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6课《森林里的动物》粤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6课《森林里的动物》粤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6课《森林里的动物》粤教版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6课《森林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森林的动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观察动物》单元的第6课。本课活动的重点是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认识森林里主要有什么动物,并通过观察,探究到森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样生活的。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认识森林动物”,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森林里有些什么动物。活动2“它们生活在哪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林的不同区域,如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中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初步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了解到在某些区域生活着什么动物,例如狮子生活在草原等,金丝猴生活在森林里。但森林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并不会完整地认识到在森林里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动物。同时,森林里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区域,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是懵懵懂懂的,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在森林里常见的动物种类。

2.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

生活的。

3.对森林里的动物产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每组一套森林动物卡片和一张森林背景图。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小朋友在森林中玩耍,琪琪发现一只小松鼠在吃松子。

问题:森林里还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交流:对彬彬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寻找森林里有哪些动物。

(二)活动探究

活动1:认识森林动物

问题:你认识这些森林里的动物?

媒体:出示松鼠、猕猴、啄木鸟、蛇的图片。

交流: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

提问:你还认识哪些森林里的动物。

交流:学生说出认识的动物名称。

任务:每个小组一套动物卡片,观察这些动物,是否认识它们的名称,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食物、生活环境等。

汇报:学生介绍不同的动物卡片中的动物。

评价:根据学生能否用简单的文字描述出动物的特征、食物、生活环境等进行评价。

小结:森林里生活着很多种类的动物。

活动2:它们生活在哪里

提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现在不同的森林区域中。

媒体:出示森林场景图。

任务:进一步观察动物卡片的动物,根据这些动物的特点,分析这些动物生活在森林的什么区域,并思考这些动物是怎么生活的。

要求:完成活动手册内容。并将动物卡片贴在森林的相应区域中。

活动:学生分组开展观察、分析活动。

汇报: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分别介绍在树冠、树洞、地面、草丛、土壤里分别有哪些动物,并说出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生活的。

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来评价。

拓展:播放森林动物的有关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森林中的动物。

七、板书设计

6 森林里的动物

森林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打开科学之门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列举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简单分类。认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作用。 观察哺乳动物实物与标本,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就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学科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视频:动物的伪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提问:图片中您瞧到什么?想到什么? 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 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 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您能把它们找出来不?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瞧瞧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 三、这就是什么? 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就是什么? 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 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就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就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就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与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与范围。 四、“白雾”从哪里来? 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您有什么发现? 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您认为这些“白雾”就是从哪里来? 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就是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就是以学生们经常能够见得到的冰棍周围的白雾现象作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测。从而引出要想知道自己猜测就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的结论。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您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您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您的猜想正确不?讲讲您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就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五、纸锅也能烧水不?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您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您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 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知识点 第一课身边的土壤 1、土壤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 地方. 2、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 土壤,土壤土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我们的生存的基本。 4、不仅植物的生长在土壤中,还有很多的其它生物存在于 土壤中。 5、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昆虫的 尸体等. 6、土壤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物质。 拓展知识: 1、我们身边普遍存在土壤,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土壤。 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3、土壤中生活着狐狸、蜘蛛、蜈蚣、野兔、田鼠等动物,也生活着月季、玫瑰、大豆、番茄等植物。

第二课土壤的组成 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土壤里有大有小的颗位,把 一些水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可以把大大小小的颗粒 分开。 2、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分别是沙砾、黏土、沙、 空气、水、腐殖质等。(土壤是由土壤颗粒(矿物质〉、 动植物残体(腐殖物)、水、空气等组成〉 3、把小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 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沙砾等。4、在烧杯中加半杯水,放入一些土壤进行观察,然后充分 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上面的是黏土层,秘滑、细腻;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石于沉积,上沙砾层, 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5、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 阳光下晒一晒,发现烧杯盖上有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6、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 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7、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 多的是壤土;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 8、在种花生的地里找到了沙质土;大树底下的地里找到 了黏土;在种玉米的地里找到了壤土。 第三课土壤与植物 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落后长出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 2、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常见的省力杠杆有:钳子、起钉子的起子、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门、手推车。 3、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但是节省距离。常见的费力杠杆有:理发剪刀、钓鱼竿、筷子、镊子、扫把、垒球棒。 4、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5、世界上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6、杠杆的三个组成要素是: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第二课杠杆的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第三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三种常见的轮子:第一种,轮子的边缘带有槽,这种轮子在吊车上使用最多,通常我们称它叫滑轮;第二种,轮子由大轮和小轮叠在一起,由大轮带动小轮旋转,这种轮子称为轮轴;第三种,轮子是齿轮,齿轮边缘都带齿,主要用在动力传动装置上。 2、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称为“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做“轴”。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并围绕着轴心转动。 4、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费时间;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第四课斜面 1、人们常在低处和高处之间设一个斜坡,以便把重物从低处移到高处,这个斜坡就叫做斜面。 2、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3、螺旋是变化了的斜面。

