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梁板结构补充例题

第10章   梁板结构补充例题
第10章   梁板结构补充例题

第10章 补充例题

目的:1、通过例题说明如何用虚功方程求解梁板塑性极限荷载;

2、如何求解双向板塑性内力。

例题10-1:用塑性铰线法计算图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简支、各向同性板的极限荷载u p 。

解答:因板对称于对角线,所以塑性铰线一定位于直角平分线上,即塑性铰线与直角边的夹角为45度。

向量可以用坐标分量表示,最常用的坐标是直角坐标系(对于圆形板,采用极坐标更方便)。公式pV m l =?→

→∑θ用直角坐标可以表示为: )()(00y y y x x x y y x x l m l m M M U θθθθ+=+=∑∑

对于各向同性板(就混凝土板而言,意味着双向配筋相同),m m m y x ==。 对于本例题,塑性铰线在x ,y 轴上的投影长度2/000l l l y x ==;设A 点发生单位竖向位移,则0/2l y x ==θθ,于是: 内功:m l l l l m U 2)2222(0

000=?+?=

外功:6

)2213122131(200000pl l l l l p W =???+???= 由虚功方程,可以得到:2012l m p =

。 引申题目、如图所示圆形板,四周简支,圆心受集中荷载。假定单位长塑性铰线可以承受的弯矩为m ,用塑性铰线法计算极限荷载u F

10-2 如图所示(a )的两跨连系梁,T 形截面,仅承受对称集中荷载F 。求:

1)假定支座截面可承受的极限弯矩为u M ,跨中截面可承受的极限弯矩为

1.2u M 。按充分的内力重分布考虑,该梁的极限荷载u F 为多少?

2)如果该梁承受集中荷载设计值kN F 160=,计算跨度mm l 60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钢筋采用HRB400;支座截面考虑调幅20%。试分别计算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

3)在上述的截面配筋下,按弹性理论,仅考虑正截面承载力时,该梁可以承受多大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解答:(1)当发生充分的内力重分布时,可用结构力学的机动法计算极限荷载。当然也可按照塑性铰出现顺序,用弹塑性法分阶段计算(这里略)。

图b 是连系梁的破坏机构。设集中荷载作用处发生竖向虚位移△,则跨中塑性铰的转角为l l /42

/2?=??,支座截面塑性铰的转角为l /4?。根据虚功原理,外力

(集中荷载)所做的功等于内力所做的功(塑性铰):

l M l M F u u u /4/42.122??+???=???,求得l M F u u /8.6=

图示说明:图(b )破坏机构;图(c )极限弯矩分布。 极限荷载也可以用极限平衡法求。图(c )是连系梁破坏时的极限弯矩分布,根据力矩平衡条件:

4/2/2.1l F M M u u u =+, 求得l M F u u /8.6=

(2)支座截面的弹性弯矩m kN Fl M e ?==5.180188.0。调幅系数2.0=β,调幅后的支座截面弯矩为m kN M a ?=-?=4.144)2.01(5.180;相应的跨中弯矩为: m kN M Fl M u ?=-=8.1672/4//1

配筋计算结果(自己补充计算过程):

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25.1035,833.0,278.0mm A s s ===γα,选用3根直径22的钢筋(21140mm A s =)。

跨中截面按第二类T 形截面计算,21113,236.0,208.0mm A s s ===ξα,选用3根直径22的钢筋(21140mm A s =)。

(3)当支座截面控制时,kN F Fl 1284.144188.01=?=;当跨中截面控制时,kN F Fl 3.1798.167156.01=?=,取两者较小值kN F 128=.

