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宣教路径提高满意度

---------------------------------------------------------------最新资料推荐------------------------------------------------------ 健康宣教路径提高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实施的效果探讨 2009 年 6 月 15 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第 12 期【摘要】目的: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探讨适宜产科病房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将 142 例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1 例,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孕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理论为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产妇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满意度,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产科;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52-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模式。 1 / 8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生产和康复,保障母婴健康[1]。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是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新模式。 为有效地满足产妇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深层次地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我院产科自 2008 年 1 月开始,将临床护理路径理论运用于产科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08 年 1 月以来入住我院产科的正常产妇 14 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 例,年龄 20~39 岁,平均年龄 27.2 岁;孕周 37~41 周,平均 39.0 周;初产妇10 3 例,经产妇 39 例;自然分娩 98 例,剖宫产 4 4 例。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 77 例,高中34 例,初中及以下 31 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及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即在住院期间无固定时间限制、无计划、随机灵活的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按照产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责任护士根据产科护理路径表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 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为了保证临床健康教育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07T15:47:04.5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刘战强 [导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的升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甘肃敦煌 736202)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份到2016年2月份我院所接收的100例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并按照是否对其实施路径来进行划分,未入径的定义为对照组,入径的定义为实验组,每组各50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检查相关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检查相关的费用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检查费用,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更为合理对医疗资源进行配比。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087-02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的升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目前对于该类疾病所采取的主要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该种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所以也成为了人们治疗该疾病的首要选择[1]。基于此,我院提出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治疗方式,以此来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住院费用,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一研究做如下说明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2月份到2016年2月份我院所接收的100例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对于所选择的患者进行了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包括:具有明确诊断的患者,且视力小于0.5;排除标准包括:存在先天性白内障,或者是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者;具有其他类合并并发症,或者已经住院并进行双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按照是否对其实施路径来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划分,未入径的定义为对照组,入径的定义为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7例,平均年龄为(63.01±13.45)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29例,平均年龄为(64.13±12.5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未入径的方式,采取科室中日常的治疗方式接受治疗。 实验组患者则对其采取临床入径的方式,该种方式主要包括: 首先,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表单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特征等来制定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 其次,把制定的方案交由相关医护人员,从用药、检查、费用等方面来进行相关的审核,并把审核结果交由质量管理人员来进行统一汇总,并反馈给眼科。眼科人员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此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改,各部门对修改后的方案再次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加以实施。 再次,对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要对病例中出现的变异情况、住院费用等进行定期的统计和分析,并根据所分析的结果对制定的方案进行修改。 最后,实验组的患者和家属应遵循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确保住院时间为6天,并根据已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来进行治疗[3]。 2组患者均完成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检查相关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P<0.05表示本次数据是符合统计学标准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检查相关的费用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详情参照表。 3.讨论 所谓的临床路径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类疾病对其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是对整体临床治疗制定的一个综合性的模式,对医疗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并有效的对变异情况进行降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与以往传统的治疗模式相比,临床路径更加注重各个科室之间的协作性、以及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4]。临床路径的制定是根据相关的标准,并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特征等,制定后的方案需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加以实施。在对临床路径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对方案来进行调整和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变异情况做好记录和总结,一般情况下变异的情况包括: (1)术中出现并发症,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手术;或者存在其他类型的并发症,如青光眼等。 (2)患者体制较弱,并伴有高血压等症状,需要患者情况平稳后方可对其进行治疗;在术前检查中存在异常的,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检查,对手术禁忌进行排除。

老年性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7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TCD编码:BYT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编码:H25. 901 )o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0L)(ICD-9-CM-3:13. 41+13. 7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 方案”。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临床常见证候: 肝肾两亏证

脾肾阳虚证 气血两虚证 肝热上扰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3.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圆翳内障(TCD编码:BYT040)和老年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25. 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2019版) 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眼科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3版)。 1.病史: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格检查:晶状体出现不同部位及程度的混浊;眼底像不清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眼科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3版)。 1.诊断明确。