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改版2019年新粤科版最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改版2019年新粤教版) 第一课鲫鱼与青蛙 1.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2.观察的基本方法: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形成成果。 3.蝌蚪和小鱼的身体呈流线型 ,表面光滑,它们都是靠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的。蝌蚪的脑袋比小鱼的脑袋大,小鱼的尾巴比蝌蚪的尾巴长。 4.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表面皮肤裸露。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长大后生活在陆地或水 里,用肺呼吸,像青蛙这样的动物就称为两栖动物。 5.鲫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终身生活在水里,像鱼这样的动 物称为鱼类。 6.与小鱼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 鲑鱼鳜鱼金鱼。 7.与青蛙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蟾蜍蝾螈大鲵。 第二课蜻蜓与麻雀 1.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蜻蜓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腹部细长。蜻蜓有两对翅膀,翅膀很薄、光滑、透明、有脉纹、没有骨骼,没有羽毛,像这样的动物就成为昆虫。 2. 麻雀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麻雀有一对足。有一对翅膀,表面覆盖羽毛,内有肌肉和骨骼,像这样的动物就成为鸟类。 3. 与蜻蜓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苍蝇瓢虫蜜蜂蝴蝶蝗虫 4. 与麻雀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翠鸟啄木鸟家鸡太阳鸟戴胜 第三课壁虎与小猫 1. 小猫的运动方式是走、跑、跳、躯干离地。外形特征: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体表覆盖细毛,足有肉垫而且具有抓住猎物的利爪;繁殖方式:直接生出小猫会哺育后代,其他:不冬眠。 2. 壁虎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四肢朝外、腹部贴地、匍匐前进。外形特征: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体表覆盖鳞片,足上有抓物的利爪和粘附在墙壁的褶皱;繁殖方式:生出卵,不会哺育后代;其他:会冬眠。 3. 有的动物与猫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长毛,能用四肢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跳跃,这类动物大多属于哺乳动物。 4. 有的动物与壁虎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覆盖鳞或甲,一般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这类动物大多属于爬行类。 5. 哺乳动物有:蝙蝠老鼠长颈鹿金丝猴海豚 6. 爬行动物有:乌龟蟒蛇鳄鱼。 第四课草地里的小动物 1. 生活在草丛里的小动物,他们的身体有共同特征,这些小动物大多都有翅膀,他们都会爬,跳或飞,运动快速。如:瓢虫蜘蛛螳螂蝗虫。 2. 阴暗潮湿的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蜗牛、蚯蚓、鼠妇、马陆等。 3. 这些动物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①身体颜色接近土壤,有利于隐藏自己 ②蜗牛和蚯蚓身表有粘液、光滑有利于在土壤里运动;③马陆和鼠妇体表有硬壳、光滑,方便在土壤里运动; ④马陆和蚯蚓的身体呈线性,方便在土壤里运动。 第五课海洋里的动物 1.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许多种类的动物,如鱼类:小丑鱼 哺乳类:海豚,爬行类:海龟,软甲类:龙虾,软体动物:砗磲。 2.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海洋里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旗鱼用鳍在水中游动;章鱼可以靠喷水或用碗足移动;海狮游泳和潜水主要依靠较长的前肢后肢与发达的尾部互相配合;海蟹常用前三对不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第四对步足适于游泳;海星管足末端的吸盘能产生真空以附着地面既能攀附岩礁,又能帮助它捕获猎物;水母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海龟四肢呈船桨的形状前肢主要用来推动海龟向前后肢用来掌握方向;企鹅是典型海鸟。游泳靠的是船桨般的翅膀。 第六课森林里的动物 1. 在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例如松鼠猕猴啄木鸟蛇。 2. 在森林的不同区域里生活着一些动物。树冠中有:啄木鸟猫头鹰猴子黄鹂;树洞中有:松鼠熊;地

