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和小毛驴

橄榄树和小毛驴
橄榄树和小毛驴

橄榄树和小毛驴

作者:李良旭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12期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

海峡两岸人中间传唱,经久不衰。齐豫,也因为一曲《橄榄树》,而蜚声歌坛。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词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

《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一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三毛商量:“能不能将‘小毛驴’修改下?”

三毛听了,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歌手,竟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的要求,这种情况自己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三毛看着齐豫,疑惑地问道:“你想改什么?”

齐豫红着脸,说道:“如果将‘小毛驴’改成‘橄榄树’,听起来效果也许会更好些,更

容易流传起来。”

三毛听了齐豫的建议后,说道:“那你将改成‘橄榄树’的歌词,唱给我听听。”

于是,齐豫声情并茂地演唱起来。齐豫刚唱完,三毛激动地说道:“谢谢你!歌词这样一改,无论从意境还是思想上,都更上一个高度。”

说罢,三毛深情地回忆道:“叫‘小毛驴’,其实是当时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探险时自己

的一种真实生活状态,它记载着我们的一段爱情。生活中,我们常常爱说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其实,真实并不是最好。在真实的状态下,我们必须要不断地修炼自己,完善自己,这才是一

种最好的自己。”

三毛的这句话,给了齐豫很大的心灵触动。从此以后,她在每一首歌演唱中,都在不断地

提升自己,追求一种更深刻的自己。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一家公司老总面试。老总对我说:“我不要你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

现出来,我只要你展现一下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一面就可以了。”

我听了,一头雾水,怎么不看自己真实的一面?我学的是工科,我以为老总肯定要问我一

些工科方面的知识,这才是我最真实的一面啊。没想到,老总竟要我展现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一面。可我的最好一面是哪里呢?这个问题过去还真没想过。思考片刻,我忽然想到,我最好的

一面好像是朗诵,从小,我就喜欢朗诵,特别是朗诵古典诗词。在中学和大学里,我还多次参

加朗诵比赛。想到这,我即兴朗诵了一首岳飞的《满江红》。

慷慨激昂地朗诵,仿佛把我带到岳飞班师铁马,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中。老总听了,脸上

也闪烁出兴奋的光芒。好久,他似乎还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似乎想起来,这是在面试现场。

他对我说道:“年轻人,你的一首《满江红》,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看到了你一个最好的

自己。好啦,你面试合格了,准备来上班吧!”

我没有想到,我竟以朗诵一首岳飞的《满江红》而被录取。欣喜之余,我为老总这种独辟

蹊径的面试方式叫好。人生中,我们需要一个真实的自己,但我们更需要一个最好的自己,只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诗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夏日吗?齐背夏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范成大写的一首诗。板书课题,学习“杂”,组词,理解“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性创作,这里指即性创作的作品。 1.了解作者生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2.释题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都是描写的乡村生活。这里选的是“夏日”的一首。 3.激趣

师:古代有许多关于描写田园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多的诗人对农村生活这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走进诗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一边读诗,一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或字典,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读流 利。 4.师指名读并评价。 “杂”是平舌音,“织、昼”是翘舌音,“供”是多音字,担任,从事。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弄懂字义后,再让学生明确它在本课读音。 5.小组内自学生字并交流。(可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部件组合、编字谜、找朋友等方法识记,也可以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识记。如“耘”,“耒”是古代一种松土的农具,汉字中凡带“耒字旁”的字,都与农具或农作有关。) 6.朗读背诵.。 采用多种形式,师生接读,男女读,组合读,配乐读,想象读,竞赛读,齐读。 (在指导朗读时,要遵循七言诗的规律,同时注意重音。) 三、感知初步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读起来不容易理解,但要学好它也不难,关键是理解句子中关键字,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老师的资料来进

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及实施──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介绍 模板

