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00各项目临床意义

A2000各项目临床意义
A2000各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

所谓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至血液或其他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可能是循环物质,可在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出现,人们能利用化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血液或分泌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地检测。通过对这类物质的分析,能帮助人们从正常组织中区别肿瘤或测定肿瘤细胞核、细胞质以及对细胞膜上的特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

癌胚抗原CEA

1,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升高者占45-90%。

2,腺胰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肿瘤,阳性率50-70%。

3,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3周内血中CEA可下降到正常水平。如术后CEA持阳性,说明手术切除不完全或癌肿发生转移,提示病人预后较差或者有复发的可能。

4,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CEA也有部分升高,但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μg/l。所以测定CEA可以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依据。

5,吸烟也可能导致CEA升高。

甲胎蛋白AFP

1,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多数在400ng/ml左右

2,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检出AFP一般仅为50~200ng/ml,少数病人可暂时升高到400ng/ml以上。

3,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在胎儿是无脑儿或脊柱裂畸形时,孕妇血清AFP异常升高,高者可达800ng/ml以上。

4,恶性畸胎瘤的诊断,一些胚胎性肿瘤如睾丸和卵巢的恶性畸胎瘤细胞也可合成AFP,所以恶性畸胎瘤患者血清中可出现较高含量的AFP。

糖类抗原CA125

1,约有60%患卵巢癌的妇女,其血清CA125大于35U/ml。在癌症已经扩散到卵巢之外的患者中,有80%以上的患者,其血清CA125超过35U/ml。

2,CA125升高可见于卵巢癌患者外,还可见于子宫内膜癌、乳房癌、胃肠道癌和其它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也可见CA125升高。

3,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等。轻度升高可见于妊娠早期、月经期和其它良性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道疾病、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病等。明显升高也可见于肝硬化、肝炎。

糖类抗原CA15-3

1,CA15-3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2,CA15-3测定水平升高除了常见于乳腺癌患者外,还有报道可见于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肺癌、肝癌、胰腺癌和结肠癌患者,应予以鉴别。

3,CA15-3水平升高也可见于下列非恶性疾病:肝硬化、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和乳腺良性疾病。

1,血清CA19-9浓度的升高通常与各种胃肠道恶性疾病有关,这些恶性疾病包括: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和肝癌。CA19-9与CEA的联合使用,可预示胆囊肿瘤的发生。

2,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胰腺炎、肝炎、肝硬化、黄疸和其他胃肠道疾病时,CA19-9浓度也可升高,但往往呈“一过性”,须加以鉴别。

糖类抗原CA50

1,CA50是一种非器官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各种肿瘤的辅助诊断、进展监测。CA50水平升高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胆囊癌、子宫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等,,尤其是胰腺癌患者升高最为明显。

2,另外,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良性阻塞性黄疸、肝良性病,、胆道良性病、黑色素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50升高现象。

铁蛋白Ferr

1,血清铁蛋白的检测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辅助诊断。通过定期测定,可以了解体内铁代谢的状况,特别对于亚健康人群提早发现缺铁性贫血非常有效。

2,铁蛋白升高还可见于下列肿瘤: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400ng/ml。

3,血清铁蛋白的测定用于监测孕妇、献血者及肾病透析患者的铁含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PSA 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前列腺肿大、前列腺肿瘤组织以及前列腺液和精浆中均存在。当前列腺出现病变或损伤,前列腺血屏障被破坏,PSA由腺泡和腺管漏入间质,血清PSA 升高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或癌症)。

2,血清PSA测定主要用于监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及疗效。PSA快速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提示疗效好;PSA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提示疗效不明显;若PSA水平在降至正常水平后又重新升高,则提示疾病复发,预后不好。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与PSA相结合来做出诊断。基础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所占PSA的百分含量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SA值为4-10ng/ml的患者,可以用f-PSA/PSA来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文献报道,当f-PSA/PSA<10%时,应强烈怀疑前列腺癌(80%),必须作组织活检确定;当f-PSA/PSA>25%时,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小。

β2-微球蛋白

1,血、尿β2-MG不仅可对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起辅助作用,还可作为肾脏损害程度的指标。在发生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等肾脏疾病时β2-MG水平升高。2,文献报道,多种血液系统及实体性肿瘤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也可异常增高,在淋巴系统中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中尤为明显;在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及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体内也可见增高。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炎等患者β2-MG水平也可升高。

1,正常人血清中含量较低,在胃癌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在多种恶性肿瘤疾病(包括胃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发现CA72-4的血清水平有升高。

2,美国临床生化学会推荐,CA72-4用于联检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灵敏度大大提高,而且特异性几乎不变。血清CA72-4升高可见于以下良性疾病: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

1,血清CYFRA21-1的测定主要用于对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动态监测以辅助判断疾病进程、治疗效果或复发。若在治疗后血清中的CYFRA21-1浓度仍居高不下,则说明可能存在着肿瘤残余或存在多发肿瘤。疾病进展期,常在出现临床症状和影像之前出现血清CYFRA21-1升高。

2,另外CYFRA21-1对其他肿瘤,如侵袭性膀胱癌、头颈部、乳腺、宫颈、消化道肿瘤均有一定的阳性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1,大多数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增高,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