10-3、三跨连续双向板如图所示,板面作用均布荷载设计值2/12m kN p =,若取5.1=β,试求各板跨中及支座单位板宽的弯矩设计值。

解答:由题意,5.1,694.0/1,2.1/,8.4,0.42=======βαn l l n m l m l x y y x

(1)板1B :以跨中x m 为未知量,则:

x x y m m m 694.0==αx x x x m m m m 5.1///===β

因板上下均为简支,故有:0///==y y m m

按跨中钢筋全部伸入支座锚固的配筋计算,将以上各值代入下式:

)13(12222//////

-=+++++n pl m m m nm nm nm x y

y y x x x )12.13(12

412388.10.34.22

-??=++x x x m m m 解得:m m kN m m m m kN m x y x /25.4694.0/13.6?==?=

m m kN m m m x x x

/20.95.1///?=== (2)板2B :以跨中x m 为未知量,则:x x y m m m 694.0==α,该板左边的弯矩已

由1B 板求得,m m kN m x

/20.9//?= 因板上下均为简支,故有:0///==y y m m

按跨中钢筋全部伸入支座锚固的配筋计算,将以上各值代入下式:

)13(12222//////

-=+++++n pl m m m nm nm nm x y

y y x x x )12.13(12

412388.120.94.22

-??=++x x m m 解得:m m kN m x /55.8?=

m m kN m m x y /93.5694.0?==

图例:(a )为1B 板,图(b )为2B 板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全套图纸)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单向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姓名:xxx 专业:xxxx 班级:xxx 学号:xxx

目录 一、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楼面做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楼面活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楼面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楼面梁格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截面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板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荷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总荷载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弯矩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配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次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荷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总荷载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斜截面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总荷载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主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主梁吊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 抵抗弯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1.2.9 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 某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工业厂房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2.18所示。 图1.2.18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 mm 厚水泥砂浆面层,20 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活荷载:标准值为26 kN/m 。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大于24 kN/m )。 (4) .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C25(HPB300)。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2 y =300 N/mm f ); 其余采用HPB300级(2y =270 N/mm f )。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 216000 mm 2.7332200 mm l l =≈≤,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本书按单向板设计。 板 的 厚 度 按 构 造 要 求 板 厚 111( ~)3040 h l =,取

12200 mm =80 mm( =55 mm )4040 l h h ≈≤,满足规范中规定工业建筑楼板最小厚度为70 mm 的 要 求 。 次 梁 截 面 高 度 2 11 (~)1218 h l =,取 26000 m m =45 0 m m (=400 m m ) 1515 l h h ≈≤,截面宽度200 mm b =,板尺寸及支撑情况如图1.2.19a 所示。 图1.2.19 板的尺寸和计算简图 (a)板的尺寸;(b )计算简图 (1).荷载 恒载标准值 20 mm 水泥砂浆面层 320.02 m 20 kN/m 0.4 kN/m ?= 80 mm 钢筋混凝土板 320.08 m 25 kN/m 2.0 kN/m ?= 20 mm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20.02 m 17 kN/m 0.34 kN/m ?= 2k 2.74 kN/m g = 线恒载设计值 1.2 2.74 kN/m 3.29 kN/m g =?= 线活载设计值 1.3 6.00 kN/m 7.8 kN/m q =?= 合计 11.09 kN/m 即每米板宽 11.09 kN/m g q +=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n 0.2 m 0.08 m 2.2 m 0.12 m 2.02 m 222 h l +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27.0/kN m 。 2、楼面面层小瓷砖地面自重为20.55/kN m ,梁板底面混合砂浆抹灰15mm ,混合砂浆容重317/kN m γ=。 3、材料选用:C20混凝土,容重325/kN m γ=;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热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热轧钢筋。 二、截面估算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5.8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2、按高跨比条件,对于两端连续的单向板,当11 2400604040 h l mm ≥ =?=时,满足刚度要求,一般不必作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要 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258004003861515 l h mm mm mm => ==,取400h mm =。截面宽度11~23b h ?? = ??? ,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37200 7006001212 l h mm mm =>≈=,700h mm =,截面宽度mm b 250=。 5、柱截面取400400b h mm mm ?=?。

图 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四边支承板,215800 2.4232400l l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宜按双向板计算,若按单向板设计时,沿长边方向配置不少于短边方向25%的受力钢筋。 (一) 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 宽板带计算): 小瓷砖地面 0.5510.55/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1 2.0/kN m ??=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10.255/kN m ??= 小计 恒荷载: 2.805/k g kN m = 活荷载:717/k q kN m =?=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其平面尺寸为 22.5m×18.0m,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楼板上层采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外墙采用240mm厚砖墙,不设边柱,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和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 板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6 kN/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中受力钢筋为HRB335 级,其余钢筋为PRB235 级。 初步拟定尺寸:板跨为 2.5m,板厚为100mm;次梁的跨度为 6.0m,其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主梁跨度为7.5m,其截面尺寸300mm×800mm。按刚度要求,板厚h≥l/40 =2500/40=63mm,次梁高度h≥l/25=240mm,主梁高度h≥l/15=500mm,拟定尺寸均满足刚度要求。 该厂房为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组合时的安全系数K=1.25。试为此楼盖配置钢筋并绘出结构施工图。