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及实施──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为21世纪音乐教育、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查通过,已在全国实验区开始实验(根据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新教材》有五线谱、简谱两种版本供教师选择)。现将《新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编写意图”、“如何使用教材”、“课堂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作一介绍。 一、教材编写意图 人教版《新教材》在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以下简要介绍《新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的主要特点。 (一)贴近儿童生活,寓人文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内容之中 1.贴近儿童日常生活 在成年人的社会里,儿童是弱小无助者,思想受成年人的影响,精神上依赖成年人,行为上模仿成年人,儿童自己的生活所剩无几。儿童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在儿童天地里满足释放和表达个人情感的需要。《新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画城”,第二册第五单元“我们多快乐”,第六单元“藏猫猫”,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友谊、歌唱、舞蹈、游戏,等等,引导儿童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音乐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音乐创作似乎只是作曲家的专利。《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则告诉儿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音乐。这一单元引导儿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和倾听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最寻常的声音,让儿都能拥有创造音乐的每个儿童都能创造音乐,童体验到音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快乐。 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儿童是地球的未来,应从小建立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观念。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汇集了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表现春天的云、雨、冰雪融化、动物苏醒、春游、春耕等,启发儿童观察春天,产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情感。第一册第四单元与第二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利用儿童爱动物的天性,激发儿童内心

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年级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教案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

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 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

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读中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体会诗文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古诗《乡村四月》,这一节课让我们运用刚学会的一些方法来感受诗人描绘的另一幅田园风光。(板书诗题:四时田园杂兴) 2.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3.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介绍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A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B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C听范读 D个人自由朗读。 E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白天。耘:除草。 耘田:在田里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供:参加。傍:靠近。 耕织:耕田织布。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A、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B、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C、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

童谣

好听、好记又好玩民间童谣20首 2010-08-05 12:42出处:pcbaby作者:佚名责任编辑:LIZHUOYIN (评论7条) 导读:民间童谣顺口、好听、好记又好玩,这些“文化遗产”当然要发扬光大啦。 汇集一下大家传唱最多的民间童谣,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 儿歌童谣民间童谣学儿歌唱儿歌语言能力全文浏览>>(共计2页) 记得小时候妈妈、奶奶、姥姥把我们搂在怀里哄我们睡觉的时候,嘴里总能念出一串串的民间童谣!顺口、好听、好记又好玩!这些“文化遗产”当然要发扬光大啦。汇集一下大家传唱最多的民间童谣,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试试念给宝宝听,一定是哄 他睡觉的好办法。 1、大雨大雨哗哗下,北京给我来电话,让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2、拉锯、扯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三月,也要去,咱们一起看 大戏。 3、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骨碌滚下来 4、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5、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 6、一二三,爬高山。四五六,翻跟斗。七八九,拍拍手。伸出你的小小手,数数十个 手指头。 7、一二三,跳跳跳。三二一,够够够。小熊小熊够蜂蜜,拿着小棍费力气。上上上, 下下下。哎哟,蜇了一个满头包!疼死了! 8、小猫自己跑,小鸟自己飞,三月是个乖宝宝,不要妈妈抱。 9、过小河,过小河,提着篮子看外婆。篮里装的啥礼物?香甜香甜大苹果。 10、山上有棵松,树上有张弓,半夜三更起了风,吹倒松树吹走弓。 11、小豆角,真可爱,里面住着胖乖乖。太阳公公亲一口,噼啪一声蹦出来。 12、大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姑娘都来了,我家姑娘还没来。 说着说着人来了,骑着驴,打着伞,抱着孩子挽着纂儿。 13、小娃娃,骑竹马,一骑骑到姥姥家。姥姥见了小娃娃,急忙下炕炸麻花。 小娃娃,嘎巴,嘎巴,吃了一大把。

《四时田园杂兴》优质公开课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昼、耘、绩;指导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通过“结合注释”、“抓关键字词”的方法学习古诗,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句的后两句的意思;感受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4.通过“质疑”“点拨”,进一步理解、品味古诗,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5.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增加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掌握“昼”“绩”“耘”三个字的写法。 2.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渗透出的夏忙景象和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法学习古诗。 【课前准备】 学生借助《自主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一、汇报课题 1.读课题:同学们,课前大家借助微视频和任务单自学了23