2,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患者的血清NSE也可增高。

3,血清NSE升高可见于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主要在脑脊液中升高者可见于脑血管脑膜炎、弥散性脑炎、脊髓小脑退化、脑缺血、脑梗塞、脑内血肿、蛛网膜下出血、头部损伤、炎症性脑疾病等。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1,SCCA作为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在癌症患者体内,鳞状细胞癌的癌细胞释放SCCA增多,故SCCA在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升高。

2,SCCA升高可见于宫颈癌、肺癌、食管癌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正常妊娠检测

2,检测异位妊娠和正确指导人工流产

3,自然流产的诊断

4,胚胎细胞肿瘤的诊断(女:葡萄胎/绒毛膜癌;男:睾丸癌等)

5,唐氏综合症的辅助诊断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的测定通常会用到一下数个指标联合测定,很少只用单项或者两项来开展。

促甲状腺激素TSH

作为原发性甲亢或甲减的一线检测;对继发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与T4联合测定;对先天性

甲减的筛查;在甲状腺替代或抑制治疗中,用于治疗监测。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诊断及早期诊断甲亢;评价治疗甲亢的疗效;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程观察及疗效判断。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指导病程观察、治疗及疗效判断;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为三类: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指导病程观察及疗效判断。

甲状腺素T4

临床测定总T4,主要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评价甲状腺疾病治疗效果,以及鉴别诊断排除甲状腺自身的疾病。

游离甲状腺素FT4

临床测定游离甲状腺素,主要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评价甲状腺疾病治疗效果,以及鉴别诊断排除甲状腺自身的疾病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TPOAb升高主要见于1,桥本甲状腺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阳性检出率高达80%~90%;2,有些患者TgAb阴性,但TPOAb阳性,因此两种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

TPOAb不仅存在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少数正常人也可有轻到中度升高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TgAb升高主要见于1,桥本甲状腺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阳性检出率高达80%~90%;2,某些肝脏病、各种胶原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3,正常妇女随年龄的增长,阳性检出率增加,40岁以上妇女阳性率达18%。

甲状腺球蛋白TG

甲状腺是Tg的唯一来源,血清Tg检测可用于各种甲状腺疾病和非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甲状旁腺激素PTH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减退,高、低钙血症的病因及区分是否与甲状旁腺有关。同时,甲状旁腺激素作为一种尿毒症毒素,可引起多种器官损伤,如肾性骨病,心脏肥大,软组织钙化等,因此,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是临床上诊断,检测肾性骨病的重要手段。

高血压五项

高血压五项指标作用于两个体内调控系统,联合检测主要用于: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Renin-AⅡ-ALD)

主要应用于鉴别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内分泌型高血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ACTH-Cor)

主要应用于柯兴氏综合征,柯兴氏病,席汉综合症,爱迪生氏病,纳尔逊氏综合征的诊断等。

肾素(Renin)

Renin检测应用于:1,辅助诊断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或肾血管性高血压,大约10%的成年人存在高血压的症状,肾动脉狭窄是一部分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病因;2,辅助临床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肾血管的影像学研究;3,辅助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能够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信息。

血管紧张素Ⅱ(AⅡ)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的一个直接作用物质。同时,血管紧张素Ⅱ也能够作为促生长因子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最近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直接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狭窄和动脉血管阻力增加有直接关系。因此,血管紧张素Ⅱ的检测被越来越重视,临床上可用于高血压的辅助诊断。

醛固酮(ALD)

醛固酮分泌增加提示可能与以下临床病症有关:1,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等原因造成的高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肝硬化、肾性高血压、多发性肾囊肿等原因诱发的醛固酮非特异性增多症。醛固酮病理性降低主要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也称阿狄森病(Addiso n’s 病)。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ACTH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其他(如手术、创伤、休克、低血搪、使用SU4885等均可使ACTH 分泌增多);ACTH 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 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人皮质醇(Cortisol)

检测皮质醇,可以直接检测肾上腺的功能状态,同时可以间接观察垂体的功能状态。皮质醇的病理性增高常见于:能够分泌ACTH的肿瘤、功能性垂体肿瘤--柯兴氏病、功能性肾上腺肿瘤、酒精导致的继发性柯兴氏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质醇的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垂体肿瘤、席汉综合症、阿狄森氏病、尼尔森病。怀孕和雌激素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皮质醇的水平,其他一些刺激例如严重的应激也会增加皮质醇的分泌。

肝纤维化四项

肝纤四项检测主要适用于:

1,门诊上肝病病人的常规检查,如慢性乙肝患者、脂肪肝患者(包含酒精肝患者)、慢性丙肝患者等等;

2,临床上对病人病情的监测及对病人治疗效果的观察。

3,抗纤维化药物的临床研究。例如森隆药业的药品安络化纤宣传资料上就推荐使用“小肝穿”的HA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观察药物的疗效。

透明质酸(HA)

HA是目前众多纤维化生化指标中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80%以上),其测定主要用于以下:1,反映肝脏纤维化形成;2,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3,反映肝细胞功能;4,反映肝脏炎症性病变;5,无论是无症状性病毒感染或严重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胆汁性肝硬化,HA 均是有效指标,可用于药物疗效观察及病情的动态观察。

