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外循环的设备和原理

第二章 体外循环的设备和原理
第二章 体外循环的设备和原理

第二章体外循环的设备和原理

要点:

●体外循环是由滚压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储血装置和管道组成,尽管传

统的储血装置在逐渐消失。

●附加的装置还有热交换器、心肌保护装置、气体和微栓滤器。还有用于回收术野血液

以及用于心脏排气作用的左右心吸引。

●目前使用的膜式氧合器是集储血和热交换为一体的,使用安全简单有效。

●与滚压泵相比,离心泵的血液破坏小而且安装简便,但其费用高一些。它可以缩短病

人ICU的带管时间以及总的住院时间。

●大量的经验表明在体外循环期间使用肝素涂层的耗材可增加生物相容性,减少病人的

全身炎性反应。

●灌注师可以通过持续的流量监测,灌注压监测,酸碱平衡,氧合功能,肾功能,凝血

功能监测来确保机体各个脏器都能得到充分的灌注。

一、体外循环的历史

最初的人工循环是1812年Le Gallois从兔颈动脉灌注兔脑。自1848年到1853年Brown Sequard 发现将黑的静脉血暴露于空气中并震荡可以变成红色的动脉血,于是进一步用它来灌注独立的大脑标本。最早的鼓泡式氧合器就是Shroder在1882年同样利用空气与血液混合的原理来制作的。而两年以后V on Frey和Gruber 则发明了膜式氧合器,它避免了空气和血液在气泡的表面相接触。

1900年,Howell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肝素可以抗凝的特性,于是体外循环过程中就没有了凝血的风险。

最早在临床上应用体外循环是在1953年由Massachusetts医院的John Gibbon医生进行的,他们成功的修补了一例房间隔缺损的女性病人。1955年明尼苏达大学的C Walton Lillehei医生和其他人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仍然坚持发展这项技术和设备。

鼓泡式氧合器最早是在1956年被Rygg引入商业化生产。经过这些年的改进和发展早已不像最早的设备了,他们可以用完就扔掉了。整个氧合器的发展简史见表2.1。

表2.1 氧合器的历史

非膜式氧合器

1937 Gibbon 肺滤过氧合

1951 Dennis/Bjork 旋转屏或碟式氧合器

1955 Lillehei/Dewall 最早的鼓泡式氧合器

1956 Kay/Cross 将屏式氧合器的预冲降低到4000ml

1956 Pygg/Kyvsgaard 最早塑料的氧合器

1962 Cooley/Beall 最早商业化的鼓泡

1966 Dewall/Najafe/Roden 最早带热交换的鼓泡氧合器

膜式氧合器

1955 Kolff/Balzfer 采用动物膜的膜式氧合器

1956 Kolff 卷筒膜式氧合器

1958 Clowes 最早使用特富龙

1968 Lande 甲基聚酯折叠式氧合器

1969 Pierce 碳聚合体作为主要材料

1969 Pierce Pierce-GE

1971 Kolobow 硅树脂聚合物的氧合器

1972 Eiseman/Spencer 延展了特富龙的氧合器

1975 Travenol Labs 以聚丙烯为材料

1985 J&J Cardiopulmonary 最早的中空纤维氧合器

二、鼓泡式氧合器

鼓泡式氧合器是最早被应用于商业的,使用时间超过了46年。鼓泡式氧合器是集氧合室、变温室、动脉储血室和滤器为一体的氧合器。它的原理是静脉血和氧气都通过一个多孔的圆盘变成各种大小不等的泡沫,氧气通过泡沫的表面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于是静脉血液就变成动脉血。血液再通过涂有硅酮的祛泡装置后进入病人体内。多数鼓泡式氧合器的变温装置都包含在发泡室内。早期Bentley的变温装置就在动脉储血器内。

鼓泡式氧合器简单好用但是在临床上发泡和祛泡过程却导致明显的血液破坏,几个小时后会变得更加明显。鼓泡式氧合器也使微气栓和大气栓的风险更高:如祛泡不完全、不小心的储血室打空致大量的空气通过滚压泵进入病人体内。而且将空气和血液混合也认为是不安全的(因为氮气几乎不能溶于水)。当然也需要一些二氧化碳混合在空气中,否则PCO2就会很低。基于以上几种原因,如今鼓泡式氧合器逐渐退出了市场。而目前膜式氧合器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三、膜式氧合器

各种各样的膜式氧合器设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被广泛应用,但是直到19年前才解决降低预充量的问题,因简单易行的使用才形成广泛的商业化。膜式氧合器是通过半透膜来实现血中的换气过程的,半透膜是由聚丙烯或硅胶制成,避免了血液与气体的直接接触,这与气血直接接触的鼓泡式不同。气体交换是依据膜两侧气和血中溶解压差的不同来进行,所以膜式氧合器的交换过程比鼓泡式氧合器的交换过程更接近于生理过程。没有了发泡和祛泡过程,只依靠PO2和PCO2所以更安全。

大部分用于商业的膜式氧合器都是由硅胶或微孔的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最著名的范例是由Medtronic/Kolobow设计的,它有一个狭长的硅胶制成的空隙,其空隙及支持物呈螺旋式排列,分别走血及气体。它有不同的大小适合不同的病人(如图 2.1)。从新生儿到成人都可以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小的血液破坏性以及可长时间进行辅助等特点。

在常规使用中,由于微孔的聚丙烯膜式氧合器的低预充量及简单使用等特点而变得普通。在它的设计中,由于中空孔微小,只能通过气体而不能通过红细胞,这种材料可以被制造成片状或“微纤维”的管状。微纤维被排列成气和血相联系的形状,外走血,内走气。尽管有些其他的设计可能将它们颠倒过来,但还是这种方式最普通、最接近生理,对血液的破坏性最小。

