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设计

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设计
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设计

《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各种情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体验。执教者得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拨动学生心灵之弦,调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让学生在新旧碰撞中形成对问题的新认识。

由此,我觉得小说教学就是要解析人物在事件发展中的渐趋丰满的历程,激发学生探寻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去发现、领悟小说的魅力──情感的、艺术的,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格境界。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体验平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思考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一个理念──以人为本,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期达到“生活──教材──学生”三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梳理故事情节,掌握以物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构形式。

2.学习小说所表现的面对艰难而不屈服的精神及其社会根源性,体会小说人物形象。

3.通过剧本编写与表演,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理解“一碗清汤荞麦面”所蕴含的人类社会的精神内涵及其意义。

【教学设想】

1.从理清故事情节入手,在构建完整的故事情节基础上,理解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具体品读课文,体会小说所传递出的敢于奋斗、向上不屈的精神内涵。

3.在通读小说的基础上,通过编写剧本,即时表演的形式,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小说,第二课时编写课本剧并即席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情”感人

导语设计: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三星的产业状况跌入低谷,月亏损达1700亿韩元。在此紧要关头,三星集团通过一篇小说

....面对逆境坚忍不拔的精神,团结一致,渡过了难关。

....,号召员工学习书中母子三人

2003年,三星集团连续两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品牌;2004年,三星赢利104亿美元,创公司35年来的

纪录。在此企业欣欣向荣的时候,三星集团再次通过这一篇小说

......人性化的

.....,号召员工向书中面馆老板夫妇

经商之道学习。

这一篇小说就是──《一碗清汤荞麦面》:一碗大年夜的清汤荞麦面,支撑了一个三口之家14年艰辛努力。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绝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

二、读读谈谈,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1.故事情节是读小说要掌握的第一要素,通过课前的预习的途径,要求学生做好简要复述故事的准备。

2.帮助学生梳理情节结构。明确小说的写作顺序、故事跨度时段,确定小说的开端、高潮。

三、品品议议,贴近人物

第一主人公:母子三人──一曲激人奋发向上的命运交响曲

小说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手段: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等。

要点:在除夕夜母亲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防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别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地发问。

要点:穿着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和深切关爱,也暗示了一家人互相理解共渡难关的精神。母子三人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理解。

要点:“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每次送上的温馨祝福,深深地激励着母子三人。弟弟在写作文时的一句话,“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清汤荞麦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了一碗面,可面

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谢谢我们,还祝我们过个好年。听到这声音,心里不由得喊到:‘不能失败,要努力!要好好活着!”

第三主人公:幸福的桌子──一幅和谐欢宁的社会人情图

时光流逝,年复一年,十年间,北海亭面馆生意越来越兴隆,店内所有的东西都换成新的,除了二号桌,只是位置移到了店堂中央。

“为什么把这张旧桌子放在店堂中央”

当顾客问及时,老板夫妇就把“一碗清汤荞麦面”的事告诉他们。就这样,二号桌成了“幸福的桌子”。它几乎吸引了全日本善良的人。

四、透过文本,认识作者

日本在二战之中的疯狂,二战之后的荒芜,不必多言,世人皆知。但日本战后奇迹般地恢复,在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却是几乎无人知晓。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作家栗良平把握住了当时日本的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潮流,及时准确地为我们描绘了日本的发展前景。

──真是一位目光敏锐的作家!

补充材料:栗良平,原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其名作《一碗清汤荞麦面》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感动、激励了几亿人,包括三星、佳能、横滨轮胎、乐天,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的员工和政府公务员。主要发表的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等多种。

五.延伸拓展,余韵袅袅

1.课堂小结

好文章百读不厌。从《一碗清汤荞麦面》中,你既可读出一曲激人奋发向上的命运交响曲,激励你的心灵,也可悟出一条人性化的经商之道,为你的经济仕途引路,又可感受到一幅和谐欢宁的社会人情图,令你的身心沉浸其中。你每读一次,它都能给你于全新的感觉,全新的收获,当然,前提是你得用心去感受它,得把它当作你的朋友一样去理解,去关怀。

