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摘要】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在世界范围的广泛渗透和传播,同样对我国民众尤其是当代青年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致使在部分群体中出现了以消费为人生目的的价值取向,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不良的消费行为及青年亚文化现象。针对消费主义及其衍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并尝试着提出对策,是本文的目的。

【关键词】消费主义青年亚文化对策分析

一、引言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文化工业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大众文化的繁荣,带动了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的迅速传播。文化工业借助电影、电视、广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使形形色色的消费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迅速、更便捷地传递给社会大众,将消费主义文化灌输到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并日益渗透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消费主义思潮更以其感性而鲜明的特征,吸引着不发达国家的人们。在消费主义强大的示范和诱导作用下,传统的民族化的消费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费生活方式。消费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时代经济社会文化的代名词,成为一种表征。鲍德里亚这样表述:“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在消费主义的影响和支配下,一些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位移,他们把日益增长的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攫取欲,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其作为最普遍的价值诉求和最现实地通向个人幸福发展的道路,甚至以为自我消费欲望的极大满足,也是一种社会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部分青年学生甚至把消费当作人生的根本意义之所在。他们认为

消费就是其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许多同学认为:“发展消费文化既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贡献,又能享受生活。”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追问的是,作为最敏感人群的青年群体,在消费主义文化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或者更确切地说,消费主义文化对青年亚文化观念,产生了何种影响,又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即在此视角下探索消费主义背景下的青年亚文化。

二、消费主义的渊源追溯及概念界定

(一)消费主义渊源追溯

消费主义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二十世纪初开始不断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到巅峰状态。

1、早期萌芽

十九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美国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美国作为一个刚刚成立一百年的年轻国家,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时期,其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了世界工业总产值的 30%,并且位居世界第一位。[1]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生产商业化的出现,电气工业的兴起,大公司的崛起为现代消费主义的孕育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除此之外,按照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著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讲到,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人有了新的生活方式,“经济冲动”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宗教冲动”,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勤俭持家的观念被炫耀式消费观念所代替。人们不断追求获取更多的财富为的是能够奢侈地消费。

2、发展背景

当然,仅仅是以上所描述的经济契机还不足以发展消费主义,没有后来二十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消费主义也许就胎死腹中了。

(1)政治背景

二十世纪 3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市场、刺激消费的主张。[2]事实也证明,凯恩斯的这一主张对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困境,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凯恩斯的这一主张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在这之前,经济的发展,一直关注生产这一环节,但自此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们意识到,工业化的发展,生产不再是问题,产品会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但是产能过大导致产品滞销,产品卖不出去,扩大再生产就继续不下去,出现这种矛盾,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所以要想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采取一些手段来刺激人们进行消费,于是鼓励和刺激人们消费成为当时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国家对大众的消费引导,是消费主义逐渐兴起的政治土壤。

(2)经济土壤

与此同时,消费主义的发展恰逢适宜的经济土壤。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普遍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开始陆续进入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的时代,现代社会开始从传统的生产社会向现代的消费社会过渡。到二十世纪前半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福特主义的现代大规模生产系统的推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扩大市场,如何把商品销售出去。除此之外,不断出现的新型产品促使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相对于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对物质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随着人类征服大自然能力的与日俱增,让人产生了资源无限的幻觉,人类对物质的欲望与追求并没有因此停止。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特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富裕社会”。[3]当相对富裕的人越来越多时,消费已不再如从前受到阶层的区隔,更多的人有能力消费奢侈品,消费不断出现的新型产品,而这种消费行为变得越发带有普遍性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也就由此进入了大众消费的时代。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型后,人们的消费诉求也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的消费注意力从基本物质需求消费转向了消费品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消费不再仅仅局限于物品的使用价值,这时的消费已经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对消费的局限性界定。人们在消费物品时,开始注重物品所具

有的社会文化色彩。比如,物品所能表达的社会身份,文化品味,生活理念等等。人们的消费诉求中不仅为了物品的使用价值,还为了甚至只为了突出物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4]至此,消费已经超越了“消费使用价值”的内涵,消费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使消费的内容也丰富了。可以说,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福特主义造就的大规模消费模式,引发了消费内涵的全面改观。

伴随着福特主义生产模式的发展,其存在的重大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同质产品的大量复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缺乏横向的调节机制,造成生产组织的僵化。于是,后福特主义粉墨登场,后福特主义将市场细分,生产周期缩短,生产依据消费者导向更加灵活,不断采用新技术,对劳动者的要求给予更大的自主性。这样的生产经营模式满足了个性化的消费者。所以,后福特主义时代,凸显商品的特殊品味成为满足消费诉求的侧重点,商品符号象征意义成为操纵和控制消费的主导力量。[5]

(3)文化因素

除了消费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合力推动下发展外,消费主义的发展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可以大量制造消费意义符号的现代媒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充斥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体的商业广告为大量生产商品的符号意义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商业广告将本无必然联系的意象赋予商品,比如,香水与优雅,钻石与爱情永恒,冰红茶与青春活力等等。在广告的推动下,人们在消费时,形成了从商品——符号或是符号——商品的思维联想。使消费者一看到商品,就会直接联想到它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并由此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人们被这种商品符号海洋淹没时,只要消费商品,消费者就不得不被这些商品符号意义所包围,陷入无法自拔的不断追求符号意义的旋涡中。

(二)消费主义概念界定以及与享乐主义的区别

1 消费主义的概念界定

在对消费主义进行研究时,经常会有“消费社会”、“消费文化”以及本论文中所使用的“消费主义”这几个术语,尽管每种术语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在国外学术界里,这三个术语是可以替换使用的。但在国内学术界里,“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是有着区别的,一般认为“消费主义”带有明显的贬义。对于消费主义的概念界定,也是国内外学界众说纷纭。国外学者有偏向于把消费主义

看作是一种中性现象。比如,麦尔斯认为,给消费主义下定义时,不应该持有道德谴责的立场,应该把消费主义看作是一种系统的时尚,一种建构社会生活的竞技场,一种生活方式。[6]斯蒂恩斯则认为,消费主义描述了一种社会,在这种社会里,相当一部分人把获取物品当作生活的目标,而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解决生活的必要才去获取,也不是为了传统的炫耀需要,而是为了获取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身份认同。

当然国外也有不乏带有批判立场的学术观点,最经典的当属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的剖析。按照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的分析,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以及所采用的生活方式,这种价值观念,使人们跨越了传统的消费逻辑,从舍弃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追随迷恋商品所代表的符号象征意义。最终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消费符号意义的空虚状态和不断膨胀和被激起的消费欲望。[7]

在国内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平的观点,他指出:“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8]还有一种观点是王宁在分析提炼国内外学界人士的观点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消费主义其实是一种现代消费欲望形态,并且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也随之“水涨船高”,称之为“逐级流动”形态;另一种则是,人们消费脱离了可支配收入的基础,消费欲望就如同氢气球飘升直上天空一般,这种谓之“越级流动”形态。[9]国内学界陈昕也有类似的分析,他将前一种类型称之为逐步走高的“实际的高消费”,而后一种类型则体现表述为跨越式的“观念性高消费”。

当然还有一些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比如“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10]消费主义表现在“对物质产品毫无必要的更新换代、大量占有和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随意抛弃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采用难以承受的生活方式,等等”。[11]

