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腿法要领

武术腿法要领
武术腿法要领

武术基本动作要求及教学步骤

1. 正压腿

动作说明:前脚跟放在地上,脚尖勾紧,上体向前下振压动作。

要点:直体向下振压,压至疼痛时,进行换腿练习。

易犯错误和纠正的方法:

(1)两腿不直。

纠正的方法:强调收胯、正髋,也可用手下压膝部。

(2)上体不正。

纠正的方法:挺胸、立腰,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抱住被压腿脚掌。

教法提示:

(1)集体压腿时,统一口令进行。压住疼痛时,可停住不动。

(2) 压腿前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

2.侧压腿

动作说明: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向外展90°,脚跟与前脚平行成腿亦挺直放松,右臂上举,左掌附于胸前。上体向左侧振压。

要点:立腰、展胯,直体向侧下振压。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两腿不直

(2)上体侧振时前屈

纠正方法:支撑腿脚尖外展,被压腿一侧髋尽量前送,向里掖左肩,右臂上举并向头后伸展。

教法提示:

(1)集体压腿时,统一口令进行。压住疼痛时,可停住不动。

(2)压腿前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

3、压肩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的振动压肩动作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

要点:挺胸、塌腰,臂、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外力时由小到大。

易犯错误:压肩幅度小、拉不开。

纠正方法:先调整人与肋木的距离,压肩时应挺胸、塌腰、臂腿伸直、肩带肌放松,压点集中于肩部。

教法提示:压肩时振幅应逐渐加大,增加助力时由小到大。

4、仆步伦拍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下方伸出,左掌心朝里,插于右肘关节处,上动不停,成右弓步,

同时右臂抡至右上方,左掌下落至左下方;随即,上体又后转,同时右臂抡至后下方,左臂抡至前上方;随即,上体左转成又仆同时右臂抡至右腿内侧拍地,左臂停于左上方;目随右手。

要点:上抡贴近耳,下抡近腿.

易犯错误:两臂抡动不顺,上抡不能贴耳,下抡不能近腿.

纠正方法:强调松肩,抡臂成立圆。抡臂与重心转换要协调配合.

教法提示:由慢到快做抡臂练习,然后逐步过渡到完整的抡拍练习。

5、正踢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

动作说明:左脚上步直立,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蹋;目向前平视。

要点:挺胸、收腹、立腰。踢腿时,迅速收髋、收腹,脚尖勾起绷落,过腰后动作加快,要有寸劲。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俯身弯腰。

纠正方法:收下颚、头上顶、直腰。

(2)拔跟或送髋。

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上踢时收髋.支撑脚全脚掌着地。

(3)动作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教法提示:

(1)先练压腿,再练踢腿。

(2)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度,然后按要点练习。

(3)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6、侧踢腿

图5-4-1-23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稍提起,身体略右转,两臂后举。随着,左腿勾脚向左耳际

踢起,右臂上举亮掌,左臂立于右肩前;目向前平视。

要点:开髋、侧身、猛收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俯身弯腰。

纠正方法:收下颚、头上顶、直腰。

(2)动作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3)侧身不够。

纠正方法:支撑腿外展,异侧肩朝前。

教法提示:

(1)先练压腿,再练踢腿。

(2)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度,然后按要点练习。

(3)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7、外摆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左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经前面向左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右脚旁;目向前平视,可用掌在依次迎击脚面。

要点:展髋,腿成扇形外摆,幅度要大。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拔跟或送髋。

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上踢时收髋.支撑脚全脚掌着地。

(2)动作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3)外摆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外摆腿越过适当高度的障碍标志,体会外摆动作要求。

教法提示:

(1)先练压腿,再练踢腿。

(2)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度,然后按要点练习。

(3)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8、里合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左脚尖勾紧,向左侧上方踢起,经前面向右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右脚旁;目向前平视,

可用掌在面前依次迎击脚面。

要点:合髋,腿成扇形里合,幅度要大。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拔跟或送髋。

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上踢时收髋.支撑脚全脚掌着地。

(2)动作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3)里合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里合腿越过适当高度的障碍标志,体会里合动作要求。

教法提示:

(1)先练压腿,再练踢腿。

(2)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度,然后按要点练习。

(3)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9、弹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支撑腿直立或微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

要点:收髋,弹击有寸劲,力达脚尖。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屈伸不明显,类似踢腿动作。

纠正方法:强调收髋、屈膝后再弹出。

(2)力点不明显。

纠正方法:强调猛挺膝、绷脚尖。

教法提示:

(1)逐渐增加弹腿高度。

(2)结合手法练习。

10、单拍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左脚上步;右腿挺膝、绷脚面向上猛力踢摆。同时右拳变掌,于前上方迎击右脚面;目向前平视。要点:收腹、立腰。踢腿高度过胸,击拍脚面要准确、响亮。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俯身弯腰。

纠正方法:收下颚、头上顶,直腰。

(2)击拍不响。

纠正方法:脚面绷平,手掌并紧。

教法提示:

(1)先练原地单腿的拍脚,再练行进间的左右腿交替拍脚。

(2)也可做用异侧手击拍脚面的“斜拍脚”练习。

11、大跃步前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左脚上一步蹬地向前跃出,两臂依次向上划弧摆起,右、左脚随即落地成仆步,右掌变拳抱于腰间,左掌下落停成立掌;目视左掌。

要点:跳得高、跃得远、步幅大。

易犯错误:上下肢动作不协调,纵跳不高,前跃不远。

纠正方法:起跳与摆臂动作协调配合,注意提气、立腰、头上顶;起跳后要挺胸、抬头展体,跃步幅度必须超过一弓步之长教法提示:先按上、下肢动作顺序教学,然后再完整练习。

12、腾空飞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蹬地跃起,左腿前上摆踢,两臂向头上摆起,右手背迎击左手掌。在空中,右腿向

前上方弹(摆)踢,脚面绷直,右手迎击右脚面。左腿屈膝收控于右腿侧。左掌摆至左侧方变勾手,上体

微前倾;目平视前方。

要点:

(1)踢摆腿脚高必须过腰,左腿在击响一瞬间,屈膝收控于右腿侧;

(2)在腾空的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拍击动作必须连续、准确、响亮;

(3)在空中,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不要坐臀。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右腿蹬伸和左腿踢摆脱节,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可做右腿蹬地起跳,左腿屈膝摆起,同时两臂上摆并在头上击响的踏跳练习。

(2)起跳后,上体过于前俯,坐臀,致使重心下坠。

纠正方法:可多做行进间的单拍脚练习,强调上体正直,降低腾空高度,掌握正确动作后,逐步加大腾

空高度,完成空中造型。

教法提示:

(1)先做原地或行进间拍脚练习。

(2)跳起上顶悬挂物体。

(3)做右腿蹬地起跳,左腿屈膝摆起,同时两臂上摆并在头上击响的踏跳练习。

13.左右冲拳

左冲拳

预备势为正架势,即左脚、左手在前,右脚微蹬地面,重心微向前脚移动;同时左拳直线向前冲出,力

达拳面。

要点:冲拳时,身体不可过于前倾,大臂催前臂,臂微内旋,肘微屈,力达拳面。

用法:左冲拳是一种直线型进攻动作,特点是距离对手较近,预兆小,灵活性强,但力度较小。可以结合身体高、低姿势或左、右闪躲动作击打对方腰部以上任何部位。既可主动进攻,又能防守反击,而更多是

以假乱真,以虚招引诱对手,为运用其他方法“探路”,是进攻技术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动作之一。

例如双方在对峙状态下,甲突然快速地进步或上步,以左冲拳攻击乙。

右冲拳

预备势开始,右脚微蹬地向内、向右转,在转腰送肩的同时,右拳沿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左拳收

回至右肩内侧。

要点:右脚发力,传送到腰、肩、肘,最后力达拳面。

用法:右冲拳是主要进攻动作之一。它的特点是攻击距离长,能充分利用蹬腿转腰的力量加大冲拳力度,

具有较强的威胁力。

例如当甲用左冲拳攻击头部时,乙俯身下躲,同时用右冲拳反击甲腹部

42式太极拳动作要领解析

42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访问次数:919 一、起势 1.并脚站立: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轻贴大腿侧,头颈端正,胸腹舒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视前方。 2.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对。 学练要点: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两臂下按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屈膝要松腰、松跨,臀部不可凸出,两臂要沉肩垂肘,手指自然微屈。 二、右揽雀尾 1.丁步抱球:重心左移,身体右转,右脚外撇;右臂屈抬,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向上,两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右移,左脚收回右脚内侧;眼视右手。 2.弓步棚臂:上体左转,左脚上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手前棚,与肩同高,手心向内,右手下按,落于胯旁,手心向下,两臂微屈;眼视左臂。 3.丁步抱球: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翻下右手翻上,两手成抱球;眼视左掌。 4.弓步搠臂:上体右转,右脚向右迈出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臂前搠与肩同高,左臂下按,落于左胯旁;眼视右臂。 5.两掌前伸:右掌前伸,掌心向下,左掌同时翻转前送。 6.后坐下捋:重心后移;两掌向下后捋至腹前。 7.转体搭手:右臂屈肘横于胸前,掌心向内,左臂搭于右腕内侧,掌心向外。8.弓步前挤: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两手同时向前挤出,两臂撑圆;眼视前方。

9.扣脚旋掌:重心左移,上体右转,右脚上翘;右臂屈肘平划弧至右肩前,左手随右腕划弧。 10.丁步按掌:右脚内扣落地,上体微右转,重心右移,左脚收回,脚尖着地成丁步;右掌向右立掌按出,掌心向外,左掌附于右腕内侧;眼视右掌。 学练要点:棚、捋、挤式要做出杨式的特点,舒展大方;云手要做出吴式的特点,圆活细腻;下按中的跟步要表现出孙式的轻灵。棚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搠出、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左脚全脚掌着地。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挤的动作要与弓腿相一致。 三、左单鞭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迈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掌变勾,左掌经面前翻转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眼视左掌。 学练要点: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上下肢动作要协调一致。单鞭时,上体保持正直,松腰,两肩下沉,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 四、提手 1.扣脚摆掌:重心右移,上体右转,左脚内扣;左掌向右平摆划弧。 2.虚步合提:重心左移;右勾变掌,两手微提,上体右转,右脚提转,脚跟着地,脚尖上翘,成右虚步;两手相合,左掌合于右肘内侧;眼视右掌。 学练要点:收右脚与上肢合抱要协调一致。虚步时,右脚跟着地,两臂微屈,沉肩垂肘,身体保持正直,要缩胯收臀,用腰带动来回摆掌。 五、白鹤亮翅 1.转身抱球:上体左转,右脚稍后撤,脚尖内扣;两手向左下方划弧,同时插抱,左上右下。 2.转腰带掌:重心后移,上体右转;两手合转。

高中体育_散打——步伐、拳腿法组合练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引起注意阶段------3分钟 1、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内容,检查服装。 二、热身阶段——7分钟 学生进行慢跑练习,围绕场地慢跑,然后由老师带领做徒手操练习。 三、学习与运用技术阶段 (1)基础技术练习部分--------8分钟 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练习。 练习1:步伐练习 练习2:单一拳法 通过基本技术练习,每个学生都能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散打的基本拳腿技术。 (2)小组提高练习部分-------9分钟 学生分小组,根据本堂课所学的基础动作进行自由组合,并进行小组展示。 通过课堂展示环节,学生基本掌握单一拳、腿法及滑步技术,并能够合理的自由组合出进攻、防守等组合技术动作。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指导和执靶辅助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小组展示体现了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进一步增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体能训练部分----------15分钟 练习1:跳深加速跑练习 练习2:折返跑练习 通过体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速度、爆发力及速度耐力等素质,练习中进行示范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与同学一起对参与练习的同学进行加油、鼓励。 介绍本阶段对重、难点的解决 1、对重点、难点的解决:拳腿法的规范性、组合技术的合理性至关重要,通过强化单一拳腿法练习以及小组讨论中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规范技术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2、对难点的解决:为增强学生核心力量及体能训练,课堂中设置了小组组合技术的强化训练、展示及体能训练,一是增加学生成就感和提高练习兴趣,二是让学生理解体能是提高运动技能的根本保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2分钟 带领学生进行拉伸放松活动,让学生逐步平叙心情,调节身心放松肌肉。 2、小结--------1分钟

