钪的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钪的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钪的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4.03.009

钪的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杨海琼,董海刚,赵家春,李博捷,范兴祥,吴跃东,吴晓峰,童伟锋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106)

摘要:综述了从矿石、氯化物烟尘、赤泥、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主要工艺技术。根据国内外回收、提取钪的现状,从赤泥及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随着多种高效、清洁萃取剂的开发及应用,萃取法在回收钪方面的工业应用较为广泛,开发低成本、高容量、无毒性或低毒性、无污染的萃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寻求较易的分离、提纯钪的新工艺,是今后钪回收、提取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含钪物料;钪;回收;提取;进展

中图分类号:TF8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4)03-0000-00

Research Progress on Scandium Recovery Technologies

YANG Hai-qiong, DONG Hai-gang, ZHAO Jia-chun, LI Bo-jie, FAN Xing-xiang, WU Yue-dong, WU Xiao-feng, TONG Wei-feng (Kunming Institute of Precious Metals, Sino-Platinum Metals Co. Ltd,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latinum Metals, Kunming 650106, China)

Abstract:Technologies to recover scandium from ores, chloride dust, red mud, smelting waste solution were summariz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scandium recovery technologies, the processes to recover scandium from red mud and smelting waste solution are relatively mature. With a fast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efficient and clean extractant, extraction process is widely applied in industry. Developing non-toxic or low toxic, non-pollution extractant with low-cost and high extraction capacity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Meanwhile, seeking easie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scandium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for scandium recovery in future. Key words: scandium bearing materials; scandium; recovery; extraction; development

全球钪储量约为200万t,中国占27.5%,居世界第一。已知的含钪矿物种类多达800多种,矿物组成复杂,含钪量低,并且以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分布于其它矿物中,富集、分离和提取高纯钪的过程相当复杂。钪及其化合物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光源、航天、化工、冶金等领域。在钪消耗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寻求更多含钪物料,且有效从中提取回收钪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1-3]。

1 从含钪矿石中回收钪

1.1 白云鄂博矿

白云鄂博矿中含钪矿物主要是钠闪石和钠辉石,钪以类质同象的形态存在于矿物中,提取钪的方法主要有碱法、酸浸、活化分解—浸出法[4]。

碱法[5-7]是指使含钪硅酸盐矿物与浓NaOH溶液在沸腾下发生分解反应,硅酸盐矿物结构被打开,Sc3+游离出来,与OHˉ结合生成Sc(OH)3沉淀,大量的硅以硅酸钠可溶盐被洗去,实现钪与硅酸盐矿物的分离。马升峰[4]采用浓度60%的NaOH溶液,按矿碱比1∶1.7浸出7 h,钪浸出率为85.83%。此方法钪浸出率高,但试剂用量大,过滤水洗过程中固液分离困难,回收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酸浸[8]是采用无机酸或混酸对含钪矿物进行浸出,使其中的钪以无机酸盐形式进入溶液。文献[4]采用10 mol/L盐酸作为浸出剂,按固液比1∶4,在90 ℃浸出8 h,钪浸出率仅为35.5%。该方法需要采用高酸度、高温条件,反应时间长,钪浸出率低,成本高,不够经济。

活化分解—浸出[9-12]是指在含钪矿物中加入适量活化剂,进行高温焙烧,然后对渣进行浸出,使钪进入溶液。马升峰[4]在活化剂用量60%,950 ℃焙烧时间1.5 h,焙砂用6 mol/L盐酸,固液比1∶4,浸出时间6 h的条件下,钪浸出率达到99.38%。与碱法和酸浸相比,此方法浸出率高,浸出时间缩短,但同时也存在高温、工作量大,浸出剂用量大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3-08-26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63203)

作者简介:杨海琼(1989-),女,云南大理人,助理工程师.

1.2 长江淤沙

长江三峡库尾重庆段淤砂是一种以高硅、高钙镁、高铝型脉石矿物为主,含有少量铁和钛成分复杂的矿物群体,含钪6.6 g/t,其中钛铁矿、钛辉石含钪量最高,分别为101 g/t和121 g/t[2]。张宗华等[13]首先采用选矿工艺得到钪含量96.23 g/t的钪精矿,回收率62.11%;再用22.8%的盐酸在液固比2∶1,助溶剂40 g/kg的条件下在90 ℃搅拌浸出10 h,钪浸出率为80.28%,最后采用TBP萃取,钪萃取率为90.27%,萃取液与草酸+氢氧化钠转相得到钪的粗产品。从长江三峡库尾重庆段淤砂中回收钪存在的问题是,浸出液中杂质成分多样、复杂,回收工艺复杂,酸洗液量大,酸度高,处理量大,生产周期长。

1.3 钨副产物(钨渣)

钨矿物在高温下加碱焙烧,再经水溶液湿法分解,得到钨初级产品(钨酸钠、仲钨酸铵等)和固体废渣(即钨渣)。钪以钨酸钪和羟基钪的形式存在于钨渣中,Sc2O3含量可达200~400×10-6。钨渣是提取氧化钪的一种重要资源[14-17]。据报道[18-19],先采用硫酸分解,然后用萃取剂(二乙醚硫氰酸盐、伯胺、异戊醇、乙酸丁醋、苯乙酮、二乙醚等)萃取钪,再经反萃、沉淀,最后可以获得纯Sc2O3。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时,可选用酸性磷类或伯胺类萃取剂使钨渣浸出液中的钪与大量铁、锰等杂质有效分离;如果使用盐酸作为浸出剂,需要在高于9 mol/L 盐酸浓度或氯离子浓度300 g/L的条件下,使用中性磷类萃取剂从钨渣浸出液中萃取钪才有较好效果,因此往往选用硫酸从钨渣中浸出钪。钟学明[21]采用硫酸为浸出剂浸出钨渣,钪进入浸出液,再用伯胺N1923萃取富集钪,硫酸和双氧水洗涤分离钍、铁、钛和稀土,盐酸反萃,叔胺N235萃取再次分离铁,萃余液经氨水和草酸两次沉淀后得到草酸钪,草酸钪灼烧后即可得到纯度为90%、回收率达82%的氧化钪。此工艺溶剂萃取分离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好,但整个过程产生大量低浓度酸,处理量大,耗时长。

1.4 锰副产物

我国的锰矿资源伴生钪品位可达到180×10-6,钪主要以离子吸附形式不均匀地赋存于锰矿物中。应先破坏锰基体,将锰浸出,才能使钪也被浸出。要提高钪浸出率,通常采用还原浸出工艺[14]。龚晓宁等[22]以葡萄糖和废铁屑作为还原剂,用硫酸浸出贫锰矿,钪浸出率可达86.27%。张泽强[23]研究表明,如采用P204作萃取剂,钪萃取率仅有79.73%;如采用P204、TBP和Octanol-2三元萃取剂,钪萃取率可提高到96.82%~97.88%,且分相快。此方法简单、有效,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萃取剂,萃取剂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使萃取分配比大大提高,提高收率,是一种很有效的萃取新技术。

2 从氯化物烟尘中提取钪

高钛渣高温沸腾氯化制取四氯化钛时,钪以ScCl3的形式进入烟尘并被集尘器收集,其含量可达(400~1 200)×10-6,是一种很好的提钪原料[1]。Songliliu[24]研究表明,在氯化灰尘粒径为44 μm,盐酸浓度15%,液固比2∶1的条件下,在28 ℃浸出1 h,钪的平均浸出率高达92.5%。孙本良等[25-26]采用2%盐酸水溶液作为浸出剂,在室温条件下,液固比为1∶2时,钪的浸出率可达82%以上,再通过沉淀、萃取等工艺,最终钪的总回收率可达约80%。此工艺可有效去除铁、锰杂质,有利于钪的提取,但多次沉淀、萃取分离杂质富集钪,周期长,处理难度大。

