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16秋环境规划及管理在线作业

西交16秋环境规划及管理在线作业
西交16秋环境规划及管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于1996正式推出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具体配套措施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 ISO14000

. ISO14010

. ISO14020

. ISO15000

标准答案:

2. 进行过程控制,实施清洁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属于()优先度。

. 高

. 中

. 低

. 普通

标准答案:

3. 环境管理本身是()的过程。

. 静态

. 动态

. 循环

. 标准

标准答案:

4. 末端控制是一种资源-产品-排放()系统。

. 单方向开环

. 双方向开环

. 单方向闭环

. 双方向闭环

标准答案:

5. 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指()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 科学管理理论

. 人际关系学说

. 行为科学理论

. 期望理论

标准答案:

6. “科学管理之父”是指()

. 泰罗

. 法约尔

. 韦伯

. 欧文

标准答案:

7. 以下措施不属于末端控制模式管理手段的是()。

. 污水处理

. 原料代替

. 烟气除尘

. 脱硫脱硝

标准答案:

8.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关于产品设计的新概念,也称为()。. 循环设计

. 绿色设计

. 无害设计

. 资源设计

标准答案:

9.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总部设在()。

. 哥本哈根

. 日内瓦

. 巴塞尔

. 伯尔尼

标准答案:

10. 26.ISO1400系列标准()年率先在发达国家推行。

. 1993

. 1995

. 1999

. 1996

标准答案:

11. 排污收费制度最早开始于()。

. 美国

. 中国

. 日本

. 德国

标准答案:

12. 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影响最大的污染是()

. 农村管理滞后

. 集约化布置

. 生态系统恶化

. 农药过度使用

标准答案:

13. 以下属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是()。

. 设立HS标准

. 设立ISO14000标准

. 绿色管理模式

. 内部成立职能部门

标准答案:

14. 地球日是()。

. 6.5

. 4.22

. 5.16

. 3.27

标准答案:

15.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是()。

. ISO14001

. ISO14002

. ISO14004

. ISO14010

标准答案:

16. 中国以往的环境管理政策一直是以()控制为核心。

. 总量

. 排量

. 浓度

. 流量

标准答案:

17.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环境标志是联邦德国于1978年推出的()。. 蓝色天使

. 环境选择

. 十环标志

. 白天鹅

标准答案:

18. 生命周期管理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注重工程设计数据的精确应用

. 工程图纸管理

. 企业工业流程改造

. 成熟商业解决方案

标准答案:

19. 生命周期评价起源于()美国中西部研究所受可口可乐公司委托。. 1959

. 1969

. 1979

. 1989

标准答案:

20. 在环境管理的诸多手段中,()可谓是最早运用的第一武器。

. 经济手段

. 宣传手段

. 行政手段

. 科学手段

标准答案:

21. 关于决策,正确的说法是()

. 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 管理是决策的基础

. 决策是调查的基础

. 计划是决策的基础

标准答案:

22.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指()。

. IO

. O

. ISO

. IOS

标准答案:

23. 城市环境保护实施综合决策的基础是()。

. 环境保护目标科学化

. 环境保护目标减量化

.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 环境保护目标处理制

标准答案:

24. 总量控制的真正意义是()。

. 源头消减

. 定量管理

. 末端处理

. 负荷分配

标准答案:

25. 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是世界上最大的费争锋国际组织。

. 1940

. 1946

. 1950

. 1951

标准答案:

26. 我国于1994年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清洁生产

. 零排放

. 预防为主

. 源削减

标准答案:

27.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为()。

. 氮氧化物

. 硫氧化物

. 可吸入颗粒物

. 有机物

标准答案:

28. 以下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石油

. 天然气

. 煤

. 太阳能

标准答案:

29.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反馈式流程。

. 资源-产品-排放

.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 资源-产品-排放-回收

. 资源-产品

标准答案:

30. 根据实施政策的不同,属于行政的方法的指令性控制的是()。

. 排污收费

. 产品收费

. 法律制裁

. 使用者收费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制定了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 喝上干净的水

. 呼吸清净空气

. 吃上干净的食品

. 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

标准答案:

2. 单因子生态适宜度的评价分级,通常可分为()。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 六级

标准答案:

3.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 减量化

. 再处理

. 再使用

. 再循环

标准答案:

4. 随着PLM的应用的广泛,现有PLM技术尚存需要改进的地方()。

. 价格偏高

. 实用性有待提高

. 缺乏具有丰富实施经验的队伍

. 狭小的市场空间

标准答案:

5. 森林资源的特点()。

. 空间分布广

. 结构复杂,多样性高

. 再生能力强

. 生物生产力高

标准答案:

