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理论

人权理论
人权理论

科目:人權理論(共二頁,第一頁)

一、一般人會有「人權」來自歐美的粗淺印象,甚至認為人權觀念是外來的,

因而忽略了歐美政治哲學中一直存在著反對「人權」觀念或不認同有關「人的權利」之論述。最明顯的例子是十八世紀末及十九世紀中葉的邊沁(Jeremy Bentham)與馬克斯(Karl Marx)。他們分別針對法國大革命的權利宣言提出批評,並且認為歐洲「自然法」的傳統有其無法克服的弊病。請問:(30分)

(一)邊沁反對「人權」觀念的意見是什麼?

(二)馬克斯反對「人權」觀念的意見是什麼?

(三)你(妳)為什麼同意(或不同意)他們反對的意見?請分別說明。

二、在聯合國起草〈世界人權宣言〉(1948)的過程中,代表中華民國參與起草

過程的張彭春曾經扮演核心成員的重要角色;並且在協調、折衷各國不同意見時,適時提出傳統文化的學說,化解各國代表意見的衝突。UNESCO 在1950年有關種族的正式文件(Statement on Race)中,也引用《論語》的「性相近、習相遠」來表述族群間的關係。請問:(30分)

(一)華人文化傳統有哪一些重要的倫理價值觀念,可以作為解釋及證成人

權的重要依據?

(二)如何使受到華人傳統文化影響的東亞社會和國家善用其文化的資產,

發展符合世界人權標準的人權保障?

(接下頁)

科目:人權理論(共二頁,第二頁)

三、臺灣曾經經歷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五十年的威權體制;又經歷近四十年的

戒嚴、動員及戡亂體制,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沒有完全落實,與政府意見相左的人尤其受到嚴重的壓迫。一九八○年代後,臺灣社會內部反威權及反戒嚴的民間力量不斷增強,終於在九○年代解除戒嚴、促使臺灣逐步走向民主化。在擺脫各種臨時法的約束之後,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才逐漸有落實的可能性。請問:(20分)

(一)從人權的觀點來看,過去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的獨裁,以及後來的戒

嚴、動員及戡亂體制,臺灣社會有哪一些人權受到嚴重的侵害?(請

就〈世界人權宣言〉所提出的各種人權項目作為說明的主要範圍)

(二)過去的人權侵害的問題和痛苦經驗對於我們從事人權教育,尤其是對

未來的世代人權觀念的建立,有何重要啟發?

四、臺灣的立法院在2007年批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簡稱CEDAW),並在2011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2009年立法院批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兩公約),並且通過〈兩公約施行法〉。臺灣社會人權保障的議題透過相關公約的批准及施行法的規定,必須與國際人權保障的標準接軌。請問:(20分)

(一)有哪一些人權的議題是臺灣未來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最需要努力的目

標?(請說明為什麼)

(二)由於臺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無法直接獲得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及人

權高級專員辦公室的監督與協助政府落實CEDAW及兩公約。臺灣政

府與民間應該如何分工,建立落實國際人權標準的監督及落實機制?

(試題隨試卷繳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