层粘连蛋白(LN)

LN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病因密切相关,LN水平在酒精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LN水平可反映酒精性肝病是否存在门脉高压及门脉高压程度,但在非酒精性肝硬化,LN则不能用于门脉高压的诊断。

III型前胶原N端肽(PIIINP)

1,PIIIP的含量可以有效地区别轻型与中/重型慢性肝炎,提示活动性肝纤维化,是反映慢性肝纤维化活动性和程度的指标;2,血清PIIIP可评估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纤维化过程;3,值得提出的是,在年幼的儿童,生长导致全身间质胶原的更新可使血清PIIIP 水平明显升高,故对儿童肝纤维化没有诊断价值。

IV型胶原(CIV)

IV型胶原成分的检测对判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9%)和特异性(82%)。目前认为Ⅳ型胶原是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并倾向于将该指标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以提高判断的敏感性。

心肌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一般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4~6小时左右即释放入外周血中,峰值大约在发病l8~24小时左右出现。其升高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塞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因此,CK-MB是临床用于AMI早期诊断最广泛的指标。同时CK-MB的测定可同时初步判断心肌梗塞面积的大小、心脏再灌流以及溶栓治疗前后的疗效。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血清中cTnI浓度的测定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和灌注疗效观察的良好检测指标。cTnI不但特异性强,而且敏感性高,诊断窗口宽,因此cTnI可作为诊断心肌损伤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个特殊标志物。

肌红蛋白(MYO)

快速敏感的肌红蛋白检测可和心电图(ECG)同时诊断早期心肌梗死,急性胸痛发生6-10

小时肌红蛋白检测正常可基本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由于肌红蛋白在血液中出现的时间早于其他生化标志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检测MYO含量是预测发生心肌梗塞的一种重要手段。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心衰的诊断;心衰预后及监视的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类;早期/轻度心功能不全。

生长发育

人生长激素(HGH)

检测HGH在血清及血浆中的含量对诊断儿童HGH缺乏导致的生长迟缓,成人HGH过高导致的肢端肥大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帮助诊断能引起HGH分泌异常的垂体肿瘤。HGH病理性增高常见于:1,脑垂体腺瘤、癌或HGH分泌细胞增生;2,脑垂体以外的组织分泌异源性HGH,如胰腺癌、支气管类癌等癌组织;3,生长发育期HGH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成人HGH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HGH病理性降低常见于:1,先天性HGH 缺乏症,若不能及时治疗,多发展为侏儒症;2,继发性HGH缺乏症,如肿瘤压迫、感染、手术、外伤等原因损伤下丘脑—垂体及其周围组织,致HGH分泌不足,此症可随发病年龄不同而轻重表现不同;3,生长激素缺乏症又称垂体性侏儒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IGF-1是介导GH促生长作用的主要物质,血清IGF-1与一类IGF结合蛋白组成复合物,血清浓度相对较稳定,无明显脉冲式分泌及昼夜节律变化,因此,单一血清IGF-1测定值可更好地反映个体GH分泌状态。另外,IGF-1升高反映24小时GH分泌总体水平,可作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

糖尿病检测

人胰岛素(INS)

临床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1,用于1型糖尿病(又称INS依赖型)和2型糖尿病(又称INS相对不足型)诊断;2,准确判断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3,用于诊断胰岛素瘤。4,用于诊断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疾病。

人C-肽(C-P)

测定血清C-肽水平可作为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特别对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更需要测定其C-肽,因胰岛素制剂中不含C肽,不影响患者血液中C-肽的水平。血液中C-肽测定结合血糖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和指导临床治疗。C-肽释放试验的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1型糖尿病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值低于正常值,口服葡萄糖后无高峰;2型糖尿病C-肽和胰岛素可正常或稍高,刺激后高峰延迟出现。

性激素检测

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和游离雌三醇(uE3)等。这六项指标联合检测主要用于:青春期前儿童性早熟,

判断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及性幼稚症的诊断和判别;女性闭经和不孕症,有助于查找病因;男性性功能减退和不育症,有助于查找病因;更年期综合症的判断;体外受孕(IFV)作为监测工具等。

LH:其升高多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真性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其降低多见于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假性性早熟、单一黄体生成素缺乏症。

FSH:其升高多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真性性早熟、促性腺激素腺瘤。其降低多见于: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假性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症。

PRL:升高多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症、催乳素腺瘤、男性乳房发育症、高催乳素血症。

E2:升高多见于卵巢肿瘤、泡膜细胞瘤、男性乳房发育、多胎妊娠。其降低多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

P:其升高多见于葡萄胎、多胎妊娠、卵巢颗粒层膜细胞瘤、糖尿病孕妇、原发性高血压。其降低多见于卵巢功能减退、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先兆流产。

T:升高多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瘤、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降低多见于性腺功能不全、睾丸发育不全、青春期延迟、男性乳房发育、高催乳素血症。

uE3:由于雌三醇对非妊娠女性的作用比雌二醇弱很,因此血清雌三醇的测定般只用于孕妇。1,血清雌三醇的含量随着妊娠期进展而不断增加,直到分娩前才稍降,当血清雌三醇下降并同时伴有雌二醇升高时,提示胎盘功能不良,常预示早产。2,连续监测孕妇血清雌三醇,可用于高危妊娠的监护,如果雌三醇含量持续下降,提示胎盘功能严重不良,常出现宫内胎儿生长迟缓、先兆子痫、胎儿先天畸形、葡萄胎、宫内死胎等。3,孕妇血清雌三醇升高,可见于多胎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及胎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