6. 清洁生产指标分析中,下列指标可做定性评价的是()。

. 产品指标

. 资源指标

. 原材料指标

. 污染物指标

标准答案:

7. 生态系统由()组成。

. 生产者

. 分解者

. 有机物

. 消费者

标准答案:

8. 实施ISO14000认证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 优化企业成本

. 确立绿色管理战略

. 增加企业利润

标准答案:

9. 对于总量控制,通常的提法有()。

. 目标总量控制

. 容量总量控制

. 行业总量控制

. 企业总量控制

标准答案:

10.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是指企业作为管理主体对自身的环境问题进行管理,主要内容有()。. 环境计划管理

. 环境质量管理

. 环境技术管理

. 环境保护设备管理

标准答案:

11. 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环境分为()。我国宪法采用的就是这种分类方法。

. 生活环境

. 城镇环境

. 自然环境

. 生态环境

标准答案:

12. 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有()。

. 生产

. 生活

. 还原

. 信息传递

标准答案:

13. 自愿方法是污染企业或工业企业为改进环境管理主动作出的一种承诺,主要包括()。. 单方面承诺

. 双方面承诺

. 协商协议

. 竞争协议

标准答案:

14. 水资源的特点()。

. 循环再生性与总量有限性

.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 功能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 利弊两重性

标准答案:

15. 政府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

. 企业投资过程

. 企业建设过程

. 企业生产过程

. 企业自身环境管理

标准答案:

16. 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有()。

. 人工性

. 脆弱性

. 可塑性

. 地带性

标准答案:

17. 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层次是()。

. 遗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 种群结构多样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标准答案:

18.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当2<∣△I∣≤5时,变化幅度为()。. 略微变好

. 略微变差

. 明显变好

. 明显变差

标准答案:

19. 产品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

. 产品生态辨识

. 产品生态诊断

. 产品生态定义

. 生态产品评价

标准答案:

20. 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全过程控制-()。

. 计划投资全过程

. 生产全过程

. 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 处理全过程

标准答案: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认证公司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Taozhi666@https://www.360docs.net/doc/8e14616277.html, 分发序号: 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 指导书 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目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2 塑料成型加工 (2) ...2 3 环境因素审核. (11) 2 4 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 (16) 5 监测与测量审核 (18)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在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得到正确和统一的理解和遵循,特结合该行业的特点制订本指导书。 1.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审核员按照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标准对塑料制品业进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 塑料成型加工 2.1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2.1.1塑料及其分类 1)塑料:一般指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为基本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型,而产品最终形状能保持不变的材料。它的组成除了高聚物(树脂)为主要成分外,还根据需要,可能含有某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助剂。助剂主要有填料、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

2.1.2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特性及用途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是以聚合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

受热时不产生化学交联,因而当它再一次受热时仍具有可塑性。它们的主要特性如表1所列。 表1主要热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2.1.3热固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后能成为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以缩聚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受热时发生化学变

西工大19春《管理学原理》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管理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 1. 负责处理标准化之内的“例行公事”的是() A. 基层管理人员 B. 秘书 C. 参谋人员 D. 高层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A 2. 泰罗曾经推行过一种职能制组织结构,即各职能部门都可以给生产车间下达指令,最后这种组织以失败而告终。他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 A. 责权一致的原则 B. 统一指挥的原则 C. 例外原则 D. 机构精干原则 正确答案:B 3. 科学管理之父是()。 A. 法约尔 B. 泰罗 C. 巴纳德 D. 梅奥 正确答案:B 4. 从()开始,管理对职能的研究成为管理学界注意的中心问题,并据此建立了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 A. 泰勒 B. 法约尔 C. 亚当?斯密 D. 梅奥 正确答案:B 5. 在管理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职能”这个概念的是()。 A. 泰罗 B. 韦伯 C. 法约尔

正确答案:C15 春《管理学原理》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2 道试题,共10 分。) 1. 管理职能包括()。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激励职能 D. 领导职能 E. 控制职能 正确答案:ABDE 2. 在组织中扮演决策指挥者的角色是指() A. 传播者 B. 谈判者 C. 资源分配者 D. 企业家 E. 障碍处理者 正确答案:BCDE 15 春《管理学原理》在线作业 三、判断题(共13 道试题,共65 分。) 1. 管理从本质上讲,是通过他人并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组织职能就是为建立起一种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3. 控制的媒介是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泰罗的科学管理不仅重视技术性因素,也重视人群社会因素。()

