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管理体制的深思

中国大学管理体制的深思
中国大学管理体制的深思

中国大学管理体制的深思

____关于行政化问题研究

张仁辅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有着数千年历史,发展到今天已弊病百出,管理行政化问题突出,中国大学要想很好发展,有一个质的提高,去行政化之路不得不行。通过大学管理深层次分析、国外案列借鉴和国内不同时期典型介绍,意在让人们更全面的了解大学存在的行政化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使中国大学管理去行政化顺利进行。

关键字:大学管理体制行政化发展

2010年3月,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鼓励教师终身从教。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知名高校校长对此却持质疑态度。比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认为,在人们纷纷痛斥高校“行政化”的同时,可能又走进了另一些误区。他表示,“去行政化”不等于不要行政部门,“去行政化”不是把有职务的优秀学者排挤出学术活动,别的行业都“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就会弱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当社会习惯于以行政级别来衡量其社会地位时,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在“两会”和媒体上饱受诟病的高校“行政化”问题,至今我们并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这不禁使人担心,这项尚在开启的高校改革将充满荆棘,随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因此,对中国各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外高等教育进行了一些比较,引发个人对中国大学管理体制的深思,特别是中国大学行政管理凸显的一些问题,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边缘化、大学不重学术、官僚主义横行,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学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学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症结所在,针对我国大学的行政化问题,个人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让大多数人更直观、更详尽的了解到中国大学的行政化问题。

一、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历史及背景

中国自古便有“学在官府”、“以吏为师”的教育文化传统,儒家“学而优则仕”影响中国教育数千年,把做教育与做官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变成学习科举入仕,特别是科举制形成之后,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工具,国家又通过科举笼络的文人,达到了控制教育的目的。历代诸如“太学”、“国子监”之类的高等教育牢牢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统治者通过委任政府官员为“国子祭酒”等管理者来控制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顺民,此间也出现了书院类的民间高等教育,以宋朝尤甚,如

睢阳书院、旴江书院、濂溪书院、嵩阳书院的“北宋四大书院“和白鹿洞书院、象山书院、丽泽书院、岳麓书院的“南宋四大书院”等书院,最初它们有学术自由,不受约束,有朱熹、周敦颐、李觏、程颢、程颐等一批理学大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这些人在当时的政坛、文坛独领风骚,如范仲淹、杨时等。[1]随着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统治者开始取缔和控制书院,通过强权武力取缔书院,以委命“山长“、”洞主“来控制书院,南宋末年已经出现了“书院官学化”的问题,元代更是将民间所有冠名“书院”的学校一律改为官学,任命“山长”,吏部备案,中央集权以明清为高峰,此刻的古代民间私立大学已然变成了“官家”教育,行政化趋势不可阻挡,到后来也可谓根深蒂固了。而“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文化或者说“君师一体的政治、教化文化使得中国古代民间私立大学“官学化”是“华山一条路”——向官学也就是向政治靠拢,这是我们当今“行政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底蕴。

进入近代史以来,受西方思想的冲击,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生了变化,清末倡导“中体西用”的思想,随之创立了一批中国近代大学如京师大学堂、清华学堂等,但是这些近代大学的创办人主要是满清政府官员,大学的核心特征还是“官办官管”——校长由政府任命或委派,教育管理部门对大学行使全面的主导和管理权,这种“官办官管”的大学治理观念和体制,一直影响后来的大学管理。

清末民初及抗战时期,我国大学自由度相对较大,但是也将大学视为国家“富国强兵”的工具。国民党统治时期大学在“党化教育”方针指导下,强调“信仰及服从领袖”,孙中山效仿“前苏联”的模式,建立了广东大学,即后来的中山大学并形成了“党化教育”模式,但是受到了胡适、陶行知等人的批评。[2]此时近代中国大学管理的行政化主要表现在,国民政府委任政府官员为校长、教务长等职务来管理和控制大学,大学培养以为党国服务为目标。

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我们没有把大学看做学术自治体,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下设机构,大学失去了自主权,行政化管理大势所趋,特别是在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使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并强调:“一切教育行政机构和一切学校,都应该受党委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不能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工作也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还规定,“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3]大学管理行政化被彻底确定下来,一直影响至今。1992年,中央指定14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列为中央管理,按副部长级配备。2000年增加7所,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2003年12月新增10所,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至今共有31所高校的书记校长享受“副部长级”待遇,教育行政化越演越烈,教育工作者不以学术成果为荣耀,而以行政职称论高低。

二、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剖析与国外大学管理借鉴

中国的大学管理在不同时期有着很大不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才能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大学管理的行政化问题,才能对其凸显出的一系列问题,适时的提出解决方法。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仿效苏联的体制,大学成了单纯培养干部的场所。

到了60——70年代,由于政治需要,大学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此时的大学

是上层建筑,是国家机器,此时大学的组织结构是科层制(官僚制)。科层制指的是

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

其组织结构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其运行的基本

原则是:1、专门化;2、等级制;3、规范化;4、非人格化;5、技术化。我国大学

在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下,也设有“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教职员工代表

