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过程.doc

巴菲特的投资过程.doc
巴菲特的投资过程.doc

巴菲特的投资过程:简单,但不容易

(夕注:这位朋友对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总结得完整而精炼)

The essence of Buffett’s investment process is putting out cash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s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a reasonable (or better yet, unreasonable) return.He sees this a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speculation where the emphasis is

not on what an investment is intrinsically worth but on what the next person will pay for it.Buffett does not think that there is anything wrong with speculating per se; it’s simply a game he chooses not to play.

At the center of Buffett’s investment process is the ability to value an asset. To do this requires that you answer only three questions: 巴菲特投资过程的核心是评估资产的能力。如此做法只要求你回答

三个问题:

1.How certain are you that your investment will produce cash?

你的投资会产生现金的确定性有多大?

2.w much cash will it produce and when will it be paid?

会产生多少现金,何时会得到偿付?

3.What is the risk free interest rate? Buffett uses the yield on long-term treasury bonds for the risk free interest rate.

无风险利率是多少?巴菲特用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当作无风险利率。

Buffett teaches that this basic framework is immutable and can be used to value any type of assetfarms,oil royalties,

stocks,bonds,lottery tickets and manufacturing plants. An

investor can use this framework to evaluate all available assets and then invest in the one that is the cheapest, that is, the one that that offers the most value for the dollars invested.

巴菲特教导说,这个基本框架是永恒的,可以用于各类资产——农庄、oil royalties、股票、债券、彩票和工厂。投资者可以框架来评

价所有的资产资产,然后投资于其中最便宜的一个。

For an investment grade bond, making this calculation of value is easy, because the bond generates a fixed coupon that is contractually bound to be paid on a fixde schedule. However, when valuing a business, it is the investor’s job to estimate the amount and timing of cash that the business will produce. This is inherently imprecise process, yet it can be very useful.

作为一种风险债券(grade bond)投资,作这样的计算是容易的,

因为债券产生固定利息,可以定期得到回报。然而,估价一个企业,投资者却要自己去估算企业能够产生的现金的数量和时间。这本身

是一个不很精确的过程,但却非常有用。

Even if an investor can only come up with a range of values for a prospective investment, such a range of values may allow the investor to make a profitable investment if the investment can be purchased at a price below those values. For example,if your best appraisal of a real estate investment was very imprecise, for example, that the property was worth between $1 million and $2 million, that estimate would still be very useful if you could purchase the property for $700.000.

即使一个投资者对一个预期投资算出一个价值范围,也只有在低于

这个价值时买入,投资者才能赚到利润。例如,你非常不精确地估

价一个房地产投资,价值在100万和200万之间,如果在70万以

下购买这个房产,这个估测还是比较有用的。

Valuation is not primarily a question of how precise it is ,but rather how certain it is ,and whether you can purchase the asset cheaper than the lowest reasonable estimate of value. That is why Buffett’s first question is about certainty. Buffett thinks about risk first and will not invest in a business that he does not understand or that is subject to a lot of change because it makes the analysis of value impossible. Buffett once quipped that if he were teaching a class

on investing, the fimalexan would include asking students to value

an Internet company. Anyone who tri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ould be flunked. It is simply too hard to value a business that is not producing cash in an industry where it could be obsolete in a year or two.

价值的问题不在于有多精确,而在于其确定性,在资产价格低于最低的合理估值时,是否你会购买。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的第一个问题产有关确定性的。巴菲特认为风险第一,他不会投资于他不理解或者受到很多变化影响的企业,因为这会使价值分析变为不可能。巴菲特曾开过玩笑,如果他开一门投资课,期末考试会考学生们一个估价网络公司的题目。任何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都会被当掉。估价一个不产生现金的企业太难了,也许一两年企业都不会有什么发展。

This is why Buffett looks for companies that have a du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at Buffett calls a moat – because these types of businesses have predictable cash flows. The best evidence that a moat exists is a business that is profitably doing pretty much the same thing today that it was doing ten years ago, generates high returns on invested capital and is unlikely to succumb to the forcds of creative destructong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Buffett looks for strong management that will work diligently to deepen the moat or, at least, work hard to minimize the effect of any forces that are eroding it.He also wants a business where management’s interests are aligned with those of shareholders.Even a business with strong predictable cash flows can be poor investment if management is egregiously compensated or is prone to making poor capital allocation decisions.

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要寻找具有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巴菲特称之为城河——因为这样的企业具有可预测性的现金流。护城河存在的最好的证据是,一家企业如今像十年前一样利润丰厚,产生高的ROIC,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被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所摧毁。巴菲特寻找工作勤奋的强大管理层来拓宽护城河,或者,至少努力工作把破坏护城河的力量减至最小。他也喜欢那些把管理层利益和股东

利益绑在一起的企业。即使一家企业具有非常强的可预测现金流收入,如果管理层贪婪地提高薪水,或者倾向于做错误的资本配置决策,那这个投资也是不好的。

If an investment fails to meet his standard of certainty, Buffett is happy to walk away. If he doesn’t understand a business or it is in an industry subject to rapid change, he won’t invest, knowing that to do so would be speculating. Buffett’s investing process is grounded in common sense and uncommon wisdom.

如果一个投资不能满足于确定性的标准,巴菲特会很高兴地走开。

如果他不理解一家企业或者行业属于快速变化型的,他不会投资,

这属于投机。巴菲特的投资过程是基于寻常的常识和不寻常的智慧。

Buffett argues that the approach you should take to investing in public companies through fractionma ownership via the stock market is precisely the process you would use if you were looking

to purchase a private business in a small town,for example,a gas station or a lawn care business. You would first examine the business and its competitive position to reach a judgment about how stable the business was, whether it coule be expected to prosper and grow or decline under the weight of increased competition, changing demographics,or whatever other factors would impact the business’s prospects. This is the certainty factor. 巴菲特讲,投资于股票市场中的公众公司与你要在一个小城市里购

买一个私有企业,比如说气站和草坪护理企业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你首先考查企业和它的竞争位置来判断这家企业的是否稳定,在越

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下,变化的人口状况下,它会繁荣成长还是会衰败。还有其它什么因素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这就是确定性因素。

You would then try to estinate how much cash the business woule generate over its lifetime,taking fully into account the capital expenditures you would need to make

to maintain and grow the business. You woule then estimate the timing of the free cash and discount it back

by the risk free rate of return to arrive at an estimate

of(maximum) value of the business-what Buffett’s call

intrinsic value. The final step woule be to compare this value to the asking price and make a decision.