(完整)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生理与健康 第1课时我们需要食物 教学目标: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一、欣赏题图,引入新课 当坐在餐桌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的饮食才能让你更健康? 当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才能使肺功能更强? 当数着自己脉博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什么因素影响着心跳的快慢? 当挥击球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什么会如此协调?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号书中探宝吧! 二、新课讲授 1、看图,简单了解食谱,听听小朋友们怎么说,自己想提什么问题? 2、活动1 饺子里有什么? ①饺子的制作过程(调馅、和面、擀皮、包、蒸煮)。 ②饺子的营养成分(脂肪、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③不同馅的饺子有不同营养。 ④吃过水果馅饺子吗?自己动手包水果馅饺子,尝尝味道。 ⑤讨论:肉馅饺子的营养成分来自什么原料?(脂肪来自动物油、植物油,糖类来自面粉,蛋白质来自瘦肉、蛋类等,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来自蔬菜) 3、资料 人的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这些营养成分分别来自肉蛋奶、油脂、谷物、蔬菜、水果等。其中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奶、豆制品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蔬菜水果类提供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增加食物香味,刺激食欲,水可直接饮用。 4、食物金字塔的构成 塔基是人体需要营养成分量最大的食物,越往塔尖需要量越小,但也不可或缺。 三、小结 四、作业 说说一日三餐都含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 第2课时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教学目标:知道食物在人体内的运动路线,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各自说说昨天都吃了什么。 二、新课讲授 1、五大类食物:谷物(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蛋豆类、奶类、油脂类。 2、比照食物金字塔,看看自己昨天的饮食是否需要改善。 3、拓展1 为自己设计一周营养合理的晚餐食谱。 4、活动3 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了什么? 到达位置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 食物变化嚼碎糊状营养被吸收水分被吸收粪便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活动手册答案

第一单元简单机械 活动1 直接用手很难打开罐盖,可以使用罐头起子或者螺丝刀。用螺丝刀撬开。 活动2 我的研究: 如要打开罐盖,除了要有一支像螺丝刀一样的撬杆外,还需要一个能支撑起撬杆,并能使撬杆在上面转动的固定点,这个固定的支撑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尽管有一支螺丝刀也是不能把罐盖打开的。 阻力作用点支点杠杆作用点 思考: 不一定 活动3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20厘米)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省力杠杆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20厘米)大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费力杠杆 思考与练习 1

2 阻力作用点, 支点,动力作用点 动力作用点 阻力作用点 , 支点 2杠杆的平衡 思考 我的结论

杠杆尺左边的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等于右边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 若支点在中间这是既不是省力杠杆也不是费力杠杆。 1省力杠杆:手推车,开瓶器,跷跷板 费力杠杆:剪刀,钓鱼竿,扫把 2. 当支点离阻力点近而离动力点远时,起到了省力的作用。当支点离动力点近而离阻力点远是,虽然不能省力,但运输的距离短了,起到了节省距离的作用。 活动2 注意事项: 1、天平能称出物体的重量是根据等臂杠杆的原理,也就是在主轴连接点两侧天平臂膀的长度一定要相等, 2、做托盘的瓶底、瓶盖等材料的重量一定要相等,重量差不能太大。 3、固定托盘的材料重量、长度要尽量保持一致。 只有做到了这三个相等,你的天平才能很精确 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小天平的平衡 步骤2: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中,选取合适数量的砝码放在右盘中,直到天平重新达到平衡

