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若2(5)x -=x ﹣5,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5

B .x ≤5

C .x ≥5

D .x >5

2.当12a <<时,代数式2(2)1a a -+-的值为( ) A .1

B .-1

C .2a-3

D .3-2a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上高为h ,则下列各式总能成立的是( )

A .ab=h 2

B .a 2+b 2=2h 2

C .

111

a b h

+= D .

222111a b h

+= 4.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5.某体育用品商店一天中卖出某种品牌的运动鞋15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 鞋的尺码/cm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3

3

6

2

则这15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 .24.5,24.5

B .24.5,24

C .24,24

D .23.5,24

6.估计()

-?1

230246

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 B .2和3之间

C .3和4之间

D .4和5之间

7.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下列选项中k 值可能是

( )

A .1

B .2

C .3

D .4

8.41

33

的结果为( ). A .

32 B .

23

C 2

D .2

9.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满足222()()0a b a b c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10.如图,一次函数y =mx +n 与y =mnx (m ≠0,n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

A .

B .

C .

D .

11.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 )

A .-2

B .﹣1+2

C .﹣1-2

D .1-2

12.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距地面5m 处折断,倒下后树顶端着地点A 距树底端B 的距离为12m ,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A .10m

B .15m

C .18m

D .20m

二、填空题

13.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BC,交AB 于点E ,DF∥AB,交BC 于点F ,当△ABC 满足_________条件 时,四边形BEDF 是正方形.

14.将一次函数y=3x ﹣1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__.

15.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它的高为 .

16.观察下列各式:

22

111

1++=1+1212?, 22

111

1++=1+2323?, 22111

1+

+=1+

3434

?, ……

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 计算22111+

+12+22111++23+22111++34+…+22

11

1++910

,其结果为_______. 17.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对应聘者甲、乙、丙从笔试、面试、体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甲、乙、丙各项得分如下表:

笔试 面试 体能 甲 83 79 90 乙 85 80 75 丙

80

90

73

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60%,30%,10%的比例计入总分,根据规定,可判定_____被录用.

18.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6-Z -2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

19.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米.

20.将正比例函数y =﹣3x 的图象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函数_____的图象.

三、解答题

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点,AE =CF ,并且∠AED =∠CF D .

求证:(1)△AED≌△CFD;

(2)四边形ABCD是菱形.

22.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

初中部85

高中部85100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23.已知:一次函数y=(1﹣m)x+m﹣3

(1)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原点,求实数m的值.

(2)当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4.近几年购物的支付方式日益增多,某数学兴趣小组就此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支付方式有:A微信、B支付宝、C现金、D其他,该小组对某超市一天内购买者的支付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购买者?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度.(3)若该超市这一周内有1600名购买者,请你估计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多少名?

25.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2

a(a≤0),由此性质求得答案即可.

【详解】

()2

-,

5x

∴5-x≤0

∴x≥5.

故选C.

【点睛】

2

a(a≥02a(a≤0).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首先由 2(2)a -=|a-2|,即可将原式化简,然后由1<a <2,去绝对值符号,继而求得答案. 详解:∵1<a <2,

∴2(2)a -=|a-2|=-(a-2), |a-1|=a-1,

∴2(2)a -+|a-1|=-(a-2)+(a-1)=2-1=1.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以及绝对值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导出:斜边c=ab h

. 再结合勾股定理:a 2+b 2=c 2.

进行等量代换,得a 2

+b 2

=22

2a b h

两边同除以a 2b 2, 得222111a b h

+=. 故选D .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所得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且相等,那么其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邻边互相垂直且相等,可得四边形是正方形. 【详解】 解:

、、、分别是

的中点,

,EH =FG =BD ,EF =HG =AC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构造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这组数据中,24.5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4.5, 这组数据一共有15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第8个数是24.5,所以中位数为24.5,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先利用分配律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化简,根据化简的结果即可确定出值的范围. 【详解】(130246

=11

302466

=252,

而25=45=20? 20, 所以2<252<3,

所以估计(2和3之间,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以及“夹逼法”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B

【解析】

由图象可得

25

35

k

k

<

?

?

>

?