小学体育五步拳教案复习进程

体育与健康课五步拳教学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1、武术五步拳1——4技术动作 2、拓展练习:平衡角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五步拳动作,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尝试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五步拳的技术动作,发展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的学习态度。 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武术五步拳1——4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动 作连贯。 课 的部分相应 目标 教学内容 时 间 组织教法及教学措施 开始部分提高学 生的注 意力和 大脑皮 层兴 奋,达 到准备 活动的 目的。 一、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提出本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 分 钟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一、整队集合: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充分活 动身体 的各个 关节。 热身运动:游戏(蛇行比快) 创设情境,通过游戏(蛇行比快)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关节 充分活动,达到热身效果。 8 分 钟 1、教师讲解示范蛇行 比快游戏的方法和 规则 2、学生自主参加蛇行 比快游戏 要求:精神饱满,队 形整齐。 四列横队:

基本部分相应 目标 教学内容 时 间 组织教法及教学措施 1、老师先示范五步拳,后通过学生的模仿让学 生回答五步拳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 ×××××× ▲ ○○○○○○ ○○○○○○ 2、教师讲解示范完整的五步拳动作,和保护与 帮助地方法。 3、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学练动作 2 3、 4、4、分组练习,把集合队形四行,分为4组练习, 由组长负责保护帮助进行练习。 5、教师巡回指导,指出正误,并进行对比。 6、学生练习时注意动作技术较差的同学,鼓励 他们,使他们对练习产生兴趣,并进行有针对 性辅导。 给学生 提供创 新学习 的空间 增强学 生的自 尊心,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 趣。使 学生掌 握一门 技能。 1、五步拳1——4动作方法: (1)(2) (3)(4) (1)预备姿势:并步抱拳动作要领: 身体成立正姿势,两手握拳抱于腰间, 头转向左边。 (2)搂手弓步冲拳动作要领:左脚向 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 搂后抱于腰间,右拳前冲成平拳。目 视前方。 易犯错误:左手没有搂手,弓步后脚 没有蹬直。 (3)弹腿冲拳动作要领:重心前移至 左腿支撑,右拳先屈膝提起再向前弹 踢。同时左拳前冲成平拳,右拳收抱 腰间,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弹踢没有收大腿弹小腿。 (4)马步架打动作要领:右脚内扣落 地,身体左转九十度,两腿屈膝下蹲 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 右拳向右侧冲成平拳,头右转,眼看 20 分 钟

散打姿势和基本步法教学教材

散打姿势和基本步法

一、实战姿势和基本步法 (一)实战姿势(以左势为例,以下均同) 侧身,成前后开立步,两手握拳,拳眼斜朝上,两臂左前右后屈举于体前;左臂肘关节夹角在90~110°,右臂肘关节夹角小于90°,垂肘紧护右肋;下额微收,闭嘴合齿;面部和左肩、左拳正对对方(图8-1-1)。 要点:实战时根据攻防动作的特点,要求进退灵活,攻守严密,移动方便。姿势不可太低,重心控制在两脚之间,两手紧护躯体,暴露给对方打击的有效部位尽量缩小。 (二)基本步法 1.进步 1.进步 前脚(左脚)先向前进半步,后脚再跟进半步(图8-1-2)。 要点:进步步幅不宜过大,后脚跟进后保持实战姿势,进步后跟步衔接越快越好。 2.退步 2.退步 后脚(右脚)先后退半步,前脚再退回半步(图8-1-3)。 要点:参考1。 3.上步 3.上步 后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右拳前后变换成反架实战姿势(图8—1-4)。 要点:上步时身体重心要平稳,两手动作与上步要协调配合,同时进行。 4.撤步 4.撤步

前脚向后撤一步,同时左、右拳前后变换成反架实战姿势(图8-1—5)。 要点:参考3。 5.闪步 5.闪步 左(右)脚向左(右)侧移半步,右(左)脚随之向左(右)滑步,同时身体向右(左)移动约90°(图8-1—6)。 要点:步法轻灵,转体闪躲敏捷。 6.换步 6.换步 左脚与右脚同时蹬地并前后交换位置,同时两拳也前后交换成反架实战势(图8—1-7)。 要点:转换时要以髓关节带动两腿,身体不能明显向上腾空。 散打中的步法是非常重要的,实战中瞬息万变,步法的快慢、移动距离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攻防的效果。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1、压腿:后腿绷直,压得点与腰一齐,起腿,压的腿勾向鼻尖,腰挺直,身体慢慢向压得腿靠近,压完后蹬一蹬腿。 2、蹬腿:前腿向前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后腿绷直,双手压住前腿膝盖,慢慢向前弓,需要时蹬2-3分钟。 3、踢腿:前脚勾起,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前腿踢完后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踢另一条腿。 4、拍手:前脚绷直,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一手拍打另一面的脚,一手拍完后腿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拍另一只手。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2次,每次1小时 以下动作主要是锻炼腰部 1、双手垂直,弯腰,左右呈360度旋转,眼跟手走,反复做。 2、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似抱圆球状,左右摆动,注意要以脊柱为中心转,胯骨不动。 3、太极的灵魂是“松”,注意体会! 太极拳呼吸法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

一、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 二、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头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三、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

