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

策略

英文题目Bottlenecks And Strategies Of Foreign

Trade Of Textile In Guangdong Province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院(系):商学院

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摘要

广东省作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大省,近几年地位却显现下降趋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发达国家各项限制政策及现代产业链绝对技术优势的制约,发展中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和扶持国内纺织服装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二是服装企业内部问题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致使成本上升,利润大幅下降。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到了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环境分析,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品牌战略

Abstract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biggest textile export province in China, it status reveal the declin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pressures is come from two element: First of all, the restriction which come from a lot of limit policies and the modern industry chain absolute technical superiority's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 developing country is developing and supporting domestic spinning and weaving trad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exceptionally intensity; Second, the question come from enterprise interior, and Renminbi revaluation, the export recovery rate decline, the new work law of contract promulgation, made the cost rise, the profit drop largely. This article analysed the Guangdong Province spinning and weav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s, found out the primary factor has limite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Analysis ,Rising costs,Decline in competitiveness ,Brand Strategy

目录

引言

长期以来,纺织服装业一直是中国出口创汇的重点行业。在全方位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竞争更加激烈,欧美等国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所设置的限制性条款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建立自身产业链来保持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技术优势,进入欧美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加上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及其政策扶持优势,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高市场占有率。

国内方面,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出现持续升值、2006年出现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等,使得原有的劳动力、原材料优势不再明显,直接导致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难上加难,出口额度一度处于低迷状态。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生产规模及人才优势,改变现状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纺织服装的国内外环境

众所周知,人类的日常消费活动就是吃、穿、住、行上。然而在穿这方面又涉及到“时尚”这两个字眼,正因为有了“时尚”,所以穿着无论从款式、材料、制作工艺等上都存在着一个较短的生命周期。这就决定了纺织服装贸易行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也注定纺织服装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形势

1.1.1 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

从1986年至今,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大国首列,早期发达国家大部分纺织服装产品都不是出自本国纺织业,而选择从中国进口。主要是发达国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金融市场及高科技发展上,而对于需大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业,则多选择从国外进口,原因众多,就劳动力成本方面来看,早期的纺织业主要是依靠纺织工人劳动力来完成的,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那么作为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自然要比发达国家低的多。根据调查比较得知,中国一个纺织工人的收入只约等于一个同等美国纺织工人的%。正是因为劳动成本低廉使得产品价格低廉,才保证中国纺织品贸易长期顺差,并占据了国际纺织服装市场的巨大份额。

为了防止产品过度进口,从而导致依赖纺织服装进口国家的同类行业出现大规模破产,大批量工人失业。这些国家已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国的纺织服装业,以美国为例,美国纺织服装消费为全球之最,2005年服装消费额就高达2200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仅占世界总额的4%,而进口额却占了18%,造成美国成为服装贸易净进口国。不仅美国如此,欧盟、日本都存在类似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纺织工业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发达国家采取了各项贸易保护政策,其中最多的要数关税、配额、倾销与反倾销调查的提出。在采用政策保护措施的同时,发达国家也正在加速完成纺织产业的战略转移和产业升级,而把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纺织生产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把精力集中在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纺织品上,正在以高新技术产品达到控制高端市场的目的,例如欧盟就正在实施保护本土纺织业、抵御亚洲生产压力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来保持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技术优势。

1.1.2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压力

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纺织品服装制造国之一,自1990年以来的10多年间,向国外出口的纺织品服装累计增长达3倍,年均增幅达%。曾经一度超越他国成为纺织服装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纺织服装出口所能带来的效益驱动下,已有越来越多国家在大力发展纺织服装贸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进入21世纪以来,在纺织服装市场上却丢掉了很大市场份额,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一,美国与大量除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智利、刚果、泰国等)签订了《纺织品服装进口免税协议》。以及2003年12月,美国同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签署的《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中的有关条款规定:这些国家用原产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部分面料生产的服装,可免征进口关税。同时美国还计划发展同中国以外的其他低成本国家、特别是印度的贸易关系[1]。贸易保护圈的形成对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而言是很不利的。虽然中国企业从2005年起就获得了取消配额的普惠待遇,但比起签订了进口免税协议的国家我国所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还是不够的,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若削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1]国内外环境前景趋好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2004年国纺织品出口现状透析》

其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纺织服装贸易,在充分利用各项优惠及保护条款的同时,政府还颁布了大量的优惠及扶持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并借助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贸易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的发展趋势,迅速扩占纺织服装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了世界纺织市场的绝大部分。

国内形势

虽然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整体还是显现上升趋势,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在对外贸易方面前景就一片看好。在海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国内国内市场竞争更是愈演愈烈,再加上国内从2005年至2008年间颁布的一系列纺织服装政策都使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1.2.1人民币升值