然后你试着估算一下企业终生会产生多少现金,对维护企业成长的资本支出也进行彻底的计算。你再估算现金流的时间范围,按回报率折现,就能得出一个企业最大限度的估值——这就是巴菲特说的内在价值。最后一步是把这个价值与卖价比较,再进行决策。Most investors would intuitively do these steps if buying a private business, yet, when many of these same investors comsider buying a stock, they spend their time looking a host of factors that having little or nothing to eo with the value of the business. They forget that a stock is not a piece of paper but fractional ownership in business. Over time, the ecomomic success-or failure – of the business will govern the results they achieve.

许多投资者在购买一家私人企业的时候也会本能的遵循这些步骤,当同是这些投资者在考虑买入股票的时候,看的却都是那些与企业价值很少或没有关系的因素。随着时间流逝,企业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Finally,unlike many valuation practitioners, Buffett eoes not use a higher interest rate to compensate for uncertainty in a prostective investment.To him,the thought processisbinary: either an investment has the required level of certainty of it does nto. This assessment starts with a judgment of whether the business is within your circle of competence and if you can make a reasonably sure assessment of the business’s future prospects after comsideration of the facts. Buffett does nto think it makes sense to compensate for uncertainty by raising the discount rate in your calculation of intrinsic value.

最后,不像许多投资者,巴菲特不采用较高的利息率来弥补预测投资的不确定性。对他来讲,思维过程是二元的:一个投资具有要求的确定性水平或者不具有。这个评价开始于这个企业是否处于你的圈内,经过对事实的思考,你是否能对企业的未来前景有一个合理

确定的评价。巴菲特认为,在你计算内在价值时,用提高折现率的方法来弥补不确定性是没有意义的。

Buffett’s investing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value all assets including the general stock market. The long term driver of the stock market’s total return is corporate profits. Certainly there are other factors at play such as investor sentiment and interest rates, but in the long-term it is the underlying performance of the businesses that make up the stock market that will determine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stock market.In the long – run ,you cannot expect the stocd market to return in aggregate results that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se underlying businesses.

巴菲特的投资框架可以被用于评估所有的资产,包括整体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总回报的长期驱动力是公司利润。当然起作用的还有其它因素,如投资者的情绪和利率,但长期来看,企业的潜在业绩才会真正影响股票市场的表现。从长期来讲,你不能期望股票市场的累积回报会超过所有业绩表现。

Buffett’s approach to beating the market is s combination of buying stocks that are cheaper than the general market and that are growing intrinsic value faster the general market. In both cases,Buffett looks to get more value for his investments than he could get by investing those same dollars in an index fund. Wash, rinse, repeat. Buffett has been using this same playbook to consistently trounce the market for over fifty years.

巴菲特战胜市场的方法是如下的结合——买入比总的市场便宜,内在价值比总是比市场成长得快。在这两个例子中,巴菲特追求比投入指数基金获得更多的价值。洗一洗,投一投,如此重复。巴菲特就用此一招连续痛击市场50年!

Greg Speicher

巴菲特金牌投资公式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一直是众多投资者梦寐以求想要得到和复制的。据报道,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AQR 资产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副总裁安德烈亚·弗拉奇尼(Andrea Frazzini)对巴菲特自1994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后的投资成绩进行了详细分析。近期,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声称已经发现了巴菲特的投资公式。研究报告显示,巴菲特及其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投资公式包含十多个单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巴菲特专注于“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他更青睐那些运营状况良好,当前股价并不能完整体现其长期价值的公司。巴菲特有句名言,“不管是袜子(sock)还是股票(stock),好东西降价的话我都会买”。他总是这样喜欢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其投资哲学。结果非但没有降低其投资理念的深度,反而让他更加专注于全局,而避免迷失在投资分析的细枝末节中。 第二,巴菲特一直在寻找波动性较低的股票。这让我们想起了巴菲特的至理名言——当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波动性是量化市场恐惧情绪的关键指标之一,这也是波动指数(VIX)又被称为恐惧指数的原因。如果一支股票的波动性较低,就意味着其持有者的恐惧情绪处于较低水平。一般来讲,恐惧和贪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贪婪经常是对于未能持有某支股票或某份期货合约以及错失投资机会