现代膜式氧合器是在血液完全氧合之前变温。Medtronic AFFINITY就是一个例子,可用于开放式心脏手术或闭式心脏手术。

四、体外循环的组成

由氧合器和循环管道所组成的体外循环各种设备暂时的代替了心和肺的功能,主要组成部分由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静脉和储血室、变温室(通常与氧合器集合于一体)、心肌保护装置、气泡和微栓过滤器、以及连接这些装置的管道,其他的循环部分还有左右心吸引,它由滚压泵或负压提供吸引,主要是防止左室扩张或清除术野中的血液。

1、泵

在体外循环中氧合器替代了肺的作用,而泵则替代了心脏的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就

是提供足够的氧合血进入病人的循环中。人工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流量范围广(最高可达7L/min)、低溶血、最低的涡流和停滞血流、使用简单安全、费用低。

近年来无数动脉泵的设计被应用于体外循环。但目前仅仅只有两种泵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一种是滚压泵,另一种是离心泵。

1.1 滚压泵:滚压泵(图

2.4)是由一个半圆形的槽,里面有一个转子,连接两个呈180°排列的相同的滚抽组成。动脉管道被安装在槽和转子之间。其中一个滚轴离开泵槽之时另一个滚轴进入泵槽。血流是不间断向同一个方向的。为了使不可避免的红细胞损伤降至最低,泵头可以调节松紧(使用3/8英寸的管道时1米高的水柱每分钟下降1cm)。流量依据泵头每分钟的转速计算。

滚压泵简单便宜,使用方便,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泵。它可以限制反转。反转产生巨大的真空,导致管道内产生气泡。滚压泵对空气的滚压作用与血液是一样的。例如不小心将储血室打空将会造成大量空气进入病人体内。许多设备和技术都试图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储血室平面探头,空气探头及氧合器和动脉滤器的设计。

1.2 离心泵:离心泵实际上是一个涡流旋转的泵。通过高速自转产生一个涡流(Medtronic公司的泵是由一个叶片组成的),低压的区域产生离心,高压的区域在外侧。血液通过涡流向轴的方向顺着压力沿切线排出。这种叶片式的离心泵能量是通过双叶片的构造传递的,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在叶片的边缘会产生涡流。Medtronic Bio-Pump的设计(如图

2.5a和b)其能量是严格根据血液内在的粘滞性来决定的。离心泵内在的安全特点是当其混入大量气体后,它将无法运转,气体进入离心泵后泵将无法依靠其旋转产生的压力来对抗循环的阻力。

涡轮式的离心泵是没有正反的,它与真正的心脏一样,其流量的大小与前后负荷相关。

离心泵需要连续监测流量,例如Medtronic公司设计的电磁感应,其它的探测设备也有如超声探测流量等。当需要精确调节泵速来控制流量时流量探测设备就起会发挥作用。离心泵非常实用,这种泵是全密闭式的,经久耐用,并且操作简单,比滚压泵对血液破坏小。尽管它的费用比滚压泵高,但是病人术后在ICU的带管时间要短以及整个住院时间也短许多。

2、静脉储血室

静脉储血室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病人从静脉系统回流的血液,去除气泡以及病人静脉

血中的微小颗粒物。它分为硬质储血室和袋式储血室。

2.1 硬质储血室:它是由一个透明的塑料容器组成,通大气,可以过滤静脉血中的气泡和比较粗大的杂质(100-200μ)。常用的储血室可容纳的血量范围从1L到4.5L(如图2.6)。

2.2袋式储血室:袋式储血室是一种带有100-200μ过滤功能的PVC材料。可容纳血量200ml到

3.0L(如图2.7)。

硬质储血室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混合血液,适合于体外循环,它可以很轻松的处理静脉血的空气。经过简单改造就可以变成利用真空负压引流的系统。它们的弊端就是可能会打空,如果是采用滚压泵的话就会将空气打入到病人体内,如果同时使用静脉储血平面探头或空气探头就可能自动阻止此类事件发生。

袋式储血室使用起来要稍麻烦一些。如果静脉血中含有空气则必须及时的从袋中抽吸出来,而且它需要另一个硬质储血室来盛装从心脏术野和左室收集的血液。许多临床工作者认为袋式储血室更安全,因为当它空的时候就塌下来,可以防止大量气体被打入动脉管道内,所以袋式储血室更好,它消除了气血平面带来的危险。

3、血液回收器

心脏术野的血液通常吸引到一个心内储血容器内。这个容器可以滤过大量的固体和气体微栓。它是由聚碳酸酯做成的,收集到的血液可通过去泡层和一个20μ到40μ的微栓滤过层(如图2.8)。

另一部分观点认为吸引的血液应该通过洗血球机洗涤。洗血后可将红细胞与激活的血小板、白细胞和血浆分离,再回输到病人体内。

4、变温器

在体外循环期间,为了提高心肌保护的质量,要对病人进行体温调节,而且这样的体温变化也可以适应不同类型手术的要求。通过变温器可以对病人进行体温调节,这个变温器由两套系统组成,一套系统是血液,另一套是水。这两套系统由特殊材料隔开,但这种材料可进行热传导。这种材料可以是塑料、铝或者钢材。所有的这些材料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铝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热交换材料,但是铝的生物相容性很差;塑料价格相对较低,但是要求相对更大的热交换面积并且热交换功能差;而钢材是最近最为常用的材料,因为钢材具有很好的热交换效能,而且易于安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通过水温的改变来调节血液的温度,根据临床上的具体需要来加热或降温。为了进一步提高能效,水的走行方向与血液的走行方向是相对的,最大可能改变温度。

热交换器的效率评价公式如下:

热交换因子=Tbo-Tbi/Twi-Tbi

在理论上热交换因子为1.0。但大多数系统的热交换因子都在0.4-0.5之间变动。不管怎样,热交换因子受流量的影响最多。当心脏灌注流量低于1L/min时热交换因子可达到0.9。

5、管道

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体外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管道也是其中一部分。管道由许多种材料做成,分为不同的尺寸和硬度,在体外循环中由病人的静脉出来通过各种接头再进入病人的动脉系统中(如图2.10)。

早年橡胶管道由于弹性良好而被使用于体外循环的滚压泵中。而现在已由硅胶管道所代替。但最早的硅胶管道在滚压泵中容易裂开。聚氯乙烯或PVC是现在大多数体外循环管道的选择,它的优点是耐用、不易裂开、可以变化尺寸以及硬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明度。

