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成分

木质素成分
木质素成分

第八节其他类型成分分析

木脂素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木脂素类(lignans)化合物多为无色结晶、此类成分在TLC鉴别时需喷显色试剂;对于结构中有芳香环的木质素类成分,可直接在紫外光灯下检视;少数具有升华性,可采用微量升华

法进行鉴别。游离木脂素具亲脂性,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成苷后水溶性增加。结构中具有羟基的木脂素,由于羟基的存在,使其具有一定的酸性,可溶于

碱性水溶液,因此,该类木脂素的提取和纯化可采用碱溶酸沉法。

分析中药中木脂素类成分时,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法,根据待测成分的溶解性选用适

当的溶剂提取,而后根据待测成分与杂质性质的差异,分析目的物是总木脂素还是单体木脂素,欲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化学分析法还是仪器分析法等因素选择纯化方法。总之,提取和净化都要以尽量完全提取待测组分、最大限度去除尽杂质为原则,再根据测定方法的特点灵活选择提取和净化方法。

木脂素常有多个手性碳原子或手性中心,其生物活性与手性碳的构型有关,因此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酸、碱,以防止其构型改变。

木质素类成分的结构中常有一些官能团,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内酯结构等,可利用这些官能团的性质和颜色反应进行木脂素类成分的检视和含量测定

常用中药连翘、五味子、厚朴、牛蒡子、细辛等含有木脂素类成分。该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五味子所含的木脂素具有补肾、强壮、安神、保肝降酶等作用。厚朴中的木脂素具有松弛肌肉、消炎、止痛之功效。因此,中药中含木脂素类成分时,常选择该中药所含的木脂素类成分作为鉴别、定量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有10个中药材或饮片测定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其中用hPC的10个,同时测定两种或两种以上木脂素成分的有2个;有8个中药材或饮片以木脂素为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87个中药制剂测定木脂素含量,其中用HPLC的87个,同时测定两种或两种以上木脂素成分的有49个;有121个中药制剂以木脂素为对照品进行鉴别

(二)鉴别

木脂素类成分的母核没有特征性化学反应,只能利用分子结构中的一些特殊官能团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等进行鉴别反应。但对于一些非特征性的试剂如磷钼酸乙醇液、硫酸乙醇液等,不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常用于木脂素类成分的薄层鉴别。

1.化学反应法利用木脂素结构中特殊官能团的颜色反应进行鉴别。含酚羟基的木脂素可与三氧化铁试剂、重氮化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含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可与没食子酸浓硫酸试、削(labat反应)、变色酸浓硫酸试剂(Ecgrine)发生颜色反应。

此类反应的专属性差,应慎用。一般多用于单味药制剂,对于复方中药制剂要进行阴性对照实验,验证其专属性。

C+-0m

2.薄层色谱鉴别含木脂素类成分的中药材及其中药制剂的鉴别较多使用的方法是薄层色谱鉴别法。木脂素类成分大多具有较强的亲脂性,采用吸附色谱可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常用

的吸附剂为硅胶GF,展开剂一般选用极性较小的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9:1)等。薄层色谱展开后,大多木脂素需喷显色试剂,最常用的是10%硫酸乙醇液、香草醛试剂,105℃加热显色,还可用5~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或碘蒸气熏蒸显色。(三)含量测定

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较多,根据测定目的不同可分为总木脂素含量测定和单体木脂素成分的含量测定

1.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多采用变色酸-浓硫酸比色法,该方法可测定中药材及其中药制剂中总木脂素含量。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木脂素结构中的亚甲二氧基与变色酸-浓硫酸试剂反应,产生颜色的变化,在570m处呈现最大吸收,进行比色测定。但应注意,本法干扰较多,当采用本法进行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要进行阴性试验,以证明方法的专属性。当结构中不含亚甲二氧基时,也不能使用本法。

2.单体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单体木脂索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常用的有薄层色谱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薄层色谱扫描法:一般可用吸附色谱,以硅胶为吸附剂,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展开在紫外光区有吸收的木脂素类成分,用薄层吸收扫描法测定含量;利用G荧光薄层板上暗斑的荧光淬灭,可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含量。

(2)高效液相法:日前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单体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一般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水或醇水系统为流动相,多采用紫外检测器(四)应用实例

(四)应用实例

【例1】复方鱼腥草片中连翘的鉴别(薄层色谱法)