从2005年起至今人民币一直处于持续升值状态,就意味着国外消费者要用更多的外币来购买中国产品,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出口换汇成本的提高,2007年企业出口换汇成本已经从20%上升到了25%。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减少,据海关统计,2007年广东服装对美国出口亿美元,仅比2006年略增%;2008年1至2月,广东服装对美国的出口额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和%。[2]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纺织出口企业的生存将更为艰难。

1.2.2退税降低挤压利润

从2006年起我国对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以来,至2007年,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已由13%降至9%。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若想以提价来弥补这部分损失是不太可行的。粗略估计,单出口退税调整,企业至少损失2个百分点以上的毛利。另一方面,广东服装出口到美国和欧盟均需购买相应数量的配额,企业出口成本进一步提升。按业内人士的说法,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平均利润率只在3%至10%左右,这一利润全部来自出口退税。因此,一旦出口退税降低,利润空间无疑被大幅挤压。

1.2.3棉价上涨成本再增

困扰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因素还在原材料上。由于近几年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棉花产量及质量大打折扣,外加进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日渐增多,用棉量增大

[2]上海证券报.《内忧外患广东纺织服装出口负增长》[J]

等原因,棉花价格在不断攀升。2004年的棉价仍徘徊在万元/吨左右,到了2007年棉花价格就达到了万元/顿左右。棉价上涨使众多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都不敢贸然接单,以免出现成本突然回落情况的发生,一旦出现这种状况,那么接单企业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出口企业不敢接单,采购商也不敢轻易下单,部分订单必然会转移至东南亚及印度等相对稳定的市场。这也使得中国原有市场占有份额相对缩水,同时,棉价上涨也将带动纺织品原料的整体涨价,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优势。

1.2.4劳工成本在增加

近几年我国的劳动成本正在不断地上涨。主要受到以下三方面的影响:其一,近几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及物价上涨的因素,导致工人不得不向薪水看齐。2008年春节后,中国纺织名镇佛山西樵镇的纺织工人平均工资已经达到每个月1600元至1700元,比2007年上涨了20%以上 [3]。其二,国家颁布的新的劳动合同法,其中规定了劳动工人的最低工资还要求企业为劳工购买三金、五金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劳动工人获益了,但是也相应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其三,国外对我国企业实施了严格责任标准。目前欧美等国要求我国企业推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对企业员工的薪酬制度、工作环境、健康以及安全等具体问题制定了最低要求。一旦我国的企业未能达到要求,国外客商会则暂停甚至长时间不给企业订单。为了获得订单,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满足这些要求,劳工成本近一步提升。

第二章广东省纺织品服装贸易现状

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至今在国内同行业中称得上是发展比较完善的省份。我们可以从历年海关统计的贸易出口数据得知,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逐年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与其自身存在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但我们也可以从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中得出,近两年广东省防治服装贸易虽然是上升的,但是年增长比率却比往年低的多。可见现今广东纺织服装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广东省纺织服装优势

[3]

2.1.1市场优势

提及广东省的市场优势,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1)海外市场优势。广东省无论是其陆路运输还是海洋运输都是十分便捷的,同时又因临近港澳地区,所以不少香港、台湾企业都向我省转移过来,与国外客户,特别是一些世界品牌制造商存在着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再加上与港商、台商的合作,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熟悉国外市场,同时也可获得在开拓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再者广东省海外华侨遍及全世界,这也有利于广东省纺织品服装进军国际市场。

(2)国内销售市场。国内是在专业批发市场上进行,而广东省的纺织发展产业集聚地区几乎都存有相当规模的专业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省内纺织专业市场达90个之多,一些市场的影响力甚至覆盖全国。

2.1.2生产优势

广东省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主要是由下游产品服装、服饰、面料生产而得以发展的。拥有例如:化纤、针织、色织、毛纺织、无纺布、服装等丰富的产品结构,并且产量均排在全国同类产品前列[4]。

由于广东省获取国际产品开发信息速度快,从而实现了新产品出样快、上机快、成品快、能与时尚同步,所以在抢占新市场上存在很强的竞争实力。虽然该省不是流行的原创者,却是绝大部分流行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基地。产品无论是设计、质量、款式、品种还是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存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2.1.3人才优势

由于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早,所以存在着先发优势,灵活的就业政策、宽松的就业环境,吸纳了全国及海外各地的人才。珠三角经济的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量高素质人才,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同时又有着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使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海归派”和外籍、港澳人才前来创业。外加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所以具备了很大的人才优势。[5]

广东纺织服装贸易现状

[4]

[5] [J]