散打基本技术练习方法

散打基本技术练习方法 一、基本步法的练习方法 散打步法是攻防的基本要素,不同的步法在实战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由于实战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拳、腿的攻防上,所以在练习中对步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自如就非常重要和关键,步法的练习一定要熟、要精,这样才能合理利用自己的拳、腿技术,给对手造成威胁,同时也可以保护好自己。练习可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一)单步法重复练习 单步法重复练习是掌握步法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练习者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反复多次地对某一步法进行练习,仔细体会技术动作的要领、运动路线等。 (二)多步法组合练习 组合练习是指各种不同的步法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实战中攻防技术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步法运用和变化而实行的,而且使用的步法都是有意或无意地组合起来综合运用的,所以在掌握单步法练习的基础上要进行多步法的组合练习,只有熟练地运用各种步法组合才能在实战中发挥拳、腿的功效。 (三)步法攻防练习 步法的攻防练习是指两人一组,按照攻防的运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两人或攻或防,对空间和距离进行反复练习,使自己的动作更加快速灵活,进而达到进退自如的目的。 (四)结合技术进行步法练习 步法的目的主要是为攻防服务的,在两人进行条件战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拳腿法与步法结合的练习,使步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改变,把攻击与反击的技术与步法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移动中进攻,在移动中防守,使步法的运用与拳法、腿法融为一体,成为进攻、防守、反击的有机连接技术,进而达到实战胜利的目的。 二、基本拳法练习方法 (一)直拳练习方法 1.原地练习法:牢记动作要领,重点体会拧腰送跨、送肩、冲拳这一连贯动作的协调配合,要求动作由慢到快、放松、协调、富有弹性。 2.综合步法练习:将步法与直拳结合为一个整体进行练习。如左右直拳-前(后)滑步,

散打每日自行训练计划

散打每日自行训练计划 一、上午(7点至9点最佳):起床后洗漱完毕,喝一杯温水,慢跑25-30分钟(无适宜条件的可做慢节奏的原地高抬腿,保持少量多次),然后热身活动5-10分钟(即我们平时训练的项目),接着是柔韧性练习(横、纵叉,或是一脚着地另一脚置于栏杆上压腿,两腿之间角度>120°)15-20分钟,最后正踢腿,左右交替,不停顿,每腿至少30次。 由于人体的生理因素,早晨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所以拉拉筋松松骨即可,动完一天都能有好精神和挺直的身板。 二、下午(16点至18点最佳):以较快的节奏和较高的强度重复上午的活动内容,接着进入力量训练—俯卧撑(做完后快速出拳,两手交替,每手至少30次)、扎马步、仰卧起坐、深蹲,四项交替进行两次(强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必须保证每日比前一日有所提高),其中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每组至少四十个,马步三分钟。然后是身法训练——站格斗式,前进步、后撤步、左滑步、右滑步,交换步(即原地轻轻弹起变换格斗式方向,左右交替,脚尖不得离地),下潜(左前方、右前方两个方向都要做)最后是技巧训练——直、勾、摆三种基本拳法单项训练:原地出拳练习100次(先练习单拳,再练习双拳连击),配合步法练习进攻(以前进步为主)。 组合拳训练:同上。以三拳或四拳连击为主。进攻时要有足够的爆发力,同时保持下盘的重心稳定以及双眼朝前看。(如觉得动作做的不协调,那可通过“打懒拳”的形式训练,即以放松的姿态练习进攻和出拳,不发力或轻发力,注意全身放松,不耸肩、不紧胯)。 腿法训练:鞭腿,左右脚都要练习,特别左腿多练习,有条件的对沙袋弹踢,记住动作要领,提膝转跨弹腿。熟练动作要领后自然加快速度和力量。 正蹬腿,注意放跨, 如有条件,可两人练习进攻和闪躲、格挡、防守反击等,甚至于实战练习。持续击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大致说来,练太极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滤式)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全部锻炼过程中,不管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保证作用,应该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排除不必要的紧张。正确运用这两个要点,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其它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因此有人把“松”“静”两点作为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对“松”“静”这个基本要求的掌握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加深体会的,它和技术练习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对待。

下面把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 属于打基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端正 打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要保持上体自然正直,腰脊中正,两肩、两胯自 然放松,不可俯仰歪斜,或耸肩膀、扭胯。其它部位也要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参照前“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部分)。忽视任何一个部位的要领,必然牵其它部位,造成错误定型和错误动作。例如姿势中臀部外突,必然牵连腰部和胸部前挺,腹肌紧张。因此,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刻板一些,初练起来灵活性稍差,但只要抓住了“身法”中的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以后容易解决。 (二)稳定 要使上体端正舒适,必须首先保持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既是姿势当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个姿势的基础。经验证明,很多人下肢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而多数是由于步型、步法不当。如果步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以及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因此必须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单练各种桩步和步法,先把身体重心的变换找清楚。这样既利于培养下肢的支撑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步法

关于散打训练计划表

武协散打训练计划书 一、前言: 散打作为一种现代格斗武术是每个武协成员必修之课,其特点有远踢、近打、贴身摔。咱们主修拳法、腿法和摔法,配合步法、爆发力、反应能力,抗击打能力。通常一个优秀的散打运动员是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培养,而我们学生组织的武学课堂时间非常短,所以必须靠自己课后多练习才能学成,时间可延续到你老了为止。 二、本学期训练目的: 本学期就要到期末了,时间非常短,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总院元旦晚会的散打情景剧表演,这个表演要求比较高,散打摔法必须是真拳实脚的展现出来,追求的是速度爆发力,武术动作抗击打能力每一拳每一脚每一个摔法必须到肉,不容作假。这个表演对我们武协有直接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上半个学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目的以此为目的。 三、本学期训练什么: 1、抗击打能力:每个习武之人的根本,想学会打人,从挨打开始,扛不了别人几拳几脚的人是脆弱的表现。 2、拳法:直、勾、摆拳的速度,穿透力,动作爆发力才是王道。 3、腿法:鞭、蹬、踹腿,脚的速度,穿透力,力道性的爆发力才是腿的王道。 四、本学期训练时间的分配: 1、通常情况下: 早上、6:00-6:00拉体能跑步、 6:10-6:20压腿、拉韧带 6:20-6:50散打训练,以及兴趣班需要特别加强的班 6:50-7:00体能肌力训练 下午: 4:00-5:30:压腿、兴趣班分练(下午训练是指没有文化课或特别行程安排的同学进行的强化训练) 晚上: 8:40-8:50 跑步拉体能 8:50-9:00压腿、拉韧带 9:00-9:10拉韧带、踢腿 9:00-9:50 各兴趣班分班练习 9:50-10:00体能肌力训练 2、散打训练日期分配 ①11月27 日-12月10日:抗击打训练、拳法、腿法,两个礼拜交叉配合训练。 ②12月10日--12月20日情景剧排练。 ③每隔一两个礼拜星期六下午组织实战训练。 五、训练的安排: 1 热身 a跑步2000m,限十分钟左右。 b压韧带,在跑步完后立即进行,约7至10分钟。 c踢腿:正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动作要领,身体正直,力达脚跟用力向头顶踢、往外摆、往里合。 2 基本动作的训练 ①格斗式的定姿训练: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前脚尖与后脚跟一条直线距离约同肩宽。左、右脚跟稍抬起约2cm,前脚掌着地,两膝稍弯曲,自然里扣,身体重心放在两腿之