巴菲特估值方法

巴菲特估值方法 最近,一直阅读和思考巴菲特的文字。已经考完会计,第4次读《巴菲特给股东的信》的时候和以前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都停留再理解巴菲特的一些看法的层面,但是到底怎么计算一个公司的价值,怎么去具体判断一个股票是否有巨大的投资价值的问题上我是糊涂的。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巴菲特是怎么计算的。巴菲特采用的是计算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具体采用的是现金流量贴现法。 我认为巴菲特理念关键在于保证内在价值的相对准确性,然后通过比较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看是否有足够的安全空间,来决定是否购买!保证内在价值的准确性需要两个条件。 1.优秀企业,能够保证现金流量的稳定和增加,这是计算内在价值的关键! 2.能力圈: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坚持只做自己理解的企业!只是计算现金流量的关键! 顺便说下什么是巴菲特眼中的优秀企业!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它是顾客需要的;2被顾客认为找不到替代品;3不受价格上的限制 我觉得中国满足这样条件的茅台算一个!巴菲选中的包括可口可乐吉列富国银行等。 我们不如这样反问一下,给你100亿和最优秀的管理人员,你能在可乐和酒上面打败可口可乐和茅台吗?这一个比较好的证明方法! 巴菲特喜欢的就是用适合的价格购买进优秀管理人员管理的优秀的稳定企业。这里有2个重点,合适的价格和优秀企业,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巴菲特的所有关于公司的要求都是为了能够可靠的预计企业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没有这一前提,计算出的企业价值将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不是优秀的企业,什么价格都谈不上合适!因为你无法确定企业的未来!巴菲特的一切理念都是为了争取更为可靠的估值,这也是巴菲特不断强调能力圈的原因,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的业务和企业才能够计算出准确的现金流量! 巴菲特采用的现金流量贴现法,巴菲特认为这是一种能够准确估计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但是这是以计算优秀企业为前提的! 这种方法的重点问题有2个,一个就是公司现金流量,一个就是贴现率,贴现率就是无风险利率。巴菲特认为贴现率为美国30年期国债的利率。现在要解决的现金流量的问题,采用的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的数据,一般计算中采用的是(1)公司净利润+(2)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现金费用.但是巴菲特认为这个华尔街时兴的东西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这样也就无法评价公司的价值,巴菲特认为公司的现金流量应该是(1)公司净利润+(2)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现金费用-(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 第三点的判断比较重要,这里设计到一个关键词语“能力圈”,巴菲特只坚持做自己了解的企业。为什么呢?前面已经说过,提高计算内在价值的准确性!只有自己了解的企业,我们才有能力准确的判断(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这个是基于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分析水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下面举例来估计巴菲特的计算过程,更多过程有待思考和研究。因为企业关于(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我无法具体判断,所以用企业的净利润代替!就是假设折旧费用和真实的发生费用相等,就是前面的费用(2)和费用(3)相当。巴菲特在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 以下资料来源于《沃伦巴菲特之路》罗伯特著,有修改 未来现金流量预测:1988年现金流量为8.28亿美金,1988年后的10年间,以15%的速度增长(前7年实际为17.8%),正是优秀的企业性质,保证了现金流量的稳定,到第10年,现金流量为33.49亿美金。从1988年后的11年起,净现金流增加为5%. 贴现率:以1988年的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9%为标准。贴现率是个会变动的数据。 估值结果: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金。 如果假设现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内在价值依然有207亿美金(8.28亿美金除以9%-5%), 比1998年巴菲特买入时可口可乐股票市值148亿美金还要高很多!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后使用的公司相同,为现金流量现值=持有期末现金现值/k-g,k为贴现率,g为增长率,该公式在k小于g时候使用。 下面对k大于g的计算进行说明,也就是增长率为15%的前10年的计算过程。11年后的计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预期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估计稳定现金流9.52 10.95 12.59 14.48 16.65 19.15 22.02 25.33 29.13 33.5 复利现值系数0.917 0.842 0.772 0.708 0.650 0.596 0.547 0.502 0.46 0.422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2012-02-05 16:26:43) 巴菲特在1988、1989年重仓买入可口可乐,而且一直持有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巴菲特的普通股投资组合中,其持仓的可口可乐市值除了在2006年被美国运通超出,其他年份都位居第一。 我们试图观察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过程,从中看看他的选股和选时,当然凭我们的阅历,只是粗浅的一己之见。基于自己以前对巴菲特的认知,我认为他的选股原则:选好公司,因为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选时原则:逆向投资,或者说“他人贪婪我恐惧,他人恐惧我贪婪”,再或者说安全边际,中间的道理其实都一样。 1、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时点 巴菲特集中于两个时点买入可口可乐,经多次送股后,当前持股2亿股,是可口可乐最大单一股东,约占8.6%。

(1)核心介入时间点:1988H2-1989H1重仓买入18700万股(送股后),特征如下: u 右侧交易 u 介入市盈率,动态约15倍,静态约17倍 u 处于股价3年(1986H2-1989H1)盘整的末期,这一期间业绩走的V型 (2)小幅加仓时间点:1994上半年买入1300万股(送股后),特征如下:u 是否右侧交易未知,但下半年股价就大幅上扬 u 介入市盈率,动态约21倍,静态约25倍 u 处于股价2.5年(1992H1-1994H1)盘整的末期,期间业绩增长还不错 从上述巴菲特两次介入可口可乐的时点看,反映了老人家“逆向投资”的原则,但我有个疑问是:为什么两次都能够踏准节奏,在调整末期介入?调整末期,意味着此时悲观情绪释放殆尽。 前面一次还可以理解,老人家对公司的理解及其深刻,对业绩的追踪和预见应该不成问题,他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对短期业绩的偏好。但后一次增持时,可口可乐的PE不低,而且业绩并没大波动,不太好理解为什么老人家在此时介入。尽管我们注意到,1992H1-1994H1这一期间,可口可乐股价明显跑输道琼斯指数,相对吸引力增强,但这只是一个比较勉强的解释。 2、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的理由 从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中,我们可以已经看到其中关键的原因,但肯定不止这些。 意译自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一旦我们找到杰出管理层所经营的非凡生意,我们当然乐意一直持有。对可口可乐所经营的高毛利率产品,我的确看到了它们