乙肝五项及传染性疾病定量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可动态监测,有助于预防监督,并与PCR 有很好的相关性等优势。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缩短检测的窗口期;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对治疗及用药的重要指导。

乙肝表面抗体(HBsAb):检测人体内抗体浓度值是否有足够的保护作用,尤其肝移植、血液透析及免疫抑制等高危病人应定期检测表面抗体浓度值。

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HBeAb):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抗病毒治疗起点和抗病毒治疗终点的选择;对疗程的确认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预测起指导作用。

乙肝核心抗体(HBcAb):反映病毒感染的状态;与病毒血症的相关性;有利于隐匿性肝炎的发现。

丙肝病毒抗体(HCV Ab):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人体内HCV抗体,适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献血员筛查以及对后续治疗的监测指导。

梅毒螺旋体抗体(TP):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人体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适用于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相关人员筛查以及对后续患者的治疗监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人体内HIV抗体,适用于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献血员等的筛查及相关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监测。

优生优育TORCH系列

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病原体的十种试剂:弓形虫IgM、弓形虫IgG;风疹病毒IgM、风疹病毒IgG;巨细胞病毒IgM、巨细胞病毒IgG;单纯疱疹I型IgM、单纯疱疹I型IgG;单纯疱疹II型IgM、单纯疱疹II型IgG。十项均为化学发光磁微粒定量检测,拥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孕期TORCH的检测意义为:

1,怀孕之前的检测可以了解孕妇对5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状态:未感染、既往感染、近期感染。对怀孕过程中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

2,怀孕之前和怀孕过程中的2次检测可以起到动态观察的作用,提供更加科学的风险评估。早期证实母亲的感染,能帮助及早确定采取侵入性或非侵入性的产前诊断方法。

3,再次感染和怀孕后期感染对胎儿的危害比较小,最好在孕前检查免疫状态以了解孕期血清学的转化。

唐氏综合征筛查

唐筛主要是通过孕期甲胎蛋白(AFP)、游离βHCG(Free β-HCG)、游离雌三醇(uE3)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并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达到预测胎儿患开放性神经管畸形、21-三体综合症和18-三体综合症的概率。通过经济、简便和无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中发现怀有某些先天缺陷儿的高危孕妇,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率。

炎症反应

降钙素原(PCT)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术后1~4d可以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C反应蛋白(CRP)

CRP的检测被广泛用于监测不同的炎症状态,也可用于监测对炎症的治疗效果。

主要用于一下几方面:

1,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2,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度,包括内科感染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外科疾病和感染、组织损伤和术后感染、妇科及孕妇的感染及心血管疾病的

临床意义;3,观察治疗效果;4,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记数RBC: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参考值:82-92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正常参考值:11.6-14.8 八:白细胞记数WBC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正常参考值:4-10G/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 单核细胞MID 3-8% 十:血小板记数PLT 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正常参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参考值:15.5-18.0% 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正常参考值:0.5-1.5%

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一、常规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血压、身高、体重、 2.内科:心率、心律、心音、肺部听诊、肝、脾、肾、腹部触诊、肠鸣音、神经系统检查 3.外科:脊柱、皮肤、淋巴结、四肢关节、乳腺、甲状腺、肛门指检、前列腺、泌尿生殖器、腹股沟 4.妇科:红外乳腺、外阴、阴道、宫体、附件、宫颈涂片、病理检查 5.眼科:一般检查:视力、辨色力、眼底、裂隙灯;特殊检查:非接触性眼压、显然验光(散瞳验光) 6.耳鼻喉科:听力、外耳道、鼓膜、外鼻、鼻腔、咽、扁桃体、喉 7.口腔科:唇、腭、牙齿、牙周、口腔粘膜、舌、颌下淋巴结、颞颌关节 8 .心电图 9.彩色B超:(1)肝、胆、胰、脾、双肾(2)子宫、附件、前列腺 10.胸部透视 11.化验 (1)血常规18项 (2)尿常规11项 (3)谷丙转氨酶(ALT) (4)乙肝两对半 (5)丙肝抗体 (6)血糖(GLU) (7)血脂:胆固醇(CH)、甘油三脂(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8)肾功:肌酐(Cr)、尿素氮(BUN) (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抗原(PSA)、尿酸(UA) 二、特殊检查项目 1. 影像学检查 (1)各部位数字化X线摄片及断层 (2) CT (3)核磁共振 (4)各部位血管造影、数字减影