24式太极拳呼吸要领和动作要领

24式呼吸要领 预备式: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站立,调整身形(舌抵上腭,提肛收复)松静自 然之后调息,缓缓吸气引入丹田,吸足、吸满,意在丹田;而后徐徐将气呼出,意在涌泉穴,调息1-2次再开始打拳。(呼吸要尽可能地细匀长,吸气要吸足,呼气要呼尽) 起式: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时吸气,意在丹田,左脚下落踏实时呼气,意在左脚,踏实后意在两脚涌泉穴,两臂上扬时吸气,意从丹田想至两肩、大臂、肘、小臂、手腕到手指,下蹲时呼气,意想沉肩、坠肘,最后想到丹田。 左(右)野马分鬃: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蹬腿踏实之后,转腰、转跨、摆 左(右)臂时呼气,意从丹田至腰,再到左(右)肩、大臂、肘、小臂、手腕想至虎口,右(左)手置于右(左)胯侧加下按的意念。 白鹤亮翅: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两臂分开意想拉开一弹簧时呼气,意在 右臂上侧左臂下侧,胸微微张开再放松。 左(右)搂膝拗步:转腰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蹬左(右)脚踏实左(右)手搂膝拗步时呼气,意从腿到腰至右(左)手掌劳宫穴,右腿蹬到位时,右手也同时推到位,右(左)掌心突出中指微挺之后立刻放松。 手挥琵琶:右脚跟半步,提左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合抱下搨,左腿钩脚尖下蹬时呼气,意在双掌和左脚跟。 左(右)到卷肱: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退步推掌时呼气,意在左(右)掌推 和右(左)肘,双手之间有引力感。 左(右)揽雀尾:摆掌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左(右)棚时呼气,意在左(右)肩和 小臂外侧,有挤靠之意;抱掌回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有下沉之意,转腰回挤时呼气,意在左(右)小臂,分掌回坐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按掌时呼气,意在腿、腰和双掌劳宫穴,双掌心微凸,中指微挺,有推山之意。

散打基本(00002)

散打基本腿法解析

散打基本腿法解析 院系:诚毅学院体育艺术系 姓名:谢玉辉 专业:社会体育 班级:1091班 学号:2010948023 腿法是散打中最具威力和特点的技术之一,是实战中主要的攻击性技术。拳谚“欲上搏击场,腿脚必称王”,充分说明腿法的重要性;“手是两扇门,全凭 腿打人”则表明散打中腿法进攻性强的特点。下面介绍下散打中腿法的应用步 骤及方法, 1、腿法技术优势 (1)生理优势。人体四肢中,腿粗壮有力,力量最大。有资料表明,优秀拳击手拳击瞬间的爆发力达500公斤左右,而泰拳拳师钢腿铁腿的神力可达一吨,二者差距之大,由此可见。 (2)长度优势。腿比手长是人之常识,在搏击场上,“一寸长、一寸强”。长度优势使腿法攻击距离远、范围大。 (3)隐蔽性优势。据研究表明,人的眼睛所观察到的最敏感、最清晰、反应最快的目标是与人眼睛相平处的物体。腿位置比较隐蔽,具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功能。 (4)对手防守相对困难。要想防守腿法相

对困难,有时虽及时作出了正确的防守,但仍然被攻击力量所踢倒或踢伤。 2、腿法的技术劣势 (1)根节不稳。当起腿攻击时,一腿离开地面,人的支撑由两腿变成一腿,同时不可避免地重心上升,导致根节不稳。拳谚说“起腿半边空”。 (2)破绽较多。当起腿时,原本四平八稳的防守姿势被破坏,极易露出很多破绽,尤其是出高腿时。 3、学习腿法的基本要求 知道了腿法的优劣性,就要在学习腿法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才能达到发挥优势而降低劣势,才能真正克敌致胜。 (1)加强腿部稳定性的练习。 (2)注意完成动作过程中减少预动。 (3)与步法紧密结合,避免击空。 (4)腿法动作完成后,要迅速回防,作好防守或再次进攻的准备。 二步骤/方法

太极拳基本知识

太极拳基本知识 教程 前言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她以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和明显的健身效果而享誉于世。 随着信息社会和全球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中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新定义是:“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良好,而且还包括精神的以及社会的安宁状态。”现代人对健康标准的认识,必然会对健身的理论与手段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 太极拳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观”为其哲学基础,集导引、呼吸吐纳、拳技于一体,收健身养性之同效,流传数百年而不衰。她无论是对于现代社会中过度紧张的工作或学习、快速生活节奏重压下的公司职员,还是对退休之后颐养天年的老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是一项健体强身修身养性的理想手段。 随着太极拳运动在我国社区、学校的普及与提高,参加锻炼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学习欲望也更加强烈。为了满足我校学生及广大太极拳初学者全面、系统地学好练好太极拳项目,提高健身效果,以及参加武术段位考核的需求,作者试图将太极拳的理