2 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区别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与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资本主义的目的就是不断追求财富,对资本利润的渴求。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利润的获取来

源于整个经济链条中商品交换的成功实现,也就是有人购买商品。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工业扩大再生产,生产产品已经不是问题,而产品的过剩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危机,鼓励和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继续运行的条件之一。为此,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便成为资本为获取利润而进行控制和操纵的新的对象,并将这个过程演变为一项欲望工程。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如今的生产已不仅仅局限于对有形产品的生产,它还包括对消费欲望和激情的生产,只有先“生产”出一批有消费欲望和激情的消费者,产品才能卖得出去,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商品经济才能循环下去。所以,消费主义其实是服务于晚期资本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

而享乐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和目的,快乐是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尺度。这种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的爱利亚学派,又名伊壁鸠鲁主义,它是遭致人们诋毁最多的一种哲学。

伊壁鸠鲁提倡人们要追求感官的享乐,他所谓的快乐是指“没有痛苦”和“灵魂的安宁”。他把“纯粹的”享乐看作是人生最高的目的。根据弗洛姆的研究,最早的享乐主义者应当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斯提卜,他说过,生活的目的就是最佳地去享受身体上的快乐,幸福就是快乐享受的总和。

享乐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联系起来,就是狭义的享乐主义,是一种极端享乐主义。而享乐主义发展到现代,从经济学角度讲,享乐主义是与物质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积累和丰富,使人们认为追求享乐就是通过对物质的占有。而消费主义的出现,实质就是人们将享乐的实现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之上,甚至于本末倒置,将消费直接当作人生的追求,人生就是为了消费而消费,为了享受而享受。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服务资本主义国家意志的一种手段,而享乐主义只是一种哲学思潮。

(三)消费主义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消费主义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幵始追求它的符号价值,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追求已经成为消费中的一种普遍性的行为。符号价值使商品具有比使用价值更多的社会价值,成了承载意义的符号。消费主义就是要凸显出商品的符号意义,使其成为意义的代码,进而使消费的符号化成为日常

生活的普遍现象,成为人们自我表达和得到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在消费主义的支配下,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向往,并力图得到社会认可,“一个人的服饰、家居、汽车等,都是他自己的或者说消费者的品位、个性与风格的认同指标”,[12]“在人们抱着展示自己社会身份的心态而进行消费的时候,商品的身份价值或社会标志价值便得到了实现。”[13]

2、消费远远背离实际需要。

在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中,人们消费的动机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实际的需要,而是一种不断被刺激起来的虚假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满足的不是人的生存需要,而是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它又歪曲这种需要,使之片面化。消费主义认为物质产品是实现享受和发展需要的重要表达方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在于追求物欲上的满足。当人们的欲望越来越背离人的真实需要时,就会表现为一种贪欲,但在消费主义的世界中,永远没有真正需要的满足,因为不断会出现新的“需要”,从而导致人们欲壑难填,造成人类精神追求的失落。另外,“消费背离需要的后果是大量的无意义消费和有害消费”。[2]从而导致了“生产一消费一废弃”这种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出现,使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大大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3、消费成为人生目的。

在消费主义的信念中,消费就是“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人们不再把消费看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环节,而是当做人生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消费就是理想”,消费成为人生的目的,从消费中人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消费中获得了快乐,消费巳不再是单纯地占有和获取物品,消费本身成为了主体。如今不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消费故我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不再只是为了生活,而主要是为了要买得起消费品,尤其是那些能够显示身份、地位和品味的高档消费品,比如名牌服装、汽车、高档住宅等。对这些高档消费品的追逐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追求的生活方式,消费验证了人们的存在感,使人们觉得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懂得尽情享受生活享受快乐,而要获得这些快乐的唯一途径就是必须不停地消费,不停地占有这些消费品。

三、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

(一)消费主义在我国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打开国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商业零售、保险金融金融等领域投资的外国机构迅猛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中国的消费品总类增加,汽车降价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导家庭消费的商品从当年“百元级”的自行车、缝细机、手表到年代末年代初“千元级”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如今“万元级”的高清晰大屏幕数字电视、高档家居用品、汽车和房子等。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经历了跳跃式的、革命性的发展,消费的目的不再只是单纯满足生存需要,而是更注重享受生活和实现自我,把消费作为生活质量提高和幸福生活的标志。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即是消费主义,它将消费和身份、地位联系起来,诱导人们把消费当做人生的最高意义,是实现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相应地,也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人们经常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事实上,这种潜力在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已迅速显现出来。今日的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和世纪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成长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更喜欢花钱,而不是存钱,他们追求个性和享受,并且越来越重视商品品牌和产品质量。自年允许国外知名品牌在中国开设自己的零售店起,全球多家知名连锁店开始蜂拥进入中国。曾几何时,中国内地的消费量只占全球名牌服装、手提包、化妆品、珠宝、手表和其它奢侈品总销售量的。而现在,中国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其消费额占全球销售量的。面对着一群和可口可乐长大的中国消费者,精明的商家正在想方设法迎合他们的喜好。据中国商务部预测,年除汽车、住房、通信产品等继续热销外,餐饮、旅游、健身、教育、文化、节假日传统特色产品和服务等消费将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越来越向品牌化、个性化、时尚化方向发展,品牌消费、时尚消费等逐渐成为潮流。这种种的现象表明,西方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到处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把追求日益丰富的消费性物品和服务看作是首要的,并将其作为普遍的文化倾向和最现实地通向个人幸福、提高

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

消费主义的盛行,激发了人们对消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新产品的向往。人们不断被剌激起来的消费欲望使企业和商业的经营者更是借助现代媒体的力量,带动了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不断地促进了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手段之一。然而,疯狂消费的背后即是衰落。消费主义盛行的背后也引发了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二)消费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消费主义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具有民族特点和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即以社会集体为重,崇尚以和为贵,处理人际关系提倡和洽协调。然而随着消费主义传入我国,人际关系却越来越表现为一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物的依赖性使人们的目光主要集中于具有交换价值的东西,造成人际关系的物化。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个人欲望是否得到了满足,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的提高,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大多数人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忙于赚钱,忙于购买那些能够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消费品。大多数人已经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势必削弱对他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真诚、淳朴的交往难以维持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物为中介和支撑”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已经找不到其他方式来维护这脆弱的人际关系。人们总是赶着去认识更多的人,与他们周旋,然而却没有兴趣、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把他们变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大家都在叹息世风日下,却又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总之,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物的内容变成了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人们很难摆脱物的束缚,建立起真正的有意义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越来越冷漠。[8]

(2)消费主义使人的价值观产生偏离。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是一种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主体对于客体的正确价值取向,是一种和谐的中庸之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重义轻利,勤检的思想;第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和谐,天人合一,中庸