2.视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2~5天或日间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及其他解剖结构基本情况。 2.检查眼压、泪道。 3.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 4.心电图。 5.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

电解质、血糖)。 6.眼科A+B超+角膜曲率。 7.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 8.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9.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主要了解黄斑情况。 10.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线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眼液,连续使用3天,4次/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状体。 4.术中用耗品:黏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必要时)、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必要时)。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6.输血:无。

ERCP健康教育路径

ERCP健康教育路径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 参考时间教育内容实施评价 日 期 讲 解 资 料 示 范 实施 护士 1 2 3 手术前 手术当天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2.介绍环境、人员、制度、服务项目:床头铃的使用,热水,微波炉使用时间,食堂地点,主管医生护士等。 3.住院安全指导:佩戴腕带,防盗,防跌倒。禁烟,卫生间呼叫铃的使用,地面不设障碍物等。 4.解释术前禁食水8-12小时的目的。 5.解释术前相关检查的目的及配合要点:术前3天避免胃肠X 线钡餐检查,以免肠道残留钡剂影响观察。 6.指导患者进行体位(侧卧位)训练。 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2.解释术前用药的名称、作用。 3解释术前除去活动义齿、金属饰品(女性需除去胸罩)的目的。 4.术后卧位指导:可自主体位,卧床休息。 5.解释术后禁食水的目的,指导患者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6.解释术后咽痛的原因及改善方法(口含咽喉片)。 手术后第一至三天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2.指导患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低脂饮食。 3.解释目前治疗及主要用药的目的及配合要点。 4.解释目前治疗及主要用药的目的及配合要点。 5.如放置鼻胆管者,解释其目的:降低胆道的压力,引流胆汁。解释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出院前1..评估病人或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2.指导复诊的时间、地点、指征:如出现腹部胀痛、黄疸、发热应随时就诊。 3.指导出院后的饮食:低脂饮食,规律进餐。 4.讲解出院带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保持乐观情绪,定时复诊。效果评价:1 .掌握 2.了解 3.不了解

老年性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一、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方案”。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临床常见证候:

肝肾两亏证 脾肾阳虚证 气血两虚证 肝热上扰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3.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40)和老年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25.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

的动态变化。

白内障临床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2009版) 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 2. 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 诊断明确; 2. 视力低于0.5; 3. 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检查眼压、泪道; 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3.心电图; 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 5.眼科A.B超+角膜曲率; 6.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显然验光。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 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 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 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 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 2.视力; 3.眼压;

白内障临床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 2.矫正视力低于0.5;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眼压、泪道冲洗; 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3.心电图; 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

5.眼科A.B超+角膜曲率; 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眼液),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 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 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透明质酸钠)、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 2.视力; 3.眼压; 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 3.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等待术前检验结果。 2.术后炎症反应或并发症; 3.患者其他原因。

妇产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妇产科路径化宣教卡 剖宫产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住院第1天(手术当日)教育方法教育目的 护理与健康指导□准备床单元。 □入院护理评估。 □入院介绍:住院须知,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 护士,贵重物品妥善保管,新农合医保登记时间。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检查及治疗: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心电图、彩超、 抽血做生化检查,留取大小便标本。 □护理指导:讲解术前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 惧,做好情志护理,稳定情绪。 □饮食:指导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水,讲解禁食水的意 义。 □监测: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观察伤口、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导尿管引流情况。疼 痛者采用谈话、看电视等方法分散注意力,必要时使用止 痛剂。 □饮食:指导产妇在手术后6个小时里禁食禁水,6小时 后可以喝流质饮食,如水和米汤,不能吃油腻和牛奶豆浆 含糖高的食物,以免胀气。 □活动:指导产妇在手术后6个小时后可在床上轻微活动, 以利肠蠕动,预防术后肠粘连。 □乳房护理:协助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协助母乳喂养。 □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做好新生儿护理和安全教育。 □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 □患者安全教育,注意防火、防盗,防止坠床、烫伤。 向 产 妇 及 家 属 讲 解 产 妇 及 家 属 能 理 解 并 遵 照 执 行住院第2天(手术后第1天) □监测: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观察手术 切口、子宫收缩及阴道恶露情况,保持会阴部清洁。 □饮食:在肛门排气后,一般可以吃半流质的食物,比 如粥,面条,鸡汤等食物,饮食宜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 物,还可以适当吃些新鲜果蔬,利于通便。 □活动:遵医嘱拔出尿管后,鼓励、协助产妇下床轻微 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观察排尿情况,预防产后尿潴留。 □排泄:保持大小便通畅,预防便秘。可以适当吃些新鲜 果蔬,利于通便,避免用力排便。 □新生儿护理、沐浴。协助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路径单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锁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路径