,解得

55

32

k

<<,故符合的只有2;故选B.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2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除法,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a-b)(a2-b2-c2)=0,可得:a-b=0,或a2-b2-c2=0,进而可得a=b或a2=b2+c2,进而判断△ABC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详解】

解:∵(a-b)(a2-b2-c2)=0,

∴a-b=0,或a2-b2-c2=0,

即a=b或a2=b2+c2,

∴△ABC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时注意: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满足a2+b2=c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m 、n 同正,同负,一正一负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 【详解】

解:①当mn >0时,m 、n 同号,y =mnx 过一三象限;同正时,y =mx+n 经过一、二、三象限,同负时,y =mx+n 过二、三、四象限;

②当mn <0时,m 、n 异号,y =mnx 过二四象限,m >0,n <0时,y =mx+n 经过一、三、四象限;m <0,n >0时,y =mx+n 过一、二、四象限;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长为:22112+=,

∴OA=2-1

∵A 在数轴上原点的左侧, ∴点A 表示的数为负数,即12-. 故选D

12.C

解析:C 【解析】

∵树的折断部分与未断部分、地面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且BC=5m ,AB=12m , ∴22AB BC +22125+=13m ,

∴这棵树原来的高度=BC+AC=5+13=18m. 故选C.

二、填空题

13.∠ABC=90°【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 是菱形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 是正方形详解:当△ABC 满足条件∠ABC=90°

解析:∠ABC=90°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是菱形, 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

详解: 当△ABC满足条件∠ABC=90°,四边形DEBF是正方形.

理由:∵DE∥BC,DF∥AB,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BD是∠ABC的平分线,

∴∠EBD=∠FBD,

又∵DE∥BC,

∴∠FBD=∠EDB,则∠EBD=∠EDB,

∴BE=DE.

故平行四边形DEBF是菱形,

当∠ABC=90°时,菱形DEBF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ABC=9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正确掌握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4.y=3x+2【解析】【详解】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可得y=3x﹣1+3=3x+2故答案为y=3x+2

解析:y=3x+2.

【解析】

【详解】

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可得y=3x﹣1+3=3x+2.

故答案为y=3x+2.

1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知AC=6BD=8则菱形的面积S=×6×8=24∵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AOB为直角三角形AO=3BO=4∴AB==5∴菱形的高h==考点:菱形的性质

解析:24 5

.

【解析】

试题解析:由题意知AC=6,BD=8,则菱形的面积S=1

2

×6×8=24,

∵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AOB为直角三角形,AO=3,BO=4,

∴5

==5,

∴菱形的高h=

S

AB

=

24

5

考点:菱形的性质.

16.【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已知数据变化规律进而将原式变形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1++1++…+1+=9+(1﹣+﹣+﹣+…+﹣)=9+=9故答案为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正确

解析:

9 9 10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已知数据变化规律进而将原式变形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

=

1

1+

12

?

+1+

1

23

?

+1+

1

34

?

+ (1)

1

910

?

=9+(1﹣1

2

+

1

2

1

3

+

1

3

1

4

+…+

1

9

1

10

=9+

9 10

=9

9 10

故答案为9

9 1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

17.乙【解析】【分析】由于甲的面试成绩低于80分根据公司规定甲被淘汰;再将乙与丙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详解】解:∵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甲淘汰;乙

解析:乙

【解析】

【分析】

由于甲的面试成绩低于80分,根据公司规定甲被淘汰;再将乙与丙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

【详解】

解:∵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

∴甲淘汰;

乙成绩=85×60%+80×30%+75×10%=82.5,

丙成绩=80×60%+90×30%+73×10%=82.3,

乙将被录取.

故答案为:乙.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18.乙【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

解析:乙

【解析】

【分析】

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

【详解】

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

【点睛】

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

19.2+2【解析】【分析】地毯的竖直的线段加起来等于BC水平的线段相加正好等于AC即地毯的总长度至少为(AC+BC)【详解】在Rt△ABC中

∠A=30°BC=2m∠C=90°∴AB=2BC=4m∴AC=

解析:2+23

【解析】

【分析】

地毯的竖直的线段加起来等于BC,水平的线段相加正好等于AC,即地毯的总长度至少为(AC+BC).

【详解】

在Rt△ABC中,∠A=30°,BC=2m,∠C=90°,

∴AB=2BC=4m,

∴2223

-=m,

AB BC

∴3(m).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中地毯的长度为水平与竖直

的线段的和.

20.y=-3x+5【解析】【分析】平移时k 的值不变只有b 发生变化【详解】解:原直线的k =-3b=0;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了新直线那么新直线的k=-3b=0+5=5∴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5故答案为

解析:y=-3x+5 【解析】 【分析】

平移时k 的值不变,只有b 发生变化. 【详解】

解:原直线的k=-3,b=0;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了新直线,那么新直线的k=-3,b=0+5=5.