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向生产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对工作环境、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以及生产现场的有效控制,加强公司对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提高生产的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产品实现有关的人员和场所。 3. 职责 企管部负责生产现场工作环境控制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编制,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实施改进合理化建议。 … 办公室负责对本单位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管理、控制、监督和检查,实施改进合理化建议。 各部门负责本单位工作环境和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党群工作部负责工作环境、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合理化建议的收集。 4. 工作要求 工作环境的确定 4.1.1 技术部、企管部根据产品生产的要求,确定生产现场所需的工作环境,以及特殊特性和特殊过程所需生产环境。 4.1.2 企管部根据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要求,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制定《5S管理办法》; 4.1.3 办公室根据公司办公需要,制定公司办公场所5S管理办法。对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规范。 " . 工作环境相关要求 4.2.1 办公室策划公司、各部室工作环境管理职能的配置,并通过部门职责予以确认; 4.2.2 企管部安技环保室负责组织公司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4.2.3 企管部负责建立各部室特种作业人员台帐,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4.2.4 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要求设计各种工位器具,按照产品形成过程和满足产品产量及质量要求策划和设计相关部室工艺布局,绘制现场定置管理图; 4.2.5 各使用部负责按照产品产量确定工位器具的需求数量,报企管部批准后实施制造、补充并实施工位器具的统一管理; 4.2.6 各生产部室依据现场定置管理图实施车间工艺布局调整并实施定置管理; 4.2.7 各生产部对特殊作业环境应配备必要的通风除尘设备,保持工作环境的空气清新畅通; ` 4.2.8 办公室根据防火规范要求配备各种消防器材及设施。 设备布局要求 4.3.1 生产设备的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安全与卫生的要求。 4.3.2 综合考虑便于操作、安全、作业流动等因素,在布置各种大、中、小型生产设备时必须确保各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具体要求如下。 4.3.2.1 生产设备的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其中小型设备与中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1米,大型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米。4.3.2.2 生产设备与生产现场的墙、柱之间的距离同样按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或中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不小于0.9米。 4.3.2.3 小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6米,中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1.1米。 4.3.3 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操作时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的摆放,同时考虑到操作者的动作不干扰别人,所以,必须留有宽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间。 · 4.3.4 产生强烈噪音的设备如不能采取减噪措施,则应布置在离生产现场较远的地方,同时需要注意不得影响其他公司的办公环境。 4.3.5 生产现场中高于2米的运输线必须有防护网或防护罩进行保护。若使用防护网,则其网格的大小应能阻止所运输的物件坠入地面,运输线的始终两端应有防护栏的保护,其高度不得低于1米。 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

环境规划与管理平时作业

环境规划与管理平时作 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环境规划与管理》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请简单阐述三种生产理论对环境管理学的重要作用。 答:三种生产理论对环境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三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三种生产环节间的物质联系关系表明,环境生产环节是人口生产环节和物质生产环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世界系统”或“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运行依靠三种生产环节之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畅通来保证。为思考和分析的方便,我们可以把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合并抽象成为“人类社会”。于是可见,“人类社会”中的物质生产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与结构变化的反应转化器,它依靠环境生产所产出的自然资源作为加工的原材料,依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消纳排放出来的污染物。人口生产则是这个世界系统运行的原动力。这里用“生产”一词来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层面,反映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动态性和发展性。[2].三种生产理论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根源 从三种生产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生产环节在输入-输出上的不平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环境生产过程中,输入的是(除太阳能外)人类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但不被环境亲和,而且还破坏和降低了环境对废弃物的消纳力。同时,人类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的活动也损害和降低着环境的资源生产能力。而人类日益增长的对自然资源和对自然环境质量的需求则使得自然环境基

本功能不断“透支”。这种输入、输出上的不平衡,导致了自然环境系统运行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了世界系统结构和运行的不稳定。所以说,环境问题的实质就导致是三种生产环状结构运行不和谐的人类社会行为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根本出发点。 [3].生产理论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从三种生产构成的世界系统图上可以看出,要使它们能够和谐地运行,就必须使物质在这个系统中的流动畅通,就必须使每一种生产环节的物质输入输出均衡。也就是说,必须在现有的物质流动的过程中再增加上一个功能单元。这个单元应能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废弃物”,或者以与环境亲和的形态进入环境,或者重新转变成物质生产子系统可以利用的资源。显然,要推动这样一个单元的形成和有效运行,除了要有意识地去改变人类社会一系列固有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生活习惯。不言而喻,该功能单元加入循环系统,并不是意味着停止或取消一切人工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是要使人在对自然作用的同时使环境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换句话说,该单元应该是保障物质流畅通的一个关键因素。可见,环境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应是:推动人类社会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废弃物的排放强度与环境生产力匹配起来。显然,促进上述这种新的功能单元的建立是人类社会使“匹配”成为可能的唯一行为选择。 [4].三种生产理论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依据三种生产理论还可以看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发生在不同“生产”系统的界面上,即相互交叉的地方。比如森林,一方面它的经济价