(完整版)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 1、企业所有者原则。 即以企业主心态投资,视投资如同经营企业,这是一种真实投资的心态,符合投资的本质。大多数人只把股票当成交易的材料、游戏的筹码,是有悖投资的初衷和本质的,是一种异化。格雷厄姆说:“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巴菲特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理财最重要的一句话。”巴菲特还说过:“在投资时,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不是证券分析师。”;“我从事投资时,主要观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数投资人只盯着它的股价。”巴菲特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看待投资,所以他的投资业绩也与众不同。这需要独立思考的精神、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勇气。如果总是随大流,与大多数人做同样的事情,投资业绩必然流于平庸。 2、杰出企业原则。 精选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杰出企业进行投资,而且该公司必须把股东的权益放在首位。这一战略正是基于常识:一家企业如果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可持续的,管理者又诚实能干,那么它的内在价值早晚会在股价上体现出来。要超越平均水平,选择拔尖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一种常识。如果你挑选篮球运动员帮你赚钱,你一定会选乔丹或姚明之类的超级巨星,而不会选择二三流的球员。所以,巴菲特说:“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成功的唯一机会。”、“一个二流的企业最有可能仍旧是二流的企业,而投资人的结果也可能是二流的。”与赢家为伍,你自然就会成为赢家。 3、集中投资原则。 毛主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讲的就是集中投资的原则。可以说“少就是多”。就是要把资金集中在少数几家熟悉的、可以理解的、“能力圈”以内的杰出企业股票上。巴菲特说:“多样化是无知的保护伞。”“如果你对投资略知一二并能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那么选5-10家价格合理且具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传统意义上的多元化投资(广义上的活跃证券投资)对你就毫无意义了。”凯恩斯也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确信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大笔的钱投入到一个他认为有所了解以及他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员的企业中。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将资金分散在大量他一无所知或毫无信心的企业中就可以限制风险完全是错误的……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绝对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里,很少有超过二或三家的企业,本人认为有资格将我全部的信心置于其中。” 4、安全边际原则。 即要逢低买进,而且买进价格要低于企业内在价值较大的幅度,以便留有安全余地。即使是最好的企业,购买的价格也应该合理。饭吃八分饱;如果你离悬崖还有一公里,那么你肯定不会跌下悬崖,这就是成功投资的基石--安全边际原则。它向你展示的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花5角钱购买1块钱人民币是安全并有利可图的。投资者忽视安全边际,就象你天天暴饮暴食,最终会伤及肠胃;或者你一直在悬崖边上行走,总有一天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巴菲特说:“架设桥梁时,你坚持载重量为3万磅,但你只准许1万磅的卡车穿梭其间。相同的原则也适用于投资领域。”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强调,投资的原则:第一条,千万不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原则(个人总结)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原则(个人总结).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原则: 1、用买企业的方法买股票。这是巴菲特投资的核心理念,虽然巴菲特凭借单一的证券投资即夺得世界首富的宝座,但事实上巴菲特是个“不参加企业管理的企业家”,他买股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分享企业的成长价值,购买股票只是控制企业的一种手段而已。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企业的业务运营(产品和服务、劳资关系、原料成本、厂房设备、资本转投资需求、库存、应收帐款、营运资金需求等),注意力从不放在行情上; 2、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3、热情是成功的动力,诚实是成功的基本条件,要敢于承认错误; 4、不泄露自己的商业机密; 5、未来永远是不明白的; 6、长期投资。在价钱合适的时候买入好公司股票,只要这些公司保持良好的业绩,就不要把它们放出去。 7、保持安全边际,杜绝损失。安全第一,当价格远远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时投资,并相信市场趋势会回升。 8、善于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9、做一名成功和快乐的投资者; 10、熊市是投资的良机。市场经常是较妄过正,熊市中经常出现大量的价值被低估的企业,正是千载难逢的投资良机。 11、一旦认定就大笔投资下去,喜欢“一股致富”。巴菲特不相信现代投资(000900,股吧)组合理论,他的股票组合常常是很少的数量。(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主要是建立在马格维茨、威廉夏普等人的模型基础上的,运用数学方法,用协方差来衡量风险程度,借此寻求风险和收益平衡,以满足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 12、偏执型投资。不要跟着羊群走,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工作。树立一个正确的投资观念,然后坚持它,认准一个目标干到底。 13、投资企业的选择: ⑴注重公司“实质价值”,重视资产的质量。营业绩效参照5年以上的公司平均收益率,使用本益比(市盈率)、营业利润率、清算价值、盈余成长率等指标,量化股票的投资价值。按照格林厄姆的分析方法,找出实质价值高于市场价值一定程度的股票

巴菲特价值投资三原则

巴菲特价值投资三原则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价值投资大师,他选股购股不是看准暴涨暴跌的时机投机买卖,而是依据公司内在的价值进行长期投资。那么在股神的眼中,到底哪些是值得投资的股票呢?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他的三个投资原则。 第一条,值得投资的公司一定时期内必须具备强大的资产回报能力,以及资产回报率,因为你是它的股东嘛。或者良好利润边际效率,也就是说增加一块钱所获得的收入比不增加要来得划算。如果上述几个特点都没有,那么至少公司决策层对股东权益是牵挂在心的。因为决策层知道,股票稀释了之后,不考虑股东利益的话,股东们会一走了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用脚投票。 第二条,公司的债务,看报表的时候不能少了它,最好是三年的报表一起看。这当然不是意味着你看中的公司不能负债运营,上市就是融资,融资就是举债。关键是它负债的水平必须在可接受的范围内(acceptable debt level),那就得擦亮眼睛了。小股东在公司没有举债的决策权,但是看看年报季度报表的权利还是有的。更进一步,对巴菲特来说,当公司赢利遭到重创的时候,该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是不是一个问题?这就是他选择时经常考虑的一个方面。 第三条,巴菲特会寻找有防火墙的公司。什么是防火墙?简单的说,就是该公司具有同行业竞争对手缺乏的某种优势(some kind of distinct advantage)。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对手无法超越自己。如果不是某种产品,比如说太空火龙果,那必须是公司内部强大的执行能力,如华为的军事化管理。再比如说联想的巨无霸的制造规模。 说了那么多,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依据该三原则,巴菲特投资了哪些公司。北极猫(arctic cat in the Nasdaq)是北美地区专门制造雪地移动装备的小公司,公司规模5亿美元,但是令人吃惊的是该公司的现金流居然有6750万美元。这就是股神看中的具有防火墙的公司之一。再看公司规模虽小,但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过去三年收入率均为10%,资产回报率12%。公司绩效无可挑剔,声誉良好。不选它选谁呢? 参考资料: Matthew Frankel:How to Pick Small-Cap Stocks Buffet Would Love from the Motley fool July 12 2015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一:可口可乐:投资13亿美元,盈利70 亿美元 120年的可口可乐成长神话,是因为可口可乐卖的不是饮料而是 品牌,任何人都无法击败可口可乐。领导可口可乐的是占据全世界 的天才经理人,12年回购25%股份的惊人之举,一罐只赚半美分但 一天销售十亿罐,净利润7年翻一番,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9﹒51 美元市值,高成长才能创造高价值。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二:华盛顿邮报公司:投资0.11亿美元,盈利16.87亿美元 70年时间里,华盛顿邮报公司由一个小报纸发展成为一个传媒 巨无霸,前提在于行业的垄断标准,报纸的天然垄断性造就了一张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水门事件也让尼克松辞职。 从1975年至1991年,巴菲特控股下的华盛顿邮报创造了每股收益增长10倍的的超级资本盈利能力,而30年盈利160倍,从1000 万美元到17亿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三: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投资 0.45亿美元,盈利70亿美元 巴菲特用了70年的时间去持续研究老牌汽车保险公司,。该企 业的超级明星经理人,杰克·伯恩在一个又一个的时刻挽狂澜于既倒。1美元的留存收益就创造了3·12美元的市值增长,这种超额 盈利能力创造了超额的价值。因为GEICO公司在破产的风险下却迎 来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在20年中,这个企业20年盈利23亿美元, 增值50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四:吉列:投资6亿美元,盈利是37亿 美元