课《古诗词三首》,今天学习其中的一首,谁来读一下课题: 2.解读课题:你能给大家说一下题目的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谁能来读一读古诗的题目,并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3.齐读课题。 二、汇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出示自主学习单第一题)1.多音字视频中我们还学习了一种确定字音的好方法,谁知道?(根据字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我们知道了“兴”,是兴致的意思,在这里读四声,谁能学以致用,说说“供”读几声?读诗句。 2.生字.在这首诗中,我们还有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示),哪些地方需要你注意? a.说(汇报交流) b.师范写(请小先生任选一个字范写) c.生学写, d.展示,纠正。 3.在古诗朗读中遇到的字音难题我们已经都一一克服了,那谁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下来?指名读,齐读。 三、汇报诗句的意思 1.出示方法:通过课前完成学习单,你知道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呢? (出示)相信你也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单, (出示)那么就请你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

单元知识结构图

传统的教材除了一首歌曲、还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练习,不管学生的感受,教师总有事做,教歌、教知识或教识谱。《新教材》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二年级以感受音乐为主,教科书给予教师的提示也非常有限,教师实施教学有一定困难。如何使用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以下提供给教师一些建议。 (一)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意图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音乐表现手段、相关社会文化等等内容,以音乐为主线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才能符合《音乐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基本上由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组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相关音乐文化。有的内容是显性的,有的内容是隐性的。 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教材显示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歌曲学唱;二是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音符与休止符;三是道德行为规范。本单元共三首歌曲,一首童谣,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综合贯穿音乐感受、音乐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三个方面的内容。隐性的内容是感受音乐和培养学生内心稳定节奏感,创造性地处理歌曲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的部分,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等内容。 又如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要求听出《保护小羊》这首歌曲前、后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这是显性的教学内容。隐含在教材后面的意图是,前面学过的歌曲《小动物唱歌》《小毛驴爬山坡》也是如此,教师教学《小动物唱歌》《小毛驴爬山坡》时可以提前进行前后乐句的比较,也可以从结束音的比较,扩展到前后乐句的比较,如《小雨沙沙沙》《红眼睛绿眼睛》则是前后两句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甚至节奏与音高的比较,如《小蚂蚁》节奏不同,音调不同等。 再如,第六单元“藏猫猫”《玩具兵进行曲》,显性的教学内容是哪首乐曲适合走步?请随

儿童歌曲大全演示教学

儿童歌曲大全 01.外婆的澎湖湾 02.世上只有妈妈好 03.爱我你就抱抱我 04.小兔乖乖 05.打电话 06.蓝精灵 07.拔萝卜 08.让我们荡起双浆 09.两只老虎 10.小燕子 11.蜗牛与黄鹂鸟 12.数鸭子 13.健康歌 14.生日快乐15.小毛驴 16.我上幼儿园 17.虫儿飞 18.采蘑菇的小姑娘 19.三只熊 20.爸爸妈妈听我说 21.我的好妈妈 22.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23.小螺号 24.春天在哪里 25.葫芦兄弟 26.白龙马 27.我爱洗澡 28.字母歌 29.红星歌 30.爷爷为我打月饼 31.少先队队歌 32.好爸爸坏爸爸 33.红星闪闪 34.大家一起喜羊羊 35.小星星中文版 36.泥娃娃 37.爸爸妈妈最爱我 38.学习雷锋好榜样 39.快乐的节日 40.粉刷匠 …………………………………………………………………………………… 41.茉莉花 42.小龙人 43.丢手绢 44.幸福拍手歌 45.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46.分果果排排坐 47.娃哈哈 48.26个字母 49.闪闪的红星 50.卖报歌 51.妈妈的吻 52.葫芦娃 53.铃儿响叮当 54.童年55.儿童歌曲串烧50首 56.小二郎 57.捉泥鳅 58.我爱北京天安门 59.拍拍手 60.黑猫警长 61.劳动最光荣 62.三个和尚 63.花仙子之歌 64.小宝贝快快睡 65.宝宝睡觉了 66.歌声与微笑 67.聪明的一休 68.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69.一分钱 70.猪之歌 71.拆拆拆(喜羊羊与灰太狼 之兔年顶呱呱插曲) 72.最美的画 73.我不上你的当 74.少年先锋队队歌 75.我有一只小毛驴 76.校园的早晨 77.鲁冰花 78.蓝精灵之歌 79.歌唱二小放牛郎 80.西游记 …………………………………………………………………………………… 81.嘚啵嘚啵嘚 82.一闪一闪亮晶晶 83.小白船 84.伦敦铁桥垮下来 85.司马光砸缸 86.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87.祖国祖国多美丽 88.小花猫 89.歌唱祖国 90.八月十五月儿圆 91.长亭外古道边 92.烛光里的妈妈93.哈啰歌 94.小红帽 95.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96.拨浪鼓 97.大苹果 98.小鸭子 99.七色光之歌 100.找朋友 101.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02.吉祥三宝 103.友谊地久天长 104.凤阳花鼓 105.礼貌歌 106.铃儿叮当响 107.小兔子乖乖 108.读唐诗 109.两只老虎独唱版 110.北京北京祝福你 111.小手拍拍 112.说唱脸谱 113.祝你生日快乐 114.春晓 115.小星星英文版 116.小松树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湘教版(2014秋)

