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热装部分铁水炼钢工艺

电弧炉热装部分铁水炼钢工艺
电弧炉热装部分铁水炼钢工艺

电弧炉热装部分铁水炼钢工艺

殷宝言

摘要在电弧炉炉料中加入部分铁水,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电弧炉炼钢工艺。该工艺可以缩短冶炼时间,降低冶炼电耗,提高产品质量,特别适用于中小型普通功率电弧炉冶炼高碳钢,对发展我国电弧炉炼钢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电弧炉热装铁水转炉化

ELECTRIC ARC STEELMAKING PROCESS WITH

PART OF HOT METAL CHARGE

Yin Baoyan

Shanghai No.5 Steel (Group) Co.Ltd.

Synopsis A newly develpoed electric arc steelmaking process in the recent year is to add a proper amount of hot metal to the carging material. This new technology can reduce the steelmaking time, cut down the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and improve the steel quality and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ctric arc steelmaking since it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making high carbon steels in the medium and small sized common power electric arc furnace.

Keywords electric arc furnace hot charging hot metal converter

1 前言

电弧炉热装部分铁水冶炼工艺(下称热装工艺)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电炉炼钢

的一项节能新技术。该工艺不但缓解了废钢紧缺的形势,而且可显著缩短冶炼周期,降低冶炼电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入电炉中的铁水,可以稀释废钢中的有害残余元素,提高钢的质量。如果铁水进行过预处理,还可以进一步生产超低硫和超低磷钢,因此,本工艺在国内外发展很快。例如,南非Lscor的Pretoria

厂,Vanderbilpar厂,日本三菱大和钢公司都率先使用本工艺。我国也早已研究、应用,如安钢、南钢、淮阴、浦钢等钢厂都已成功使用电炉热装工艺,并取得很好效果。

2 工艺原理和铁水加入方法

电炉采用热装工艺后,代替传统的等量生铁配碳,使电炉的物料平衡和能量

平衡发生显著变化。铁水带入大量的碳,熔化期、氧化期充分利用吹氧脱碳化料升温。提前结束熔化期,很快进入氧化期,脱碳速度明显高于传统工艺,缩短冶炼时间。如果熔清碳较高,可充分利用碳—氧反应热,停电吹氧脱碳,使钢水温度迅速上升,顺利进入还原期。铁水带入大量的物理和化学热,使供电制度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整个电炉炼钢工艺。

实践证明:电炉热装工艺对冶炼高碳钢更为有利。

铁水加入方法对工艺效果有显著影响。根据目前使用本工艺的工厂的经验,铁水的加入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出钢后,补炉,装石灰,加铁水,最后加废钢,通电。

(2)装入一批废钢或两批废钢,通电,基本熔化后再加铁水。

(3)先加废钢,通电5~10min穿井后,打开炉盖,用吊车从上方把铁水倒入“井”内。

(4)采用可开行的带倾动铁水包的流槽车,从炉体上的固定孔加入铁水。

前两种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3种方法不但热损大,事故多,而且易使铁水与废钢粘结在一起,加剧了“搭桥”现象。钢水温度上升后,废钢不断滑入熔池,造成严重沸腾,所以采用此法尤要谨慎。第4种方法大大降低了热损失,减少了事故隐患。欧洲第1家采用这种加铁水技术的是比利时的Cockerrill厂,140t的带指型托架竖炉的直流炉,通电后可在15~20min内将50t铁水从流槽内兑入炉内。

3 热装工艺特点

电炉采用热装工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首先是配料制度发生变化。铁水配入量在10%~50%范围内,一般为30%左右。

其次是脱碳工艺和造渣制度有所不同。加入铁水后,铁水带入大量碳,加上冶炼时间缩短,相应要求大大加快脱碳速度(大于0.10%/min),供氧速度也要加大(大于2m3/t.min)。当加入30%铁水时,氧气耗量要达到25~35m3/t。加入铁水,钢中硅、磷增加,所以造渣用的石灰用量相应增加。最好应用泡沫渣操作,快速脱磷。

第3是废气排放量也有影响。热装工艺的脱碳速度加快,炉内CO废气量增加,增加了除尘设备的负荷。在有条件的工厂,可进一步发挥二次燃烧和废钢预热的作用,充分利用废气余热。

最后供电制度也要作相应调整。如加入30%的铁水,带入的热量相当于电炉总输入能量的40%左右,故电能输入可相应减少。节约电耗的关键在于供电制度最佳选择和炉前操作工艺。考虑供电制度应以热平衡为基础,根据铁水比、冶炼时间、终点钢水温度和成分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现以公称5t电弧炉冶炼20MnSi 为例,传统的供电制度如图1所示,每炉钢冶炼时间为155min左右,冶炼电耗

483kWh/t。加入50%铁水后,供电制度就如图2所示,这时每炉冶炼时间减少10%左右,吨钢电耗也明显降低[2]。

图1 传统炼钢供电曲线

图2 热装工艺供电曲线

与传统炼钢方法相比,热装工艺配电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熔化期及氧化期。控制熔化期电压、电流,使熔化期相对延长,增加熔化期脱碳量,保证化料过程中的熔池温度。熔清时,钢液温度较高,短时升温即可满足氧化期脱碳要求,减少了氧化期脱碳量和脱碳时间,这样降低了电弧炉熔炼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充分发挥了热装工艺在氧化期吹氧脱碳升温化料的长处。

4 经济效益

电炉热装工艺最明显的效益是降低电耗。但其降低电耗的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铁水加入方法、电炉容量大小、炉料的组成、炉料预热情况等。一般认为每增加1%的铁水,吨钢可节电3~4kWh。铁水比与节电量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4]。

图3 铁水比与节电量之间的关系

热装工艺除降低电耗外,还有多种效益,如:

(1)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率,提高产量,在实验型180kVA直流电弧炉上装入10%~50%铁水试验表明,每加入10%铁水,可使冶炼时间缩短7%,电耗降低6%[3];

(2)减少耐材、电极等各种消耗;

(3)可稀释劣质废钢带入的有害元素,减少残余有害元素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4)充分利用碳—氧反应,降低钢水的氮含量,比利时Cockorill厂全废钢出钢氮(7~8)×10-3%,热装35%铁水出钢氮低于4.5×10-3%。

5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废气除尘及排放问题

电炉热装工艺虽可节约能源,提高产量和质量,但由于脱碳量加大,脱碳速度加快,要产生大量的过程气体(主要是CO)。在有二次燃烧或废钢预热设备的工厂,可充分利用这些废气,进一步发挥二次燃烧或(和)废钢预热的作用,强化余热利用。在没有二次燃烧和(或)废钢预热的工厂,势必要增加环境污染,即使原来有除尘装置的电炉,想利用原装置来排除所有过程气体,恐怕也会显得能力不足。

如何处理电炉热装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气体,Lcor公司Pretoria厂利用成本—效益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成功使用铁水炼钢工艺具有广泛的借鉴作用[5]。

该厂现有125t电弧炉两座,使用Corex设备年产铁水30万t,取代了原有高炉,电弧炉最多装入50%铁水。铁水平均含碳量为4.5%。由于碳的氧化,在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原车间的废气排放系统是为采用100%废钢设计的,改用铁水/废钢混合料后,原排放系统来不及排放这些气体,而且由于废气温度过高(150℃),使滤袋器无法工作。