2.2.1贸易出口额大幅下降

对2008年以来有关纺织服装出口数据进行分析,不免令人对今年纺织服装出口的前景产生忧虑。据广州海关数据,2007年,全国和广东纺织服装出口的增幅分别为%和%。而在2008年1至2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164.4亿美元,仅增长%。作为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最大的省份,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亿美元,同比减少了%。据海关统计,2007年广东服装对美国出口亿美元,仅比上年略增%;而2008年1至2月,广东服装对美国的出口额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和%。[6]

2.2.2出口量增加、价减、利低

我国纺织服装业主要生产中低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这类产品不论在海外还是国内市场都出现了大大的缩水状况,与此同时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却还在不断的生产中低档产品。激烈竞争致使降价、打折促销持续不断,服装价格持续走低,降价促销活跃了服装市场,增加了产量也促进了销售额的提升。然而,在产量和销量增长的同时,由于销售价格不断下滑,服装行业的利润反而出现了下降。若单独把所获销售额放到单个产品中就可以发现,利润十分的低下,有的与成本持平甚至亏本。恶性竞争导致降价,降价导致销售量增加,这种量增价减的现象在一定的时间里还将延续。

广东省纺织服装工业存在的问题

2.3.1市场把握不足,影响出口业绩

从目前所得到的分析报告可以看出,欧美纺织服装进口量在整个的纺织服装进出口中占大头,但我们并没有很好把握住现有市场,没有在欧美市场上立住脚,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上还存在很大起伏。就欧盟市场,2007年,广东出口到欧盟的服装总额为亿美元,较上年锐减%。再看美国市场,2007年广东服装对美国出口亿美元,仅比上年略增%,而受美国“次级贷款”风波及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1月,广东服装对美国的出口额为亿美元,大幅下降%[7]。只要我们的贸易伙伴一旦发生政策变故或者国内经济出现动荡的话,将使我国的纺织

[6]

[7] [J]

服装业对其出口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欧盟和美国市场是除我国香港特区以外广东地区最重要的服装出口市场,其贸易的不确定性将严重的影响今年广东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业绩。

2.3.2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缺乏竞争力

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科技水平在纺织机械现代化程度、纺织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产品结构、科技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纺织工业生产率仍然处于低水平状态。很多的企业都还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价格低以及政府部门各项保护政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改革开放之后,企业的先发优势逐步减弱,正受到长三角后来居上的强劲挑战,虽然广东省是全国纺织生产大省,但上规模的企业总体经济指标运行质量普遍低于全国行业平均值。主要原因是由于广东省民营企业数量多,综合实力不强,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项目和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方面,落后于江浙等省份。

2.3.3企业发展思路老套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已经成为必然,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地位,就必须顺应形势,跟上时代节奏,企业要想获取长远,改良经营发展理念是关键。

现阶段广东省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是私有制,很多企业家是由早期纺织工人或是相关的行业人士成长起来的,这些企业家的管理素质不高。加之知道企业发展到现在实属不易,为了防止企业没落,对企业管理及经营事务的处理上都亲力亲为,导致权力过分集中,严重挫伤下属积极性,也造成人才资源流失。另外,早期企业家都有很强的“优越感”,不属于风险爱好者,一般不愿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来改变发展思路和采取先进管理机制,使企业在发展思路的决策上不能集思广益,而是企业家一人独裁专断,所以广东省很多企业没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思路,还没有改变原来的企业经营理念。

2.3.4缺乏自身特色

企业发展缺乏特色,整体效益低下。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广东省已经有许多企业的生产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多数企业还没有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思路,更多的还是以进料、来料贴牌加工,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占

到了%,利润严重流失。其中大多产品存在着:低档次;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新技术、功能环保型产品少;粗加工多,精细加工少;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的“一低三多三少”情况。

第三章制约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发展的原因

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广东省拥有市场优势、生产优势、管理优势,但是根据出口数据调查统计,可以看出:广东省出口额大幅度下跌,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都出现下降趋势,市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3.1.1过度依赖欧美市场

欧美等国家对我国提出纺织服装贸易限制性条款越来越多,但广东省很多的纺织服装企业还依旧把欧美看作自己出口的主导市场。过度依赖欧美市场使我们企业易因对方国内发生政治、经济变动而受到影响。例如:因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就使得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下降。加上过度重视欧美市场,从而对其他国市场(例如:东南亚)有所忽略,使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纺织服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旦欧美市场需求量下降,就将使广东省总体纺织服装贸易出口下降。

