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教师用书-小班

幼儿园课程教师用书-小班
幼儿园课程教师用书-小班

序言

一、课程的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保障适龄儿童接收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因此,学前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关系到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工作,必须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坚持科学性和适宜性。

多年来,随着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的宣传和实践,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是实践方面的,但课程方案编制方面的成就也不容低估也不容低估。由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标志的普适课程不断推出,具备条件的幼儿园根据自身实际编制的园本课程也不断涌现。各种课程方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观念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密切,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适宜性不断增强。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与实施,势必进一步推荐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深入。在继承前面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无论是在发展目标的确立上,还是在教学实践的途径与方法的使用上,将更加趋向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遵循与适应。

普适课程的编制一直是课程编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在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前提下,从一个省的实际出发,编制出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尽可能反映本省幼儿教育现实需要并能产生积极的幼儿教育成效的普适课程,是各省幼儿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于广大幼儿园来说,普适课程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并非所有幼儿园都有能力开发课程,有普适课程作为参照,结合幼儿的实际,对普世课程进行一些调整,是广大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课程实践的重要途径。所谓普适课程,就是从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出发,结合区域的文化特点和课程传统所编制的具有区域针对性的课程。如何使普适课程具有更大的改造空间和实施的机动性、灵活性,是普适课程编制的一个难题。为了让普适课程真正具有普适性,在主题设计的过程中,坚持区域化思考,兼顾全省,留有余地,股利变更是非常重要的。

客观地看,对有些幼儿园来说,实施普适课程是建设园本课程的基础。在实施普适课程的过程中,把握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关注幼儿园课程的一些核心要素,体会课程

实施的现实进程,将有助于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的建设,为幼儿园锻炼教师队伍,积累课程建设经验,提供课程设计的线索。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的普适课程,既是广大幼儿园教师课程实施的参照,也是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的一种引导。

正因为普适课程承载着这些期待,所以,本次课程编制的过程坚持以观念学习为先导,以课程资源的普查为基础,以广泛的人员组织为保证,以统一编制路向为策略,以举一反三为追求,确保普适课程基本指导思想在课程方案中实现。

二、课程的理念

本课程方案坚持以下基本理念:

关注生活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源,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现实背景,甚至可以说,生活就是幼儿园课程的目的。幼儿园课程来自幼儿的生活,又是为了幼儿更好地生活,幼儿园课程只能来自幼儿自己的生活、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或者与幼儿相关的生活,成人的生活不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来源。正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比喻的,幼儿的课程就像幼儿的手指,他们只能长在幼儿的手掌上,不能长在成人的手掌上。越是来自幼儿生活的课程,越能让幼儿产生兴趣,越能引发幼儿主动积极的活动。因此,关注幼儿的生活,了解幼儿的生活需要,把握幼儿的生活规律,感受幼儿的生活趣味,明了幼儿的生活见解,对于幼儿园课程设计来说是必要的、基础的工作。关注生活还意味着引导幼儿以综合的、真实的方式学习。生活就是人的综合活动,生活就是整体,生活也是一种真实的情景。幼儿的学习只有进入或还原为生活境界,才能取得更高的成效。因此,与孩子共同生活应该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起点,让课程充满生活气息,应该是幼儿园课程追求的境界。一切知识和技能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产生情感,才是生动的和有趣的。

敬重文化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是自然意义上的人成长为文化意义上的人的过程。人的发展必定要接受文化的滋养,幼儿阶段是文化化的关键时期,让幼儿感受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功能,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关注民族文化,挖掘地方文化。吸收积极向上的民间文化,会使幼儿园课程有文化的根基,也会使幼儿园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包括信念、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形式,也包括建筑、工艺、剧种、物品等形式,他们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进入了幼儿园课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必要传递一种情感,那就是对人类文化尤其是自己生活周围的优秀文化的敬重。要培养幼儿探寻文化的兴趣,鼓励幼儿感受文化、创造文化,幼儿的探究行为、表达行为,幼儿的游戏等都是幼儿表现自己的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儿园课程

的目的。就包括传递文化,感受文化,创新文化。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文化意识和引导能力事关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品位,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课程不是要广纳幼儿无法理解的高深莫测的文化,而是要引导幼儿以合适的方式去感受现实的、可理解的、感性的文化。

倡导行动行动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行动就是“做事”。在行动中学习就是“做中学”。在行动中学习是有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决定的。幼儿就是在探究、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经验,获得关于人际互动经验的。对于幼儿来说,端坐静听,不是合适的学习方式,不能还原为幼儿行动的学习都值得我们反思,幼儿的感觉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活动,都值得我们警觉。因此,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就是引导幼儿做事,做适宜的事,做有一定挑战性的事,做能引发幼儿更大做事情热情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设计就是给幼儿提供做事的情景,就是给幼儿安排做事的材料,就是考虑各种能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策略。行动也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方式,行动过程中包含了对事物和他人的认知,包含了各种探究和交往技能的运用,包含了学习者可能萌生的各种感受和体验。因此在行动中的学习是开放的,就幼儿园面对的客观事物来说,既包含了形状,颜色、数量、重量、大小和时间的概念,也包含了各种关系、原理及规律,还包含了幼儿内心产生的不同感受。行动需要思维的参与,幼儿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受思维的引导,幼儿原有的经验与当前的任务总是有着特定的联系,现有的行动总是在拓展、深化幼儿原有的经验,只有引导幼儿不断地运用原有经验,面对适度挑战的行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做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教什么。