之道。[4]但消费主义强调的却是把人的物质需要的基础性归约为唯一性,主张通过大量消费物质产品来实现人的价值。

然而,在消费主义的强烈冲击下,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严重失衡,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严重扭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崇尚物质主义,痴迷于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对于受到消费主义严重影响的人们来说,只有消费才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拼命工作,拼命消费,对很多人来讲,占有和消费物品就是他们生活的动力,而不是人的本质中的有意义的、有创造性的体验。他们往往把人生价值、品质、人格等都转化为市场交换价值,以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幸福以及一切事物的价值。其二,追求享乐主义。人们沉湎于当下的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延低精神生活,缺乏远大理想。把最大限度的享乐和消费视为人生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把消费作为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享乐主义所造成的人生价值的虚无和生活意义的贫乏,必然造成人们信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而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扭曲,越来越背离了我国重义轻利、以人为本的传统价值观。

四、消费主义文化下的青年亚文化呈现

(一)青年亚文化阐述

青年亚文化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它由青年亲身创造,往往会被媒体宣传、放大,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14]青年亚文化所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其实,青少年就是借助使用媒介这一活动来实现对成年人掌控世界的逃避和抵抗,由于这一亚文化是青少年自己亲身参与创造的,因而它媒体多于传统媒体等。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仪式抵抗》的著作,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研

究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例如,光头仔的行为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种粗野彪悍的形象或风格,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意识形态企图。S·霍尔指出,尽管这种离经叛道的亚文化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它仍是“对一种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但是,一些亚文化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它们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然后它们淡出、消失或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这里,正是亚文化结构的后一种,主要与我们有关,无赖青年、摇滚客或光头族的奇特、前卫的着装风格、关注点和环境等等……”迪斯科夜总会、光头党、朋克、嬉皮士、摇滚乐……直至群居、吸毒等从文化到生活各个层面,这些一度成为英、美60年代的一道文化景观。青少年就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因而,这种带有反叛色彩的青年文化具有后现代的倾向。

(二)具体呈现

在消费主义背景下,青年亚文化首先表现在抗争意识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消费主义文化通过广告、电视、网络等,以信息冗余甚至是爆炸的方式生发,以各种有形无形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一个突出的例子是,现在的一些媒体向现代快生活节奏下的年轻女性灌输“懒女”思想,试图教会她们学会消费、学会享受。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此种宣传的负面效应也是很大的。正是在消费文化的宣传攻势下,反抗“父母文化”为特征的亚文化现象日益彰显,其思想认识也就发生了严重偏差。

其次,这种亚文化现象表现为,对游戏的沉迷以及对发泄的青睐。外在的享乐拜金与感官视觉刺激,是消费主义文化中的题中之意,而内在的审美理性与审美本质,则在消费主义文化中相对缺失。“玩耍”成为接触媒介的一个主要特征。当下青年使用的媒介主要是网络、电视、时尚杂志、卡通读物、言情类图书,以及一些信息技术衍生媒体,如MP3、手机等,而新兴媒介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这些都带有玩耍的特性,使得青年往往因为未能接受健康的审美信息,受到正确的教育,产生品味偏差、偏好畸形的审美行为

偏差。更有部分青年痴迷于网站以及黄色图像。在消费主义文化过度渗透和强势输入的同时,凸显了亚文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性。

最后表现为对狂欢化活动的追逐。通过这些活动来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因而,这种带有反叛色彩的青年文化,具有后现代的倾向。客观而论,导致消费时代青年亚文化现象出现的又一重要历史语境,是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对当代文化的统治,首先表现在它倡导推进了反精神的世俗化欲望的全面扩张。后现代文化崇尚和追逐当下直接的感性诉求与欲望满足的感官娱乐主义,这一倾向为消费主义所强化,它的表现,便是各种感官刺激和享乐趣味的消费文本与载体的泛滥,在其主导下,人的生存,正在走向另一种片面,即过于沉湎于当下即是的、过于轻量化的浮华的占有和享乐,从而陷入生活的不能承受之轻。

五、背后原因探究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亚文化现象,从消费主义角度来看,主要在于:首先,是消费主义文化中市场符号逻辑对青年价值观念的渗透。市场追求的是利益,利益是基本的符号,也是最大的意义所在,市场化、货币化和物质化,则是消费主义市场逻辑的主要表征。在其诱导与影响下,青年人的一些行为日渐偏差,意义消费和符号消费开始主导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逻辑。审美观念与行为,被市场化浪潮中的消费欲望所左右,审美行为也就演变成消费文化中的消费行为。有学者将这种消费方式称为消费主义,认为“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创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认为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他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变成了一种符号,消费文化渗透下的审美观念,也因此发生了符号学意义上的蜕变。正是因为消费符号和意义,在大学生日常审美中日渐占据主导地位,竞相地追求“时尚”、“耍酷”、“无厘头”也就成为亚文化行为中的重要部分。

其次,是消费文化中享乐主义逻辑对青年人行为的主导。凡勃伦认为,“乡村居民在那个时期过着不受有闲阶级炫耀性消费影响的自得其乐的生活,储蓄和家庭享乐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消费的作用,而只有城市下层阶级才易于受到诱惑”。青年因受消费文化中享乐主义逻辑的主导,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享受,追逐

感官刺激,专注现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享受。一些大学生往往以炫耀自己衣服是什么品牌,以拥有多少消费能力为荣,“我思故我在”替换成了“我消费故我在”,审美感性驱逐了审美理性,外在的感官刺激颠覆了审美背后的内在文化蕴含,主体性人格让位于消费享乐主义下的物化人格。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

第三,是消费主义文化中大众传媒与现代性对青年审美知觉的嵌入。“我们生活的世界不仅充满了消费者个性或消费者态度,而是消费文化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推动下的消费文化,以其短平快迅速占领了我们的审美阵地,消费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也迅速嵌入了我们的审美知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快餐文化的消费文化,在带给大众极大生活便利与感官愉悦的同时,也给青年人的个性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深刻左右着他们的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博金翰在其著名的媒介教育著作中说:“对于成长于电视时代的人们来说,新兴的电子媒介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控制,新媒介的功能是强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创造了青少年的精神空间,同时也带来媒介素养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年亚文化中的媒介素养问题,决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领域的问题。大众传媒里的个性与主体性呼唤,固然唤醒了青年的情感神经,但其中的现代性因素与后现代碎片,也随之深刻地嵌入青年人的精神世界。而现代化因素中,对事物去结构化和无意义化的表征,对多元主义解构化的崇尚,对后现代碎片化扩散的肯定,对虚无模糊符号意义化的追求,恰恰体现了这种亚文化背后的意义消解性特征。因此,以消费为美,以享乐为美等等亚文化行为的偏差,表层原因是观念的模糊,而深层原因,则是消费文化中现代化因素的深刻嵌入。

六、措施及方法

英国学者苏格曼指出:“青年亚文化是广大青少年的新鸦片”。在这样一个物质丰盛的消费时代,青年人的精神追求、理想价值、终极关怀、审美个性似乎都渐渐淹没和钝化在这个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了。要想很好解决青年亚文化现象

所产生的弊端,除了加大美学教育方面,还需要弘扬“主旋律”,发挥主流文化的主导与规范作用,以消解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在消费文化语境下,“主旋律”文化不仅呈现为一种强制性的规范意义,更体现为一种对审美滑落的积极救赎意义。同时,以传统优秀文化介入消费主义文化,是当下青年人精神提升的必由路径之一。同时,我们还需遵循一定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对当代青年进行消费价值观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并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青年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消费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15]

