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技术要求:

1、量程:0~20mm

2、精度:1mm

3、激励频率:1M Hz

4、输入电压:24V

5、介质温度: -50℃~250℃

6、表面的粗糟度: 0.4μm~0.8μm

7、线性误差:<±2%

8、工作温度:探头(-20~120)℃,延长电缆(-20~120)℃,前置器(-30~50)℃

9、频率响应:0~5KHz

一、总体设计方案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根据下面的组成框图,构成传感器。

根据组成框图,具体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材料:

(1)敏感元件:传感器探头线圈是通过与被测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被测信号的部分,它是由多股漆包铜线绕制的一个扁平线圈固定在框架上构成,线圈框架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其顺耗小,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

(2)传感元件: 前置器是一个能屏蔽外界干扰信号的金属盒子,测量电路完全装在前置器中,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3)测量电路:本电路拟采用晶体振子及其外围电路来产生振荡。同时考虑到当采用晶体振子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时,有众多的模拟要素需要处理。如电路常数的确定,工作点的设定和负载阻抗的选用等。因此本电路将采用由COMS反向器与晶体振子组成的最简单且稳定性高的电路,来产生频率为1M的方波信号源。

二、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1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传感器探头线圈通以正弦交变电流i1时,线圈

周围空间必然产生正弦交变磁场H1,它使置于此磁场中的被测金属导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如图2-2中所示。与此同时,电涡流i2又产生新的交变磁场H2;H2与H1方向相反,并力图削弱H1,从而导致探头线圈的等效电阻相应地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取决于被测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x,以及线圈激励电流的频率f等参数。如果只改变上述参数中的一个,而其余参数保持不变,则阻抗Z就成为这个变化参数的单值函数,从而确定该参数的大小。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2.2 电涡流传感器等效电路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把被测金属导体上形成的电涡流等效成一个短路环中的电流,这样就可以得到如图2-3所示的等效电路。

图中R1,L1为传感器探头线圈的电阻和电感,短路环可以认为是一匝短路线圈,其中R2,L2为被测导体的电阻和电感。探头线圈和导体之间存在一个互感M,它随线圈与导体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U1为激励电压,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平衡方程式,上图等效电路的平衡方程式如下:

经求解方程组,可得I1和I2表达式:

由此可得传感器线圈的等效阻抗为:

从而得到探头线圈等效电阻和电感。

通过式(2-4)的方程式可见:涡流的影响使得线圈阻抗的实部等效电阻增加,而虚部等效电感减小,从而使线圈阻抗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反射阻抗作用。所以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由于受到交变磁场影响的导体中产生的电涡流起到调节线圈原来阻抗的作用。

因此,通过上述方程组的推导,可将探头线圈的等效阻抗Z表示成如下一个

简单的函数关系:

其中,x为检测距离;μ为被测体磁导率;ρ为被测体电阻率;f为线圈中激励电流频率。

所以,当改变该函数中某一个量,而固定其他量时,就可以通过测量等效阻抗Z的变化来确定该参数的变化。在目前的测量电路中,有通过测量ΔL或ΔZ等来测量x ,ρ,μ,f的变化的电路。

2.3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常用的测量电路有电桥电路和谐振电路,阻抗Z的测量一般用电桥,电感L的测量电路一般用谐振电路,其中谐振电路又分为调频式和调幅式电路。

电桥法是将传感器线圈的等效阻抗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图2-4为电桥法的原理图。

图中A,B两线圈作为传感器线圈。传感器线圈与两电容的并联阻抗作为电桥的桥臂,起始状态,使电桥平衡。在进行测量时,由于传感器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将电桥不平衡造成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并检波,就可得到与被测量成正比的输出。电桥法主要用于两个电涡流线圈组成的差动式传感器。

谐振法是将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感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传感器

线圈与电容并联组成LC并联谐振回路,其谐振频率为,谐

振时回路的等效阻抗最大,Z =L/RC,其中R为谐振回路等效电阻。当线圈电感L 发生变化时,回路的等效阻抗和谐振频率都将随L的变化为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测量回路阻抗的方法或测量回路谐振频率的方法间接测出传感器的被测值。

调频式电路是通过测量谐振频率的变化来进行测量,其结构简单,便于遥测和数字显示;而调幅式电路是通过测量等效阻抗的变化来进行测量,由于采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因此稳定性较高。下面以调幅式测量电路为例,说明谐振法的测量原理,如图2-5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LC谐振回路由一个频率及幅值稳定的晶体振荡器提供一个

高频信号激励谐振回路。LC回路的输出电压为,其中i0为激励电流,Z为等效阻抗。测量中,当探头线圈远离被测金属导体时,LC回路处于谐振状态,谐振回路上的输出电压最大;当探头线圈接近被测金属导体时,线圈的等效电感发生变化,导致回路失谐而等效阻抗发生变化,使输出电压下降。输出的电压再经过放大,检波,滤波后由指示仪器(电压表)读出,或输入示波器显示电压波形。这样就实现了将L-x关系转换成V-x关系,通过对输出电压的测量,可确定电涡流传感器线圈与被测金属导体之间的距离x。电涡流传感器就是利用涡流效应,将非电量转换为阻抗的变化而进行测量的。

