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子痫前期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子痫前期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科别:产科床号:31 姓名:杨住院号:日期:

诊断:G2P1孕32+6周待产LOA慢性高血压并发子娴前期地点:产科三病区主持人:XXX

护理疑难问题:

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治

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治 [重度子痫前期的症状及体征] 1.收缩压≥160~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2.24小时尿蛋白>5.0s或随机尿蛋白(+++)以上; 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4.精神状态改变和严重头痛(频发,常规镇痛药不缓解); 5.脑血管意外; 6.视力模糊,眼底点状出血,极少数患者发生皮质性盲; 7.肝细胞功能障碍,肝细胞损伤,血清转氨酶至少升高2倍; 8.上腹部或右上象限痛等肝包膜肿胀症状,肝被膜下出血或肝破裂; 9.少尿,24小时尿量<500m1; 10.肺水肿,心力衰竭; 11.血小板<100X109/L; 12.凝血功能障碍; 13.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 14.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胎盘早剥。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同时应注意有无并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

1.病史:患者有本病的高危因素及上述临床表现,特别应注意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 2.高血压:高血压的定义是持续血压升高至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舒张压不随患者情绪变化而剧烈变化是妊娠期高血压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若间隔4小时或4小时以上的两次测量舒张压≥90mrnHg,可诊断高血压。为确保测量准确性,袖带应环绕上臂周长至少3/4,否则测量值偏高;若上臂直径超过30cm,应使用加宽袖带。 3.尿蛋白:尿蛋白的定义是指24小时内尿液中蛋白含量≥300mg或相隔6小时的两次随机尿液蛋白浓度为30mg/L(定性+)。蛋白尿在24小时内有明显波动,应留取24小时尿作定量检查。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羊水污染尿液。泌尿系感染、严重贫血、心力衰竭和难产均可导致蛋白尿。 4. 水肿:体重异常增加是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孕妇体重突然增加≥0.9kg/周,或2.7kg/4周是子痫前期的信号。水肿特点是自踝部逐渐向上延伸的凹陷性水肿,经休息后不缓。水肿局限于膝以下为“十”,延及大腿为“++”,延及外阴及腹壁为“+++”,全身水肿或伴有腹水为“++++”。 5.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血黏度、凝血功能,根据病情轻重可反复检查。 (2)肝肾功能测定:肝细胞功能受损可致ALT、AST升高。患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模板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护理部主任: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 护士长: 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 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 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

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 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 cm2。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 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 5、有造瘘口感染的危险 6、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士长:针对这位病人,长期卧床,我们应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以及对已发生压疮的部位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2: 1、应用气垫床预防。 2、勤翻身,每两小时一次。 3、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柔软。

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 汇报病史 费玉艳问:子痫前期的分类 付琴答:轻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 蛋白尿≥0.3g/24小时或随机尿蛋白≥(+)。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下述任一不良情况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①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②蛋白 尿≥2.0g/24小时或随机蛋白尿≥(++);③血清肌酐≥1.2 mg/dL除非已 知之前就已升高;④血小板<100,000/ML(<100×10∧9/L);⑤微血管 病性溶血—LDH升高;⑥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ALT或AS;,⑦持续 头痛或其他大脑或视觉障碍;⑧持续上腹部疼痛。 费玉艳问:子痫前期的发病原因 朱沁韵答: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 解释所有子痫前期发病的病因和机制。 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不全,

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未发生重铸,异常狭窄的螺旋动脉使得胎盘灌注减少和缺氧, 最终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抗血管生成和代谢性因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子痫前期。 遗传因素: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子痫前期的母亲其女儿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0-40%;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 11-37%;双胞胎中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2-47%。但至今 为止,其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营养因素:缺乏维生素C可增加子痫前期-子痫发病的危险性。 费玉艳问: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陈羚云答: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的重要机制包括: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激活、升压反应增加、前列腺素、一氧化氮、内皮素和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的蛋白质。 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性收缩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和高血压,血流量减少,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出血和其他器官损害表现。 内皮细胞激活:是子痫前期发病的核心机制。激活或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较少的一氧化氮,分泌促凝血物质,并对血管加压因子的灵敏度提高,最终导致子痫前期。 升压反应增加:子痫前期患者在发病前即对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反应性增加。 前列腺素:是子痫前期病理生理改变的中心环节。子痫前期内皮细胞比正常妊娠的内皮细胞