步骤3:记录数据 活动3 略 思考与练习 订书机(省力) 剪刀(省力) 起子(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轮轴与齿轮 活动1 略 思考: 滑轮有什么作用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我的连接方法 等等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粤教版《科学》三上期中测试卷 _________ 年_________班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青蛙身体分为()、()、()三部分;表面皮肤();幼体生活在(),长大后生活在()。 2.壁虎与猫都生活在(),都能用()行走。 3.我国是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等多项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 4.溶解的特点是()、()、()。 5. 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和()分离。 $ 6.海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食盐大多数来自于()。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壁虎就不常见。() 2.翠鸟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但是它不属于鸟类。() 3.壁虎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 4.松鼠、猕猴都生活在森林里。() 5.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6.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紫色的。() ( 7.如果把冰糖研磨得像白砂糖一样,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就慢了。() 8.太阳下暴晒能分离浓盐水中溶解的盐。() 9. 分离沙和盐的方法就是晒。() 10.加热不一定能使溶解的盐分离出来。( ) 三、选择(每题3分,共24分) 1.青蛙生活在()动物。 A.水中和陆地 B.树干 C.树枝 2.老鼠属于()动物。 ^ A.哺乳类 B.爬行类 3.蛇生活在()中。 A.草丛 B.泥土 C.树干 4.海豚是()动物。 A. 爬行 B. 哺乳 C.软甲 5.李辉口渴了要喝糖水,爸爸讲蔗糖放入开水中用筷子搅拌,这样做是()。 A.使开水凉的更快 B.使糖水更甜 C.使蔗糖溶解得更快 6.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2017-2018年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 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实验小学:张海标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身边的动物”、“水与溶解”、“土壤”、“天气和我们”等话题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科普宣传知识,让学生知道风和雨的形成原因,以及在18级风力下预防和逃避的措施。宣传防风防雨的科普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利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六、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节约水资源

节约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水资源问题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危害。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 3.能提高自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体验缺水的后果和节约用水的好处,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节水意识,自主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数据,知道淡水资源的匮乏,用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减少水污染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水景图、水污染图、多媒体、动画、视频、实验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水的利用 同学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哪里用到了水? (学生思考回答) 二、观察河水 观察河水和自来水,(用放大镜观察,用烧干观察,用闻气味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到实验记录表中。 三、淡水匮乏 1.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 (1)课件出示“水资源比例图”,看着图里的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讲述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地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使用。 (2)播放视频和干旱的图片,深入了解水资源的匮乏。

(3)课件出示课本里把地球上的水当作一杯水的比喻。讲解水与淡水之间的差距。 四、水污染 1.学生观看水污染使鱼、树林死亡的图片,讲述: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小组讨论:你们听说过或见过哪些关于水污染的现象呢?水污染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3.学生汇报。 4.课件播放水污染图片。讲解:水污染大多数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后果十分严重。 五、节约用水,保护资源 1.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和咸水变淡水 2.说一说:说说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淡水资源的现象? 3.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4.写一写:把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做法写下来,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作业布置】 请你回家跟家长共同设计两条保护水资源的标语。 同学们,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要从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做起,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广东粤教版)

无论是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尽情奔跑的大型哺乳动物,还是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寻觅食物的昆虫,都被水、空气和土壤包围着。在广袤无垠的环境中,所有动物都选择一定的区域生活。 生物王国充满着缤纷、神秘的色彩。本单元从具体物种入手,安排了3个课题:《寻找生命》、《红番茄》、《小白兔》。根据从整体到局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及比较,初步认识生物,学会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本单元从发挥学生主体性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且典型的内容,创设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的驱动页,选择和设计了易于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本单元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在草丛里寻找物体开始,通过观察、分类与比较,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初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的目的,并由此了解到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番茄是六大器官可共存的一种常见植物,因此以番茄为例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形态及器官,并扩展到一般的植物,能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小白兔也是学生较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以小白兔为例认识动物,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及借助科学仪器进行观察,从整体外形认识兔子身体的各个部分,了解兔子的书活习性,进而扩展到一般的动物,通过“给喜爱的小动物建立小档案”,达到了解更多动物的目的。与此同时,将爱护动植物的情感与体验贯穿于始终。让学生保持对动植物的好奇心,爱护动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本单元建议安排8学时:第1课《寻找生命》2学时;第2课《红番茄》3学时:第3课《小白兔》3学时。 在活动的选择上,第l课活动的重点是分类,让学生在分类的活动中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的活动突出体现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重在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第3课的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查找有关的资料,强调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如何整合小组内的资源,与大家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2017.9