3 从赤泥中回收钪

据报道[27-31],在铝土矿中伴生有钪储量75%~80%的钪资源,在生产氧化铝过程中,98%~100%的钪富集在赤泥中,最高含量达到0.02%,随着铝工业的发展和铝土矿石品位的降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赤泥产生,因此从赤泥中回收钪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目前从赤泥中提钪的方法主要有:

1)还原熔炼法[32]。先将赤泥、石灰石、焦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匀造球团,然后进行还原熔炼,钪与铁分离进入炉渣,渣中钪含量为0.012%,再用酸浸—萃取工艺回收其中的钪。

LuigePiga等[33]研究表明,赤泥在混料机内与焦炭和石灰石混合造块,在电弧炉中进行还原熔炼,钪进入炉渣,炉渣经硫酸浸出,浸出液用5%的P204萃取分离,再用10%Na2CO3反萃,反萃液经水解分离出氢氧化钛,灼烧得TiO2,水解后的溶液可以用来提钪。还原熔炼法适合于含铁量较高的赤泥的处理,渣和铁水较易分离,而我国的赤泥普遍是低铁高钙,因而该方法不适合处理我国赤泥。

2)硫酸化焙烧、浸出[35]。将赤泥与浓硫酸混合进行焙烧,焙烧产物采用稀硫酸浸出,再通过沉淀法、萃取法等从浸出液中回收钪。文献[28]表明,赤泥与浓硫酸混匀后在200 ℃焙烧1 h,再用2.5 mol/L硫酸浸出,液固比10∶1,反应时间40 min,钪进入浸出液,用D2EHPA-煤油萃取,稀盐酸反萃,草酸沉淀,800 ℃煅烧,最终产品为粗氧化钪,钪回收率大于90%。

3)碳酸钠溶液浸出[36]。用碳酸钠溶液浸出赤泥后的产物又称为白泥,其钪含量是赤泥的1.65倍。赤泥用碳酸钠溶液浸出,经过多次酸化、沉淀除杂,最终使钪转化为氟化物,再经过乙醚萃取、草酸沉淀、煅烧等工序

处理后,可得纯度大于99.7%的Sc2O3,钪回收率60%~80%[12]。但该工艺经过多步分离除杂,钪总回收率低。

4)酸浸法[37-40]。通过酸浸使钪进入溶液,再用离子交换法、萃取法、沉淀法等从浸出液中回收钪。Shinde 等[41]用炼钢厂的废酸洗液浸出赤泥,浸出液中钪浓度为10 mg/L左右,可以用KFP-12和KB2-7P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工艺全部回收,此工艺使用离子交换法,工艺简单快捷,对环境污染小,但交换树脂吸附容量有限,交换树脂再生次数只能达到7~8次。陈肖虎等[42]研究表明,在逆流循环浸出3次,硫酸质量浓度920 g/L,浸出温度90 ℃,液固比5∶1的条件下,钪浸出率达90%以上。此工艺采用逆流循环,浸出液可循环利用,减少硫酸消耗量,提高了硫酸的利用率,最大限度提高钪的浸出率,但同时赤泥中的大量杂质也被浸出,对后续钪的提纯有很大影响。

王克勤等[43]采用6 mol/L盐酸为浸出剂,在液固比5∶1的条件下,于60 ℃浸出1 h,钪浸出率大于85%。此方法能耗低,浸出率高,但酸耗量大,对设备要求高。姜平国等[44]采用3%P204+5%环烷酸+煤油从盐酸浸出液中萃取钪,6 mol/L盐酸和蒸馏水洗涤,再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萃,最终得到Sc2O3纯度为50.9%的钪富集物。此工艺使用高浓度盐酸洗涤有机相,使钪与铁、铝、稀土等分离,但影响分离的参数较多,并未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得到钪富集物中钪纯度低。

4 从废液中回收钪

硫酸法从钛铁矿中生产钛白时产生的水解母液、冶炼锆精矿产生的废酸液、铀矿石加工排放的废酸液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钪[2],均可以作为回收钪的原料。

4.1 从钛白废液中回收钪

硫酸法生产钛白的水解母液中,钪含量约20 mg/L,每生产1 t钛白粉可以产生6~7 m3的废酸液,因此钪的总回收量是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巨大[45-48]。李勇明等[49]在对钛白水解母液中提取钪的研究中指出,采用P204与TBP协同萃取,用盐酸洗涤铁、锰,(H2SO4+H2O2)15级逆流洗钛,反萃液再经多次草酸沉淀、煅烧提纯路线,但在洗涤过程中产生大量低浓度废酸并且洗涤占提钪成本的70%以上,不经济。李海等[50]采用二次萃取富集、一次水解除杂、二次草酸提纯工艺提取钛白废酸中的钪,可使钪与钛质量比由原废酸中的1∶136富集到20∶1。此工艺省去了硫酸洗钛过程,降低了操作费用,反萃过程分相速度快,器壁无粘连现象,但产生大量低浓度酸,处理难度大,加大工作量。

4.2 从锆处理废液中回收钪

锆精矿中一般含钪0.08%,锆精矿加入石灰、氯化钙后在1 100~1 200 ℃焙烧,焙砂回收锆后,原料中60%的钪富集在水解母液中,采用石灰中和、萃取、反萃、洗涤除杂、草酸沉淀、灼烧等工序处理后,可得纯度较高的氧化钪产品[14,50]。

陈卫平等[51]采用体积百分比70%~99%P305与体积百分比1%~30%P507组成的混合物萃取以氯氧化锆结晶母液时形成的废酸液(钪含量大于0.5 g/L),钪总回收率大于80%。此方法可回收该废酸液中的钪,但由于该废液中同时还含有大量与钪性质相似的钛、锆、钍及其他稀土元素,萃取分离钪工艺复杂,困难。

4.3 从铀矿加工的废液中回收钪

铀矿石经酸浸后,浸出液中氧化钪含量为0.01~0.04 g/L。先加入盐析剂硝酸,乙醚萃取除铀、酸化,然后采用TBP萃取、洗涤除铁、盐酸反萃、乙醚—硫氰酸盐萃取净化,最终产品为纯度大于99.5%的Sc2O3,钪回收率大于61%[14]。有人[2,14]采用含0.1 mol/L十二烷基磷酸的煤油溶液从铀矿浸出液中萃取铀和钪,盐酸反萃铀后,钪留在有机相中,当浓度累积达到0.1 g/L时,再用氢氟酸反萃钪、盐酸溶解、水解沉淀法除杂后,用TBP从净化液中萃取或乙二醚从氯化物一硫氰酸盐溶液中萃取,可以得到纯度99.5%的Sc2O3。

国外[14]研究了一种用D2EHPA-煤油(添加有4%壬醇)从铀矿加工排放的废酸液中萃取钪的工艺,先用铁屑将溶液中的Fe(Ⅲ)还原成Fe(Ⅱ)后再进行萃取,用0.45 mol/L硫酸溶液洗涤有机相,除去共萃取的稀土、钍、锆、钛等杂质。用0.25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钪,得到Sc2O3品位90%的氢氧化钪。将氢氧化钪溶于硝酸中并用TBP萃取钪,反萃取后用草酸沉淀,煅烧草酸钪后得纯度为99.8%的氧化钪,回收率接近80%。目前国内外从铀矿加工的废液中回收钪主要采用萃取—沉淀法,回收率低。

5 结论

目前,钪主要从矿石、氯化物烟尘、赤泥、冶炼废液中回收提取,从赤泥、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工艺技术较为成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回收工艺复杂、成本太高、回收率低。有必要开发低成本、高容量、无毒性或低毒性、无污染的试剂,寻求廉价、较易分离、提纯钪的新工艺,提高钪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张忠宝,张宗华. 钪的资源与提取技术[J]. 云南冶金,2006,35(5):23-26.