重度子痫前期的降压治疗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2), 233-237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5602205.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e15602205.html,/10.12677/acm.2018.82040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for Sever Preeclampsia Fuxia Chen Obstetric of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Received: Mar. 23rd, 2018; accepted: Apr. 17th, 2018; published: Apr. 24th, 2018 Abstract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remains a leading cause of maternal and fe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primarily caused by complications from severe hypertension. Effective and stable pressure can reduce th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of pregnant women, how to effectively and steadily reduce the pressure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Labetalol and nifedipine are currently the first choic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during pregnancy;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Keywords Severe Preeclampsia,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Labetalol, Nifedipine 重度子痫前期的降压治疗 谌福霞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江苏苏州 收稿日期:2018年3月23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17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4日 摘要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产科导致母儿严重危害的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严重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更是孕产妇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平稳的降压可降低孕妇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安全有效、平稳的降压有待进一步探讨。盐酸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目前为妊娠期高血压降压药的首要选择,其相应的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查房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6年2月24日16:00 主持人:朱传萍、陈雪松 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助产士 主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查房 查房形式:教学查房 朱传萍护士长:欢迎各位来妇产科进行护理查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此次查房的目的是:①了解责任护士对该产妇护理问题的评估及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②共同学习一下本疾病的相关知识。下面请陈雪松护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人情况。 陈雪松: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人情况。患者19床,蒋娇娇,女,23岁,系“G2P0孕32+4W,产检发现血压升高1周”于2016年2月16日16时30分入住我科。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年7月1日,预产期2016年4月8日。入院时测T 37.1℃,P 104次/分,R 20次/分,BP 140/100mmHg,浮肿(4+),尿蛋白(3+),宫高27cm,腹围86cm,胎方位

LSA,先露S浮,胎心140次/分,无宫缩,胎膜未破,宫颈长度2cm。外院当日B超提示:宫内单活胎,臀位,胎盘Ⅰ+级,颈部见U型脐带压迹。母婴Holter监护NST(+)。住院诊断:G2P0孕32+4W臀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及胸腔、腹腔、肝系彩超,请眼科专家会诊,记24小时出入量、24小时尿量,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予监测血压Q4h、中心吸氧Bid、胎心监护Qd,予硫酸镁静滴解痉降压利尿,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及口服降压药Q12h、地西泮口服镇静促睡眠。入院后孕妇充分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与医务人员合作良好,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血压控制在130-150/90-110mmHg,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孕妇的焦虑情绪改善,乐观应对。产妇于2016年2月19日15时25分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一体重1500g女活婴,1分钟评10分,5分钟评10分,请新生儿科会诊后新生儿转入市保健院治疗观察。手术顺利,术后常规处理,并给予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术后诊断:G2P1孕33W剖宫取一女活婴,早产,低蛋白血症。现产妇病情平稳,以上就是病人的基本情况。 朱传萍护士长:最近这段时间我科收住了不少几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人,现在我们来学习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知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发病率为2%~7%,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约占妊娠期高血压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科别:神经内I科病区:十五床号:抢5 住院号:201535934 姓名:常士柏性别:男年龄:49岁诊断:昏迷 入院日期:2015年05月22日讨论日期:2015年06月15日主持者:刘艳菲记录者:杨梅 参加者: 病情摘要:常士柏男49岁,因“昏迷九年余”入院,患者入院时浅昏迷 带入气管切开管一根,为提高我们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质量,今天我们主 要针对气管切开相关护理展开讨论,前几日已经布置大家查文献、找资料、请大家各自发表一下见解。 讨论目的:通过讨论规范并提高我们的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发言记要: 1.讨论 刘艳菲护士长: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最初气管切开常用于解除上呼吸道阻塞, 以后又用于各种昏迷和高位截瘫等多种疾病的救治,在神经内科, 需要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非常多见, 气管切开后的科学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普遍。今天下午我们对抢5床常士柏气管切开护理相关问题进行