目 要: 目的讨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即对住院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制定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结果 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想(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表格,利用该路径可以满足患者在发生、发展、转轨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健康教育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掌握了康复锻炼的技巧。由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教育内容,比较笼统(比如:病人刚入院,教育的内容过多,加之病人疾病痛苦还未有得到解决,患者几乎没有精力去听过多的健康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为此,本人特制订了锁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单应用于锁骨骨折的患者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特报告如下 1.资料: 1. 对象本组患者共6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专及以上文化例,高中例,初中例,初中以下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按健康教育路径为患者制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 2.1健康教育路径单内容:详见附表 2.2 实施方法:该表格有责任护士填写。实施前对所有参与的护士进行 2 结果 2.1 出院时两组患者创伤性骨折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见表2。观察组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 出院时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见表3。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完整版)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终极版)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文本 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 2.矫正视力低于0.5;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眼压、泪道冲洗、血压测量; 2.心电图; 3.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大便常规; 4.眼科A.B超+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验光。 5.既往有肺部疾病需行胸部X光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眼液),4-6次/日,用药1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

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 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 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用手术刀、眼内灌注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 2.视力; 3.眼压; 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非甾体类抗炎眼药水(双氯芬酸钠眼液)。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 3.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

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胃癌放疗中的应用

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胃癌放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胃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 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PDCA 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者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教育达标率为89.58%,对照组为70.83%,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 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地增加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标签:PDCA管理;路径化健康教育;胃癌;放疗 胃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各类肿瘤中位居首位。胃癌的治疗在早期一般是手术治疗,晚期患者往往无法进行手术,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放疗、化疗,临床工作中即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处于中晚期,若有术后淋巴结转移或者是病理分期T3、T4的患者,仍然是需要放疗的[1]。胃癌患者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生活质量极易受到影响,因此,科学的护理方式是非常必要的。PDCA 循环管理又称戴明循环,目前已经在很多医学领域应用,是由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组成的[2]。路径化健康教育是根据疾病的变化发展规律而制订的一种预见性的、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健康教育方式[3]。该研究于2012年5月—2014年12月在胃癌放疗中应用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探讨其临床效果,为临床实施科学护理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胃癌患者96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男性57例,女性39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0.33±12.40)岁。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1.01±11.98)岁;对照组男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9.88±12.7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放疗方法 有74例患者术后放疗,单次剂量1.8 Gy,总剂量45 Gy;时间为5周;22例患者行姑息放疗,其中15例单纯放疗,7例同步放化疗,具体方案:调强放疗,单次剂量1.8~2.0 Gy,总剂量45~60 Gy,时间5~6周。同步化疗:氟尿嘧啶,持续泵入。 1.2.1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由质量控制护士定期进行检查。

健康教育路径单 (1)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锁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床号:姓名:住院号:

7、如有不适随诊。 目 要: 目的讨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即对住院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制定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显着想(P≤),具有可比性。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表格,利用该路径可以满足患者在发生、发展、转轨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健康教育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掌握了康复锻炼的技巧。由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教育内容,比较笼统(比如:病人刚入院,教育的内容过多,加之病人疾病痛苦还未有得到解决,患者几乎没有精力去听过多的健康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为此,本人特制订了锁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单应用于锁骨骨折的患者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特报告如下 1.资料: 1. 对象本组患者共6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专及以上例,高中 例,初中例,初中以下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按健康教育路径为患者制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 健康教育路径单内容:详见附表 实施方法:该表格有责任护士填写。实施前对所有参与的护士进行 2 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创伤性骨折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见表2。观察组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出院时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见表3。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出院后两组患者医嘱遵从情况见表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表2 两组知识掌握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4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并主动参与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时,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3]。健康教育作为项有目标、有计划、有交流、有评价的教育,能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在整个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过程中,护士承担了、设计、患者知情参与的宣教,扮演了促进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修正不足并进行变异观察报告的。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应用各种方法保证患者掌握疾病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所得到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4月曾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根据随机方式分两组患者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以临床路径模式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完成护理干预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少;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中患者所发生不良反应为21.8%;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分析,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可达到100.0%,对照组患者所得到满意率为81.8%,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得到理想效果,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能够使患者并发症减少,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可降低所发生医疗纠纷,为临床上一种理想护理模式。 标签: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应用 白内障为现代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好发,该主要临床症状就是视物模糊,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十分严重影响,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处理,将有很高致盲率[1]。对于该疾病,当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理有效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作用。本文选择2013年8月~2014年4月曾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分别对其行常规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8月~2014年4月曾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分这些患者为两组,且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对照组中患者总例数为30例,其中共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总数为12例,患者年龄60~80岁,其年龄平均为(75.5± 2.5)岁,患者患病时间为1~5年,其平均患病时间为( 3.2±1.5)年;观察组中患者共有患者30例,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占20例,所包括女性患者为10例,患者年龄62~82岁,其平均年龄为(7 4.6±2.6)岁,患者病程为1~6年,患者平均病程为(3.6±1.4)年。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两者之间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中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其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与活动指导。观察组中患者应该临床路径模式对其进行护理,患者在进入医院第1d,接待人员将本次治疗相关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介绍,并且对其行入院宣传,然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入院时病情;在患者入院之后第2d,护理人员将该疾病情况、手术准备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介绍,并且注意对存在情绪激动患者进行相关心理疏导,对其进行鼓励,使之建立起信心,并且稳定其情绪;在患者入院之后第3d,患者需进行手术,护理人员应将相关器具准备好,

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方案

白内障临床路径执行方案 白内障是指眼晶状体混浊的一种最常见的致盲眼病。本病一般属于中医的“圆翳内障”、“胎患内障”、“惊震内障”范畴。 一、诊断依据: (一)西医诊断依据 1.主要症状:视力模糊、下降 2.眼部检查:晶状体混浊 (二)中医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视力模糊、 2.眼部检查:晶珠混浊 F降 二、路径入选标准[11 1.纳入标准: 1)老年性白内障者视力低于0.5以下者手术治疗: 2)先天性白内障者一般宜在婴儿3~6个月时手术 3)并发性白内障视力低于0.5以下,眼部原发病稳定情况下,手术治疗。 4)外伤性白内障视力低于0.5以下,以眼部外伤性炎症反应基本平静后施行。 如合并角巩膜裂伤,大量皮质涌入前房,特别是合并继发青光眼、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者,可尽 早手术。 2.排除标准: 1)伴有严重全身疾病如严重感染;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出血或脑梗塞发病6月内;肾功能衰竭患者。 2)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9mmoL/l者。 3)有其他眼病未得到控制者,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视网膜脱离、眼底血证等; 4)伴有精神疾病患者。 三、评估方法: 1.是否符合手术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上所述) 2.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全身情况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当手术方式。 四、护理[2]: 1.术前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选择2级护理或1级护理:据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如剪眼 睫毛和术前散瞳等; 2.术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选择2级护理或1级护理。 五、饮食[3]: 1.一般普食; 2.老年人建议清淡饮食或普食; 3.合并高血压者低盐饮食; 4.糖尿病患者选择糖尿病饮食: 5.血脂异常者选择低脂饮食 六、监测[4]: 1.手术使用全麻者须监测P R BP T; 2.高血压患者须监测BP;