Ppetoria厂重新设计了废气管道(图4),采用下列3条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加入铁水后废气过量和环境污染问题:

图4 Pretoria工厂重新设计的废气管道

(1)使用大功率风扇,安装固定的废气排放系统,保证压力维持在7KPa左右;

(2)不但对现有的主要除尘设备进行改造,而且再投资安装新风扇,加大排放管道直径;

(3)对弯头、大小头、过滤器管道等具有较大阻力的管道进行重新设计和安装;

Pretoria厂采用100%废钢,生产率为45t/h,加入50%铁水后,生产率提高到72t/h。

5.2 铁水来源问题

如何解决电炉铁水的来源问题也是国内外采用热装工艺的电炉钢厂迫切需

要解决的课题。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供电炉用铁水:

(1)应用现有的高炉铁水;

(2)与转炉统筹安排,挤出铁水供电炉使用;

(3)有条件的地方计划上小高炉,专为电炉供铁水。

近年来,国外有些短流程钢厂已开发出专供电炉热装铁水的新工艺。典型工艺有以下两种:

(1)Fastmet直接还原+DRI预熔器铁水生产工艺

Fastmet工艺是Midrex公司开发的一种含碳球团直接还原工艺。该工艺是将矿粉或氧化铁粉和碳粉(煤粉)混合,制成含碳球团,送入环形转底炉。在1300~1350℃温度下,经过20~30min,球团从转底炉内出来,即是DRI。由于DRI 中有大量灰粉和脉石,如直接将DRI加入电炉会降低经济效益,故从转底炉出来的DRI先放入一种类似于矿热炉的电炉(预熔器)内,熔成铁水后再供应电炉。Fastmet+DRI预熔器工艺流程图见图5。

图5 直接还原铁水生产工艺流程图

(2)新型竖炉工艺

采用新型竖炉熔炼含碳自还原球团新工艺已在国外获得成功,并正在建设年产30万t铁水的炉子专供电炉热装工艺使用。这种工艺以铁矿混合氧化铁皮、污泥、电炉粉尘等废料为原料,配入定量的碳粉加入少量粘结剂,混匀造球。然后与一定配比的焦炭、熔剂装入竖炉内,经预热、还原、熔化,最后在炉缸里渣、铁分离。铁水成分类似于高炉铁水。这是一种全新的炼铁工艺。

6 我国热装工艺用状况及发展方向

我国有高炉的电炉钢厂已在电炉热装铁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大多数的电炉钢厂在炉料配加生铁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这些都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电炉热装工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对热装工艺的研究、应用起步较早。

在1993年,南京第二钢铁厂就进行过向电炉中兑入部分铁水代替生铁配碳的试验[6]。该厂有容积100m3的高炉2座,每座高炉每次出铁量13t左右,平均每炉出铁时间为2h。试验电炉公称5t,钢种20MnSi。电炉出钢后,迅速补炉,吨钢

铺底石灰20kg左右,兑入铁水,二次进料。吹氧助熔较传统工艺早15~30min。熔化期吹氧脱碳0.40%左右,氧化期脱碳0.30%左右。试验结果热装工艺每炉可节省冶炼时间30min左右,吨钢平均节电137kWh。

1996年,该厂分别在两座5t电弧炉和1座20t电弧炉上全面采用热装工艺。正常需求铁水量150~180t/d,2座高炉基本满足要求。同时,1500m3/h的制氧机完全满足3座电炉新工艺用氧要求。

采用新工艺后,5t电弧炉铁水比为35%,吨钢电耗下降127kWh,每炉冶炼时间平均缩短15min;20t电弧炉铁水比25%~30%吨钢电耗平均下降102kWh,冶炼时间平均缩短14min。另外,降低了电极消耗,延长了炉衬、炉盖寿命[7]。

经过几年的实践,南钢在铁水比、铁水加入方法、碳的控制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总的生产效率提高16%[8]。

1995年10月28日,安钢首次在10t电炉上采用热装工艺获得成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热装铁水25%~30%,经在生产中长期使用,电耗下降92.57kWh/t,冶炼周期缩短32min,工序能耗下降37.38标煤,这对改善电炉的炉料结构,寻求更加合理的废钢用品,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淮阴钢厂5t电炉,铁水比50%,电耗降低200KWh/t,冶炼周期缩短30min;该厂70t电炉,兑入铁水28%,电耗降低110kWh/t。

上海浦钢100t直流电弧炉,铁水比20%~28%,电耗降低80~100kWh/t,冶炼周期缩短45min。

根据国内外的生产经验,电弧炉热装工艺主要适合于中小型普通功率电弧炉,也可用于高功率、超高功率大型电弧炉,但前者效果更为明显。我国电炉装备的特点是数量多,容量小,比功率低,工艺设备较落后,目前全国有电炉1400多座,

大多数为中小型普通功率电弧炉,公称容量3t以下的电弧炉要占50%左右。对于这些小型电炉,应结合其设备及产品结构的具体情况,有条件的要积极应用热装

工艺,暂时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加强电弧炉—精炼炉—连铸三位一体工艺的

进一步配合。随着电弧炉热装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和成熟,电弧炉除保留固有的特点外,逐步吸收转炉炼钢的长处,电炉转炉化的日子不会太远。

灰铸铁散热器安装施工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灰铸铁长翼型,圆翼型、柱型和M132型散热器组对与安装,钢制扁管型、板型、柱型和串片型散热器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散热器(铸铁、钢制):散热器的型号,规格,使用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散热器不得有砂眼、对口面凹凸不平,偏口、裂缝和上下口中心距不一致等现象。翼型散热器翼片完好。钢串片的翼片不得松动、卷曲、碰损。钢制散热器应造型美观,丝扣端正,松紧适宜,油漆完好,整组炉片不翘楞。 2.1.2 散热器的组对零件:对丝、炉堵、炉补心、丝扣圆翼法兰盘、弯头、弓形弯管、短丝、三通、弯头、油任、螺栓螺母应符合质量要求,无偏扣、方扣、乱丝、断扣。丝扣端正,松紧适宜。石棉橡胶垫以1mm 厚为宜(不超过1.5mm厚),并符合使用压力要求。 2.1.3 其它材料:圆钢、拉条垫、托钩、固定卡、膨胀螺栓、钢管、冷风门、机油、铅油、麻线、防锈漆及水泥的选用应符合质量和规范要求。 2.2 主要机具: 2.2.1 机具:台钻、手电钻、冲击钻、电动试压泵、沙轮锯、套丝机。 2.2.2 工具:铸铁散热器组对架子,对丝钥匙、压力案子、管钳、铁刷子、锯条、手锤、活扳子、套丝板、自制扳手、錾子、钢锯、丝锥、煨管器、手动试压泵、气焊工具、散热器运输车等。 2.2.3 量具:水平尺、钢尺、线坠、压力表。 2.3 作业条件: 2.3.1 组对场地有水源、电源。 2.3.2 铸铁散热片、托钩和卡子均已除锈干净,并刷好一道防锈漆。 2.3.3 室内墙面和地面抹完。 2.3.4 室内采暖干管、立管安装完毕,接往各散热器的支管预留管口的位置正确,标高符合要求。 2.3.5 散热器安装地点不得堆放施工材料或其它障碍物品。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编制组片统计表 → 散热器组对 → 外拉条预制、安装 → 散热器单组水压试验 → 散热器安装 → 散热器冷风门安装 → 支管安装 → 系统试压 → 刷漆