[2] 王普蓉,戴惠新,高利坤,等. 钪的回收及提取现状[J]. 稀有金属,2012,36(3):501-506.

[3] 陈孝妍,王仰东,王海玲. 钪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提炼新工艺探讨[J]. 吉林地质,2012,31(3):119-121.

[4] 马升峰. 白云鄂博稀选尾矿中钪的提取工艺研究[D]. 内蒙古包头:内蒙古大学,2012.

[5] 徐光宪. 稀土[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1-28.

[6] 韩学印,李良水,常叔,等. 浓NaOH溶液分解稀土矿物的研究[J]. 稀土,1985,6(3):39-44.

[7] 刘海蛟. 浓NaOH溶液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矿的工艺研究[D]. 内蒙古包头:内蒙古大学,2010.

[8] 李良才. 稀土提取及分离[M]. 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87-192.

[9] 吴文远,胡广勇,孙树臣,等. CaO和NaCl焙烧混合稀土精矿过程中的分解反应[J]. 中国稀土学报,2002,23(2):13-15.

[10] Wu W Y,Bian X. Reaction process of monazite and bastnaesite mixed rare earth minerals calcined by CaO-NaCl-CaCl2[J].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2007,17:864-868.

[11] 王秀艳,李梅,许延辉,等. 包头稀土粘矿浓硫酸焙烧反应机理研究[J]. 湿法冶金,2006,25(3):134-137.

[12] 陈旭东,吴文远,孙树臣,等. CaO-NaCl 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研究[J]. 稀土,2004,25(1):32-34.

[13] 张宗华,高利坤,陈晓鸣. 长江淤砂提钪综合利用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9(4):53-56.

[14] 张邦安. 从钨、锡、铀、钛、铝、锆等矿物质原料中提取钪(综述)[J]. 湿法冶金,1989,8(3):38- 41.

[15] 徐廷华,邓佐国,李伟,等. 从钨渣浸出液中提取杭的研究[J]. 江西有色金属,1997,11(4):32-36.

[16] 杨革. 从钨渣中提取高纯氧化钪[J]. 湖南有色金属,2001,17(1):18-20.

[17] 张春明. 中国钨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思考[J]. 中国钨业,2011,26(2):1-5.

[18] 徐进修. 从含钪原料综合回收氧化钪[J]. 广西冶金,1986(2):45-55.

[19] 柯家骏. 湿法冶金提钪的进展[J]. 稀有金属,1987,11(5):372-376.

[20] 王应玮,刘萱念,杨学群,等. 伯胺N1923萃取稀土的研究Ⅱ-微量钪与稀土的分离[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6(1):74-80.

[21] 钟学明. 从钨渣中提取氧化钪的工艺研究[J]. 江西冶金,2002,22(3):19-22.

[22] 龚小宁,龚惠峰,张泽强. 从含钪锰矿石中浸出钪的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95(6):9-11.

[23] 张泽强. 从含钪锰矿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钪武[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9,21(3):38-40.

[24] Song li Liu.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ching Scandium from Chloride Dust[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548:305-308.

[25] 孙本良,肖飞,翟玉春,等. 含钪氯化烟尘的盐酸浸出液中钪与铁、锰的分离[J]. 稀土,1997,18(4):12-15.

[26] 孙本良,田彦文,翟玉春,等. 氯化烟尘中钪浸出条件的试验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8(6):606-609.

[27] 南相莉,张廷安,刘燕,等. 我国赤泥综合利用分析[J]. 过程工程学报,2010,10(增刊1):264-270.

[28] 司秀芬,邓佐国,徐廷华. 赤泥提钪综述[J]. 江西有色金属,2003,17(2):28-31.

[29] 朱军,兰建凯. 赤泥的综合回收与利用[J]. 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2):52-54.

[30] 王毅军,何清平,黎春祥. 一种从铝钪合金冶炼废料中分离回收氧化钪的方法:中国,CN102021343A[P]. 2011-04-20.

[31] Yatsenko P, Pyagai I N. Red Mud Mulp Carbonization with Scandium Extraction during Alumina Production[J].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0,44(4):563-568.

[32] Xu Shaoquan, Li Suqing. Review of the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scandium in China (1978-1991)[J]. Hydrometallurgy,1996,42(3):337-343.

[33] LuigePiga, FaustoPocaietti, Luisa Stoppa. Recovering Metals from Red Mud Generate during Alumina Production[J]. JOM,1993,45(11):54-59.

[34] 王克勤,于永波,王皓,等. 从赤泥中提取钪的工艺现状[J]. 轻金属,2008(10):16-19.

[35] Palant A A, Petrova V A. Scandium extraction from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spoly (2-Ethylhexyl) Phosphonitrllic Acid[J]. Russi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1997,42(6):943-946.

[36] Ochsenkühnü-Petropulu M, Lyberopulu Th, Parissakis G. Elective Separation and of Determination of Scandium from Yttrium and Lanthanides in Red Mud by a Combined IonExchange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J]. Analytica

Chimica Acta,1995,315(1/2):231-237.

[37] 邵明望. 赤泥的综合利用-从赤泥中提取稀土金属(Sc)[J].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1993,9(3):49-50.

[38] 尹中林. 从平果铝矿的拜耳法赤泥中提取Sc2O3的初步试验研究[J]. 铝镁通讯,1989(3):15-23.

[39] 王晓娟,李小康. 乳状液膜法从赤泥浸出液中提取钪[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8(2):25-27.

[40] 薛安,陈肖虎,唐晓宁. 赤泥中浸出钪的工艺条件及动力学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0(2):51-54.

[41] ShindeV M, Bhilare N G.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Scsalicylate with tripheny/phosphine oxide[J]. 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1997,357(4):402-407.

[42] 陈肖虎,唐晓宁,薛安. 赤泥中钪的循环浸出研究[J]. 湿法冶金,2011,30(1):41-43.

[43] 王克勤,于永波,王皓,等. 赤泥盐酸浸出提取钪的试验研究[J]. 稀土,2010,31(1):95-98.

[44] 姜国平,廖春发. 从赤泥盐酸浸出液中提取钪的工艺研究[J]. 中国有色冶金,2012,41(1):66-68.

[45] 钱晓泰,陈卫平,陈青松,等. 钛白废水中钪钛的回收方法:中国,CN102703709A[P]. 2012-10-03.

[46] Zhang Pingwei, You Shutong, Zhang Li. A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high purity scandium oxide[J]. Hydrometally,1997,47(1):47-56.

[47] 宋宇,李婷,邓燕,等. 硫酸法钛白浓废酸的综合治理[J]. 大众科技,2011(9):100-102.

[48] 李潜,张启修. 萃取法回收钛白水解废酸中硫酸的实验研究[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3,31(1):4-7.

[49] 李勇明,陈建军. 对钛白水解母液中提抗工艺流程的改进研究[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997,25(1):1-4.

[50] 李海,童张法,陈志传,等. 钛白废酸中钪的提取工艺改进[J]. 无机盐工业,2006,38(9):51-53.

[51] 陈卫平,刘荣丽,钱晓泰,等. 从氯氧化锆废酸液中回收钪的方法和萃取剂:中国,CN102863004A[P]. 2013-01-09.

