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四驱

奥迪四驱
奥迪四驱

拒绝专业术语!奥迪quattro四驱揭秘

汽车之家类型:原创日期:2009/04/14 汽车之家责任编辑:罗浩

[汽车之家汽车技术] 四轮驱动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四驱等。而其中全时四驱技术可以说是最复杂最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平时我们总说某某车使用了先进的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可是到底四轮驱动是怎么实现“全时”的?全时四驱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我们多数人脑中的概念都很模糊。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拒绝专业术语”,与之前那篇差速器原理文章一样,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原理。我相信99%的读者不是汽车工程专业硕士,不需要用毕生精力研究汽车,而且其实本人是文科出身(大学学的国际贸易,成绩不甚理想),因此这篇文章不可能有什么深度可言,很多词汇的使用也可能不准确,在这里还请各位读者多包含,就当是娱乐帖子看吧!

为什么要全时四轮驱动?

如果各位看过之前那篇《拒绝专业术语!详解汽车差速器构造原理》的文章,一定还记得在文章的最后提出的装备普通差速器的两轮驱动车的弊端:如果一侧驱动轮失去抓地车辆

便无法前行。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两轮驱动家用车其实是很“脆弱”的,只要路面铺装得不好或者带点泥泞的话就很有可能抛锚!这和车子的马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出四轮驱动装置。

要了解全时四驱技术首先要了解普通差速器的原理,关于普通差速器原理请看之前的文章: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4009259.html,/drive/200903/57727.html

多数专业越野车使用分时四轮驱动,在铺装良好的路面行驶时是一辆两轮驱动车,当车轮陷入泥泞时,驾驶员通过分动箱将前后轴刚性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动力在四个车轮间平均分配。这种装置的越野能力非常强,但缺点也很明显:在铺装平整的路面上完全不能使用,因为刚性连接的车轮在高速行驶时非常危险。而且有时候路况是很复杂的,道路面上的水坑或砂石使四个车轮的抓地力随时都有可能变化,这时候分时四驱就显得很没效率了。于是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应运而生。

全时四驱是指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四轮驱动状态。由于车辆在转弯时车辆不仅左右轮行驶轨迹不同,而且前后轮之间也会因行驶轨迹也不同而产生转速差,因此全时四驱车必须装有中央差速器用于补偿前桥与后桥之间的转速差,并将发动机动力分配给前后轴。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之后会先经过中央差速器,多数中央差速器都是限滑差速器,也可以是普通的差速器,在经过中央差速器后动力被分成两部分,分别通往前轴和后轴,经过前后轴的两个差速器分配到两侧的车轮。

● 奥迪quattro

提到全时四驱,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闪现一个词,那就是奥迪的quattro!奥迪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那么究竟什么是quattr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托森差速器结构图』

提到了quattro,很多人又会紧接着联想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Torsen差速器,在这里我们翻译成托森差速器。托森差速器是一个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在quattro系统中,它作为中央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端,动力从变速箱出来后会先经过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桥。多数带有quattro标志的奥迪车都装备了托森差速器,对于这些车来说,托森差速器是实现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 关于托森差速器的作用原理,我再次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

Torsen这个名字的由来取Torque-sensing Traction——感觉扭矩牵引,Torsen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扭矩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限制了滑动。在在弯道正常行驶时,前、后差速器的作用是传统差速器,蜗杆齿轮不影响半轴输出速度的不同,如车向左转时,右侧车轮比差速器快,而左侧速度低,左右速度不同的蜗轮能够严密地匹配同步啮合齿轮。此时蜗轮蜗杆并没有锁止,因为扭矩是从蜗轮到蜗杆齿轮。而当一侧车轮打滑时,蜗轮蜗杆组件发挥作用,通过托森差速器或液压式多盘离合器,极为迅速地自动调整动力分配。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托森差速器是一套纯机械式的装置,其中没有任何电子设备介入,驾驶员也不能手动设定。这就意味着该装置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因此这套系统可以被装在拉力赛车等高性能车上,在复杂路况下提供无与伦比的抓地力。在奥迪产品序列里,装备quattro系统的车往往就意味着高性能!

不过由于在国内的普及度不高,人们对这套系统缺乏了解,而许多零零散散的介绍又不是很详细,渐渐的使人们对quattro产生了很多误解,误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①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是一套纯机械的四驱系统;

②该系统可以保证即使三个车轮全部失去抓地也会将100%的动力传递到没有失去抓地的车轮上;

③Torsen差速器是quattro系统的核心,而像奥迪TT和A3这种发动机横置的、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车虽然名字里有quattro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

● 奥迪quattro能做什么?

要解释前两个误解,我们还是要从quattro的结构说起。目前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所使用的中央差速器是一个托森差速器,然而我们总是在感叹托森差速器带给车辆的高性能,却忽略了这是一个系统,仅靠这一个差速器是不可能实现完美操控的。之前已经说过,要实现全时四轮驱动必须有三个差速器,作为中央差速器的托森差速器可以分配通往前后轴的扭矩,可是扭矩到了前后轴之后还要通过差速器分配到左右车轮。

『奥迪A4L 3.2 quattro』

其实多数装备奥迪quattro系统的车(除了高性能RS和R8等)在前后轴上只配备了普通的开放式差速器,与普通家用两驱车差速器的构造没什么区别,根本不具备限滑功能。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车辆一侧的两个车轮全部因为陷入泥地而失去抓地,即使有托森差速器分配前后扭矩,两个普通开放式差速器仍然会将动力传递到打滑的车轮。如果没有电子系统的辅助,岂不是奥迪四驱轿车就得抛锚?