作为垄断剃须刀行业100多年来的商业传奇,是一个不断创新难以模仿的品牌,具备超级持续竞争优势,这个公司诞生了连巴菲特 都敬佩的人才,科尔曼·莫克勒,他带领吉列在国际市场带来持续 的成长,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9﹒21美元市值的增长,14年中盈利 37亿美元,创造了6倍的增值。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五: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投资3.45 亿美元,盈利21亿美元 作为50年历史的电视台。一样的垄断传媒行业,搞收视率创造 高的市场占有率,巴菲特愿意把自己的女儿相嫁的优秀CEO掌舵, 并吸引了一批低价并购与低价回购的资本高手,在一个高利润行业 创造一个高盈利的企业,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2美元市值增长,巨 大的无形资产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巴菲特非常少见的高价买入,在10年中盈利21亿美元,投资增值6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六:美国运通:投资14.7亿美元,盈利70.76亿美元 125年历史的金融企业,富人声望和地位的象征,是高端客户细 分市场的领导者,重振运通的是一个优秀的金融人才,哈维·格鲁伯,从多元化到专业化,高端客户创造了高利润,高度专业化经营 出高盈利,11年持续持有,盈利71亿美元,增值4﹒8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七:富国银行:投资4.6亿美元,盈利 30亿美元 作为从四轮马车起家的百年银行,同时是美国经营最成功的商业银行之一,全球效率最高的银行,15年盈利30亿美元,增值6.6 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八:中国石油:投资5亿美元,到2007 年持有5年,盈利35亿

巴菲特估值方法

PEG+PE法-----巴菲特最简单的估值方法(2009-05-17 15:00:15) 分类:股票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1.安全边际理论2.集中投资理论3.市场先生理论.这些理论理解起来非常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原因在于: 1.很难定量分析一只股票的价格是否低估。 2.什么样的股票才能够长期重仓持有? 3.当你买入这只股票的时候,市场是否真的处于失效状态? 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定量分析,几乎难以确定,因为定量即意味着"准确的错误".所以定性分析是唯一的出路.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很多,PEG+PE法就是一种,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如果能熟练运用,能够获得像彼得.林奇一样的惊人成绩(当然彼得.林奇不会只用这个方法),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的总经理李驰就是这一方法的使用者.但是这个方法绝不是万能的,对于毫无估值能力的人来说,学会用它作出简单的估值,是迈向成熟投资的第一步! 那么,什么是PE和PEG呢?PE的中文意思是"市盈率",PEG的中文意思是"市盈率相对利润增长的比率". 他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1.静态PE=股价/每股收益(EPS)(年) 或动态PE=股价*总股本/下一年净利润(需要自己预测) 2.PEG=PE/净利润增长率*100 如果PEG>1,股价则高估,如果PEG<1(越小越好),说明此股票股价低估,可以买入.PEG估值的重点在于计算股票现价的安全性和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的确定性. 用PEG+PE法投资股票的几个要点: 1.价值投资,买便宜货考察重点:静态PE和PEG 买股票的时候我们对价格的唯一要求就是便宜.那么股价是否足够便宜,需要我们考察一下公司近几年的净利润增减情况,希望保守一点的话可以考察EPS的增长率,因为总是扩充股本的股票会稀释EPS.得到EPS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后,就可以计算PEG了.假设一只股票现在的PE是50倍,上一年年报净利润增长率是40%(保守的话可以用刚才算出的EPS年平均增长率的数据),此时的PEG就是50/40%*100等于1.25大于1,此时的股价就有高估的嫌疑.不值得买入.也就是说如果静态PE(50倍)和PEG(大于1)都显示高估的话,就不要买入,此时投资的风险会比较大。 2.趋势投机,成长性使你的买价获得安全边际 考察重点:买入价对应的动态PE和PEG 牛市里做一下趋势投机来获取高收益是无可厚非的,那么怎么用这一方法判断趋势呢?在买入一只股票后的持有阶段,我们要关注公司的季报和年报,如果业绩的增长很快,比如招商银行2006 年净利润增长了87%,而你的买入价对应的市盈率只有39倍的话,2006年底的 PEG=39/87%100=0.44<1,很安全。另外因为08.09年招商银行的利润增长率继续超过50%的可能性很大,于是随着利润的增加,你的买入价对应的PE和PEG在08.09年会不断调低-----这就是成长性带来的安全边际.也是趋势投机所表述的安全边际,所以招商银行就是很好的趋势投机品种. 3.判断股票价格的高估考察重点:动态PE和PEG 还是以招商银行为例,难道这个股票在任何价位都可以做趋势投机吗,不是的,如果招商银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巨大的上涨,PE很快达到了70~80倍,此时PEG就会大于1,并透支了今后几年的业绩(招商银行今后几年的业绩不大可能以70%~80%的速度增长),说明股价严重高估,此时没买的人就不要买了,而已经买入获利的人会很矛盾:我已经获利不少,而股票又严重高估,我是继续持有等待它大调整消化泡沫,吞掉浮赢,还是卖出兑现利润呢?我的意见是,如果有更

巴菲特投资案例: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巴菲特投资案例: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雪球今日话题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创始人名字叫罗斯.格里克.布鲁姆金,大家都叫她B夫人。B夫人于1893年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犹太人,家里贫穷,没有上过学,从小梦想去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军队滥杀无辜,罗斯决定和他丈夫移居美国,但手里的钱只够一个人的路费,于是她让丈夫先去了美国。2年后的1916年,她登上了横跨西伯利亚的火车,说服边境士兵进入中国,经过东北三省来到天津,然后坐轮船到达日本的横滨,再搭乘一个运花生的货船前去美国,经过3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美国西雅图,找到丈夫后,搬到奥马哈居住。她和丈夫开过当铺,卖过衣服。1937年,她借来500美元在地下室开了一个家具店,她把家具批发来后,只加价10%销售给客户,家具店生意火爆,在奥马哈家喻户晓,成为了打折家具的代名词。由于售价低,扰乱了供应商的价格体系,许多供应商不给她供货,她跑遍了美国去进货,有一次撒谎说要给一栋楼装修,在一个供应商处进了一大批货,低价卖出后被告上法庭,法官判她胜诉,第二天去她店里买了条地毯。到1980年,B夫人和她儿子已经将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打造成了美国最大的家具城,面积约1.2万平方米,无论奥马哈的经济繁荣还是萧条,其每年销售额都在增加。奥马哈曾经兴旺的家