浅谈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未来发展

浅谈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相应产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选矿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步较快为该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成熟的工艺和技术。进一步研究开发目标是实施节能新工艺和全面综合开发利用建立现代矿业生态工业园示范区。本文主要根据成矿类型、分布特点、资源条件、采选技术条件、开采方式、选矿一般工艺流程和矿产品的销售成本,分析了开发利用超贫磁铁矿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现状;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1钒钛磁铁矿理论概述分析 含钒钛磁铁矿岩体分为基性岩(辉长岩)型和基性-超基性岩(辉长岩-辉石岩-辉岩)型两大类,前者有攀枝花、白马、太和HYPERLINK”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8e13793510.html,/view/36919.htm”等矿床,后者有红格、新街HYPERLINK”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8e13793510.html,/view/1106895.htm”等矿床。总的来说,两种类型的地质特征基本相同,前者相当于后者的基性岩相带部分的特征,后者除铁、钛、钒外,伴生的铬、钴、镍和铂族组分含量较高,因而综合利用价值更大。钒钛磁铁矿不仅是铁的重要来源,而且伴生的钒、钛、铬、钴、镍、铂族和钪等多种组份,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超贫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北承德、赤峰宁城、辽宁北票等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规模巨大,为含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侵入体,承德地区共出露大小超贫钒钛磁铁矿成矿岩体、岩株磁性异常区近180个,为岩体型矿化,矿体厚大。 2钛矿的生产及市场情况分析 我国的钛矿采选非常分散,据不完全统计,有80多家经营钛矿的采选厂,每年只生产约7×105t~8×105t钛精矿。现在造成钛矿分散经营的原因,一是体制问题,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发现大型钛砂矿床,不便于集中开采。这种钛矿分散经营状况,对钛和钛白生产的大型化是不利的。 目前国内市场对钛矿的需求量约5×105t(以矿中TiO2计),因为国内天然金红石生产量很少,全部用钛铁矿约需1×106t。国内年产钛铁矿精矿约为8×105t,在钛白生产大幅度增产的情况下,已发生过供不应求的局面,从澳大利亚进口天然金红石和钛铁矿,也从越南和朝鲜进口钛铁矿。 3钒钛磁铁矿综合回收现状分析 3.1现行流程只实现了铁、钒和钛的回收,其它有益元素如:镓、钪和锌等未实现回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经分析高炉烟筒灰中含有锌,含量已达到回收利用的价值,有些企业未对该废资源进行回收,采用外卖方式消耗掉;经检

顺酐的基本概况

顺酐的基本概况 1.1 顺酐的基本概况 顺酐是顺丁烯二酸酐的简称,又名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 英文名称:cis-butenedioic anhydride;Mateic anhydride;简称MA; 分子式:C4H2O3; 分子量:98.06; CAS RN:108-31-6。 结构式: 图1.1 顺酐的结构图 顺酐是一种常用的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原料。 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醇酸树脂。此外,以顺酐为原料还可以生产1,4-丁二醇(BOD)、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一系列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国际上工业化生产顺酐的工艺路线主要为正丁烷法氧化法,其次为苯氧化法,我国主要采用苯氧化法。 近年来,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无论是我国顺酐的生产技术,还是生产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1.2 顺酐的理化性质 顺酐为斜方晶系无色针状或片状结晶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分子式C4H2O3,分子量98.06,熔点52.8℃,沸点202℃,相对密度1.48,闪点110℃,易升华,在较低温度下(60~80℃)也能升华。顺酐易溶于水、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四氯化碳和粗汽油。顺酐的粉尘和蒸汽均易燃易爆,对人有刺激,而且会烧伤人体皮肤。 表1.1 顺酐的理化性质 1.3 顺酐的质量指标 1.4 顺酐的安全、包装及运输等 顺酐属低毒类。在工业使用中应严格防止污染皮肤和眼睛,加强通风。尽量避免呼吸道吸入。 顺酐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贮存期3个月~1年。 工业顺酐产品包装一般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净重25kg。或20′集装箱可装18吨(打托盘)或20吨(不打托盘)。850Kg 塑编袋20′集装箱可装17吨(打托盘)。 顺酐运输中防火、防潮、防雨淋、防日晒,贮存期三个月—壹年。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勿与酸、碱混放,避免与氧化、腐蚀性物质接触,以免产品变质,运输时注意小心轻放,防止包装袋破损。 内容摘自六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e13793510.html,)发布《顺酐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设备及回收管理方法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及回收管理方法,该装置包括进料部分、动力传送和分拣装置部分、贮存箱体部分、自动化传感部分和中央处理器,进料部分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通过箱体框架与其下部的动力传送和分拣装置部分相连接,贮存箱体位于动力传送和分拣装置部分的下面,自动化传感部分紧贴贮存箱体下表面,位于整个装置的最下部并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中央处理器位于整个箱体表面的左上部;回收管理方法是利用其自身配备的单片机通过互联网(有线或无线)实时传输至大数据云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存储并将数据传递到工业垃圾回收设备制造方的终端移动程序并通过导航定位获取全国各地工业垃圾产生处的具体位置并回收。 权利要求书 1.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部分、动力传送和分拣装置部分、贮存箱体部分、自动化传感部分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进料部分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通过箱体框架与其下部的动力传送和分拣装置部分相连接,贮存箱体位于动力传送和分拣装置部分的下面,自动化传感部分紧贴贮存箱体下表面,位于整个装置的最下部并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中央处理器位于整个箱体表面的左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部分包括框架和进料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送和分拣装置部分包

括电动机及链轮、动力链条、永磁传动带主动轮及链轮、永磁传输带从动轮、永磁块、永磁传输带、分离挡板、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主动轮及链轮、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从动轮、非钢铁垃圾传输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贮存箱体部分包括废钢铁储槽和非钢铁垃圾储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化传感部分包括废钢铁重量传感器和非钢铁垃圾重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1)内下部放置废钢铁储槽(2)和非钢铁垃圾储槽(16),框架上部安装有进料斗(10)和电机链轮(9),框架上还安装有永磁传输带从动轮(4)和永磁传动带主动轮及链轮(12),永磁传输带从动轮(4)和永磁传动带主动轮及链轮(12)上安装有永磁传输带(6),框架(1)内还固定有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从动轮(7)和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主动轮及链轮(13),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从动轮(7)和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主动轮及链轮(13)安装有非钢铁垃圾传输带(14),永磁传输带(6)上固定永磁块(5),电机链轮(9)通过动力链条带动永磁传输带主动轮及链轮(12)、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主动轮及链轮(13)和非钢铁垃圾传输带从动轮及链轮,从而带动永磁传输带(6)和非钢铁垃圾传输带(14)运转工作,在废钢铁储槽(2)下部安装有废钢铁重量传感器(19),非钢铁垃圾储槽(16)安装有重量传感器(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业垃圾由进料斗(10)进入非磁传输带并在非钢铁垃圾传输带(14)上移动,垃圾中废铁被永磁传输带(6)上的永磁快(5)吸附,当移动到分离挡板(3)时,吸附的废钢铁(17)与永磁块(5)分离,落入废钢铁储槽(2)内,在非钢铁垃圾传输带(14)上未被吸附的非钢铁垃圾(15)落入非钢铁垃圾储槽(16)中,自动完成分拣过程; 在废钢铁储槽(2)下部安装有废钢铁重量传感器(19),非钢铁垃圾储槽(16)安装有重量传感器(18),分别将重量信号传送给中央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垃圾智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器是安装在工业垃