『奥迪A8四驱系统结构图』

奥迪当然不会允许如此尴尬的事情发生!为此,工程师们在quattro系统内集成了EDL,EDL的全称是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翻译成中文应该叫电子差速锁。这一装置会监测四个车轮的转速,当某个车轮因失去抓地而空转时,EDL便会通过ABS给空转的车轮单独施加制动力,使得扭矩通过开放式差速器传递到另一侧不打滑的车轮。

由于前后轴的两个差速器都是普通差速器,因而想把动力100%传递到某个不打滑的车轮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托森差速器本身能达到的扭矩分配比例就有限,目前市面上的多数奥迪四驱车的托森差速器的扭矩分配比例只能达到2:1,也就是说顶多有三分之二的扭矩能被分配到一端。不过在中央差速器和电子差速锁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奥迪车即使仅有一个车轮有抓地力时也能够行进,只是此时动力相对较弱罢了。

要实现全时四驱,需要Torsen差速器和EDL、ABS、ESP等电子系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所以说Torsen差速器是纯机械的这话没错,但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不是纯机械的。

『奥迪TT』

● quattro和Torsen的关系

很多车迷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像奥迪TT和A3这种发动机横置的、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车虽然名字里有quattro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很正常,quattro 和Torsen这两个词通常是捆绑在一起出现的,而在奥迪TT和A3上这两个词没有一起出现,难免会让很多人产生怀疑。

『1980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quattro』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往回翻,刚才已经提到了奥迪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是先研发出的quattro四轮驱动技术,之后是在1980年在日内瓦车展正式亮相的quattro,再往后的1983年,名为quattro 的奥迪高性能部门成立。而Torsen差速器直到1987年才被运用到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中。也就是说在1987年之前的奥迪quattro系统是不包括托森差速器的。

『奥迪quattro赛车』

另一方面,为庆祝quattro技术诞生25周年,奥迪公司于2005年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说明奥迪官方承认的quattro技术诞生时间是1980年而不是1987年。如果说只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奥迪四驱系统才能叫quattro的话,早期的奥迪quattro系统和quattro汽车以及奥迪宣称的“25周年”岂不是成了大笑话?

奥迪quattro技术25周年相关视频: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quattro是奥迪四轮驱动系统的总称,所有奥迪生产的装备四轮驱动系统的车都可以加上“quattro”后缀。这就好像大众辉腾的四驱系统实际上完全移植了奥迪quattro,但在大众品牌下依然要叫“4motion”。如果从机械原理角度讲,奥迪TT和A3上的四驱系统确实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而是采用大众4motion的结构。因此说奥迪TT和A3不是quattro这种说法不正确,但从结构原理上讲也有一定道理。(文/汽车之家罗浩)

奥迪的quattro技术

奥迪的quattro技术图文 quattro,中文译名“昆特”,通俗诙谐叫法“裤衩”,明白奥迪的人对它都不会陌生,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奥迪独有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确实,该系统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关于该技术或者系统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是在本文中,笔者会为您带来一些很多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quattro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和无极变速箱搭配等等。当然,quattro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肯定是文中重点。Quattro从实质上说是一家德国的改装公司,隶属于奥迪公司,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改装奥迪的各个车型,同时为奥迪提供技术支持,它和奥迪的关系就如同AMG和奔驰。四驱技术就是quattro公司最为有名的技术系统,叫的人多了,人们就把quattro等同于了奥迪独有的四驱系统,而很少有人知道quattro其实也是一家改装公司。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一点,笔者再提一句:奥迪高性能车S、RS系列都是出自quattro公司之 手。说完厂家,下面切入正题,开说quattro技术。 上图是搭载quattro系统汽车的结构图,动力从发动机发出后通过变速箱传到前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前差速器将动力直接传给前轴驱动,中央差速器将动力传给传动轴再到后桥,驱动后轮。 Quattro四驱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托森中央差速器和紧凑的传动结构设计。

从图上可以看出,quattro系统的变速箱、前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整合在一个壳体里,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比分体式低,传动效率却比分体式高。 发动机的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以后直接连接到托森中央差速器上,通过齿轮驱动托森中央差速器的壳体旋转,壳体再带动蜗杆行星齿轮转动,然后把动力分到两跟输出轴上。前端的输出齿轮通过一跟短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前桥差速器上;后端直接连接长长的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后差速器上。很显然,变速箱输出的动力首先要经过托森中央差速器,然后再分配到前后桥。然后转动前后四轮以驱动汽车前进。 接着说驱动桥,前桥好说,前差速器直接就传过来动力,主要是后桥,

玩转四驱(21) 奥迪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玩转四驱(21)奥迪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2011年05月03日 01:00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苑璐 [汽车之家技术] 奥迪品牌给国人的印象一直是大气稳重的行政用车,从奥迪Q7和Q5的推出便打破了这个局面,原来主打轿车的品牌同样可以做出高品质的SUV。优秀的品质也让奥迪Q5国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场面。 既然说到了SUV车型,必然要关注它们的核心部分,那就是四驱系统。我们对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最早将四驱装置运用于拉力赛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汽车厂商。在对其四驱系统进行解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的历史。 Quattro/4Motion核心技术与发动机布置形式关系列表

类型Quattro4Motion 纵置发动机Torsen中央差速器Torsen中央差速器 横置发动机Haldex中央差速器Haldex中央差速器 『奥迪Quattro与大众4Motion之间的区别』 ● 奥迪品牌介绍 奥迪品牌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909年7月16日创立,奥迪著名的四环标志代表了四个汽车品牌:奥迪(Audi),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四大品牌于1932年6月29日组建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

『奥古斯特·霍希(左)』 1965年,二战后在巴伐利亚重组的新汽车联盟被大众公司收购,随后1969年3月10日,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合并。新公司定名为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1985年,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的名称被简化,简称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同年,公司总部迁往了英戈尔斯塔特。奥迪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 奥迪四驱技术历史回顾 奥迪目前使用的四驱系统即我们所熟悉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车上的标志为中网的“Quattro”和尾部的小壁虎的Log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