具店们在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低价竞争下,大多销声匿迹,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垄断了当地一半的市场。几年前,巴菲特找B夫人谈过,想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B夫人说:“你得想法把它偷走才行啊!”B夫人的女儿、女婿、儿子等都持有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股份,后来B夫人想让她儿子路易斯来管理,于是想把大部分股份卖出,让女儿女婿们的股权退出。巴菲特经过一番说服,与B夫人家族达成协议,在库存都未清楚之前,在1983年以5500万美元收购90%的股份,B 夫人和他儿子继续经营。1983年,巴菲特以5500万美元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90%股权的当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年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税后净利润约为550万美元,在收购完成后、整理库存清单时发现库存价值高达8500万美元。这笔收购交易的市盈率约10倍,市净率小于1,对巴菲特来说,以如此便宜的价格得到一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有很大的安全边际。10年后的1993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净利润为1040万美元,10年里给伯克希尔贡献了约8000万的净利润。趣事:巴菲特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之后,B 夫人在95岁时被孙子们剥夺了经营权,一气之下,她在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对面开了一个家具店,名字叫B夫人商场,生意很好,发展迅速,让巴菲特和她的儿孙们很苦恼。两年后,B夫人和儿孙们和解,巴菲特以5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店,并和接近100岁的B夫人签订了一个禁止同业竞争协议。

巴菲特:集中投资战略秘诀

巴菲特:集中投资战略秘诀 罗伯特,我们的投资仅集中在几家杰出的公司身上。我们是集中投资者。 —沃伦·巴菲特 如果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以一句话加以总结,那就是集中投资战略。这是一种有别于活跃派资产投资组合,但又能击败指数基金的战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思想构成BUFFETT集中投资的雏形。费舍尔是著名的集中投资家,他对巴菲特的影响在于,他坚信当遇到可望而不可及的极好机会时,惟一理智的做法是大举投资。 半个多世纪以来,集中投资这种方法不但科学合理而且长期被我们这行所忽略,它与人们想象的多数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的做法大相径庭。历经90年代的新经济风潮衰退后,人们才又重新认识集中投资为何物,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集中投资形成趋势。 沃伦·巴菲特作为一位典范型的集中投资家,这位被许多人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通常讲话“轻声细语”、“极为务实”,且更像是“一位长者”。他那镇定的仪态出自于天生的自信,然而他的业绩和成就却颇具传奇色彩。集中投资看是一个极为寻常的想法,但看似寻常最奇崛,它根植于一套复杂的彼此相关联的概念之上。如果我们将这个想法“举起来迎着光”,仔细观察它的方方面面就会发现,它的深度、内涵以及坚实的思想基础,他们都蕴藏于清亮的表面之下。 集中投资的精髓可以简要地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 集中投资者必须掌握的最复杂的原理是选股模式。 集中投资:总体描述图 “找出杰出的公司”。多年来,沃伦·巴菲特形成了一套他自己选择可投资公司的战略。他对公司的选择是基于一个普通常识:如果一家公司经营有方,管理者智慧超群,它的内在价值将会逐步显示在它的股值

巴菲特价值投资六项原则概要

巴菲特价值投资六项原则 第一法则:竞争优势原则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并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够为股东利益着想的管理层经营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确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关键的投资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可持续性。 最佳竞争优势:游着鳄鱼的很宽的护城河保护下的企业经济城堡。 最佳竞争优势衡量标准:超出产业平均水平的股东权益报酬率。 经济特许权:超级明星企业的超级利润之源。 选股如同选老婆:价格好不如公司好。 选股如同选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第二法则:现金流量原则 新建一家制药厂与收购一家制药厂的价值比较。 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赚钱越值钱。 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采用股东权益报酬率、账面价值增长率来分析未来可持续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爱情:越简单越正确。 第三法则:“市场先生”原则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市场中的价值规律:短期经常无效但长期趋于有效。 市场中的孙子兵法: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 第四法则:安全边际原则 安全边际就是“买保险”:保险越多,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安全边际就是“猛砍价”:买价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边际就是“钓大鱼”:人越少,钓大鱼的可能性越高。第五法则: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就是一夫一妻制:最优秀、最了解、最小风险。衡量公司股票投资风险的因素: 集中投资就是计划生育:股票越少,组合业绩越好; 集中投资就是赌博:当赢的概率高时下大赌注。 第六法则:长期持有原则 长期持有就是龟兔赛跑:长期内复利可以战胜一切。 长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与喜欢的公司终生相伴。 长期持有就是白头偕老:专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 好公司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可口可乐

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

一、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 巴菲特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对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证券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对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和投资时机的把握等都另辟蹊径,其批判性的逆向思维和投资行为,形成了其独特的战略投资理念。本文对其战略投资理念从投资理论和投资原则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并总结出其独特的投资理念。 (一)巴菲特的独特理论 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如多元化证券投资理论、简单化的证券投资分析模式和有效市场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投资者、证券投资分析以及大学的研究与教育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巴菲特除了关注实际的证券市场,也密切注视证券投资理论的演变,并发现了这些理论的致命弱点,从而找到了获取高收益率市场空隙的投资方法(或者说是那些理论致命弱点所给予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证券战略投资理论。 1.接近零风险投资理论 巴菲特的“接近零风险”投资理论或称规避市场风险投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非股市近期股价波动之上的,他更关注企业本身,而非股票价格。他的理论基点是:只要社会和市场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面发展,在此前提下,就选择长期投资的方式,长期投资主要关注所选择的具体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近年经济状况的满意度(主要是连续的年度收益率)是好的,属于绩优企业就可以集中的、长期的投资,这样会降低风险,获得较佳的收益,即接近零风险投资。 2.集中投资组合策略 巴菲特的接近零风险战略投资理念促使其在投资策略上,采取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家有选择的公司上,并尽可能地对其进行密切的研究,掌握其内在价值,寻找时机,进行集中投资组合,并长线持有,以获取较佳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是反对和批判多元化投资组合理论的,他认为:“多元化只是起到保护无知的作用。如果你想让市场对你不产生任何坏作用,你应当拥有每一种股票,这对于那些不知道不懂得如何分析企业情况的人来说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战略。”从许多方面,现代投资理论保护了那些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评估企业的投资者,但这些投资者也没有获得满意的收益。 3.巴菲特论有效市场理论 巴菲特认为:“有效市场理论的倡导者们似乎从未对与他们的理论不和谐证据产生兴趣”。而他认为有效市场理论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是:1)投资者不总是理智的;2)投资者对