目录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1) 第1课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1) 第2课混合与分离 (1) 第3课生锈与防锈 (2) 第4课燃烧与灭火 (3)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 (3) 第5课植物与环境 (3) 第6课动物与环境 (4) 第7课食物链 (5) 第三单元遗传与进化 (6) 第8课代代相传的特征 (6) 第9课进化中的生物 (6) 第10课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 (7)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 (8) 第11课保护空气 (8) 第12课水质调查 (9) 第13课变废为宝 (10) 第14课和谐的家园 (10)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1课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2-1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学习实验设计、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教学准备:玻璃杯、蜡块、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由主题人物在厨房中发现在各种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都存在着物质的变化,引出“物质的变化是不是产生新物质”的问题,并板书课题《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二、新授 (一)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物质变化。 1、让学生观察煎蛋、燃放烟花、盐溶于水、和面、冰雪融化、铁制品生锈这些日常生活中时常能见下马看花变化现象。 2、学生试描述这些变化前后及过程的现象。 (二)活动二:冰的融化。 1、回顾以前(四年级上学期)做过的蜡块加热的实验。 2、使用玻璃杯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成水的现象及做好记录,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比较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与蜡块受热过程。 4、比较讨论后,学生容易得出冰融化和蜡块融化都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5、讨论:P5页的现象。 (三)活动三:铁锈还是铁吗? 1、引导学生观察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并作记录。 2、用小刀削下铁钉表面的铁锈,然后用砂纸打磨铁钉,即得铁锈和铁。 3、用磁铁靠近铁锈,进行观察。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若铁锈不被磁铁所吸引,自然就得到了“铁锈还是不是铁”的答案。 3、活动延伸和应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铁生锈这样的变化呢?并与活动二作比较。(四)活动四:研究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 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只手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儿,观察现象。 步骤2:将少量石灰水加入另一烧杯中,用石灰水将烧杯壁湿润,倒出多余的石灰水。 步骤3、将用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五)活动五:给物质变化分类。 1、出示书本的五种物质变化过程情况。 2、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作出判断。 三、教学后记: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第2课混合与分离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一些基本操作,并从中体会有的物质变化可逆,有的物质不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打开科学之门 第一时:图中藏着什么? 探访生物王国 .寻找生命 第一时:草地里有什么? 第二时:我知道的生物 2.红番茄 第一时: 活动1:观察番茄 活动2:观察番茄叶 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 活动3:研究番茄花 第二时: 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 活动: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 3.小白兔 第一时:

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 活动2:认识兔子 第二时:活动3:小白兔爱吃什么? 走进水世界 4.清清的水 第一时: 活动1:哪杯是纯水? 第二时: 活动2:给水变个样 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 拓展:茶叶会溶解吗? 第三时: 活动4:怎样加快溶解?11 拓展:浊水变清12 第四时:12 活动:欣赏美丽的水体12 .生命之水12 第一时: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11/1013 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13 第二时:活动2:植物也“喝水”?13 网上学:珍惜水资源14 认识空气14

6.看不见的空气14 设计思路1 第一时:活动1:空气在哪里?1 活动2:“捕捉”空气16 第二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16 活动4:压缩空气16 7.离不开的空气17 第三时:活动1:人与空气17 活动2:豆芽的生长18 第四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18 7.从岩石到土壤19 8.坚硬的岩石20 第一时:活动1:观察石头20 :活动2:给石头分类20 第二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21 第三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22 9。松软的土壤22 第一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23 活动2:观察土壤24 第二时:活动3:研究土壤的组成2 第三时:拓展:砂土、壤土和黏土26 第四时:拓展:从岩石到土壤26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百变的土壤

百变的土壤 教学目标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4.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教学重点 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 教学难点 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幅土壤的图片和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地的土壤有什么不同? 2.学生欣赏,汇报 3.教师:如果让你们来分类你打算给土壤怎样分类? 4.讲解:含沙多的土壤叫沙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 二、比较沙土、黏土的渗水性 (1)老师这有一套装置,假如用它来研究沙土、黏土的性质的话,你觉得可以研究出什么性质呢? (2)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说出自己的假设和方案。 (3)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二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 (4)学生实验:在渗水装置中放入同样多的这两种物质,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等它们停止渗水时观察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 (5)交流:它们为什么渗出的水不一样多?谁渗出的水多?谁保留的水多?说明什么问题? 三、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四、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活动意图: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

才干。比较沙土、黏土和的渗水性,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好变量,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五、课后拓展指导 我们这里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活动意图:学生掌握了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学会了辨别土壤种类的基本能力,就可以来调查家乡土壤的种类。这既是学生辨别研究能力的运用,也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土地资源。让学生从小关心家乡的土地环境,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一颗为家乡服务的种子。】 作业布置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了解土壤是什么类型 板书设计 百变的土壤 土壤的分类:沙土、壤土、黏土 渗水性好保水性差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小结