(1)主要组成: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2)鉴别:取本品25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醚20m,浸渍24小时,滤过,药渣用乙醚洗涤2次,每次10mL,滤过,药渣挥尽乙醚,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适量水溶解,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柱高12cm),用水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30%乙醇50mL洗脱,弃去;继用70%乙醇6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9: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说明:复方鱼腥草片是以连翘苷为指标性成分进行连翘的鉴别。连翘苷极性较大,可溶于水及稀醇等溶剂,而制剂中含有较多其他水溶性成分,如黄酮苷类,因此,在制备供试品溶液时应注意除去水溶性干扰成分。该制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及30%乙醇洗去干扰成分,再用70%乙醇将连翘苷等成分洗脱下来,洗脱液蒸干,制成甲醇溶液,以方便点样。

【例3】双黄连颗粒中连翘含量测定(HPLC法)

(1)主要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2)含量测定

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连翘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1.5g或0.75g(无蔗糖),精密称

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蒸干,残渣用70%乙醇5mL使溶解(必要时超声处理),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6g,内径为1cm)上,用70%乙醇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约mL用甲醇适量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④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各5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袋含连翘以连翘背(C2HOn)计,不得少于30mg,无蔗糖型不得少于6.0mg

木质素

木质素编辑词条 B添加义项 ? 木质素(英语:Lign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 中的无定形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氧代苯丙醇或其衍 生物结构单元的芳香性高聚物。植物的木质部(一 种负责运水和矿物质的构造)含有大量木质素,使 木质部维持极高的硬度以承拓整株植物的重量。 10 本词条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 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 木质素 ? ? 别称 ? Lignin ? ? 界 ? 植物界 ? ? 门 ? 被子植物门 ?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 分布区域 ? 许多 ? 目录 1基本简介 2主要特性3单体结构 4相关应用 5其他资料

基本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木质素是由聚合的芳香醇构成的一类物质,存在于木质组织中,主要作用是通过形成交织网来硬化细胞壁。木质素主要位于纤维素纤维之间,起抗压作用。在木本植物中,木质素占25%,是世界上第二位最丰富的有机物(纤维素是第一位)。 复纳新材料木质素 复纳新材料木质素主要特性折叠编辑本段 日本的八浜羲和曾对木质素下过这样的定义:木质素是在酸作用下难以水解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木质化植物的细胞中,强化植物组织。其化学结构是苯丙烷类结构单元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共有三种基本结构(非缩合型结构),即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 木质素单体的分子结构折叠

同时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如羟基、羰基、羧基、甲基及侧链结构。其中羟基在木质素中存在较多,以醇羟基和酚羟基两种形式存在,而酚羟基的多少又直接影响到木质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能反映出木质素的醚化和缩合程度,同时也能衡量木质素的溶解性能和反应能力;在木质素的侧链上,有对羟基安息香酸、香草酸、紫丁香酸、对羟基肉桂酸、阿魏酸等酯型结构存在,这些酯型结构存在于侧链的α位或γ位。在侧链α位除了酯型结构外,还有醚型连接,或作为联苯型结构的碳-碳联结。同酚羟基一样,木质素的侧链结构也直接关系到它的化学反应性。 对羟苯基结构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 结构折叠 由于木质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碳基共扼双键等活性基团,因此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醇解、酸解甲氧基、梭基、光解、酞化、磺化、烷基化、卤化、硝化、缩聚或接枝共聚等许多化学反应。其中,又以氧化、酞化、磺化、缩聚和接枝共聚等反应性能在研究木质素的应用中显示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扩大其应用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磺化反应又是木质素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到目前为止,木质素的应用大都以木质素磺酸盐的形式加以利用。在亚硫酸盐法生产纸浆的工艺中,正是由于亚硫酸盐溶液与木粉中的原本木质素发生了磺化反应,引进了磺酸基,增加了亲水性,而后这种木质素磺酸盐在酸性蒸煮液中进一步发生水解反应,使与木质素结合着的半纤维素发生解聚,从而使木质素磺酸盐溶出,实现

【CN109912934A】一种木质素环氧树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8445.2 (22)申请日 2019.04.01 (71)申请人 上海汉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114 上海市闵行区陈行公路2388 号21幢202室 申请人 山西舜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谢卓 方品文 贾杨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代理人 艾变开 (51)Int.Cl. C08L 63/00(2006.01) C08J 5/04(2006.01) C08G 59/02(2006.01) C08G 59/22(2006.01) C08G 59/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木质素环氧树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质素环氧树脂/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其通过木质素环氧树脂和碳纤维 材料交联固化得到,采用了特定的酶解木质素环 氧树脂去增强碳纤维材料,在碳纤维材料用量相 同的情况下,所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皆显著 优于使用常规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数据;而在碳 纤维用量减少16.7%的情况下,所得复合材料的 强度仍能高于普通双酚A类环氧树脂/碳纤维复 合材料的水平,并且没有对复合材料其它性能带 来不利影响,不仅降低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 本,而且原料更环保,非常适合工业生产和商业 推广。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CN 109912934 A 2019.06.21 C N 109912934 A