6、心肌保护装置

目前,大部分需要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都要将心脏与体外循环分开,所以需要阻断主动脉,这是一个心肌缺血的过程。许多临床工作者主要采用心肌间断灌注的方法,阻断之后再用氧合血灌注心肌。现在已经有许多心脏停跳液出现,当阻断主动脉后采用KCL 来使心脏停跳于舒张期,给外科医生提供一个静止的心脏便于手术操作。一些缓冲液加入到灌注液中,为心肌创造一个碱性环境,就像甘露醇一样,用来防止心肌水肿。近年来,常常将氧合血与心肌保护液混合在一起,以满足心肌代谢,也提供了正常的血浆来防止缺血性酸中毒;一些代谢底物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液可用来维持细胞代谢;心肌保护液可使用温的,也可使用冷的。可从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也可以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保护的方式和成分都可不受限制,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如Medtronic公司的MYO心肌保护系统,它是将热交换器、气泡捕捉装置和心肌灌注的管道集中于一体的。

五、生物相容性

1、表面肝素涂层

血液在体内时接触的是血管内皮,而在体外循环期间接触的是大面积的人工血管以及空气。人工管道表面缺乏抑制和平衡被激活的血液的物质。与人工管道表面接触会触发人体防御机制的多种生物学反应,包括凝血、纤溶、补体、激肽等系统。这些系统可能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激活以及红细胞的损伤。它们也造成其它一些相关的反应如使血细胞释放有害的酶、过敏反应、氧自由基的产生和内毒素的产生。这些反应不仅同时发生而且相互影响,最终这些生物学反应可能影响心、肺、脑和其他器官,产生所谓的“系统炎症反应”,“灌注后综合症”或“全身炎症反应”。

健康的血管内皮是最合适的生物相容性表面。血管内皮的复合凝血机制维持血液不产生血栓。这个系统维持血管的完整,刺激纤维系统产生纤维蛋白和斑块,攻击外来物质,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其他物质来维持或平衡这些系统。内皮通过综合作用分泌肝素硫酸盐来抑制凝血。肝素硫酸盐激活抗纤维蛋白来催化纤维蛋白抑制物和Xa因子。

体外循环肝素涂层的表面是模拟健康的血管内皮的特性,而达到抑制凝血的目的和表现其生物相容性。它模仿血管内皮产生的肝素硫酸盐抑制凝血和阻止凝血级联反应的多个关键点,如抑制Xa和XIIa因子的激活,隔离血液和人工管道的表面,抑制蛋白和细胞损伤(如图2.12)。

许多临床经验以及科研结论都认为肝素涂层能减轻人体的防御反应,抑制凝血级联反应(如图2.13)。因此,血管外科医师和灌注师们都已经接受了肝素涂层的管道作为常规减轻体外循环副作用的一部分了。

Carmeda BioActive (如图2.14)和Trillium生物涂层表面都是将肝素涂于管道表面。但它们的特点与其他的肝素类似物有如下不同:与肝素共价键结合、亲水性、负电荷、完全覆盖其内表面。Carmeda BioActive表面的涂层是与肝素共价结合的,为血浆提供一个稳定的生物活性表面。肝素共价形成一种多糖,结合于管道表面,余下的具有生物学活性位点的分子则参与生物学反应,类似于肝素硫酸盐部分则黏附于自然的血管内皮表面一样。与肝素结合的共价键相当稳定,所以肝素不会脱离表面而进入循环,而是在管道内表面抑制凝血,发挥其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据研究Carmeda BioActive涂层完全覆盖管道(Medtronic Inc.,2000),这就保证了血液与人工材料无接触。

Carmeda BioActive 是被最广泛的研究的一种体外循环管道。临床医师及其他科学工

作者已有大量相关文献发表。

Trillium是Medtronic公司的另一种肝素涂层的表面,它通过三种途径模拟内皮的功能:

1.与管道内表面共价结合的肝素与内皮产生的肝素硫酸盐一样可产生自然抗凝的作用。

2.由于是硫酸盐或磺酸盐带有大量的负电荷,所以它像血管内皮一样可以排斥带负电荷的血小板。

3.聚环氧乙烷有非常强的亲水性。它可以形成一层稳定的水层来供细胞的附着和蛋白的沉积。

研究者证明具有抗凝活性的肝素类似物是带有负电荷的磺酸盐的聚合物。磺酸盐的聚合物与磺酸盐肝素相似可加快抑制凝血(Silver et al.,1992;Han et al.,1995;charef et al.,1996)。磺酸盐聚合物的复合物与纤维蛋白单体相互作用,阻止纤维原变成纤维后形成血栓(Silver et al.,1992)磺酸盐聚合物可以破坏纤维蛋白原而不能参与附着于蛋白,所以破坏血栓形成(Santerre et al.,1992)。同时负电荷的磺酸盐聚合物也排斥带负电荷的血小板(Lelah et al.,1985;Grasel and Cooper,1989;Okkema et al.,1991)。

PEO聚合物是亲水性非常强的,所以它的表面很光滑。防止细胞和蛋白聚集(Lee et al.,1995)。人工管道与血液接触的最初几分钟里蛋白被人工管道吸附,之后就导致血小板的附着并激活凝血途径产生血栓(Lee and Oh,2002)。PEO在血液和人工管道之间形成水合氯醛的隔离带。PEO-水层只有很低的自由能,极少有蛋白和血小板黏附(Lee et al.,1995,2000)。PEO链不停的移动以保持其分子结构。其动态表面也可阻止蛋白和血小板的黏附(Lee et al.,1995,2000)。

临床工作者和科学家的研究指出Trillium公司的涂层可对血小板起保护作用(Baksaas et al.,1999;Palanzo et al.,1999;Tevaearai et al.,1999;Cazzaniga et al.,2000; Palanzo et al.,2001),AFFINITY NT氧合器同样可以保护循环中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术后血液制品的使用(Dickinson et al.,2002),减少白细胞增多症的发生(Cazzaniga et al.,2000),减少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激活(Baksaas et al.,1999)以及减少凝块的产生(Tevaearai et al.,1999)。