∴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5. 故答案为y=-3x+5. 【点睛】

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 和b 的值的变化,掌握这点很重要.

三、解答题

2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证得结论; (2)由“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证得结论.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C . 在△AED 与△CFD 中,

A C AE CF

AED CFD ===∠∠??

??∠∠?

, ∴△AED ≌△CFD (ASA );

(2)由(1)知,△AED ≌△CFD ,则AD=CD . 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点睛: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定理. 22.(1)

初中部

85

85

85

高中部

85

80

100

【解析】

解:(1)填表如下: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初中部

85

85

85

高中部

85

80

100

∵两个队的平均数都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 ∴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初中部成绩好些. (3)∵

222222

S 7085100851008575858085160=-+-+-+-+-=高中队()()()()(),

∴2S 初中队<2

S 高中队,因此,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1)根据成绩表加以计算可补全统计表.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回答. (2)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分析得出即可. (3)分别求出初中、高中部的方差比较即可. 23.(1)m =3;(2)1<m <3.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进行作答. 【详解】

(1)∵一次函数图象过原点,

∴1030m m -≠??-=?

解得:m =3

(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10

30

m m -

-

∴1<m <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是本题解题关键. 24.(1)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购买者;(2)补全的条形统计图见解析,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08;(3)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928名.

【解析】

分析:(1)根据B的数量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购买者的人数;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选择A和D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求得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多少名.详解:(1)56÷28%=200,

即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购买者;

(2)D方式支付的有:200×20%=40(人),

A方式支付的有:200-56-44-40=60(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60

200

=108°,

(3)1600×60+56

200

=928(名),

答: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928名.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5.3cm.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AB=CD=8,BC=AD=10,∠B=∠C=9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

AF=AD=10,DE=EF,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F=6,则CF=BC﹣BF=4,设CE=x,则DE=EF=8﹣x,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42+x2=(8﹣x)2,然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8,BC=AD=10,∠B=∠C=90°.

∵长方形纸片ABCD折纸,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

∴AF=AD=10,DE=EF,

在Rt△ABF中,AB=8,AF=10,∴6

=

∴CF=BC﹣BF=4.

设CE=x,则DE=EF=8﹣x,

在Rt△CEF中,∵CF2+CE2=EF2,

∴42+x2=(8﹣x)2,解得x=3

∴EC的长为3cm.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方程思想的应用.

北京四中初一数学期末试题_及答案

北京四中初一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把方程17.01 2.04.01=--+x x 中分母化整数,其结果应为( ) A.17124110=--+x x B.17124110=--+x x 0 C.1710241010=--+x x D.17 10241010=--+x x 0 2.韩老师特制了4个同样的立方块,并将它们如图4(a )放置,然后又如图4(b )放置,则图4(b )中四个底 面正方形中的点数之和为 ( ) A.11 B.13 C.14 D.16 3.对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定义新运算: a b c d =ad-bc ,已知 241 x x -=18, 则x= ( ) A .-1 B.2 C.3 D.4 4.某文化商场同时卖出两台电子琴,每台均卖960元,以成本计算,其中一台盈利20%,另一台亏本20%,则本次出售中商场 ( ) A 不赔不赚 B 赚160元 C 赚80元 D 赔80元 5.已知31=3,32 =9,33=27,34 =81,35=243,36=729,37 =2187,38=6561… 请你推测3 20 的个位数是 ( ) A .3 B.9 C.7 D.1 6、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 和时间(分)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2)AB 表示汽车匀速行驶; (3)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4)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 这时的正确时间是( )。 A 、21:05 B 、21:15 C 、20:15 D 、20:12 8、近似数12.30万精确到( )。 A 、十分位 B 、百分位 C 、百位 D 、千位