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2)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完成歌曲的创编,并能随音乐的节拍自如地表演动作;2)通过续编第2、3、4……段歌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并养成创造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带,复习学习过的歌曲《小毛驴爬山坡》,请同学们跟随音乐表演。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生:《小毛驴爬山坡》。 师:对了,通过学习这首歌,我们知道了小主 人要和他的小毛驴去参加节日庆祝会。那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跟随他们一起去庆祝节日,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那里的小同学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1、播放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引导同学们跟随音乐拍手。 师:参加庆祝会的小同学说了,到那里的同学必须都得会唱这首歌,那为了早一点儿到那里, 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啊? 生:有。(信心十足的) (打开课本P34)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配合老师在相应节奏处拍手。 3、跟教师朗读歌曲歌词。(教师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学生记忆) 4、教师大声、同学们小声地唱一遍,给学生 个完整印象。 5、加上附点节奏带领学生朗读歌词,严格纠正学生不对的节奏,及时给予表扬。(利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附点节奏的兴趣) 6、教师分句教唱歌曲,重点学习“如果幸福就用行动把它表现出来吧”(七次附点节奏)这一句。 7、齐唱歌曲,教师点评。 8、纠正个别学生只拍手、不唱歌的毛病,告诉他们要将歌唱好,再加上拍手,就更好听了。 9、全班同学再次演唱歌曲,请同学们自己加动作。 四、歌曲扩展 1、自由结组,引导同学们发现还可以用哪种行动表现幸福的心情。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同学相互配合,表演或回答:跺脚、跳舞、拍腿、拍肩、揪耳朵……) 2、分组请同学们到前面来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举例如何创编歌词,带领同学们试唱一遍。 4、请个别同学到前边来表演。(让学生偷偷地告诉老师用什么动作表现幸福,然后大声唱出来,带领大家一起唱) 5、学生互评,共同进步。 6、全体同学共同创作一首四段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一起唱一唱,并表演。 五、活动:化妆舞会 师:同学们可真棒,《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这么快就学会了,看(拿出各种头饰),那里的同学们邀请我们跳“化妆舞”呢。 (分发头饰,全班同学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一起舞蹈) 六、教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好多同学参加了节日庆祝会,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大家高兴吗?(高兴)没有戴上头饰的同学也不要着急,

人教版四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小毛驴爬山坡

小毛驴爬山坡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为歌曲创编伴奏和表演 教材分析 “小毛驴爬山坡”是一首西班牙民歌,F大调,由带反复的两个乐句构成。乐曲活活泼俏皮,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主人的着急和小毛驴的淘气。 教学目标 熟练演唱。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及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主人的着急和小毛驴的淘气在歌曲中表现出来,小组合作根据歌曲的情绪创编伴奏。 难点:歌曲第二段开始的弱起音“哟” 教学准备 电子琴iPad PPT 响板沙锤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双响筒打节奏X X / X X / 强弱/ 强弱/ 模仿小毛驴的脚步引入课题) 教师:猜猜我模仿的是哪种动物的脚步声?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小毛驴引出课题) 二、练习节奏 (一)教师范读歌词 教师:,请听我读的这段话,听完告诉我讲了什么(教师范读歌词) (一边读一边用双响筒伴奏)