(一)板的设计 1.计算简图 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2(a)所示。 计算跨度:边跨ln1=2500–120–200/2=2280mm l01=ln1+b/2+h/2=2280+200/2+100/2=2430mm l01=ln1+a/2+b/2=2280+120/2+200/2=2440mm l01=1.1ln1=1.1×2280=2508mm 应取L01= 2430mm,但为了计算方便和安全,取L01=2500mm

中间跨L02=lc=2500mm 两跨相差(L02–L01)/L02=(2500–2430)/2500=2.8 %<10 %,应按等跨来考虑, 9 跨按5 跨计算。其计算简图如图2(b)所示。 图 2 连续板的构造及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在垂直于次梁的方向取1m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永久荷载: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自重25×1.0×0.1=2.5kN/m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重20×1.0×0.02=0.4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gk=2.5+0.4=2.9kN/m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的标准值qk=6.0kN/m 折算荷载:gk′=gk+qk/2=2.9+6.0/2=5.9kN/m qk′=qk/2=6.0/2=3.0kN/m 3.内力计算

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 设计计算书
姓名: 学号: 专业:

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设计题目 ................................................................................................................. 1 1.1 基本条件 ....................................................................................................... 1 1.2 基本条件 ....................................................................................................... 1 2 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 ............................................................................................. 1 2.1 结构的布置 ................................................................................................... 1 2.2 板的截面尺寸确定 ....................................................................................... 2 2.3 次梁截面尺寸确定 ....................................................................................... 2 3 板的设计计算 ......................................................................................................... 3 4 次梁的设计计算 ..................................................................................................... 5 5 主梁的设计计算 ..................................................................................................... 7 6 施工图 ................................................................................................................... 15
I

土石方工程量方格网计算例题

例题:某公园为了满足游人游园的需要,拟将如图地面平整为三坡向两面“T”字形广场。广场具有 1.5%的纵坡和 2%横坡,土方就地平衡 , 试求其设计标高坡的 并计算其土方量。 1.作方格网 按正南北方向(或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决定)作边长为 20m的方格网,将各方格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量各角点的地面标高并将标高值标记在图纸上,这就是该点的原地形标高。(如果有较精确的地形图,可用插入法由图上直接求得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并标记在图上。)

上图所示的角点 1—1属于上述第一种情况,过点 1—1 作相邻二等高线间的距离最短的线段。用比例尺量得 L= 12.6m,x=7.4m, 等高差 h=0.5m,代人前面插入法求两相邻等高线之间任意点高程的公式,得 Hx=Ha+xh/L =〔20.00 +( 7.4 ×0.5 )/12.6 〕= 20.29 m 2.标方格网角点 3.将角点测设到图纸上或用插入法求角点高程。 4.求平整标高平整标高就是把一块高低不平的地面在保证土方平衡的前提下,挖高填低成水平后的地面标高;设计中经常用原地面高程的平均值作为平整标高。 设平整标高为 H0,则 : H0= 1/4N* (∑ h1+2∑h2+3∑h3+4∑h4) 式中: h1——计算时使用一次的角点高程; h2 计算时使用二次的角点高程;