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 A .1515112x x -=+ B .1515112 x x -=+ C .1515112x x -=- D .1515112x x -=- 2.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211x x +=+ B .()2 2211x x x +-=- C .()()22x 22x 1x 1=-+- D .()2212x x x x -+=-+ 3.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 有( ) A .8个 B .7个 C .6个 D .5个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2+2a =3a 3 B .(﹣2a 3)2=4a 5 C .(a+2)(a ﹣1)=a 2+a ﹣2 D .(a+b)2=a 2+b 2 5.若 b a b -=14,则a b 的值为( ) A .5 B .15 C .3 D .13 6.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DE AC ⊥于点E ,DF BC ⊥于点F ,且BC=4,DE=2,则△BCD 的面积是( ) A .4 B .2 C .8 D .6 7.如图①,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b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含详细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 月份) 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下列“数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1:4,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A. 1:16 B. 1:6 C. 1:4 D. 1:2 3.如图,在?ABCD中,E是AB的中点,EC交BD于点F, 那么EF与CF的比是() A. 1:2 B. 1:3 C. 2:1 D. 3:1 4.抛物线y=3x2,y=?2x2+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则它们() A. 都关于y轴对称 B. 开口方向相同 C. 都经过原点 D. 互相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5.如图,点A的坐标为(1,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O′,则点O′的坐标是() A. (4,?1) B. (?1,4) C. (4,2) D. (2,?4) 6.如图,“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今有圆材, 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几何语言可表述为:CD为⊙O的直径,弦AB⊥CD于E,CE=1寸,AB=10寸,则直径

CD的长为() A. 12.5寸 B. 13寸 C. 25寸 D. 26寸 7.已知抛物线y=ax2+bx+c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10123… y…30?1m3… ①抛物线开口向下②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③m的值为0④图象不经过第 三象限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8.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 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为等边三角形,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3个以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9.在Rt△ABC中,∠C=90°,BC=4,tanA=2 ,则AC=______. 3 =______. 10.如果4x=3y,那么x y 11.如图,现有测试距离为5m的一张视力表,表上一个E的高AB为2cm,要制作测 试距离为3m的视力表,其对应位置的E的高CD为______cm. 12.如图,在⊙O中,弦AC=2√2,点B是圆上一点, 且∠ABC=45°,则⊙O的半径R=______.

北京四中初二分式及其性质

分式及其性质 编稿:龚剑钧审稿:李岩责编:高伟 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式的概念 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 分式的分母不为0. 分式的值为0 分式的分母不为0且分子等于0. 要点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即. 要点三:分式的变形 变符号法则 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通分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两个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称为通分. 约分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不改变分式的值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使分式最简洁,这样的分式变形称为约分. 显然约分和通分是一种互逆的分式变形,在进行这种变形之前,要先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最简公分母 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称为最简公分母. 经典例题精析 类型一:分式的概念 分式定义 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 思路点拨:区别整式和分式的关键是看分母中是否会含有字母.特别地,是常数. 解析:整式有:, 分式有:,, 分式有意义 2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4) 思路点拨:分式有意义就是在分式分母不等于0的条件下,求字母的取值. 解析:(1)∵∴ (2)∵∴ (3)∵∴为任何数 (4)∵∴且 分式的值为0 3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是零.

(1)(2)(3)(4) 思路点拨:分式的值为0,需满足两个条件: ①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②分式的分子等于0,且二者缺一不可. 解析:(1)∵∴ (2)∵∴ (3)∵∴ (4)∵∴ 类型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4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 (1)(2)(3)(4) 思路点拨:(1)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子、分母同乘以各系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1)原式 (2)原式 (3)原式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对数的概念、常用对数、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2.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3.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底数a 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对数概念及其运算 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2x =4的问题时,可凭经验得到x=2的解,而一旦出现2x =3时,我们就 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入出一种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一)对数概念: 1.如果()01b a N a a =>≠,且,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log a N=b.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对数恒等式:log log a b N a a N a N N b ?=?=?=? 3.对数()log 0a N a >≠,且a 1具有下列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为0,即log 10a =; (3)底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二)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N lg log 10简记作. 对数与对数函数 图象与性质 对数运算性 质 对数函数的图 像 与 对 数 的 概 念 指对互化 运 算

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log ln e N N 简记作. (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定义可知:对数就是指数变换而来的,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 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 ,b ,N 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四)积、商、幂的对数 已知()log log 010a a M N a a M N >≠>,且,、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推广:()()12 1212log log log log 0a k a a a k k N N N N N N N N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a a M M αα=. (五)换底公式 同底对数才能运算,底数不同时可考虑进行换底,在a>0, a ≠1, M>0的前提下有: (1) )(log log R n M M n a a n ∈= 令 log a M=b , 则有a b =M , (a b )n =M n ,即n b n M a =)(, 即n a M b n log =,即:n a a M M n log log =. (2) )1,0(log log log ≠>= c c a M M c c a ,令log a M=b , 则有a b =M , 则有 )1,0(log log ≠>=c c M a c b c 即M a b c c log log =?, 即a M b c c log log =, 即)1,0(log log log ≠>=c c a M M c c a