顺酐行业废气治理新手段

顺酐行业废气治理新手段――蓄热式氧化处理见奇效 江苏金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陈敏东 顺酐行业作为我们国家的主要一个化工基础行业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杰出贡献。 顺酐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原料 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醇酸树脂。此外,以顺酐为原料还可以生产1,4-丁二醇(BOD)、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一系列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强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利用我国丰富的焦炭资源产生的焦化苯生产顺酐,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促使我国顺酐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据顺酐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1995年我国顺酐的产量只有4.5万吨,2006年我国顺酐生产能力已经增加到约60万吨左右,实际产量在42万吨以上。顺酐加氢类产品及下游深加工产品,如1,4- 丁二醇、γ- 丁内酯、四氢呋喃及PBT树脂、PTMEG(氨纶原料)在今后相当时间内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也将拉动顺酐消费。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顺酐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都值得期待。 顺酐行业现行的主要工艺是焦化苯氧化生成,按国内主要的2万吨顺酐装置为例:每生产1吨顺酐需用焦化苯吨。按现有顺酐催化剂的技术性能,苯的转化率在95—98.5%。也就是有6.8公斤苯随着每小时68000标方的尾气排放到大气中。苯(benzene,C6H6)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类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为IARC第一类致癌物。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一般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苯难溶于水,所以现有顺酐工艺的最后道工艺水吸收根本不能解决苯的污染问题。有尾气处理的社会意义及其重大。但是目前国内的

浅谈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浅谈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发表时间:2018-06-19T16:33:11.8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赵哲煊[导读] 摘要:顺酐全名顺丁烯二酸酐,是全球酸酐排名第三大酸酐。 克拉玛依金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3 摘要:顺酐全名顺丁烯二酸酐,是全球酸酐排名第三大酸酐。随着顺酐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行业,主要包括医药行业、油脂树脂行业以及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等。基于此,文章就顺酐生产工艺路线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1.顺酐的生产工艺 1.1苯氧化法 苯法生产顺酐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使原料苯经过催化剂V–MO–P碳化硅的催化,与空气接触完成氧化反应,生成顺酐气体。然后顺酐气体经水的吸收,以及恒沸脱水,减压连续精馏后,得到顺酐。苯法顺酐的生产工艺中,通过对催化剂的装填、反应器压力、反应器进口气温度、空速和熔盐温度的优化来完善整个工艺。 目前,在我国顺酐的生产厂家大部分均采用的是苯法工艺,其装置小部分从国外引进,大部分采用仍国内技术。例如常州亚邦化工集团采用的就是苯工艺法。基本原理是采用苯原料依托固定床氧化,使用二甲苯恒沸脱水、加入冷凝器加水吸收的回收工艺、反应热的回收利用等先进工艺。在苯法生产工艺中,首先原料来源可以得到保障与支持;其次苯法采用的连续精馏可使顺酐质量更加稳定且提高收率降低能耗;另外,近年来采用背压式汽轮机新装置利用余热产生蒸汽使得热平衡得到更大的完善,不仅充分利用热能,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由于原材料等原因,我国基本上采取苯氧化法,但是弊端是对苯的利用率低,污染了环境,其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废渣。 1.2顺酐生产工艺 正丁烷氧化法C4馏分中成本最低且最易得到原料是正丁烷,与氧气混合氧化产生顺酐是三种方式中成本最低。正丁烷氧化法由于污染小、成本低的特征,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混合C4馏分为原料固定床氧化工艺发展并成熟,逐渐占据生产工艺中主导地位,正丁烷生产顺酐方式主要有两大优势:第一,正丁烷原料以苯原料价格更为便宜,由于苯原料被各生产行业广泛使用,使得苯价格不断上浮,更是加剧苯与正丁烷单价差异;第二,正丁烷原材料生产中所释放的有毒副产物比苯原材料更少,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并且正丁烷氧化生产工艺所需要装置与苯氧化生产工艺装置相同,差别仅在于将催化剂环节更换为正丁烷氧化设备。因此,顺酐生产相关科研人员加大对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工艺研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正丁烷氧化法发展。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是非常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生产环节为氧化反应环节和后处理回收环节。 1.3苯法及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比较 在顺酐生产工艺方面苯法及正丁烷法大致相同,其共性主要体现在选择使用固定床与空气进行氧化、部分冷凝过程中用水进行吸收、利用二甲苯间歇沸脱水精制的工艺路线上。这两种生产工艺除了原料不同,生产工艺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除此之外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正丁烷生产工艺中需要增加包括正丁烷分离、反应器的压力提高废气焚烧系统在内的三套气分装置;正丁烷氧化法在原料上更省、生产成本更低、产出量更高,催化剂使用更好、环境污染更轻、技术上更新的特点使得正丁烷法成为了目前国内企业生产顺酐的发展新趋势。 2.顺酐的尾气(废气)处理 顺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是废气、废水、废渣等,在如何处理废气等方面作了以下研究和分析:由于顺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果直接排放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因此必须积极有效地进行处理。水吸收塔或有机溶剂吸收塔排放出的尾气是生产顺酐装置的尾气主要来源,在以苯为原料的生产路线上,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清除从吸收塔排出气体中的有机物,如苯、二甲苯、CO等。清除的方法是使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发生反应,使之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应根据尾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性质、生产条件和经济性进行实施。 以正丁烷制顺酐尾气处理为例,废气处理程序较为复杂,但却有效节约能源。其工艺流程为:自吸收塔顶排出的废气中会有大量CO、未反应的正丁烷和其他有机物及氧等,进入膜分离装置,含正丁烷的气体返回至反应器,另一部分废气,即渗余气则送入蓄热式氧化器。燃气加热到790℃,使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运行后不再需外界燃料供应,废气自行氧化且生成的热量产生2.5MPa蒸汽3.6t/h。氧化后的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以CO2和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3.国内顺酐生产装置工艺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目前顺酐生产工艺从原料路线上看是以苯法为主,这是由于我国煤资源丰富,焦炭量大,使焦化苯产量大的特点所决定。从环保角度来看苯法的废气处理达标较之正丁烷法要困难。另外由于我国炼油产量的大幅增加,C4资源逐步丰富,为正丁烷法生产顺酐提供了机遇。目前随着国内顺酐装置生产规模逐渐放大,氧化反应器因为国内加工制造水平所限,目前单套最大的固定床反应器为年产3万t顺酐反应器,但水吸收后处理塔设备因直径过大再放大遇到瓶颈,且水吸收为间歇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近些年来天津市化工设计院消化吸收并改进放大ALMA工艺和亨斯曼工艺正丁烷法,在国内做了很多正丁烷氧化溶剂吸收后处理顺酐装置,在国内顺酐装置设计取得了飞跃,基本思路为前面多套氧化装置后处理集中利用溶剂吸收和解吸装置。 目前国内由天津市化工设计院设计的正丁烷法顺酐装置有兰州炼油化工总厂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溶剂吸收顺酐装置;新疆吐哈石油天然气化工厂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后改用意大利CONSER公司溶剂吸收工艺);新疆克拉玛依金泽公司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新疆凯涟捷公司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浙江华辰能源有限公司石化技改扩建工程(顺酐装置)两套2万t/a正丁烷法固定床水吸收顺酐装置。新建正丁烷溶剂吸收法顺酐装置有山东淄博齐翔腾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t顺酐项目(ALMA 工艺路线);山东弘聚新能源有限公司5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东营科德2.5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0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t/a顺酐工程(ALMA工艺路线);盘锦联成8万t/a溶剂吸收法顺酐装置(亨斯曼工艺路线)采用德国(DWE)4万t/a固定床反应器,两条处理能力4万t/aDBP溶剂吸收塔,集中一套处理能力8万t/a溶剂解吸塔系统。

瑞华化工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要点20150130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要点 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1月