谁主沉浮——奥迪Quattro还是宝马xDrive

奥迪quattro采用自身的四轮驱动系统到今年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而宝马xDrive 采用自主研发的四轮驱动系统才只有两年的时间。它们之中,谁的四轮驱动系统更出色,又出色在哪儿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奥迪A6 3.2 quattro和宝马525Xi身上。这是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较量,也是机械与电子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平衡四轮驱动与“后驱转四驱”之间的较量……总之,这是一场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斗争! 上图:一场雪地上的较量即将开始……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两个选手的基本情况。 我们来说明一下观念的问题。从1980年起,四轮驱动在所有装配纵向布置发动机的奥迪车型上就是必备配置,区别在于其采用对称的轴间差速器。也就是发动机的牵引力会在轴间平均分配,50%对50%。还有极少数的例外我们会在下文提及,奥迪A4,A6,Allroad 和A8 quattro所有车型都是这样的配置。其中包括我们用来进行测试的这款奥迪A6 3.2 quattro。 宝马公司同样也推出了四轮驱动的车型。不过在慕尼黑立刻就选择出了稍微不同的设计方案——非对称式。宝马第一款3系车型1985版325iX的前轴扭力分配比例只有38%,而后轴是62%。在为数不多的几款宝马车型上也是这样的设计。直到2003年,在慕尼黑否决了轴间差速器的设计方案并采用xDrive方案。这个系统更加“不对称”:只有后轮才拥有恒时驱动。而前轮驱动是根据电子系统的判断,借助于多盘式离合器自动接通。

上图:宝马车厢内饰的风格平淡简约,采用对称设计。 起初,我们比较偏爱奥迪quattro。因为对于这样的驱动系统,毕竟拥有25年的经验,以及众多成功的车型……除此之外,奥迪采用的Torsen差速器是纯机械装置。它的性能特性在切齿机床上加工时就彻底形成了。而xDrive……控制离合器的程序中都有些什么指令?它的摩擦片何时收紧,力度如何,前轮的扭力分配比例是多少?这一切都是由程序员事先设计好的。

奥迪迷你四驱车比赛规则

奥迪迷你四驱车比赛规则 发信站: 何方舟(2006-4-11) 第一部分:竞赛车 一、竞赛车的种类: 仅限奥迪制造的迷你四驱车、超级迷你四驱车、全罩式迷你四驱车,非奥迪“双钻”牌 或假冒奥迪的四驱车禁止参赛。 二、赛车结构: 所有参赛车必须为四轮驱动,仅靠前轮或后轮驱动的赛车不准参赛,车身必须贴有彩色 贴纸或喷涂鲜明颜色,以便识别。真空成型的自制车身、缺乏真实感的车身,如导管框 架制作的车身等不准参赛。参赛车仅限于由选手自己组装。 三、参赛车的车体规格尺寸: 车体规格尺寸如下规定,所有车型适用。 最大宽度:105mm以内,含导轮等附属品。 全高:7mm以下,从路面开始测量,包括尾翼等附加零件。 车长:170mm以内,含龙头,凤尾及平衡杆。最低离地距离:1mm以上,从路面起到底盘 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最小重量:99g以上,含电池、马达。 前后轮(轮胎已装上)直径:35mm-22mm;宽:26mm-2mm。 导轮装备:左右合计共8个以内(平衡杆导轮不包括在内)。 四、马达: 竞赛车仅限使用奥迪出品的各类型竞赛用FA-130马达、大扭矩类型马达、高转速类型马 达,综合类型马达。允许对马达进行改造:转子——矽钢片、线圈匝数及线径;定子— —强磁钢和两端轴承、电刷等。但有时针对某场比赛或比赛轨道,对马达提出限制,具 体情况请留意赛前通知。 五、电池: 仅用使用奥迪出品的AA型(五号)电池二节,种类限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碱性电池。 电池外侧或盖子破损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使用。注:个别赛事会指定使用某种 电池,报名时请留意。 六、改造: 竞赛车的改造有如下规定(本规定未包含的改造,由主办单位决定参赛与否)。 底盘改造:允许以轻量化为目的而进行的雕空式开扎,但须保留厂牌标志,允许加装奥 迪制造的零配件。如无特别规定,允许使用自制零件(但自制底盘及车轮、车毂除外) 。 齿轮的改进:允许以轻量化为目的所做的雕空及内装轴承,但是驱动用齿轮组必须按规 定组合使用。对于电池座配件等电气系零件,只能使用原来的套件或者升级零件,不允 许焊接或者改造。任何有可能弄脏跑道的改造均不允许参赛。 第二部分:轨道模型 一、轨道模型四驱车的技术规定: 车体外部尺寸(含安装好的零件):车长:≤170mm;车宽:≤105mm;车高:≤70mm。 全重:≥909(包括电池)。 车轮:直径22mm——35mm;宽度8mm——25mm,必须装有轮胎,不允许仅靠轮毂直接接触

Zp.8整车终检技能比武理论题库

装订线 第四届员工技能大赛 质量专业理论试卷 (说明:1、试题题目用四号宋体字加粗;正文全用小四号宋体字!!!,务必带标准答案!!! 2、采用答题卡)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卡(A,B,C,D四选一。每小题1分,共100分);注:难度为基础程度。 1、以下缺陷哪一项最严重?() A C1类项 B C类项 C B类项 D A类项 2、C1类项在AUDIT中扣多少分?() A 10 B 20 C 40 D 60 3、常见的缺陷分为表面缺陷和()缺陷 A 漏装 B 匹配 C 脏点 D 划伤 4、以下哪一项缺陷会影响顾客驾驶安全?() A C类项 B B类项 C A类项 D A1类项 5、评价整车质量状态的是以下哪一个评价?() A ZP5 AUDIT B ZP5a AUDIT C ZP8 AUDIT D QRK 6、以下哪一项评审不属于质量评审?() A ZP5 AUDIT B ZP5a AUDIT C ZP8 AUDIT D QRK 7、一般情况下,以下哪一项缺陷不需要进行专门返修?() A C类项 B B类项 C B1类项 D A类项 8、下面哪一项缺陷不属于常见的皮质座椅缺陷?() A 褶皱 B 缝制缺陷 C 划伤 D 脏点 9、下面哪一项缺陷不属于常见的顶棚缺陷?() A 褶皱 B 抛光影 C 划伤 D 脏点 10、下面检车工具中哪一个不能用来测量间隙?() A 星型塞尺 B 楔形塞尺 C 普通塞尺 D 游标卡尺 11、目前某某汽车有限公司有几款大众车型?(截止2014年) A 4 B 5 C 6 D 7 12、目前某某汽车有限公司有几款奥迪车型?(截止2014年) A 4 B 5 C 6 D 7