粤教版(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观察动物 1. 动物的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有的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动物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 蜜蜂、蝴蝶等与蜻蜓一样,具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它们都属于昆虫。 3. 啄木鸟、翠鸟等与麻雀一样,身体表面覆盖羽毛,具有一对翅膀等特征,它们都属于鸟类。 4. 在自然界里,有的动物与壁虎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覆盖鳞或甲,一般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这些动物大多属于爬行类。 5. 有的动物与猫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长毛,能用四肢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跳跃,这类动物大多属于哺乳类。 6. 海豚生活在海中,和鲸类一样,属于哺乳动物。 7. 草丛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例如瓢虫、蜘蛛、螳螂、蝗虫等。在观察时注意不要随意触碰。 8. 阴暗潮湿的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例如蜗牛、蚯蚓、鼠妇、马陆等。 9. 草丛里蚯蚓的粪便、蜘蛛网、蜗牛壳,这些都是小动物生活的痕迹。 10.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许多种类的动物,如鱼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等。 11. 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海洋里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旗鱼用鳍在水中游动,章鱼可以靠喷水或用腕足移动。 12. 森林里的植物十分丰富,有低矮的草本植物,有茂密的灌木,还有高大的乔木。这些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13. 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动物灭绝的速度也加快了。 14. 我国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 15. 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16. 在制订计划时,要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方法、手段、步骤,以及使用的工具和记录方式等。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是省力杠杆,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 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3.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已用杠杆做捣谷的舂和在井里汲水的桔槔。 4.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5.定滑轮的作用是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6.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 7.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当轮带动轴时省力,当轴带动轮时费力。8边缘带齿的轮子称为齿轮,它起动力的传递作用。9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但费力,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慢,但省力。10.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11.螺丝钉运用了斜面的原理,有省力的作用。螺旋是变形的斜面,作用是可以省力。12.我们学过的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齿轮等。13.自行车发明于19世纪初,它除了代步、健身等用途外,也是许多运动项目中的重要工具。最早的自行车是1813年发明的木头自行车。15.变速自行车的部件是大齿轮、小齿轮、链条、脚蹬曲柄。 14、自行车的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过程:脚踏板→大齿轮→链条→小齿轮→后轮 15、骑自行车时,动力是怎样被传到后轮的? 前轮转动,把动力传到链条上,链条带动后轮转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 16、变速自行车的齿轮如何搭配自行车跑得更快? 大齿轮和后面最小的齿轮搭配自行车跑得更快。 17 1、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 %以上。 2、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咸水占97.5%,淡水占 2.5%。 3、在淡水中,99.7% 的难以利用,可被人类利用的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为0.3%。所以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 4、国家已明确规定,2008年红砖将退出历史舞台。 5、土地资源包括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沙漠、建设用地等。 6、耕地是我们种植粮食的主要地方,耕地的减少使得世界性食物短缺更加严峻了。 7、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339万公顷,仅2003年就减少了253万公顷,相当于360多万个足球场的面积。 8、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95公顷,还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一半,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靠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3%的人口,可见我国土地资源多么珍贵! 9、中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稻研究杂交水稻并取得成功,缓解了世界性粮食短缺的矛盾。10、目前在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200 万种,但是,人类的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现在,5%~20%的脊椎动物和树木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仅存100只左右,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中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还有金丝猴、中华鲟、扬子鳄、白鳍豚、丹顶鹤等几百种。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11、保护野生动植物必须保护它生存的环境,所以要设立自然保护区。12、在地球内部蕴藏着一些具有开采价值的物质叫矿产。 13、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矿产资源主要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14、钢铁是由铁矿石经过冶炼加工后制成的。铁矿石入炉冶炼。铁水出炉炼钢,钢水出炉成钢材。 15、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辽宁、四川、内蒙古等地有大型的铁矿和钢铁冶炼厂。16、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17、非金属矿产包括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石英、石墨、石棉、钻石等其他非金属矿产。18、能源矿产形成的时间非常漫长,因此能源矿产是不可再生能源。19、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造成渔业生产的崩溃。20、在茫茫的海洋中,生存着海洋动物17 万余种,海洋植物2.5 万余种,科学家估计,大约有9000种鱼遭到捕捞,全世界70% 的渔场存在过度捕捞现象。21、在海洋里,除了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以外,在海洋的深处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藏。海底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在海底表层的矿产中,储藏着工业非常有用的锰、铁、铜、镍、钴等金属矿产,这些金属矿产在海底的储量比陆地上储量还多很多,在海底下的矿产中,除了石油、天然气以外,还发现了储量很大的煤矿。 22、红砖是靠挖掘耕地的黏土烧结而成的。目前,我国有84%以上建筑墙体材料仍然使用传统的黏土实心砖,年耗6000亿块红砖。据测算,每生产100万块红砖大约要耗用1100平方米的耕地。23、自16世纪以来灭绝的鸟类约150 种,兽类100 种,两栖爬行类也近百种。24、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里,植物种类在3000种以上,如四川红杉和珙桐等。 简答 1、为什么禁用红砖? 目前,我国有84%以上建筑墙体材料仍然使用传统的黏土实心砖。我国每年耗6000亿块红砖。破坏了大量的耕地。 2、为什么要珍惜水资源?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70 % 以上;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咸水占97.5%,淡水占2.5%;在淡水中,99.7%的难以利用,可被人类利用的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为0.3%;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 3、说说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在野生稻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杂交水稻缓解了世界性粮食短缺的矛盾。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小气象员