1.概述 常州瑞华化工目前设计并转让的单套5万吨顺酐装置,采用的是正丁烷氧化法生产工艺,后续处理采用溶剂吸收法。 全球范围内,因技术成熟性、环保要求及原料来源的问题,超过80%的顺酐产能都来源于正丁烷氧化生产工艺。而中国有较为丰富的苯资源(石油苯,加氢苯),顺酐行业初期的生产工艺都为苯氧化法。截止目前,苯法顺酐产能已经超过100万吨/年。而从2008年开始,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逐渐被行业接受并快速发展。近几年新建顺酐项目多为正丁烷氧化法。目前,包括在建项目,正丁烷法顺酐产能已经接近每年100万吨。较为廉价的原料及突出的环保性,是其相对于苯氧化法工艺具有的优势。 瑞华化工于2011年起接受顺酐项目设计邀请,吸收了国外先进的顺酐工艺技术精华,开发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顺酐反应及吸收工艺。于2014年完成单套5万吨/年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的商业技术转让,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根据深入的市场调研及今后的行业发展方向,瑞华化工选择了正丁烷氧化法制顺酐工艺进行开发投入。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吸收工艺,则采用了使用DBP做为溶剂的溶剂吸收工艺。 溶剂吸收工艺相比于水吸收工艺,有着顺酐收率高、装置能耗低的优点。传统的溶剂吸收工艺在装置运行时往往存在系统堵塞、溶剂消耗量大、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为此,瑞华化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发出先进的设计,给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溶剂吸收工艺的优势。 2.工艺简述 以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为部分氧化反应。空气与正丁烷按照一定比例进入反应器,在VPO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顺酐及部分CO,CO2,H2O。副产物为乙酸、丙烯酸等。反应为强放热反应,采用列管式反应器,以熔盐做为换热介质将反应热移出,并控制反应温度。使用脱盐水换热回收熔盐热量,副产高压蒸汽。 反应产物利用溶剂(DBP)将顺酐吸收后,进一步解吸精制,得到产品顺酐。回收顺酐过程中还生成顺酸、富马酸、焦油等其它副产物。这些副产物首先增加了一定的原料单耗,并且极易造成吸收系统的堵塞,本工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及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美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矿产品摘要》稀土、钇、钪和钍产品部分摘译

美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矿产品摘要》 稀土、钇、钪和钍产品部分摘译 译者按:从1996年起,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每年一季度均会发布《年度矿产品摘要》。该摘要由国家矿产信息中心编撰,用于对上一年度非燃料矿产工业的数据统计和估算,其数据涵盖美国国内工业结构、政府计划、关税状况和超过90种独立矿产品相关信息的5年统计数据。译者围绕稀土,对该摘要中稀土、钪和钍产品的部分进行翻译,并根据具体情况结合“2018年矿产品摘要”以旁注的形式指明变化之处,供业界专家参考。 1.美国矿物产品净进口依赖度 2018年美国对稀土的净进口依赖度为100%,主要进口国是中国、爱沙尼亚、法国和日本。 对钇的净进口依赖度大于95%,主要进口国是中国、爱沙尼亚、日本和朝鲜。 对钪的净进口依赖度为100%,主要进口国是欧洲、中国、日本和俄罗斯。 对钍的净进口依赖度为100%,主要进口国是印度、英国。 此外净进口依赖度大于95%的矿产品还有砷、石棉、铯、萤石、镓、石墨、铟、锰、霞石正长石、云母、铌、铷、锶、钽、钍、钒、宝石和铋,其中除宝石和铋的净进口依赖度分别为99%和96%外,其

余产品的净进口依赖度均为100%。 2.稀土 2.1美国国内生产和应用现状 2018年美国进行了稀土生产(2017年美国未生产稀土)。加州芒廷帕斯矿,在2018年一季度复产。该矿的主要产品为氟碳铈矿,在2015年四季度后进入维护状态。作为重矿富集物的副产品,独居石也被作为稀土产品生产。2018年美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的总量估值是1.6亿美元(2017年为1.37亿美元)。终端领域消费及占比主要有:催化剂,60%;陶瓷和玻璃,15%;冶金应用及合金,10%;抛光,10%;其他,5%。 2.2美国主要统计数据

克劳斯硫回收工艺事故整理

克劳斯硫回收工艺事故整理 1.硫磺开工烧坏人孔 1999年8月15日16:30,某炼油厂硫磺回收装置操作员在巡检时发现炉人孔烧坏。 事故经过: 1999年7月10日,硫磺回收装置按计划点炉开工,7月10日点焚烧炉F-202,11日23:25时点燃烧炉F-101,14日点尾气炉F-201,转化器、炉开始烘烤,7月23日烘炉完毕;7月29日至30日R-101、R-102、R-201装催化剂,8月6日重新点火开工,8月13日引酸气入燃烧炉,系统继续升温,8月15日加大酸气入炉量,到16:30发现燃烧炉人孔烧坏而紧急停工。 事故分析: 造成主燃烧炉人孔烧坏的主要原因是: 1、燃烧炉F-101衬里材料选材错误。 2、风量表偏小,酸气量偏小,造成配风过大,主燃烧炉超温。 3、主要仪表存在不少问题:酸气超声波流量计无指示,H2S/SO2比值分析仪无法投用,SO2、O2分析仪不准,火焰检测仪无法投用等问题。 4、整个人孔被错误用保温材料包得严严实实。) 5、操作人员经验不足。 采取措施:

8月20日至9月20日修复衬里,校验风量流量表,更换超声波流量计。 经验教训: “三查四定”时要认真仔细,对各关键设备内衬里选材要严格确认,避免开工后出现衬里不能经受操作温度的纰漏。 2. 开工过程中造成燃烧炉外壁超温 1999年10月1日,某炼油厂硫磺回收装置燃烧炉外壁超温。 事故经过: 1999年9月20日燃烧炉人孔烧坏处理完毕后,24日重新点火升温,29日产出合格硫磺,10月1日发现主燃烧炉外壁超温而紧急停工。事故分析: 1、燃烧炉衬里问题 2、开工引酸气量较大,酸气量波动大,造成炉膛温度过高。 采取措施: 紧急停工,修复燃烧炉衬里 经验教训: 在烘炉完毕后,打开燃烧炉人孔检查衬里时,要严格按照裂缝的条数和尺寸进行审核,不合格就要返工,别把缺陷带到开工后。 3. 停工过程废热锅炉露点腐蚀报废 事故经过: 2000年3月27日,硫磺回收装置停工,28日发现烟道法兰处漏出铵盐,4月3日拆开F-202人孔,E-202头盖试漏发现废锅E-202内管程

真空回收技术浅谈

真空回收设计方案中所体现出的设计思路差异 ----远升节能 关键词:真空、回收、真空回收节能、设计方案点评、回收设计思路此篇文章综合了作者对于多年对于回收与真空节能的实践应用理解以及对真空与回收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并没有太多的高深之处,只是做的比别人多了,想的比别人多了一点而已。文章没有华丽的技术用词,完全从实践中认识,请见谅! 一、浅谈真空系统; 市场中存有的所有真空回收工艺设计方案中不管是从真空设备角度出发也好还是回收设备角度出发也好(回收的目的不仅仅是真空),都需要遵循真空实现的原理,反之,脱离了原理肯定也就什么也不是了! 原理1:气体输送: 顾名思义,将密闭空间内所有气体都输送到外部环境,密闭容器内不存在气体了也就达到真空的目的了; 原理2:气体吸附: 将密闭空间内所有气体通过吸附方式聚集于某一区域使其无法扩散,也就达到了其他区域的真空目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结论1:真空的实现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 结论2:气体越少真空实现越容易,所需要的耗能越低,真空度越高; 结论3:同一系统种真空度既可以取决于系统中最大的密闭空间也可以取决于最小的密闭空间;也即是同一系统中可能会出现真空度不一致的区域,但是最终稳定之后肯定都是 一致的; 二、浅谈气体的产生与回收系统; 气体产生的因素大致总结有以下几个: 原因1:系统中加热蒸发;也即是一些可凝性气体,成分主要是各种溶剂,如:DMF/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等等.... 原因2:系统存在泄漏,也即是不凝性气体,成分主要也就是空气; 原因3:二次挥发气体;二次挥发气体所指是:已经凝结成液态的、易挥发性溶剂在外部环境下自发吸热的升华,升华的动力是接触面吸收了周围溶剂的热量;所以二次挥发不一