碱性电弧炉炼钢的工艺流程方案

碱性电弧炉氧化法炼钢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补炉、配料及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及出钢等7个阶段。 一、原材料准备 废钢是电弧炉炼钢的主要材料,废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冶的质量、成本和生产率,因此,对废钢质量有如下几点要求。 1)废钢表面应清洁少锈,因废钢中沾有的泥沙等杂物会降低炉料的导电性能,延长熔化时间,还会影响氧化期去鳞效果及侵蚀炉衬。废钢锈蚀严重或沾有油污时还会降低钢和合金元素的收得率,并增加钢中的含氢量。 2)废钢中不得混有铅、锡、砷、锌和铜等有色金属。铅的密度大,熔点低,不溶于钢液,易沉积在炉底缝隙中造成漏钢事故;锡、砷和铜易引起钢的热脆。 3)废钢中不得混有密封容器,以及易燃、易爆物和有毒物,以保证安全生产。 4)废钢化学成分应明确,且需按成分分类存放,硫、磷含量不宜过高。 5)废钢外形尺寸不能过大(截面积不宜超过300mm×300mm,最大长度不宜超过350mm)。 二、补炉 一般情况下,每炼完一炉钢后,在装料前要进行补炉,其目的是修补炉底和被侵蚀的渣线及被破坏的部位,以维持正常的炉体形状,从而保证冶炼的正常进行和安全生产,补炉的要点如下: 1)出钢后立即检查炉衬,需填补炉底时,应先将炉底残渣全部扒出,然后进行填补。补炉的原则是高温、快补、薄补,维护炉膛原状。 2)补炉料要提前半个小时混合均匀,补炉后放下电极烘烤30min,若补镁砂量较大,应酌情延长烘烤时间。 三、配料及装料 配料是电炉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配料是否合理关系到炼钢工能否按照工艺要求正常地进行冶炼操作。合理的配料能缩短冶炼时间。配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正确地进行配料计算和准确地称量炉料装入量;二是炉料的大小要按比例搭配,以达到好装、快速熔化的目的;三是各类炉料应根据钢液的质量要求和冶炼方法搭配使用;四是配料成分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装料前应先在炉底铺上一层石灰,其重量约为炉料重量的2%,以便提前造好熔化渣,有利于早期去磷,减少钢液吸气和加速升温。 装料时应将小料的一半放入底部,小料的上部、炉子中心区放入全部大料、低碳废钢和难熔炉料,大料之间放入小料,中型料装在大料的上面及四周,大料的最上面放入小料。凡在配料中使用的电极块应砸成50~lOOmm,装在炉料下层,且要紧实,装好的炉料为半球形,二次加料不使用大块料及湿料。 四、熔化期 在电弧炉炼钢工艺中,从通电开始到炉料全部熔清为止称为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务是将固体炉料迅速熔化成钢液,并进行脱磷,减少钢液吸收气体和金属的挥发。熔化期的操作工艺如下: 1)启弧阶段。通电启弧时炉膛内充满炉料,电弧与炉顶距离很近,如果输入功率过大、电压过高,炉顶容易被烧坏,因此一般选用中级电压和输入变压器额定功率的2/3左右。 2)穿井阶段。这个阶段电弧完全被炉料包围,热量几乎全部被炉料吸收,不会烧坏炉衬,因此使用最大功率,一般穿井时间为20min左右,约占总熔化时间的1/4。 3)电极上升阶段。电极“穿井”到底后,炉底已形成熔池,炉底石灰及部分元素氧化,使得在钢液面上形成一层熔渣,四周的炉料继续受辐射热而熔化,钢液增加使液面升高,电极逐渐上升。这阶段仍采用最大功率输送电能,所占时间为总熔化时间的1/2左右。

铁水预处理工艺

摘要 本设计的的题目:铁水脱硫预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 用。 内容:讲述铁水脱硫预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分析几种脱硫剂和喷吹方式的特点,脱硫剂效率 及脱硫剂的反应率和影响铁水脱硫效果效率的 因素等。 介绍炼钢铁水脱硫工艺及助理效果,并提出铁水 脱硫预处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铁水预处理;脱硫;喷吹;效率;反应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铁水预处理概念……………………… 1.2铁水预处理的发展基础……………… 1.3铁水脱硫预处理的发展概况……….. 1.4铁水脱硫预处理的经济指标……………. 1.4.1脱硫效率…………………….. 1.4.2脱硫剂效率………………… 1.4.3脱硫剂的反应率………………. 1.4. 4 脱硫分配比……………….. 第二章铁水脱硫的热力学………………………. 2.1 脱硫剂的种类……………………. 2.2 脱硫剂的反应特点…………………….. 2.3 如何选择脱硫剂………………………….

2.5影响铁水脱硫效果的因素…………… 第三章脱硫的喷吹方式………………………… 3.1脱硫预处理喷吹方式的选择………… 3.2脱硫预处理方法……………………… 第四章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在炼钢的应用….4.1 工艺流程………………………….. 4.2主要设备及工艺参数……………….. 4.2.1脱硫前铁水条件……………….? 4.2.2 脱硫剂配比………………… 4.2.3脱硫剂的喷吹速度……………….. 4.2.4 氮气的工作压力………………… 4.2.5铁水脱硫作业周期时间………… 4.3脱硫处理能力及脱硫处理比…………

电弧炉与中频炉炼钢工艺及成本分析

电弧炉与中频炉炼钢工艺及成本分析

电弧炉与中频炉工艺及成本分析 ——关于地条钢泛滥的思考 目前生产螺纹钢常用的方法有几种,最普遍的是被称作长流程的“高炉+转炉+连铸”工艺,以及被称作短流程的“电弧炉+连铸”和“中频炉+连铸”工艺。这里暂不讨论长流程工艺,单说短流程工艺,即电弧炉和中频炉生产建筑用材工艺,看看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并借此聊一聊地条钢。 一、炼钢工艺简介 炼钢是严格的“熔化+精炼”过程,不是简单的“化铁水”,炼钢工艺及实际操作是保证成品钢材质量的关键,通过吹氧脱碳、造渣精炼、钢液脱氧、吹氩搅拌乃至真空脱气等手段,进行脱碳、脱磷、脱硫、去除气体和夹杂,调整成分和温度,保证钢材质量。 1、电弧炉炼钢 电弧炉炼钢是利用三相电极向炉内输送电能,通过电极端部与炉料之间的高温电弧形成3000℃以上的高温来熔化炉料。现在的超高功率电弧炉还配备有炉壁氧枪和炉门氧枪,为炉膛冷区提供辅助热源,进一步提高供热强度,加速熔化。一些有条件的工厂用高温铁水代替部分废钢,或利用余热对入炉废钢进行预热,提高入炉料温度,以加快熔炼速度,节能降耗。 传统电弧炉熔炼工艺有以下几个过程:装料→熔化→氧化→脱氧合金化→出钢→铸坯(锭),这种方法冶炼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不高,不能够确保生产节奏,现代电弧炉炼钢都把脱氧合金化工作放到炉后的钢包精炼炉进