肝素涂层的管道有大量的文献证实了它们的作用。

六、充分灌注

在体外循环期间灌注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全身各个器官充足的氧和血的灌注。为了达到目的有以下监测方法:酸碱平衡监测、流量监测、氧供-氧耗监测、外周血管阻力监测、肾功能监测、凝血功能监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重点知识提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知识提纲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2)数据描述与数据模型。 (3)理解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4)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元组、属性、属性值、值域、分量、关系的状态、关系模式、关系的键(候选键,主键、外键)与属性(主属性,非主属性)等。 (5)数据库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三级模式结构。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6)数据库系统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两级映像。 术语: 关系模式:是一种用于描述二维表格结构的表示方式,由关系模式和与该关系模式名相关联的属性名表组成。其形式为:关系模式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关系模型:是一种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候选键:如果一个属性集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而又不含有多余属性,则称该属性值为该关系的候选键。 主键:是指当某个关系模式有多个候选键时,被用户选用的那个候选键。 外键:如果关系模式R1中的某属性集是另一个关系模式R2的主键,则该属性在关系模式R1中称为外键。 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体现了全局、整体的数据观点,所以称为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

外模式:是表达用户使用观点和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逻辑描述,体现了应用程序员对数据库的数据观点。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结构和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规定了数据的内部记录类型、记录建起技术、文件的组织方式和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等。 简述: 1.简述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区别。学习指导P7 2.关系的主键有哪些特性?(唯一性、非冗余性,有效性) 3.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成三级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关系运算 (1)了解笛卡尔积、关系的数学定义。 (2)理解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 (3)理解关系代数特有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商、联接、自然连接。 (4)掌握使用基本关系运算表示4种非基本关系运算的方法。 (5)掌握关系代数运算在关系数据库查询操作中的应用。 术语: 关系的目或度:关系中的属性个数。 关系的基数:关系中元组的个数。 笛卡儿积运算:设关系R和S的目数分别为r和s,R和S的笛卡儿积是一个r+s 目的元组集合,每个元组的前r个分量来自R中的的一个元组,后s个分量来自S中的一个元组。 投影运算:投影运算是按照j1, 选择运算:从关系R中挑选出满足公式F的那些元组。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双表找正法 一采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定连轴节径向和轴向的找正情况。在使用该法对联轴节进行找正的操作中,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用钢板尺和塞尺进行初步找正。即用钢板尺在连轴节外圆面的不同轴向位置上进行靠测,利用透光法检查两联轴节的同心度情况。并用塞尺测定两联轴节对口间隙情况,以确保联轴节两端面的平行度及一定的间隙值。第二步采用两块百分分表进行精找,即由两块表分别鉴定轴向与径向的调整值,直至确保合格为止。 二.在采用“二表找正法”时应注意 ①由于一般连轴节的外圆加工的光洁度较差,不利于找正时百分表环向移动。所以常在联 轴节外圆环面上取上、下、左、右各相隔90度的测点位置,测点距靠背轮边缘约10~15毫米并将各测点做好记号以供复用。在实际测定时常需多次测定以达到更合适的找正数据。除了以上找正时单轮转动方法以外,现在常用双轮同时转动的方法,即使联轴节组同时旋转,并分别测定四个位置上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点的百分表触头基本上只作很有限的位移,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是有利的。 ②对测出数值应进行复核,复核的方法是将联轴节再向前转动,核对各位置的测量数值不 应有变动;若有变动,则可能是找正架安装固定不牢、百分表固定不牢、轴有窜动等原因;查明情况,重新测量;所测数值上+下应该等于左+右;如果不相等,钳工称之为丢数,也应查明原因,消除后重新测量。 ③对于联轴节外缘比较宽的要考虑采用的百分表支架要有适当的刚性和稳定性。百分表在 主轮上的固定要可靠,在使用磁力表座时也可以采用包箍等方法来固定百分表架。 ④在测量过程中,使百分表首先位于上方垂直的位置0°把百分表指针调至零位,为使测量有一定范围,一般让表处于量程的一半位置。然后将两半联轴器顺次转到90°、180°、270°三个位置上,分别测出a2、s2、;a3、s3;a4、s4。将测得数值记在记录图中。当两半联轴器重新转到0°位置时,百分表的读数应该归零。否则应检查其原因,轴是否有窜动,百分表是否牢固,并予消除,然后再继续测量,直到所测得的数值正确为止。在偏移不大的情况下,最后测得数据应该符合下列条件:a1﹢a3﹦a2+a4;s1+s3=s2+s4。其中a为径向表读数,s为轴向表读数。在测量过程中,如果由于基础的构造影响,使联轴器最低位置的径向间隙a3和轴向间隙s3测不到,则可根据其他三个已测的间隙数值推算出来: A3=a2+a4-a1;s3=s2+s4-s1 轴向径向 A1 s1 A4 a2 s4 s2 A3 s3 最后,比较对称点上的两个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数值如a1和a3;s1和s3,如果对称点的数值相差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时,则认为符合要求,否则要进行调整。调整时通常采用在垂直方向加减主动机支脚下面的垫片或在水平方向移动主动机位置的方法来实现。 对于粗糙和小型的机器,在调整时,根据偏移情况采取逐渐近似的经验方法来进行调整即逐次试加或试减垫片,以及左右敲打电机来进行调整。对于精密的大型的机器,在调整时,则应该通过计算来确定加减垫片的厚度和左右的移动量。 三找正联轴器时,一般可能遇到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 ① S1=s3,a1=a3如图一所示,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主动轴和从动轴的 中心线又同在一条中心线上,这时两半联轴器处于正确的位置。此处s1、s3和a1、a3表示在联轴器上方和下方两个位置上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②S1=s3,a1≠a3,如图二所示,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两轴的中心线不 同轴。这时两轴的中心线之间有径向位移,即两轴没有开口,只有径向位移。这时