最新健康教育路径单

健康教育路径单

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锁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床号:姓名:住院号:

目 要: 目的讨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即对住院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制定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想(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表格,利用该路径可以满足患者在发生、发展、转轨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健康教育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掌握了康复锻炼的技巧。由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教育内容,比较笼统(比如:病人刚入院,教育的内容过多,加之病人疾病痛苦还未有得到解决,患者几乎没有精力去听过多的健康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为此,本人特制订了锁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单应用于锁骨骨折的患者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特报告如下 1.资料: 1. 对象本组患者共6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专及以上文化例,高中例,初中例,初中以下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按健康教育路径为患者制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 2.1健康教育路径单内容:详见附表 2.2 实施方法:该表格有责任护士填写。实施前对所有参与的护士进行 2 结果 2.1 出院时两组患者创伤性骨折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见表2。观察组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 出院时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见表3。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5-10-09T16:46:37.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作者:刘祥[导读] 四川省资中县中医医院眼科四川资中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刘祥 (四川省资中县中医医院眼科四川资中 641200)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影响因素的对比。方法:选择2013年2月-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有患者合并其它并发症、术后炎症严重以及体质等因素,将临床路径运用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62-02 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眩光感、视力减退等症状为主,患者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不仅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也是致盲和视力残疾的一个主要因素[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时,手术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方法,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良好的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影响因素的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中14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为(65.3±4.9)岁,病程2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为(5.6±2.5)个月;观察组中15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49~89岁,平均年龄为(65.5±5.2)岁,病程3个月~11个月,平均病程为(5.8±2.6)个月。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将临床路径小组制定的针对性计划作为住院标准流程:入院第1d,办理相应住院手续,医生书写住院病历书;第2d,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肝肾功能、尿常规、胸片、血常规以及心电图,梅毒、艾滋病、乙肝以及丙肝的血清学检查)及眼部检查(角膜内皮、眼科B超、角膜厚度、角膜曲率),选择合适的黏弹剂和人工晶体,并对手术知情同意书进行签署;第3d,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散瞳、泪道冲洗以及洗眼),同时给予手术治疗;第4d,对眼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更换敷料,对于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可以办理出院手续。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 1.3 评价标准 1.3.1住院天数从患者入院实际付费的天数开始计算,直到办理出院手续。 1.3.2住院费用从患者入院实际支付的费用开始计算,直到办理出院手续的总共结算费用。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对比 组别例数(n)住院天数(d)住院费用(元) 对照组 24 6.57±2.03 3955.83±272.13 观察组 24 3.11±0.32 3411.23±284.09 t值 0.343 0.912 P值 <0.05 <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临床路径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不仅可以为医疗质量的改善和维持提供有效保障,在正确评价医疗质量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为医疗机构的临床部门、计划机构、管理者以及医院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它的主要特征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能够实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使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整体护理的作用,节约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2]。同时,临床路径还充分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促进工作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入院后才接受术前检查,在等待检查结果时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现变异的风险,但是对于患者而言,入院后再进行全身检查可以为患者提供方便,使患者往返于医院的次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实施临床路径和总结的过程中,变异记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所用。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以下几点:(1)由于患者双眼均患有白内障,入院后,两只眼睛都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并且两只眼睛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次住院双眼都需要进行手术,使住院天数增加,所以无法应用临床路径[4];(2)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明显衰退,并且往往合并诸多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入院后,需要对血糖和血压进行控制,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再进行手术的患者也不能纳入临床路径;(3)术前检查时,存在明显异常,需要再次复查,对手术禁忌进行排除的患者也不能纳入临床路径;(4)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再次进行手术者;(5)术后,患眼的炎症情况比较严重,需要住院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