1.一种木质素环氧树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包含通过木质素环氧树脂和碳纤维材料交联固化得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环氧树脂是以酶解木质素、多元醇、二酸酸酐和环氧稀释剂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优选,其粘度为9000~11000(mPa),环氧值为0.41~0.43(eq/100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环氧树脂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份酶解木质素、10-30份多元醇、10-50份二元酸酐、40-120份环氧稀释剂和1-3份硫酸催化剂;优选的环氧稀释剂为60-100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甘油、季戊四醇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元酸酐选自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戊二酸酐的至少一种;所述环氧稀释剂选自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已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至少一种;所述硫酸催化剂为质量浓度40-70%硫酸水溶液,优选质量浓度为50%-60%硫酸水溶液。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环氧树脂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S1)按照配比,将多元醇加入反应容器,再将二元酸酐和酶解木质素的混合物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反应容器,以硫酸水溶液为催化剂,在90~140℃下反应1~5小时,直到木质素完全溶解; (S2)在反应容器中继续加入环氧稀释剂,在70~100℃下反应2~4小时,即得木质素环氧树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类环氧树脂选自E -51、E -55、E -44、E -42等,其中优选E -51环氧树脂;所述固化剂为酸酐类固化剂,选自四氢苯酐、甲基四氢苯酐、六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的至少一种;所述促进剂为胺类促进剂,选自N ,N -二甲基甲酰胺、N ,N -二甲基乙酰胺、N ,N -二甲基苯胺、N ,N -二甲基苄胺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材料选自碳纤维布、碳纤维纱、碳纤维毡,优选中复神鹰牌3K克重200,强度级别T300的碳纤维布。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木质素环氧树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质素环氧树脂按照比例加入促进剂和固化剂;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912934 A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介绍溶剂提取法。 重点: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化学成分的极性、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及提取溶剂的选择;常见的提取方法及应用范围。 常用三种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 另外新方法还有超临界提取法。 提取的概念:指用选择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并同天然药物组织脱离的过程。 一溶剂提取法(一)提取原理:根据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与溶剂间“极性相似相溶”的原理,依据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对所提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依据“浓度差”原理,将所提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二)化学成分的极性:被提取成分的极性是选择提取溶剂最重要的依据。 1 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 (1) 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2) 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 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 1/ 8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不但数量繁多,而且结构千差万别。 所以极性问题很复杂。 但依据以上两点,一般可以判定。 需要大家判断的大多数是母核相同或相近的化合物,此时主要依据取代基极性大小。 2 常见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类型的极性:极性较大的: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亲水性色素。 极性小的: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树脂、脂肪、大分子有机酸、亲脂性色素。 以上不是绝对的,具体成分要具体分析。 比如,有的苷类化合物极性很小,有的苷元极性很大。 (三)提取溶剂及溶剂的选择: 1. 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与极性:1)分类:通常分三类:水类;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2)极性大小:水(H2O)>甲醇(MeOH)>乙醇(EtOH)>丙酮(Me2CO)>正丁醇(n-BuOH)>乙酸乙酯(EtOAc)>乙醚(Et2O)>氯仿(CHCl3 ) >苯(C6H6)>四氯化碳(CCl4)>正己烷≈ 石油醚(Pet.et)。 水类还包括酸水、碱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后所有的。 这三类溶剂间互溶情况:水和亲水性有机溶剂可互溶,水和亲脂性有机溶剂间不互溶,有机溶剂间除甲醇和石油醚不互溶外,其它均互溶。 3)溶剂极性大小的实质:介电常数不同,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