制冷原理与设备指导书

《制冷原理与设备》实验指导书 郭兆均 主编 二00七年二月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制冷循环演示装置可为“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专业课程进行演示性实验。通过本实验,让同学们加深对制冷(热泵)循环工作过程的理解,熟悉制冷(热泵)循环演示系统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掌握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并能进行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这套装置是采用玻璃作换热器的壳体,管路中有透明观察窗,因此,实验过程能让同学们清晰地观察到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及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面形成的二相流,使之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工质状态的变化及循环全过程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装置简图: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原理图 三、实验所用仪表、仪器设备: 1. 转子流量计 2.温度计 3.压力表 4.电压表 5 .电流表 6.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四、操作步骤: 1. 制冷循环演示的操作,先将制冷系统中的回通换向阀调至“制冷”位置上,然后打开冷却水阀门,利 用转子流量计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 2. 热泵循环演示:把制冷系统中的四通阀调整至“热泵”位置上,再打开冷却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 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实验结束后,必须先按下停止压缩机的开关,切断压缩机的供给电源,然后再关闭供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 1. 当系统做制冷运行时: 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11121()P Q G C t t q =-+g (Kw ) 换热器1的制冷量为: 22342()P Q G C t t q =-+g (Kw ) 热平衡误差为: 1221 () 100%Q Q N Q --?= ?

单表找正方法

单表对中法 单表对中法是将对中表架和百分表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机器的半联轴器上,然后各自转动两轴或同时转动两轴,通过百分表的读数来计算和调整对中状况。该法的优点是:直观明确、表架简单、计算调整方便。由于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转子轴向窜动对对中读数的影响,因此对中精度较高,对大型多台单机组成的机组特别适用。 (一)单表法对中的基本程序: ?测定对中表架(以下简称表架)的挠度,将挠度值在表架上打永久性标志。对中时用实测值减去表架挠度。即为表的实际读数值,底部的读数值应减去挠度的二倍,左右的读数应减挠度。 ?将相邻机器的两半联轴器沿圆周做出四等分标志(见附图 ??) 图 ?? 单表法对中测量简图 ?将表架固定在?轴上,表头触在 轴半联轴器外圆上,百分表不动,转动 轴 ??°此时百分表的读数为半联轴器外圆的圆度偏差。在实测时应减去此偏差值,两轴同时转动不产 ?向

生偏差值; ?调整百分表到??= 。按转动方向转动?轴(或同时转动两轴),在 轴联轴器外圆测出??、??、??的值,检查读数应使??+??=??+??(误差应小于 ?????),若不等时查明原因重新测量。百分表读数是对中时进行调整的依据,因此要求百分表读数应准确无误,并注意数值的“正”“负”。 ?同样将表架固定在 轴上,重复步骤 、 ,调整??= ,并测出??、??、??四个数值。(注意:两次盘车方向和读数方向应保持一致)。 ?根据两组百分表读数,确定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量和调整方向,调整量可用计算法、作图法和填表计算法确定。 (二)支脚调整量的确定: ?计算法 )用计算法调整轴(?)支脚垫片调整量时应先测出 、?、?之值(见附图 ??),并用??和??分别表示前后支脚的调整量。 这种计算方法只是先将两轴找成一条直线,在实际调整时还应将各支脚处的膨胀量或收缩量考虑进去。 图 ?? 单表对中示意图 )计算公式 2 21B AC L -= 式中?——机器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值,即 2 y 21垂 垂垂B C A Ly -=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单表格模板找正方法

欢迎阅读单表对中法 单表对中法是将对中表架和百分表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机器的半联轴器上,然后各自转动两轴或同时转动两轴,通过百分表的读数来计算和调整对中状况。该法的优点是:直观明确、表架简单、计算调整方便。由于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转子轴向窜动对对中读数的影响,因此对中精度较高,对大型多台单机组成的机组特别适用。 (一)单表法对中的基本程序: 1.测定对中表架(以下简称表架)的挠度,将挠度值在表架上打永久性标志。对中时用实测值减去表架挠度。即为表的实际读数值,底部的读数值应减去挠度的二倍,左右的读数应减挠度。 2.将相邻机器的两半联轴器沿圆周做出四等分标志(见附图5.1) b 图 3. 4.b2、b3 “负”。5. 6. 1.计算法 1)用计算法调整轴(A)支脚垫片调整量时应先测出D、Y、Z之值(见附图5.2),并用Ly和Lz分别表示前后支脚的调整量。 这种计算方法只是先将两轴找成一条直线,在实际调整时还应将各支脚处的膨胀量或收缩量考虑进去。 图5.2单表对中示意图 2)计算公式: 式中L——机器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值,即 计算结果为正值时应加垫;为负值应减垫;水平方向只是用调节螺钉调整中心偏差而不是增减垫片。A——两机器在垂直方向(A垂)和水平方向(A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A垂=a3+b3 A水=a2-a4+b2-b4 C——调整轴(A)支脚中心与基准轴(B轴)半联轴器上百分表读数平面间的距离(Y,Z)和两百分表读数平面距离(D)之比,即Cy=Y/D或Cz=Z/D。(见附图5.2) B——基准轴在垂直方向(B垂)和水平方向(B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B垂=b3-b1 B水=b2-b4 2.作图法 单表对中作图法是在单表对中计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优点是简单,直观、方向性好,尤其是在垂直面需要预留垫膨胀量及水平面上需要留出水平偏差时,这一优点更加突出。缺点是比例不当时,误差较大。下面以垂直方向的调整为例介绍作图法的步骤。 1) 5.3); 2 A1、A2A3和 B3 3 A4轴与A 4 B轴中心偏差= 2,A轴中心偏差= 2 把各轴中心偏差值分别标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座标纸上,得出C、D两点。连接C、D两点成一直线并向A轴侧延长,与A轴支座处垂直线分别交于E、F两点,此DEF线(虚线)即是A轴中心调整前实际所处的位置线(见附图5.5) 图5.5调整前的实际位置曲线