2、差异性原则

对当代青年进行消费价值观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然而,这个目标具体到每个青年消费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上,却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套内容”、“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做法。这主要是因为青年的消费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自身消费心理、消费生活态度等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制约,也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消费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消费理念、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支配从而使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

特点。所以,在消费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差异性的原则。3、现实性原则

这里的“现实性原则”,指的是我国当代青年的消费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坚持立足于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消费生活的变化、发展特点,以及西方消费主义的不利因素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来制定相关措施。[16]

4、开放性原则

面对当前日益丰富和不断变化发展的青年消费文化,对当代青年的消费价值观教育需要日渐走向开放。消费价值观教育的开放性,首先指的是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与时俱进。其次,在教育方式上,要更多地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建立开放性的消费价值观教育渠道。

【参考文献】

[1]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M].第三版.刘成富,全志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4-120

[2] 潘小松.美国消费主义的起源[J].博览群书. 2004,07 110

[3] 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 2005,05

[4]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

[5]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吕世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09

[6] 方亚琴.国内外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2008.05

[7]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

[8] 黄蓉.论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大众传媒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5(5)

[9] 王建辉.论重建‘适度性’消费伦理观[J]. 社会科学辑刊,2003(1)

[10] 龙静云.消费伦理的变迁与当代家庭消费伦理的建构[J].道德与文

明,2006(2)

[11] 孙玉霞.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J].浙江学刊,2006(1)

[12] 王莹. 消费主义与我国传媒的?消费时代?[D] .华中科技大学,2006

[13] 李菊英、张继艳.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其防御政策[J]青年探索,2009.4

[14] 邵培仁、陈龙.媒介文化通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7

[15] 苏颂兴、胡振平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6] 唐汉卫、王夫艳全球化、文化变革与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36

青年亚文化

周三 1.Image you are a policy maker. (i) What issues do you think leaders should consider when planning for youth development in 21st century China? Why? (ii) Give 2 or 3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research in China.想象你是一个政策的制定者,在为21世纪对中国青年发展中,你觉得领导者们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并为中国年轻一代的发展调查提供两到三个实际性的意见? Creativity is the power for national advancement and it should be highlighted for training methods .For training object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eenager-indiviuals ,family environments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education levels which will lead to youth differenc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eenagers Internet addiction problems. As a new media and an approach to getting information, Internet has taken up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lace in people’s daily life, study and work. Unfortunately, it is obviously that Internet has brought negative effects that teenagers are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and even they develop the IAD( Internet Addition Disorder), which has become a difficult social problem. If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they will lac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nd to be autistic, which will do certain harm to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metal health. “Attack, combat and competition”are the main components in online games, and the fierce exciting contents obscure their moral cognition and weak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rtual game and real life. Teenagers will misunderstand it is reasonable to hurt others through it. At present, the problems of moral disorder, deviant behavior and illegal criminal activity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Internet is called electronic heroin. We should do as follows. 1) strengthen the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rs, form the good habit of online surfing and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harmfulness of IAD and constrain their own behavior consciously. 2)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youth counseling agencies. We should discover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n do the counseling, preventing teenagers with negati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becoming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and developing the IAD. 《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发展战略-褚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1月 《China to cultivate teenager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21st century-Zhupin》 在培养方法上需要突出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在培养对象上需要注意青年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教育水平会导致青年的差异。 青少年网瘾问题。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会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对青少年的身理、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 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 式是合理的。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 正逐渐增多,网络被称为电子海洛因。1>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养成良好上网习惯,让学生意识到成瘾行为的危害性,使青少年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2> 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及时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开展心理辅导,防止负性心理特征的青少 年沉迷于网络,产生网络成瘾。 2.Identify and explain two examples of a youth subculture in China.分析和说明2个关于中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摘要】网络新媒体、青年亚文化的迅猛发展,影响着现在青年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文化以特殊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的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当代青年亚文化有着娱乐性和批判性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存在,也体现了青年群体对事物有多元化的诉求和自身复杂的心态,青年群体的外在表现是在狂欢中放逐自己,它的内在精神确是在批判中构建,这种形式不利于青年群体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建立多元的引导方法和分级的治理办法。 【关键词】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 一、在狂欢中放逐是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外在气质 (一)青年在娱乐狂欢中逃离主流文化的规律。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亚文化渗入到文化结构中,以它独特的风格形成了文化形式。青年亚文化真实反映了这些群体对文化的诉求和态度,使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产生了复杂的关系,青年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文化。在现实世界中,面对的压力有很多,学习、工作、生活等现实压力无处不在,这些压力让他们变得焦虑不安。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就不同了,青年都罩着一层面具,没人会摘下他们的面具,在网络世界里,青年是自由的,他们隐藏在面具后,毫无顾忌的在论坛、贴吧等平台发表这自己的言论,利用图片,影

像等工具进行着网络文本的传播,他们制造网络热点和跟着网络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集体狂欢的效果。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自由的翱翔,成为现实生活中自己不敢成为的人。用文字释放自己的不满,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也发泄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在自娱娱人的过程里放纵自己,躲避着社会的规则,逃离现实社会的压力。 (二)青年在娱乐狂欢中不断强化自我身份认同。青年群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乐于尝试新事物,有强大的探索欲。但是在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是否正确的迷茫感,他们需要别人的肯定,而其他人认可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们产生积极效应,强化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有一种说法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年亚文化和这个类似,是一群兴趣或其他方面有共鸣的青年自发聚集,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青年将自己的趣味来界定自己的文化空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他们不断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和他们交流情感,最终所有人形成一个相互认同的情感共同体。 二、在批判中建构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精神 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批判建构精神从未陨落。这种批判精神只是变换了风格,隐藏在青年亚文化狂欢的现象之下,让人们发现不了。青年亚文化隐藏着青年群体的多元化价值诉求,青年亚文化从来不是年轻人的游戏,是一种独具一格的