鼓励表现表现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表现也是使幼儿经验和感受得到整理的思维过程,表现还能促进幼儿各种表现技能的发展。表现有很多形式,包括口头表达、身态动作、表情传递信息、动手制作和绘画等等,幼儿表现的手段还有很多,正是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的表现,幼儿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发展了自己在语言、动手、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其在表现的过程中丰富和充实了情感。表现还是使幼儿内心平衡的一种方式。在表现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探寻自己的思想,幼儿园课程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表现也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只是跟探究、交往等不同表现,更多的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幼儿园课程应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表现是课程的重要追求。人基本的创造素质是从幼儿阶段创造创造性的表现中开始培养的,一个到了大学才开始培养创造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与国民的创造精神、与创造型国家的形

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力求整合人类的知识原本是整体的,随着知识的增加,知识被分门别类了,被人为分割了。但对于幼儿来说,就如同人类的早期知识,还没有到那么繁多和复杂,幼儿的经验应该是整体的,而不是分门别类的,是联系的,而不是割裂的。幼儿的学习是整体性的,是将认识纳入整个经验体系之中的。幼儿在行动中不会去区分科学的行动、艺术的行动、社会的行动,幼儿只有综合的行动。陈鹤琴先生当时提出的“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都是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综合化的有益尝试,今天采用主题课程就是力图注重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努力促进幼儿不同领域经验的关联,促进幼儿不同经验的迁移。也只有坚持课程的整体性,才能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因为生活就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来自幼儿生活的主题,越能体现综合的意义,对幼儿园课程来说,重点不是设计不同领域的“课”,而是各种来自生活的、包含多个领域经验的活动。

三、课程的架构

(一)理念体系

其实,课程理念是课程最核心的要素,幼儿园其他要素都受课程理念的支配。不同的课程拥有不同的理念体系,幼儿园课程的理念应该在幼儿的各要素中层层落实,不断传递,应该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践体系中不断传递。因此,课程理念在整个课程架构中处于引导地位。没有课程理念,课程就没有了立场,没有了方向。要把握一种课程,首先要把握这种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方案坚持理念为先导,以理念统领课程的编制,也希望这些理念能影响课程的实施进程。

二、目标体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要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可见,幼儿园课程必须有明确的、系统的目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课程的目标体系就是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行总体的描绘。课程目标体系的建立就是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遵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各领域教育的目标,将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梳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3.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各领域的教育目标是:

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爱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语言

——提高幼儿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社会

——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科学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方法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达美的情趣和能力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样是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并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其目标体系如下:

健康

1.身心状况

(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悦;

(3)具有一定的性能力。

2.动作发展

(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语言

1.倾听与表达

(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2.阅读与书写准备

(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社会

1.人际交往

(1)愿意与人交往;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4)关心尊重他人。

2.社会适应

(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科学

1.科学探究

(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2.数学认知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艺术

1.感受与欣赏

(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2.表现与创造

(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本课程方案在充分把握和吸收这些目标的基础上,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分解,特别是根据和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目标,使目标具体化,力求从不同的年龄阶段出发,考虑本省幼儿发展和学习的基本特点,关注经验之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形成了一个不同年龄段的具体的目标体系,并将这个目标体系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以确保重要的经验不遗漏、不颠倒、不重复。

(三)内容体系

本课程方案根据已经确定的目标体系,选择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做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三个原则,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沿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强调理解并适应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要以直接经验和具体行动为基础,重视游戏与生活的学习价值,注重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培养,避免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

根据这些精神,本方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关注当地的文化和社会资源,关注一些重大的节日,关注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同时又关注幼儿的身心特点与需求,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状况,努力使课程内容具有丰富性、时代性、趣味性和适宜性。

(四)组织体系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样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本课程方案采用了主题的组织形式,每一个主题尽可能靠近幼儿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能综合实现各领域的教育目标。每个主题有明确的设计

意图,也有明确的主题目标,同时提出了主题涉及的主要课程资源。每个主题都通过网络的形式表现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通过对主题目标、内容的确定和对主题展开线索的呈现,课程进一步设计了主题的环境、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家园共育工作及游戏等。这些有着现实逻辑及顺序的生活主题,以及更下位的次主题均基于幼儿的现实经验与生活环境而设计。每一个主题从表明意图的“主题引导”,到呈现整体活动及内容框架的“网络图”,到每一次主题下的环境创设、生活活动、家园共育,乃至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区域活动的开展及引导,均体现了本课程方案的编制试图搭建一个大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体系的努力。在此努力下,幼儿园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多样性的教育活动形式,在课程组织的主题形式中得到了包容和整合。