2. 超声波检查 彩超:心脏、脑、颈动脉、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睾丸等部位 3. 同位素检查 (1)心、脑、甲状腺、肝、胆、肾、肺血流灌注显像 (2)肿瘤显像:头部、肺、肝、乳腺、黑色素瘤、淋巴显像、全身骨显像 4. 远红外乳腺透视 5. 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肌电图 6. 循环系统检查:甲皱微循环、24小时血压观测、24小时心电观测 7. 骨密度测定 8. 各种内窥镜检查:纤维喉、气管支气管、膀胱镜,电子胃、肠镜(普通型、组合项无痛型)等 9. PET:全身各部位 10. 化验 (1)血液流变学检查(第1、2、3、4秒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 (2)生化全项(31项:肝功+肾功+血脂+电解质+心肌酶等) (3)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测定、甲功五项、激素全项、降钙素、血清骨钙素 (4)其它检查:CA系列:CA125、CA242、CA19-9、CA15-3;自身抗体谱:ANA、ENA、抗dsDNA;病毒全项:EB-IgM、CMV-IgM、HSV-IgM、TOX-IgM、RUV-IgM、甲肝抗体-IgM、丁肝抗体-IgM、戊肝抗体-IgM;药物浓度:FK506、HBIg、环孢A浓度;乙肝病毒S1抗原、HBV-DNA、HCV-RNA、爱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CMVpp65 怎样看懂尿液常规十项检查的化验单? 1、尿糖(U—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2、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4、尿比重(SG) 正常参考值:1-5岁,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1.002-1.03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及心力衰竭等。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尿崩症等。 5、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生化全套43项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43项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为方便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查阅,现将“生化全项”共43个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整理如下: 1、总蛋白 2、白蛋白 3、球蛋白 4、总胆红素 5、直接胆红素 6、间接胆红素 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天冬氨酰基转移酶9、AST:ALT 10、γ-谷氨酰基转移酶11、乳酸脱氢酶12、羟基丁酸脱氢酶 13、钾14、钠16、氯 17、磷18、镁19、二氧化碳结合力 20、阴离子间隙21、渗透压22、尿素 23、肌酐24、尿素25、总胆固醇 26、甘油三酯27、高密度脂蛋白28、低密度脂蛋白 29、极低密度脂蛋白30、载脂蛋白A1 31、载脂蛋白B 32、碱性磷酸酶33、肌酸激酶34、CK-MB 35、空腹血糖36、胆碱酯酶37、腺苷脱氨酶 38、胆汁酸39、肌红蛋白40、岩藻糖苷酶 41、脂蛋白42、前白蛋白43、肾小球滤过率

一、总蛋白 升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 降低:体水份过多;各种渠道的血清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结核、甲亢、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变,肝功能受损等。 二、白蛋白 升高: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降低:与总蛋白原因大致相同。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与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腹水形成、肠道肿瘤与结核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消耗性疾病等。白蛋白如低于20g/L,临床可出现水肿。 三、球蛋白 升高: 1、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增强: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性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马蜂、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 3、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部分恶性肿瘤等。 4、肾病综合征、过敏反应、肺炎、丝虫病。 5、生理性:血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 降低: 1、合成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特介绍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与分析点评。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 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尿液中出现细菌通常称为菌尿症,如果尿液本身澄清但培养出细菌,一般为标本采集时未彻底消毒尿道口引起。如果细菌培养阳性同时伴有脓尿出现,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需指出轻度感染时可无脓尿出现)。泌尿系感染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除结核分枝支杆菌外,这些细菌又是尿道口常驻菌,极易引起标本留样污染,应注意鉴别。某些真菌疾病,如曲菌病在播散时也可造成肾脏感染,且尿中也能检查到。

临床血凝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临床血凝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我院新引进血凝检测系统,用于指导临床医师正确认识疾病和疾病的转归,一目了然的知道病人的血液系统情况,用于以下各种疾病的诊断,作为外科手术、妇产科口腔科拔牙手术的等的必查项目。请各位医师在作出诊断时务必参考!!严防医疗事故!!

可能[2],往往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计数、肝功能检查、尿液检查,许多医院还将血凝谱检查作为对妊高征患者的普查项目。虽然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可灵敏地反映凝血功能异常,但价格昂贵,且大部分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都在正常范围内,普查的意义并不显著。美国研究妊高征的权威机构也不主张把血凝谱作为妊高征的常规检查[2]。因此,必须缩小对妊高征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查范围,既不影响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正确判断,又不盲目检查。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的异常检出率极低,只有0.8%~7.5%。略低于国外报道的1%~12%[1],也说明对妊高征患者普查凝血功能指标临床意义不大。 2.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值预测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1992年,Leduc等[3]发现患有严重先兆子痫的妊娠妇女,如果其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或纤维蛋白原异常,一定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而且只有血小板<100×109/L时,才有必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1997年,Kramer等[4]报道,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的先兆子痫患者,均伴有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指标升高。在此基础上,1999年有学者首次分别利用肝功能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

体检报告胰岛素正常值

体检报告胰岛素正常值 体检报告胰岛素正常值 篇一: 体检报告异常解读——胰岛素偏高 健康生活,从看懂你的体检报告开始 1.血浆葡萄糖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需要更详细的体检报告查询可以通过以下渠道: .ndonload 篇二: 胰岛素过高的问题及治疗 胰岛素的过高会出现的问题