《一碗清汤荞麦面》确实值得你这样去做。

2.深入阅读

阅读竹本幸之佑的《最后一位顾客》,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写一篇读书心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剧本的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二、示例

《一碗清汤荞麦面》剧本(片断)

(背景:上世纪60年代北海亭面馆大年夜晚上

人物:母亲哥哥妹妹老板老板娘顾客几位)

第一幕

旁白:这是一个大年夜的晚上,时钟刚敲过十点,面馆里的顾客都早早地回家过年去了,店主正准备关门打烊。(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老板娘:欢迎光临!(上前招呼)

母亲:啊……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怯生生地问,两个小男孩躲在母亲的身后,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老板娘:行啊,请,请这边坐。就坐这二号桌吧……清汤荞麦面一碗!(领母子三人坐下,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

老板: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抬头瞥了三人一眼)

旁白:老板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

老板娘:看你想得周到,这大年夜的,怎说也要人家吃个饱。(走进来正看到)

哥俩:哇!这么满呀!(热腾腾的清汤荞麦面一上桌,母子三人头碰头地吃起来)

哥哥:真好吃啊!

弟弟:母亲快吃呀!(弟弟夹了一筷子面,送到母亲口中)

母亲:老板娘,我们付钱吧。(过一会儿,吃完面)

老板娘:好,150元吧。

母亲:谢谢,面放得这么满。

老板娘:您不用客气,大年夜的。

母子三:承蒙款待。(一起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老板和老板娘: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三、分组,确定角色,编写剧本并即时表演

(略)

四、结束语:

在现实的世界里,文学可能比任何力量都更为真实与有力。在这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我们看到了面对逆境的生活勇气,让我们看到了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有挫折有磨难,只要我们有了这种自强不息、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以赤诚热烈的心胸去拥抱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赢得光明灿烂的未来。在文学的海洋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观照自己,从而悟出人生之“道”。

附:

《一碗清汤荞麦面》剧本

改编自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同名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

背景:上世纪60年代北海亭面馆大年夜晚上

人物:母亲哥哥妹妹老板老板娘顾客几位

第一幕

旁白:这是一个大年夜的晚上,时钟刚敲过十点,面馆里的顾客都早早地回家过年去了,店主正准备关门打烊。(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老板娘:欢迎光临!(上前招呼)

母亲:啊……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怯生生地问,两个小男孩躲在母亲的身后,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老板娘:行啊,请,请这边坐。就坐这二号桌吧……清汤荞麦面一碗!(领母子三人坐下,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

老板: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抬头瞥了三人一眼)

旁白:老板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

老板娘:看你想得周到,这大年夜的,怎说也要人家吃个饱。(走进来正看到)

哥俩:哇!这么满呀!(热腾腾的清汤荞麦面一上桌,母子三人头碰头地吃起来)

哥哥:真好吃啊!

弟弟:母亲快吃呀!(弟弟夹了一筷子面,送到母亲口中)

母亲:老板娘,我们付钱吧。(过一会儿,吃完面)

老板娘:好,150元吧。

母亲:谢谢,面放得这么满。

老板娘:您不用客气,大年夜的。

母子三:承蒙款待。(一起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老板和老板娘: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第二幕

旁白:过了新年的北海亭面馆,每天照样忙忙碌碌。一年很快过去,大年夜又到了。时钟已敲过十点。

母亲:……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店门被拉开,母子三人进来)

老板娘:请,请到里边坐!还是这张二号桌吧……清汤荞麦面一碗──(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忙招呼)

老板: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

老板娘: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走过来在老板耳边轻声说)

老板:不行,这样会让他们尴尬的,还是按原来的,放一份半的面吧。(抓面下锅)

老娘:行,那感情好!

哥俩:哇!这么满呀!放的面好像比去年更多了!(母子三人吃起来)弟弟:真好吃…!