讨论,进而提高我们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 谈士慧:我查阅了《医疗装备》2010年第7期《浅谈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气切患者留置管道极容易对肺部造成感染,因此病房环境消毒很重要,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在20度左右, 湿度保持在60% ~ 70% , 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及地面, 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 次, 每次30min, 注意病人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 刘静:气切患者床边应备负压吸引器或中心负压装置、无菌治疗盘内适当的吸痰管、治疗碗、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杨梅助理:在我们护理过程中,吸痰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是最常见操作,我们科为了降低气切患者肺部感染几率同时增强我们医护人员自我保护,采用密闭式吸痰管为患者吸痰,那么使用密闭式吸痰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高星:我查阅了《实用护理技术》一书,密闭式吸痰管使用经冲水口注入2~5 ml气道湿化液,提高氧气浓度吸入2 min,打开吸引开关。将保护膜内吸痰管轻轻插入气道内25~30 cm,回抽0.5 cm,左手按下控制钮,右手持吸痰管边旋转边向外抽出。每次吸痰不超过20 s。吸完痰后,抽回吸痰管至指示线。经冲水口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边注入边按下控制钮,清洗管道内壁供下次使用。关闭吸引开关。密闭式吸痰管每日更换,连接导管的吸氧管每日更换。 杨梅助理:气切患者切口护理很重要,我查阅了《当代医学》2010年第4期《32例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保持切口的清洁, 每日更换无菌纱布, 更换前用碘伏消毒套管周围及伤口皮肤, 再更换双层无菌纱布,观察伤口无出血, 感染等情况。如出现皮下水肿及时汇报医生, 并给予对症处理。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46例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而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凝血功能变化,血压、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期待治疗时间为(14.6±2.6)d,而对照组期待治疗时间为(20.3±5.4)d,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卧床休息、镇静、扩容及降压等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10~15 g/d,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变化;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商品名:希弗全)10.6 mL/d,皮下注射,疗程为5 d,产前1 d停止使用。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期待治疗时间,凝血功能变化,血压、尿蛋白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及配对设计t检验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期待治疗时间的比较 实验组期待治疗时间为(14.6±2.6)d,而对照组期待治疗时间为(20.3±5.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产后出血情况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PT、APTT、产后出血等指标无显著差异,而D-二聚体实验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 < 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尿蛋白的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比较,均有P < 0.05,但实验组在治疗后改善的更明显。详见表2。

2016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利辛县人民医院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科别:急诊科病区:EICU 床号:E004 住院号: 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入院日期:2016年6月2日讨论日期:2016年6月8日 主持者:记录者: 病例属性:疑难病例参加讨论范围:本科讨论 讨论目的:通过讨论规范并提高我们的气管插管患者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参加者: 病情摘要:任护士王若涵: 患者,李洪为、男,71岁,因反复的咳痰、喘、10余年,加重伴发热6天,在当地卫生院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6号患者感喘憋明显,紫绀、大汗、考虑呼衰,于10:23转入我科,神志清、精神差、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给与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可见气泡溢出,SPO290%,目前诊断:1、右侧气胸,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肺心病; 患者入我科后,6—8号期间间断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8号11:00无创效果较差,SPO2低,痰黄粘稠,咳出困难,血气分析示PCO262.5mmHg.医师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期间PCO2一直高于正常值,应用无创时效果好,17号拔除气管插管,予鼻导管吸氧3L∕min PCO2上升,插管期间镇静,17—19号间断应