北京四中2021~2021学年初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2021~2021学年初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 答案 (考试时刻:100分钟满分:120分) 姓名:班级:成绩: 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下面四幅剪纸作品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下列各式不能 ..分解因式的是(). A.2 24 x x -B.2 1 4 x x ++C.22 9 x y +D.2 1m - 3.点P(-3,5)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5)B.(3,-5)C.(5,-3)D.(-3,-5) 4. 如图,Rt ABC △中,90 C ∠=°,ABC ∠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若3cm CD=,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A.5cm B.4cm C.3cm D.2cm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3 55 x x y y - -= - B. a b a b c c +-+ -= C. a b a b c c --- = - D. a a b a a b -= --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7.如图,D是等腰Rt△ABC内一点,BC是斜边,假如将 △AB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CD′的位置,则∠ADD′ 的度数(). A.25?B.30?C.35?D.45? 8.在等腰ABC ?中,已知AB=2BC,AB=20,则ABC ?的周长为().A.40 B.50 C.40或50 D.无法确定 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 的范畴是(). A.2 < x < 12 B.5 < x < 7 C.1 < x < 6 D.无 法确定 10.如图,在RtΔABC中,AC=BC,∠ACB=90°,AD平 A B D D' C (第7题图) D C B (第4题图) (第10题图)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培优精选难题)

北京四中八年级培优班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题集 1.如图1,已知在等边△ABC 中,BD=CE,AD 与BE 相交于P ,则∠APE 的度数是 。 图1 图2 B A 图 3 2.如图2,点E 在A B上,AC=AD,BC =BD ,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3.如图3,OA=OB,OC =OD,∠O =60°,∠C=25°,则∠BED 等于 度。 4.如图4所示的2×2方格中,连接AB 、A C,则∠1+∠2= 度。 图4 B 图5 A B D 图6 C 5.如图5,下面四个条件中,请你以其中两个为已知条件,第三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 ①AE=AD;②AB =AC;③OB=OC;④∠B=∠C 。 6.如图6,在△ABC 中,∠BAC=90°,延长BA 到点D,使A D= 2 1 AB ,点E 、F 分别为边BC 、AC 的中点。 (1)求证:D F=BE ; (2)过点A 作A G∥B C,交DF 于点G,求证:AG =DG 。 7.如图7,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B AD ,AB>A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AB-AD >CB-CD B. AB -AD=CB-CD

C. AB-ADC E B. AD<CE C. AD =CE D. indefin ite (英汉小词典:equilate ra l等边的;inte rsect ion 交点;i ndefinit e不确定的;magn itude 大小,量) 9.如图9,在△ABC 中,A C=BC =5,∠A CB=80°,O 为△A BC中一点,∠OAB=10°,∠O BA=30°,则线段AO 的长是 。 图9 A B 图10 B 10.如图10,已知BD 、CE 分别是△AB C的边A C和AB 上的高,点P在BD 的延长线上,BP=AC ,点Q 在CE上,CQ=AB 。求证: (1)AP=AQ; (2)AP⊥AQ 。 11.如图11,在△AB C中,∠C=60°,AC >B C,又△AB C′、△B CA′、△CAB ′都是△ABC 形外的等边三角形,而点D 在AC 上,且BC=DC 。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基础)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熟悉基本三角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及其最值;理解周期函数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 ππ -的单调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五点法”作图 在确定正弦函数sin y x =在[0,2]π上的图象形状时,最其关键作用的五个点是(0,0), (,1)2π,(,0)π,3(,-1)2 π ,(2,0)π 考点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名称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定义域 x R ∈ x R ∈ {|,} 2 x x k k Z π π≠+ ∈ 值 域 [1,1]- [1,1]- (,)-∞+∞ 图象 奇偶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应用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余弦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正切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要点诠释: ①三角函数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对称性等,要结合图象记忆性质,反过来,再利用性质巩固图象.三角函数的性质的讨论仍要遵循定义域优先的原则,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都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②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重视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考点三、周期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 x T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把所有周期中存在的最小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函数的周期一般指最小正周期).

