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完整版)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完整版)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课题第 11 课苏联的社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10 月 22 日会主义建设授课教师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

设、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斯大林模式的确立。⑵把握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和斯大林模式的利弊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

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

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

教⑴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探究讨论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联是怎样成立的?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

先进的工业国?⑵分层解疑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 、“苏俄” 、“苏目

联”?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使学生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通过介绍苏联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

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③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

解,结合中国史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操。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重突破方法: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

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

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

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学初三学生好奇心强,个性普遍突出,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较弱。情而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如果讲得太多太空,学

分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依托大量文字史料、图片、国表来创设情境,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历史与现实

的距离。

教具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

和教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

法法、线索总结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人物图片,

知道他们是谁吗?并说说他们留给你最深的印象

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给予简单的评价。

你想知道他们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建设

涂上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吗?

生:学

生认真听讲。

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新经济政策

多媒体展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问题:导致俄国农村经济彻底破产,农民面通过展临饥饿考验的原因是什么?示图文信息、师:如果你是当时一个俄国的农民,最不满教材内容、比意的是政府的哪一做法?较、分析,引

发学生对新多媒体展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学生阅经济政策的策比较表读教材和材思考,明确新

料,自主学习经济政策是

回答问题。列宁对社会

主义道路的

成功探索。

设问:通地对比大家觉得新经济政策是否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新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展示图文材料

设问: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

学生自学生阅主学习,通过读表格和材展示材料,让料,自主学学生参与教习。学过程,激发

学生探究的

欲望。

二、苏联的工业化

分析 1913-1925 年俄国谷物与工业产是示意图,产明产是一增一减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并设问:

①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是苏联建立时的一个徽章,

它应该出现在那一年?

②完成填图练习:那时的 4 个加盟共和国在地图

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学生自③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已写出答案,联”?组内讨论,小

组代表发言,三、农业集体化其他小组补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由充回答。

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通过农业集体

化运动步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以问题为切入点,带出“苏联成立”这一知识点,教师可根据学情讲解“沙俄、苏俄、苏联”这几个概念,深入浅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斯大林模式

师讲述苏联模式的形成。

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

评价苏联模式。

【练习测检】

1、苏维埃政权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1921

年苏俄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

D、金融经济学生生检测当

2、1924 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将此自主完成回堂掌握情况。消息写信告诉中国的同学,他在寄信人一栏中写答。

的国名应是:

A. 俄国

B. 苏俄

C. 苏联

D. 俄罗斯

3、下列图片是苏联建立时的一个徽

章,它应该出现在那一年?

A.1917年B.1918年

C. 1922 年 D . 1924 年

4、苏联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检测当发展:堂掌握情况。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科技学生生

4、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的事件是A、自主完成回

十月革命的胜利答。

B 、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5、右图人物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是()

①废除农奴制②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⑧实施新经济政策④制定苏联新宪法

A C .①②.③④B.②③

D.①④

【课堂总结】

学习总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

和有疑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1、主体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

2、分层作业:

第 2 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时间

2、内容

3、作用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书1、苏联的成立设2、工业化建设计3、农业化建设

三、苏联模式的形成

1、时间

2、标志

3、评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