h3 计算时使用三次的角点高程; h4 ——计算时使用四次的角点高程。 H0 =1/4N* (∑h1+2∑h2+3∑h3+4∑ h4) ∑ h1=角点之和 =(20.29+20.23+19.37+19.64+18.79+19.32)=117.75 2∑h2=2*(边点之和 ) =2*(20.54+20.89+21.00+19.50+19.39+19.35)=241.34 3∑h3=3*(拐点之和 ) =3*(19.91+20.15)=120.18 4∑h4=4*( 中间点之和 ) =4*(20.21+20.50)=162.84 代入公式 :N=8 H0=1/(4*8)*(117.75+241.34+120.18+162.84) ≈ 20.06 5.求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假设 4-3 点的设计标高是 x,根据场地的坡度求出其他点的标高,标在角点上,如图;再求出每角点的设计标高。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目录 1、设计任务书-------------------------------------------------(1) 2、设计计算书-------------------------------------------------(2) 3、平面结构布置----------------------------------------------(2) 4、板的设计----------------------------------------------------(3) 5、次梁的设计-------------------------------------------------(6) 6、主梁的设计-------------------------------------------------(10)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 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 附图2、板的配筋图------------------------------------------(19) 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 附图4、主梁配筋图------------------------------------------(2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及梁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 6.6,次梁的跨度为m 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 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2) (三)设计内容………………………………………………………..…….……………………… (2)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2) 三、内力计算 (3) (一)板的设计 (3)

(1)荷载 (3) (2)计算简图 (4) (3)内力计算 (4)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6)裂缝宽度验算 (5) (二)次梁的设计……………………………..………………………………………………….….…………………( 5) (1)荷载........................................................................................,. (5)

(2)计算简图 (5) (3)内力计算 (6)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 (6)裂缝宽度验算 (7) (三)主梁的设计………………………….………………….………………………………………………..………( 8) (1)荷载 (8) (2)计算简图 (8)

(3)内力计算及包络图 (8)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6)裂缝宽度验算…………………………………………………………………………………………………….…. (12) 四、绘制施工图 (12) 参考文献 (14)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算书(参考例题)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楼面(屋面)荷载→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计算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求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2/L1≥_2__时为_单向板_;当L2/L1<__2 _时为_双向板。 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和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梯形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三角形分布。 g g q,折算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2 q q 活载'/2 9、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极限条件、机 动条件和平衡条件。当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时,结构分析得到的解就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机动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边缘处,这是因为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裂缝的形成与开展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净跨。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 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钢筋的流幅,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算例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整体式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班级:20130211 学号:20130211**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6.5.30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1.设计资料 (3)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4) 3.板的设计 (5) 3.次梁的设计 (8) 4.主梁的设计 (14) 5.参考文献 (21)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任务 某多层工业厂房,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标准层建筑平面图如图2所示。 1)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承载力计算。要求板、次梁的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考 虑调幅,调幅值15%。 3)绘制结构施工图:板平面配筋图、板剖面配筋图;次梁及主梁配筋图。 (2)楼面做法:厂房楼盖四周支承在砖砌体墙上;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为20kN/m 3),板底及梁用20mm 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17kN/m 3)。 图1 楼面做法 (3)选用材料: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y y f f N mm ==外,其余均为HPB300级钢筋'2 270/y y f f N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2214.3/, 1.43/c t f N mm f N mm ==。 图2 建筑平面图布置

(4)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5kN/m;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重要性 系数 01.0 γ=。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楼盖尺寸为(21.6×30)m,如果梁下不设钢筋砼柱,主梁跨度21.6米,截面尺寸太大,因此在设计中主梁下设置柱子,拟定尺寸(400×400)mm,主梁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整体现浇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附图3所示。梁、板支承长度为:板120 mm,次梁240 mm,主梁360 mm。按板周边支撑条件,将板区分为中间区格板(4)、边区格板(B、C)和角区格板(D)。梁、板尺寸确定如下。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次梁的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这样主梁的弯矩图较为平缓。 (2)估计梁、板尺寸: 1)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L/30≥2400/30=80mm,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取h=80mm。 2)次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8~L/12= (1/18~1/12)x6000=333~429.7mm,取h=400mm,截面宽b=(l/2~l/3)h,取b=200mm。 3)主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4~L/8=(1/12~1/8)x7200=600~900mm,取h=7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图3 结构平面布置图

工程量计算例题DOC

【例】某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已知C20混凝土独立基础85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179.1m2,用工料单价法计算工程造价(按三类工程取费,市区计取税金,预拌混凝土市场价330元/m3),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仅计取“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配合费”。 工程预算表 取费程序表 例题解析:1.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中的其他11项费用按建设工程项目的实体项目和可竞争措施项目(11项费用除外)中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系数计算。 2.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的计费基数是相同的,即按直接费中的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费率,其中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 3.价款调整包括人、材、机的价差调整,价款调整不参与取企业管理费、规费和利润。 4.注意2012年新定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计算的变化。 【例】如图,计算人工挖土方、钎探、回填土、余土外运、砖基础工程量。 (土质类别为二类,垫层C15砼,室外地坪-0.300)