最新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讲解篇

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讲 解篇

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讲解篇 一、差速器/差速锁——不能混淆的基础概念! ①差速器 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的同时,差速器这个东西也就随之存在了,它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为了汽车能正常转弯。过去的马车两侧车轮是通过一根硬轴链接的,所以两侧的车轮的转速永远是相同的,因为无法差速,转弯的时候内侧的车轮除了滚动摩擦外还会有滑动摩擦,还好马车的车轮是木头做的,耐磨……同理汽车在转弯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还是采用一根硬轴链接,那么转弯时汽车的轮胎等部件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今汽车都是两个半轴的设计,将两个半轴链接起来的就是差速器,有了差速器也就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 『直行状态下差速器不工作』『转弯状态下差速器工作』能达到实现两侧车轮转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差速器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做一个比喻:差速器壳体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就可以抽象

地看作为只有一个齿的“齿轮”,也就是一根棍子,这个棍子可以链接两侧的半轴,并带动两个半轴旋转。注意,这个棍子除了随着传动轴公转,同时还可以自转。如果两侧的车辆受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那么这根棍子就不会有自转,即两侧车轮转速也相同;如果有一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另一侧,那么这根棍子本身就会发生自转,这样在不改变公转转速的情况加上自转,就可以达到两侧转速不一样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侧的轮子被卡死不能转动了,那也无妨,虽然动力依然存在,但这个会自转的棍子就会带动那个没有被卡死的轮子转动。如果再加上更多的棍子,也就形成了齿轮,即行星齿轮,也是差速器的核心部分。当今的汽车通常有一组四个行星齿轮。 优点:可以让车辆正常转弯,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 缺点:在越野路况下差速器会影响车辆的脱困性。 小贴士:一般来说,越野性能的是否优良一般是由两个指标来判断的。 ①通过性:接近角、离去角、车身最小离地间隙越大的车通过性越好。 ②脱困性:在极限路况下能够自救的能力。(有差速锁的车型脱困性较强)差速器对越野性能的影响: 由于差速器允许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所以在泥泞等路面,当一个车轮打滑时,动力全部消耗在飞快转动的打滑车轮上了,其他车轮会失去动力。通俗的话说,差速器是让车辆转弯时候内外轮有轮速差用的,否则车辆转弯就会困难,但是差速器在越野道路上就是帮倒忙的。

quattro和4motion有什么区别

文章要点: Quattro、4Motion分别是奥迪与大众四驱品牌商标,不代表核心技术 两品牌的四驱核心差速系统与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关 中央差速器:Torsen(托森)为纯机械式,Haldex(瀚德)为机电一体式 提到四驱,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上世纪70年代北京212吉普车上的“4*4”,到现在花样繁多贴在汽车尾部的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等等标识,似乎四驱已经成了“好车”的代名词之一。同时四轮驱动轿车也越来越常见,可以说四驱汽车凭借其良好的操控性和通过性能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么形形色色的四驱技术究竟差别在哪儿?在实际使用中各自的表现又如何?从本期开始,小编就跟您聊聊咱们身边的四驱。 第一篇:Quattro Vs 4Motion Quattro、4Motion是奥迪和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注册商标,值得注意的是仅凭Quattro或4Motion并不能完全绝对地表示四驱系统的核心技术。因为同为大众旗下的奥迪与大众品牌技术共享,因而两种不同品牌的四驱系统在某些车型上的核心技术可能是一样的:如大众辉腾和奥迪A8这两款纵置发动机轿车,其四驱系统均以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为核心。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Quattro和4Motion 究竟有何异同。

四驱车型尾部标识及奥迪A8与大众辉腾 Quattro 1980年,第一辆奥迪Quattro在日内瓦车展的亮相标志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诞生。在30年的历史中,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经历了6次革新,成为反应迅速、稳定可靠的四驱技术代表。其核心为纯机械结构的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 4Motion 1986年大众公司率先在GOLF车型上配备的“syncro”四驱系统就是今天4Motion 的前身,当时以硅油粘性耦合器作为限滑传动装置。1998年公司引进瑞典Haldex 耦合器,从此采用Haldex限滑技术的四驱系统被命名为4Motion。该技术凭借电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等优良特性成为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核心。 Quattro技术核心——Torsen中央差速器 Torsen差速器,为蜗轮蜗杆行星齿轮结构,它的工作是纯机械的而无需任何电子系统介入,基 本原理是利用蜗轮蜗杆的单向传动(运动只能从蜗杆传递到蜗轮,反之发生自锁)特性,因此比电子液压控制的中央差速系统能更及时可靠地调节前后扭矩分配。

玩转四驱(30) 奔驰四驱技术详细解析

玩转四驱(30)奔驰四驱技术详细解析 2011年06月30日 02:34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翟元 [汽车之家汽车技术] “玩转四驱”系列文章今天进入最后一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奔驰品牌旗下几个SUV车系的四驱系统详细介绍。 ● 奔驰品牌历史简介

戈特利布·戴姆勒卡尔·本茨(Karl Benz)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奔驰品牌,是由两家公司合并而来,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卡尔·本茨(Karl Benz)在1883年创立的Benz & Cie.汽车,以及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在1890年创立的DMG(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戴姆勒发动机公司)。 1885年,卡尔·本茨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三轮汽车:Benz Patent Motorwagen,并在次年申请专利,而1886年被公认为汽车历史的元年。1888年,经过数次改进之后,本茨开始在市场上销售这款车,这也开创了汽车商品化的先河。