行,并且在熔化炉料的过程中,通过提前造渣、大量用氧以及吹氧搅动熔池等,通过氧化脱碳和流渣换渣操作,迅速降低钢中的磷和气体、夹杂物含量,缩短冶炼时间。过去普通功率电弧炉熔炼时间多在4小时以上,而现在的超高功率电弧炉整个冶炼周期仅为70-90min。 电弧炉初炼出的钢液,含氧量很高,而且成分、温度都不符合要求,需要通过钢包精炼来脱氧、调整化学成分和温度,以及尽可能多地去除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钢包精炼炉简称LF炉,也是通过三相电极向钢包内的钢液通电加热,并且在钢包底部配有透气芯,可向钢液底部通入惰性气体氩气。通过补加合金调整化学成分,通过沉淀脱氧和造还原渣扩散脱氧不断地降低钢液含氧量和含硫量。连续的底部吹氩,可促进钢液内部的非金属夹杂上浮去除。 电弧炉和钢包炉所用炉衬材料都是碱性耐火材料,耐浸蚀性好,被卷入钢中形成夹杂物的数量也少。所以“电弧炉+钢包炉+连铸”(简称EBT+LF+CC)工艺生产的钢产品质量好,且稳定可靠。 电弧炉(EBT)和钢包精炼炉(LF)熔炼示意见图1、图2。

碱性电弧炉炼钢工艺流程

碱性电弧炉炼钢工艺流程 碱性电弧炉氧化法炼钢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补炉、 配料及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及出钢等7个阶段。 一、原材料准备 废钢是电弧炉炼钢的主要材料,废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冶的质量、成本和生产率,因此,对废钢质量有如下几点要求。 1)废钢表面应清洁少锈,因废钢中沾有的泥沙等杂物会降低炉 料的导电性能,延长熔化时间,还会影响氧化期去鳞效果及侵蚀炉衬。废钢锈蚀严重或沾有油污时还会降低钢和合金元素的收得率,并增加 钢中的含氢量。 2)废钢中不得混有铅、锡、砷、锌和铜等有色金属。铅的密度大,熔点低,不溶于钢液,易沉积在炉底缝隙中造成漏钢事故;锡、砷和铜易引起钢的热脆。 3)废钢中不得混有密封容器,以及易燃、易爆物和有毒物,以保证安全生产。 4)废钢化学成分应明确,且需按成分分类存放,硫、磷含量不宜过高。

5)废钢外形尺寸不能过大(截面积不宜超过300mm< 300mm,最大长度不宜超过350mm)。 二、补炉 一般情况下,每炼完一炉钢后,在装料前要进行补炉,其目的是修补炉底和被侵蚀的渣线及被破坏的部位,以维持正常的炉体形状,从而保证冶炼的正常进行和安全生产,补炉的要点如下: 1)出钢后立即检查炉衬,需填补炉底时,应先将炉底残渣全部扒 出,然后进行填补。补炉的原则是高温、快补、薄补,维护炉膛原状。 2)补炉料要提前半个小时混合均匀,补炉后放下电极烘烤30min,若补镁砂量较大,应酌情延长烘烤时间。 三、配料及装料 配料是电炉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配料是否合理关系 到炼钢工能否按照工艺要求正常地进行冶炼操作。合理的配料能缩短冶炼时间。配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正确地进行配料计算和准确地称量炉料装入量;二是炉料的大小要按比例搭配,以达到好装、快速熔化的目的;三是各类炉料应根据钢液的质量要求和冶炼方法搭配使用;四是配料成分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装料前应先在炉底铺上一层石灰,其重量约为炉料重量的2%, 以便提前造好熔化渣,有利于早期去磷,减少钢液吸气和加速升温。

转炉炼钢与电炉炼钢发展趋势

转炉炼钢与电炉炼钢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炼钢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我国主要的炼钢设备有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这两种。转炉炼钢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电炉炼钢是指在电炉中以废钢、合金料为原料,或以初炼钢制成的电极为原料,用电加热方法使炉中原料熔化、精炼制成的钢,但是到底那个炼钢技术发展趋势能够更好一些,炼钢效率跟高,我们更进一步去了解它们。 一.转炉炼钢趋势 1.提高钢水洁净度,即大大降低吹炼终点时的各种夹杂物含量,要求S低于0.005%,P低于0.005%,N低于20PPm。 2.提高化学成分及温度给定范围的命中精度,为此采用复合吹炼、对熔池进行高水平搅拌并采用现代检测手段及控制模型。减少补吹炉次比例,降低吨钢耐材消耗。 3.铁水预处理对改进转炉操作指标及提高钢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及西欧各国铁水预处理只限于脱硫,而日本铁水预处理则包括脱硫、脱硅及脱磷。 4.在转炉上都装有检测用的副枪,在预定的吹炼时间结束前的几分钟内正确使用此枪可保证极高的含碳量及钢水温度命中率,使90%-95%的炉次都能在停吹后立即出钢,即无需再检验化学成分,当然也就无需补吹。此外,这也使产量提高,使炉衬磨损大大减少。复合吹炼能促进各项冶炼参数稳定,因而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卢森堡、葡萄牙、法国、瑞士、韩国等这些国家全部或几乎全部转炉都采用复合吹炼。 5.还有一些方法是从炉底输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单纯底吹的氧气炼钢法未能推广。日本采用所谓的吹洗法,即在炉顶吹氧结束时,接着从炉底吹氛,使钢水中碳含量达到0.01%。这对汽车用钢、薄板用钢及电工用钢的冶炼尤为重要。日本正在开发复合吹

铁水预处理工艺

摘要 本设计的的题目:铁水脱硫预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 用。 内容:讲述铁水脱硫预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分析几种脱硫剂和喷吹方式的特点,脱硫剂效率 及脱硫剂的反应率和影响铁水脱硫效果效率的 因素等。 介绍炼钢铁水脱硫工艺及助理效果,并提出铁水 脱硫预处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铁水预处理;脱硫;喷吹;效率;反应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铁水预处理概念……………………… 1.2铁水预处理的发展基础……………… 1.3铁水脱硫预处理的发展概况……….. 1.4铁水脱硫预处理的经济指标……………. 1.4.1脱硫效率…………………….. 1.4.2脱硫剂效率………………… 1.4.3脱硫剂的反应率………………. 1.4.4 脱硫分配比……………….. 第二章铁水脱硫的热力学………………………. 2.1 脱硫剂的种类……………………. 2.2 脱硫剂的反应特点…………………….. 2.3 如何选择脱硫剂…………………………. 2.5 影响铁水脱硫效果的因素…………… 第三章脱硫的喷吹方式………………………… 3.1脱硫预处理喷吹方式的选择………… 3.2脱硫预处理方法……………………… 第四章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在炼钢的应用…. 4.1 工艺流程………………………….. 4.2 主要设备及工艺参数………………..