论基础和动作整理成册,作为内部教材。 限于作者的水平和时间关系,教材中难免有不妥 甚至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目录 一、太极拳基本知 识 (1) (一)太极拳的起源和发 展 (1) (二)太极拳的名 称 (1) (三)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和特 点 (3) (四)太极拳的健身作 用 (4) 二、基本技术的规格、要领……………………… 4 (一)身型、姿 势 (4) (二)手型、手 法 (7) (三)步型、步 法 (8) (四)眼 法…………………………………………………… 9

(完整版)武术五步拳教案

五步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着健康第一的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教师指导思想、学生体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和“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花季的年龄段心理意识正趋于成人化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学习能力喜欢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在生活中他们通过电影·电视等方面对武术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的也有了自己的偶像和喜欢模仿的武术动作,为了把同学们的武术意识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武术套路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我选择了此课程。 三、教材分析: 五步拳是查拳入门拳套也是学习国标武术入门之基本拳术组合小套。 它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手法腿法和五步拳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仆步马步弓步等动作标准,做到手到眼到·眼随手到,能够连贯的完成整套路 五、教学目标 参与目标:激发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本课内容学练,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练习武术的基本技术和自学武术五步拳,帮助学生自学五步拳。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五步拳的动作技术,自学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力量、协调和柔韧等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技能来调节自我情绪,增强自信心。 社会适应目标:学会合作,尚武崇德,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本堂课的内容和特点,先以正确优美连贯的套路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想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然后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纠错等方法来让学生学习手型、步型及单个动作,并过渡到两个以上的组合动作和整套动作。 学法:模仿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分组学习法、个人表演法。 七、教学过程及方法

散打训练方法

散打训练方法 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摆拳,其中还演变出刺拳,鞭拳等技法。 1左右直拳 左直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跟稍外转,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略左转,同时,左臂顺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线冲击,力达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额处,目视前方,然后左拳压肘收回,成基本姿势。右直拳反之。 要点:要使蹬地,拧腰之力顺达拳面,整个动作要协调完整,重心不可过多前倾,击打部位的高低区别于左膝度,击拳前不可出现先收拳再击的预兆,也不可在冲拳时将右臂后拉,结合步法的击法应做到拳到步到。 右直拳:要与右脚蹬地拧腰转体的力完整一致,从而获得最大的冲力,身体重心要在冲拳的同时前移,不可提前,左拳不要下垂或外张。 2左右摆拳左摆拳:基本实战势,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离地外转,并辗转脚掌,上体右转同时左臂内旋,抬肘与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横击高于肩平,然后恢复基本姿势。右摆拳反之。 要点:摆拳时身体不可向右倾斜,要边击拳边抬肘,击打后重心偏左脚,左脚的辗转力不可忽视,要含胸收腹,不可低头。左摆拳击打前右臂不可后拉,重心落左脚,但上体不可过于前倾,边击拳边抬肘。 3左右钩拳左钩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右脚蹬地,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抬外转,脚掌碾地,上体左转略下沉后,左膝及上体瞬间挺伸并向右转体,同时,左臂外旋由下想上击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内,力达拳面,右拳仍置下额前,目视左拳,然后再恢复基本姿势。右钩拳反之。 要点:左臂外旋与击打不同时,不可外旋后再击打,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屈臂的角度大小根据对方的远近距离及击打的部位而定,上体向左转下沉在蹬地,挺伸与右转瞬间要协调自然,不可断裂或过程太长。 4、基本腿法 腿法是散打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赛中使用率最高,腿较手长,可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作用,腿较粗壮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击面大容易得手,腿攻击对方下盘比较隐蔽,因此拳家常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见腿在散打中的地位。 腿法在散打中占有很重要的益,拳谚道:“练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武术中有四大击法即:踢、打、摔、拿。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赛中得分最,据统计占总得分的63.5%。多年来为什么腿法深受广大习武者的偏爱呢?因为腿法有四大特点。第一,腿居身体之下,每天担负着支撑身体的重大任务,再加对腿法作了专项训练,两腿十分有力量,同时大腿有人体最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体最发达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当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日本武术界曾以科学方法测量泰拳手的腿踢力量,如边腿即横扫腿,力量是打拳最大力的五倍,腿踢力度可达500公斤。第二,腿法进攻距离远,因为腿比臂长,拳谚道:“一寸长,一寸强”。第三,腿法进攻隐蔽性好,腿在人体之下,距离对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一)手型 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各种手型都要求用力自然、舒展,不可僵硬。握拳不要过紧;掌指不要僵直,也不要松软过屈;腕部要保持松活。 (二)主要手法 1.掤:臂成弧形,前臂由下向前掤架,横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与肩平;着 力点在前 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随腰的转动,由前向后划弧捋至体侧或体后侧。 3.挤:后手贴近前手的前臂内侧,两臂同时向前挤出;挤出后两臂撑圆,高不过肩,低不过胸,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前手的前臂。 4.按:两掌同时由后向前推按;按出后,手腕高不过肩,低不过胸,掌心向前,指尖朝上;臂微屈,肘部松沉。按时与弓腿、松腰协调一致。 5.打拳(冲拳):拳从腰间旋转向前打出;打出后拳眼向上成立拳,高不过肩,低不过裆,臂微屈,肘部不可僵直,着力点在拳面。 6.栽拳:拳从上向前下方栽打;打出后拳面向前下方,虎口向一侧,着力点在拳面。 7.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稍屈,拳眼斜向下,着力点在拳面。 8.撇拳:拳从上向前撇打;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着力点在拳背。 9.穿拳:拳沿着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 10.撩拳:臂由屈到伸,拳经下向前或前下撩打;撩出后拳心向下,高不过肩,低不过裆。 11.抱掌:两掌心上下相对或稍错开,在体前或体侧成抱球状;上手高不过肩,下手约与腰平,两掌撑圆,两臂成弧形,松肩垂肘。 12.分掌:两掌向斜前方与斜后方或向斜上方与斜下方分开,分掌后前手停于头前或体前,后手按于胯旁,两臂微屈成弧形。 13.搂掌:掌经膝前横搂,停于胯旁,掌心向下。 14.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指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臂微屈成弧形,肘部不可僵直。