木质素的性质及应用

木质素的性质及应用 张XX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3) 摘要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刻,天然高分子所具有的可再生、可降解等性质日益受到重视。在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储量仅次于纤维素,而且每年都以500亿吨的速度再生。增强其制浆造纸工业每年要从植物中分离出大约14亿吨纤维素,同时得到5000万吨左右的木质素副产品,截止到2002年时,超过95%的木质素仍直接排入江河或浓缩后烧掉,绝少得到高效利用[1]。被用于化工高分子材料却仅占 1%。所以对于木质素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介绍木质素的结构、性质。主要介绍其在发泡塑料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木质素;树脂;改性;发泡; 木质素的结构 木质素,是聚酚类的三维网状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结构单元为苯丙烷结构,共有三种基本结构(非缩合型结构),即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基苯基结构。木质素是由松柏醇基、紫丁香基和香豆基三种单体以 C-C 键、醚键等形式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天然高分子物质。[2] 木质素的化学性质 木质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甲氧基、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醇解、酸解、光解、酰化、磺化、烷基化、卤化、硝化、缩聚或接枝共聚等许多化学反应,从而奠定了木质素在多方面应用的基础。特别是在高分子材料方面,以木质素为原料可以合成酚醛树脂,既可以用作酚与甲醛反应,也可用作醛与苯酚反应[3];利用木质素所含的醇羟基,可与异氰酸酯类进行缩合反应,制得木质素聚氨酯;木质素与烯类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如丙烯酰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等。 木质素的应用 脲醛树脂 木质素作为一种洁净资源,可制备合成树脂和胶黏剂、补强剂、油田化学品和各种助剂,在轻工业及农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脲醛树脂是目前市场上多用作粘合剂,作为塑料使用的很少,而且都是闭孔泡沫塑料,但脲醛树脂泡沫塑料由于其硬而脆的缺点,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采用加入木质素磺酸钠改性脲醛树脂,以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及充分利用木质素资源;同时加入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以改变树脂的柔韧性。通过碳酸氢铵发泡法发泡制得开孔改性脲醛树脂泡沫塑料。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游离甲醛含量明显降低,韧性有了较大的提高。[4]

木质素

木质素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化10-3班边少杰100524326 摘要: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构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第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它是制浆造纸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也是木材水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副产物,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研究和发展应用木质素技术是化工领域和生物质应重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木质素的利用面广,主要分为木质素的高分子利用和木质素的降解利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木质素的高分子应用主要包括木质素在吸附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粘合剂,橡胶复合材料,替代柴油及木质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木质素的降解利用主要体现在生产香草醛上。通过对木质素应用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出木质素的的应用面广泛,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其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利用木质素,提高生产技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性能,减少化学污染使我们面临木质素研究主要面临的问题。相信在时代步伐的指引下,我们必将逐个击破这些问题,为更好,更广泛的应用木质素做出努力。 关键字:木质素背景高分子利用降解利用面临问题

目录 1.序言 (3) 2.概述 (3) 2.1 木质素的结构与特性 (3) 2.2 木质素的分类 (4) 3.木质素的综合利用 (4) 3.1 木质素的高分子利用 (4) 3.11 木质素在表面活性剂、活性炭的研究 (4) 3.12 在树脂粘合剂合成中的应用 (5) 3.13木质素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5) 3.14 木质素作水处理剂的应用 (6) 3.15 木质素替代柴油技术 (6) 3.16 木质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 3.2 木质素的降解利用 (7) 3.21 木质素制备香草醛的研究 (7) 4.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木质素 聚乳酸 EVA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20, 10(6), 486-494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journal/m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10.12677/ms.2020.106059 Study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Consisting of Lignin/PLA/EVA Ruihan Hou, Tingting Feng, Dexi Tang, Zhifeng Cao, Shouhang Wang, Zhijun Zhang* Key Laboratory of Bio-Based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Jun. 1st, 2020; accepted: Jun. 15th, 2020; published: Jun. 22nd, 2020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enhancement of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utilization of lignin as a by-product of the papermaking and bioethanol industry is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lignin-bas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olylactic acid as the ma-trix, lignin as the reinforcement,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EVA as a plasticizer through melt blend-ing and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s. A series of methods including infrared spectru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G-DSC, mechanical test and rheological test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ir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obvious chemical reactions occurred among the components of the composites; addition of lignin reduc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bending strengthes of the composit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ignin content, due to the rigidity of lignin. While the composite’s lexural modulus increased with the lignin content; addition of EVA can improve the dispersion and compatibility of lignin in th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enhance the adhesion of the two phase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content lignin composite. Keywords Lignin, PLA, EVA, Compatibility, Thermoplasticity 木质素/聚乳酸/EVA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侯瑞菡,冯婷婷,唐德羲,曹志锋,王首航,张志军*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收稿日期:2020年6月1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15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22日 *通讯作者。