亚文化在当今如何广泛传播-发言稿

好的,接下来我想分享的是亚文化在我国当代市场经济大发展下的一些显著特点 及成因。【翻页】 主要从经济因素、媒体因素、受众需求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点动画】 首先,我国自80世纪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经济的繁荣在充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得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大增加。市场的供需能力刺激着文化产业价 值快速增加。在这条文化商品产业链条中,作者是生产者,读者是终端的消费者。而成品是作者,出版商、和市场合谋的产物。 先看生产者方面。在丰厚利润诱导下,大批作家投向符合大众文化市场需求的商业化写作怀抱;作品中的艺术个性与生命诗性在急功近利的物质追逐中迷失。很多亚文化也就这样被有目的地生产出来。 再来看链条终端的亚文化消费者们。市场经济催化着消费享乐主义,人们在文化上也更追求刺激和审美快感。传统以精英文化为代表的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被大众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抗争意识弱化,狂欢化的亚文化消费。 同时我们仍需注意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不均衡状况。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地位快速提高的庞大中产阶级群体。其文化水准仍然滞后,这种反差使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无法被及时接受,传递而使亚文化盛行于文化水准良莠不齐的大众之间。 【翻页】 接下来分析为亚文化能够广泛传播提供技术支撑的媒体因素。我们都知道每个 人都能使用的因特互联网媒介的出现使文化传播更加便捷、广泛、高效。这让亚文化的传播比以往都更具优势。不仅我们国内亚文化能快速扩散,以科技为支撑的亚文化也能不断地打破地区及国别的限制走向全球性的扩散传播。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 新的文化被创造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学习和模仿,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行为方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文化的渗透传播也是我国当下亚文化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翻页】 最后是为亚文化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的受众需求因素。作为社会主体的每个人 对文化产品的欣赏口味和选择标准表现出不同能动作用,形成多元的文化需求。另外在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许宁许芳珍陈胜梅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价值观及思想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网络亚文化的积极影响,而对网络亚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以减少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大学生影响对策 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网络流行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大学生的视角审视和研究网络亚文化,正视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主动接受网络亚文化,促进网络亚文化健康发展,是研究网络文化的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 网络亚文化是与网络主流文化相对而言,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文化,是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的网络亚文化能够被网络主流文化所接纳,成为网络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极的网络亚文化会对人们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大学生的违法犯罪。 在互联网中,大学生通过网络运用将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于是这些表现形式逐步演变成一种特殊文化—— —网络亚文化。目前,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QQ或MSN聊天、恶搞和网络文学等,都可以算作是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其中网络流行语和恶搞是它的两大主要内容。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认知五彩班澜的世界,在这虚拟世界里,网络流行语成为他们交流的重要语言。他们用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表达自我,张扬内心,满足了个体的需求。恶搞是网络亚文化的另一种典型代表。恶搞来源于网络却又超出网络本身的局限。网络中恶搞无处不在,大到世界政坛,国家元首,体坛明星,小到芝麻蒜皮,打架斗殴,邻家小妹。与流行语一样,恶搞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念。它的基础是开放,它的核心在于分享,它的价值在于精炼浓缩,无需触及灵魂,却又简单明了,直接大胆,令人躲避不及。就像法国思想家保尔·利科说:“在技术时代,责任延伸到我们的能力在空间与时间,在生命的深处所能及的远处。” (二)网络亚文化的特点 一是边缘性。网络亚文化群体中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避开家庭、不忠实的、行动较为诡秘的群体。他们交流、交往、学习、休闲多以网络为主,由此而形成的网络亚文化游离于网络主流文化之外,成为弱势的、次要的边缘网络文化。而这又恰恰成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最合适的文化形式。如网络聊天、网络流行语、网络游 戏等充满诱惑力的网络活动,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 二是时尚性。网络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类千百年的生活、工作、交流传统,延伸了人类活动的现有空间。网络所具有的跨区域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追求的年轻人,成为时尚文化名副其实的创造者,推动着网络亚文化不断发展。如“快闪暴走族”,以游戏的姿态,体现一种时尚和角色扮演,反映青年人回归社会群体、崇尚自由、宣泄情绪、表现颠覆常规和重塑社会秩序的内心冲动的一种新的社会交往形式。 三是颠覆性。大学生的自我表达、颠覆权威的欲望最强烈,但是这种反抗性在现实中却常常得不到发泄。网络匿名交流恰好为大学生的自我宣泄与反抗欲望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网络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大学生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青年人常常否定或者说不追随主流文化,对网络主流文化价值规范往往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具有强烈的反主流文化倾向。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当代“圆环套圆环娱乐城”的血案为母题,批评、颠覆、移置和篡改了原作的语义,将个性张扬到极致。 二、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网络亚文化迅速形成,并且广泛地渗透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这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是网络亚文化为大学生接受主流文化熏陶提供新的载体。 亚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与主流文化相抵触,很难寻求到生存空间与土壤,而网络社会由于自由、开放、没有疆界的特征,使大学生能够得以将在现实社会中受到限制的观念、行为移植到网络虚拟社会中,网络社会成为网络亚文化繁殖的主要土壤。随着社会的开放度和包容度日益增强,很多本来被视为异类的网络亚文化行为也开始为社会所接纳,当这些网络亚文化以多元形式融入主流文化的时候,大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更多地接受了主流文化的熏陶,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也会日渐弱化,主流文化就能够牢固占领网络社会这块阵地,引导网络亚文化健康发展。 二是网络亚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新的发展平台。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了网络亚文化发芽生长的肥田沃土。网络亚文化的发展,能够促使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深层次地文化交融,缩小心与心的距离,缩短思想与思想的交汇路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舞台和成长空间,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而积极 文化 文化空间 183 --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网络语言为例

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网络语言为例- 新闻学 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网络语言为例 刘玲妙 【摘要】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这种变化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本文以网络语言这一独特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亚文化网络语言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亚文化现象也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青少年作为网络媒体的用户,在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中用网络语言表达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网络语言也渗透到青少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青少年亚文化 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属于自己的叛逆色彩,以示青少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 与“主流文化”相比,青少年亚文化具有边缘性、颠覆性、批判性特征。新媒体具有容量大,传播快,互动性强的特征,新媒体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它的出现加强了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作为网络的最主要使用者,青少年有一些别于主流意识的想法,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更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从而导致新的群体的形成。以百度李