(五)实施体系

课程实施体系就是各类具体的教育活动展开的体系。

1.本方案的课程实施体系,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尊重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特点,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努力根据课程的内容需要合理安排,以便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因时、因地、因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组织形式,注意保持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非直接指导的活动的适当比例,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进行活动。

2.本方案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把环境当作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幼儿间的交往和交流。

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

3.本方案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

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

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

4.本方案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认同执行教育计划的过程也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

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当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时,教师应主动反思,寻找原因,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使之适合幼儿的学习。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要充分理解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法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5.本方案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承认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承认家园合作、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家庭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学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本课程方案对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等都有明确的立场,并

将这些立场贯彻在了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五)评价体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成效的主要途径,也是课程建设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地开展课程评价,能使幼儿教师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于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是教师将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活动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合作精神,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教育活动评价应结合教师的实际工作,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发展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本方案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认同教育活动评价宜重点考察以下方面:

教育活动是否建立在对本班幼儿实际了解的基础上;

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和实施方式、环境能否向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能否有效地促进其符合目的地发展;

教育内容、方式、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

活动内容、方式是否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

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探索与思考,有利于扩展、整理幼儿的经验。

本方案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认同评价教育活动时,凡涉及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都应该注意:

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应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谈话、对于幼儿作品的分析,以及与其他工作人员和家长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和需要;

应承认和关注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关注其近期的发展状况。

本课程方案主张在过程中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幼儿学习的状况,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四、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理念,以理念为先导

在使用和实施本课程时,应注重课程理念的学习和理解。避免直接进入教育活动,无视理念的现象。不要只关注课程的形,忽视课程的神。课程的内在本质是课程的神,课程的神就是课程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本课程方案时,应注意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努力的理解和认同,将这些理念贯彻与课程实施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创造性地使用本方案,使课程产生实际的成效。

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案所提出的课程理念是一种导向,是一种精神的指向,我们只需要领会这些理念所包含的精神,不需要死记这些理念的词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与这些理念同质的观点均可吸纳,任何课程的理念都必须不断地加以丰富,任何课程的理念一定能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二)注重资源,以资源丰富课程

资源是课程赖以实施的重要条件,资源也是课程呈现自己特色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课程资源,有了丰富的资源,课程才可能是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幼儿的学习才可能是行动的和发现的。因此,更换、替代和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收集当地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将他们充实到课程中来,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

课程资源的种类有很多,有物质性的资源,如各种庄稼、水果、家禽、家畜,附近工厂的无毒废旧材料等;还有非物质性的材料,如手工艺、地方剧、童谣、风俗等等。课程资源筛选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附:课程资源调查表

(三)注重创新,以创新提高效率

课程的实施不是一个简单模仿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各地课程资源不尽一致,教师的素质不尽一致,幼儿的发展状况不尽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为目的,不断在课程内容、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不断选择适宜本园、本班实际的内容和实施策略。课程实施中的创造,要求不唯书但求效;要求教师把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和表现作为衡量成效的重要手段。只有符合幼儿学习需要,能够使幼儿产生学习兴趣,能让幼儿全身心积极投入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因此,要切实关注幼儿的表现,以观察定策略,以策略求成效。

(四)注重发展,以发展为终极指归

发展是幼儿园课程的终极指归。课程应该也必须促进幼儿的发展,但课程不只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本课程方案期待本课程的实施,能促进教师教育理念、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本课程方案还期待教师将良好的教育观念传递给家长、教师的教育行为感染家长、幼儿的学习行为感动家长,从而促进家长的教育观念、参与意识和合作行为得到发展;家长再将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带进社区,影响社区,进而促进整个社区幼儿教育观念的发展。我们希望努力达成这种多维的发展,这些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教师,根本指向是幼儿的发展。

课程的编制总是兴奋和遗憾并存的。我们为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在观念上的融合而感到高兴,为我们在碰撞中产生的智慧火花而感到自豪,为我们将自己的经验不断提升和拓展而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感到遗憾,我们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我们的观念还并没有付完全付诸行动,对课程中的某些部分我们还是缺乏自信。短时间里形成的课程总难免有疏漏,我们期待所有的使用者和我们一起将这个课程方案付诸实践,让我们共同来丰富它、完善它,希望我们大家的智慧会在新的课程方案里融合、优化。

3~4岁年龄段关键经验

一、健康

(一)身心健康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1.身高和体重适宜。以下为参考标准: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是1

2.7~21.2千克;女孩——身高是94.1~111.3厘米,体重是

12.3~21.5千克。

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目标2 情绪安定愉悦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而哭闹不止。

2.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二)动作发展

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地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上跳。

4.分散跑时你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能力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速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千米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1.能用笔涂涂画画。

2.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不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二、语言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能口齿清楚地念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3.爱护图书,不乱撕,不乱扔。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三、社会

(一)人际交往

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1.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2.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3.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愿意自己做。

4.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目标4 关心尊重他人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