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9号上午转出,早晨血气示PCO250.7mmHg,PO255.2mmHg 电解质比较;Na+有偏低逐渐正常得到纠正;K+ 一直偏低,最低为2.4mmol∕L血糖入科后在7—11 mmol∕波动;C反应蛋白一直偏高,最高为10号57.95mg∕L13号52.11mg∕L从入科一直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6—10号应用左克(10号停)—12号追加激素,12号停激素改用万古霉素,13号又用激素到19号。8号痰培养:大量烟曲霉菌用伏立康唑;体温37—38℃12号最高38。胸片:肺气肿合并感染(9号、12号)血凝、肝肾功正常、D二聚体0.9 mg∕L8—14号:频发室早,遂查ECG、心肌四项BNP1218 mg∕ml暂不支持心衰,予利多卡因2mg∕min持续泵入至到19号8—19号一直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一天三次雾化8—19号尿量欠佳一直持续应用速尿7、10、13、16号四次灌肠通便8—18号:肠内营养,18号呕吐两次停能全力改胃肠减压至19号其他用药:极化液、丹红、低分子肝素钠、胸腺肽、曲马多(两次) 提出以下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焦虑1、病人严重焦虑时,应将其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专人看护2、密切观察躯体情况的变化并记录,做好心理护理3、向其讲明激烈的情绪对身体的影响,让病人从主观上控制情绪反应,注意对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护4、平时运用良好的交流技巧。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允许病人有适量的精情绪宣泄,以防恶劣情绪爆发 二、活动无耐力 1、心理护理:强调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主动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度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 一:概念 1妊娠期高血压病:BP≥140/90mmHg,孕前或孕20周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并持续至产后12周后,无蛋白尿等症状。 2 轻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蛋白尿≥0.3g/24小时或随机尿蛋白≥(+),不伴或伴有上腹部不适及头疼等症状。 3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下述任一不良情况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①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②蛋白尿≥2.0g/24小时或随机蛋白尿≥(++);③血清肌酐≥1.2 mg/dL除非已知之前就已升高;④血小板<100,000/ML (<100×10∧9/L);⑤微血管病性溶血—LDH升高;⑥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ALT或AS;,⑦持续头痛或其他大脑或视觉障碍;⑧持续上腹部疼痛。 4子痫:子痫是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抽搐或伴昏迷。 二病因病理: 好发因素:寒冷季节、精神紧张、年前或高龄初产妇、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的孕营养不良、体型矮胖者、子宫张力过高(羊水过多胎等)、有高血压的家族史。 病因学说:1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2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3血

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抗血管生成和代谢性因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子痫前期。4遗传因素: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5营养因素:缺乏维生素C、钙、锌等可增加子痫前期-子痫发病的危险性 病理:全身小动脉痉挛。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全身各系统靶器官血流灌注减少而造成损害出现不同的临床征象。包括心血管、血液、肾脏、肝脏、脑和子宫胎盘灌流等。 三临床表现 1、高血压血压升高≥140/90mmHg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血压缓慢升高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等;血压急骤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继续升高,出现严重高血压≥160/110mmHg。 2、蛋白尿尿蛋白可随着血管痉挛的变化在每一天中有所变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蛋白继续增加,出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 3、水肿可表现为显性水肿和隐性水肿。显性水肿多发生于踝部及下肢,也可表现为全身水肿。特点为休息后不消失,或突然出现,迅速波及全身甚至出现包括腹腔、胸腔、心包腔的浆膜腔积液。隐性水肿是指液体潴留于组织间隙,主要表现是体重的异常增加(每周超过1斤)。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精品课件)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2018-09-27地点一病区护士站主 持 人 陈玉荣 患者姓名陆金发性别男年 龄 68岁 住院号入院诊 断 1.直肠癌术后伴肺部转移、脑转移 2.肺部感染 3.胸腔积液 病例 类型 √疑难危重重大手术前后死亡(在相应选项前划√) 参加讨论范围: 病区内讨论 多学科(护理专家)无 记录人顾丽娜参加人员:张顺洁 周萍张益玲沈守珠顾丽娜葛夏 孟一帆 陈玉荣主管护师:各位护理姐妹,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本次疑难病例讨论,本次讨论的病人是直肠癌术后伴多发转移的病人,本次讨论的重点问题是: 1.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癌症病人的疼痛护理 3.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处理及护理