4.2.1 脱硫前铁水条件………………. 4.2.2 脱硫剂配比………………… 4.2.3脱硫剂的喷吹速度……………….. 4.2.4 氮气的工作压力………………… 4.2.5 铁水脱硫作业周期时间………… 4.3 脱硫处理能力及脱硫处理比…………

偏心底出钢(EBT)电弧炉(EAF)冶炼工艺

1前言 传统电炉炼钢“老三期”工艺操作:装料熔化、氧化扒渣、造渣还原、带渣出钢,带入钢包中的是还原性炉渣,带渣出钢对进一步脱硫、脱氧、吸附夹杂等是有益无害的。而当电炉功能分化后,超高功率电炉与炉外精炼相配合,电炉出钢时的炉渣是氧化性炉渣。理论与实践证明,这种氧化性炉渣带入钢包精炼过程将会给精炼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于是,围绕避免氧化渣进入钢包精炼过程,出现了一系列渣钢分离方法。其中,效果最好、应用最广泛的是EBT法(Eccentric Bottom Tapping) ,即偏心底出钢法,简称“EBT” 。 本文概述偏心底出钢电炉的结构特点及其优越性,重点介绍偏心底出钢电炉的冶炼工艺,以及偏心底出钢电炉的出钢口填料及其操作。 2EBT电弧炉的特点 EBT电炉结构是将传统电炉的出钢槽改成出钢箱,出钢口在出钢箱底部垂直向下。出钢口下部设有出钢口开闭机构,开闭出钢口,出钢箱顶部中央设有操作口,以便出钢口的填料操作与维护。 EBT电炉主要优越性在于,它实现了无渣出钢和增加了水冷炉壁使用面积。优点如下: (1)出钢倾动角度的减少。简化电炉倾动结构:降低短网阻抗:增加水冷炉壁使用面积,提高炉体寿命。 (2)留钢留渣操作。无渣出钢,改善钢质量,有利于精炼操作:留钢留渣,有利电炉冶炼、节约能源。 (3)炉底部出钢。降低出钢温度,节约电耗:减少二次氧化,提高钢的质量:提高钢包寿命。 由于EBT电炉诸多优点,在世界范围迅速得到普及。现在建设电炉,尤其与炉外精炼配合的电炉,一定要求无渣出钢,而EBT是首选。 EBT电炉的出钢操作。出钢时,向出钢侧倾动约5°后,开启出钢机构,出钢口填料在钢水静压力作用下自动下落,钢水流入钢包,实现自动开浇出钢。当钢水出至要求的约95%时迅速回倾以防止下渣,回倾过程还有约5%的钢水和少许炉渣流入钢包中,炉摇正后(炉中留钢10%~15%,留渣≥95%)检杳维护出钢口,关闭出钢口,加填料,装废钢,重新起弧熔炼。3EBT电炉的冶炼工艺 3.1冶炼工艺操作 EBT电炉冶炼己从过去包括熔化、氧化、还原精炼、温度、成分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炼钢设备,变成仅保留熔化、升温和必要精炼功能(脱磷、脱碳)的化钢设备。而把那些只需要较低功率的工艺操作转移到钢包精炼炉内进行。钢包精炼炉完全可以为初炼钢液提供各种最佳精炼条件,可对钢液进行成分、温度、夹杂物、气体含量等的严格控制,以满足用户对钢材质量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尽可能把脱磷,甚至部分脱碳提前到熔化期进行,而熔化后的氧化精炼和升温期只进行碳的控制和不适宜在加料期加入的较易氧化而加入量又较大的铁合金的熔化,对缩短冶炼周期,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特别有利。 EBT电炉采用留钢留渣操作,熔化一开始就有现成的熔池,辅之以强化吹氧和底吹搅拌,为提前进行冶金反应提供良好的条件。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方面考虑,要求电炉具有最短的熔化时间和最快的升温速度以及最少的辅助时间(如补炉、加料、更换电极、出钢等),以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1)快速熔化与升温操作 快速熔化和升温是当今电弧炉最重要的功能,将第一篮废钢加入炉内后,这一过程即开始进行。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废钢熔化并使钢液温度达到出钢温度,在EBT电炉中一般采用以下操作来完成:以最大可能的功率供电,氧一燃烧嘴助熔,吹氧助熔和搅拌,底吹搅拌,泡沫渣以及其它强化冶炼和升温等技术。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最终冶金目标,即为炉外精炼提供成分、温度都符合要求的初炼钢液为前提,因此还应有良好的冶金操作相配合。

电弧炉炼钢工艺

电弧炉炼钢工艺 2010级冶金1001班,3100701011,魏宏兴 摘要:回顾了电弧炉炼钢发展概况,详细介绍电弧炉炼钢工艺和生产情况,重点分析了短流程炼钢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弧炉炼钢发展趋势 Abstract: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AF steelmaking development wa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production and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proces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hort flow steelmaking. Key word: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1电弧炉炼钢概述 电弧炉(EAF)炼钢是以电能作为热源,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炼钢方法,它是靠电极和炉料间放电产生的电弧,使电能在弧光中转变为热能,并借助电弧辐射和电弧的直接作用加热并熔化金属炉料和炉渣,冶炼出各种成分合格的钢和合金一种炼钢方法。 1.1工艺过程 电弧炉炼钢以前的方法(老三期): 补炉→装料→熔化期(分为四个阶段:起弧期→穿井期→主熔化期→熔末升温期)→氧化期→还原期→出钢 装料:废钢;也可以装入少量铁水,叫热装铁水。 熔化期:主要是废钢等的熔化。 氧化期:通过矿石氧化或者吹氧等操作,去除钢水中的杂质、N、H等 还原期:造渣、配合今等。 现在常用:废钢预热→熔氧期→出钢→精炼 现在一般把还原期拿到LF来操作,这样可以缩短冶炼周期,操作也比较方便 1.2工艺特点 1)电能为热源,避免了燃烧燃料对钢液的污染,热效率高,可达65%以上。 2)冶炼熔池温度高且容易控制,满足冶炼不同钢种的要求。 3)电热转换时,输入熔池的功率容易调节,因而容易实现熔池加热制度自动化,操作方便。 4)电弧炉炼钢可以消化废钢,是一种铁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也是一项处理污染的环保技术,它相当于是钢铁工业和社会废钢的回收工具。

150T直流电弧炉炼钢工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紧跟世界电炉炼钢工业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冶金工艺流程的革命性变换,如电炉从三期操作发展到只提供初炼钢水的两期操作,从模铸到连铸,从出钢槽到偏心底出钢,以及为了满足连铸生产的快节奏提高炉子生产率而采用多能源的综合利用等等,所有这些改变都是促使为冶金工艺服务的电炉装备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近十年,我国从国外先后引进了交流超高功率电弧炉、直流电弧炉、高阻抗电弧炉、双壳炉和竖炉。通过这些设备的调试、操作、维护以及备品的制造,提高了我国电炉制造的设计制造水平。在消化吸收与创新的基础上,我国大容量电弧炉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当前电弧炉正朝着大型电弧炉、超高功率供电技术、采用各种炉外精炼、发展直接还原法炼钢、逐步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等的发展,所以我们进行了电炉炼钢的设计,以适应潮流的发展。 当前电弧炉正朝着大型电弧炉、超高功率供电技术、采用各种炉外精炼、发展直接还原法炼钢、逐步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等的发展,所以我们进行了电炉炼钢的设计,以适应潮流的发展。电炉的主要产品是钢材,而钢的质量取决于电炉冶炼技术和工艺,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大量整合趋向于集中,整合资源优化升级。本设计根据指导老师的课题范围,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南京地区实际条件,优化设计150t直流电弧炉炼钢车间。 本次设计查阅国内大型电炉车间设计的相关内容和文献资料,明确本次设计的目的、方法,并向老师请教可行性方案。结合《炼钢设备及车间设计.》、《炼钢设计原理》、《炼钢设计原理》等资料进行设计提纲的书写。对电炉进行配料计算,计算出电炉炼钢的原料配比。对电炉电气设备、炉外精炼、连铸系统、车间烟气净化系统、炼钢车间布局,结合国内大型电炉进行设定并向苏老师探讨可行的方法和数据。绘制电炉炼钢车间平面布置图。 关键字:电弧炉,车间设计,连铸,炉外精炼