最新北京四中届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专练:《圆》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

北京四中届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专练:《圆》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 础)

《圆》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于下列命题: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②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③任意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④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相等的圆周角对的弧相等 B.等弧所对的弦相等 C.三点确定一个圆 D.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3.秋千拉绳长3米,静止时踩板离地面0.5米,某小朋友荡秋千时,秋千在最高处踩板离地面2米(左右对称),如图所示,则该秋千所荡过的圆弧长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4.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5,且圆心距等于2,则两圆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切 D.内含 5.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圆经过坐标原点O,交坐标轴于E、F,OE=8,OF=6,则圆的直径长为( ). A.12 B.10 C.4 D.15

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 6.如图所示,方格纸上一圆经过(2,5),(-2,1),(2,-3),(6,1)四点,则该圆圆心的坐标为( ). A.(2,-1) B.(2,2) C.(2,1) D.(3,1) 7.如图所示,CA为⊙O的切线,切点为A,点B在⊙O上,若∠CAB=55°,则∠AOB等于( ). A.55° B.90° C.110° D.120° 8.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A.60° B.90° C.120° D.180°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ABC内接于⊙O,要使过点A的直线EF与⊙O相切于A点,则图中的角应满足的条件 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知识网络: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公式、性质的综合及实际应用; 2.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能综合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式和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用数列知识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重点: 1.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难点:

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任意数列的前n项和; 注意:由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时,要分三步进行: (1)求, (2)求出当n≥2时的, (3)如果令n≥2时得出的中的n=1时有 成立,则最后的通项公式可以统一写成一个形式,否则就只能写成分段的形式. 知识点二:常见的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的方法1.迭加累加法: , 则,,…, 2.迭乘累乘法:

, 则,,…, 知识点三:数列应用问题 1.数列应用问题的教学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解答数学应用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有关平均增长率、利率(复利)以及等值增减等实际问题,需利用数列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步骤. ①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达到如下要求: ⑴明确问题属于哪类应用问题; ⑵弄清题目中的主要已知事项; ⑶明确所求的结论是什么. ②抓住数量关系,联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恰当引入参数变量或适当建立坐标系,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达. ③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将已知与所求联系起来,据题意列出满足题意的数学关系式(如

北京四中2014届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专练:《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

《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将二次函数2 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2 (1)2y x =-+ B .2 (1)2y x =++ C .2 (1)2y x =-- D .2 (1)2y x =+- 2.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2 4y bx b ac =+-与反比例函数 a b c y x ++=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 3.抛物线2 y x bx c =++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2 23y x x =--,则b 、c 的值为( ). A .b =2,c =2 B .b =2,c =0 C .b =-2,c =-1 D .b =-3,c =2 4. 抛物线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2 2y x x =-- B .211122y x x =-++ C .211 122 y x x =--+ D .2 2y x x =-++ 5.已知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2 40b ac ->;②abc >0; ③8a+c >0;④9a+3b+c <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第4题 第5题

6.已知点(1x ,1y ),(2x ,2y )(两点不重合)均在抛物线2 1y x =-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 7.在反比例函数a y x = 中,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二次函数2 y ax ax =-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 8.已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其中0a >,0b >,0c <),关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有如下说法:①图象的开口一定向上;②图象的顶点一定在第四象限;③图象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y 轴的右侧.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 9.已知抛物线2 (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且经过点1(1,)y -,2(2,)y ,试比较1y 和2y 的大小:1y ________2y (填“>”,“<”或“=”). 10.抛物线2 y 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 _____. 11.抛物线2 2(2)6y x =--的顶点为C ,已知y =-kx+3的图象经过点C ,则这个一次函数 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 12.已知二次函数22y x x m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20x x m -++=的解为___ _____. 第10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2 2 31y ax x a =-+-的图象,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D.x≤3 2.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B.1,1,2C.2,3,4D.4,5,6 3.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B.C.D. 4.如图,将?ABCD的一边BC延长至点E,若∠1=55°,则∠A=() A.35°B.55°C.125°D.145° 5.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 C.两组邻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6.在下列图形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7.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 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C.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 D.测量其中四边形的三个角都为直角 8.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的值为()A.x=0B.x=1C.x=2D.x=3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2),B(4,0),点N为线段AB的中点,

则点N的坐标为() A.(1,2)B.(4,2)C.(2,4)D.(2,1) 10.如图,Rt△ABC中,AB=18,BC=12,∠B=90°,将△ABC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 A.8B.6C.4D.10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在?ABCD中,BC=9,AB=5,BE平分∠ABC交AD于点E,则DE的长为. 1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BOC=120°,AB=3,则BC的长为. 13.估计与0.5的大小关系是:0.5.(填“>”、“=”、“<”)14.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边上的点,AE=CF,∠EFB=45°,若AB=5,BC=13,则AE的长为.