炉渣的的回收与再利用分析

炉渣的回收与综合利用分析 姓名:杜国震学号: 08L0101203 学院:理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L082 指导教师:刘老师 2011--11--13

炉渣的的回收与再利用分析 摘要:许多炉渣都是完全燃烧的灰烬与不完全燃烧的煤块组成的混合物。它既不能用作燃料,也不能用作水泥的填料。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浪费。选矿工艺将这部分分成可燃的炉渣与不可燃的炉渣,不论可燃与不可燃的都将能回收与再利用是我的文章要论述的内容。 关键字:炉渣回收再利用 1.炉渣的产生及现状。 工业生产中的炉渣一般不经过煤洗的原煤直接作燃料产生,也有经过洗过的灰分较高的中煤。这样除了造成严重的空气和粉尘污染外,大量的煤渣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煤矿资源的浪费,产生了固体废弃物。有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报道每一百万吨燃烧,有超过二十万吨的炉渣,由于燃烧不完全煤渣中含有一定的可燃物质。如果不经过回收再利用而是当做废渣堆弃或是填充低地,就造成里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回收与利用部分炉渣也就成了挖掘潜能措施,同时也成为了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带来了一样的经济效益。可见回收与再次利用燃烧不完全的煤渣的意义与重要性。不单单是环境的要求也是保护资源的迫切要求。 就我国煤炭工业来说,由于国内的洗选能力与技术不足,不得不烧原煤的现状真是个遗憾。 2.炉渣的成分及用途 炉渣又称为熔渣。根据冶金过程的不同,炉渣可分为熔炼渣,精炼渣,混合渣。根据炉渣性质又分为碱性渣,酸性渣和中性渣。许多炉渣有重要的作用,如高炉渣可做水泥的原料,高磷渣可做肥料,含有钒,钛的炉渣可作为提取钒,钛的原料。还有些炉渣可以制炉渣水泥,炉渣砖,炉渣玻璃等。煤在锅炉燃烧室里的熔融物,由煤灰组成,可以作为砖,瓦的原料。 3.高炉渣的产生及回收与利用 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除的废物,当炉温达到1400—1600时,炉料熔融,矿石中的脉石,焦炭中的煤灰和助溶剂和其他不能进入生铁中的杂质形成以硅酸盐,铝酸盐为主的浮

硫磺回收工艺介绍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背景 (3) 1.2硫磺性质及用途 (4) 第二章工艺技术选择 (4) 2.1克劳斯工艺 (4) 2.1.1MCRC工艺 (4) 2.1.2CPS硫横回收工艺 (5) 2.1.3超级克劳斯工艺 (6) 2.1.4三级克劳斯工艺 (9) 2.2尾气处理工艺 (9) 2.2.1碱洗尾气处理工艺 (9) 2.2.2加氢还原吸收工艺 (13) 2.3尾气焚烧部分 (13) 2.4液硫脱气 (14) 第三章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 (15) 3.1工艺方案 (15) 3.2工艺技术特点 (15) 3.3工艺流程叙述 (15) 3.3.1制硫部分 (15) 3.3.2催化反应段 (15) 3.3.3部分氧化反应段 (16) 3.3.4碱洗尾气处理工艺 (17) 3.3.5工艺流程图 (17) 3.4反应原理 (18) 3.4.2制硫部分一、二级转化器内发生的反应: (18) 3.4.3尾气处理系统中 (18) 3.5物料平衡 (19)

3.6克劳斯催化剂 (19) 3.6.1催化剂的发展 (19) 3.6.2催化剂的选择 (21) 3.7主要设备 (21) 3.7.1反应器 (21) 3.7.2硫冷凝器 (21) 3.7.3主火嘴及反应炉 (22) 3.7.4焚烧炉 (22) 3.7.5废热锅炉 (22) 3.7.6酸性气分液罐 (22) 3.8影响Claus硫磺回收装置操作的主要因素 (23) 3.9影响克劳斯反应的因素 (24) 第四章工艺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措施 (26) 4.1酸性气含烃超标 (26) 4.2系统压降升高 (27) 4.3阀门易坏 (28) 4.4设备腐蚀严重 (28)

聚氨酯回收方法

废旧聚氨酯PU的回收方法及技术进展据有关文献报导,全球2000年PU的产量已突破40万t,其产量和用途与日俱增。由此也导致了大量废弃物(包括生产中的边角料和使用老化报废了的各类PU材料)的产生,污染了环境,从而使得废旧PU的回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物理回收,②化学回收,③燃烧法。一般采取物理回收的方法回收废旧PU,但对于生产泡沫塑料的厂家来说,由于边角废料占材料的12%~20%左右(软泡占12%左右,硬泡占20%左右),常采用化学方法回收单体。 二:回收方法详解 1. 物理回收 物理回收,即直接回收。它是在不破坏高分子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采用物理方法加以直接回收利用。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包括热压成型、粘合加压成型、挤出成型和用作填料等,而以粘合加压成型为主。 1.1 加压成型 加压成型法是将PU废料在常压下切割成0.5~3mm的颗粒,于140~200℃预热2~12min,然后在高温(185~195℃)、高压(30~80MPa)、高剪切力作用下1~3min,PU分子间的氨基甲酸酯链节(-NHCOOR)和脲素链节 (-NHCONHR)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键,或通过配位键或氢键的方式粘接起来,使PU颗粒结合,压制成成品或半成品。

热压成型废旧PU所得的再生制品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大,而硬度抗撕裂性下降较小,且制品的表面光洁度较差,因此只适用于对断裂伸长率与表面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如车轮罩、备轮罩、挂泥板、翼子板衬里、小工具箱等客车部件,一般只要求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热压成型法中还有一种热机械降解捏合回收废旧PU的技术,即在热和机械剪切力的作用后,与某些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树脂)混炼,最后再热压成制品。该技术的要点是,将回收的废旧PU在捏合机中加热到150℃,使其转化成软化的塑料态,由于捏合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温度达200℃时,PU发生分解,随后冷却到室温,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再与聚异氰(PI)粉末混合,于150℃,20MPa下压制成品。这种技术中发生了热机械降解,使聚合物结构高度立体支化,带有很多官能团,因而易与高浓度P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高硬度制品,其性能类似于硬质橡胶,可制作外壳、工具箱、封装品、底架等厚壁或薄壁产品。 1.2 粘合加压成型 这是废旧PU回收利用中最普遍的方法。其要点是:先将废旧PU粉碎成细片状,涂撒PU粘合剂等,再直接通入水蒸气等高温气体,使PU粘合剂熔融或溶解对粉状的废旧PU粘接,然后加压固化成一定形状的泡沫。 粘合加压成型法对各种废旧PU的回收利用都有效,但用于回收利用废旧软质PU泡沫塑料的历史最长,最近也有将此法用于半硬质

顺酐回收技术及发展趋势

学号:2005001106 XX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2010届) 题目:顺酐回收技术及发展趋势 学生:姚进 学院(系):化工系专业班级:精细0530 校内指导教师:孙毓韬专业技术职务: 校外指导老师:X俊鹏专业技术职务:

顺酐回收技术及发展趋势 摘要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对国内外顺酐生产工艺中回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详细对部分冷凝技术和水吸收技术进行了评述及其发展,详细对以邻苯二甲酸酯、脂环酸酯和醇3类有机溶剂为主的有机溶剂回收技术进行了评述及其发展。并且结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顺酐回收技术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国内外顺酐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供我国发展顺酐工业之参考。 关键词顺酐回收发展 顺丁烯二酸酐(MA)又名马来酸酐或者失水苹果酸酐,简称顺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农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纺织和表面活性剂、醇酸树脂、富马酸、纸X处理剂等领域。近年来,世界公认为最经济、最有前途的顺酐催化加氢生产1、4一丁二醇(BDO)等工艺的发展使顺酐成为继苯酐和醋酐之后的第三大有机酸酐,应用领域迅速拓展。顺酐生产按照原料可以分为苯酐副产法、苯法、碳四烯烃法和正丁烷法,其中苯法和正丁烷法较为普遍。目前后者由于生产成本低和环境污染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最年来,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无论是我国的顺酐的生产技术,还是生产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生产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顺酐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催化氧化、气相回收和精制提纯3个部分,其中催化氧化部分先后开发了固定床工艺、流化床工艺和移动床工艺,而精制提纯部分几乎都采用典型的连续蒸馏精馏工艺。气相回收部分是顺酐生产中除了顺酐催化氧化之外决定产品收率的关键部分。在其生产过程中从反应器出来的气体均含有0.5%—2%的顺酐及2%—10%的水蒸气,其余为CO、CO2、O2、N2及少量的烷烃。由于顺酐在反应混合气中含量较低,因此顺酐回收工艺在顺酐生产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国内外顺酐回收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而且很多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钪的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钪的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杨海琼, 董海刚, 赵家春, 李博捷, 范兴祥, 吴跃东, 吴晓峰, 童伟锋 作者单位: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106 刊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英文刊名:Nonferrous Metals(Extractive Metallurgy) 年,卷(期):2014(3) 参考文献(51条) 1.张忠宝;张宗华钪的资源与提取技术[期刊论文]-{H}云南冶金 2006(05) 2.王普蓉;戴惠新;高利坤钪的回收及提取现状[期刊论文]-{H}稀有金属 2012(03) 3.陈孝妍;王仰东;王海玲钪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提炼新工艺探讨[期刊论文]-{H}吉林地质 2012(03) 4.马升峰白云鄂博稀选尾矿中钪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2 5.徐光宪稀土 1995 6.韩学印;李良水;常叔浓NaOH溶液分解稀土矿物的研究[期刊论文]-{H}稀土 1985(03) 7.刘海蛟浓NaOH溶液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矿的工艺研究[学位论文] 2010 8.李良才稀土提取及分离 2011 9.吴文远;胡广勇;孙树臣CaO和NaCl焙烧混合稀土精矿过程中的分解反应 2002(02) 10.Wu w Y;Bian X Reaction process of monazite and bastnaesite mixed rare earth minerals calcined by CaONaCl-CaCl2 2007 11.王秀艳;李梅;许延辉包头稀土粘矿浓硫酸焙烧反应机理研究 2006(03) 12.陈旭东;吴文远;孙树臣CaO-NaCl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研究[期刊论文]-{H}稀土 2004(01) 13.张宗华;高利坤;陈晓鸣长江淤砂提钪综合利用研究[期刊论文]-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4(04) 14.张邦安从钨、锡、铀、钛、铝、锆等矿物质原料中提取钪(综述) 1989(03) 15.徐建华;邓佐国;李伟从钨渣浸出液中提取杭的研究ⅡJ] 1997(04) 16.杨革从钨渣中提取高纯氧化钪[期刊论文]-{H}湖南有色金属 2001(01) 17.张春明中国钨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思考[期刊论文]-{H}中国钨业 2011(02) 18.徐进修从含钪原料综合回收氧化钪 1986(02) 19.柯家骏湿法冶金提钪的进展 1987(05) 20.王应玮;刘萱念;杨学群伯胺N1923萃取稀土的研究Ⅱ-微量钪与稀土的分离 1986(01) 21.钟学明从钨渣中提取氧化钪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H}江西冶金 2002(03) 22.龚小宁;龚惠峰;张泽强从含钪锰矿石中浸出钪的试验研究 1995(06) 23.张泽强从含钪锰矿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钪武 1999(03) 24.Song li Liu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ching Scandium from Chloride Dust 2012 25.孙本良;肖飞;翟玉春含钪氯化烟尘的盐酸浸出液中钪与铁、锰的分离[期刊论文]-{H}稀土 1997(04) 26.孙本良;田彦文;翟玉春氯化烟尘中钪浸出条件的试验研究 1997(06) 27.南相莉;张廷安;刘燕我国赤泥综合利用分析 2010(增刊1) 28.司秀芬;邓佐国;徐廷华赤泥提钪综述[期刊论文]-{H}江西有色金属 2003(02) 29.朱军;兰建凯赤泥的综合回收与利用[期刊论文]-{H}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8(02) 30.王毅军;何清平;黎春祥一种从铝钪合金冶炼废料中分离回收氧化钪的方法 2011 31.Yatsenko P;Pyagai I N Red Mud Mulp Carbonization with Scandium Extraction during Alumina Production 2010(04) 32.Xu Shaoquan;Li Suqing Review of the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scandium in China (1978-1991) 1996(03) 33.LuigePiga;FaustoPocaietti;Luisa Stoppa Recovering Metals from Red Mud Generate during Alumina Production 1993(11) 34.王克勤;于永波;王皓从赤泥中提取钪的工艺现状[刀 2008(10) 35.Palant A A;Petrova V A Scandium extraction from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spoly (2-Ethylhexyl) Phosphonitrllic Acid 1997(06) 36.Ochsenkühnü-Petropulu M;Lyberopulu Th;Parissakis G Elective Separation and of Determination of Scandium from Yttrium and Lanthanides in Red Mud by a Combined IonExchange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1995(1/2)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顺酐的生产工艺 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 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苯氧化法… 图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 C4 烯烃法… 2.1.3苯酐副产法… 2.1.4正丁烷氧化法… 图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 正丁烷在V2O5-P2O3 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固定床工艺 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 年Monsanto 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 公司)、BP 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E,压力为125?130MPa

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 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 图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 水吸收法 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流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整个后处理为间歇操作。水吸收工艺国产化技术已比较成熟,操作简便,占地较少,投资节省,对于规模2万吨的装置具有投资的优势。 2.1.4.4 溶剂吸收法… 顺酐生产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 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以前,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C4 烯烃氧化法因副产物较多已被淘汰,而苯酐副产法顺酐产量有限。 苯氧化法及正丁烷法是目前各国顺酐生产普遍采用的工艺。我国主要采用苯氧化法,经过多年的开发应用,工艺比较成熟,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投资省、收率高等特点。 顺酐产品成本50%以上是原料费用,已工业化的顺酐生产技术都是以控制最大收率来确定工艺条件。 与传统苯法相比,正丁烷氧化法具有原料价廉、污染小等优点,美国的顺酐装置就

硫磺回收工艺介绍

硫磺回收工艺介绍

————————————————————————————————作者:————————————————————————————————日期: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2) 1.2硫磺性质及用途2? 第二章工艺技术选择2? 2.1克劳斯工艺 (2) 2.1.1MCRC工艺2? 2.1.2CPS硫横回收工艺2? 2.1.3超级克劳斯工艺2? 2.1.4三级克劳斯工艺....................................................... 2 2.2尾气处理工艺 (2) 2.2.1碱洗尾气处理工艺 (2) 2.2.2加氢还原吸收工艺 (2) 2.3尾气焚烧部分2? 2.4液硫脱气........................................................................................ 2第三章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 (2) 3.1工艺方案 (2) 3.2工艺技术特点?2 3.3工艺流程叙述 (2) 3.3.1制硫部分 (2) 3.3.2催化反应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部分氧化反应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碱洗尾气处理工艺 (2) 3.3.5工艺流程图2? 3.4反应原理 (2) 3.4.2制硫部分一、二级转化器内发生的反应: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