三、电涡流传感器探头参数

3.1 传感器线圈尺寸的选取

线圈轴向的磁场分布对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起决定性作用。对传感器来说总是希望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欲使线性范围大,就要求磁场轴向分布范围大;欲使灵敏度高,就要求轴向磁场强度变化梯度大。单匝的载流线圈在轴线上的磁感强度可以根据毕奥-萨伐定律推出:

式中:μ0——真空的磁导率;r——线圈的半径;I——通过线圈的电流;x ——轴线上某点P至线圈中心的距离。①当x小时(被测体靠近线圈),线圈半径r小,则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②当x 大时(被测体远离线圈),磁感应强度小,

且半径小的变化梯度大,线圈半径大的变化梯度小。为了有较大的测量范围,线圈的半径应大一些。

线圈通以电流I 时,则线圈的电流密度为:

则通过截面dx,dy 处的圆形电流元的电流为:i=NI/((r b - r a)h) dx · dy 此电流在轴线任意点P 处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整个载流扁平线圈通以电流I 后,在轴线上任意P 点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式中,x1 就是扁平线圈端面到被测体的距离,可用x表示,所以线圈轴线上某点P 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可改写为:

按表1 中所给参数可做出线圈几何尺寸与线性范围曲线图,可得如下结论:线圈的匝数越多,线性范围越大;线圈薄时,灵敏度高,因此在设计传感器时,为使一定大小外径的传感器有较大的线性范围和尽可能高的灵敏度,要求线圈厚度越薄越好;线圈内径改变时,只有在被测体与传感器靠近处略有变化;线圈外径大时,传感器的敏感范围大,线性范围相应才会增大,但灵敏度降低,对于要求测量范围大的传感器,线圈外径要大一些。

表1 线圈几何尺寸与线性范围的关系

因此,电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与线性范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线圈的参数。线圈的外径大,传感器的测量线性范围大,但灵敏度低;线性范围小,但灵敏度高,线圈薄时,灵敏度高。

四、电涡流传感器新型测量电路的设计

4.1 电路实现方案

本文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结构进行该电路的设计。

4.2 振荡电路的选择

所谓振荡,就是指能持续发生一定振幅,一定频率的电振动的现象。从而把持续发生电振动的电路,称为振荡电路。振荡电路是为各种电子电路和电子仪器提供信号的来源,是电子仪器中不可缺少的器件。

鉴于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于RC和LC振荡电路,因此本电路拟采用晶体振子及其外围电路来产生振荡。同时考虑到当采用晶体振子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时,有众多的模拟要素需要处理。如电路常数的确定,工作点的设定和负载阻抗的选用等。因此本电路将采用由COMS反向器与晶体振子组成的最简单且稳定性高的电路,来产生频率为1M的方波信号源。具体的电路结构如图4-5中所示:

在上图中,从晶体振子的两个端子看C1和C2,可知该电路实际上就是晶体等效电感L x与串联电容C L构成的L C并联谐振电路。因此该电路的振荡频率f0可如下式

表示:式中C L为负载电容C1和C2的串联值,即

由于负载电容C L远远小于晶体振子的静态电容,从式中可以看出,振荡频率f0的变化非常小,基本由晶体振子的振荡频率来决定电路振荡频率的大小,因此由COMS反向器与晶体振子构成的振荡电路能够稳定地产生电路所需要的方波信号。

4.3 滤波电路的选择

通过上节的COMS晶体振荡器,产生出了稳定的方波。方波图形和其分解表达式如图4-6所示。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方波是正弦波的合成波形,其振幅是基波的奇次倍频率波形振幅的合成。若从中抽出高次谐波,即可得到所需正弦波。

由于本次设计需要滤掉方波中高于1M的信号,因此可以选用低通滤波器将方波变成正弦波。滤波电路有多种形式,大致分为有源滤波和无源滤波,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滤波电路中是否使用了有源元器件——运算放大器。对于截止频率为MHz数量级的滤波电路,则有源滤波器对运算放大器等的高频特性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在本电路中,将采用结构相对简单的无源滤波电路。

在滤波器的近代设计方法中有各种方式,如巴特沃思型、切比雪夫型、贝塞型、高斯型等。本文选用通带内响应最为平坦的巴特沃思型低通滤波器,它对构成滤波器的元件Q值要求较低,因而易于制作和达到设计性能。为了同时满足电

路滤波的精确性和结构简单,本次设计预选用巴特沃思型3阶低通滤波器,其基本结构和对数幅频特性如图4-7所示:

4.4 增益调节电路的选择

经过滤波电路后输出的正弦波信号,由于信号幅值的衰减,很难直接满足设计时的要求。因此在电路中,为了便于调节,使输出电压值能满足需要,有必要在滤波电路之后加上一个增益调节环节。常用的增益调节电路,有同相比例放大器和反向比例放大器。具体的电路结构分别如图4-8中(a)、(b)所示:

上图中两电路的基本特性参数比较如表4-1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电路都能灵活调节输出电压幅值的大小。但同时考虑到各模块电路之间需要加隔离电路,而同相比例放大的输入电阻趋于无穷大,更适合于做隔离电路。因此兼顾调节幅值和隔离电路的两个功能,本次设计选用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来做增益调节环节。

4.5 移相电路的选择

本次设计中,要得到两个幅值相等的正交信号,必须采用移相电路。将上节滤波后所得到的交流信号经过90度移相后即可得到两个正交的信号。

本次设计采用如图4-10所示的有源移相电路。

上图中的电路是通过将单节RC移相电路接入到反向放大器的非反向输入端子来实现的。该电路可在保持输入输出电压幅值不变的情况下,进行90度移相,这就有效地解决了采用RC级联所带来的麻烦。根据理想放大器的条件,可得如下方程组:

从上述方程组可解得该电路输入——输出关系:

令,则上式可写为:

从上式中所列出的该电路传递函数表达式,可得到该电路的幅频特性:

当取R1=R2,即k=1时,上式的值为1,即表明图4-10中的电路输入输出的电压幅值保持不变,且与输入信号频率无关。因此该电路可以实现幅值不变的电路

移相。同时,令θ1为上式分子中复数的相角,θ2为分母复数

的相角,θ为该电路输入输出移相角度。根据上式可得出表达式:

再由上述方程组经过反三角函数变换可得:

上式即为该电路的相频特性。从该式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该电路电压信号输入与输出移相的大小是由R、C和输入频率共同决定的。因此合理取得R、C的值,就可以实现固定频率下幅值不变的90度移相。

4.6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选择

从前面的电路设计原理中可以看出,该模块电路的功能是为了给探头线圈提供稳定交流电流源,以便达到探头线圈上电压的变化直接反映探头线圈阻抗的变化。本次设计将采用U/I转换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

U/I转换电路实际上是让负载上的电流不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只与输入电压和电路本身的参数有关。考虑到线圈电压的测量和简单的电路结构,设计了一个负载接地的单支运放电压-电流变换电路。U/I变换电路大致可分为电流负反馈和电压正反馈型,由于电压正反馈型的线性度更好,所以采用结构如图4-11所示的变换电路。

在上图中,根据理想放大器的条件,可得方程组:

解该方程组可得负载电流I L:

当取时,将其带入上式,负载电流I L可简化为:

由此可见,在图4-11所示的电路中,当固定电路各参数时,负载R L上的电流大小与输入电压V i成正,而与负载大小无关,从而实现U/I转换。若输入电压V i 不变则负载电流I L保持不变,因此可以构成一个负载接地的稳定交流电流源,以满足设计需要。

五、电路参数设计

5.1COMS方波发生器

由上部分的分析原理可知,COMS反相器与晶体振子就能构成一个最简单且振荡频率很稳定的方波振荡器,为本电路设计提供一个最初的方波信号。

本次多谐振荡器是由74HC04系列的反相器和1M的晶体振子以及少数电阻电容构成的,具体电路如图5-1所示。

在图5-1所示电路中,高速COMS反相器74HC04在其阈值电压附近作为线性放大器使用。反馈电阻R f是用于稳定反相器输入端工作点位的电压,为反相器提供适当偏置。由于COMS电路输入电流小的关系,R1要尽量选用高阻值电阻,这里选用1M的阻值。C1,C2是负载电容,其作为晶体振子的重要参数,取值在晶体振子的资料都有说明。一般的高频晶体振子负载电容在16~30pF,同时考虑到IC引脚的等效输入电容的影响,在本电路中取C1=C2=47pF。由此构成一个频率稳定的方波振荡器。

5.2 无源滤波电路

本次设计依据归一化LFP来设计巴特沃思型低通滤波器,就是以巴特沃思型的归一化LPF设计数据为基准滤波器,将它的截止频率和特征阻抗变化为待设计滤波器的相应值。下图5-3为3阶的巴特沃思基准滤波器,其截止频率是

1/(2π)Hz,特征阻抗为1欧姆。

待设计的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定为1M。由于方波振荡输出电阻较低,因此可以任意设计滤波器的特征阻抗。根据容易获得的电感值,假定L1=100uH,则通过

可简单估算特征阻抗可为628Ω,再通过归一化计算可得出滤波电

路的参数值。滤波器截止频率的变换是通过先求出待设计滤波器截止频率与基准截止频率的比值M,再用这个M来求得所有原件的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特征阻抗的变化是通过下面计算式来实现的

通过上面两步计算过程,可求得满足设计要求的低通滤波器参数值,L1=190uH,C1=C2=253pF。与市场容易获得的电感,电容值相结合选取,所得低通滤波器电路如图5-4所示,其中R2为驱动阻抗,R3为终端阻抗。