3.1.2企业竞争实力不足

伴随人民币升值,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都使原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却在逐步的提高进口商品的科技技术含量,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低价、实用”已不再是广大消费者的追求;然而现阶段还有很多企业依旧停留在“以价取胜,以量取胜”的错误销售理念上。从国外市场看,一方面由于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这决定了对方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来购买同类纺织服装产品。另一面我国国内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调,促使企业提升产品的销售价格。所以,无论是与发达国家高新科技产品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都存在着竞争实力不足的现状。

3.1.3企业产品缺乏品牌意识

品牌带来的效益是不可忽视的。现在消费者对于纺织服装的消费观主要围绕“品牌、时尚”。所以,以前的“只要产品好,不怕没销路”在现在是根本行不通的。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同,将有利于企业获

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还可以赢得一大批的忠实消费者。这样无论市场竞争再怎么激烈,对企业自身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压力。但是广东省大多企业都是进行贴牌生产的,自有品牌很少。一旦我国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话,那么委托方将很快地寻找新的生产代理,那因为产家缺乏知名度就很难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再度接到生产委托。没有生产委托就没有市场占有率,没有市场占有率就更谈不上把握市场。

纺织服装高科技投入少

高新科技设备在广东省得不到广泛的运用,主要还是考虑到生产成本的问题。基于广东省现阶段的生产来看,高科技设备的购入并不是当务之急。广东省大多的纺织服装企业的纺织服装产品都是缺乏科技含量的大宗型产品,只须要很简单的机械设备,大部分的工作还是由劳动工人来完成的。而购入高科技设备是须花费很多资金成本,设备所带来的效益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弥补其成本花费。与其说科技设备在企业中得不到广泛的运用是因为企业家们没有长远目光,实际上则是由于我们的产品以大宗型为主,再要投入高新技术设备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

企业内存在严重的发展思路落后

3.3.1企业家缺乏斗志

私营企业是广东服装出口的主力军,这部分企业中有很多一部分是在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到现在为止,很多企业家们手里已经有高额存款,在现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了适应市场就要重新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整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于一些中等企业的老板来讲,他们已经无力再去进行这场“战役”,很多的企业家都想撤股不干,然而在残酷竞争现实面前,企业的发展就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便想退,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收购者。发展思路的保守,使这些“小富即安”企业家在对待企业的投入问题上是能省就省。

3.3.2安于现状

广东省很多服装企业面对激烈竞争,不是思考如何改变被动局面,而是安于现状。很多的企业家在建厂初期就有一套管理及经营模式,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在早期发展中他们能获得相应的成功,但也是销售额的上涨,而不是出口增长率及市场占有率的上涨。同样,由于广东省的纺织服装企业,早期成功的企业家都

不能很好接受他人建议及采用他人的先进经营理念,只要企业的销售额在逐年上升,就不会考虑到企业的整改问题。

缺乏特色

就广东省纺织服装业来看,各个企业都很难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品缺乏创新与差异化,大多数产品属于模仿型,缺少特色,风格雷同。一旦发现某种款式、样式的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其他产商就直接把流水线上的产品缩减生产甚至停产,改变现行生产计划,不加改良不加思考就直接把市场上畅销产品原版模仿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跟群生产确实可以减少设计、市场调查费用,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获取利益,但是产品的同质化过于严重就必定会出现供过于求,最后将不得不降价出售,对企业的发展这样无疑是“杀鸡取卵”。服装产品是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时尚性的,过季或“过时”,产品都将面临滞销问题。

面对国外反倾销,企业选择沉默

广东省很多企业在面对倾销与反倾销时,态度比较冷淡,原因主要有:

一是这些企业畏“洋”,在综合考虑双方实力后感觉力量悬殊,就算直接提出反倾销调查,也只是在作无谓的挣扎,结果都将是以失败而告终,这种思想使很多企业明知诉之法律对己有利,但考虑到对方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国外大型企业,就产生畏惧心理。

二是出于避“嫌”,为了避免让更多的国外及国内人士知道本企业是被国外提起过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企业,而使得自己名誉受损,另外,有可能导致更多国家认定本企业倾销行为的存在,而减少对本企业相关产品的进口,结果有可能得不偿失,所以最后选择沉默。

三是出于对反倾销诉讼的程序繁杂,诉讼费用高的综合考虑。由于提起反倾销诉讼程序繁杂,所要提供的资料和数据都要求精确和准确,这样一来就需要聘请大量的专业人员来从事相关的工作,另外,还需要聘请律师来处理相关诉讼问题,这样必会使诉讼费用增加。同时,在国外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期间,我国企业产品将暂时停止向国外销售,整个案件的持续期有多长谁也不知道,企业无力承担昂贵的时间成本。高昂的诉讼成本以及案件诉讼期间的各种费用,也使企业望而却步。