(完整版)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a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 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2)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 其它功能 (2) 数据库系统(DBS) (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数据管理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人工管理特点 (3) 文件系统特点 (4)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4) 数据结构化 (4) 整体结构化 (4)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4)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独立性高 (5) 物理独立性 (5) 逻辑独立性 (5)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6)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8)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8)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8)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8) 模式(Schema) (8) 实例(Instance) (8)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9)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9)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9)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9)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9)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10)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0)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0)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10)

体外循环的基本概念

体外循环是指用一种特殊装置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技术。这一装置分称为人工心和人工肺,亦统称人工心肺、人工心肺装置或体外循环装置。体外循环时,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入人工肺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氧合后的血液又经人工心保持一定压力泵入体内动脉系统,从而既保证了手术时安静,清晰的手术野,又保证了心脏以外其他重要脏器的供血,是心脏大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保证措施,1953年Gibbon 首例应用于临床。体外循环基本装置:包括血泵、氧合器、变温器、贮血室和滤过器五部分。血泵,即人工心,是代替心脏排出血液,供应全身血循环的装置。根据排血方式分为无搏动泵和搏动泵两种。目前仍以无搏动泵应用较广泛,射出血液为平流,以滚压式泵为主,靠调节泵头转动挤压泵管排出血液。搏动泵排出血液为搏动性可分为与心脏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氧合器:即人工肺。代替肺脏使静脉血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目前使用的有三种类型:①血膜式,血液散布在平面上形成血液薄膜,与氧气接触并进行气体交换,转碟式为其代表,可重复使用,但费时费力,目前国内已极少应用;②鼓泡式,血液被氧气(或氧与二氧合碳混合气)吹散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形成的气泡用硅类除泡剂消除,根据形态有筒式和袋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研制并生产的西京-87型氧合器,其主要部件性能达国际水平,为国内各医院欢迎;③膜式,用高分子渗透膜制成,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血、气互相不直接接触,血液有形成分破坏少,其外形有平膜式和中空纤维式。变温器:是调节体外循环中血液温度的装置,可作单独部件存在,但多与氧合器组成一体。变温器的水温与血温差应小于10~15℃,水温最高不得超过42℃。贮血室:是一容器,内含滤过网和去泡装置,用作贮存预充液,心内回血等。滤过器:滤过体外循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泡、血小板凝块、纤维素,脂肪粒,硅油栓以及病人体内脱落的微小组织块等,不同部位应用滤过器的网眼各异。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一般采用纵劈胸骨入路,纵行切开心包显露心脏,从心内注射肝素2~3mg/kg,经检测血液不凝后,顺序插升主动脉灌注管和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引流管,分别与已预充好的人工心肺机相应管道连接,即可开始外循环转流。体外循环预充,现在常规采用血液稀释法,预充液应考虑渗透压、电解质含量和血液稀释度三方面。血液稀释程度,各家掌握不一,血红蛋白5~10g%之间,血球压积10~30%不等。预充用的晶体液通常有乳酸林格氏液,生理盐水,50%葡萄糖液等,胶体液可选用ACD血、血浆,白蛋白等,还需加入钾、镁、碳酸氢钠以及抗菌素等。体外循环方法,根据手术需要,可分为①常温体外循环,用于心内操作简单,时间短者。要求体外循环氧合性能好,能满足高流量灌注需要;②浅低温体外循环:采用体外循环血流降温,心内操作期间鼻咽温维持在28℃左右。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开始血液复温,鼻咽温至35~36℃时停止复温;③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多在心功能差,心内畸形复杂,侧技循环丰富的患者应用。鼻咽温降至20℃左右,心内操作关键步骤可将灌注流量降低,最低可达5~10ml/kg/分。既保持手术野清晰又防止空气进入体循环发生气栓。微量灌注实际上对机体是停止循环,要尽量缩短时间;④深低温停循环,主要用于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和成人主动脉瘤手术。术中将体温降至20℃以下,停止血液循环,可提供良好的手术野,但需具备良好条件和熟练的灌注技术。心内手术期间,为了便于精细操作,获得无血手术野,必须将升主动脉钳闭,阻断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这就使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早期手术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心肌缺血坏死。为此,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心肌保护的研究,以期在获得无血手术野的同时,又能使心肌得到妥善保护,术后恢复良好功能,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全身中度低温,心脏局部深低温,主动脉内灌注冷停跳液法,全身温度维持在28℃左右。心肌温度维持在15~20℃,其方法是升主动脉阻闭后,由主动脉根部灌注配好的4℃冷停跳液,使心肌迅速停止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并每20分钟灌注一次,同时心包内以冰泥包裹,或4℃生理盐水循环灌注。因心内膜温度偏高,必要时行心腔内降温。心内操作结束后,心脏复苏,停止体外循环,待循环稳定后,拔除心内插管,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3.2 推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13.2 推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预备知识 ●不等式基本性质及不等式的解法 ●素数、奇数、偶数等概念 ●数列的有关知识 ●立体几何中有关体的概念 ●函数的奇偶性与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重点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一般方法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应用 ●演绎推理的一般形式及其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应用 难点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应用 ●演绎推理的一般形式及其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应用 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教材中列举的例子体会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应用,并能对一些数学问题作出合情推理,提出一些合情的猜想 ●理解演绎推理的一般形式及其应用方法,会运用演绎推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会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关于自然数n的数学命题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局限性

“若p则q”形式出现的数学命题的建立,命题是否为真的判定,都需要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根据命题不同,证明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种推理、证明方法,也就是所谓逻辑思维.在学习和掌握数学命题本身的同时,了解和学习逻辑推理过程、证明方法,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推理方法,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本节,我们将对逻辑推理过程和证明的方法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和小结,使你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提高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最后,我们还将学习一种新的推理证明方法——数学归纳法. 1. 几种主要的逻辑推理 导出和判定命题真假,离不开推理过程.推理必须符合逻辑,即应该是逻辑推理.对不同的命题,尽管推理过程千变万化,但并非无章可循,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简单地说,推理可以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两大类.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 看下面这个例子: 6=3+3;8=3+5;10=5+5=3+7;12=5+7;……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各等式的左边是大于4的偶数,右边各加数为奇素数.由此可以合乎情理地推测,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它是从有限个特例通过不完全归纳提出的猜想.这就是合情推理的一种,叫做归纳推理.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这个浅显易懂的猜想尚未得以证明.换言之,尽管我们目前还举不出反例,但它仍然只是个猜想,未必正确. 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下面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一般形式及其特点加以分析.