5.3 幅值不变的移相电路

从第四部分分析知,使图4-10所示的移相电路中R1=R2,根据经验一般选则常

用电阻值10K欧姆。再根据式可得: 取C=10pF,当f in为1M时,由上式可推得R=15.92K。该移向电路图如图5-8。

5.4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当放大器输入电压不变时,流过R4上的电流就为常数。R3与负载RL存在分流关系,为了让负载电流IL更稳定,R3阻值应远远大于RL。实验可测得负载线圈的阻抗值在503~540欧姆,因此取R3为10K。电路结构如图5-12所示。

六、电路的优化

以上设计的各电路模块通过仿真验证都能较好的实现其功能,但是在实际的电路实验中发现其中存在如下的缺点:

1.在移相电路环节与增益调节部分,过多的可调节点,使电路调试起来很不方便。

2.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处,负载电流过小,也为后续电路计算带来不便,而且该电流大小不能按需要灵活调节。

因此需要对这两个部分的电路进行改进。

6.1 移相电路的改进

鉴于该环节存在的缺点,同时考虑到高速运算放大器成本较高,决定采用无须调节且相对便宜的数字电子电路来实现电路90度移相。具体的数字移相电路结构如图5-14所示。该电路结构简单,只是使用了两个常用的74系列D触发器;极少的外围电路元器件,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在图5-14中,根据D触发器的真值表:当时钟下降沿时,,可以推得该电路的时序图,如5-15所示。

从图5-15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Q1与Q2处的输出波形周期T2变为了原输入时钟波形周期T1的四倍,即输出波形频率变为原输入波形频率的4倍;第二,Q1处输出波形与Q2处输出波形时间相差1/4个周期,即Q1处输出波形与Q2处输出波形移相90度。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结果知,原来的整体电路原理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改进后的电路原理图如图5-16所示:

在上图中,将方波振荡器输出的方波作为上图5-14的时钟信号输入,那么输出的必然是两个移相90度的方波,再经过滤波就可得到两个正交的正弦波。同时需要将原来方波1M的振荡频率,改为4M的振荡频率。此后的电路就将采用如图5-16所示的设计方案进行。

6.2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改进

从上节的转换电路可知,负载电流的大小不能灵活调节,给后面的计算带来不便,所以对其有所改进。电路结构如图5-17所示:

从上图所示电路可得式

由上式可得:

如令则上式可变为

当取R1=R2时,负载电流I L的值,就由输入电压和取样电阻R3确定。R3的取值

就比较灵活,因此负载电流的取值就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同时与负载并联的阻值越大,负载电流越稳定。

在图5-17中,当输入电压为2V时,电流计算值为2mA;当负载变化时,仿真电流表所示的负载电流值,如表5-2所示:

从表5-2中可以看出,随着负载的变化,负载电流在2.043~2.047mA之间变化,非常稳定。因此这个改进的U/I转换电路能更好的满足本次设计电路的需求。

6.3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二次改进

根据上面的电路的仿真结果可知,该电路可以很好地满足设计的功能要求。但是该电路的外围元器件相对比较复杂,这给电路在后续的PCB绘制和焊接带来不便。同时上面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是在电阻值平衡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这在实际实验时可能会由于元器件的制造误差而不能很好地实现其电路功能。因此为了使电路整体的结构更加精简,实验效果更好,本次设计采用如下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具体结构如图5-18所示:

从上图中的电路结构可以看出,该电路实际上是利用了反向比例放大器的原理,将本次设计中的负载线圈作为反馈电阻加在了反向比例放大其的反馈支路上。因此根据反向比例放大器原理和上面电路的结构,可得如下式子:

根据理想放大器的原理,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Vo就是负载线圈上的电压,那

么负载线圈中的电流IL就为:

因此求解可得:

所以从上式可以看出,负载线圈中的电流值与负载线圈大小无关,所以该电路可以做到负载中的电流不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给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交流电流。当输入电压为2V,负载发生变化时,负载中的电流值如表5-3所示:

从表5-3中可以看出,当负载线圈发生变化时,其上的电流值在2.021~2.022 mA之间变化。较小的变动可以认为该电路上的电流值是保持不变的。它比前面的转换电路结构简单,负载电流稳定效果好。因此根据仿真性能的比较,最终选用这个转换电路进行制板实验。

七、误差分析

7.1 非线性补偿

由于振荡回路的检波输出与测量位移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为了提高涡流传感器的使用范围和精度,必须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线性补偿。补偿方法有串联式补偿和并联式补偿,本文采用串联式补偿。

式中: x 为测量位移。补偿模块的表达式为

传感器的最终输出与测量位移之间为线性比例关系

式中:k 为比例常数,则要求补偿模块的函数关系为

因为实现串联式非线性补偿的函数为传感器非线性关系的反函数,所以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标定,建立测量位移与检波输出之间的函数,并进行多项式拟合,建立多项式的反函数。

7.2 动态特性

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由振荡回路和检波回路的频率特性决定, 整个传感器的传递函数表示为:

式中: L1为线圈的电感;R1为线圈的串联电阻; RC2为检波电路的时间常数。为了在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同时不降低振荡回路的品质因数,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流中串联超前校正环节以改善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为:

7.3 温度补偿

传统的检波方式采用二极管、电容、电阻实现。由于二极管的导通特性受温度影响比较明显,所以传统的二极管检波输出存在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漂移的现象。感应线圈本身存在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会使传感器输出信号产生较大的误差。

八、工作展望

在已取得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研制出更好的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还要进行以下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1.电路集成化、智能化

分立元器件的制作,使电路整体结构大,而且由于器件的误差,很难做到十分精确。鉴于传感器对测量精度和便携式的要求,测量电路应越来越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所以对测量电路往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的研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2.测量电路的实际应用

本文只是对电涡流传感器的测试电路进行了研制和实验,对于传感器的应用由于缺乏相应的条件,未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将电涡流传感器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测控系统中,这也是更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孙传友,孙晓斌,张一.感测技术与系统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37-540

[2]单成祥.传感器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211- 227

[3]李道华,李玲,朱艳.传感器电路分析与设计[J].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216

[4]任吉林.涡流检测技术近20年的进展[J].无损检测,1998,20(5)121-125

[5]游凤荷.涡流检测技术的某些新进展[J].无损检测,2001,23(2):70-73

[6]焦其祥,王道东.电磁场理论.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2.51-154

[7]将齐密,张新访.电涡流检测系统中的电磁场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0,

17(5):36-39

[8]刘佳欣,杨理践,陈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探头参数的选择[J].成功(教育), 2007,(09):223

[9] 游凤荷. 涡流检测技术的某些新进展[J].无损检测, 2001,(02).

[10] 刘长恩.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特性的研究[J].地震学刊, 1982,(01) .

[11]于亚婷.电涡流传感器的电磁场仿真分析[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12]周丹丽,赵辉.电涡流传感器建模与仿真分析[J].传感器技

术,2005,24(5):28-30

[13]陶旺斌.涡流环及其阻抗计算[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

报,1996,11(2):39-46

[14]张宏琴,焦阳,王显德.电涡流传感器互换性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2,15(4):14-15

[

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与探讨汇总

档案编号: 毕业设说明书题目: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与探讨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共18 页) 年月日

摘要:电涡流传感器是基于涡流效应的新型传感器。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非接触、响应速度快、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存在着测量范围小,传感器存在非线性问题,这给传感器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对实验室所用的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的电路进行研究和优化,进而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使测量结果的更加准确。其次针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存在的测量范围小,传感器存在非线性问题的改善提出设想即:先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用于位移检测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了线圈截面形状及参数变化对涡流传感器线性测量范围和灵敏度的影响;再从电路设计方面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从而为位移测量扩展量程打下基础;最后通过对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实验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电涡流传感器位移测量范围的扩展方法和改善电涡流传感器非线性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电涡流传感器; 位移测量; 非线性; 测量范围 Abstract: the eddy current sensor is a new type of sensor based on eddy current effect. Because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high accuracy, non-contact, fast response, not polluted advantages such media influence, and been widely used. But the current electricity eddy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range small, there exist nonlinear problem, the sensor to a sensor applications has caused some influence. This paper firstly eddy current sensor used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emplate circuit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circuit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result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eddy current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range small, there exist nonlinear problem of sensor to improve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eddy current is: first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ensors for displacement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research analyzed the coil cross-section

(五)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五)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基本原理:通以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 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3-7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3-7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扁平绕线圈。 3、将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L的两端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传感器屏蔽层接地)。 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 0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i 相接。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 档。 6、用连接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 直流电源到模板上标有+15V 的插孔中。 7、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箱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 读一个数,直到输 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3-4。 表3-4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 与输出电压数据 8、根据表4-4数据,画出V-X 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佳工作点,试计 算量程为 1mm 、3mm 及5mm 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可以用端基法或其它拟合直线)。 axis([10.5 18.5 0.66 7.9]); coords=[10.5:1:18.5,19.5;0.66,2.01,3.35,4.55,5.55,6.32,6.90,7.34,7.67,7.9]; grid; hold; plot(coords(1,:),coords(2,:),'*'); x=coords(1,:) y=coords(2,:)' 图3-8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 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 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 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 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 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 性好、测量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 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围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 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二、实验原理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L 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使铁质金,固定 测微头。 —模損t

图2-2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X (m m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U o ( 0.0 0.2 0.3 0.5 0.6 0.8 0.9 1.1 1.3 1.4 V ) 2 1 7 3 7 3 9 4 0 h 5 X (m m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U O ( 1.6 1.8 1.9 2.1 2.3 2.4 2.6 2.8 3.0 3.2 々 n ffim T >< 匕?[ : wk 一一「 Q Vi 电福流传感器实验樟机 3 ?传感器连接按图 2-2,实验模块输出端 入端也 相接 压 20V 档,, 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 电源 ”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 数,然后每隔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 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 表2-1。 表2-1 铁质被测体 程切 关选择 压表量号 测犠咲 岸顽『 Vc > p : 喘千粧卸丄 旳分 3

传感器实验报告 (2)