毅吧为例:作为一个网络热词产生的卢浮宫,李毅吧在众多的网络青年群体中脱颖而出。屌丝、搬砖、滚粗、高富帅、白富美这样的词语不断出现在青少年的网络交往甚至是日常生活中。 第二,新媒体本身构成了亚文化的一个部分,越来越多的亚文化借着新媒体这个平台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我们网上所常见的网络恶搞视频就是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各种形式的网络亚文化都无法脱离新媒介而存在。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有所影响。当单向传递的传统媒体被去中心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所取代,人们的思想也会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不是零散的,而是在差别中求共存。 二、网络语言与青少年亚文化 1、亚文化网络语言的产生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 第一,网络时代的来临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载体,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交流变成电脑屏幕前的沟通。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参与信息交流与自我意见表达。 第二,网络为网络语言提供了虚拟环境。青少年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内,随着相同志趣人群的不断累积,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群体。在这些群体的交流过程中,就会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网络语言。第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唾弃传统、崇尚翻新。网络给了每个人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空间,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更积极的创作网络语言,使得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从边缘到被主流所接受的时尚风格 从“朋克教母”到大英帝国的女爵士,从“sex”时装店店到巴黎的时尚T台。薇薇安、伊斯特伍德俨然已经是时尚界一位呼风唤雨的人物。她的那种大胆狂放,离经叛道的设计风格引领了时尚界的一股风潮。如果我们剥离她的设计作品的表象发现这些作品所隐含的内核和英国的青年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她所做的是把这种亚文化投射到她自己所理解的时尚当中。英国历来是亚文化研究的重镇,《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则是亚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赫伯迪格通过对亚文化中个案的研究从亚文化如何抵抗主文化(主流文化、主体文化、主导文化),在抵抗中所体现的风格(亚文化对主文化的抵抗并不是直接由亚文化产生的,它是间接地表现在风格之中。)以及主文化如何收编亚文化这一角度对青年亚文化进行文化解读。 在本书中“风格”是一个中心词,它把亚文化所属群体——无赖青年、摩登族、摇滚派、光头仔、朋克等用来表现自己的形式,所着迷的物品提升为充满意义和价值的象征。描述这些形式和物品被赋予意义的过程,以及这些形式和物品作为亚文化风格被再次赋予意义的过程也就成为了本书的主旨。本书所遵循的是从个案入手再到文化解读的这样一条路线。在个案的选取上则选择了朋克、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无赖青年、摩登族、摇滚派、光头仔、这几个典型个案然后用音乐这条线索把这几个个案串联起来。 首先提到的是朋克,因为朋克风格包含了所有战后亚文化的扭曲反映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出发点。在音乐上朋克混合了多种音乐风格,但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起源于西印度群岛的“雷鬼乐”。不仅在音乐风格上雷鬼乐和朋克渊源颇深而且在视觉图像上也深受西印度群岛黑人街头风格的影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在深层结构上,朋克和形形色色的与雷鬼乐有着不解之缘的英国黑人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在视觉层面朋克也展现出了彻底的反叛和抵抗的姿态。西装革履,温文尔雅的绅士淑女形象向来是英国时尚的标签但朋克的出现把这一切都进行了颠覆。朋克抛弃了一切稳重感和贵族气,把各个时期的不同元素结合在一起用他们的符码创造了自己的时尚风格并把它们转化成匕首刺向主流时尚的胸膛。男性头上色彩鲜艳的鸡冠头(来源于古罗马战士头盔上的装饰),女性则剃掉头发露出青色的头皮,哥特色彩的黑色眼影和指甲,造型夸张的耳钉、鼻环、戒指,紧身的皮夹克,瘦腿裤,色彩鲜艳的袜子,笨重的皮靴(来源于工人工作中的工作鞋)。他们把这一切东西全部“拼贴”在自己身上。朋克的这种形象不仅使自己和传统主流时尚格格不入,而且他们的出现足以引起当时世人的瞩目和社会支配力量的愤慨、恐慌。无论是在朋克、还是在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无赖青年这些青年亚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中,音乐都是一个表达风格的重要符号。音乐之于青年亚文化的群体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呐喊还是通过这种符号来建立群体的认同。在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中爵士乐充当了他们的号角。爵士乐这种来源于黑人的音乐形式在它自身的历史中就保留了一分种族融合的传统(不少白人乐手曾和黑人乐手同台即兴演奏,而其他白人则借用了黑人的音乐,将之转化并转换到一个不同的语境中去。)因此在以白人青年为主的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中白人青年亚文化和黑人都市工人阶级之间出现某种契合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围绕不太容易妥协的爵士乐形式,开始即兴创作诠释自己的独特风格:一种“纯粹抽象”的、“化繁为简”的爵士乐。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到了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中开始慢慢的发展出嬉皮士这种亚文化形式,两者都认同黑人文化但事实上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垮掉的一代在政治上较为冷漠他们更为关注个人的感受。他们向往东方的神秘宗教,对体验各种极端的生活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垮掉的一代喜欢昏暗的色调和深色服饰,留山羊胡须。故

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及青年教育

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及青年教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亚文化随之兴起,其形式、规模和内容呈多样化和流行化趋势,并表现出对青年文化生活的不断渗透,对青年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青年亚文化概念与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入手,着重探讨青年亚文化发生与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鲜明时代特色,从而倡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的青少年特色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青少年教育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 1.主流文化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这里说的文化我认为应该称之为主流文化,而且我认为一个地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能有一个主流文化,其余都属于支流文化,就象一条大河干流只有一个支流却有许多,主流文化应该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一脉相承而延绵不断! 一般来说,“主流文化”是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保守性,也就是说它倾向于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主流文化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着按地域,人群,宗教,性别,乃至性倾向及其他分类方式下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承担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而任何主流文化,不论如何分类,要完成这一重任,都应当有以下特征:自信、开放、包容。[1] 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呢?纵观五千年中华历史文明,研究过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的人就会找到答案。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的三皇五帝,由对鬼神的崇拜到诸神归天,接下来就是周文王作的<<周易>>(很可惜<<夏易>>,<<商易>>都已经失传)。在这本看似占卜实是哲著的经书中就最早提出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它直接开启并影响了春秋时期的老子与孔子。前者寂寞著述五千言讲出了“道”与“德”,后者言传身教说出了“仁”与“义”,这四个字涵盖的“大同和谐”的无私利他思想与文化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筛选并经过先哲们不懈的传承与发展潜移默化之下使之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精髓之中。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世界的与民族的、现代的与传统的、大众的与精英的、

虚拟社区中的亚文化传播——以知乎网中的极客文化传播为例

虚拟社区中的亚文化传播——以知乎网中的极客文化传播 为例-新闻学 虚拟社区中的亚文化传播——以知乎网中的极客文化传播为例 李晴晴冯媛媛 【摘要】互联网为亚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极客文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伴随着各种新兴传播媒介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社交型知识问答社区,知乎以其“专注、认真、负责、原创”的问答环节吸引了不同领域的极客常驻于此,而极客们也充分利用知乎这个平台将极客文化和极客精神进一步传播。 关键词虚拟社区极客文化知乎 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热播使国内受众接触到了极客和极客文化,而知乎的兴起,使受众对极客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知乎作为一个知识问答型社区,为极客文化的传播创造了一个更为便利的平台。被视作精英的极客群体,在新媒体时代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他们所强调的创新、不盲从、拒绝平庸等价值观也在逐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一、知乎及其运营机制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受众对于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迫切,他们的要求更加具体和个性化。社会化问答服务开始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1、知乎概况 2009 年6 月创建于美国的Quora 将SNS 模式引入到问答社区中,开创了基于人际关系传播知识。2011 年1 月26 日,国内仿照基于社交网络的问答网站“知乎”上线。2013 年3 月,知乎开始向公众开放注册,在不到一年

时间中,注册用户迅速由40 万攀升至400 万。 和传统的知识问答社区不同,知乎所建立的问答社区是基于一种人际关系的网络。它倡导向用户提供“寻找答案,分享知识”的服务。用户可已通过关注其他用户、问题或者话题形成自己的兴趣圈子。知乎独有的邀请机制可以让用户在面对某一问题时邀请其心中的意见领袖参与和回答。知乎并没有设立最佳答案制度,而是鼓励“意见的自由市场”,让所有用户都可以对答案进行投票。此外,网站也会对回答者进行积分悬赏和系统奖励,从而培养出众多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 2、知乎独特的运营机制 知乎社区包括了话题、问题和用户三个板块,涉及金融、法律、科学、科技、电影、文学等各个方面的话题,并且每个大的话题下还包含了无数的子话题。任何用户都可对某一问题的答案进行投票,可以选择赞成或反对。对于垃圾信息或者无效信息,用户则可以选择“没有帮助”,当达到一定上限时,这些信息就会不再显示。 知乎这一独特的投票机制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高水准的回答得到传播,同时也抑制了垃圾信息的数量。① 只要用户在具备某一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且进行认真而负责的回答,就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意见领袖,得到其他用户的认可。知乎提倡的“认真你就赢了”的运营机制,使其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促进社区成为理性、认真、负责、高质量的空间。 二、极客和极客文化 1、极客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弹幕视频网站的传播分析解读