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搅别人。

(二)社会适应

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目标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3.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目标3 具有初步的归宿感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

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

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四、科学

(一)科学探究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感知、发现物体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能感知、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4.初步了解、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数学认知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五、艺术

(一)感受与欣赏

目标1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1.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目标2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1.喜欢听音乐或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

2.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二)表现与创造

目标1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1.经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

2.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目标2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1.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

2.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

3.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4.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99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构想。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

幼儿园课程指导作业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_课程即科目__、__课程即经验__、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_。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___哲学_______、心理学和__社会学___,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_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__的问题。 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_教育理念_。 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____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_____以及__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___。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 BC )。 A 学习者的经验 B 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 D )在发挥作用。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 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 )。 A 生活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 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 A 蒙台梭利课程 B瑞吉欧教育方案 C方案教学 D 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 B D ) A 非真实性 B积极情绪 C目的导向 D 自由选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 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多元文化课程 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鹰架教学 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 (1)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 (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 (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2.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一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但是,由于在儿童早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因为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 3.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综合课程教案

精品文档 幼儿园小班综合课程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这个活动是我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小班上册中“好吃的水果”这一主题,自己创设的与主题紧紧相扣的、与幼儿生活又密不可分的、即培养了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与环保意识的一个综合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水果是幼儿 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富有营养,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感官之旅。这个活动我是以水果中的一种——香蕉为主体,之所以选它,因为它是水果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孩子们又比较熟悉的,实物一出示,就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且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香蕉的独特外型、与众不同的吃法及与众不同的口味,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喜欢直观的、真实存在的东西,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 1 / 13 精品文档 发现事物的特征。 3、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

在生活中,小年龄的幼儿对吃的、玩的东西很感兴趣。为此,我们常常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巧妙地将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表达交流,又有亲身体验的部分。目标为:1)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2)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4、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这个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及社会、健康领域等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的想象和表达为主,主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难点在于引导幼儿在吃的过程中交流、感知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 对于突破重点所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多观察多实践,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事物的渐变过程 2 / 13 精品文档 5、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1)香蕉若干;2)方纸盒一只,湿毛巾若干;3)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做。 二、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与爱同行----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与爱同行”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提到幼儿园课程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当代的幼儿园课程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园现在开设的现有课程就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蒙氏课程、礼仪课程、亲子课程、托班课程、准妈妈胎教课程、特色班选修课程(舞蹈、爵士鼓、戏曲、美术、跆拳道、轮滑、奥尔夫、逻辑狗思维训练、口语训练、茶道表演、幼儿模特表演等)。这么多异彩纷呈的课程都是我们引入的成熟的课程,在此不再赘述。今天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传统节日教育特色课程,该课程研究从2008年至今历时三年,通过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已初具雏形。下面我就和大家来谈一谈: 一、选择传统节日教育特色教育课程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正是形成各种观念、习惯的良好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来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幼儿园及家庭重智轻德的教育愈演愈烈,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许多教师经常发出无奈的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目前青少年罪犯在罪犯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存在着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岁以下罪犯已达到罪犯总数的三分

之一强。因琐事跳楼轻生的事件有之,简单的自我服务意识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的有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育,智力的开发,缺乏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德育教育的缺失。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是儿童接受情感刺激的敏感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期。幼儿正是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逐渐掌握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该时期的幼儿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传统文化节日以其独有的特点存在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是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以每年一循环的方式反复出现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之中。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因此,我们选择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做为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并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有机地将传统文化节日的内容与新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和幼儿园的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既丰富了幼儿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也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二、传统节日教育特色课程的核心理念 课程理念是我们对课程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包括课程框架设计思路的确立,课程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乌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市学前教育纲要》与《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乌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 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 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 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四、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1)2-3岁 1)愿意接受清洁要求,会用调羹进餐,学会如厕、安静入睡等。 2)情绪愉快,亲近老师,能随老师和同伴一起活动。乐意招呼熟识的人,学会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3)知道自己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 4)充分活动身体,走、爬动作协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身体的快乐。 5)感知和认说生活中接触到的动植物和常见的物品,觉察其颜色、形状、大小、 多少、轻响等明显的不同。 6)学讲普通话,喜欢听、讲熟悉的故事、儿歌,愿意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