格雷厄姆教给巴菲特的三个投资秘诀

格雷厄姆教给巴菲特的三个投资秘诀

巴菲特的投资之道,可以概括为三不原则:不看股价、不想股价、不做差价。 大家都知道,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巴菲特也达到了投资的最高境界。 其实巴菲特本来也和我们一样,曾经是一个时时看股价、夜夜想股价、天天做差价的小股民。但他遇到了一位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才变成股神。 不看股票看公司 看过《鹿鼎记》的人都知道,韦小宝一生所学的武功,最重要的是洪教主传给他的“美人三招”。巴菲特说:格雷厄姆传给他的价值投资策略,可以概括为“投资三招”。 三大绝招之一:不看股票看公司。 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是: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投资股票是最明智的。 大家想一下,股票到底是什么呢?股票是你持有这家公司的股权证明。正如巴菲特所说:“你购买的是公司,而不仅仅是公司的股票。”

这个记者说:“美国有好几千家上市公司,又过了这么多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太多太多了。”巴菲特就告诉他:“很简单,按照字母顺序,从第一家公司的年报开始看起。” 巴菲特每天都在阅读大量上市公司年报,并且会打很多电话,弄清这家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不想价格想价值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干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从早到晚,院子里锯子声和锤子声响成一片,地上堆满了刨花,堆满了锯末。 一天晚上,这个木匠站在一个很高的台子上,和徒弟拉大锯,锯一棵大树。一不小心,他手上的表带甩断了,手表就掉在地上的刨花堆里。 当时手表可是贵重物品。这个木匠赶紧和徒弟打着灯笼一块儿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木匠一看,也没办法,等天亮了再找吧。

这个木匠就收拾收拾,准备睡觉了。过了一会儿,他的小儿子跑了过来:“哎!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奇怪:“你怎么找到的呢?” 小孩说:“你们都走了,我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这时院子里很安静,我忽然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我顺着声音找过去,一扒拉就找到手表了。” 在非常喧闹的环境下,我们无法听到手表指针走动的声音。平时的股市也非常喧闹,小道消息满天飞,什么股票要涨了,什么股票要跌了,让人非常兴奋,很难集中注意力。 巴菲特牢记他老师的教诲,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公司的声音,而不是市场的声音;倾听价值的声音,而不是价格的声音。因为他知道最终决定股价的不是过去的历史走势,而是这个公司的内在价值,价值才是价格的最终决定者。 这正是导师格雷厄姆传授给巴菲特的第二个投资秘诀,不想价格想价值。为什么不想价格呢?原因很简单:股价是根本无法预测的。

巴菲特投资案例(7):多元零售公司

巴菲特投资案例(7):多元零售公司 霍克希尔曼-科恩公司,简称HK公司,是一家百货商店,周围还有三家百货店,面临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恩家族希望打折卖出,巴菲特和芒格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价格有很大的折扣,一起拜访了科恩家族,并对家族中的路易斯.科 恩产生了信任。巴菲特、芒格和戈特斯曼合伙成立了控股公司,取名为“多元零 售公司”,股权分别为80%、10%、10%。 1966年上半年,多元零售公司收购了HK百货公司的全部股权,购买价约为1200万元,其中约600万从银行贷款,并请路易斯.科恩做公司总经理。 1969年12月,巴菲特和芒格认识到HK公司这样的百货零售是一个竞争壁垒很小的行业,HK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大可能有好转,他们卖出了HK公司,卖出价约1100万美元,这笔投资总体上是亏钱的,给巴菲特造成很深的阴影,从而有了“以合理价格买入一个好公司远好于以一个好价格买入一个普通的公司”的结论。 后来,多元零售公司又收购了联合棉布商店。联合棉布商店主要运营折扣服装店,管理良好,拥有80家连锁店,年销售额约3500万美元,年利润约100万美元,其公司创始人与合伙人遗孀之间闹矛盾,急切希望卖出公司。最后巴菲特以600万美元为多元零售公司买下了联合棉布商店,并留下了创始人本杰明.罗斯纳继 续经营公司。 1966年致股东信:“在上半年,我们以及两位在企业中拥有10%股份的合伙人联手买下了霍克希尔曼-科恩公司的全部股份。这是一家巴尔的摩的私人百货公司。这是我们合伙企业第一次以谈判的方式买下整个生意。虽然如此,买入的原则并没有任何改变。对该生意价格的定量和定性的衡量都照常进行,并严格按照与其它投资机会同样的准绳进行了估价。HK(以后就这样叫它,因为我也是直到交 易完成后才知道该公司的确切发音)从各个方面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无论是从生意还是私人交往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拥有一流的人才来打理这桩生意。如果没有优异的管理,即便价格更加便宜,我们也不见得会买下这个生意。 当一个拥有数千名雇员的生意被售出时,想要不吸引一定的公众注意是不可能的。然而希望你们不要以公众新闻的报道来推断该生意对合伙企业的影响。我们有超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绝大部分都投资在二级市场上,而HK 的投资只占了我们净投资额的不到10%。在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部分,我们对于某只证券(注:美国运通)的投资超过了我们对HK 投资额度的三倍还多,但是这项投资却不 会引起公众的注意。这并不是说对于HK 的投资就不重要,它占我们投资额10%比例就说明它对我们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投资。但是总体而言它只是我们全部的投资的冰山一角而已。 到年底我准备用购买成本加上自购买后它产生的盈余作为我们对它的估值。这项评估方法将一直被执行,除非未来发生新的变化。自然地,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吸引人的价格,我们是不会买入HK 的。因此一个基于我们购买价格的估值事实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六大原则