摘要 弹幕网站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视频分享网站,其诞生是伴随ACG动漫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开始的,在青年亚文化的背景下分析弹幕视频网站的传播特点,能得到其社区组织化、评论针对性、再创作娱乐化的特点。弹幕视频作为网络传播新形式,其传播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包含“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与二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理论。 关键词:弹幕弹幕视频网站青年亚文化传播特点理论基础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弹幕视频网站的传播分析 一、弹幕和弹幕视频网站 弹(dan)幕,本意为STG(射击游戏)中出现在屏幕上的非常密集的子弹,因为数量过多就像一张幕布一样。后来被引用表示即时评论字幕,是特殊的服务器将网友在观看视频时的评论即时发布在视频上形成的“枪林弹雨”。①弹幕视频网站,也是视频分享网站的一个分支,和普通视频网站不同,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下的由发布者编辑字幕的惯例,让所有观看者可以同步编辑字幕,也就是即时评论。通过播放器实时发出文字和符号的评论被保存下来,当视频再次被点播时,评论字幕会在播放器加载视频文件的同时被载入,并在视频中对应的时间点出现,有的时候评论字幕多如“弹雨”。②弹幕首次由2006年上线的日本NicoNico视频分享网站(简称N站)应用,之后被中国的ACG亚文化网站Acfun(简称A)站所借鉴,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由原Acfun网友于2009年创立。弹幕视频网站发布的内容主要偏向ACG类的作品,通俗说法将Animation(动画)、Comics(动漫)、Games(电子游戏)直接解读为动漫文化或御宅族文化(在日本,御宅族是动漫文化爱好者的自称,宅文化在日本社会上下具有强大影响力)。在弹幕网站发展的最初阶段,动画番剧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弹幕在视频网站中的出现,释放了网站用户们吐槽的强大“潜力”,这些集中了用户智慧的弹幕,承担起了字幕、歌词或解释的功能,成为了视频的补充,甚至本身就是视频里的看点。 二、“弹幕”青年亚文化背景 在分析“弹幕”亚文化产生的背景之前,需要先了解“ACG”一词产生的背景。上文提到,“ACG”代表的含义通俗理解为动漫文化或御宅族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ACG”仅流行于华人文化圈。该词最早是由台湾发明,随后在中国大陆以及海外华人中流行,在中国大陆“ACG”还特指日本动漫游戏文化产业。因此使用“ACG”代称动漫文化应考虑华人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折射影响。 ① 陈松松、何天天.弹幕视频—小众网民互动新形式.传媒e时代.2014年第6期 ② 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青年探索.2013年第6期

青年网络亚文化研究

青年网络亚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新媒介的产生必将伴随这新文明的产生,对于如今互联网平台的搭建,青年网络亚文化也是日趋的受到关注。对于其特点自发性、不定性、批判性、颠覆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对于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及分析。 引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在当下信息交流更是简单容易的情况下,如何看待网络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青年网络亚文化的产生和面临的问题 1.1青年网络亚文化产生的背景 “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是由于近几年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青大学生成了互联网上庞大的生力军,不同程度地被卷入青年亚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过程中,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积极参与者。而社交网络(SNS)作为青年群体最常使用的媒介形态之一,凭借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变成了能够赋予参与者狂欢式审美体验的文化广场。 1.2青年网络亚文化面临的问题 青年网络亚文化是一个容易走偏的亚组织文化,并且其受众数量不容小觑,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使得该亚组织文化群体越走越远,不能像爵士、摇滚诸如此类在当时视为亚文化一般走向被认可的文化。因为,如何引导青年网络亚文化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们需要对其内部的构建和传播进行研究。 青年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1.1肇始的自发性 任何一个青年亚文化群体, 在发生阶段都不是由于外在施加压力而形成的, 也不是社会系统中所固有的组织形式, 这也是其区别于由社会相关行政部门引导并批准的主文化群体的重要特征。青年亚文化群体一般是以相近的年龄结构、地域区分、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为标志而构成的。 1.2发展的不定性 青年亚文化群体在初始阶段总是由某一个发起者或核心组织倡导或实施的, 而由于其缺乏强烈的长期的目标指向、稳定价值和各方保障, 导致这个群体的发展往往过分依赖于某个人或组织的发展或某种风潮的兴衰, 当这个核心出现问题或产生偏差时, 这个群体也会相应地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往往出现“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景况。 1.3内容的批判性 这是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核心特征之一。青年亚文化群体从诞生那一天开始便贴上了青年人特有的开放、激进, 批判性、边缘性和颠覆性的标签。这种批判多体现在青春期中的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对社会的愤怒、对权力的反抗和对自身的否定。当前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继承了欧美“嬉皮士”传统, 表现为那种“列侬式”的抗争意识, 又融合了全球化的特征, 表现为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如近几年出现的“哈韩”、“哈日”现象, 是偶像亚文化的典型, 我们的社会并没有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准备好合适的文化形式, 因此, 他们对成年人强加的文化产生抵触在所难免。这种批判性又突出了游戏、发泄特性, 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 就有类似的特点, “为了玩而玩”成为青年们游戏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上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青年文化开始呈现撕裂状态。一方面,认同和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文化依然在传统媒体和校园盛行,另一方面,更多新的亚文化现象在网络媒体的助推下恣意生长,从而使青年亚文化成为中国本土网络世界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观。但纵观十多年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我们不无惊诧地发现,与网络世界方兴未艾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相比,学术研究的落后十分明显,现有的一些研究不同程度地染上了“狂躁虚无”的时代病,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轻浅叙述,而鲜见发人深思之作。可以说,网络青年亚文化已经盛装开演,而与之对应的研究还只是撩开了帷幕,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亟需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及研究概览 我们以期刊网为研究对象,以“青年亚文化”为关键词进行第一次搜索,以“网络”为第二关键词在结果中再次搜索,又以“网络文化”为关键词做更大范围的搜索,并从中筛选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相关的文章,有近百篇。由搜索结果得知,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1997年,标志性的事件有二:其一,按月出版的《网上生活》(《Internet&Intranet》)杂志,作为互联网杂志在全国率先出版,但当时因为没有刊

号,只作为《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刊中刊发行,直至2000年易名《数字世界》才正式出版发行。《网上生活》杂志象征性地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生活方式之门。其二,是年,一些早期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和出版。既有从事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服务的技术精英们撰文介绍西方互联网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譬如黑客亚文化、网络技术新语言等,也有学者开始对国内网络与青年问题展开研究,例如卜卫对1995年开通的“瀛海威时空”网络用户进行实证调查,其研究成果《百姓、青年与网络》一文1997发表于《青年研究》期刊,这是国内较早通过调查表明青少年是网络用户的主体,具有实验性质。同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一批青年编撰的、一套八本的《互联网络文化丛书》出版,其中,既有介绍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和《21世纪网络生存术》,也有对网络黑客现象介绍的《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对网络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方式变化进行描述的《生活在网络中》,以及对媒介传播在网络冲击下的前景进行展望的《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流》,等等。 这些研究共同的特征是从宏观层面、从全球视野介绍网络快速发展将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总体文化结构产生的革命性变革,尤其对青年群体的影响的无远弗届。研究成果中,特别关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是“黑客”和网络新语言,这与研究者队伍中技术精英参与,全球网络技术创新,以及黑客高

当代青年亚文化浅析

当代青年亚文化浅析 王小芳222011********* 摘要: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青年亚文化也有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亚文化变化对策 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家庭因素,社会组织因素和青年群体中共同认可的行为样式和价值体系因素。第三类即是青年文化。[1]而青年亚文化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它由青年亲身创造,往往会被媒体宣传、放大,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