北京四中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八年级下期末考试 数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 页,满分 100 分,考 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之后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座位号,在右上角的信息栏填写自己的 考号,并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信息点.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 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 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允许使用计算器.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2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为分解因式的是( ). A. m 2 - m - 6 = (m + 2)(m - 3) B. (m + 2)(m - 3) = m 2 - m - 6 C. x 2 + 8x - 9 = ( x + 3)(m - 3) + 8x D.18 x 3 y 2 = 3x 3 y 2 ? 6 2.在下列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若代数式 A. x = 0 x + 5 x - 1 有意义,则 x 应满足( ). B. x ≠ 1 C. x ≥ -5 D. x ≥ -5 且 x ≠1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 108°,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A. 4 B. 5 C. 6 D. 7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函数的基本性质(提高)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 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能简单求解. 2.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3.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1.单调性 (1)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2,x x ,当12x x <时,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减。 (2)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 (3)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方法:单调四法,导数定义复合图像 定义法: 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①设D x x ∈21,,且12x x <;②作差 )()(21x f x f -;③变形(合并同类项、通分、分解因式、配方等)④判断)()(21x f x f -的 正负符号;⑤根据定义下结论。 复合函数分析法 设()y f u =,()u g x =[,]x a b ∈,[,]u m n ∈都是单调函数,则[()]y f g x =在[,]a b 上也是单调函数,其单调性由“同增异减”来确定,即“里外”函数增减性相同,复合函数为增函数,“里外”函数的增减性相反,复合函数为减函数。如下表: 函数的基本性质 奇 偶 性 单 调 性 周 期 性

()u g x = ()y f u = [()]y f g x = 增 增 增 增 减 减 减 增 减 减 减 增 导数证明法: 设()f x 在某个区间(,)a b 内有导数'()f x ,若()f x 在区间(,)a b 内,总有'()0('()0)f x f x ><,则()f x 在区间(,)a b 上为增函数(减函数);反之,若()f x 在区间(,)a b 内为增函数(减函数) ,则'()0('()0)f x f x ≥≤。 图像法: 一般通过已知条件作出函数图像的草图,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2、奇偶性 (1)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偶函数. 理解: (Ⅰ)上述定义要求一对实数x,-x 必须同时都在f(x)的定义域内,注意到实数x,-x 在x 轴上的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或与原点重合),故知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Ⅱ)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考察函数定义域; ②考察f(-x)与f(x)的关系; ③根据定义作出判断. (Ⅲ)定义中条件的等价转化 ①f(-x)=-f(x)?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②f(-x)= f(x) ?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2017.03北京四中九年级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03北京四中九年级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1 E D C B A 初三数学统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分) 1. 长城、故宫等是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的文化古迹,长城总长约6700 000米.将67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610×67 B. 610×7.6 C. 710×7.6 D. 610×67.0 2. 如图,四个实数m ,n ,p ,q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 ,N ,P ,Q ,若n 与q 互为相反数,则m ,n ,p ,q 四个实数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 ) A .p B .q C .m D .n 3. 如左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这几何体的展开图可以是( ) 4. 如图,△ABC 中,∠A =90°,点D 在AC 边上,DE ∥BC , 若∠1=35°,则∠B 的度数为( ) A . 25° B. 35° C. 55° D. 65° 5.已知y x =3,则2 2y xy x 的值为( ) A.12 B.9 C.6 D.3 6. 在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7. 为了估计水塘中的鱼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捕获30条鱼,在每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200条鱼,如果在这200条鱼中有5条鱼是有记号的,则鱼塘中鱼的可估计为( ) A .3000条 B .2200条 C .1200条 D .600条 A B C D 正 视 图 左 视 图 俯 视 图 A . B . C . D .

16. 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小云的作法如下: 请回答:小云的作图依据是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2 分,第17—26 题,每小题5 分,第27 题7 分,第28 题7 分,第29 题8 分) 17. 计算:1 0) 2 1 ( 3 45 cos 2 )5 (- + - - ? + - π. 18.已知2410 x x +-=,求代数式22 (2)(2)(2) x x x x +-+-+的值. 19.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点D在BC上,且BD=AC,过点D作DE⊥AB于点E,过点B作CB的垂线,交D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DF. 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 线. 已知:直线l及其外一点A. 求作:l的平行线,使它经过点A. (1)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B,以点B为圆 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l于点C; (2)分别以A,C为圆心,以AB长为半 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 (3)作直线AD.