传感器实验报告(二) 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201113712 吴昊 U201214545 实验七: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 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 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 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 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0.2mm 图(7-1)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 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58.179 非线性误差δf=21.053/353=6.1% 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 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图8-1 霍尔效应原理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直流源±4V、± 15V、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将霍尔传感器按图8-2 安装。霍尔传感器与实验模板的连接 按图8-3 进行。1、3 为电源±4V,2、4 为输出。图8-2 霍尔 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在磁钢中间位置再调节RW2 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实验二十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内容 用铁圆片检测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三、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感应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已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X距离有关。将阻抗变化经涡流变换器变换成电压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 五、实验注意事项 被测体与涡流传感器测试探头平面尽量平行,并将探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损失。 六、实验步骤 1、根据图20-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2、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 3、将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L的两端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

图20-1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8-2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o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in相接。数显表量程切换到选择电压20V 档。 6、用连结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直流电源接到模板上标有+15V的插孔中。 7、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台电源开关,此时数显表读数为最小,然后每隔0.1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下表。(实验结论:1、本实验每隔0.1mm是相对位置,起始值看做0.1mm即可,无需从测微头上读绝对位置。每旋转0.1mm,输出的电压的增量应该大致相等。2、由于学生做实验可能不能正确的找到起始点, 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在线性范围内,从而影响数据采集的线性度,可以让学生从选取的起始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蒋维)

第一节系统简介 1、为何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能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的相对位置。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长期工作可靠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非接触测量、响应速度快、不受油水等介质的影响,常被用于对大型旋转机械的轴位移、轴振动、轴转速等参数进行长期实时监测,可以分析出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故障原因,有效地对设备进行保护及进行预测性维修。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行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能直接测量转轴的状态,测量结果可靠、可信。过去对于机械的振动测量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通过测量机壳振动,间接地测量转轴振动,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2、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包括探头、延伸电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前置器。 图1传感器系统组成 第二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系统的工作机理是电涡流效应。当接通传感器系统电源时,在前置器内会产生一个高频电流信号,该信号通过电缆送到探头的头部,在头部周围产生交变磁场H1。如果在磁场H1的范围内没有金属导体材料接近,则发射到这一范围内的能量都会全部释放;反之,如果有金属导体材料接近探头头部,则交变磁场H1将在

导体的表面产生电涡流场,该电涡流场也会产生一个方向与H1相反的交变磁场H2。由于H2的反作用,就会改变探头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即改变了线圈的电感。这种变化既与电涡流效应有关,又与静磁学效应有关,即与金属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几何形状、线圈几何参数、激励电流频率以及线圈到金属导体的距离等参数有关。假定金属导体是均质的,其性能是线性和各向同性的,则线圈——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通常可由金属导体的磁导率μ、电导率σ、尺寸因子r,线圈与金属导体距离d,线圈激励电流强度I和频率ω等参数来描述。因此线圈的电感可用函数L=F(μ,σ,r,I,ω,d)来表示。 图2电涡流作用原理图 第三节结构说明 1、探头 探头对正被测体表面,它能精确地探测出被测体表面相对于探头端面间隙的变化。通常探头由线圈、头部、壳体、高频电缆、高频接头组成,其典型结构见图3所示。 图3探头典型结构 线圈是探头的核心,它是整个传感器系统的敏感元件,线圈的物理尺寸和电气参数决定传感器系统的线性量程以及探头的电气参数稳定性。

电涡流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 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 其工作过程是:当被测金属与探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探头中线圈的Q值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其静态标定方法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其静态标定方法电涡流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广泛的应用在位移震动检测、金属材质鉴别,无损探伤等技术领域。 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方法。 实验原理 结构:变间隙式是最常用的一种电涡流传感器形式,它的结构很简单,由一个扁平线圈固定在框架上构成。线圈用高强度漆包铜线或银线绕成,用粘结剂粘在框架端部或是绕指在框架槽内。线圈框架应采用损耗小、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常用高频陶瓷、聚四氟乙烯等。由于激励频率较高,对所用的电缆和插头也要充分重视,一般使用专用的高频电缆和插头。 工作原理:在传感器线圈中通以高频电流,则在线圈中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当到点被测金属板接近线圈,并置于线圈的磁场范围内,交变磁场在金属板的表面层内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电涡流又产生一个反向的磁场,减弱了线圈的原磁场,从而导致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和品质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参数的变化与导体的几何形状、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参数、电流的频率以及线圈与被测导体间的距离有关。如果控制上述参数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是线圈与金属板之间距离的单值函数,从而达到测量位移间隙的目的。 测量电路 当传感器接近被测导体时,损耗功率增大,回路失谐,输出电压相应变小。这样,在一定范围内,输出电压幅值与间隙呈近似线性关系。由于输出电压的频率始终恒定,因此称为定频幅式。这种电路采用适应晶体振荡器,旨在获得高稳定度频率的高频激励信号,以保证