木质素各类规格

木质素磺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由于分子量和官 能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分散性,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能吸附在各种固体质点的表面上,可进行金属离子交换作用,也因为其组织结构上存在各种活性基,因而能产生缩合作用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氢键作用。木质素磺酸钠产品已在国内外化工、建筑、陶瓷、矿粉冶金、农药、石油、炭黑、耐火材料、水煤浆分散剂等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三、主要用途 1、可用于耐火材料、陶瓷制品分散、粘结、减水增强剂,提高成品率70%-90%。 2、可用作地质、油田、巩固井壁及石油开采堵水剂。 3、可湿性农药填充剂和乳化分散剂;化肥造粒、饲料造粒的粘合剂。 4、可作为混凝土减水剂,适合于涵洞、堤坝、水库、机场及高速公路等工程。 5、锅炉上作为除垢剂、循环水质稳定剂。 6、防沙、固沙剂。 7、用于电镀电解,能使镀层均匀,无树状花纹; 8、制革工业上作为鞣革助剂; 9、用作选矿浮选剂和矿粉冶炼粘合剂。 10、水煤桨添加剂。 11、长效缓释氮肥剂,高效缓释复合肥改良添加剂。 12、还原染料、分散染料填充剂、分散剂,酸性染料的稀释剂等。 13、用于铅酸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阴极防缩剂,提高电池低温急放电和使用寿命。 四、包装、贮存及运输: 1、包装:内衬塑料薄膜外用聚丙烯编织袋双层包装,25kg/包。 2、贮存: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应注意防潮防湿。长期存放不变质,如有结块,粉碎或溶解后不影响使用效果。 3、运输:本产品无毒无害,系非易燃易爆危险品。采用汽车、火车运输均可。

木质素磺酸钙(简称木钙),硫酸盐木浆废液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多组分高分子 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观为棕黄色粉末物质,略有芳香气味,分子量一般在800~10000之间,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粘结性、螯合性。目前我公司木质素磺酸钙产品已被广泛用做水泥减水剂、农药悬浮剂、陶瓷坯体增强剂、水煤浆分散剂、皮革鞣革剂、耐火材料结合剂、炭黑造粒剂等。 二、技术指标 三、主要性能 1、用作混凝土减水剂:掺水泥量的0.25~0.3%,可以减少用水量10~14以上,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工程质量。夏季使用,可抑制坍落度损失,一般都与高效减水剂复配使用。 2、用作矿粘结剂:冶炼业,用木质素磺酸钙与矿粉混合,制成矿粉球,干燥后放入窑中,可大幅度提高冶炼回收率。 3、耐火材料:制造耐火材料砖瓦时,使用木质素磺酸钙做分散剂和粘合剂,能显著改善操作性能,并有减水、增强、防止龟裂等良好效果。 4、陶瓷:木质素磺酸钙用于陶瓷制品可以降低碳含量增加生坯强度,减少塑性粘土用量,泥浆流动性好提高成品率70-90%,烧结速度由70分钟减少为40分。 5、用作饲料粘合剂,可提高家畜和家禽的喜食性,颗粒强度好,减少饲料的微粉量,减少粉料反回率,降低成本。模的损失减少,生产能力提高10-20%,美国与加拿大在饲料中允许掺量为4.0%。 6、其它:木质素磺酸钙还可用于精炼助剂、铸造、农药可湿性粉剂加工、型煤压制、采矿、选矿业的选矿剂,道路、土壤、粉尘的控制、制革鞣革填料、炭黑造粒等方面。 四、包装及贮存 1、以内衬塑料膜的编制袋,每袋净重25Kg。 2、储存时要防雨、防潮,如有结块,可粉碎或配制成溶液使用,不影响使用效果。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知识点归纳(1)