高一体育_五步拳教案

高中一年级武术(五步拳)课时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五步拳的教学激发武术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学情分析 五步拳是我校高一年级下期武术选修模块一的教学内容,五步拳的教学预计1—3课时,本次课为第一课时,据了解选修武术模块的学生多数在小学、初中学过武术操、少年拳,有一定的的基础和学习兴趣,这是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本课采用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教学生学和师生共同探讨等教学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五步拳是由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等五种基本步型组合的基本套路,本课以学习基本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和学习五步拳1—4个动作为主教材内容。 教学重点:五步拳1—4个动作的动作线路和技术要点,学生对基本步型和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 教学难点:做到手、眼、身、神配合协调和怎么让学生去当好“小老师”。 四、教学目标 1、学生对基本步型和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在五步拳1—4个动作的学习中,能找出套路 中出现的基本步型。 2、基本掌握五步拳1—4个动作的动作线路和技术要点,动作协调连惯。 3、通过学生教学生和学生探讨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学习、自主创新学精神。 五、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①本课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斗鸡”开始,课堂氛围活跃,在游戏过程中,强调技战术运用的 同时,更要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②武术运动动作幅度较大,游戏过后本课安排了几节关节操和柔韧性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③一般性准备活运动后,根据本课主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了几节专门性的徒手操练习。 2、基本部分: ①首先让学生认知五步拳是由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等五种基本步型组合的基本套 路,然后学习本课教学内容。

散打拳法练习

唐山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散打拳法练 习 散打基本技术主要包括拳法、腿法和摔法,在实战中对远、中、近距离分别进行进攻和防守。腿法是散打中最具威力和特点的技术之一,拳法是搏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散打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摔法是散打运动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具有无把可抓、快摔和能与拳腿配合的特点,摔法也是散打和其它搏击类项目的主要技术区别。踢、打、摔共同组成了散打进攻技术体系。 一、基本拳法解析 散打拳法主要包括直拳、贯拳、抄拳、劈拳、扣拳、鞭拳、弹拳七种,其中直、贯、抄为主体。 1.拳法的技术要求(1)出拳力量主要来源于后脚的蹬地,然后转髋带动转(压)肩,送臂出拳,要在击中对方的瞬间制动。(2)出拳时切记肩关节的垂直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自己前腿的脚踝关节,以免失去重心,被对手反击。(3)出拳时击中对手的瞬间才突然握紧拳,击中与未击中都应迅速放松,以免动作僵硬。(4)出拳后无论击中或未击中,都应迅速收回,作好防守或再次进攻的准备。 2。左直拳动作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即由左脚、

左手在前的正架姿势开始,右脚微蹬地面,重心微向前脚移动,上体微右转。同时左肩由屈到伸并内旋90度, 发力于腰,力达拳面。 撩拳。由于直拳前肘先于拳而动,形成拳往下撩的错误。纠正时,强调以拳领先,勿先动肘;或由同伴帮助以一手拉拳,一手按肘,慢慢体会要领。 (2)右直拳动作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右脚微蹬地,并以前脚掌向内转,转腰送肩,上体左转。同时右臂由屈到伸并内旋90度,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 3)左贯拳动作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左拳向外(约45度)、向前、向内成平面弧形横击,臂微屈,拳心朝下。同时转腰发力,力达拳面 或偏于拳眼侧。 (4)右贯拳动作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右脚微微蹬地并以前脚掌向内转,合胯并向左转腰,右拳向外(约45度),向前、向内成平面弧形横击。同时上体左转,腰胯发力,力达拳面或偏于拳眼侧。 5)左抄拳动作要领:上体微左转,重心略下沉,腰迅速向右转,发力于腰,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勾击,上臂和前臂夹角在90-110度之间,拳心朝里,力达拳面。 6)右抄拳动作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扣膝合胯,腰微右转。同时右拳向下、向前、向上勾击,

《五步拳》学习型教学案分析

《五步拳》学案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五步拳:预备姿势及1—3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1—3式的动作名称术语;80%的学生能根据教师口令做出动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仿、分组体验等练习方法,体会动作路线,用力方式,感受武术精气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积极改正自身不足之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预备姿势及1—3式的手型、步型、步法等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方向正确,连贯有力。 四、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要求,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师生行“抱拳礼”互相问好,说明本课学习任务和要求。 要求:精神抖擞,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准备部分

、游戏:桃花朵朵开 游戏方法与规则:学生围绕老师拉成一个圆,以一定的速度圆形跑,在跑步的过程中老师会随机报出一个数字或者一个数学算式,学生迅速组成一个队,落单的男生可做两个俯卧撑,女生两个下蹲起。 2、连贯性的徒手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跟着音乐口令师生一同做操,做的过程中学生尽量跟上老师的节奏,遇到不会做的动作跟着模仿。 基本部分 .复习:武术基本手型和基本步伐,并给与鼓励性评价 2.新课讲授 五步拳:预备姿势及1—3式 动作要领: 预备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两手握拳抱于腰间,头往左看 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一步,成左弓步,同时身体向左转体90度,左手向左平搂收回 腰间抱拳,同时右拳从腰间冲出。目视前方 弹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经提膝向前弹踢小腿,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脚尖内扣,身体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从腰间向侧冲出;目视右方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①教师示范五步拳完整动作,学生观看示范对五步拳有初步的了解。

散打训练方法[教材]