四是即便胜诉,也无法保证曾经对你提起过立案的国家或第三方再对你的相关产品提起诉讼,同时也还可能遭到国外的连锁反倾销立案调查。

第四章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应对策略

面对广东省纺织服装发展现状,为了使得广东省的纺织服装贸易能顺利的发展,单单依靠政府来调节是不够的,更重要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双管齐下推动我省纺织服装业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

政府方面

面对发达国家提出的关税、配额、倾销与反倾销调查等政策措施,对限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以及近几年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产业链,并以此来保持对中国的绝对技术优势,而发展中国家正在利用其自身的劳动力及政策等优势占领市场,在国内方面,原有的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其他成本优势已逐渐丧失。为改善纺织服装出口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虽然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理论上说不应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美国和其他世贸成员仍至少可以在15年内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中继续使用特别的非市场经济方法衡量倾销情况。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因为无论从原材料、劳动成本上都要比其他的国家低很多,一些发达国家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找“替代国”的价格为参考,其中的“替代国”往往又是些与中国产品价格存在很大差异的。我们更应当在我国经济体制上做到更加进一步的完善,让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认可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

4.1.2规范市场

混乱的市场竞争一直是广东省甚至全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规范的市场导致了同行业的恶性竞争。规范的市场环境是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和产业集群优化的重要保障。为了正确引导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纺织工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政府在今后应当致力于完善纺织工业的技术法律法规,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的今天,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可以使我国获得尚未具备的先进科技技术、生产方式方法等而无须支付高额的使用费。日、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重都在85%以

上,而我国只有40%左右。我国工业产品标准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难以越过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所以,提高我国纺织工业的标准水平和加快国际标准的采用,是今后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8]

4.1.3发展纺织教育,加大科技投入

纺织服装业要想法发展,技术想要获得进步,人才是关键。发展积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环节。同时人才资源的积累更有利于我国纺织服装附加值的增加。

我国在很早就实施了纺织服装的教育,但成效并不明显。所以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重新改革纺织教育,教育的改革并不只是改革教育体制,更应当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政府增加对纺织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形成教育与从企业相接轨,实现企业办校。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使纺织教育的发展真正适应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增强中国纺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9]。

4.1.4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面对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提出的一系列限制措施,我们更应当本着“以德报怨”,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外交态度,更加进一步的推动我国与这些国家间政府间的外交关系,更应当深入到这些国家的进口商中,与其达成良好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一旦限制中国进口,则意味其自身利益受损,资本主义国家代表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若资产阶级联合反对本国所制定的政策,对这些限制措施多多少少会存在着约束作用的;还应当逐步的扩展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关系,一来可以树立我国良好的形象,二来友好关系的建立也是有利于我国产品在该国市场上的渗透的。这样即便是欧美等国再怎么设限,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大了,因为我们可以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来弥补这部分失去的市场份额。

.5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贸易保护措施

在国外对我国大肆采取关税、配额、倾销与反倾销调查的同时,为了自保我

[8]

[9]

国政府也可以采取同样适当的方式来保护自身贸易。对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严格实施国际标准,一旦不符合国际标准则限制进口。还可以对我国需要进口的产品找“替代国”进口,这样使得这些国家丧失大量的中国市场,从而威胁到其自身国家经济利益,有助于使得对方考虑改变或者放松对我国的贸易管制。

企业自身方面

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下降,国内临先地位逐步丧失,本来优势已不再突出明显。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今日依旧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实施全方位的调整:

4.2.1树立先进经营、管理理念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光靠产品品质来占有和开拓市场是很艰难的,企业要想得到更近一步的发展,首先就要懂得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注重人才的投入培养,改变企业的整个发展理念,树立现代化管理经营理念势不可挡。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培养人才来改变现状。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国外及国内一些成功企业学习,结合实际借鉴对方经营理念来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

4.2.2实现特色化生产

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众多,但大多都在跟群生产,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及特色的不到很好的发挥利用。在崇尚时尚和个性化日益突出的今日,大众普通的设计制作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对衣着时尚的追求。走特色化的生产并不是单纯的设计上的求新求异,制作工艺及纺织上的材料,印染,花色,染料等可以归结到特色上来。我们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的特色。以北京竹兰朵竹纤维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主营竹纤维产品,并成功地成为了竹纤维产品的生产的生力军。广州市皑如服装有限公司主营女装,并成功的打造了自有的女装品牌,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公司明确自身拥有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工艺、新颖的设计以及对面料的考究,使得该企业有能力为客户提供高品味、有风格的优质服装系列,走高档女装生产路线,产品最终获得大量的市场占有率。

4.2.3增强品牌意识,树立自身品牌

广东省大部分纺织服装生产商,都还仅仅停留在产品的贴牌生产上,企业利润的获取也仅仅是赚取加工费用,利润相当低下。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品