【例】如下图所示尺寸,求混凝土带型基础模板和混凝土的工程造价。 备注:按三类工程取费,企业管理费费率为17%,利润费率为10%,规费费率为25%,税金税率为3.48%,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为4.25%。 解:(1)带型基础外侧模板 S 1 =[(4.5×2+0.5×2)×2+(4.8+0.5×2)×2]×0.3=9.48 m2 (2) 带型基础内侧模板 S 2 =[(4.5-0.5×2)×2+(4.8-0.5×2)×2]×0.3×2=8.76 m2 带型基础模板工程量 S= S 1+ S 2 =18.24 m2(模板工程量3分) (3)带形基础混凝土 外墙 V=1×0.3×(4.5+4.5+4.8)×2=8.28 m3 (混凝土工程量2分)内墙 V=1×0.3×(4.8-1)=1.14 m3 (混凝土工程量2分) 合计:9.42 m3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题号 第题(见表一,表中有39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3、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 kn(见表一) /m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 kn .0m / 65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 γ = 25m / kn (4)、平顶粉刷:2 .0m kn 25 / 4、材料 (1)、混凝土:C20或C25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及定额例题正式版

第三节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应用 [例1-1]某工程如图所示,人工挖土方不大开挖,有工作面,土质为坚土,试计算条形基础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1 解:L外墙=(27+13.7)*2=81.4m L内墙=9.6-1.14+11.7-1.14=19.02m 工程量=81.4*1.54*0.15+81.4*(1.14+0.2*2+0.3*1.75)*1.75 +19.02*1.54*0.15+19.02*(1.14+0.2*2+0.3*1.75)*1.75 =368.51m3 套1-2-12 368.51/10*140.13=5163.93元 [例1-2]如习题1图所示,计算回填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已知垫层体积23.01m3,毛石基础体积88.57m3,砖基础体积17.17m3) 解:368.33-(23.01+88.57+17.17)=239.58 m3 套1-4-12 1-4-12 夯填土|沟槽、地坑|人工10m3 44.26 44.00 0.26 239.58/10*44.26=1060.38元 [例1-3]学院某处预埋铸铁管道,Ⅰ类管沟,管沟宽1米,长51米,挖深0.9米,预埋管道直径600,计算挖土工程量,回填土

工程量。 解:1*0.9*51= 1*0.9*51-0.22*51= [例1-3]如习题1图铲运机土方大开挖工程,土质为坚土,余土须运至400米,计算挖运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13.7+0.77*2)* (27+0.77*2)-2*21.6-2.1*7.2]*0.15+ [(13.7+0.72*2)*( 27+0.72*2)+ (13.7+0.72*2+0.3*1.75)*( 27+0.72*2+0.3*1.75) + )( 2 * 27 .0 * 72 2 + + + + + )( 7. 13 (+ .0 72 * 72 .0 2 3.0 ) 75 13 27 .1* 72 .0 7. )( * 75 2 .1* 3.0 ]* 1.75/3-2*21.6-2.1*7.2=748.63m3 套1-3-7,1-3-8 748.63m3*27.04/10+748.63m3*5.64*2/10=2868.75元 [例1-4]某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墙厚240,计算建筑物人工场地平整的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4 (21.4+0.24)*(17.8+0.24)+(17.8+21.4+0.48)*2*2+16-14.4*9.8=m2 套1-4-1 343.67/10*13.86=476.33元 [例1-5]某工程如下图所示,计算竣工清理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计算房心回填土工程量,回填厚度250mm,墙厚240。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例题1.1】设计图1.23所示的单向板肋梁楼盖,板和次梁按调幅法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4.5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解】一、板的设计 (一)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图1.24) 拟定板厚80mm,次梁高h=(1/12--1/18)l=(1/12-1/18)×5500=460~305,取 h=450mm,次梁宽b=(1/2~1/3)h=(1/2~1/3)×450=225~150,取b=200mm。