4.病人长期卧床,癌症晚期,机体抵抗力低下,如何预防感染的发生及发展 5.病人较烦躁,如何保证病人的安全、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6.病人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病史: 基本资料:床号:108 姓名:陆金发性别:男住院号:20184264 年龄:68岁 主诉:直肠癌术后4年,伴纳差、乏力1月 入院诊断:1.直肠癌术后伴肺部转移、脑转移 2.肺部感染 3.胸腔积液 既往史:有“左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史”4月余,有“右侧肱骨病理性骨折”病史1月余,有麻醉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 11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00/60mmHg 指脉氧:98% 神清,精神一般,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明显黄染,腹平软,中下腹部可见一长约8cm的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肢带入一根PICC导管,固定在位、畅通,外露4cm,穿刺点无渗血渗液,右上肢轻度水肿1+,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1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头颅CT:脑内多发转移灶并瘤卒中;大脑镰下脑疝?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地点五病区护士站主持高雅萍患者姓名孙雪妹性别女年龄80岁 住院号20162129 入院诊断左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头面部外伤全身多处软 组织外伤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病例类型√ 疑难危重重大手术前后死亡(在相应选项上划√) 参加讨论范围:病区内讨论多学科(护理专家)无 记录人周雄英参加人员: 王琴崇瑶钱舒雯钱昕张婷 王丽芳唐红 高雅萍:大家好,今天组织大家一起就102床的病人在治疗和护理上的问题和大家讨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下面有床位护士汇报病史。 周雄英:患者:孙雪妹,性别:女,年龄:80岁,因“车祸致左腕部及全身多处肿痛不适半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有“糖尿病史”十余年,诊断:1.左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头面部外伤3.全身多处软组织外伤4.高血压病5.2型糖尿病,查体:T:36.5℃、P:102次/分、R:20次/分、BP:153/82mmHg 神志清,精神可,急性痛苦面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3mm,左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已行手法复位及石膏托外固定,石膏清洁固定良好,肢体末梢血运及感觉正常,左肩、左肘及左膝部稍有肿胀,轻度压痛,左侧颜面部肿胀及压痛,NRS评分3分,予1.二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2、完善相关检查3、以消肿、止痛及监测血压、血糖等,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患者心梗三项:肌钙蛋白:0.25ng/ml、肌红白:106.1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4.1ng/ml,请心内科会诊:考虑为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现,急性ST段抬高型前间壁心梗,予抗凝、调

脂、改善心肌供血对症治疗,监测血糖餐前及餐后均高,糖化血红蛋白:13.1%,请内分泌科会诊予基础+餐时注射胰岛素注射治疗,并于监测心梗三项及血糖、血脂、心电图的变化,病程中心梗指标下降明显,病人症状明显改善,左侧腕关节肿胀较前明显缓解,石膏托固定在位,左上肢末梢运动及感觉正常,左肩、左肘及左膝部肿痛已基本缓解,再次请心内科会诊维持以上治疗不变,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予继续治疗,今天入院14天,T:36.5℃、P:102次/分、R:20次/分、BP:133/82mmHg,空腹血糖:mmol/L 早餐后:中餐前:后:,患者左侧颜面部肿胀及压痛已基本缓解,左肩、左肘及左膝部无肿胀及疼痛,左侧腕关节石膏托固定良好,无肿胀疼痛。高雅萍:这是骨折伴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的病人,病人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心功能不好,血糖控制不佳,再加上头面部外伤,为治疗和护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下面请大家都谈谈,这个病人应该怎么去护理,重点、难点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 唐红:这是一个石膏固定的病人,我们要做好石膏的护理,保持石膏的清洁,防止石膏断裂,预防石膏综合症的发生,注意观察肢体末梢的血运,皮肤的颜色及温度,加强受伤部位邻近关节及肌肉的活动,防止废用综合症的发生。病人头面部受伤,虽然已有十几天,但是仍要注意观察神志及瞳孔的变化,防止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发生,要保持大便通畅及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 周雄英:病人糖化血红蛋白高,近期血糖控制已不是很好,这对于伤口的愈合非常不利,我们要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对于病人我们要加强宣教,讲解高血糖对疾病的影响,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对于骨折的愈合会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病人现在血糖高,但是对于低血糖的预防已刻不容缓,加强血糖的监测,注意病情观察,告知病人低血糖的症状,积极应对及处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文本.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部主任: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 护士长: 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 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