(完整word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师珠必备复习重点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的概念 1)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 数据库是存在于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文件组成的统一体,是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 2)数据库是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 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的,这种结构化形式实质上就是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不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 3)数据库是相关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既有某特定应用领域涉及的各种基本数据,也有反映这些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也是不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之一。 DBMS的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建立、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是一种 位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库管理功能的系统软件。 2.DBMS的主要功能 定义、操纵、控制、维护数据库并有通信功能 3.数据库应用系统概念成 以计算机为开发和应用平台, 以OS、DBMS、某种程序语言和实用程序等为软件环境, 以某一应用领域的数据管理需求为应用背景, 采用数据库设计技术建立的一个可实际运行的, 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和维护数据的, 并为用户提供数据支持和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系统。

4.三个世界对数据的描述 现实世界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可狭义地将现实世界看作为各个事物、各个现象、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 计算机世界——数据世界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 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解释,是现实世界的概念化。 5.数据模型的概念及组成 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及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来表示的一种方法。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实际上给出了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描述和动态模拟现实世界信息结构及其变化的方法。 是一组面向计算机的概念集合, 由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约束三部分组成 6.层次模型、是一种用树型(层次)结构来组织数据的数据模型。 树中的每个结点代表一种记录类型。 网状模型(1)至少有一个结点多于一个双亲结点; (2)至少有一个结点无双亲结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指导书

《制冷原理与设备》实验指导书郭兆均主编 二00七年二月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制冷循环演示装置可为“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专业课程进行演示性实验。通过本实验,让同学们加深对制冷(热泵)循环工作过程的理解,熟悉制冷(热泵)循环演示系统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掌握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操作、调节方法,并能进行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这套装置是采用玻璃作换热器的壳体,管路中有透明观察窗,因此,实验过程能让同学们清晰地观察到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及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面形成的二相流,使之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工质状态的变化及循环全过程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装置简图: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原理图 三、实验所用仪表、仪器设备: 1.转子流量计 2.温度计 3.压力表 4.电压表5 .电流表6.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四、操作步骤: 1.制冷循环演示的操作,先将制冷系统中的回通换向阀调至“制冷”位置上,然后打开冷却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 2.热泵循环演示:把制冷系统中的四通阀调整至“热泵”位置上,再打开冷却水阀门,利用转子流量计上面的阀门作适当调节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供水流量,再开启压缩机、观察制冷工质的冷凝及蒸发过程与其现象,待制冷系统运行(约8分钟)稳定后,即可记录制冷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有关的参数。实验结束后,必须先按下停止压缩机的开关,切断压缩机的供给电源,然后再关闭供水阀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目的内容重点难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目的、内容、方法、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 本课程的性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 2 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应用规范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库的开发和设计,并和具体的一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操作和开发方法。b5E2RGbCAP 3 本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数据调查分析、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关系规范化及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并能使用高级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p1EanqFDPw 二、基本教案要求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结构体系及数据库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等。 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及数据恢复等概念。 掌握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关系理论及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掌握对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及数据恢复的应用。DXDiTa9E3d

三、教案内容: <一)绪论4学时 1、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的地位:数据库在信息领域的作用和地位 (2)四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四个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 (3)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环境、特点。 2、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2)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实体之间的联系、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E-R图。 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每种 模型从数据结构、完整性结束、数据存储、优缺点及典 型的数据库系统几个方面介绍。RTCrpUDGiT 3、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内部的模式结构:模式结构的概念、三级模式结构、二级映象功能及数据独立性 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硬件平台:数据库平台对硬件平台的要求。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

双表找正法 一采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定连轴节径向和轴向的找正情况。在使用该法对联轴节进行找正的操作中,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用钢板尺和塞尺进行初步找正。即用钢板尺在连轴节外圆面的不同轴向位置上进行靠测,利用透光法检查两联轴节的同心度情况。并用塞尺测定两联轴节对口间隙情况,以确保联轴节两端面的平行度及一定的间隙值。第二步采用两块百分分表进行精找,即由两块表分别鉴定轴向与径向的调整值,直至确保合格为止。 二.在采用“二表找正法”时应注意 ①由于一般连轴节的外圆加工的光洁度较差,不利于找正时百分表环向移动。所以常在联 轴节外圆环面上取上、下、左、右各相隔90度的测点位置,测点距靠背轮边缘约10~15毫米并将各测点做好记号以供复用。在实际测定时常需多次测定以达到更合适的找正数据。除了以上找正时单轮转动方法以外,现在常用双轮同时转动的方法,即使联轴节组同时旋转,并分别测定四个位置上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点的百分表触头基本上只作很有限的位移,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是有利的。 ②对测出数值应进行复核,复核的方法是将联轴节再向前转动,核对各位置的测量数值不 应有变动;若有变动,则可能是找正架安装固定不牢、百分表固定不牢、轴有窜动等原因;查明情况,重新测量;所测数值上+下应该等于左+右;如果不相等,钳工称之为丢数,也应查明原因,消除后重新测量。 ③对于联轴节外缘比较宽的要考虑采用的百分表支架要有适当的刚性和稳定性。百分表在 主轮上的固定要可靠,在使用磁力表座时也可以采用包箍等方法来固定百分表架。 ④在测量过程中,使百分表首先位于上方垂直的位置0°把百分表指针调至零位,为使测量有一定范围,一般让表处于量程的一半位置。然后将两半联轴器顺次转到90°、180°、270°三个位置上,分别测出a2、s2、;a3、s3;a4、s4。将测得数值记在记录图中。当两半联轴器重新转到0°位置时,百分表的读数应该归零。否则应检查其原因,轴是否有窜动,百分表是否牢固,并予消除,然后再继续测量,直到所测得的数值正确为止。在偏移不大的情况下,最后测得数据应该符合下列条件:a1﹢a3﹦a2+a4;s1+s3=s2+s4。其中a为径向表读数,s为轴向表读数。在测量过程中,如果由于基础的构造影响,使联轴器最低位置的径向间隙a3和轴向间隙s3测不到,则可根据其他三个已测的间隙数值推算出来: A3=a2+a4-a1;s3=s2+s4-s1 轴向径向 A1 s1 A4 a2 s2 A3 s3 最后,比较对称点上的两个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数值如a1和a3;s1和s3,如果对称点的数值相差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时,则认为符合要求,否则要进行调整。调整时通常采用在垂直方向加减主动机支脚下面的垫片或在水平方向移动主动机位置的方法来实现。 对于粗糙和小型的机器,在调整时,根据偏移情况采取逐渐近似的经验方法来进行调整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 细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为普通冷冻;-℃~℃为低温冷冻;℃~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 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重点讲述

