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探讨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探讨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探讨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13-11-01T16:07:30.95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树强

[导读] 临床研究表明颈椎曲度异常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巨大

李树强

(遵义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563003)

【摘要】本文通过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表现因素及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的论述,结合实际的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其造成的影响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对223例颈椎病患者的检查及治疗的跟踪、探讨,论述了颈椎生理曲线异常的确诊和治疗在抑制颈椎病发病和颈椎病早期治疗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病,影响

1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颈椎病

1.1概述

颈椎病临床症状多样,而且具体的、客观的表现症状极少,因此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颈椎生理曲度能够增加颈椎的弹性,正常的颈椎应向前凸,是一条平滑的弧形。当前凸消失时,颈椎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向后凸)等现象出现时,就形成颈椎曲度异常。目前颈椎曲度异常是颈椎病X线检查中比较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是颈椎病早期发现、诊治的重要判断手段。

1.2颈椎曲度异常的原因

造成颈椎曲度异常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造成肌肉对骨骼的急性牵拉,致使颈椎曲度发生改变。2.由于肩颈部肌纤维组织发炎、肩颈部韧带及小关节发炎等发病而造成的颈椎曲度发生异常变化。3.颈椎病变,如颈椎肿瘤等病引起的颈椎活动受限、生理曲度发生变化。4。其他部位病变,如强直性脊椎炎,也有可能引起颈椎僵硬强直,使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异常。当颈椎曲度异常时,部分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人会表现出手麻、颈部疼痛等症状;部分人会出现头昏、眼花、走路眩晕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

1.3当前现状

临床研究表明颈椎曲度异常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巨大,现在患病人群中由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旋转及滑脱等颈椎失稳性改变而造成颈椎病的临床案例在不断增加。如颈椎曲度异常占颈椎发病的60%以上。大量临床调查、分析证实,颈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及周围韧带变性易造成颈椎部骨质增生、韧带退变、椎间隙变窄等后果,是引发早期颈椎病的主要指证之一,广泛受到学界的关注。 2临床调查及分析

2.1基本资料:

选择临床已经确诊的颈椎曲度异常的颈椎病223例,男146例,女77例,平均年龄44岁,病程2月到9年。所有患者都伴有颈、肩、背疼痛;颈部活动受限160例;一侧肢体麻木78例;头晕、头痛52例;视力障碍26例;血压异常20例;手或足痿软17例,除此还有其他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果:160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占全部病例的71.7%,52例颈椎生理曲度反弓或加深,占全部病例的23.3%,椎间狭窄86例,双突双边症79例,椎体骨质增生75例。

2.2临床表现:

仅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78例;颈椎生理异常伴随轻度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75例,颈椎生理异常伴随轻度骨质增生和椎间隙狭窄33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伴随明显的骨质增生、椎间狭窄、椎体变形、相邻骨赘融合、骨桥形成37例。

2.3病变进展跟踪

对于单纯的颈椎曲度异常,无明显的不适感,往往会引起患者轻视。在本组病例观察中,当初被诊治为颈椎病的患者在后来的复诊过程中有80%的患者病症明显加重,本组223例颈椎病患者中有70例患者伴有其他异常征象,因病症明显,全部选择求医。另外153例因病症不明显,只有部分人接受颈椎病治疗,约占60%左右。原先只是单纯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等症状,随后被确诊为颈椎病。

2.4临床分析

在本组病理中,第一时间因颈椎曲度异常而接受治疗的患者,随后的复诊中颈椎病的发生几率明显家少,症状轻微的患者治疗效果也很好。先前忽视治疗的患者复查时出现明显的病情加重,颈椎病临床症状明显,被迫接受治疗。比较起来,前者所受病症困扰较小,治疗周期短,康复效果好。后者由于后期的病症加重程度不一,治疗难度相对增大,病患所受到的疾病折磨也相对较严重。目前颈椎曲度异常只作为颈椎病的一个现象,在临床中应用中主要体现在早期颈椎病的诊治上,对于预防和抑制颈椎病的发病和早期治疗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进行早期诊断中,第一要结合拍摄标准X线侧位颈椎片。第二要排除一些相似疾病,如颅内、内耳神经系统、颈部等相似病变,最后才能确定为早期颈椎病。在治疗过程中,先要采取手段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的吸收及调整颈椎机械性紊乱,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和控制颈椎病的发病和加重。

3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颈椎病研究的深入,对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广泛。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于颈椎整体失衡有很大的影响,可能造成颈椎病加速或延缓形成。首先,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易引发骨质增生,随着骨质增生的加重,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就变的更加的困难,进而长期的颈椎机械性紊乱引起维持颈椎稳定的各种因素的失衡,造成颈椎失衡,不良的颈椎超载应力有会刺激椎体的增生,通过增生骨赘使椎体的应力分布保持内外平衡。然而,这种平衡在一段时期也许能维持颈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但从长远的病症进程来看却增加了颈椎生理曲度恢复的难度,是颈椎骨性退变的另一种表现,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其对颈椎病的抑制、延缓作用也会使后期颈椎病的发病变的更加复杂,病症更加多样化,治疗难度也相对的增加。其次,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后,颈椎对外力的缓冲作用及减震作用也会改变,易导致颈椎稳定性失衡,结构发生改变等后果。在这种状态下,一方面颈椎周围的外部支持组织需要付出更大的支持力量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骨质增生的出现。同时还会出现韧带、肌腱等软组织肥厚等症状。另一方面,颈椎的抗外力伤害性能减弱,在发生意外时,颈椎受伤的可能性增加,使颈椎发病的几率更大,发病后的结果会更加严重。目前,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作为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