北京四中2013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北京四中2013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A 卷满分为100分,B 卷满分为20分)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 分数_________ (A 卷) 一.精心选一选: (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3 B.a ≤3 C.a ≥―3 D.a ≤―3 2.若双曲线k y x = 与直线21y x =+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k 的值为( ). A .-1. B. 1 C.-2 D.2 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 、BD 交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C 的坐标为 ( ). A.(-3,2) B.(-2,-3) C.(3,-2) D.(2,-3) 4|x -y -3|互为相反数,则x +y 的值为 ( ) . A .27 B .9 C .12 D .3 5.下列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1,a b c == =.53 ,1,44 a b c === C .2,3,a b c === D .7,23,24a b c === 6.在算式(的中填上运算符号,使结果最大,这个运算符号是( ). A .加号 B .减号 C .乘号 D .除号 7.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 ( ). A .10 B . C .10或 D .10 8.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为 ( ). A .AB=CD ,AD=BC B .AD=BC ,AD∥BC C .AB=CD ,∠B=∠D D.AB∥CD,∠A=∠C 9.已知b >0,化简二次根式b a 3 -的正确结果是 ( ). A .ab a -- B .ab a - C .ab a D .ab a - 10.如图,直线l 交y 轴于点C ,与双曲线y =x k (k <0)交于A 、B 两点,P 是线段AB 上的点 (不与A 、B 重合),Q 为线段BC 上的点(不与

2019年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二)(4月份)-解析版

2019年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二)(4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 1.已知全集U=R,A={x|x>1},B={x|x2>1},那么(?U A)∩B等于() A. B. C. D. 2.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曲线C1:y=sin x,C2:,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 到曲线 B.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 到曲线 C.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曲线 D.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曲线 4.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 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绘制了如图茎叶图:则下列结论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至少 80分钟 B. 第二种生产方式比第一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C. 这40名工人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80 D. 无论哪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要的时间都是80分钟. 5.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部分后,余下部分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截去部分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为() A. 1:3 B. 1:4 C. 1:5 D. 1:6 6.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7.《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勾五步,股一十二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大意:“已知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步和12步,问其内切圆的直径为多少步?”现若向此三角形内随机投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其内切圆外的概率是() A. B. C. D. 8.若函数f(x)在其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x1,y1),B(x2,y2),其坐标满足条件:|x1x2+y1y2| 的最大值为0,则称f(x)为“柯西函数”,则下列函数:①f(x)=x+(x>0);②f (x)=ln x(0<x<e);③f(x)=cos x;④f(x)=x2-1.其中为“柯西函数”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9.曲线f(x)=xe x+2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10.若变量x,y满足则目标函数 , , , 则目标函数z=x+4y的最大值为______. 11.将数列3,6,9,……按照如下规律排列, 记第m行的第n个数为a m,n,如a3,2,如a3,2=15,若a m,n=2019,则m+n=______. 12.已知函数f(x)=|ln x|,实数m,n满足0<m<n,且f(m)=f(n),若f(x)在区间[m2,n]上的最大 值是2,则的值为______. 13.设D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λ(λ∈R),则λ=______. 14.若圆x2+y2=1与圆x2+y2-6x-8y-m=0相切,则m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 15.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首项a1>0且2S n=+a n(n∈N*).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若a n>0(n∈N*),令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16.设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且图象上最高点 与相邻最低点的距离为. (1)求ω和?的值;

北京四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北京四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图标中,是中心对称的是( ) A . B . C . D . 2.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3.已知3x=2y ,那么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x+y=5 B .32x y = C .23x y = D .32x y = 4.如图,在△ABC 中,点D 、 E 分别在AB 、AC 边上,DE ∥BC ,若AD =6, BD =2,AE =9,则EC 的长是 A .8 B .6 C .4 D .3 5.如图,将△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 B C ?,连接'AA ,若∠1=25°,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 B .20° C .30° D .40° 6.已知二次函数y =-3x 2+1的图象如图所示,将其沿x 轴翻折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y =-3x 2-1 B .y =3x 2 C .y =3x 2+1 D .y =3x 2-1 7.将抛物线2(1)2y x =+-向上平移a 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恰好与x 轴有一个交点,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8.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经过点A ,B ,C .现有下面四个推断:①抛物线开口向下;②当x =-2时,y 取最大值;③当m <4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m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直线y=kx+c (k ≠0)经过点A ,C ,当kx+c> ax 2+bx +c 时,x 的取值范围是-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