戈特利布·戴姆勒在1885年制造了被称为现代汽油内燃机鼻祖的动力单元,并且把它装配在了一辆两轮车上,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摩托车。1886年,他和工程师朋友威尔·迈巴赫(Wilhelm Maybach)把一台汽油发动机装在了马车上,制造出他们的第一台四轮汽车。 有意思的是,虽然本茨与戴姆勒这两位祖师级人物,居住的地方相距不过几十公里,但两人一生从未谋面,如果合作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有更有趣的设想变为现实,这都是题外话了。 威廉·迈巴赫埃米尔·耶里内克另外两个不得不提的人,分别是威廉·迈巴赫(Wilhelm Maybach)和埃米尔·耶里内克(Emil Jellinek)。迈巴赫是DMG的首席工程师,而埃米尔·耶里内克是一位眼光长远的富有商人,在一系列的亲自考察、亲身体验之后,决定代理销售DMG汽车。 1900年4月时,耶里内克与DMG达成一个协议,将“Mercedes”正式作为新产品的品牌:

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

Quattro 奥迪quattro 提到全时四驱,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闪现一个词,那就是奥迪的quattro!奥迪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那么究竟什么是quattr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托森差速器结构图』 提到了quattro,很多人又会紧接着联想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Torsen差速器,在这里我们翻译成托森差速器。托森差速器是一个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在quattro系统中,它作为中央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端,动力从变速箱出来后会先经过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桥。多数带有quattro标志的奥迪车都装备了托森差速器,对于这些车来说,托森差速器是实现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关于托森差速器的作用原理,我再次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 Torsen这个名字的由来取Torque-sensing Traction——感觉扭矩牵引,Torsen 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扭矩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限制了滑动。在在弯道正常行驶时,前、后差速器的作用是传统差速器,蜗杆齿轮不影响半轴输出速度的不同,如车向左转时,右侧车轮比差速器快,而左侧速度低,左右速度不同的蜗轮能够严密地匹配同步啮合齿轮。此时蜗轮蜗杆并没有锁止,因为扭矩是从蜗轮到蜗杆齿轮。而当一侧车轮打滑时,蜗轮蜗杆组件发挥作用,通过托森差速器或液压式多盘离合器,极为迅速地自动调整动力分配。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托森差速器是一套纯机械式的装置,其中没有任何电子设备介入,驾驶员也不能手动设定。这就意味着该装置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因此这套系统可以被装在拉力赛车等高性能车上,在复杂路况下提供无与伦比的抓地力。在奥迪产品序列里,装备quattro系统的车往往就意味着高性能! 不过由于在国内的普及度不高,人们对这套系统缺乏了解,而许多零零散散的介绍又不是很详细,渐渐的使人们对quattro产生了很多误解,误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是一套纯机械的四驱系统;该系统可以保证即使三个车轮全部失去抓地也会将100%的动力传递到没有失去抓地的车轮上;Torsen 差速器是quattro系统的核心,而像奥迪TT和A3这种发动机横置的、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车虽然名字里有quattro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 要解答前两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quattro的结构说起。目前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所使用的中央差速器是一个托森差速器,然而我们总是在感叹托森差速器带给车辆的高性能,却忽略了这是一个系统,仅靠这一个差速器是不可能实现完美操控的。之前已经说过,要实现全时四轮驱动必须有三个差速器,作为中央差速器的托森差速器可以分配通往前后轴的扭矩,可是扭矩到了前后轴之后还要通过差速器分配到左右车轮。

奥迪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2011年06月02日 01:00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苑璐 [汽车之家技术] 奥迪品牌给国人的印象一直是大气稳重的行政用车,从奥迪Q7和Q5的推出便打破了这个局面,原来主打轿车的品牌同样可以做出高品质的SUV。优秀的品质也让奥迪Q5国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场面。 既然说到了SUV车型,必然要关注它们的核心部分,那就是四驱系统。我们对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最早将四驱装置运用于拉力赛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

功的汽车厂商。在对其四驱系统进行解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的历史。 『奥迪quattro与大众4Motion之间的区别』 ●奥迪品牌介绍 奥迪品牌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909年7月16日创立,奥迪著名的四环标志代表了四个汽车品牌:奥迪(Audi),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四大品牌于1932年6月29日组建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

『奥古斯特·霍希(左)』 1965年,二战后在巴伐利亚重组的新汽车联盟被大众公司收购,随后1969年3月10日,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合并。新公司定名为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1985年,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的名称被简化,简称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同年,公司总部迁往了英戈尔斯塔特。奥迪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奥迪四驱技术历史回顾 奥迪目前使用的四驱系统即我们所熟悉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车上的标志为中网的“quattro”和尾部的小壁虎的Logo。

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四大四驱系统比较

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四大四驱系统比较 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这几家德国顶尖的汽车制造商在四驱技术都有着各自的看家本领。在国内,人们对奥迪的QUA TTRO四驱技术可能早就耳熟能详。奥迪官方也把QUA TTRO 四驱作为奥迪的一个很独特的技术亮点。但同是德国血统的奔驰4MA TIC,大众4MOTION,宝马Xdrive就鲜为人知了。事实上,这些四驱都跟QUATTRO一样,是经过了几代的演变才变得成熟起来的。 『军用吉普』 ● 说在前面:为什么需要四驱技术? 要了解这些复杂的四驱技术特性,以及性能上的优劣,首先还得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四轮驱动的发展史。四轮驱动技术主要分为越野四驱和公路四驱。越野四驱最早时从战争中发展出来的。 二战美军为了加强前线步兵和指挥官作战的机动性,开发了一款轻便的四轮驱动小车吉普威利斯。它采用的是分时四驱的设计结构。在当时几乎还没有全时四驱的设计理念。 之所以不能把动力固定的以刚性的传动轴分配给前后轮时因为汽车在转弯时,四个车轮所运动的轨迹各不一样,转弯圆弧的半径也都不相同。所以要想把动力刚性的分配给前后车轮就必须让前后车轮保持完全相同的转速,这在直线行驶时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还能提高轮胎的有效抓地,但在转弯时问题就出来了。