专题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一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天然香料的来源:植物、动物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提取芳香油。 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压榨、萃取等。 芳香油的性质:挥发性强,成分复杂,以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主。 1.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水蒸汽可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水油分层。 方法:水中蒸馏:原料放在沸水中加热蒸馏。 水上蒸馏:原料隔放在沸水上加热蒸馏。 水汽蒸馏:利用外来高温水蒸气加热蒸馏。 不足:有些原料不适宜于水中蒸馏,如柑橘、柠檬等易焦糊,有效成分容易水解。 2.常用压榨法(通过机械压缩力将液相物从液固两相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简单操作.) 3.萃取法: 原理: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溶剂挥发后得到芳香油。如石油醚、酒精、乙醚等。 方法:原料浸泡在溶剂中→得到浸泡液→有机溶剂挥发→芳香油。 不足:有机溶剂中的杂质影响芳香油的品质 1.玫瑰精油的提取 0.1g/mL氯化钠溶液:促使油水混合物(乳浊液)中油和水的分离。无水硫酸钠:吸收油层中的水分。 实验步骤:①采集玫瑰花:采集盛花期(5月中上旬)的玫瑰花,清水清洗沥干。 ②装入蒸馏原料:称取50g玫瑰花放入蒸馏瓶,添加200mL蒸馏水。 ③安装蒸馏装置:按照从左向右、自下到上次序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 ④加热蒸馏:控制蒸馏时间和速度(1~2滴/秒),获得乳白色乳浊液;拆卸装置。⑤分离 油层:向乳浊液加入NaCl溶液后,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上面的油层。 ⑥除去水分:向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24h后过滤,得到玫瑰油。 注意事项:蒸馏时间不能过短,温度不能过高。 2.橘皮精油的提取 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柠檬烯,主要分布在橘皮中。 石灰水:防止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降低压榨液黏稠度,过滤不堵塞筛眼。 小苏打、硫酸钠:促进油和水的分离(用量分别为橘皮质量的0.25%和5%)。 实验步骤:①橘皮的处理:将新鲜橘皮用清水清洗沥干。 ②石灰水浸泡:用7~8%石灰水浸泡橘皮24h。 ③清水漂洗:浸泡好的橘皮用流水彻底漂洗干净,沥干。 ④粉碎和压榨:将橘皮粉碎,加入小苏打和硫酸钠后,用压榨机压榨得到压榨液。 ⑤过滤压榨液:用布袋过滤,滤液再高速离心处理,分离出上层橘皮油。 ⑥静置处理:将橘皮油在5~10℃冰箱中静置5~7d,分离出上层澄清橘皮油。 ⑦再次过滤:将下层橘皮油用滤纸过滤,滤液与上层橘皮油合并,得到橘皮精油。 分析:静置处理目的:除去果蜡和水分。 课题二胡萝卜素的提取

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6, 5(1), 17-25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journal/br 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10.12677/br.2016.51004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Lignin Yongbin Meng1*, Lei Xu1, Zidong Zhang1, Ying Liu2, Ying Zhang2, Qinghuan Meng2, Siming Nie2, Qi Lu1,2 1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cological Us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Harbin Heilongjiang 2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Plant Ec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Email: 347576614@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 luqi42700473@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 Received: Dec. 10th, 2015; accepted: Dec. 24th, 2015; published: Dec. 30th, 2015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Lignin is a renewable aromatic polymer in nature, and it can b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high added value. In addition, the oil and natural gas are facing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increasingly exhausted. Lignin as a part of alternative fossil raw materials show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se of lignin, firstly, we must understand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lignin. Stat-ing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ignin,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compared som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separation as well as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gnin extraction, focused on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structure of lignin, and forecast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ignin ap-plication. Keywords Lignin, Structure, Separation, Application 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孟永斌1*,徐蕾1,张子东1,刘英2,张莹2,孟庆焕2,聂思铭2,路祺1,2 1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2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Email: 347576614@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 luqi42700473@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10日;录用日期:2015年12月24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0日 *第一作者。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 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O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O的官能团有关:含O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提取方法: 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萃取。特点: 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④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 ⑤可加入夹带剂,改变萃取介质的极性来提取极性物质。 ⑥适于极性较大和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 ⑦萃取介质可以循环利用,成本低。 ⑧可与其他色谱技术连用及IR、MS联用,高效快速的分析中药及其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2.非溶剂提取法 (1)水蒸气提取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升华法:具有升华性质的成分提取。 提取方法: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溶剂法最为常用。

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0414***** XXX 一、选材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和草大青(I. indigotica Fort.)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 二、主要化学成分、结构与性质 菘蓝根含靛蓝(indigotin,indigo),靛玉红(indirubin),蒽醌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缬氨酸(v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还含黑芥子甙(sinigrin),靛甙 (indoxyl-β-hlucoside),色胺酮(trptanthrin),表告伊春(epigoitrin),1-硫氰酸-2-羟基丁-3-烯(l-thiocyano-2-hydroxy-3-butene),腺甙(adenos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蔗糖(sucrose)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还含有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抑菌物质及动力精。 主要有效成分氨基酸多是无色晶体,熔点极高,一般在200℃以上。不同的氨基酸其味不同,有的无味,有的味甜,有的味苦,谷氨酸的单钠盐有鲜味,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并能溶解于稀酸或稀碱中,但不能溶于有机溶剂。通常酒精能把氨基酸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出。