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一种常见得投资方式,专门寻找价格低估得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她价值衡量基准偏低得股票。 巴菲特价值投资得六项法则 第一法则:竞争优势原则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并且由一批能力非凡得、能够为股东利益着想得管理层经营得大公司就就是好公司。最正确得公司分析角度如果您就是公司得唯一所有者。最关键得投资分析企业得竞争优势及可持续性。最佳竞争优势游着鳄鱼得很宽得护城河保护下得企业经济城堡。最佳竞争优势衡量标准超出产业平均水平得股东权益报酬率。经济特许权超级明星企业得超级利润之源。美国运通得经济特许权: 选股如同选老婆价格好不如公司好。选股如同选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现代经济增长得三大源泉: 第二法则:现金流量原则 新建一家制药厂与收购一家制药厂得价值比较。价值评估既就是艺术,又就是科学。估值就就是估老公:越赚钱越值钱驾御金钱得能力。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得贴现值估值就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巴菲特主要采用股东权益报酬率、帐面价值增长率来分析未来可持续盈利能力得。估值就就是估爱情:越简单越正确 第三法则:“市场先生”原则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市场中得价值规律:短期经常无效但长期趋于有效。巴菲特对美国股市价格波动得实证研究(19641998) 市场中得《阿干正传》行为金融学研究中发现证券市场投资者经常犯得六大愚蠢错误: 市场中得孙子兵法:利用市场而不就是被市场利用。 第四法则:安全边际原则 安全边际就就是“买保险”:保险越多,亏损得可能性越小。安全边际就就是“猛砍价”:买价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安全边际就就是“钓大鱼”:人越少,钓大鱼得可能性越高。 第五法则: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就就是一夫一妻制:最优秀、最了解、最小风险。衡量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得五种因素: 集中投资就就是计划生育:股票越少,组合业绩越好。集中投资就就是赌博:当赢得概率高时下大赌注。 第六法则:长期持有原则 长期持有就就是龟兔赛跑:长期内复利可以战胜一切。长期持有就就是海誓山盟:与喜欢得公司终生相伴。长期持有就就是白头偕老:专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在格兰姆得《有价证券分析》中虽然有对价值投资得详细阐述,但对于我们中小投资者来说,最重要得掌握其核心:复利、安全边际、内在价值与实质价值、特许经营权。简单介绍下: 复利:复利就就是“利生利”、就就是把每一分赢利全部转换为投资本金。理解它只要理解了这决定投资成功得“三要素”就可以了-投入资金得数额;实现得收益率情况;投资时间得长短。在世界各国对复利概念理解与运用得最充分得就是保险公司,在一份份对承保人颇具诱惑得长期保单后面就是保险公司利用复利概念大赚其钱得实质,从某种意义瞧我们自己对复利概念得正确理解与运用就就是为我们得未来买了一份最成功得保险。内在价值与实质价值:首先声明,它就是个模糊得概念,实质价值常规得理解就就是收盘价,也就就是股票得价格。价值投资得概念就是在一家公司得市场价格相对于它得内在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这其中提到了市场价格也就就是实质价值与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得概念,它为评估投资与企业得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得逻辑手段、内在价值在理论上得定义很简单:它就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得寿命史中可以产生得现金得折现值、虽然内在价值得理论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案例分析!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案例分析 中石油就在我们家门口,我们在信息上甚至比巴菲特更有优势,当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功成身退,获利35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的股民却跟股神相反,在48元买入中石油,结果造就了2008年悲壮的一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分析 主要赚钱方法 低估值买入,通过企业盈利带来价值增长赚钱 内在价值 2002至2003年,巴菲特给中石油估值为1000亿美元 安全边际 在价格370亿美元时买进,安全边际为63%,就是在打了3.7折时候买 能力圈 正:能源股,具有油气等硬资产,作为中国能源巨头,垄断地位稳固,商业逻辑简单。反:国企股,亚洲公司,信息上不占优势。 买入 价格、时机 巴菲特原来就持有中石油10多亿股,而在2003年4月9日至24日的15天内,B.H基金以低于1.7港元/股的价格,7度出击,至少购入中石油H股8.577亿股。这样,截至4月30日,巴菲特手中持有中石油股票总量为23.47761亿,占中石油总股本的1.33%。 估值 买入时市净率1倍,市盈率8倍,股息率6% 市场背景 (1)SARS期间;(2)恒指长年下跌(2003年4月恒指跌回十年前,到93年8000多点的水平);(3)油价在25美元/桶附近,从1999年到2003年以横盘四年;(4)恒指刚好处于历史大底最低点(03年4月25日创出8331.87点的大底部后一直上涨到2007年10月30日31958.41点的大顶) 中间波动 “买股票前,你要假设这只股票从明天起开始停牌3~5年”,巴菲特说到也做到了,2003年5月到2007年6月间,4年多巴菲特一直没操作中石油。 卖出 价格、时机 巴菲特在2007年7-10月间,11-15港元区间内连续卖出中石油,5亿的本金卖了40亿美元左右,获利约270亿人民币,劲赚7倍。2007年11月1日中石油H股创出20.25港元的最高价后就一路下跌。 估值 卖出时市净率约3.5倍,市盈率约17倍 市场背景 (1)次级债风暴在2007年8月开始大规模爆发,迅速蔓延;(2)中石油董事会于2007年6月19日通过了发行A股的决议,启动回归A股计划;(3)全球流动性泛滥,油价站上70美元/桶;(4)恒指在23000点左右;(5)2007年8月中国外管局宣布了“港股直通车”计划,港股大涨。 选股 投资就是做生意,通过企业盈利带来的价值增长赚钱。2003年,巴菲特认为中石油内在价值为1000亿美元左右,所以在市值370亿美元时买进,安全边际高达63%,相当于1块钱的东西打了3.7折后买入,只要股价回归内在价值就赚2.7倍;而持有4年多以后,加上中石油发展带来的价值增长,巴菲特卖出时劲赚7倍。

巴菲特价值投资几大要素

巴菲特价值投资几大要素 一、寻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 二、该企业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 (1)正在解决某些难题; (2)由于以前计划不成功而改变经营方向。巴菲特认为,剧烈的变革与丰厚的投资回报通常是不相容的。 三、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人来管理 最重要的管理行为是公司的资金分配。对资金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公司管理者的理性程度。:(1)再投资于公司现有业务上,(2)购买成长型企业,(3)分配给股东。财务知识的三个问题:(1)公司大约价值是多少?(2)公司将来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有多大?(3)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如何?是否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巴菲特认为,大多数公司的年度报告是虚假的,只是程度不一。大多数管理者在报告业绩时乐观有余,而坦诚不足。 四、财务数据的要求 巴菲特并不关心某一年的经营业绩,而是看重4-5年的平均数字。他强调的准则: 1、集中于资本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 2、计算股东收益。 3、寻找经营利润高的公司股票。 4、对每一元的留存收益公司股票市值增量应该至少不低于留存收益的数额。 五、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该公司股票 巴菲特认为理性的投资有两个要点: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且能够以比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的股票。

1、确定公司内在价值。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的三种方法:清算价值法、继续经营法、市场法。 2、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巴菲特充分满足了格雷汉姆的安全空间法则。格雷汉姆的安全投资法则使巴菲特在两个方面获益。首先,避免价格下跌的风险,其次,带来获取额外回报的可能。 靠近企业的投资方式是理性的、明智的。巴菲特说:“市场就象上帝,只帮助那些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市场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