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小班上)故事、儿歌、歌曲汇编教学内容

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小班上)故事、儿歌、歌曲汇编

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小班上)故事、儿歌、歌曲汇编 一、故事 1、《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今天,幼儿园开学了。小白兔起得特别早,他的脸上笑眯眯的,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后面“呷呷呷”的叫声。小白兔回头一看,噢,原来是小鸭子。小鸭子笑眯眯地、身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了。小白兔礼貌地问:“早上好,小鸭子,你上哪儿去?”小鸭子说:“我上幼儿园!”两个好朋友,手拉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他们走呀走呀,忽然听见后面有谁在“喵喵喵”地叫。他们回过头一看,噢,原来是小花猫。他俩一起问:“早上好,小花猫,你上哪儿去?”小花猫说:“我上幼儿园!”三个好朋友手拉手,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 2、《睡觉》: 小红马站着睡觉,不用妈妈拍,不用妈妈抱。 小金鱼睁着眼睛睡觉,一点儿也不叫,一点儿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闭上眼睛,脸上带着笑。 3、《橡皮膏小熊》: 小熊有许多好朋友,他最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了。 第一天,小熊和小狐狸一起玩皮球。小狐狸把皮球抛给了小熊,小熊没有用手去接。“咚”的一声,皮球碰在了鼻子上,鼻子碰得又红又肿。小熊“呜”地哭了起来,小狗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狗就在小熊的鼻子上贴了块橡皮膏。 第二天,小熊和小猪一起玩滑滑梯。小熊没有扶好扶手,一下子从滑梯上

滑下来,“咚”的一声,屁股摔在了地上,摔得又红又肿。小熊“呜”地哭了起来,小猪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猪就在小熊的屁股上贴了块橡皮膏。 第三天,小熊和小猫一起爬攀登架,摔了下来。“咚”的一声,膝盖蹭在了地上,蹭得又红又肿,小熊又哭了起来,小猫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猫就在小熊的膝盖上贴了块橡皮膏。 小熊的鼻子上、屁股上、膝盖上都贴上了橡皮膏药,小伙伴们都说:“哎呀,小熊变成‘橡皮膏小熊’了。” 4、《云朵棉花糖》: 有三只小老鼠,他们是鼠老大、鼠老二和鼠小小。他们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鼠老大最大,住在最下面,鼠老二住在二楼,鼠小小住在三楼。 一天,鼠小小打开窗子,一朵云飘进来了。啊,这朵云很白很白,很软很软,很松很松。鼠小小抱着云朵到二楼去。鼠老二说:“我看可以用它来做枕头,肯定很松软的!”鼠小小和鼠老二又跑到了一楼。鼠老大说:“我看可以用它来做棉衣,肯定很暖和的!”鼠小小说:“我看还是把它做成棉花糖吧!”鼠老大和鼠老二说:“对,这个办法好!” 三只小老鼠开始做云朵棉花糖。他们先往云朵里加一些水果味,再加一些奶味,再加一些甜味。抬到太阳下晒晒,香味就开始飘散了! 闻到香味,动物们都来了。大家好馋呀,三只小老鼠把云朵棉花糖分给大家,这个一朵,那个也一朵,大家吃得真开心。分到最后,云朵棉花糖只剩一点点了。三只小老鼠你添一口,我添一口,添得真开心! 第二天,大家都来等着云朵再飞进鼠小小的窗口,他们要做更多的云朵棉

幼儿园课程教案例子

幼儿园课程教案例子: 一、幼儿园语言精品课教案——猴子(精品课)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1、配挂图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二)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问幼儿;“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分别找幼儿回答。 基本部分 1、讲故事《猴子捞月亮》,听一遍《《猴子捞月亮》的录音 2、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4、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幼儿说:猴子捞月亮)“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幼儿: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月亮)“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幼儿:从树上一个接一个倒挂下来捞月亮)捞到了没有?(幼儿:没有。)为什么捞不到?(幼儿:因为那是月亮的影子)“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幼儿:看见月亮还好好的挂在天上。)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遇事要多动脑筋) 结束部分 1、欣赏录音故事《猴子捞月亮》。

2、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观察最近几天的月亮圆缺变化。课后回顾:有些幼儿能完整连贯的复述故事,个别幼儿不敢自己讲故事,老师告诉幼儿大胆讲,若讲着讲不会讲了老师给提醒,大胆来讲并讲的不错的就鼓励一朵小红花,这样好多孩子都敢来上前面讲了并讲得很认真。 二、《会变的颜色》-小班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幼儿食品)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红、黄、蓝颜料、彩泥,色彩谣挂图 活动过程: 1、律动《彩色世界真奇妙》 2、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看,我是谁?我带来了三个宝宝,它们都是什么宝宝(宝宝食品)(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我今天要用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3、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将红、黄倒入一起,幼儿观察变色)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试试看你能不能和我一样也变成魔术师呢? 4、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小朋友,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色?可以画什么? 5、学说儿歌《色彩谣》 我们的魔术表演结束了,一起用一首好听的儿歌说出我们的魔术吧 6、找朋友巩固 小朋友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宝宝,让我们一起说着儿歌手拉手好吗? 7、延伸活动 故事《红黄蓝三兄弟》请幼儿用三原色彩泥制作桔子、葡萄、黄瓜。 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一)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2. 学习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并根据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 准备: 月亮变化图4张,衣裳图3张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与实践讲课教案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 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 考与实践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与实践作者:黄凡 来源:《求知导刊》2017 年第23 期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华夏祖先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如何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福建省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 点,尝试将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通过观察探究、游戏表演等方式表达对节气特征的认识,让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品读节气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世代相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体现。 2016 年11月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尊重。作为后辈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承、护、扬,学会挖掘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已有的,保护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使命。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开始思考:尝试让二十四节气走进幼儿园课程,和孩子们一起聆听天地之歌……