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尤其在运动时,另外高胰岛素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Ⅱ型糖尿病、肥胖、脑卒中等共同的发病基础。 治疗如下:加强体育锻练: 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 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改善饮食结构: 如果人们的饮食结构都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 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该病若要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边服药,边监测,以调节激素水平到健 康指数范围内。 一、案例: 我每次月经都会迟一二个月,今天查出来了,说我胰岛素过高,需要降低。这是什么 原因导致胰岛素过高的,是不是胰岛素过高,才会使月经推迟几个月才来的重要原因呢???怎么降低胰岛素 主要原因: 1、是胰脏功能失调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胰腺功能亢进,有可能是胰腺癌)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了解机体有无炎症、感染、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高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尿常规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粪常规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前列腺液常规用于前列腺炎、结石、肿瘤和前列腺肥大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精液常规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及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 白带常规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 血沉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如结核病、风湿热、组织严重破坏、恶性肿瘤等 尿TT 用于早孕诊断 肝功能了解肝脏功能情况,是否有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等 肾功能提示肾脏的代谢、排泄功能情况是否正常 血糖了解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 血脂观测血脂代谢是否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 电解质五项诊断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紊乱 心肌酶谱对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诊断 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塞,监测血栓溶剂疗效,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淀粉酶作为胰腺炎及腮腺炎的初步诊断 血凝四、五项凝血因子筛选检查,了解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作为术前准备、预防术中出血过多 AFP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的诊断 CEA 肿瘤初筛检查,结肠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肿瘤标志物,筛选前列腺癌 Β-HCG 用于宫外孕、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 风湿三项辅助诊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链球菌感染 乙肝五项了解是否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评价目前状况 免疫三项了解是否有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1)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当肝细胞损伤时,可因肝细胞坏死、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些酶释放出来,使血清酶活性增高。有些酶在肝脏病变时合成减少或病理性生成亢进或排泄障碍,致血清中活性降低或升高。因此,测定血清酶的变化可诊断肝脏病变、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谷丙转氨酶(ALT):轻微的肝细胞受损,活性可增高一倍,是肝损害最灵敏的试验之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及酒精、药物和化学毒物等各种因素致肝损害均可升高;ALT虽非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指标之一;原发性肝癌若ALT持续增高可能并有肝坏死存在;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梗阻,ALT可有轻中度升高。 谷草转氨酶(AST):与ALT基本相同,ALT在肝细胞轻微损伤即可逸出,而AST须在肝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时逸出。在肝炎损伤时ALT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大于AST,当AST明显增高(AST>ALT)提示重症肝炎、严重肝损伤。另外,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丰富,故当心肌梗死时AST活性增高。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临床意义:1、肝病时总蛋白通常无显著变化,虽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球蛋白合成增加,因此总蛋白量不变,不能单纯根据TP判断肝损害程度。2、白蛋白在急性肝病时一般不具有预后的作用。 3、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 )大于1.5以上为正常,<1为倒置,提示肝脏损害严重,持续时间长,则预后较差。 4、总蛋白低于60g/L 称为低蛋白血症,病因基本同白蛋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①肝细胞病变;②蛋白质丢失过多如烧伤、肾病综合征;③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营养障碍、吸收不良;④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 5、球蛋白增高见于①慢性肝脏疾病;②胶原性疾病;③慢性感染性疾病;④恶性疾病。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当红细胞破坏增加或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临床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试验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各类黄疸以及了解肝脏损害程度。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称为总胆红素。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血清中黄疸的程度。各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如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均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简介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生化全套检查用途 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 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 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 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4.血清碱性磷酸酶 5.血清白蛋白测定 6.血清白蛋白测定

7.球蛋白 8.A/G 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 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13.ALT/AST 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 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 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 21.尿素测定 22.肌酐测定 23.尿素测定 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 25.乳酸脱氢酶测定 26.血清肌酸激酶 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

29.钾测定 30.钠测定 31.氯测定 32.钙测定 33.葡萄糖测定 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骨科常用化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骨科常用化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化验(正常标准) 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 4、5克%。 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1~5分钟。 7.凝血时间: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 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 二、血常规检查(常见表现及原因) 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正常情况: (00、05-00、3)*109/L 增高: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何杰金氏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阿狄森病病,西蒙病,席汉病、降低: 使用糖皮质激素,柯兴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 2、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 (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3、红细胞正常情况: 男性: (4-5) *1012/L; 女性: (3、5- 4、5) *1012/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得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 4、血红蛋白正常情况: 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得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 5、白细胞正常情况: (4-10)*109/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正常情况: (50-70)%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6、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 (00、5-3)% 增高: 过敏性变态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感染; 降低: 伤寒, 副伤寒、糖皮质激素长期或大量用药后。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 LDH 正常参考值? 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开阳光正医院检验科

血常规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脱水)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如:痔出血,月经过多,消化出血,产后或手术后大量出血,钩虫病) 2、白细胞计数 (WBC)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 :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X 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3、白细胞分类 临床意义: 增加: 中性粒细胞 :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 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 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肝炎。 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 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 X 线和镭照射、化疗、极度严重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嗜碱性粒细胞:见于速民型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