『过弯弧线各轮不同』 由于每个车轮在转弯时所压过的弧线不一样就意味着每个车轮的转速都不能一样。如果刚性的把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分配给前后车轮的话,那么每个车轮的转速都只能完全相同那么在转向时,前后车轮就会发生转向干涉,如果是干燥路面就会产生一个制动力让车不能前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向制动。当然,不光是前后车桥有转速差,从图上看左右车轮也存在转速差。 我们知道在汽车的驱动桥上都装有差速器。差速器的作用就是能够调节左右车轮的转速差来适应不同的转向轨迹。普通的这种差速器由于没有任何差动限制,发动机的动力被差速器自动的分配给受阻力较小一侧的车轮,所以这种叫做开放式差速器。几乎所有两轮驱动的汽车上都装有这种差速器。 那么,如果一台汽车是由四个车轮驱动的,那么我们不难想象,如果要刚性地按照50:50

奥迪产品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奥迪产品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奥迪A6L2.0T的功率是 (125/4300-6000 ). 2、奥迪A6L2.8的扭矩是(280/3000-5000 ) 3、奥迪四驱quattro分为()四驱和()四驱。 4、奥迪A4L的悬挂采用的是()前悬挂。()后悬挂。 5、奥迪A8的长宽高是()()() 二、选择题 1、奥迪A6L2.8FSI Quattro( B ) A、523800 B、650200 C、612200 D、520200 2、ECON按键亮起表示()开始工作。 A、鼓风机 B、发电机 C、压缩机 D、起动机 3、ESP8.1不包括下列哪项() A、ABS B、FBS C、EDL D、EPA 4、奥迪侧向辅助系统是当车速超过()时并开启转向灯准备并线时,该功能可以提醒驾驶者在后视镜盲区内是否有其它车辆。 A、60 km/h B、65 km/h C、70 km/h D、75 km/h 5、太阳能天窗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与车内哪些装置相连,为空调、照明等提供电源,环保节能又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夏日里吸收大量阳光从而降低车内温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单元 B、蓄电池 C、点烟器 D、遮阳板 6.下列属于奥迪变速箱的是() A.MUTITRONIC B.TIPTRONIC C.S-TRONIC D.7G-TRONIC 7.奥迪现有车型应用五气阀技术的有() A.1.8T B.2.0T C.2.4 D.3.2 8.如果关闭ESP,当车速超过()时,自动激活 A.60km/h B.70km/h C.80km/h D.90km/h 9.FAB法则里B代表() A.优势/作用 B.特征/特性 C.需求/需要 D.好处/利益 10.银箭号曾创造出()速度记录 A.390.3 B.406 C.406.3 D403.6 四、简答题 1、奥迪A6L2.4舒适型比技术型多哪些配置? 2、简述一下奥迪Q5的卖点? 3、名词解释 a.FSI

奥迪四驱系统

玩转四驱(23)奥迪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汽车之家技术] 的品质也让奥迪Q5国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场面。 既然说到了SUV车型,必然要关注它们的核心部分,那就是四驱系统。我们对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最早将四驱装置运用于拉力赛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汽车厂商。在对其四驱系统进行解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

『奥迪quattro与大众4Motion之间的区别』 ●奥迪品牌介绍 奥迪品牌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909年7月16日创立,奥迪著名的四环标志代表了四个汽车品牌:奥迪(Audi),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四大品牌于1932年6月29日组建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 『奥古斯特·霍希(左)』 1965年,二战后在巴伐利亚重组的新汽车联盟被大众公司收购,随后1969年3月10日,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合并。新公司定名为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1985

年,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的名称被简化,简称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同年,公司总部迁往了英戈尔斯塔特。奥迪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奥迪四驱技术历史回顾 奥迪目前使用的四驱系统即我们所熟悉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车上的标志为中网的“quattro”和尾部的小壁虎的Log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奥迪全部车型介绍

奥迪 奥迪是著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其标志为四个圆环。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主要产品有A1系列、A2系列、A3系列、A4系列、A5系列、A6系列、A8系列、Q7(SUV)、R系、敞篷车及运动车系列等。品牌释义:四个兄弟同心携手,奥迪的口号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奥迪集团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奥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和Cosworth技术公司,奥迪巴西及奥迪塞那利塔。此外,奥迪还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南非等地设有生产厂。 从1932年起,奥迪开始采用四环徽标,它象征着奥迪与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霍希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词义同为“听”),于是新公司有了audi(奥迪)这个名字。 一、A、S、RS系列(轿车) A系列是奥迪最主要的车型,A3、A4、A6、A8是目前最畅销的奥迪车型,分别是A、 B、C、D级轿车,竞争对手分别是宝马1、3、5、7系和奔驰B、C、E、S级。A5则是基 于A4的Coupe版,A7则是基于A6的四门Coupe。 S系列是基于A系列的较高性能车型,与S-line不一样,底盘作小的运动化改动,全系标配Quattro四驱系统,一般在A系上市后几个月发布。竞争车型为宝马的135i,335i,550i等普通版顶级排量车型。 RS系列是基于A系列的顶级性能车型,底盘作较大的运动化改动,全系标配Quattro 四驱系统,一般在A系上市后2年发布。竞争车型为宝马M3、M5等。 Allroad是结合了全时四驱旅行车与越野车优点的一部多功能车,目前只有基于奥迪A4和A6版的allroad车型。奥迪A0 QS:(见右图)A0 QS概念车名称中的A0是说明它不是效仿奥迪的其他车型的概念车,以‘0’这个数字为开头。Q代表它的quattro四驱系统,S代表它的悬挂系统。 二、Q系列(越野车SUV) 分别有Q1 Q3 Q5 Q7 三、Coupe/Roadster/Cabriolet(轿跑) 四、R系列(超级跑车) 按车型首字母分 一、(A)是奥迪轿车的型号 奥迪轿车和MPV的型号是用公司英文(Audi)的第一个字母(A)打头,数字越大表示价格越高:

quattro是纯机械结构

quattro是纯机械结构,性能可靠反应迅速。不但前后轴四轮能分配扭矩,在转弯时内侧轮与外侧轮也会分配不同的扭矩。所以说不单单说应付湿滑、冰雪路面。当初研制四驱主要是应用在赛车上的。干燥路面不是没意义,而是quattro工作中你根本觉察不到你只会感到过弯极限高很多,其实是quattro在帮你一起过弯所致! 四驱起步不打滑、行驶时四平八稳极限高,能在无形的帮到驾驶者!所以肯定是四驱好,不然当初奥迪就不会花巨费资研制quattro,并一举成名! 四驱跟两驱的区别,你没有开过是不知道的,有句广告说:谁用谁知道。我在用我知道,四驱的加速不是两驱(不管是前驱还是后驱)所能比的,非常的稳重,不抬头,不翘尾。对付湿滑,积水的路面那是杠杠的。我说的不是它加速有多快(虽然它确实很快),主要是安全。 全时四驱有如下特点,可以根据路面打滑情况改变前后桥输出扭矩,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特别是在湿滑路面过弯道,全时四驱的车不容易因为转弯不足或转弯过度而侧滑。当然,城市里面也有一些泥泞路、雪地、沙滩,四驱车四个轮子同时驱动,摩擦力会增加一倍,更容易脱困。这些情况在城郊、开发区、工地上都可能碰到。所以从雨雪天行车安全及雪地、泥泞路脱困角度考虑,选全时四驱的车更好。 下面再谈谈我对操控的看法,现在的车,驾驶起来都不费劲,对于在市区与高速公路而言,几个方面比较重要,一是车要稳定,特别是湿滑路面要不容易侧滑,自己开车才有信心,才会心情放松,这才是最好的操控感觉。满足这一点还是全时四驱与较宽的轮胎比较好。

第二方面,正常开着,走自己的道,什么车都不错,但是超车的性能车和车不一样,发动机动力与加速特性是影响超车操控性的主要因素。所以,发动机总功率要与车辆重量匹配,单位重量的功率越大,越容易提速超车。当然也和变速箱与驾驶模式有关,运动模式换挡转速高,能弥补舒适模式的动力不足。市区超车与高速路超车不一样,市区行驶速度一般在40公里左右时速,发动机转速也就2000转左右,在这个转速要提速快,就必需有较大的扭矩输出,而这一点正是宝马缸内直喷系列发动机的特点,该系列发动机在1200转就可以输出最大扭矩,而其他许多车都要在2500转以上才能达到最大扭矩,这是宝马发动机技术的优势,宝马好的操控性,主要还是来源于发动机特性。

四驱动力详解

四驱动力详解详解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 2011年02月15日 11:16 来源:51汽车我要评论(0) 字号:T|T 四驱对于许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出现最多的车型自然是SUV,4*4或4Motion字体印在车尾便标示着这款车型拥有四驱动力。今天笔者将为各位细解一番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等。 Quattro、4Motion是奥迪和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注册商标,值得注意的是仅凭Quattro 或4Motion并不能完全绝对地表示四驱系统的核心技术。因为同为大众旗下的奥迪与大众品牌技术共享,因而两种不同品牌的四驱系统在某些车型上的核心技术可能是一样的:如大众辉腾和奥迪A8这两款纵置发动机轿车,其四驱系统均以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为核心。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Quattro和4Motion究竟有何异同。 四驱车型尾部标识及奥迪A8与大众辉腾 Quattro 1980年,第一辆奥迪Quattro在日内瓦车展的亮相标志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诞生。在30年的历史中,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经历了6次革新,成为反应迅速、稳定可靠的四驱技术代表。其核心为纯机械结构的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 4Motion 1986年大众公司率先在GOLF车型上配备的“syncro”四驱系统就是今天4Motion的前身,当时以硅油粘性耦合器作为限滑传动装置。1998年公司引进瑞典Haldex耦合器,从此采用Haldex限滑技术的四驱系统被命名为4Motion。该技术凭借电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等优良特性成为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核心。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原理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原理 装配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同只具有后轮或前轮驱动的车型相比,能够将发动机动力平均分配到四个车轮,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向力。它的牵引能力以及转向能力比那些传统驱动系统更加出众。 在奥迪公司,编号为262的全时四轮驱动项目的研发始于1977年春季。最初的骨干是三位年轻的奥迪工程师:行走机构实验部门经理J?rg Bensinger、项目领导Walter Treser以及首席技术执行官Ferdinand Pi?ch博士。样车原型为经过修改、轴距略有加长的奥迪80,动力装置为直列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该驱动系统可以将动力传至所有扭矩传感器车轮上,曾应用于奥迪研发的VW Iltis军用越野车上。 1978年1月,在位于奥地利Styrian区陡峭的山路上进行试验时,这辆原型车向世人展示了其强劲的牵引能力。但是在急转弯时,它的传动系统扭矩传感器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力,这是由于当车辆转弯时前轮转过了比后轮略大的曲线而造成前轮不得不加快转速。该原型车无法应对这种情形,因为它前后两根传动轴是连接在一起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奥迪研发小组开始力图实现两个主要目标:实现全时四轮驱动,同时抛弃单独的中央差速器扭矩传感器以及辅助传动轴—这些零件在七十年代被视为该类车辆上不可缺少的部件。 变速箱设计部门主管Franz Tengler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案:在变速箱内安装一根26.3厘米长的二级传动轴,使能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传送。在尾部,该轴驱动手动锁紧的内轴差速器的星形轮;该设备整合在变速箱内可以将发动机50%的动力传输至尾轴,并具有自己的防滑差速器。剩余的动力沿着空心轴内侧由从动轴传至扭矩传感器前轴差速器。这是汽车设计史上的全新创举,该空心轴扭矩传感器理念实现了全轮驱动设想,并且重量轻巧、结构紧凑,同时效率出众。此举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创新,它不但可以应用于具有较高离地距离的越野车辆,而且也是运动型轿车的理想之选。 自1987年quattro?车型年伊始,quattro?理念进行了一项新的革新:托森(Torsen)差速器—自锁型蜗杆齿轮单元—代替了手动差速器锁紧装置。托森的原义为扭矩传感器,该设备可以按需将发动机扭矩传感器进行无级分配以实现牵引目的。在某些极限情况下,车轴能够获得的有效扭矩高达75 %。由于托森差速器仅在承载状态下才进行锁紧,在紧急情况下,车辆的防抱死系统仍能够发挥功效。如今,现代化技术如电控差速器锁紧装置已经应用扭矩传感器在车轴里了,ESP电子稳定程序也实现了对托森差速器的有益补充。 第一辆quattro 当时的设计主管Hartmut Warkuss这样描绘第一款quattro:“我们计划创造出能够牢牢紧抓地面的汽车——同高贵典雅的外形相比,我们更加注重性能。该理念最终成就了quattro?技术的高效性、正确性以及扭矩传感器可靠性。”1980年3月3日,在日内瓦车展上,配备扭矩传感器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具有鲜明棱角的奥迪80 Coupé首度正式亮相。