思考一:二十四节气传递给儿童什么? 第一,我们要厘清概念:二十四节气是什么?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对生活有何意义?一般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 个特定节令,每一个分别相 应于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始于立春,终 于大寒,周而复始。作为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既是指导农业生产、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又是官方颁布的时令(节)准绳。 第二,二十四节气传递给儿童什么?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些浪漫而古老的传说,而这些传说之中,隐藏的是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国式的生活艺术、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有着中国人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的未来,而且每个节气都是人们试图与天地沟通的一个庄严仪式,都是人们诗意生活的生动画卷。 因此,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要基于儿童的视角、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让儿童感受和认知大自然的节奏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体会节气的民俗内涵,从中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生活气息和中国传统智慧;感受节气所呈现出相应的自然和人文景象,唤起至真至美的感受,学会诗意地生活。 思考二:二十四节气如何成为儿童的课程? IS 乩能用□己喜圧的为式衣挽 卢梭认为,儿童的天性就是自然对人类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性。他所推崇的自然教育”,就是任由幼儿身心自由发展,服从自然的法则。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了解自然的一道桥梁,是打开大自然之门的钥匙。一年当中的自然现象,都与节气息息相关。贯穿二十四节气这条线索,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感受自然的奥秘。

幼儿园规划方案

2017年度长岭完小附属幼儿园规划方案 一、特色园所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特色园所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它幼儿园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它园所认可的幼儿园。“特色幼儿园”是一所幼儿园的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特色幼儿园的独特性是指幼儿园在具有一般幼儿园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特色幼儿园的主要特征;先进性是指幼儿园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幼儿园某项工作或幼儿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它幼儿园,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属于领先地位;科学性是指幼儿园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有推广价值;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幼儿园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熟。 二、如何创建特色幼儿园 1、园长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园长是幼儿园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要创建特色幼儿园,关键是园长的办学思想要有特色。一个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园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园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利用幼儿园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办学特色。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园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幼儿园。因此,园长要能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特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从而扬长避短,创造出幼儿园的特色。 2.要根据本园实际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目标,并落实于办学实践。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在师资、办学条件、生源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办学特色的确立,要结合本园实际选准“突破口”。如在创建特色幼儿园过程中将本园的培养目标确立为“综合素质加特长”,并将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际、学会管理等10个方面。确立特色目标后,要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确立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为基础建设阶段,重在规范办学的管理,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人力和物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全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全 【篇一:幼儿园语言公开课教案1】 幼儿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找工作》 活动目标: 1. 在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理解动物特性与 人类职业的相关性。 2. 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语言 交流的乐趣。活动准备: 多媒体软件,电脑,作业纸,笔。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森林里开了一家职业介绍所,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工作啊? 2. 引导幼儿按照动物的特性,将动物与“职业”正确联系。 (1)分布展现每个动物与工作的错误搭配。 师:有小动物来应聘了,我们看看他们都找了什么工作啊? 幼:小猴找到了卖水果的工作,小猫找到游泳锻炼,螃蟹做粮仓保 管员,小鸭是修路灯的电工,小羊做裁缝。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判断小动物的工作是否合适。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不同的工作,你觉得他们找到的工作合适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分别为这些小动物换工作。 师:小动物找到的工作都不合适,那我们给他们重新分配一下工作吧。 请小朋友把你小碗里的动物贴到适合他工作的图片旁边。(幼儿操作)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分配的,为什么?(幼儿发言) 师:我们来看一下电脑是怎么给小动物分配工作的,和你的一样吗? 3. 游戏:为小动物办“职业介绍所” 师:动物王国中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来找工作,你们看大象、袋鼠、啄木鸟、小狗和鸽子来啦,它们有些什么本领呢?小朋友请你们动 动脑筋,帮它们介绍一个合适的工作吧。(幼儿自由发言)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为小动物想了那么多工作,但是呢,今天 我们职业介绍所只有五种工作要来招聘小动物,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给这几个小动物找个合适的工作,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浅论幼儿园课程价值多元和文化适宜

浅论幼儿园课程价值多元和文化适宜 浅论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多元和文化适宜从文化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最优秀的人类文化(包括本民族的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的是人类或者是特定群体(如一个民族)的文化积累。然而,在全球化呼声铺天盖地的今天,多元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国家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协调发展的挑战,既要发展各民族的多元文化,又要保持国家的统一。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儿园课程在接纳多元文化的同时,应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适宜性问题重新审视。本文试图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反思当前幼儿园课程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初步的课程构建探讨,以期对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提供帮助。 一、幼儿园课程面临的问题: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文化断裂应该说,“一部世界课程发展的历史,正是一部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交织融合的历史,是旧文化的衰亡、新文化不断被创造的历史”。〔1〕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交流,使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问题。进入幼儿园,墙上贴的英语单词、走廊里挂的英语卡片随处可见,?孩子用的图书上,西方的卡通和儿童形象比比皆是。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有的幼儿园英语教学竟占到了近50%的比例;课程中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常常被忽视,孩子们过的却是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最