单核细胞:临床意义不大。 4、血红蛋白( HGB )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 : 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减少多于红细胞的减少 5、红细胞压积( HCT ) 临床意义: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 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6、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 临床意义: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 各型贫血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应用维生素 B12 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 减少:再障 7、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临床意义: 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的指针,增大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 营养不良性贫血 8、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临床意义: 增大 : 急性溶血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减小 : 严重缺铁性贫血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临床意义: 大于正常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再障 小于正常 : 缺铁性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10、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 大于正常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再障 小于正常 : 缺铁性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11、血小板计数 (PLT) 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验科 丙氨酸转移酶(ALT) 增高: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中毒型肝炎、胆管炎、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组织受损、药物性肝损害(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抗癌药、四氯化碳、酒精、铅、汞等)。 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r-谷氨酰转移酶(GGT)又称为r-谷氨酰转肽酶(r-GT) 增高:胰腺癌和泛特氏壶腹癌、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避孕药等。 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变活动期、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胆道阻塞、肝癌等。 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心肌梗塞、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肺梗塞、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肺癌等。(由于各组织中LDH含量较血清高上千倍,微量损伤也足以引起血清LDH升高,故该项检查敏感性较高,正因为如此,其特异性就相对较差,但这一特点可以用于分析无明显原因升高的LDH及其同工酶,可以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病人提供线索)。(同工酶有:LD1—LD5) 胆碱脂酶(CHE) CHE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胆碱酯酶在肝脏中合成,然后分泌到血液中。 增高: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等。 减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中毒时,其活性明显降低;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阿米巴肝炎),肝脓肿和肝硬化病人中,约有50%患者ChE活性降低,各种肝病时病情越差,其活性越低,持续降低无回升迹象者多预后不良;肝、胆疾病都会引起ALT、r-GT升高,往往难以进行鉴别,如果增加ChE测定,可以发现ChE活性降低者均为肝脏疾病,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营养不良时亦可减低。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肝功能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 TP 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 ALB 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检验项目球蛋白 英文缩写 GLO 正常参考值 15-35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检验项目白/球比值 英文缩写 A/G

12、常见POCT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POCT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gotropin、HCG)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类糖蛋白激素,hCG有α、β两个亚基,α亚基的分子量为约为13000(92个氨基酸),α亚基的生物特性与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及TSH的α亚基相同。β亚基的分子量为15000(145个氨基酸),为特异性链,可被单克隆抗体检测,是一个较好的标志物(β-hCG)。β-hCG在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时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非肿瘤疾病时,β-hCG也会升高。 在妊娠的前几周内,hCG对维持黄体的功能很重要,在怀孕后hCG持续稳定升高,至第10周达到峰值,然后在怀孕的进程中缓慢回落,分娩后几周即降至正常人水平。某些生殖细胞肿瘤也会产生hCG,胚胎滋养层疾病时hCG也会升高。 【临床意义】 用于确定和监测怀孕,HCG在受孕后9-13天即有明显升高,妊娠8-10周时达高峰,然后下降,维持较高水平,直至足月娩,如果怀孕的最初3-6周,HCG不能持续以每两天66%的速度递增,应考虑异位妊娠或先兆流产的可能性或用于胚胎滋养层疾病及精原细胞癌。 帮助诊断滋养层疾病和生殖细胞癌,可阶段性检测用于监测以上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肿瘤复发。在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等中,HCG可见升高,经治疗后降低,因此,HCG也可作为疾病预后的监测指标。在胰腺癌、胃癌、小肠癌、结肠癌、肝癌、乳腺癌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当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非肿瘤状态时,HCG含量也会升高。 帮助诊断宫外孕,帮助诊断和监测习惯性流产孕妇、监测流产后的孕妇看是否有残留;在怀孕早期,血中hCG每2-3天浓度会升高一倍,宫外孕时则升高较慢。妊娠失败时hCG浓度加倍时间会延长,并很快呈现迅速降低趋势。若流产后hCG不能降至极低水平,可能表明有hCG生成性性组织残留需要清除。还可用于性早熟诊断,绝经期判断,不孕症的诊断。 1. 若所测结果与临床观察不符,应该用其他方法核实,如尿hCG定性实验,尿中无hCG,则表明血清检测结果为假阳性。另外一种鉴别办法是将标本作系列稀释测定,含有干扰物质的样本测定结果会呈现与稀释度不成比例的变化。

体检中化验室检查各项项目的临床意义

化验室检查各项项目的临床意义 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或ALT) 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的增高意义较大,其增高程度可以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 (1) 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ALT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会出现明显升高。慢性肝炎血清ALT升高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而有时可降至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ALT可升高至参考值的3~5倍以上。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时ALT可中轻度升高,但在代偿期可正常或稍增高。患原发性肝癌时,ALT可正常或中轻度升高。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引起梗阻时,虽无肝细胞病变,但ALT可稍升高。 (2) 其他疾病:心肌梗塞及心肌肉炎、心功能不全导致肝瘀血可使ALT明显升高。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均可使ALT活性升高。饮酒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物如异烟肼、鲁米那、四氯化碳等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肝损害,脂肪肝,败血症,剧烈运动后也可引起ALT活性升高。 (3) 有时也会出现因检验技术误差造成的GPT增高 化验介绍: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