《高级管理学》

河科大2007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班《高级管理学》作业 姓名:王建军 二OO九年三月

河科大2007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班 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是企业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形成资产性的能力的行动方案。它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长期、未来的战略选择权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保持延续的核心基础。从价值创造的机制看,企业战略既是企业制度安排的结果,也是企业内部组织的产物,同时还是内外技术的影响和决策认知的相关后果。制度、组织、技术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构成企业战略创造价值的基本框架。 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的价值创造典型地反映在美国战略管理学家麦克?波特的学术思想中,企业战略的应用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换句话说,企业竞争战略的最高目标,是让企业形成物质资源存量的落差;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基于人为壁垒的物质资源价值。除此之外,彼特通用战略思想另一个体现物质经济的地方,是这种竞争战略基础上的企业竞争观。波特始终认为,企业在市场中的本质表现是残酷的竞争事实。竞争就是市场参与者想方设法获取资源,形成资源的进入壁垒过程。 所以,传统经济下的企业战略是报酬递减为动力的物质成本型战略,是企业内部组织战略决策群体的经验层级产物。其中,一体化战略是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偏好,它包括内部一体化(自主开发)战略和外部一体化战略,含基于并购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也就是说,报酬递减律支配下的企业战略通常追求规模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以“占有”物质资源的丰度来形成。 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并保持长盛不衰,无非是做到“知己知彼”而已。具体而言,就是在参与竞争的同时,对自身的力量有充分地了解,同时对产业环境和对手的情况也基本清楚。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出合适的战略,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生产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布局 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 大型设备不小于2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0.6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 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4、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高度不许超过2米,高比宽不大于2比1。 三、生产区域地面状态 1、车间安全通道应以醒目的划线界定。 2、.车间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米,车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8米。 3、保证通道畅通,不得堵塞或侵占。 4、为生产设置的坑、壕、池等应有牢固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5、作业场所的工业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6、人行道及空地应平坦,无绊脚物。如有绊脚物应设醒目标志或防护措施。 四、防尘、防毒(含物理因素)设备设施 1、防尘防毒设备应完好,能正常运转、排尘排毒效果好。 2、主管道和支管道应无破裂、泄漏。 3、集尘(毒)风罩应完好、有效。 4、闸板应灵活可靠,无破损。 5、滤料(或元件)及时清洗更换,保证完好有效。 6、不产生严重的二次扬尘(毒)。 7、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的合格率指标应按设备维护保养完好率考核。 8、电离辐射、微波和高温等物理因素作业点的防护设施及操作者防护用品应完好,符合标准。 五、工业噪声 1、和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2、对产生噪声的和产过程和设备,工艺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3、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评审。没有评审或评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现有场所见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未达标前,可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职工健康。

(完整版)环境审核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保证水泥的生产环境管理体系(EMS)认证审核的有效实施。 2 范围 适用于硅酸盐水泥(含熟料)的生产专业,对应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的专业代码为16.01.01。 本指导书是根据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结合水泥的生产专业/行业的特点,在专业方面提供审核指南,作为专业技术支持,这些意见不是标准的补充和取代,审核时应以标准为依据。 3 职责 质量部会同技术专家负责指导书的制定、修订,并负责文件发放; 审核部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宣贯; 审核及相关人员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有效实施。 4 术语和定义 4.1水泥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粒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水泥。 4.2熟料 凡由适当成分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物,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 4.3混合材 在生产水泥时,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去的人工的和天然的矿物材料,称为混合材。 本专业无特定环境专业术语 5 行业特点 水泥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其生产工艺过程的共同特点是物料处理量大,运输环节多,高温作业,每生产1吨水泥大约需要处理3吨以上的物料,而且物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从矿山开采、原料破碎、粉磨至煅烧成熟料,再经粉磨水泥包装出厂,基本上每个环节都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每个环节几乎都涉及粉尘和噪声,而且水泥行业又是典型的能源、资源消耗型,控制能源、资源消耗是非常重要的。 6 典型工艺流程

水泥的生产工艺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 A干法与湿法 B 旋窑与立窑(产业政策规定立窑直径3M及以下为淘汰窑型,ф3M以下磨机为淘汰磨机) 典型的立窑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典型的旋窑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西南大学2017年冬管理学原理大作业答案

1、 下面那个特征是非理性决策的有()。 知识完备 价值观一致 择优 信息有限 2、 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忽视 3、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 为下属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 上下级之间的友情 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 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 4、 领导者采用何种领导风格,应当视其下属的“成熟”程度而定。当某一下属既不愿也不能负担工作责任,学识和经下哪种领导方式?() 命令型 说服型 参与型 授权型