学生回答 (二)教读歌词(三遍) 教师:我们现在来做骑驴的动作,跟我一句一句来读 (难点重复读) (三)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你们都知道小毛驴的倔脾气,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乖乖的听话? 学生:用鞭子 教师:嗯,这是个方法,抽鞭子的声音是怎样的? 学生:啪啪啪 教师:那和我们的拍手声音一样,我们来试试这个节奏。(出示节奏型X O / X O / ,教师提示轻轻拍,鞭子抽在皮特身上很痛啊,别太狠!轻轻拍)(有响板就用响板,没有就用拍手掌替代) 学生拍手齐读歌词。 教师:除了抽鞭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用食物诱惑它 教师:太好啦,这也是个办法。我们用沙锤来表示食物的声音,试试看(出示节奏型X X / X X /) (四)呼吸练习 教师:现在小毛驴走累,我们也休息一下,做个深呼吸。再来一次。 很好,请坐。 (10分钟) 三学唱歌曲 (一)发声练习 教师:逗小毛驴开心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唱歌(如果前面问学生方法的时候,学生回答出了唱歌,这个环节就改为“三种方法分别试,先用前面两种,最后用唱歌。”) 教师:我们先轻轻的练声(1=F 2/4 1 2 / 3 4 / 5 4 / 3 2 / 1 2 / 3 4 / 5 4 / 3 2 / 1- //)两遍 教师:换成“啦”两遍(提醒学生的声音状态) (二)学唱歌谱 教师:现在我们来学唱《小毛驴爬山坡》简谱,先听老师唱一遍。 投影仪出示歌谱(出示音阶的走势图) 教师范唱(用iPad播放伴奏)

《四时田园杂兴》微课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微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达成目标 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 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 “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更多

田园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片头。 二、欣赏诗歌: 现在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范成大为我们描绘的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播放课文朗读。 三、介绍作者。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四、解释诗题 “四时” “兴”是什么意思?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这里的“兴”是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五、理解诗意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 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5课时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螃蟹歌》 2、欣赏乐曲《云雀》、《四小天鹅舞曲》和《杜鹃圆舞曲》 3、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4、活动《动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认识换气记号,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初步认识小提琴并熟悉它的音色;欣赏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3、学习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1、《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2/4拍,ъE大调式。歌曲的音域不宽,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连续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的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颖,别有特色。 2、《云雀》这是一首流传于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由小提琴演奏。通过听赏乐曲,感受罗马尼亚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并了解它华丽优美极富表现力的音色。 3、《四小天鹅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的。《四小天鹅舞曲》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长,#f小调,4/4拍,快板。开始由大管奏出由连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 4、《螃蟹歌》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5、《杜鹃圆舞曲》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该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6、《动物联欢会》大型综合性活动《动物联欢会》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练习,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看,出现了以往学习过的一些歌曲和乐曲的图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回忆曲名并复习演唱。 教学重点:复习所有学习演唱和聆听过的歌曲和乐曲。 教学难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 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为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伴奏。

小学音体美教案

1、小学体育 开始部分 (一)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人数。 (二)xx问好! (三)检查学生着装。 (四)宣布本次课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的学生应随堂听课,做自己能做的内容,或为他人服务。 时间:1-2分钟 准备部分 热身 时间:2-3分钟 热身方法: 游戏、徒手操、牵拉、慢跑、螺旋跑、辅助练习等 基本部分 (一)导入 (二)教师教授新动作: 讲解、示范、多媒体、分解、指导等。 (三)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个人练、小组练、集体练、对比练、趣味游戏练、增加难度练、竞赛练习等。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错误动作及时点评纠正。