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戏曲、美术、歌谣、故事和传统民间游戏在课程内容中似乎不多见。另外,我国幼教改革在多元文化交流的同时,大量引入国外的幼教课程和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舒伯特的后现代课程论,还有瑞吉欧课程、美国生成课程、蒙台梭利课程、前瞻课程等。这些课程和理论一方面为我国幼教课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参照模式,对我国幼教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具体到实践层面中,这些幼教课程理论有的不过是昙花一现,有的则是几起几落而难以推行,有的虽被保持下来,但走了样,变了味。难怪有专家发出了“近来,断章取义,不明其源地讲别人东西的现象比较多”的叹息。〔2〕以我国引进的蒙台梭利课程为例,在有关论文格式文章中谈得最多的是其规则意识或教具操作,而其强调关注儿童的一面却被淡化了,很多幼儿园用满屋子的蒙台梭利教具代替了蒙台梭利课程。我们并没有吸取其中的精髓,有时甚至还没有搞清楚某些西方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就忙于引进并用其来指导幼教课程改革。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我们的幼儿园课程如同浮萍,找不到落脚的根,始终漂浮于幼教本土课程的实践之外。幼儿教育就像四季之春,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但面对可塑性极强的孩子,该播什么样的“种子”,确实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后才能作出决定。因为对幼儿而言,正如洛克所说“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面对这些“水性极柔”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在“领略多元文化

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加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不断提升办园水平,以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为目标,积极构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探索幼儿园个性化与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园教育模式。 二、现状分析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保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任存在一些了列问题。 就我园现状分析:幼儿园现有教学班个,设正副园长各1名,工会主席1名,我园的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和幼儿园管理经验。但由于幼儿园正处于发展阶段,课程方案不健全、课程基础薄弱、基础课程园本化处于初始阶段,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认识不到位,幼儿年龄特点解读不深入。围绕“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遵循学前教育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建立符合我园的规范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幼儿园

课程体系,能有效落实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提高我园教师专业素养,站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总体目标 教育机构通过为0-6岁婴幼儿提供专业、完整、高品质的立体教育方案,致力于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 1.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育部部《3-6岁儿重学习与发展指南》) 2.快乐:快乐的表层含义是指心情愉悦;快乐的深层含义是儿童得到尊重,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 3.竞争力:人的综合能力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探究与创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个性。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发展的命脉,我园确立了以“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以“艺术教育”为办园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幼儿园课程成为孩子健康、快乐、有竞争力发展的途径。 四、主要任务

幼儿园教案(课程大全)

幼儿园教案课程大全 提 高 训 练 课 程 3-6岁

目录 三岁—三岁4个月 (1) 一般掌握部分 (2) 重点掌握部分 (3)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一:阅读新书 (3)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二:打电话 (4)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一:数数看 (5)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二:认识多、少、一样多 (6)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一:拍球比赛 (7)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二:宝宝学跳 (8) 精细动作能力提高训练一:剥鸡蛋壳 (9) 精细动作能力提高训练二:盖盖子 (10) 艺术能力提高训练一:音乐伴奏 (11) 艺术能力提高训练二:传声筒 (12) 画画能力提高训练一:我要当画家 (13) 画画能力提高训练二:认识我们吗? (14) 交往能力提高训练一:学入园 (15) 交往能力提高训练二:玩具的家在哪里 (16) 自理能力提高训练一:我长大了 (17) 自理能力提高训练二:我会洗手 (18)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一:区分方位知觉 (19)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二:颜色找朋友 (20) 三岁4个月—三岁8个月 (21) 一般掌握部分 (22) 重点掌握部分 (23)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一:说相反 (23)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二:以字连词 (24)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一:倒数数 (25)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二:摆单数双数 (26)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一:运货物 (27)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二:玩球 (28)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一:纸飞机 (29)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二:拼图 (30) 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一:音符唱唱唱 (31) 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二:好玩的三角铁 (32) 画画能力提高训练一:我要学画画 (33) 画画能力提高训练二:欣赏作品 (34) 社交能力提高训练一:钻山洞 (35) 社交能力提高训练二:介绍自己 (36) 自理能力提高训练一:谁的衣服 (37) 自理能力提高训练二:正确刷牙 (38)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一:奇妙的口袋 (39)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二:有趣的沙 (40) 三岁8个月—满四岁 (41) 一般掌握部分 (42) 重点掌握部分 (43)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一:演话剧 (43)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二:复述故事 (44)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一:添数字 (45)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二:敲鼓 (46)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一:兔子舞 (47)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二:走线 (48)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一:串串珠 (49)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二:美丽的网 (50) 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一:唱乐谱 (51) 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二:奇妙的水瓶 (52) 美术能力提高训练一:我爱我家 (53)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资料讲解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 究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绍兴民间文化为例 绍兴县教育局沈国香 一、课题的来源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 乡”称号,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绍 兴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除了 旅游产业开发外,目前,对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应用整体意识不强,使 民间文化遗产逐渐趋于消亡。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承文化,幼儿园教育是传播 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阶段了解和体验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十分重 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 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 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 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传统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了一些改变, 但不少幼儿教师仍停留于执行现成的“教材”,对由专家开发的“教材”疏于 分析,习惯拿来就用,至使课程设计者与执行者之间思想距离无法弥合,给课 程理解和落实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地方民间文化开展幼儿园 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 域,历史上曾两度为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得到印 证。 绍兴城市临水而居,有别具一格的水乡风貌,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水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绍兴的许多地理、建筑、人物、传说、名胜、古 迹、河道、湖泊、路桥、风土、人情等等都闪耀着水文化的灿烂光辉。历代名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使用及备课要点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内容筛选主题展开一、内容筛选原则机制(一)原则立足本班幼儿考虑可用资源基于教材内容灵活选择运用 幼儿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小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小班宜开展5-8次,中班8-10次,大班10-15次。”按18周计算,小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90-144个。省编幼儿园教材小班上学期活动数:154个。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后续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中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班8-10次。”按18周计算,中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44-180个。省编幼儿园教材中班上学期活动数:194个。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后续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大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大班10-15次。”按18周计算,大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80-270个。省编幼儿园教材大班上学期活动数:206个。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后续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二)机制县或区层面幼儿园层面年级组层面教师个人层面1、县或区层面县、区级教研室组织县内园长及骨干教师,根据县、区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筛选,推荐给县、区内各幼儿园使用。2、幼儿园层面