稳定的输出。 实验仪器与材料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 Hz-8500探头前置器 8511型电涡流探头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装置 高精度数字万用表。 实验内容: 实验一:被测金属板采用铝质板,测量U-x 关系曲线。 实验二:被测金属板仍采用铝质板,但直径较小,测量U-x 关系曲线。 实验三:被测金属板采用铁板,测量U-x 关系曲线。 5、实验数据: 实验一数据: 6、实验要求: 1、画出(实验一)中的U-x 关系曲线,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工作范围计算传感器的灵敏度。答:线性工作范围:由画出的U-X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其线性工作范围在0~13 灵敏度:(15.4-1.78)/13=1.048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一 被测体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其位移特性与被测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二、基本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测体的形状,大小不同会导致被测体上涡流效应的不充分,会减弱甚至不产生涡流效应,因此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必须针对具体的被测体进行静态特性标定。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直流源、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不同面积的铝被测体、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铝质金属(小圆盘与小圆柱体),作为电涡

流传感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使铁质金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测微头。 图2-2 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3.传感器连接按图2-2,实验模块输出端Uo与直流电压表输入端U i相接。直流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模块电源用2号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电源。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2-1。

(1)由上图可得系统灵敏度:S=ΔV/ΔW=3.1977V/mm (2)由上图可得非线性误差: 当x=1mm时: Y=3.1977×1+2.4036=5.6013V Δm=Y-5.70=-0.0987V yFS=10.69V δf=Δm/yFS×100%=0.923% 当x=3mm时: Y=3.1977×3+2.4036=12.00V Δm=Y-11.2=0.8V yFS=10.69V δf=Δm/yFS×100%=7.48% 表2-3 铝质被测体(圆柱体)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8003)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

位移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

位移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

————————————————————————————————作者:————————————————————————————————日期:

成绩评定: 传感器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位移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

摘要 电涡流传感器由于具有对介质不敏感、非接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对金属的位移检测中。为扩大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采用恒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引用指数运算电路作为非线性补偿环节。利用Matlab计算软件辅助设计了直径为60mm电涡流传感器探头,并结合测量电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大测量范围接近90mm,验证了该系统工作的稳定性,证明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关键词: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大位移;线性化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1设计任务 ----------------------- 1 2.2设计要求 ----------------------- 1 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 1 3.1设计方法 ----------------------- 1 3.2设计步骤 ----------------------- 2 3.3设计原理分析 -------------------- 6 四、课程设计小结与体会 ----------------- 6 五、参考文献-------------------------- 6

一、设计目的 1.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了解电涡流传感器的前景及用途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2.1设计任务 扩大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采用恒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引用指数运算电 路作为非线性补偿环节。验证了该系统工作的稳定性,证明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2.2设计要求 1. 工作在常温、常压、稳态、环境良好; 2. 设计传感器应用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 应用范围:测量物体的位移。 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3.1设计方法 电涡流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非接触、对介质不敏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对金属位移等的测量中。尽管用电涡流传感器非接触测量位移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测量位移的线性范围受到传感器线圈直径的限制,位移测量范围为线圈直径的1/3~1/5,大直径的传感器,其测量范围最大可以接近到直径的1/2。在许多领域希望能进一步扩大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以满足大位移的非接触测量。文中采用指数运算电路作为非线性补偿环节来改善传感器原有的传输特性,扩大传感器测量范围。 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闭合金属导体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闭合的感应电涡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传感线圈由交流信号激励,在产生焦耳热的同时,又要产生磁滞损耗,它们造成交变磁场能量的损失,进而使传感器的等效阻抗Z发生变化。 影响阻抗Z的因素有被测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线圈的激励频率f及传感器与被测导体间的位移x等,只要保证这些影响因素只有位移x变化,其他都保持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米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 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 向位置。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 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 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 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1-2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 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一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 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6、磁导率E、尺寸因子T、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3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T, E , 6 , D, I, 3 )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 T , E , 6 , I, 3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 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 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 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位移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位移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传感器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应用) 1.2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线性范围大,灵敏度高; (3)非接触测量; (4)抗干扰能力强; (5)不受油污影响等; (6)外磁场影响大,需要采取消磁措施。 1.3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 传感器。 (2)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 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 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 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 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 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 用Z=F(τ,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 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 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 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 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完整版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 性实验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 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盘,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使铁质金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测微头。 图2-2 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3.传感器连接按图2-2,实验模块输出端Uo与直流电压表输入端U 相 i 接。直流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模块电源用2号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电源。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2-1。 5.根据上表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试计算测量范围为1mm与 3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 (1)由上图可得系统灵敏度:S=ΔV/ΔW=mm (2)由上图可得非线性误差: 当x=1mm时: Y=×=

Δm?== yFS= δf=Δm/yFS×100%=% 当x=3mm时: Y=×= Δm?== yFS= δf=Δm/yFS×100%=% 五、思考题 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 答:量程与线性度、灵敏度、初始值均有关系。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使传感器在这个范围内线性度最好,灵敏度最高,这样才能保证的准确度。 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使用量程选用传感器答:根据需要测量距离的大小,一般距离较大要求量程较大,且灵敏度要求不会太高,而且量程有正负;相反需要测量的距离较小,则对灵敏度要求较高,量程不需要太大,这样既能满足要求,同时又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 实验二十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涡流效应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测体的材料、形状和大小不同会导致被测体上涡流效应的不充分,会减弱甚至不产生涡流效应,因此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必须针对具体的被测体进行静态特性标定。 三、实验仪器 除与实验十九相同外,另加铜和铝的被测体圆盘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与实验十九相同 将铁质金属圆盘分别换成铜质金属圆盘和铝质金属圆盘。将实验数据分别记入下面表2-2、2-3。