(四)教师组织学生游戏: 与本节课内容相关游戏。 时间:4—5分钟 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课后小结、收归器材 游戏放松、音乐舞蹈放松、俩人相互按摩放松。 2、小学体育教案: 《篮球》 一、xx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慢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行进间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交接球 4、胯下8字交接球 一、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一)教学任务: 进一步掌握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球和重心的控制,变向时蹬地转体,急停时停的稳,起动快。 二、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一)教学任务: 进一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二)教学重点: 传球准确,不走步。 三、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一)教学任务: 初步掌握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方法。 (二)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方法: 以右脚做中枢脚为例。突破时,左脚向左前方跨出半步,做向左突破的假动作,当对手重心向右移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蹬地,向对手左侧跨出一大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向左脚右斜前方推放球,右脚迅速蹬地跨步,加速超越对手。 (二)动作要点: 假动作要逼真,后蹬有力,起动迅速突然,动作连贯 1、小学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森林狂想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教案

四时xx杂兴古诗教案 【篇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四时xx杂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古诗小擂台,请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词。大家都背得很棒,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叫《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 2、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3、介绍作者 (2)介绍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请学生自由的读读了解作者。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试着划分古诗的节奏。 师: 在读诗之前,我想请大家想想: 诗应该怎样读?(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 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请按照老师说的试着读一读。请一个学生读读,适时纠正。 2、很好,下面请你们再小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这描绘的是怎样的生活场景?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xx----------学种瓜 三、据画面,学古诗,体诗情。 (一)场景一、二: 耘田、织布 1、刚才我们知道了在乡村,男男女女各当家,那是太阳高照下男人们双手不停地耘田,那是煤油灯下女人们搓麻织布的场景(出示图画)。这是我们读了古诗中哪句想到、看到的场景。出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指名读,评价。 2、这白天黑夜的工作说明乡村生活过得怎样?(忙碌)你可以用前面学的《乡村四月》的诗句表达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即使大家都忙得喘不过气来,诗人却对于这样的生活充满了什么样的情感?对于这些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缑村小学张晓丽 1 、【教材解读】 《古诗词三首》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编排的。《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父母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满辛劳,也充满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要让现在的孩子体会乡村田间劳动的场面,有着生活经验匮乏的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诗文的朗读,看插图补画面,展开想象展现意境,使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印象更为丰满、更为灵动、更为深刻,让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昼、耘”两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拓展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二,从比较阅读中体会诗人采用不同的写法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背得真好,那诗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板书课题)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课题。(“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3、了解诗人。(出示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请大家读读资料,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自由读,交流)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有六十首,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弱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歌词:我有一只小毛驴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甩了一身泥小毛驴好神奇要我坐好别大意哗啦啦一身泥管他三七二十一 不行不行要小心注意安全最重要路上也要停看听 遇到朋友行个礼大家排队玩游戏

小毛驴课后反思

《小毛驴》课后反思 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平行班教学的有利条件,运用现代教育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内容、目标、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之后重新进行审视、评价,从而调整和改进后面的教学。以下通过对本人教学《小毛驴》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应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小毛驴》时,我在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音乐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鸟和小猫;第二组是小毛驴、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小毛驴呢,它跑得快,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快。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可除了小兔子的动作表现不错之外,大象和小毛驴还很模糊,经反思调整后,在欣赏完不同的节奏,力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基础上,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区分不同的音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从大象入手,欣赏低沉的大提琴

《四时田园杂兴》的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的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的教案 莼湖尔仪小学胡伟珠 【教材解读】 《古诗词三首》该组教材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 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 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 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父母勤劳品质的影响,学 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 生活,那生活充满辛劳,也充满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 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 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要让现在的孩子体会乡村田间劳动的场面,有着生活经 验匮乏的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疏通 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诗文的朗读,看插图补画面,展开想象 展现意境,使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印象更为丰满、更为灵动、 更为深刻,让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昼、耘”两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

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拓展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二,从比较阅读中体会诗人采用不同的写法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 背得真好,那诗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课题。(“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