S·霍尔指出,尽管这种离经叛道的亚文化缺乏明确的政 治目标,但它仍是“对一种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但是,一些亚文化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它们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然后它们淡出、消失或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这里,正是亚文化结构的后一种,主要与我们有关,无赖青年、摇滚客或光头族的奇特、前卫的着装风格、关注点和环境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亚文化也出现了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以反抗成年人文化即英国学者克拉克所说的“父母文化”为特征,例如,追星族与追星文化被约翰·费斯克看作是抵抗主流文化意义的一部分,近几年出现的“哈韩”、“哈日”现象,是偶像亚文化的典型。第二是突出了游戏、发泄特性,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就有类似的特点。“玩耍”成为接触媒介的一个主要特征。第三是表现为旷日持久的狂欢活动,而这主要表现在媒介使用领域尤其是新兴媒介的使用上,青少年是把接触媒介看作是一种“狂欢仪式”, 青少年亚文化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要解决青年亚文化问题面临着诸多教育难点。首先,青年亚文化既表现为

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 纵观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次当代艺术思潮和创作美学转变都是由青年人所推动的。70年代末“星星画会”的街头展览和政治讽刺美学;80年代的“美术新潮”以及在“现代”、“前卫”名义下的大胆实践;90年代的艺术家聚居群落与“近距离”创作;新世纪之后“八零画派”的新写实与艺术市场上的日益红火的新生力量,这些现象展示了青年群体在审美文化演进与艺术语言创新方面天然具有的引领作用和突破能力。鉴于青年艺术的独特地位,对不同时期青年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实践策略和价值导向进行梳理和研究便成为了开展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十 分重要的切入点,而作为西方青年文化研究中具有优良传统和丰富成果并在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法,青年亚文化理论能够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诸多启示。 一、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范式及其演变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年轻一代对各领域事务的广泛参与,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青年”概念得以出现。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先后对青年亚文化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20世纪末以来,西方学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对以往的亚文化研究思路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

提出了“后亚文化理论”的概念,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亚文化出现的新状况做出了回应。 1.芝加哥学派及其“规则-越轨”范式 芝加哥学派开创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E?帕克指导自己的博士生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对包括青少年犯罪亚文化在内的各类亚文化现象进行参与式研究,并用“社会解组”理论来解释都市亚文化群体产生的根源。1955年,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位社会学家艾伯特?科恩提出了“问题解决”概念,认为下层阶级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是一种用以解决自己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地位挫败问题的独特方式。芝加哥学派后期的重要人物霍华德?贝克尔在其1963年出版的《局外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标签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互动与博弈中对越轨人群和越轨行为的建构过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强势群体利用自己的霸权地位制造出各种规则,而正是这些规则给边缘群体本来无可厚非的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芝加哥学派从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出发,围绕社会规则的建立以及解组展开研究,开创了亚文化研究的“规则-越轨”范式。这一范式涉及了越轨行为的动因、越轨人群的身份认同以及强势文化对越轨行为的塑造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伯明翰学派及更晚近的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伯明翰学派及其“抵抗-收编”范式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土味文化”的流行与思考

新媒体聚焦视听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土味文化”的流行与思考 □胡凯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的兴起,一种略带“土味”的文化渐渐在互联网上流行。无论是充满着乡土气息的“土味情景剧”,还是满满套路、略显无厘头的“土味情话”,都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土味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中的一种,以其特有的“土味”风格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但也不可避免地同其他青年亚文化一样,面临着被收编和消解的严峻形势。本文以青年亚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当下“土味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并通过案例来思考“土味”风格的建构以及“土味文化”最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亚文化;青年亚文化;土味文化;收编 近年来.“土味文化”仿佛一阵飓风般席卷了互联网,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都加入了这场盛大的“土味”狂欢。有人认为“土味文化”庸俗而又无聊,是当下社会主流文化倒退的写照。但实际上,如今的“土味文化”正慢慢褪去最初的浮华,回归生活的本真。 一、青年亚文化与“土味文化”兴起 亚文化是一种次文化或称副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文化。它存在于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是某个区域或某个群体所特有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 (一)青年亚文化概述 青年亚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指由边缘区青年群体所创造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它以其特有的颠覆性、批判性对它们的父辈文化或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着抵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文化。 芝加哥学派作为最早研究亚文化的机构,对青年亚文化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巨大的贡献。罗伯特?帕克通过对青少年犯罪者、妓女、流浪汉以及犹太移民等社会边缘群体行为的考察,发现传统社会结构和道德秩序正随着城市化不断加快而逐渐瓦解,传统规范和社群关系也无法应对新兴的各类职业和各类群体,由此导致了大量越轨亚文化行为和越轨亚文化群体的产生。艾伯特?科恩在《越轨男孩:帮伙文化》中提出了“问题假设”理论,他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试图解决自己在社会中遭遇到的各类麻烦问题。下层阶级出身的青少年所面临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地位挫败带来的苦恼,而这些青少年形成的亚文化就是他们解决地位挫败问题的特有方式。华德?贝克尔的“贴标签理论”则认为,社会强势群体通过设置有益于自身的规则并对“冒犯”这些规则的少数弱势群体“贴上越轨标签”,从而创造出“越轨人群”。因此,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发端和兴起与芝加哥学派对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青年亚文化代表着边缘区青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人世界秩序往往表现为一种颠覆态度,边缘区青年群体利用这一特点来逃避成人对现实世界的掌控。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平民阶层的青年由于无法融入到社会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富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例如,嬉皮士通过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映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通过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二)“土味文化”的兴起 “土味文化”是伴随网络短视频流行起来的一种亚文化,它来自于民间,具有乡土气息,因此被称为“土味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它的兴起自然也和社会边缘青年群体脱不开干系。《CNNIC:2018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02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8.2%,24.7%;学历方面,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7%和25.1%。④不难看出,我国网民目前还是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为主,以中等教育水平为主。⑤这些群体往往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社会边缘群体。当《一封家书》《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彰显主流价值观的综艺节目大放异彩的时候,他们由于自身学历、能力等各种限制,很难融入主流社会渲染的这种文化氛围。但是这些边缘青年群体同样有自己的诉求,渴望着与外部世界接触。一款短视频APP快手的出现就与他们的渴望不谋而合。 快手于2011年上线,最初只是制作GIF动图的软件,后来延伸至短视频领域,至今已拥有7亿用户。而快手得以发展至今天这般规模,主要就是因为它深耕于三四线城市、乡村以及一些偏远地区,把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在低收入、低学历的青年群体。这些群体由于社会关注度低,与大众传媒所营造的主流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快手的出现,为他们向外部世界发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他们展示自我的心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土味文化”在快手上最初的表现形式为社会摇、喊麦、吃播等,其中,尤以“吃播”为甚。快手主播们的吃法千奇百怪,但有一点不会变,一定要“大快朵颐”,仿佛丧尸一般的大口撕咬,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一种令人咂舌的方式配上质朴的表情、不标准的普通话,自然迎合了现代人的猎奇心理,引发了大量的关注。这种“吃播”基本不需要技术含量就能获得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关注,因此成了众多底层青年眼中迅速成名致富的 视听2019.03I 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