牌”生产路线是十分可行的。?做品牌尽管已经成为广东省服装企业的共识,但是目前很多服装企业对品牌建设的理解比较片面。要树立品牌就必须做到,抓住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消费所需,注重产品的定位以及产品品牌宣传等。

4.2.4寻找新的贸易合作伙伴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正在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而纺织行业则是“走出去”的优势产业。面对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日益下降的情况,企业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人员配备等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寻找新的贸易合作伙伴。

事实证明,在众多贸易合作伙伴中,东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国和东盟这样的纺织业相对较弱的国家进行国别之间的合作,在东盟国家开展纺织服装产品加工,可以规避贸易摩擦、降低贸易风险。同时中国一直与东盟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加上我国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而东盟处于产业链上游,这样有利于双方存在合作关系的稳固发展。其次,可规避配额管制,获取更多的出口配额。与东盟合作,现在中国国内进行纺织品加工,再在东盟国家加工成成品,就可以于东盟国家的出口配额来出口到欧、美市场,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4.2.5严格按国际、国内标准规范企业

广东省企业之所以会遭到如此多国家提出的调查、限制,说白了还是因为早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求销量不顾质量不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出口,导致欧盟、美国等一些国家为了限制中国出口而采取如:以我国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出口产品含违规化工产品,而设立技术壁垒;以纺织品业特别是像印染这样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利用环保之名而设立绿色壁垒,实则为了保护自身贸易;对于我国纺织业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保护劳工合法权益为名,大力推行SA8000社会道德标准,设立劳动保障壁垒。

为了规避这些条款给纺织服装业带来危害,我们的纺织服装企业自身应当从提高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及实施品牌战略入手,加大高性能、高功能和高文化品位、高科技并符合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品质产品的研发和投资生产力度。各企业要积极密切掌握世界先进产品与技术发展动态,不断学习WTO规则并加以充分利用,大力推行ISO9000、ISO14000和环保标志等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doc5)(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X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X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X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一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X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X的X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行的国际贸易是否自由无关。而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自由还是保护其关键取决于一些贸易大国的国际贸易行为。历史已经证明,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当他们的经济竞争力足以称雄世界以后,才会愿意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同时大力鼓吹自由贸易的论调。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21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路途并不会非常平坦,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交织在一起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我们国家当前的对外贸易处在从低期跨入上峰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效地改变我们对外贸易的策略,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我们对外贸易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要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将我们的贸易模式彻底地改变。 关键词: 1、调整对外贸易发展 2、对外贸易所存在的困难 3、对外发展的考量 4、与外国客户谈判技巧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

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策略上我们有必要及时的调整我们国家的外贸发展的目标,让我们的外贸发展的规模以及产品的结构与组成以及各种政策等方面需要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有效地结合,我们应该仔细的的研究对外贸易可能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产生的各种层面的影响,并可以在这作为基础之上来进一步的展望我们国家对外贸易未来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做一些具有现实意义与作用是事。 "贸易救济”就是指对在对外贸易领域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内

中国如何实行对外贸易政策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是WTO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当然也不例外。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贸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也不敢想象没有贸易的世界会是怎么样。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而且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针对中国当前的贸易模式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该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贸易政策呢? 一、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自由贸易政策实施表现为关税的降低和应税商品的减少、非关税壁垒等的减少与取消。自由贸易政策是西方国家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自由贸易政策随资本主义建立而出现,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变。时强时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国家存在和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主流政策时期短于保护贸易政策时期。但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资本扩张本性的追求。 二、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

的发展。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也就是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 三、我国当前的贸易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出口的快速发展不能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人民福利水平。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大多属于来料加工,大部分的利润被他国占有,我国所分得的是微乎其微的劳动力收入。 2、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尽快扩大出口规模,我国一般加工工业的技术装备需要大量进口,装备工业自身也极度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产装备工业的萎缩。统计数据表明,1994年以来,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建筑及采矿用机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发电机组及旋转式变流机等一些支柱产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资本品上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制约了企业通过

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政策、措施和实践6页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发 展 史 11报关班聂冰楠 11070501058 2012-05-16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1.清朝以前,中国各代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官方、民间贸易往来频繁。 1)构建: A.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水上丝绸之路”: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汉与西域、西亚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转运到安息,再经安息转运至西亚和欧洲的大秦,此乃“丝绸之路”,它成为中国与西亚、中亚、南亚和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前60年设立、后东汉恢复的西域都护,有效保护了东西商旅往来。与此同时,西汉从广东沿海港口