电炉热装铁水策略_潘宏伟

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4月/28日/第007版 炼钢技术 电炉热装铁水策略 潘宏伟 在过去十年里,随着世界钢产量的增长,许多钢厂发现获得所需等级的废钢越来越难。因此,电炉生产不得不添加替代性含铁原料,以稀释较差等级废钢中的残余元素。然而,类似生铁和HBI之类的替代性含铁原料也日益缺乏,许多钢厂为获取所需的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正在重新考虑往电炉中添加铁水的可能性。随着焦煤的日益贫乏,在其他开发技术如Tecnored技术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MBF(minblast furnace)微型高炉成为供应电炉铁水的理想选择。利用生物质转换为活性炭的技术创新性使得该项技术更加引人瞩目。 电炉热装铁水优势 铁水生产是联合钢厂的标准生产工序。许多联合钢厂几经配备了电炉并使用铁水为原料。这样的厂家有:石横特钢、江阴兴澄特钢、乌拉尔钢厂、巴西安塞乐米塔尔茹伊斯迪福拉某厂(33%以上铁水+60%固态/液态生铁)、Hospet钢厂、印度Siscol钢厂、西宁特钢(30%铁水)、韶关钢厂(70%铁水)、无锡三星钢厂(80%铁水)、济南钢厂(30%铁水)、鄂城钢厂(30%铁水)、通化钢厂(30%铁水)、摩洛哥Sonasid钢厂、美国钢动态公司、美国惠灵匹兹堡钢公司(25%~70%铁水)。 上述厂家所用铁水来自COREX熔融还原炉、MBF、埋弧电炉或冲天炉。南非saldahna钢厂(现属安塞乐米塔尔旗下),电炉原料包括COREX铁水和MIDREX DRI。 铁水对提高电炉生产率和减少出钢-出钢时间十分有利。热装铁水的好处类似于添加生铁的好处,并且原料温度可达1300℃甚至更高,这样铁水就为电炉提供了所需的大部分热量。根据铁含量,1t 1430℃的铁水可提供大约250kWh的显热。过去存在给电炉加入多少铁水的限制。一般,如果出钢-出钢时间得以优化,则铁水用量取决于最大吹氧速率。Paul Wurth通过实验证实,电炉添加铁水的最佳用量为20%~50%。若电炉使用生铁,一般1%生铁用量可节能3.1~3.6kWh;若热装铁水,1%铁水用量可节能4.8kWh;大量使用铁水可使每吨钢水能耗减至200kWh以下,这对于电网较差的地区十分有利。一般铁水添加量为10%~50%,超过该比例会因脱碳速率的限制而延长出钢-出钢时间。 电炉热装铁水进行冶炼说起来比较容易,实现起来却十分复杂。需要注意装入电炉的铁水并不与电炉中静止的高氧化渣反应。过去采取的铁水装入技术有:(1)从电炉顶部装入铁水;(2)先在电炉内废钢堆中钻孔,然后将铁水装入孔洞中;(3)通过渣孔流槽将铁水倾倒进电炉内;(4)从电炉侧面流槽连续加入铁水。 ●生产灵活性 在世界许多地区,电炉热装铁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操作。在中国,由于动力消耗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因此在动力消耗较高的季节,电炉热装的铁水配比较高(达到80%),而当动力消耗较低时,铁水配比则减至20%。这表明电炉热装铁水进行生产更具灵活性。 美国惠灵匹兹堡钢公司在2007年6~11月电炉生产期间,采用了几种不同的铁水配比进行生产:100%废钢、65%废钢+35%铁水、30%废钢+70%铁水,这再一次说明当废钢短缺时,电炉热装铁水可以灵活调节生产。 热装铁水增加了电炉选择废钢的余地。由于铁水中残余元素含量较低,因此电炉在热装较高的铁水配比时,可以使用较低级别的废钢作为原料。 由于电炉中炉料碳含量回收不稳定,许多钢厂利用高碳原料以期减少生产变化。当电炉使用大量生铁或铁水时,几乎可以不用额外添加含碳原料。假设电炉热装的铁水中碳含量为4%,废

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

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 钢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炼铁、炼钢、铸钢、轧钢等流程。 1. 炼铁 铁矿石的品种分为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褐铁矿2Fe2O3.3H2O、菱铁矿FeCO3。铁矿石中除铁的化合物外,还含有硅、锰、磷、硫等的化合物(统称为脉石)。铁矿石刚开采出来时无法直接用于冶炼,必须经过粉碎、选矿、洗矿等工序处理,变成铁精矿、粉矿,才能作为冶炼生铁的主要原料。 将铁精矿、粉矿,配加焦炭、熔剂,烧结后,放在100米高的高炉中,吹入1200摄氏度的热风。焦炭燃烧释放热量,6个小时后温度达到1500度,将铁矿融化成铁水,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将氧从铁水(氧化铁)中分离出来,换句话说CO作为还原剂将铁从铁水(氧化铁)中还原出来。熔剂,包括石灰石CaCO3、荧石CaF2,其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脉石结合形成低熔点、密度小、流动性好的熔渣,使之与铁液分离,以便获得较纯净的铁水。铁水即生铁液,然后被送往炼钢厂作为炼钢的原料。 宝钢炼铁车间由两座4063立米大型高炉组成,预留有第三座高炉的建设场地。全车间年产生铁600万吨(最终产量可达650万吨)。向炼钢车间热送576.6万吨铁水,钢锭模铸造车间热送6.78万吨,其余16.62万吨铁水送铸铁机铸块。全车间分两期建设,1号高炉计划1982年4季度投产,2号高炉计划1984年投产。全车间约占地572,000平米,采用半岛式布置,1、2高炉中心距370米,原料、燃料均用胶带运输机分别由原料场,烧结车间,炼焦车间送入矿槽、焦槽。筛下粉矿、碎焦亦由胶带运输机运出,转送烧结车间。铁水输送采用320吨鱼雷式混铁车。高炉煤气灰、垃圾、废铁的… 2. 炼钢 炼钢就是把原料(铁水)里过多的碳及硫、磷等杂质去掉并加入适量的合金成分。 最早的炼钢方法出现在1740 年,将生铁装入坩锅中,用火焰加热溶化炉料,之后将溶化的炉料浇铸成钢锭。1856 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发明了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第一次解决了铁水直接冶炼钢水的难题,从而使钢的质量得到提高,但此法不能脱硫,目前己被淘汰。

浅谈炉外精炼技术在铸钢生产中的应用

编号:AQ-Lw-01468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谈炉外精炼技术在铸钢生产 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refining technology in cast steel production