小小气象员 【教学目标】 1.了解得到天气预报的途径,知道气象符号表示的意义。 2.学会记录天气信息,流利描述天气,能将课本知识拓展到生活当中。 3.知道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4.体会动手制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知道天气符号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会坚持做天气记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利用补充故事的方法将任务驱动页的内容通过PPT的方式呈现,创造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好不好,你们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天气。 生:喜欢(不喜欢) 师:有的同学说喜欢,有的同学说不喜欢。老师很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不冷也不热。可是有人却很奇怪,这么好的天气却带了一件很厚的毛衣过来,这就是屏幕上的妍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播放幻灯片,老师对图片进行解说。解说词:这天早上,天气很好,琪琪、妍妍和波波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波波看到妍妍手里提着一件厚厚的毛衣,非常奇怪的问道……,妍妍自豪的说……,听了妍妍的话琪琪感觉很奇怪,说……) 师:是啊,真的很奇怪哦!为什么妍妍就知道下午有冷空气。谁能告诉老师妍妍是怎样知道的。 生:看了天气预报。 师:哦,是啊!看来你们比琪琪聪明多了。是啊,天气预报让我们知道了明天的天气。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段天气预报。 (播放没有声音天气预报视频)

生:没有声音。 师:同学们真是细心,的确在这里没有声音,那你能不能给我们的天气预报陪会音,当一回小小气象员。 生:愿意 师:好,就请我们的同学当回小小气象员,向大家播报此时此刻的天气。老师看看哪个同学播报最好。 活动一:请同学播报今天的天气(3—4人) 二、得到天气预报信息的途径 师:刚刚我们几位同学播报的都非常好,说明我们的同学以后都有可能成为气象员。大家愿不愿意成为为大家服务而且又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气象播报员。 生:愿意。 师:很好,那气象员可是要从小做起,从小就要开始锻炼的。现在我们就从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做起。同学们,如果我们要知道明天的天气,要为大家播报明天的天气,我们是不是要先得到天气预报的信息,了解天气。 生:是。 师:很好,那现在就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看看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得到天气预报的信息。把你们商量的结果写在那张记录纸上。我看看哪个组的同学能最想到最多的地方得到天气预报。 小组讨论:得到天气预报的途径。 师:讨论结束。现在有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跟大家汇报汇报? 小组汇报结果(2—3汇报) 师:我们几个小组的同学都分享了自己的成果,的确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得到天气预报信息。而且老师抄了其中的三种过来,放在了大屏幕上。其中有报纸也有网络的。现在每个同学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途径,把这个天气预报的信息记在自己记录纸上。等下老师要请几个小小气象员来播报你记录的天气。 活动二:同学记录天气 汇报成果(1—2个人),发现同学遇到的困难,发现同学同一个天气有不同解释,请这样的同学来汇报,激化矛盾。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刚刚我们听了两位同学的,都是记录的电脑给出的天气预报信息,可是同一个天气预报却有不同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大家想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不认识符号。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植物”、“动物”、“空气”、“水” 、“岩石”、“土壤”等话题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科普宣传知识,让学生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在地震发生时逃避的措施。宣传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利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