对二维或多维数组,分别按行优先和列优先两种不同的存储方式。 .在有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中,计算第i个顶点入度的方法是求邻接矩阵中第i列非0元素的个数。 网中,结点表示活动,边表示活动之间的优先关系,AOE网中,结点表示事件,边表示活动。 .按排序过程中依据不同原则对内部排序方法进行分类,主要有选择排序﹑交换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等4类。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择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排序最快考虑,则应选择快速排序方法;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排序最快且要节省类存考虑,则应选择堆排序方法。 .直接插入排序用监视哨的作用是存当前要的插入记录,可又省去查找插入位置时对是否出界的判断。 .设表中元素的初始状态是按键值递增的,则直接插入排序最省时间,快速排序最费时间。 .下列程序判断字符串s是否对称,对称则返回1,否则返回0;如?(“abba”)返回1,?(”abab”)返回0. Int f (char*s) { Int i=0,j=0; 求串长*/

数据结构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12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对象被统称为____A____。 A.数据 B.数据元素 C.数据结构 D.数据类型 (2) 数据结构通常是研究数据的____ A _____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A.存储和逻辑结构 B.存储和抽象 C.理想和抽象 D.理想与逻辑 (3) 不是数据的逻辑结构是____ A ______。 A.散列结构 B.线性结构 C.树结构 D.图结构 (4) 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其中D是____ B _____的有限集,R是____ C _____的有限集。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 D.逻辑结构 (5) 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是____ A ______。 A.数据项 B.数据类型 C.数据元素 D.数据变量 (6) 设数据结构A=(D,R),其中D={1,2,3,4},R={r},r={<1,2>,<2,3>,<3,4>,<4,1>},则数据结构A是____ A ______。 A.线性结构 B.树型结构 C.图型结构 D.集合 (7) 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同并且是连续的,称之为___ C ____。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顺序存储结构 D.链式存储结构 (8) 在数据结构的讨论中把数据结构从逻辑上分为___ A ____。 A.部结构与外部结构 B.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 C.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D.紧凑结构与非紧凑结构 (9) 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____ B _____方面的容。 A.健壮性和可读性 B.并行性 C.正确性 D.时空复杂度 (10) 算法分析的两个方面是__ A ____。 A.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11) 线性表是具有n个___ C _____的有限序列(n≠0)。 A.表元素 B.字符 C.数据元素 D.数据项 (12)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是一种____ B ____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HASH存取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作功能、事务的管理和运行功能。 它们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所以数据库系统是个大的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管理员操作管理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两个阶段,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比较用文件管理和用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实际上是在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之间增加了一个系统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以前在应用程序中由开发人员实现的很多繁琐的操作和功能,都可以由这个系统软件完成,这样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方式,而且数据的存储方式的变化也不再影响应用程序。而在文件系统中,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是紧密相关的,数据的存储方式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因此不利于应用程序的维护。 4、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指以数据库数据为核心的应用程序。 第二章 1、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为什么要将数据模型分成两个层次? 答: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数据模型要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第二是数据模型要容易被

数据结构习题集答案解析_清华大学版

第1章 绪论 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 {}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 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 ADT Complex{ 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 数据关系:R={} 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 和im DestroyCmoplex(&C) 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 Get(C,k,&e) 操作结果:用e 返回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 Put(&C,k,e) 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为e IsAscending(C) 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 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IsDescending(C)

数据库课后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安徽工业大学 授课教师:周兵 选用教材: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戴小平,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Date C J,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ddison-Wesley,2000 2、《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萨师煊,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人民大学 说明: 斜体部分是可选讲授内容, 带星号的习题为可选。

第 1 章数据库基础 1.1习题P22 A.1 试述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这几个概念。 答案: B.1数据库 数据库是关于企业或组织的全部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包含两部分:一是对数据结构的所有描述,存储于数据字典之中,二是数据数据本身,它是数据库的主体。 B.2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B.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负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软件系统。 A.2 试述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答案:

B.1手工管理阶段 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完全靠程序员手工完成,因此称为手工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数据的管理效率很低。 C.1特点: D.1数据不保存。 D.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D.3数据不共享。 D.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B.2文件系统阶段 在文件系统中,按一定的规则将数据组织成为一个文件,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存取和加工。 C.1特点: D.1数据可以长期保留。 D.2数据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 D.3文件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D.4数据冗余度大。 D.5数据不一致性。 D.6数据联系弱。 B.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技术克服了以前所有管理方式的缺

数据结构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 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 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 2.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 A ) A. 逻辑结构 B. 存储结构 C. 逻辑和存储结构 D. 物理结构 3.下面程序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O(mn)_______。 for (int i=1; i<=m; i++) for (int j=1; j<=n; j++ ) S+=i 第二章线性表 ●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A) A 可以随机访问任一结点(顺序) B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 不必事先估计空间 D 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2. 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为(A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为(B )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 ●3.在线性表的下列存储结构中,读取元素花费时间最少的是(D) A 单链表 B 双链表 C 循环链表 D 顺序表 ● 4.对于只在表的首、尾两端进行手稿操作的线性表,宜采用的存储结构为(C) A 顺序表 B 用头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 C 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 D 单链表 ● 5.在一个具有n 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并保持链表元素仍然有序, 则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D ) A O(1) B O(log2n) C O(n2) D O(n) ● 6.在一个长度为n (n>1)的单链表上,设有头和尾两个指针,执行(B)操作与链表的长 度有关 A 删除单链表中第一个元素 B 删除单链表中最后一个元素 C 在第一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D 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7.与单链表相比,双向链表的优点之一是(D) A 插入删除操作更简单 B 可以进行随机访问 C 可以省略表头指针或表尾指针 D 顺序访问相邻结点更容易 ●8.若list是某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的头结点指针,则该链表最后那个链结点的指针域 (头结点的地址)中存放的是( B ) A list的地址 B list的内容 C list指的链结点的值 D 链表第一个链结点的地址 ●9.若list1和list2分别为一个单链表与一个双向链表的第一个结点的指针,则( B ) A list2比list1占用更多的存储单元 B list1与list2占用相同的存储单元 C list1和list2应该是相同类型的指针变量 D 双向链表比单链表占用更多的存储单元 10.链表中的每个链结点占用的存储空间不必连续,这句话正确吗? (不正确) 11. 某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元素长度为4,首地址为100,则下标为12的(第13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48。V 100+4*12=148 11.在顺序表的(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不必移动任何元素。 12.若对线性表进行的操作主要不是插入删除,则该线性表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若频繁地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则该线性表宜采用( 链 )存储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