幼儿园园长组织全园骨干教师,根据幼儿园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筛选,推荐给幼儿园教师使用。3、年级组层面年级组长组织教师筛选课程内容4、教师个人层面教师个人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筛选课程内容二、主题展开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如何开展这个主题(一)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必要性:经验基础、时间背景、教育价值可行性:教育资源获取、教师自身条件必要性: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经验基础:幼儿正经历着“我上幼儿园了”。时间背景:小班上学期开始,幼儿刚刚进入 幼儿园。教育价值:缓解幼儿分离焦虑,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环境,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顺利过渡。 可行性: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教育资源获取:该主题所需材料便于获取,家长有积极参与以尽快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需要。教师自身条件:教师也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需要。(二)如何开展这个主题大主题的内容构成与时间安排小主题的目标与内容分析小主题计划的阅读与确定教案计划的制定1、大主题的内容构成与时间安排内容构成时间安排内容构成: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发展脉络:如何安抚幼儿紧张的心理,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环境。从喜欢幼儿园,做一个“开心宝宝”,到“手拉手做朋友”,成为主题发展的线索。内容构成: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开心宝宝:老师牵着宝宝的小手,和妈妈一起,看看我们的幼儿园,骑骑木马、荡荡秋千;玩玩各种有趣的玩具和游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幼儿园“节日文化课程”方案

幼儿园计划总结之幼儿园“节日文化课程”方案 一、课程理念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导向的、引导幼儿获得有意经验的各种活动,是幼儿全身心投入的主动的活动过程,是影响幼儿生活的各种感性的事件,是幼儿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我园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园本特色,在“把最宝贵的给予幼儿,让每个幼儿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开发了“节日文化教育”这一园本特色课程,设置了“主题文化节”、“校园国际日”、“传统节庆日”三大课程内容,尝试将教育内容有机渗透,以主题课程的形式一步步深入拓展,不仅让幼儿积累和提升主题经验,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还充分体现了我园教师根据本园、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使园本课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过程.真正达到开发园本课程,营造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幼儿园综合实力的整体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观园本课程需要在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考虑目标、已有经验等多种因素,追求一种适宜性.幼儿、社区、教师和课程文化是园本课程的四个出发点,其中从幼儿出发是最重要的核心,课程园本化从本质上说就是课程人本化.在节日教育课程中,我们抓住节日与教育的融合点,通过节日教育来塑造符合时代发展的幼儿精神观、文化观.我们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使中西文化进行有机的交叉与融合,充分挖掘家庭、幼儿

园、社区的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地构建课程,以此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了解幼儿是教育的前提,因此,我园树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每个幼儿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快乐,体验成功”的人本课程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给幼儿真实的机会,激发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空洞的练习;允许幼儿有独特的表现、表达方式和自己的见解.以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建构、内容的人本化处理、形式的多样化选择、评价的多元化实施,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发挥教师在课程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师创设有利于潜能挖掘、能力提升、个人价值实现的人文环境.节日教育也提供了一个相当大而深厚的平台,让幼儿能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促进自主性发展的课程文化观幼儿个体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从外部依赖到自主的过程,自主性是幼儿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可以自主地探索自己想知道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自主的交往,协商实现自己的意愿.为了这一美好愿景的深入实现,我们把节日教育的课堂变成幼儿活动的乐园,努力为幼儿提供各种他们需要的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我们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亲自参与,获得直接的感性的经验,在操作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坚持整合教育的课程文化观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实际上是建构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