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实验

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实验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位移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实验仪器编号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的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特点及使用,并进行静态标定。 二、实验仪器 CSY10B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三、实验内容 (一)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实验· 1、测量原理 扁平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中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 Z = f(ρ,μ,ω,x)。 不同的金属材料有不同的ρ、μ,线圈接入相应的电路中,用铁、铝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片分别标定出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U与距离x的关系曲线。 2、测试系统组建 电涡流线圈、电涡流变换器(包括振荡器、测量电路及低通滤波输出电路)、测微头、电压表、金属片。 3、试验步骤 ①安装传感器测微头;②连接电路;③依次用铁片、铝片进行位移测量。

4、数据分析与讨论 画出输入输出关系曲线,确定量程,非线性误差,在测量范围内计算灵敏度,进行误差分析。

(二)光纤传感器测位移实验 1、测量原理 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属于结构型, 工作原理如图。 反射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当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光线经光纤照射至反射体,被反射的光经接收光纤至光电元件。经光电元件转换为电信号。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测出照射至光电元件的光强的变化。 2、组建测试系统 光纤、光电元件、发光二级管、光电变换测量电路、数字电压表、反射体(片)、测微头。 3、实验步骤 ①观察光纤结构;②安装光纤探头、反射片;③连接电路;④旋动测微仪测位移。 X(mm) U(V)`` X(mm) U(V)`` X(mm) U(V)`` X(mm) U(V)`` 4、数据分析与讨论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设计内容摘要: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 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 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 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 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 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 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标准型

HZ891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简介 航振HZ891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作为我公司前期的主导产品,十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等各个行业,其良好的稳定性及科学的工艺结构,使其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仍能保持优良的技术特性.它不仅与其升级产品HZ891XL 系列完全兼容,也可直接替换BN 公司3300、3300XL 、7200系列产品。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包括探头、前置器、延伸电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附件。 探头选型 CWY -D O -891T □□-□-□-□□-□□E 电缆长度 壳体总长 无螺纹长 探头代号 电涡流 位移传感器 B 系列号 探头直径 F 铠装代号 螺纹规格 D A 安装方式 C *具体参数选项参见HZ891XL 系列探头选型资料 选型示例 CWY-DO-891T08-M10×1-B-01-05-50 表示:HZ891系列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直径φ8、壳体螺纹M10×1、标准安装方式、无螺纹长10mm 壳体长度50mm 、电缆长度5m 、不带铠装。

CWY -D O -891Q □□-□ □前置器代号 电涡流 位移传感器 B 系列号 探头直径 输出方式 A 电缆长度 C 前置器选型 *具体参数选项参见891XL 系列前置器选型资料 图示 HZ898系列前置器安装尺寸图 选型示例 CWY-DO-891Q08-50V 表示:HZ891系列电涡流传感器,配φ8、5m 长电缆探头,负电压输出 (-18Vdc ~ -26Vdc 供电)。 延伸电缆选型 CWY -D O -891Y -□□延伸电缆代号 电涡流 位移传感器 系列号 A 电缆长度 铠装代号 *具体参数选项参见HZ891XL 系列延伸电缆选型资料 选型示例 CWY-DO-891Y-40K 表示:HZ891系列电涡流传感器,电缆长度4m 、带铠装。

电涡流传感器特性与位移测量实验

(操作性实验) 班级:学号:学生姓名: 实验题目:电涡流传感器特性与位移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涡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电涡流线圈、金属涡流片、电涡流变换器、测微仪、示波器、电压表。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3.1实验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已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X距离有关。将阻抗变化经涡流变换器变换成电压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 3.2实验内容 1、利用所需部件,连接一个利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测试系统。 2、掌握实验原理,列出实验步骤。 3、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最少测5组数据。 5、根据数据描出实验曲线。 6、计算实验数据,得出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静态特性。

三、实验步骤 1.安装好电涡流线圈和金属涡流片,注意两者必须保持平行。安装好测微头,将电涡流线圈接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涡流变换器输出端接电压表20V档。 2.开启仪器电源,用测微仪将电涡流线圈与涡流片分开一定距离,此时输出端有一电压值输出。用示波器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观察电涡流传感器的高频波形,信号频率约为1MHz。 3.用测微仪带动振动平台使平面线圈完全贴紧金属涡流片,此时涡流变换器输出电压为零。涡流变换器中的振荡电路停振。 4.旋动测微仪使平面线圈离开金属涡流片,从电压表开始有读数起每位移0.25mm 记录一个读数,并用示波器观察变换器的高频振荡波形。将V、X数据填入下表 四、实验测试数据表格记录 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