5、 没有反映出管理专业化分工的组织结构为()。 事业部制型结构 直线制结构 矩阵型结构 职能型结构 6、 当领导的管理能力较强,下属的工作能力也较高时,则()。 管理幅度应该大些 管理幅度应该小些 管理组织应该松散些 管理层次应该多些 7、 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控制方式,最好的方式是()。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 事后控制 反馈控制 8、 著名的“搬运生铁块”是()做的? 法约尔 甘特 泰罗 萨伊

9、 管理学中的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组织,说明管理学具有()。 一般性 多样性 历史性 实践性 10、 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反映了管理的()。 科学性 艺术性 必要性 目的性 11、 下列不属于领导工作原则的是()。 为员工指明目标 激励 间接管理 命令一致 12、 以下不属于专业化分工优点的是()。 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 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热情 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 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

13、 按具体情况采取或不采取某个特殊的行动指的是()。 政策 程序 规则 规划 14、 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安全计划、供应计划等,这是按()标准对计划所作的分类。 企业职能 计划的内容 计划所涉及的时间 计划所涉及的范围 15、 以下不属于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 实行统一核算,没有财务支配权 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上级的控制较少,往往以完成目标为限 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 16、 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给生产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工厂中所有涉及生产作业环境方面的相关工作均按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制度中的生产作业环境不仅包括生产的主要现场~也包括进行检验的辅助生产现场。 第2章设备布局要求 生产设备的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安全与卫生的要求。第4条 第5条在布置各种大、中、小型生产设备时要综合考虑便于操作、安全、作业流动等因素~同时确保各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具体要求如下。 1(生产设备的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其中小型设备与中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一米~大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两米。 2(生产设备与生产现场的墙、柱之间的距离同样按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或中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9米。 3(小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6米~中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1.1米。 第6条在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操作设备时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如何摆放~同时确保操作者的动作不干扰别人~所以~必须留有宽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间。

第7条对于产生强烈噪声的设备~如不能采取减噪措施降低其噪音~则应将其布置在离生产现场较远的地方~同时需要注意不得影响其他部门的办公环境。 第8条对生产现场中高于两米的运输线~必须设置防护网或防护罩进行保护。若使用防护网~则其网格的大小应以能阻止所运输的物件坠落于地面为标准~运输线的两端应设置防护栏~其高度不得低于一米。 第3章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管理 第9条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须按照操作顺序~整齐地放入指定的区域~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加以固定~禁止乱摆、乱放。 第10条生产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必须放到指定的地方~以防止混乱或坠落伤人。 第11条生产用原材料必须限量放入生产现场~以免造成生产现场的拥挤或导致发生其他事故。存放量的具体标准如下。 1(白班不超过加工额的1.5倍~夜班不超过加工额的两倍。 2(大件原材料必须按照额度领取~禁止超过当班的生产额度。 第12条在生产现场码放各种物料时不得超高~一般码放高度不允许超过2.5米,物品单位超高除外,~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不超过2?1,易滚动的物品要有垫块进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与垛之间的间距要合理~以便于吊装和搬运。 第4章地面状态管理 第13条合理地规划生产现场的地面~用不同的颜色将生产现场的地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安全通道必须以绿色、醒目的标志标示出来。 第14条生产现场所划定的各区域间距要合理~其中人行通道不得小于一米~车行道 ,主要指叉车、推车等,不得小于两米~成品车间货车行道不得小于三米。

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业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1、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0.83,0.76,0.89,0.73,0.92,0.81,0.92,0.75,0.88,0.79,0.90,0.84 解:算数平均值: 835 .012 84 .090.079.088.075.092.081.092.073.089.076.083.0 (1) 21=+++++++++++= =+++=∑=- n i n x x x x x n i n 加权平均值: 835.012 84 .090.079.088.075.081.0292.073.089.076.083.0 (1) 1 212211=++++++?++++= = ++++++=∑∑-=- i x w w w w x w x w x w x w n i i i n i n n n w 几何平均值: 832 .084.090.079.088.075.092.081.092.073.089.076.083.01221=???????????=???=- n n G x x x x 调和平均值: 830 .084.0190.0179.0188.0175.0192.0181.0192.0173.0189.0176.0183.0112 11=+ ++++++++++= ∑= -- i n i H x n x 标准差:

0676 .0)835.084.0()935.090.0()835.079.0()835.088.0()835.075.0()835.92.0()835.081.0()835.092.0()835.073.0()835.089.0()835.076.0()835.083.0(1 121 )(112222222222221 2=-+-+-+-+-+-+-+-+-+-+-+--=--= ∑=-o x x n s n i i 算数平均误差: 057 .012 835 .084.0835.090.0835.079.0835.088.0835.075.0835.092.0835 .081.0835.092.0835.073.0835.089.0835.076.0835.083.01 =-+-+-+-+-+-+-+-+-+-+-+-= -= ?∑=- n x x x n i i 级差: {}{}19.073.092.0min max 11=-=-=≤≤≤≤k n k k n k x x R 2、对某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的人员测定的数据为56.91,57.13,57.21,57.36,57.41,58.49,58.56,59.11,59.76,60.31,试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是否有应舍去的数据。 解: 算术平均值: 225.58 (1) 21== +++=∑=- n i n x x x x x n i n 标准差: 2.1)(111 2=--=∑=-n i i x x n s 取显著水平05.0=?得616.22.118.2)10,,05.0(=?=λ 偏差最大的数60.31,检验该数 616.2085.2225.5831.60<=-=p d 所以没有应舍去的数据。 3、有一组3因子数据:x 1=(1,3,4,5),x 2=(0.2,0.3,0.4),x 3=(32,35,36),试对它们进行标

工作环境管理制度作业指导

编码:TYTT-GL-02 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办公场所的工作秩序,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职责 3.1各部门员工应自觉遵守与实施本制度,并接收由行政部的例行监督检查。 3.2各部门经理为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制度的落实与督促改进。 4内容 4.1卫生环境管理规定 4.1.1文件:把文件分为必要(有效)和不要(过期无效)的,不要的全部销毁或当环保纸使用,必要文件进行归档。

4.1.2办公桌(工作台):文具必须整齐摆放。办公用品一般的常用品:笔、订书机、涂改液、便条纸、橡皮、计算器,可以集中放在办公桌的一定区域内,电脑线、网线、电话线有序放置;桌面上的东西应该摆放整齐,不得凌乱,每天上下班前5分钟必须将桌面收拾干净、保持整齐。 4.1.3坐椅、工作凳:办公椅必须保持干净、无灰尘、污迹。人离开办公桌后, 办公椅应推至桌下。工作凳应保持干净、无破损、离开桌子时应将凳子摆放整齐。 4.1.4地面:应保持清洁、无垃圾布碎、无污迹、纸屑等杂物 4.1.5通道:所有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允许堆放任何物品,不得乱扔杂物。 4.1.6垃圾桶:垃圾桶内不允许倒茶水、扔果皮、倒剩饭菜、汤水等易惹蚊虫老鼠的杂物。应保持无异味,垃圾桶应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允许放在通道上。 4.1.7排插、电源开关:排线不得凌乱、有破损。电源线、网线、电话线等连

接线应从桌后走线,并置隐藏处或用线扎整。 4.1.8饮水机:放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移动;不得将水倒在饮水机的水槽上。 以免溢出弄湿地面。 4.1.9门窗:应保持清洁,不准随便张贴东西,不得在门窗上乱写乱画,每天 下班前应将门窗关闭。 4.1.10办公设备:打印机及复印机上不允许堆放不要的文件及其它物品,每 天最后下班的同事负责关闭所有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空调、饮水机等 等。 4.1.11冰箱、微波炉:冰箱内应保持清洁,不允许把油污、汤水溢在冰箱或 微波炉内,若因不慎弄脏,请自觉清洁干净。微波炉仅供各位同事热饭使用, 请勿使用微波炉热味道太浓的食物。 4.1.12电脑:应保持干净、无灰尘,使用者每天下班前必须自觉关闭电脑及 电源。 4.1.13工作场所不允许摆放未清洗的饭盒,以免引起鼠害,饭盒不得留在工 作场所过夜。 4.1.14常用物品必须标识并整齐摆放。 4.1.15私人大件物品不允许带入工作场所。 4.2 机房环境管理规定 4.2.1机房环境:机房正常范围(温度控制在 25° C,湿度控制在10-80 )温 度控制设备为两台悬挂式空调至最低温度;当温度和湿度超过一定范围后报 警器会报警; 进出机房:只有领导及运维组成员才可进入,机房钥匙由专人保管; 注意事项:除领导和运维组成员外勿触碰相关光纤及网线,机房电源 相关服务器连接设施; 日常维护: 维护组:运维组 维护项目:机房环境管理、布线、服务器上下架 4.2.2 4.2.3 等 4.2.4 4.2.5