忠告:要认真看一看,否则连考试题目都看不懂。 15-16-1数据库复习 分数分布:1、简答;2、填空;3、问答----70分;///// 4、应用30分 答题须知:评分原则:没有错误,才可得分。简化的答案0分。 简单事实 (对应:简答and填空///分色对应于A卷和B卷) 数据库理论部分 *在系统分析阶段中,业务流程的分析结果一般用数据流图表示 * 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是在数据库设计阶段中的逻辑设计阶段。 *概念模型独立于DBMS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可以看成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概念模型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与具体的数据模型无关。 *物理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的各个阶段中,与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有关的部分是物理设计。用户对性能的需求以及技术的具体发展都会对物理设计产生强烈的影响。 *A数据模型(B数据模型及其种类) 具有联系的相关数据按一定的方式组织排列,并构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即数据模型。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A数据库(B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是以—定的组织结构保存在辅助存储器(如:硬盘)中的数据的集合。数据的组织结构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模型,另一个是在数据模型基础上所表达的逻辑相关性。 *A关系数据库(B关系数据库及其形态) 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本结构而形成的数据集合。关系数据库最终要建立在具体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完成从逻辑结构到物理结构的转换。 *A逻辑设计(B逻辑设计及其特点)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逻辑设计的特点是平台无关性或者跨平台性。(解释:ORACLE、SQL、ACCESS的关系模型是一致的) *A表关系(B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一个表对应着一个关系且依从于一个主键而独立。表之间的关系则对应着现实世界中实体之间的联系。

联轴器找正方法课件

联轴器对中找正方法 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机组的主动轴(电动机或汽轮机)与从动轴(泵或压缩机)之间的对中偏差即两轴相对位置的偏差,反映在轴端相邻两半联轴器处,因此轴的对中状况多是通过检测联轴器的对中来实现。 联轴器的对中找正的方法目前大体分为两类: (一)直接测量法。检测时一般直接用直尺、直角尺或塞尺,分别测量出两半联轴器外缘的径向偏差和两端面处的轴向间隙。用这种方法找正,误差较大,精确度低,多用于转速低的、找正精度要求不高的机组。 (二)使用找正工具测量法。 这是机器安装及检修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检测时首先选定基准轴,然后以基准轴为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得出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在两半联轴器的端面的轴向倾斜、径向位移的偏差,从而以检测数值确定出从动机各支脚处的调整量及调整方向,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以使机组对中状况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 直接测量法,由于误差大,操作比较简便,使用场合不多。现在用找正工具测量方法中,我们常用百分表找正方法,总结出来,跟大家交流学习。 用百分表检测联轴器对中找正的方法 在机器安装及检修的实践中我们用百分表对联轴器进行对中找正常采用的方法有:双表法和三表法。 双表找正法:是利用装在基准轴端联轴器上的找正支架和两块百分表,和被检测轴两轴同时转动,测出被测轴轴端联轴器端面的轴向顷斜和外缘的径向位移偏差值。一般机器对中找正时常采用双表法。如下图所示。 找正支架须具有足够的刚性,百分表应牢固地安装在支架上。表的旋转半径越大测量精度越 高。将两半联轴器的外圆周相隔90。分成四等分,并做出标记。使第一个标记对准主动轴联 轴器的相对应部位按机组运转方向,同时转动两轴每转动9O 。 分别记下两块表的读数,当转动 一周轴转回到初始位置时,两块表的读数均应回到“0”位,如有误差。应查明原因。读数时要注意表的“正”、负”方向。表的指针顺时针转过的读数为“正“,逆时钟转过的读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三级模式 模式: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两级映像 外模式 / 模式映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 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的对应关 系。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 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可以使外模式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 序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 / 内模式映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 这一映像是唯一的,用于定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 / 内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即可,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 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存取控制机制: 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存入数据字典中(这些定义被称为安全规则或授权规则)。 权限即用户对某一数据对象的操作权力。 合法性检查,当用户发出存取数据库操作的请求后, DBMS 查找数据字典,根据安全规则进行合法性检查,若用户的 请求超出了定义的权限 / 密级 / 角色,系统将拒绝执行此操作。 视图机制: 视图 --虚表 --导出表 为不同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把数据对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 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操作的用户隐藏起来。 审计 系统提供的一种事后检查的安全机制。 建立审计日志,用以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 检查审计日志,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 审计很浪费时间和空间,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 RBAC(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特点: 由于角色 / 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 用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得多,减小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 销。 灵活地支持企业的安全策略,并对企业的变化有很大的伸缩性。 强制存取控制MAC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强制存取控制是通过对敏感度标记进行控制的。 定义:每一个数据对象都被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授予某一级别的许可证,对于任意一个对象,只有具 有合法许可证的用户才可以存取。 特点 :严格,不是用户能够直接感知或进行控制的。 适用性:对数据有严格而固定密级分类的部门——军事部门,政府部门。 敏感度标记:绝密、机密、可信、公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