边跨 中间跨 活荷载设计 厚砂浆抹面,厚现浇板天棚粉刷, 恒荷载设计值:, 区格板和的四个周边都是与梁连接的,考虑拱作用,将弯矩设计值降低以及中间区格板带中的边区格板 中被踩下,故都采用。

边跨中间跨

恒荷载 活荷载 (二)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因跨度相差小于10%,故次梁按端支座是固定的五跨等截面等跨连续梁计算(表1.9)。 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按的T形截面计算。 表1.9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三)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及箍筋计算 由表l.4可查得值。 端支座剪力设计值: 第一内支座左侧截面剪力设计值:

第一内支座右侧截面及中间支座的两侧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核算截面尺寸: (符合要求) 设只配双肢箍筋,不配弯起钢筋 设箍筋间距s=200mm,则箍筋单肢所需截面面积: 拟采用。 三、主梁的设计(KL3.1) (一)主梁的计算跨度及荷载(图1.26) 图1.26计算简图

按弹性理论计算,故计算跨度取柱轴线间的距离,即边跨,中间跨。 活荷载 恒荷载 (二)主梁的内力计算 按端支座是固定的三跨等截面连续梁计算,故采用实用弯矩分配法计算。 (1)固端弯矩 恒 总 (2)支座A、B的最大负弯矩及相应的支座的负弯矩计算(注:计算是为了求支座最大 剪力),见图1.27所示。 以上求得的是B支座的支座中心处的弯矩值,由式(1.10)知B支座边缘截面弯矩设计值为

201910044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doc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一、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房屋内。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6kN/m2,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 1)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内受力纵筋为HRB400,其它为HPB235钢筋。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l02/l01=6.6/2.2=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7~550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 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 mm,截面宽度取为b=300 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2。

三、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面层0.65kN/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0.08×25=2kN/m2 20mm石灰砂浆0.02×17=0.34kN/m2 小计 2.99kN/m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6 kN/m2。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m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 恒荷载设计值g=2.99×1.2=3.588kN/m2 活荷载设计值q=6×1.3=7.8kN/m2 荷载总设计值g+q=11.388kN/m2,近似取为g+q=11.4kN/m2。 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l0=l n+h/2=2200-100-120+80/2=2020mm<1.025l n=2030 mm,取l0=2020mm 中间跨l0=l n=2200-200=20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 Array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3.弯矩设计值 由表12-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分别为:边跨中, 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 1/14。故 M1=-M B=(g+q)l012/11=11.4×2.022/11=4.23kN.m M C=-(g+q)l012/14=-11.4×2.02/14=-3.26kN.m M2=(g+q)l012/16=11.4×2.02/16=2.85kN.m 4.4.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板厚80mm,h0=80-20=60mm;板宽b=1000mm。C25混凝土,α1=1.0,f c=11.9kN/mm2; HPB235钢筋,f y=210kN/mm2。板配筋计算的过程列于表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淮阴工学院课程设计计算式 课程名称:砼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5102410 学时学分:1周、1学分 姓名:许洪跃 班级:土木1121 学号:25 指导教师:何卫忠 归口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C30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或者RRB400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RB335。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 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6,次梁的跨度为m 7.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m 0.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0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 =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 121~18 1)L =(317~475)mm ,取h =400mm 。则b =(21~31)h = (133~200)mm ,取b =200mm 。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81~141)L =(429~750)mm ,取h =600mm 。则b =(21~31 )h = (200~300)mm ,取b =250mm 。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汇总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__5.0__kN/m2 k (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 ,钢筋采用HRB400和冷扎带肋550; (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5)厂房平面尺寸见任务分配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 2、楼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 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

法标注); 4、主梁 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法标注); 5、建议采用A3图纸。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 采用A4打印纸。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四、课程设计进度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 第二天:次梁的计算; 第三天:主梁的计算; 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五、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 (每六人一组,自由组合) 5 5 5 5 5 5 5 5 31.2×18.9 33.0×19.8 33.6×20.7 34.8×21.6 36.0×22.5 37.2×23.4 38.4×24.3 qk 题 号 L1*L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