环境管理学作业

环境管理学作业 一、举例介绍命令型和控制型环境管理政策 命令型和控制型环境管理政策方法包括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法律规范最显著的特征是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同时,法律的产生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是具有权力、义务内容的法律体系。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依法行政、加强环境法律的执法力度,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公众和非政府组织根据法律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是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应用。 如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福建省环保厅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了对紫金矿业的处罚结果——罚款人民币956.3130万元。福建省环保厅称,956万元罚款是依据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2)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行政机构以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作用于直接管制对象的一种手段,是环境保护部门经常大量采用的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规范性。行政手段包括研究制订环境政策、组织制订和检查环境计划;运用行政权力,将某些地域划为自然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对某些环境危害严重的工业-交通企业要求限期治理,以至勒令停产、转产或搬迁;采取行政制约手段,如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发放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许可证等。 例如2007年1月10日,第三次“环评风暴”掀起。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吕梁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省莱芜市4个行政区域和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4大电力集团的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的所有建设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停止审批。这是环保总局及其前身成立近30年来首次启用“区域限批”这一行政惩罚手段。 二、请简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及其实施进展 (1)简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具体来说,排污单位作为投保人,依据保险合同按一定的费率向保险公司预先交纳保险费,就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在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由保险公司负责对污染受害者进行一定金额的赔偿。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是继“绿色信贷”之后推出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

奥鹏管理学B在线作业(大全)及答案

多选: 1、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A组织,B协调,C控制,D指挥,E实行计划。 2、美国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是:B决策。 3、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A主体,B客体,C方法,D目的,E环境。 4、“确切知道要别人干些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干”,这种管理学观点是谁提出的:E泰罗。 5、“管理就是设计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的完成既定目标。”是哪个人提出来的A孔茨。 6、管理的特征包括:A、目的性,B组织性,C人本性,D,创新性。 7、评价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是:A、组织的目标。 8、管理的载体是:C组织。 9、管理的核心是什么:A处理人际关系。 10、管理的特征不包括:C科学性。 11、管理的属性包括:A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 12、指挥劳动体现了管理的哪种属性:B自然属性。 13、管理的社会属性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 14、决定管理自然属性的是:生产力。 16、管理二重性原理是由谁提出的:D马克思。 17、现代经济中充当“第三生产力”的角色是:B管理 18、人民把A科技,D管理比作推动社会进步的两个轮子。 19、使生产要素变成显示生产力的条件是:C管理。 20、在生产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力的高低就直接取决于:A管理。 21、D管理既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又是组织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 22、最早对管理的具体职能加以概括和系统论述的是:B法约尔。 23、近代管理学家一般把管理只能划分为:A计划,B组织,C控制,D激励,E领导。 24、高级管理人员用于C计划,D组织职能的时间较多。 25、西蒙和马奇等创立了B决策理论。 26、希克斯把B创新作为一项管理只能。 27、管理的对象是不是也称管理的客体。A,是。 28、管理的对象最主要的是对:E人的管理。 29、管理的对象是指能够呗一定管理主体A控制,C影响,的客观事物。 30、D管理对象,具有极为广泛的外延。 31、管理者对C管理对象,实施管理活动。 32、按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可以是:A目标的提出者,B计划在,C指挥者和协调者,E组织者。 33、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管理者可分为: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 34、按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A决策指挥者,C职能管理者,D决策参谋人员。 35、计划管理人员属于:C职能管理者。 36、车间主任属于:中层管理者。 37、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D基本规律,E一般方法,的科学。 38、一个政府的首脑和一个公司的经理要处理的问题都要通过一定的A计划,B组织,C领导,D激励,E 控制,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39、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D基本原理。 40、管理的共性是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A对象。 41、实施管理职能时基本原理是不是有不同。B不是。 42、管理学主要研究:A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B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C组织的规律制度如何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D合理组织生产力,E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作业环境现场管理制度

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布局 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2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0.6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 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4、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高度不许超过2米,高比宽不大于2比1。 三、生产区域地面状态 1、车间安全通道应以醒目的划线界定。 2、.车间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米,车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8米。 3、保证通道畅通,不得堵塞或侵占。 4、为生产设置的坑、壕、池等应有牢固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5、作业场所的工业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6、人行道及空地应平坦,无绊脚物。如有绊脚物应设醒目标志或防护措施。 四、防尘、防毒(含物理因素)设备设施 1、防尘防毒设备应完好,能正常运转、排尘排毒效果好。 2、主管道和支管道应无破裂、泄漏。 3、集尘(毒)风罩应完好、有效。 4、闸板应灵活可靠,无破损。 5、滤料(或元件)及时清洗更换,保证完好有效。 6、不产生严重的二次扬尘(毒)。 7、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的合格率指标应按设备维护保养完好率考核。 8、电离辐射、微波和高温等物理因素作业点的防护设施及操作者防护用品应完好,符合标准。 五、工业噪声 1、和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2、对产生噪声的和产过程和设备,工艺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3、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评审。没有评审或评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现有场所见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未达标前,可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职工健康。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 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052-72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采光 生产场所采光是生产必须的条件,如果采光不良,长期作业,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产生误操作,或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同时合理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生产场所要有足够的光照度,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生产场所一般白天依赖自然采光,在阴天及夜间则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补充和代替。 (2)生产场所的内照明应满足《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 (3)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应不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