木质素

木质素(Lignin)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细胞相连的作用。木质素是一种含许多负电集团的多环高分子有机物。木质素完全取材于植物,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对环境无任何副作用。木质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细胞相连的作用。在植物组织中具有增强细胞壁及黏合纤维的作用。其组成与性质比较复杂,并具有极强的活性。不能被动物所消化,在土壤中能转化成腐殖质。如果简单定义木质素的话,可以认为木质素是对羟基肉桂醇类的酶脱氢聚合物。它含有一定量的甲氧基,并有某些特性反应。 1838年,法国化学家和植物学家A.Payen用硝酸和碱交替处理木材,并用酒精和乙醚洗涤,在分离出纤维素的同时得到了一种比纤维素含碳量更高的化合物,也就是最初级的木质素。1857年,F.Schulze仔细分离出这种化合物,并称之为"lignin"。Lignin是从木材的拉丁文"lignum"衍生而来,中文译为“木质素”,也叫“木素”。 木质素的分子结构 因单由于木质素的结构复杂,目前完整的结论还没有最终得出,但对其基本的结构框架众多科研工作者已达成共识。一般认为木质素是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聚酚类三维网状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其中醚键约占60.75%,碳键约占25.30%。在植物体内,苯丙烷单元先组装成三种基本结构一一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体不同,可将木质素分为3种类型:由紫丁香基丙烷结构单体聚合而成的紫丁香基木质素(syringyl lignin,S-木质素),由愈创木基丙烷结构单体聚合而成的愈创木基木质素(guajacyl lignin,G-木质素)和由对-羟基苯基丙烷结构单体聚合而成的对-羟基苯基木质素(hydroxy-phenyl lignin,H-木质素);裸子植物主要为愈创木基木质素(G),双子叶植物主要含愈创木基-紫丁香基木质素(G-S),单子叶植物则为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对-羟基苯基木质素(G-S-H)。从植物学观点出发,木质素就是包围于管胞、导管及木纤维等纤维束细胞及厚壁细胞外的物质,并使这些细胞具有特定显色反应(加间苯三酚溶液一滴,待片刻,再加盐酸一滴,即显红色)的物质;从化学观点来看,木质素是由高度取代的苯基丙烷单元随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它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一起,形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在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木质素填充于纤维素构架中增强植物体的机械强度,利于输导组织的水分运输和抵抗不良外界环境的侵袭。 木质素在木材等硬组织中含量较多,蔬菜中则很少见含有。一般存在于豆类、麦麸、可可、巧克力、草莓及山莓的种子部分之中。 木质素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木质素可用于道路的土壤稳定剂 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纸浆中根据所含木质素量可化学浆约15%,机械木浆几乎含有全部。它还用于制备香兰素和二甲基亚砜,也可用作鞣料或胶黏剂等。用浓酸溶解植物纤维和用碱提取木质素。前者以72%硫酸溶解,

木质素催化解聚与氢解

第2卷 第2期 新 能 源 迚 展 Vol. 2 No. 2 2014年4月 ADVANCES IN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Apr. 2014 * 收稿日期:2014-02-08 修订日期:2014-4-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釐(51306191,5127618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02B01);973项目(2012CB215304) ? 通信作者:马隆龙,E-mail :mall@https://www.360docs.net/doc/8d983154.html, 文章编号:2095-560X (2014)02-0083-06 木质素催化解聚与氢解* 龙金星,徐 莹,王铁军,张兴华,张 琦,马隆龙?,李宇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摘 要: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唯一可直接提供芳环的可再生能源。木质素催化转化制备单酚及烃类等其他重要化学品是其高效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利用方式迚行论述,幵对其催化热解聚和氢解过程的最新研究迚展迚行了详细探讨,对木质素主要化学键——β-O-4键的断裂机理迚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木质素解聚和氢解过程中的难题,幵对未来的技术収展迚行了展望。 关键词:木质素;解聚;氢解;单酚;烃 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2095-560X.2014.02.001 Catalytic Depolymerization and Hydrogenolysis of Lignin LONG Jin-xing, XU Ying, WANG Tie-jun, ZHANG Xing-hua, ZHANG Qi, MA Long-long, LI Yu-ping (Key Laboratory of Renewable Energ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Lignin is the unique, renewable and natural aromatic polymer. The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lignin into phenolic monomers and other high value-added chemicals such as hydrocarbons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pproach. In this paper, we focused on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the mai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this aromatic material.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catalytic thermal depolymerization and hydrogenolysis were reviewed intensively.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for the degradation of lignin characteristic chemical bond β-O-4 was also given. Furthermore, the current technique challenges were summarized. Moreover, future technologic explorations for the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ligni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lignin; depolymerization; hydrogenolysis; phenolic monomer; hydrocarbon 0 引 言 木质素(Lignin )是由多个苯丙烷结构单元(即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等)组成的一种复杂酚类聚合物,是自然界中唯一能直接提供芳环的可再生资源。木质素在自然界的含量丰寈(仅次于纤维素)、来源广泛[1,2]。据文献报道,全球仅造纸行业每年产生的木质素超过5000万t ,然而仅有不到2% 的木质素被用于工业生产[3],其余大部分被直接燃烧,这在给环境带来重大压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木质素分子具有芳香基、甲氧基、酚(醇)羟基、羰基和羧基等多种功能基团 和不饱和双键等活性位点,以及与石油相近的C/H 含量比,因此,基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碳氢比,木质素有望成为生产芳烃、环烷烃、烷烃等高品位生物燃油以及酚类等高附加值芳香类精细化学品的主要可再生原料。其在聚合物材料、树脂、碳纤维、活性炭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等领域也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4]。然而,与生物质中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被广泛研究和利用不同的是,木质素分子中致密的网状芳环结构以及复杂化学键合方式,使得其较碳水化合物更难转化,其高碳含量使得其易在酸性催化剂表面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且当前多数解聚产物易重聚,此外,木质素催化解聚机理研究还处