哥哥:今年又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弟弟: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母亲:实在太谢谢了!(吃完面,付完钱,点头鞠躬)

哥俩:谢谢老板和老板娘!(点头致谢)

母子三:那我们告辞了,承蒙款待,你们辛苦了。

老板娘: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老板:祝你们过个好年!(赶出来告别)

旁白:这一年,被这句说过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祝福送走了。

第三幕

旁白:时间又过去了一年,这一年北海亭面馆的生意日渐兴隆。转眼又迎来了大年夜。时钟敲过九点半。

老板:老婆,你看把墙上那价格牌翻过来改一下怎样

老板娘:为什么要改

老板:今年物价上涨,清汤荞麦面的价格已经是200元一碗了。那…….

老板娘:是呀,他们母子三人可不能200元一碗。

老板:把清汤荞麦面的200元价格改成150元吧。

老板娘:好来!(二号桌上,老板娘摆好了“预约”的牌子,俩人坐着等)

旁白:十点半了,店里已经没有了客人,但他俩还在等候着那母子三人)

(他们来了,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的那件旧衣服,兄弟二人都长大了,有点认不出来。母亲还是穿着那件不合时令的有些退色的短大衣。)

老板娘:欢迎光临。

母亲:……啊……清汤荞麦面两碗……可以吗

老板娘:行,请,请里边坐!……清汤荞麦面两碗!(领到二号桌,对柜台喊)

老板:好咧,清汤荞麦面两碗──

老板:给他们下三碗的面量吧,瞧这哥俩,都长成大小伙了,胃口可大着咧!(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

(母子三人吃着荞麦面,说着,笑着。老板夫妇在柜台里,一动不动地凝神听着)

母亲:大儿,淳儿,今天,母亲我想要向你们道谢。

哥俩:道谢向我们…为什么

母亲:你们也知道,你们的父亲去世时,欠下了八个人的钱。我把抚恤金全部还了债,还不够的部分,就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

哥俩:是呀,我们都知道。

母亲:剩下的债,本来约定到明年三月还清,可实际上,今天就已经全部还清了。

哥俩:啊,这是真的吗,妈妈

母亲:是真的。大儿每天送报支持我,淳儿每天买菜烧饭帮我忙,让我能够安心工作。因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所以现在全部还清债款了。

弟弟:好啊!妈妈,哥哥,从现在起,每天烧饭的事还是包给我了!

哥哥: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母亲:好,我们一起努力吧!

哥哥:我和弟弟也有一件事瞒着妈妈,今天可以说了。(看看弟弟)

弟弟:是可以说了。(害羞的,又点头)

妈妈:什么事

哥哥:妈妈,请原谅,上个月我偷偷地代您去弟弟学校参加家长会了。

弟弟:是这样的,是我藏了一封老师给妈妈您的信……

妈妈:老师的信为什么藏起来不给妈妈看

弟弟:妈妈如果看了信,您一定会向公司请假,去参加家长会,所以就让哥哥代劳了。

哥哥:妈妈,弟弟写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赞赏,弟弟被选为北海道的代表,去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家长会那天,老师让弟弟自己朗读了这篇作文。

妈妈:哦,是这样……那后来呢

哥哥: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你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弟弟的题目是《一碗清汤荞麦面》,一听这题目,我就想,弟弟这家伙怎么把这种难为情的事都写出来了。

妈妈:啊!就我们在这儿吃面的事那你怎么写(看弟弟,弟弟一时说不出话)

哥哥:作文写的是,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留下一大笔债。母亲每天从早到晚拼命工作,我去送早报和晚报……弟弟全写了出来。

妈妈:写这些干吗乞求别人的同情吗

哥哥:没有,弟弟接着写,大年夜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清汤荞麦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一碗清汤荞麦面,面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地接待我们,还谢谢我们,祝福我们。

弟弟:是的,在我听来,那祝福的声音分明是在对我们说:不要低头!加油啊!要好好活着!(柜台里竖着耳朵听母子三人说话的老板夫妇不见了。在柜台后面,只见他们两人面对面地蹲着,一条毛,各执一端,正在擦着夺眶而出的眼泪)