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 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 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 cm2。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 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部主任: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护士长: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cm2。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2、低效型呼吸型态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5、有造瘘口感染的危险6、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士长:针对这位病人,长期卧床,我们应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以及对已发生压疮的部位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2:1、应用气垫床预防。2、勤翻身,每两小时一次。3、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清洁。4、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柔软。5、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6、已发生压疮部位局部消毒后给予涂抹压疮膏以利于早期愈合。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病人出现胸闷、憋气较重,考虑肺部感染,针对此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3:1、床头抬高30°~50°,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吸入引起肺部感染。2、每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3、痰液粘稠行雾化吸入,及时给予吸痰。4、饮食管理嘱患者在痰多、黏稠时,一定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做好心理护理,增强病人的信心,使其提高自身防御能力。 护士长:为了保证病人的营养,每天为病人进行胃肠外营养,即通过静脉输入三升袋,于2011-09-23在局麻下经颈内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术,那么在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护士护士护士护士4444:1、保持深静脉置管固定,以免脱出。2、保持深静脉置管的通畅,要定时冲管,防止血凝块的形成;避免导管扭曲、打折。3、注意正压封管,封管时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动作要快,以免时间过长造成管内凝血。4、每周两次深静脉穿刺处换药,输液前常消毒肝素帽;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以预防导管性感染。护士长:患者已行膀胱造瘘术,造瘘口处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针对膀胱造瘘的病人,我们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5:1、观察瘘口周围有无漏尿,尿袋应定时排放,保持通畅,观察尿液颜色,尿量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主持人: 地点: 参加人员: 一例糖尿病足、高血压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护士长:疑难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提高我们对疑难患者的护理水平。下面请责任护士汇报简要病史。 周春蓉:患者叶孔会,女,82岁,因“反复左下肢皮肤破溃9月”于2015年03月26日入院。 其病史特点如下: 1.老年女性,起病缓,病程长;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 2.入院前9月,患者行走时被轮椅碰伤左足踝,皮肤破溃,予以碘伏消毒后,未行包扎治疗。患者因左小腿疼痛,皮肤瘙痒不适,搔抓后局部表皮破溃,伤口

逐渐变大。到川北医学院就诊,行局部负压安置及创面积极换药处理,创面无明显好转,小腿前侧创面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入院前3月,患者到我院行创面治疗后,创面情况无明显好转,转入上级华西医院继续治疗,经对症治疗后,创口情况无明显好转,患者拒绝截肢术。现为继续行创口治疗回我院,门诊以“左足皮肤溃疡”收入我科。 3.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4/70mmHg,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左小腿胫前、足背见多处皮肤破溃、坏死,无明显渗液,足趾被黑色痂壳覆盖。 4.辅查:2015年2月3日下肢血管彩超示:1.双侧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右侧足背动脉斑块;2.左侧胫前动脉中下段、腘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充盈差;3.右侧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血流充盈尚可。 诊断及依据:1、糖尿病足 2、左小腿胫前、足踝、足背慢性溃疡; 3、糖尿病 4、高血压病 依据:1)老年女性,起病缓,病程长;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文本

.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部主任: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 护士长: 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 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 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 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 .

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 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 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2;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6cm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2。于2011-09-231压疮,范围:×2 cm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 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