散打训练方法[教材] 散打训练方法 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摆拳,其中还演变出刺拳,鞭拳等技法。 1左右直拳 左直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跟稍外转,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略左转,同时,左臂顺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线冲击,力达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额处,目视前方,然后左拳压肘收回,成基本姿势。右直拳反之。 要点:要使蹬地,拧腰之力顺达拳面,整个动作要协调完整,重心不可过多前倾,击打部位的高低区别于左膝度,击拳前不可出现先收拳再击的预兆,也不可在冲拳时将右臂后拉,结合步法的击法应做到拳到步到。 右直拳:要与右脚蹬地拧腰转体的力完整一致,从而获得最大的冲力,身体重心要在冲拳的同时前移,不可提前,左拳不要下垂或外张。 2左右摆拳左摆拳:基本实战势,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离地外转,并辗转脚掌,上体右转同时左臂内旋,抬肘与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横击高于肩平,然后恢复基本姿势。右摆拳反之。 要点: 摆拳时身体不可向右倾斜,要边击拳边抬肘,击打后重心偏左脚,左脚的辗转力不可忽视,要含胸收腹,不可低头。左摆拳击打前右臂不可后拉,重心落左脚,但上体不可过于前倾,边击拳边抬肘。 3左右钩拳左钩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右脚蹬地,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抬外转,脚掌碾地,上体左转略下沉后,左膝及上体瞬间挺伸并向右转体,同时,左臂外旋由下想上击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内,力达拳面,右拳仍置下额前,目视左拳,然后再恢复基本姿势。右钩拳反之。

要点:左臂外旋与击打不同时,不可外旋后再击打,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屈臂的角度大小根据对方的远近距离及击打的部位而定,上体向左转下沉在蹬地,挺伸与右转瞬间要协调自然,不可断裂或过程太长。 4、基本腿法 腿法是散打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赛中使用率最高,腿较手长,可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作用,腿较粗壮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击面大容易得手,腿攻击对方下盘比较隐蔽,因此拳家常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见腿在散打中的地位。 腿法在散打中占有很重要的益,拳谚道:“练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武术中有四大击法即:踢、打、摔、拿。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赛中得分最,据统计占总得分的63.5%。多年来为什么腿法深受广大习武者的偏爱呢,因为腿法有四大特点。第一,腿居身体之下,每天担负着支撑身体的重大任务,再加对腿法作了专项训练,两腿十分有力量,同时大腿有人体最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体最发达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当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日本武术界曾以科学方法测量泰拳手的腿踢力量,如边腿即横扫腿,力量是打拳最大力的五倍,腿踢力度可达500公斤。第二,腿法进攻距离远,因为腿比臂长,拳谚道:“一寸长,一寸强”。第三,腿法进攻隐蔽性好,腿在人体之下,距离对方眼睛较远,故有进攻隐蔽性好之特点。第四,腿法进攻变化多,高可踢面,低可踢腿,可向四面八方戟入,有踢、踹、扫、摆、丁等20多种,有各种连环腿、拳腿组合,低配高、虚配实、左配右等连连出击,势势相承,变化莫测。 正蹬 左蹬腿:基本实战势站立,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后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下腿贴近胸部脚尖勾起,脚底朝前下,随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达脚跟,当脚触击目标时伸胯并使脚尖猛向前下方压踩,使力达全脚掌两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规范

更多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d7689448.html, 1、练太极拳时候,对身体整体力量的把握,不要用无谓的力: 一般太极拳家对于不要用力的解释是:常人本来具有的力是拙力--叫做浮力,并不是真力(既内劲)。拙力的存在防碍真力的产生,所以必须把拙力化劲,真力才会产生,但不要用力并不是化去拙力的方法。所谓拙力与真理者,即前者指动作时有无谓的用力,构成体力散乱,而后者指动作时力量集中的现象,所谓不要用力者即再不作无谓的用力而已。 什么是无谓得用力?即这种力的现象,都是无谓得用力,它能导致体力分散,降低动作的效能。在拳术上的无谓用力,第一增加体力的消耗量,使身体容易疲劳,不能长久的运动。第二因为体力分散,再需要用力部分便不能用处很多得力,致使不能充分发挥技能。 解除无谓用力,其方法就是在运动的时候,要记清要用力的部分和不要用力的部分得分界,在不需用力的部分觉察有力的现象时,立刻以对于行动来说绝对不会发生任何有益的影响。比方说:步行时的两手,写字时的两腿,都没有用力的必要,假如有用力意识使它松弛,这样,时间长久了便不会再有无谓得用力的现象。体力便可渐渐集中,因为一般人平常对此并不注意,明明只要一手用力的动作,常会出现全身用力的现象。 因此,初学的人必须再开始运动之前,保持全身松弛的状态,除支撑躯干的力量外,其余肢体不许用力,先知道不用力的现象,然后慢慢地在运动中细心得体会,应该用力与无谓用力得分界。太极拳开始的预备式,其的就是这个作用。 2、不要犯双重的弊病: 在太极拳最忌犯双重的毛病。两足同时用力着地使身体的重心平均作用于两足叫做双重。反之两足同时用力,但身体的重心却完全支持于一足,是另一足的用力和躯干的用力相平衡符合于力学上支点的原则,便不是双重。这是普通对于双重的解释。 不过,在太极拳中虚足并非无力,只是用于空处,所谓虚足有力,只是意念而已。王宗岳所谓偏沉则随,既指虚足无力而言,与双重同属一种毛病,所以它又说: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学者对于此点如不能认清,则虽无双重之病,边又会犯偏沉之病,其实这两者都是犯不得的。 以上是对双重简单说法,其实双重是一种现象并不是形式,是指全身的任何一部分,在任何时间只要发生呆滞现象,就是犯了双重之病,极易被人打出。 如果使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很迅速地连续不断地有虚实变换,使实的部分在一时间用意识使它变虚,便不会被对方拿住或打出。拳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就是指这中变化倏忽,虚实变幻不已而言。 至于练习去除双重之病,可由大而小的去练,当练到精微时可使每一方寸的地方都能不犯双重之病,甚至于一指之微不犯双重之病,这样精密的练法,初学者不宜操之过急。起初还是从形式上捉末,由浅入深,慢慢锻炼﹑领会,逐步达到不犯双重之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