此酶活力很低。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所以测定血清中此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正常参考值最小值最大值 速率法:0IU/L 30IU/L 血清总蛋白(TP)英文全称:Serum Total Protein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 (1) 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升高。如高热、腹泻、呕吐可使总蛋白浓度达100~150g/L。另外休克、慢性肾皮质机能减退也可使血浓缩,使总蛋白升高。(2)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总蛋白可超过100g/L。 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1)血浆中水分增加,如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各种因素引起的水钠潴留。(2)营养不良,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慢性肠道疾病,或长期患有消耗性疾病、严重结核病、甲亢、肿瘤等。(3)肝脏疾病,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其中白蛋白下降最为显著。(4)烧伤时,血浆渗出;大出血时,血液丢失;肾病综合征时,尿中长期丢失蛋白;溃疡性结肠炎时,可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这些都可使血浆总蛋白浓度降低。 化验介绍: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模板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一、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正常范围: 阴性。 检查介绍: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又称3P试验, 是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一个较为古老的试验。 临床意义: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见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或中期、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期、血液高凝状态等。应排除假阳性。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阴性见于正常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和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二、血块收缩试验( CRT) 正常范围: a)血浆法: 大于40%; b)定量法: 48%~64%; c)定性法: 30~60min开始收缩, 24h完全收缩。 检查介绍: 血液凝固后, 血凝块发生收缩, 这主要与血小板的数量、功能有关。 临床意义: 结果降低: 小于40%, 表明血块收缩不佳或完全不收缩,

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低( 无) 纤维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特别说明: DIC及纤维蛋白溶解而致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时亦可不形成血块。 三、凝血酶原时间( PT) 正常范围: 11~13秒。 检查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如凝血酶原( 因子Ⅱ) 、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c)使用肝素, 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 能够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 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四、凝血酶时间( TT)

体检主要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体检主要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值详解 一、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眼、手、耳,鼻等感官或借助简便器械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不少疾病可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而准确地体格检查即可得出初步的诊断,有些疾病虽掌握了化验检查,X线、心电图等检查资料如无确实的病史和查体的表现,也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 视诊是医生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情况的检查方法。视诊观察的一般状况包括:性别、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等。局部视诊应观察被检者的皮肤、粘膜、舌苔、头颈、胸及腹部外形,四肢、肌肉、脊柱及关节生长发育状况,视诊方法简单但有时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如双眼外突出应考虑甲状腺机能亢进。视诊时被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因黄疸及某些皮疹在灯光下不易辨认而常发生漏诊。 触诊是用医生手指或触觉来进行体格检查的方法。通过触、摸、按、压被检查局部、以了解体表(皮肤及皮下组织等)及脏器(心、肺、肝、脾、肾、子宫等)的物理特征;如大小、轮廓、硬度、触痛、移动度及液动感等、它可帮助医生对检查部位及脏器是否发生病变提供直观的重要依据。触诊时必把触诊的发展紧密结合解剖部位及脏部、组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有诊断价值。 叩诊是医生用手指叩击被检查者体表使之产生音响,由于人体各种组织结构的密度、弹性各异而发生不同的声音。医生借助叩击发出的不同音响来帮助判断体内器官状况的检查方法。 听诊(ausculation)是医生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体内心、肺、胃肠等脏器运动时发出的音响,以帮助临床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 耳鼻喉科(外耳道、鼓膜、耳疾、鼻窦、鼻腔、咽喉、扁桃体)

体检表中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体检表中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员工拿到体检结果后,对其中的化验项目的数值以及临床意义看不懂,编写以下体检中常见化验项目及临床意义,供员工参考。 1.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0ng/mL或“-”。甲胎蛋白升高或阳性常见于:(1)原发性肝癌,定量试验常大于400ng/mL;(2)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在300ng/mL以下;(3)其它肿瘤肝转移;(4)正常妊娠第12周至38周时可升高,多在40-540ng/mL之内;(5)急性失血后偶可升高。 2.癌胚抗原(CEA):正常值:<5ng/ml或“-”。癌胚抗原升高或阳性提示肝功能不良、肝内癌转移。 3.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正常值:<4ng/ml或“-”。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或阳性常见于:(1)老年人:60以上可有轻度升高;(2)良性前列腺肥大;(3)前列腺癌PSA往往大于10ng/ml。 4.肿瘤抗原125(CA125):正常值:<35ng/ml或“-”。肿瘤抗原125升高或阳性:(1)常用于卵巢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60%-97%卵巢癌患者肿瘤抗原125明显增高;(2)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输卵管癌也有轻度增高;(3)在某些良性疾患时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胰腺炎、胆囊炎病人也有轻度增高。 5.肿瘤抗原153(CA153):正常值:<28ng/ml或“-”。肿瘤抗原153升高或阳性主要见于:乳腺癌,尤其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1期、2期乳腺癌病人血清中肿瘤抗原153仅有10%-20%高于正常值;乳腺癌4期病人血清中肿瘤抗原153有70%明显增高。 6.肿瘤糖类抗原199(CA199):正常值:<37ng/ml或“-”。糖类抗原199升高或阳性主要用于胰腺癌、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指标。80%-90%胰腺癌的病人糖类抗原199明显增高;而肝癌、胃癌、食道癌的病人增高不明显;某些良性疾病如:胆石症、卵巢囊肿、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子宫内膜异位等也可有轻度增高。 7.谷丙转氨酶(CPT/ALT):正常值:5—40U/L。升高主要见于:(1)病毒性肝炎,但不能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