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二)通道 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厂区主干道是指汽车通行的道路,是保证厂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以及消防灭火、救灾的主要通道;车间安全通道是指为了保证职工通行和安全运送材料、工件而设置的通道。 1.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 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进人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牌。 2.车间安全通道要求 通行汽车的宽度>3m;通行电瓶车、铲车的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1. 5 m;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1 m. 3.通道的一般要求

分包方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

分包方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根据公司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分包方环境管理施加有效影响的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同本公司合作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所有分包方 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控制要求 3.1管理对象 运输分包方、建筑施工分包方、现场有食堂及生活区分包方,废弃物处理和与一般环境因素有关的分包方。. 3.2 对运输分包方的管理 3.2.1 项目部同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输分包方签订《运输分包合同》时,应增加环境保护的条款,或补充签订相应

的《环境保护协议书》。 3.2.2 项目部应要求工程项目运输化学品的分包方,特别是运输化学危险品的分包方,应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 a)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 b)碰撞、互相接触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他危险的化学危险品,以及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得违反配装限制和混合装运。 c)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d)装运化学危险品时不得客货混装。 e)运输危险货物的分包方应具备应急措施和方法。 3.2.3 项目部应要求为工程项目提供运输服务的分包方遵守下述要求: a)加强对机动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对机动车辆进行定期检查,以保持机动车性能良好,尾气年检合格。 b)禁止在本公司项目区域内清洗车辆。 c)对漏油的车辆不予进场。 禁止场内鸣笛。d). e)有防扬尘飞散的措施。 3.3 对建筑施工分包方的管理 3.3.1 项目部同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建筑施工分包方签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 全管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生产车间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生产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忽大意。同时,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强化”,控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行为降低到最低几率,才能做到预测预防,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1.作业环境 1.1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 1.2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并符合GB2894—82的规定; 1.3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1.4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特殊情况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1.5通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宽度标志线应用油漆涂刷,并保持清晰。 行人通道大于或等于1.8m; 电瓶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m; 汽车或叉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5m. 1.6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1.7厂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照度应不低于 50Lx.

1.8车间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 1.9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 1.10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在有专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切换。 1.11天窗应有机械开启装置,并启闭灵活、可靠、关闭严密,无漏雨现象。 1.12车间厂房应有排水系统、保证在当地雨季降雨量最大时,排水畅通,阴井不冒水。 1.13设备上的工作灯和手提式工作灯均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并符合GB3805—83《安全电压》的规定。 1.14厂房内交流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零)干线,可利用直接埋入地中的金属构件,但不得利用输送可燃易燃物质的管道。 1.15接地线埋入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及热稳定性、连接应牢固、可靠、并保证导电的连续性。 1.16起动机的供电滑接线的两端应有电源相线信号灯,并保持清晰明亮。 1.17装接临时线路应先填写“装设临时线申请单”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如超过规定期限,应安装正式线路。 1.18临时线路需用良好的橡套电缆,长度不宜超过10m,线上不得有接头。

普通机械制造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分发序号: 普通机械制造行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

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目录 1目的和适用范2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环境因素审核 (2) 3环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审核 (6) 4监测审核 (12)

1目的与适用范围 目的 为了在普通机械制造行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正确地理解和遵循GB/T 24001 idt ISO 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相关条款,结合该行业的特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审核员按GB/T 24001 idt ISO 14001:1996标准对普通机械制造行业(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环境因素审核 审核要点(GB/T 24001 idt ISO 14001:1996 4.3.1) (1)应建立一套识别环境因素的程序,程序应能正确识别出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能满足现场的客观存在。 (2)程序中有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并有具体的评价准则,当用评分法评价重大环境因素时,其评分方法和重大环境因素的排序是否适当。 (3)环境因素识别程序有否关于环境因素方面信息更新的规定,当组织业务发展、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及相关方有要求时,应更新环境因素信息。 (4)环境因素识别程序是否考虑了供应商和合同方的问题。 (5)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应列出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6)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是否全面,是否考虑了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是否考虑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即过去遗留的环境问题,现在的环境状况,产品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法律法规和其它的要求的新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