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联系,此乃“水上丝绸之路”,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B.唐代对外贸易发达。唐代封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从陆路、水路都可东达朝鲜和日本,往西经“丝绸之路”可达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许多国家;经“水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唐政府鼓励外贸,广州和长安分别为唐朝南北国际大都会,在广州,唐政府设立市舶使,管理外商外贸往来。 C.宋元政府鼓励对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宋元对外贸易频繁,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商税。广州、泉州、明州是当时的重要港口,朝鲜、日本、越南、阿拉伯等是其重要外贸伙伴。 D.明代前期贡赐贸易发达。为显示国威,明成祖命郑和出使西洋,它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外交活动,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民间经济文化交流。广州、泉州、宁波、福州是明代主要的港口。 2)特点:官方外贸与民间外贸共同发展;商品品种的多样化,有丝绸和丝绸制品、书籍、茶叶、中药材等;中国处于主导、出超地位,政府积极鼓励,保护商贸往来,征收税收,成为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中国官方贸易不以赢利为目的,以购取奢侈品为主,更与外交活动交织在一起。

最新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六)虽然外资企业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随着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七)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国家加强了对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促进了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国的外贸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 发展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且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壹、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壹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能够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壹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能够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和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和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壹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和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壹)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壹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壹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和国际贸易发展。WTO是壹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立法和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范的范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仍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和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且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壹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过程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过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长远看,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又该何去何从?我想关键在于“变”,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也不例外,下面我们试用对外贸易的理论来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替发展的历史。一国不同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往往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府的政策目标:当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贸易交换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并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时,就会倡导自由贸易政策;而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及其利益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出现矛盾时,必然转向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并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层次上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基础。如从需求角度解释贸易发生的重叠需求理论,从供给角度的规模经济、差异产品和不完全竞争来阐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等。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首先取决于政府要保护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观点等,以及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等。其次,根据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对各国实施明显抑制了关税壁垒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却成为一种更加无法应对贸易保护。当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层出不穷,并成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工具。最后,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政府的政策目标,从而成为继续或将来实施的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拉动了经济的总需求;另一方面与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凸显出来,而这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前言: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国内,从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理论入手:要素禀赋轮、可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讨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从中国对外贸易中现实存在的问题,运用上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使我国对外贸易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要素禀赋论科学发展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99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其包括“发展援助”、“环境保护”、“清洁水源”、“能源开发”、“绿色贸易”等其它一些内容。这标志着将资源和环境,公平和合理与经济结合起来讨论发展,强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对世界而言,即要求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平等贸易和积极合作。 (一)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理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壁垒 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这就是近几年新兴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依据,其和技术壁垒一起成为新的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的手段,也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容易但又必须要跨过去的一个坎。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其主导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一国具有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具有竞争优势,而且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化的,一国必须通过创新来建立和发展优势产业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先锋部队,没有它们的发展,就没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它可以发展国内的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扫清技术障碍,也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三)对外贸易面临新的贸易壁垒的制约 1.绿色贸易壁垒已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在当今环境革命时代,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超过对贸易增长的关注。各国政府日益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义,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即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既是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严峻挑战,又给我们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发达国家借机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的进口,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由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及相关的服务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潮”给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企业应有超前意识并积极参与,争取在庞大的绿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国际贸易论文选题

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仅作参考) 1.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分析 2.《约翰内斯堡宣言》与贸易发展 3.竞争力理论与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如柑桔竞争力等) 4.环境保护与中国轻工产品出口 5.国际绿色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6.多边贸易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间关系探讨 7.战略性贸易环境政策 8.国内外服务贸易案例研究 9.《巴塞尔公约》与废物越境转移 10.环境保护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包装出口战略 12.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关系探讨 13.生活质量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14.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15.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 16.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7.我国技术引进与创新的战略及思考 18.入世后我国跨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9.我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研究 20.入世后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思考 21.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22.论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 23.论中国企业品牌竞争的趋势及策略 24.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 25.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与中国反避税税制建设研究 26.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27.入世后中国的补贴与反补贴的问题研究 28.倾销,反倾销问题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选择

29.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对策 3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发展构想 31.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32.区域性经济组织对世界自由贸易的影响 33.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34.某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如: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35.某国家对华直接投资研究(如: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36.外商直接投资对某省某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37.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38.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39.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0.我国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41.我国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4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 43.FDI的技术转移(外溢)效应研究 44.FDI与我国(某某省)经济增长的研究 45.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 46.国际承包劳动合作对中国贸易影响的分析 47.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经济评价 48.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研究 49.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对国家贸易的影响分析 50.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比较研究 51.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5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研究 5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54.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55.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56.国际技术贸易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57.国际资本转移与国际贸易的联系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