浅谈炉外精炼技术在铸钢生产中的 应用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铸造生产要经过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只要其中某一道工序或某一个过程失误,均会造成铸造缺陷。当然,同一类缺陷由于场合和零件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常言道“三分冶炼,七分铸造”。钢液质量与铸件的质量密切相关。本文中,主要论述如何通过炉外精炼技术为铸造生产提供优质的钢液。 1.炉外精炼技术简介 20世纪炼钢技术中的革新,主要是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和连续铸钢法。由于这些实用技术的采用,炼钢生产率飞速提高。炉外精炼技术是设置在转炉和连续铸钢间的连接工序,这一技术的实用化,大大提高并完善亨利贝塞麦发明的液态炼钢法。要提高铸钢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同样离不开冶金冶炼技术的发展。炉外精炼技术就是

铸件生产中的适用技术之一。 1.1炉外精炼技术的功能①脱氢、②脱氧、③脱碳、④脱硫、⑤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控制、⑥成分调整(添加合金)、⑦钢液成分及温度的微调及均匀化、⑧脱氮、⑨脱磷。针对上述功能,衍生出LF法、VD法、VOD法、RH法、SKF’法等炉外精炼设备。但对于各生产厂家具体使用哪种精炼设备,他们会综合考虑冶炼的钢种、生产量、粗/精炼的组合等,选择最适合的炉外精练法。 1.2电炉加钢包精炼炉双联工艺法简介目前,电弧炉炼钢是铸钢件生产中最广泛的炼钢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和热能熔化固体炉料,实现冶炼的目的。在电弧炉炼钢中为了清除钢液中的气体和夹杂物,通常通过脱碳反应形成钢液沸腾,对钢液激烈氧化。在下一步为了去除钢液中残余的氧,又需要对钢液进行脱氧,因此产生大量的夹杂物,这是电弧炉炼钢难以解决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冶金工作者多年努力,摸索出双联工艺法方案。即将原电弧炉炼钢的两大期——氧化期及还原期分别放在电弧炉和钢包精炼中进行,各自独立操作,以达到提高钢液的冶炼质

中国电弧炉炼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题 中国电弧炉炼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现状,并在阐述中国近年电弧炉炼钢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弧炉炼钢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弧炉,不锈钢,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Chinese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technologies and expounded China'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and problems, based on the proposed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problems and trends. Key Words:EAF,steel,present status,development trends 0 引言 电弧炉(electric arc furnace)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以上。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 通过金属电极或非金属电极产生电弧加热的工业炉叫做电弧炉。电弧炉按电弧形式可分为三相电弧炉、自耗电弧炉、单相电弧炉和电阻电弧炉等类型。电弧炼钢炉的

铁水包的制作工艺规程

铁水包的制作工艺规程 一.配料 1.铁水包外壳用d=22mm,材质为16Mn的钢板下料,下 料周边粗糙度为“25”。 2.出铁口导向板.翻包臂等用16Mn钢板下料,需金加工的按 图加工。 3.耳轴采用18MnMoNb锻件,锻件按JB/ZQ4000,7-84 标准V组验收,有缺陷者不得采用修补法使用,探伤应满足煅轧钢棒超声波探伤(GB4162-84)B级要求,耳轴调质处理硬度为HB=187-229。 4.销轴采用45#锻件,小轴采用20#锻件,然后金加工,销 轴需热处理调质HB217-255,表面淬火HRC40-50。 5.拉杆采用20#钢锻件,两端孔平行度要达到图纸要求。 6.其余螺栓.垫圈等为外购件,需附质保书。 二.拼装 1.铁水包外壳:件1板用4块卷制拼装,但必须按图要求进 行纵向拼接,件2必须用整板制成,不得拼接,拼装好后加工两个耳轴孔,两孔的同轴度不大于¢1.5mm. 2.装耳轴,两耳轴的同轴度为¢1.5mm,两耳轴中心线的位置 对壳体中心线的位置偏差纵横向为±1.5mm,垂直度极限 1

偏差为1/1000。 3.出铁水口进行卷板,然后拼在外壳上。 三.焊接 1.耳轴采用E6015-D1焊条,直流焊机反接,其余采用E50 焊条,焊条必须烘干350°--400°,时间控制在1-2小时,保温80--100℃,时间控制在1-2小时,焊接位置必须加 温至150°,焊口必须除锈.除油。 2.及1与件2焊口处上下600mm范围为超声波检测区域, 须打磨.除锈,用100%超声波探伤检查,以JB4730-94 标准II级为合格,件1拼装焊缝抽取20%进行探伤检查。 3.所有焊缝不允许相交应错开。 四.附件制作 1.翻包臂用16mm钢板焊接而成。 2.包底用筋板加强。 3.包体底部焊导向板,翻包臂吊耳等。 4.安装销轴.小轴.拉杆等附件,保证铁水包翻转灵活.拉杆脱 钩阻碍。 5.附件焊接按JB/ZQ4000.3—86规定进行。 2

我国电炉炼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我国电炉炼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现代炼钢流程主要是转炉流程和电炉流程。2004年世界粗钢产量达10.548亿t,其中转炉钢66452万t,占63%,电炉钢35652万t,占33.8%。我国钢产量27470万t,其中转炉钢23271万t,占85.72%,电炉钢4167.1万t,仅占15.17%。 笔者在此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电炉钢比例逐年下降的原因,讨论了为什么要重视电炉钢的发展,指出了在目前我国废钢资源及电力紧缺的条件下,发展电炉炼钢的方法及技术措施,认为目前应考虑对发展我国现代电炉炼钢的第二轮投资。 国外电炉炼钢的发展情况 自上世纪中叶至今,尽管转炉炼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世界电炉钢比例不断增长,从1950年的7.3%增长到2004年的33.8%。 电炉钢比例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跟高炉转炉长流程相比,电炉炼钢具有固定投资小,消耗铁矿石,焦炭,水等资源少,占地面积小,可比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少,工厂可接近资源产地及市场,启动及停炉灵活等优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 本世纪前四年,世界上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主要产钢国家各国粗钢产量稳步增长,电炉钢比例不同国家有增有减,总体上有所降低,从2001年至2003年电炉钢的比例从35%下降至33.1%。2004年虽然粗钢产量增长迅速,但世界电炉钢比例从33.1%上升至33.8%。我国现代电炉炼钢的发展情况 我国现代电炉炼钢始于1993年原冶金部和上海市在上海召开的“当代电炉流程和电炉工程问题研讨会”(以下简称第一次上海会议)。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引导,支持钢铁企业进行了对现代电炉流程的一轮投资,依靠引进国外现代电炉流程先进技术,在我国建成了一批“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的先进电炉流程。 从1993年至今,我国电炉钢生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在1993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我国电炉钢产量在1800~2000万t波动,电炉钢比例逐年下降,从23.2%下降至15.7%。这是由于一方面淘汰了大量落后的小电炉,使得我国电炉钢产量下降,另一方面新投产的大电炉产量还是不够高,致使电炉钢产量在一个水平线上波动,另外由于转炉钢产量的迅速增长,电炉钢产量增长比较慢,致使电炉钢比例下降,但这也正好说明“第一次上海会议”的意义及影响,如果没有1993年的“第一次上海会议”,在小电炉大量被淘汰的情况下,2000年我国电炉钢的比例恐怕还会低很多。 从2000年至2003年,在世界电炉钢比例有所下降的同时,我国电炉钢比例却走出了低谷有所回升。从2000年的15.7%上升到2003年的17.6%。电炉钢比例回升说明在这一阶段,虽然全国钢产量迅速增长,但电炉钢增长的速度比钢总量增长的速度更快。 在2001-2003年间,我国钢生产迅速发展,年增长速率达20~22%,远高于世界同期增长速度。电炉钢增长速度更高,达27-28%,电炉钢比例回升了约2个百分点。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经典之作)