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四驱系统大比拼

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四驱系统大比拼 2007年07月18日01:00 来源:CHE168类型:转载编辑:王昊 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这几家德国顶尖的汽车制造商在四驱技术都有着各自的看家本领。在国内,人们对奥迪的QUATTRO四驱技术可能早就耳熟能详。奥迪官方也把QUATTRO 四驱作为奥迪的一个很独特的技术亮点。但同是德国血统的奔驰4MATIC,大众4MOTION,宝马Xdrive就鲜为人知了。事实上,这些四驱都跟QUATTRO一样,是经过了几代的演变才变得成熟起来的。 『军用吉普』 ● 说在前面:为什么需要四驱技术? 要了解这些复杂的四驱技术特性,以及性能上的优劣,首先还得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四轮驱动的发展史。四轮驱动技术主要分为越野四驱和公路四驱。越野四驱最早时从战争中发展出来的。 二战美军为了加强前线步兵和指挥官作战的机动性,开发了一款轻便的四轮驱动小车吉普威利斯。它采用的是分时四驱的设计结构。在当时几乎还没有全时四驱的设计理念。

之所以不能把动力固定的以刚性的传动轴分配给前后轮时因为汽车在转弯时,四个车轮所运动的轨迹各不一样,转弯圆弧的半径也都不相同。所以要想把动力刚性的分配给前后车轮就必须让前后车轮保持完全相同的转速,这在直线行驶时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还能提高轮胎的有效抓地,但在转弯时问题就出来了。 『过弯弧线各轮不同』 由于每个车轮在转弯时所压过的弧线不一样就意味着每个车轮的转速都不能一样。如果刚性的把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分配给前后车轮的话,那么每个车轮的转速都只能完全相同那么在转向时,前后车轮就会发生转向干涉,如果是干燥路面就会产生一个制动力让车不能前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向制动。当然,不光是前后车桥有转速差,从图上看左右车轮也存在转速差。 我们知道在汽车的驱动桥上都装有差速器。差速器的作用就是能够调节左右车轮的转速差来适应不同的转向轨迹。普通的这种差速器由于没有任何差动限制,发动机的动力被差速器自动的分配给受阻力较小一侧的车轮,所以这种叫做开放式差速器。几乎所有两轮驱动的汽车上都装有这种差速器。

奥迪四驱

拒绝专业术语!奥迪quattro四驱揭秘 汽车之家类型:原创日期:2009/04/14 汽车之家责任编辑:罗浩 [汽车之家汽车技术] 四轮驱动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四驱等。而其中全时四驱技术可以说是最复杂最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平时我们总说某某车使用了先进的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可是到底四轮驱动是怎么实现“全时”的?全时四驱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我们多数人脑中的概念都很模糊。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拒绝专业术语”,与之前那篇差速器原理文章一样,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原理。我相信99%的读者不是汽车工程专业硕士,不需要用毕生精力研究汽车,而且其实本人是文科出身(大学学的国际贸易,成绩不甚理想),因此这篇文章不可能有什么深度可言,很多词汇的使用也可能不准确,在这里还请各位读者多包含,就当是娱乐帖子看吧! 为什么要全时四轮驱动? 如果各位看过之前那篇《拒绝专业术语!详解汽车差速器构造原理》的文章,一定还记得在文章的最后提出的装备普通差速器的两轮驱动车的弊端:如果一侧驱动轮失去抓地车辆

便无法前行。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两轮驱动家用车其实是很“脆弱”的,只要路面铺装得不好或者带点泥泞的话就很有可能抛锚!这和车子的马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出四轮驱动装置。 要了解全时四驱技术首先要了解普通差速器的原理,关于普通差速器原理请看之前的文章: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4009259.html,/drive/200903/57727.html 多数专业越野车使用分时四轮驱动,在铺装良好的路面行驶时是一辆两轮驱动车,当车轮陷入泥泞时,驾驶员通过分动箱将前后轴刚性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动力在四个车轮间平均分配。这种装置的越野能力非常强,但缺点也很明显:在铺装平整的路面上完全不能使用,因为刚性连接的车轮在高速行驶时非常危险。而且有时候路况是很复杂的,道路面上的水坑或砂石使四个车轮的抓地力随时都有可能变化,这时候分时四驱就显得很没效率了。于是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应运而生。 全时四驱是指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四轮驱动状态。由于车辆在转弯时车辆不仅左右轮行驶轨迹不同,而且前后轮之间也会因行驶轨迹也不同而产生转速差,因此全时四驱车必须装有中央差速器用于补偿前桥与后桥之间的转速差,并将发动机动力分配给前后轴。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之后会先经过中央差速器,多数中央差速器都是限滑差速器,也可以是普通的差速器,在经过中央差速器后动力被分成两部分,分别通往前轴和后轴,经过前后轴的两个差速器分配到两侧的车轮。 ● 奥迪quattro 提到全时四驱,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闪现一个词,那就是奥迪的quattro!奥迪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那么究竟什么是quattr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