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范的范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 世纪国际 1987年 。1995 出口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废弃物处理的成本逐步提高,会利用贸易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996年发现多起工业垃圾运到我国的事件。另外,我国环保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缺少市场竞争机制,法规管理不健全,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出口实施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外贸适应超前增长与国民经济的约束条件之间的矛盾,发展速度与效益的矛盾,外贸宏观效益与企业微观效益的矛盾,出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之后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分析现状、制定对策,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 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跨国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也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还将积极推动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对外投资的扩大,必将带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金融改革将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产业转移的加快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获得外部技术和提高研发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后发优势”,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金融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

2.2 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挑战 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我国海外能源保障还存在较大的地缘政治安全风险和运输安全风险。 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亟需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说,我国外贸仍然没有改变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差距。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首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其次,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严重滞后。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明显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总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第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我国企业长期满足于引进和模仿,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虽然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等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仅仅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无法分享到更多利润。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们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 贸易摩擦持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逐渐与WTO规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2007年,中国在前几年加强进出口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措施有: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扩大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降低了部分国内需要的资源性产品和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在内的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化,中国国际贸易在坎坷中经历了近二十多年

的改革,逐渐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趋于成熟,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福利的提升。在中国参与APEC运作及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向自由化的贸易不断迈进,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规范性。 1.在WTO体制下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已是WTO成员,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WTO这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必须在WTO所确定的原则、规则下推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一般说来,WTO中对贸易政策及贸易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规范提倡的是使贸易自由化逐渐进行。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开放贸易制度。(2)建立并维护贸易环境的公平性。(3)采取规范的、透明的贸易调节政策。(4)允许WTO贸易政策规则以外的经济事项发生。在实际贸易交往中,一些交易和贸易政策部分的与WTO原则相冲突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也是可以包容的。这些政策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进口损害防御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政策等。在WTO贸易政策规则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主要体现在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利用WTO‘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产业、企业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保护。 2.立足于本国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对他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不能盲目地采用西方国家的政策策略。在本国行业遭遇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时,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时,中国应适时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实时的贸易政策来应对各个方向而来的保护主义攻击。如:利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西部内陆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区域,形成发达的对外贸易是其实现崛起的重要路径之一。首先简要介绍了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继而对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作了初步的剖析,进而在分析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西部开发;对外贸易;特色经济;外商投资 1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小于东部,整体质量低于中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非常快(如图1所示)。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其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也非常快,2013年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外贸增长达17.7%,远高于中部和东部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虽然,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最快,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对外贸易发展阻碍多,因此其对外贸易规模远小于东中部地区,综合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仍远远低于东中部地区,譬如东部广州、上海、江苏、北京等7市的对外贸易量就占中国对外贸易的79%,而西部12省市对外贸易总量仅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量的5%左右。因此,短时期内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落后与东中部的局势难以改变,西部内陆地区必须正视这一差距,在发展中寻求赶超机会。 (2)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趋于僵化,利用外资规模较小。目前,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模式趋于僵化,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化水平整体偏低,对外贸易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比重虽有上升,但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和资源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消耗,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区域;第二,加工贸易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比重逐年增加,西部地区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关键区域,未来的加工贸易必然在西部有着更大的发展前景,但加工贸易低技术、高依赖、低利润的产业特点决定了西部地区不可能单纯依靠加工贸易来支撑未来对外贸易发展大局;第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引入外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图3所示),但是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开放程度不高等因素,对FDI的吸引力偏低,进一步加剧了西部地区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缺乏窘境,这是长期制约西部发展的关键因素。 (3)对外贸易发展潜质未被开发,抑制对外贸易发展。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区域面积广袤,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亚欧大陆连接的关键地带,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但目前西部内陆对外贸易的发展潜质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贸易优势,例如民族文化产品的出口总额一直偏低,传统大宗商品的出口步入低谷。除此之外,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产业基本处在产业微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一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摘要: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而孤立的求得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能够掌握世界所有的技术。各国通过对外贸易,取得了所需要的资源、市场和各国人民在长期创造的技术、积累的经验以及它的全部成就,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增长息息相关。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增长;改革开放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Abstract:Today's world, no country can be completely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world economy. Isolated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btained. Because no country has developed all the resources its needed for economic. Able to master all the technical world. States through foreign trade, to obtain the required resources, markets and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long term creation of technology,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all and accele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wo distinct. Before the reform,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20.6 billion, the world number 32, representing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world trade less than 1%. After the reforms, China's foreign trade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2008,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reached 2.5617 trillion U.S. dollars, the world number three, the proportion of the world's total trade rose to nearly 9%. Keywords:Foreign Trade Policy; Economic growth; Reform and opening u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