木质素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_苏同福

第41卷 第3期河南农业大学学报V o l .41 N o .32007年 6月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J u n .  2007 收稿日期:2006-11-24 基金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资助项目(110200302007) 作者简介:苏同福(1970-),男,河南滑县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烟草化学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宫长荣. 文章编号:1000-2340(2007)03-0356-07 木质素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苏同福1 ,高玉珍1 ,刘 霞1 ,周 斌2 ,宫长荣 1 (1.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2.黄河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对木质素的制备、总量的测定及其结构和分子量的测定等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这些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将太赫兹技术应用于木质素测定的前景.关键词:木质素;降解;太赫兹 中图分类号:Q 539;O 636.2 文献标识码:A R e v i e wo f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L i g n i n S UT o n g -f u 1 ,G A OY u -z h e n 1 ,L I UX i a 1 ,Z H O UB i n 2 ,G O N GC h a n g -r o n g 1 (1.H e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g z h o u 450002,C h i n a ;2.P h a r m a c y o f y e l l o wR i v e r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Z h e n g z h o u 450003,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s f o r t o t a l l i g n i n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l i g n i n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m o l e c u l a r w e i g h t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P r o b l e m s e x i s t i n g i n t h e s e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s a r e a n a l y s e d a n d t h e p r o s p e c t s o f t h e t e r a h e r t z t e c h n o l o g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o l i g n i n a n a l y s i s a r e p o i n t e d o u t .K e y w o r d s :l i g n i n ;d e c o m p o s e ;t e r a h e r t z 木质素,又称为木素,广泛地存在于木材与禾本植物体内,通常认为是植物体在次生代谢合成 的,在植物体内具有机械支持、防止生物降解、输送水分等功能.木质素的化学组成是苯丙烷类物质(包括对羟基苯丙烷、邻—甲氧基苯丙烷以及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烷),是一种三维网状的天然高分子物质,热值高,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尽管如此,木质素还没有得到广泛地应用,但随着石油和煤炭资源的短缺和价格的上升,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使得天然高分子材料转化和利用的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目前木质素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一是木质素具有高热值,具有苯环结构,通过改性或者化学修饰可以广泛地为工业利用,转化为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另一方面是木质素对人体和动物基本上无毒,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以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某些木质素类低聚物可能还具有抗癌、抗肿瘤等 [1~3] 功效.然而,由于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于木质素的生物活性与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还了解得不十分 深刻,因此加强对木质素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木质素的结构分析是建立在K L A S O N 提出松柏醇脱氢机理基础之上,后来这种理论被F R E N D E N B E R G [4] 所证实.鉴于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用脱氢氧化理论来解释木质素结构单元是有局限性的,但这并不妨碍用该方法分析木质素的实用性. 1 木质素的制备 木质素在植物体内常与纤维素或半纤维素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这造成了对木质素分离和提取的困难.但经过人们多年的研究,已找到多种分离提取木质素的方法,并对木质素进行分析, 提出了40多种模型[5] .对于木质素分离提取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6] :一类是木质素以外的成 DOI :10.16445/j .cn ki .1000-2340.2007.03.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