妈妈:嗯,这就是你写的作文妈妈为你高兴。

弟弟:我朗读完后,老师还让哥哥发言呢。(自豪地微笑)

妈妈:你上台发言那你说了些什么(欣喜地看哥哥)

哥哥:我说,大家一直厚待我弟弟,在此,我谢谢大家。弟弟每天要做晚饭,只能放弃兴趣小组的活动,我做哥哥的,感到很难为情。刚才,看到弟弟激动地大声朗读,我心里更羞愧。我想,决不能忘记母亲买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勇气。我们兄弟二人一定要齐心协力,照顾好我们的母亲!(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

母亲:老板娘,今天多少(吃完面后)

老板娘:每碗150元,一共300元吧。

母亲:面下得那么多,……物价上涨……价格却还是老样。

老板娘:大年夜的,人人都图个高兴嘛!

母子三:那我们告辞了,承蒙款待。(深深地低头道谢,走出了店门。)

老板和老板娘: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大声向他们祝福,目送他们远去……)

第四幕

旁白: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面馆二号桌上又摆上了“预约”的牌子,等待着母子三人的到来。可是,这一天始终没有看到他们三人的身影。

一年,又是一年,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可母子三人还是没有出现。……

旁白:北海亭面馆生意越来越兴隆,店内重新进行了装修。桌椅都换了新的,可二号桌却依然如故。

顾客:为什么把这张旧桌子放在店堂中央(奇怪的神情)

老板和老板娘:别看这张旧桌子,它可留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呀!

顾客们:什么故事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围过来)

老板:好!好!请你们坐下来听吧..

旁白:老板就把二号桌那“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告诉了客人们。

老板:这张桌子即是一个等待,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激励。虽然时间过去许多年了,但我相信哪天母子三人还会来,那时我就用这张桌子来迎接他们。

顾客:我建议,给这张桌子取个名字,叫“幸福的桌子”,大家说好吗

顾客们:好!幸福的桌子!

旁白:二号桌那“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被人们传颂着。许多人特意从老远的地方赶来,到二号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二号桌也因此名声大振。

第五幕

旁白: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这一年的大年夜又来到了。北海亭面馆已经是这条街商会的主要成员。

(那块“预约”的牌子,早已悄悄地放在了二号桌上。狭窄的坐席之间,客人们一点一点地移动着身子坐下,有人还招呼着迟到的朋友。吃着面,喝着酒,互相夹着菜。有人到柜台里去帮忙,有人随意打开冰箱拿东西。十点半时,北海亭里的热闹气氛达到了高潮,人声鼎沸。这时,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人们都向门口望去,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

老板娘: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面带歉意说)

(一个身穿和服的女人,深深埋着头走了进来,站在两位青年的中间。)

母亲:啊……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女人平静地说)

老板娘:啊,啊……孩子他爹……(老板娘的脸色一下子变了,老板娘指着三位来客,目光和正在柜台里忙碌的丈夫的目光撞到一处,不知所措)

母亲:我们就是十四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顾客。那时,就是这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合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以后,我们搬到老家滋贺县去了。

哥哥:我是那个哥哥,我今年通过了国家医生资格考试,现在在京都的大学医院当实习医生。明年四月,我将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工作。

弟弟:我是弟弟,在京都的银行里工作。今天我们母子三人,特意赶到这里,想要麻烦你们煮三碗清汤荞麦面。(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泪珠一串串地掉下来)

顾客:喂喂!老板娘,你呆站在那里干什么这十年的每一个大年夜,你不是都准备好了迎接他们的到来吗(坐在门边,嘴里含着一口面听,把面咽下去站起身来。)

顾客们:是啊,还不快请他们入座,快!

老板娘: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三碗──

老板:好咧──清汤荞麦面三碗──(泪流满面的丈夫差点应不出声来)

(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不约而同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店外,刚才还在纷纷扬扬飘着的雪花,此刻也停了。皑皑白雪映着明净的窗子,那写着“北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风中,摇着,飘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