本次将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高炉炼铁工艺流程详解 二、高炉炼铁原理 三、高炉冶炼主要工艺设备简介 四、高炉炼铁用的原料 附:高炉炉本体主要组成部分介绍以及高炉操作知识 工艺设备相见文库文档: 一、高炉炼铁工艺流程详解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详图如下图所示:

炼铁过程实质上是将铁从其自然形态——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过程。 炼铁方法主要有高炉法、直

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其原理是矿石在特定的气氛中(还原物质CO、H2、C;适宜温度等)通过物化反应获取还原后的生铁。生铁除了少部分用于铸造外,绝大部分是作为炼钢原料。 高炉炼铁是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法是由古代竖炉炼铁发展、改进而成的。尽管世界各国研究发展了很多新的炼铁法,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这种方法生产的铁仍占世界铁总产量的95%以上。 炼铁工艺是是将含铁原料(烧结矿、球团矿或铁矿)、燃料(焦炭、煤粉等)及其它辅助原料(石灰石、白云石、锰矿等)按一定比例自高炉炉顶装入高炉,并由热风炉在高炉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向高炉内鼓入热风助焦炭燃烧(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原料、燃料随着炉内熔炼等过程的进行而下降,在炉料下降和上升的煤气相遇,先后发生传热、还原、熔化、脱炭作用而生成生铁,铁矿石原料中的杂质与加入炉内的熔剂相结合而成渣,炉底铁水间断地放出装入铁水罐,送往炼钢厂。同时产生高炉煤气,炉渣两种副产品,高炉渣铁主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自渣口排出后,经水淬处理后全部作为水泥生产原料;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炼铁工艺流程和主要排污节点见上图。

电弧炉炼钢的原理和工艺的详细过程

电弧炉炼钢的原理和工艺的详细过程 最佳答案 工艺一般都是老三期干法可分为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 原理:电炉练刚.电炉练钢是利用电能来作热源进行冶炼. 常用的电路有电弧炉和感应炉两种,而电弧炉练钢占电炉练钢产量的决大部分.一般所说电炉就是指电弧炉. 电炉可全部用废钢做为金属原料,可冶炼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严格的钢,如特殊工具钢,航空用钢和不锈刚等. 电炉按所有的炉衬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目前主要用碱性电炉,这种炉子可以有效地祛除钢中的硫,这是其他练钢方法所及的.随着世界钢铁生产的发展,电炉钢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占世界钢产量的30%左右,尤其以电路-连铸-连扎为特点的电炉短流程工艺的确立,使电炉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世界上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电炉主要有超功率电炉,直流电路,双壳电炉,坚炉电炉

等.随着炉外精练工艺的发展,电炉作为初练炉的功能更加突出.电炉-精练炉的联合超作,使电炉的冶炼周期大大缩短,有生产节奏转炉化的趋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累啊~~本人就是电炉练钢的本质料全部来源书) 电弧炉熔炼 (1)电弧炉构造及工作原理 电弧炉熔炼是利用石墨电极与铁料(铁液)之间产生电弧所发生的热量来熔化铁料和使铁液进行过热的。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是三相电弧炉,其炉体部分的构造示于图1。在电弧炉熔炼过程中,当铁料熔清后,进一步地提高温度及调整化学成分的冶炼操作是在熔渣覆盖铁液的条件下进行。电弧炉依照炉渣和炉衬耐火材料的性质而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碱性电弧炉具有脱硫和脱磷的能力。 (2)弧炉熔炼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电弧炉熔炼的优点是熔化固体炉料的 能力强,而且铁液是在熔渣覆盖条件下进行过热和调整化学成分的,故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铁液吸气和元素的氧化。这为熔炼低碳铸铁和合金铸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电弧炉的缺点是耗电能多,从熔化的角度看不如冲天炉经济,故铸铁生产上常采用冲天一电弧炉双联法熔炼。由于碱性电弧炉衬耐急冷急热性差,在间歇式熔炼条件下,炉衬寿命短,导致熔炼成本高,故多采用酸性电弧炉与冲天炉相配合。 图三相电弧炉体剖面简图

我国电弧炉炼钢发展现状

我国电弧炉炼钢发展现状 1 中国电弧炉炼钢产量持续增长 2003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比最高达17.6%,2016年占比下滑到最低点7.3%,产量仅为5884万吨。200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2.22亿吨,2016年增加到8.08亿吨,主要是由于转炉钢产量的提高。 造成电炉钢产量比例低的原因是电炉炼钢成本方面的竞争力低于转炉炼钢。主要原因是2003-2016年间,①国内废钢资源的供应紧张,废钢使用成本高;②工业电价偏高,造成电炉炼钢铁水兑入比例持续升高,甚至出现了不用废钢的全铁水电炉转炉化冶炼方式,不能充分发挥电弧炉炼钢在资源能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的优势;③由于炉外精炼技术的完善,一些原来由电炉流程生产的轴承钢、齿轮钢以及不锈钢等传统特钢产品,转炉流程占了大部分产量,电炉炼钢除在铸造行业及高合金钢生产领域仍占一定地位外,生产特钢的优势明显下降,严重阻碍了电弧炉炼钢产量及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2017年国家大力淘汰中频炉“地条钢”产能1.2亿吨,落后钢铁产能500 0万吨,废钢量达1.4亿吨,废钢资源以及电力供应情况得到改善。同时,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及加强环保督察等工作的日益重视,不少电炉生产企业积极复产或部分企业新上电弧炉,为中国电炉炼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17年我国

电炉钢产量约7750万吨,2018年全国电炉钢产量将继续增加,具有明确计划投产的电弧炉产能合计1560万吨左右,再加上2017年新建和复产产能的完全释放、老电弧炉的技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增量有可能超过3000万吨。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国电炉钢产量累计约为5183.2万吨,所占比例为11.9%,预计2018年全年产量有望达到1亿吨。目前,还有56座电炉计划2018-2023年投产,产能约4700万吨。预计2025年中国废钢产生量将达2.8亿吨,巨大的废钢资源量,必然促进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弧炉炼钢产量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预计2025年电弧炉生产的粗钢产量占比将达到20%-25%。 2 电弧炉所用原燃料结构 2.1 电弧炉所用的金属料 废钢是电弧炉冶炼的最主要原料。废钢资源不足是影响电弧炉炼钢发展的主要原因。废钢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即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产废钢、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废钢、社会(生产、生活、国防等)废弃钢铁材料(包括拆旧废钢如:报废汽车、舰船、钢结构桥梁与建筑钢等)。由于技术的进步,前两个原因产生的废钢量下降,社会废钢量不断增加。由于社会废钢重复使用或含有较多量的Cu、Sn、As、Pb等不易去除的有害元素,造成一些有害元素在钢中富集,废钢质量下降。为了解决废钢短缺及质量下降的问题,必须开发废钢替代品。目前,主要的废钢替代品有:铁水(生铁)、直接还原铁(DRI)、脱碳粒铁、碳化铁、复合金属料等。 2.1.1 铁水(生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