大会”等参谋与参与组织,但是由于大学普遍实行校长办公会议制,并且校长办公

会议与“校务委员会”的职责界定不清,因而“校务委员会”往往是形同虚设,从

决策权上看,我国大学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的重大事件由党委会

决策,并由校长办公会议组织落实,其他组织并无决策权力。[4]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学普遍实行了学院制,从表面看权力重心下移到

学院。但是教学权、科研权、人事权、学术交流权、财务管理权等只是部分下放,

学院的决策权、发展权和教育资源配置权依然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是一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加快,这种

集权体制会逐渐消弱。

我国大学管理经历20世纪50年代前学习欧美,50年代后仿效苏联,80年代后又

重新学习欧美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大学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2000年对71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学校下属学院和学系并存的

大学有43所,占部属学校的60.56%;2、学校下属是学院的有23所,占部属学校的

32.39%;3、学校下属是学部,学部下属是学院的有1所;4、学校下属仅有学系的有

4所。[5]

而对于国外高等教育,在大学组织结构类型上又各不相同,1、法国:大学—

—教学研究单位(学院)——学系:2、德国:大学——学域(教学研究单位)——

讲座:3、日本:大学——学群(科研组织)——学部(教育组织);4、美国:大学

——学院——学系。[6]以上四种大学组织结构类型,由于体制不同,其内涵也不同,

如欧洲的学院由全体正教授会议控制,院长是由该会议选举的主要荣誉性的职位。

美国的学院虽然也由有民望的教授主持,但他作为学院层次的行政官员却有较大的

权力,负责实际存在的官僚机构;学院的下级机构,在欧洲的典型形式是以教授的

讲座为中心建立的研究所。另外,美国的学系结构也是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单位,

但其学科涵盖面较宽,由当选的教授担任系主任,这些系主任与其说是拥有重要的

管理权,不如说具有更大的服务责任,真正的学术权力,实际上分散在本系众多的

教授手中。[7]

先介绍一下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由于美国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地方分权,因此

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也实行各州分权的管理体制。于是,就形成了国家干预、地方分

权、学校自治三者互相依存和统一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美国联邦政府对

高等教育进行的是宏观调控与调节,他们通常用的手段是,立法、资助、通过各种社

会团体的非政府实施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控和干预。在美国从整个大学管理上来看,主

要由大学董事会进行决策,大学校长是负责执行的行政长官,而学术上的运行由教授

委员会来承担。总的来说,董事会抓大事,校长管具体的事务,并有最终决定权,但“大

政方针”与“具体事务”之间的界限模糊,这就使董事会与校长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

围内带有“灵活性”。一般来说,董事会主席与校长均能保持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共

同致力于学校的正常发展。[8]

以下是一些美国著名大学的管理案例,他们以不同的组织结构,弱化行政作用,避免权力的过分集中,使学校在科研和学术上自由发展,成绩斐然,最终成就了世界一流大学。

案例一:分权体制下的加州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起源于1853年的加利福尼亚学院,如今已发展成一所拥有10个分

校并对加州发展影响远的巨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之一,其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和洛杉矶分校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学府。加州大学采用的组织结构是联邦分权制,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评议会,评议会由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组成,有来自社会的各界精英,也有校内资深教授。在加州大学,总的发展战略由评议会来制定,各分校的校长任命和各分校的财务拨款审批也由评议会来批准,各校的具体管理则由各分校校长负责,可以用“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来形容,各分校校长在评议会战略之下有自主权力,负责各分校人事、财务、行政等事务。[9]加州大学各分校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发展,不受行政过多约束,依靠教授治校,发展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案例二:一校多制的康乃尔大学

美国康乃尔大学是一个校园面积由原来的200英亩扩大到1465英亩的多校区大学,它的校区包括伊萨卡校区、纽约市区校园和散布在全州各地的农业和生命科学教学与研究用地。康乃尔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由40多人组成,一年开会4次。此外,还有一个由董事会推荐的,由400多位著名教授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议事会,帮助学校制定各种重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对学校管理涉及的其他事宜提供咨询或建议。校长是大学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另外,还有16位校级行政官员,分管教学、科研、规划、法律、投资、大学关系、校园事务、信息技术、学术方案、公共事务等。康乃尔大学在体制上具有“公私合营”、“一校两制”的特点,在它的13所学院中,有4所是由州政府资助建立的,其风格和运转方式就像一般的州立大学,学费也比一般私立学校低廉。康乃尔大学的另外9所学院则是私人捐助建立的。康乃尔大学很好地融合了公立与私立学院的优点,这在美国是独一无二的。[10]因此,在这种十分有利的体制之下,政府基本无权干涉校内事务,仅仅是宏观调控和财政支持,康乃尔大学发展得天时、地利、人和,摆脱行政化束缚,管理自主,学术自由,思想开放,取得成绩卓著,成为世界各国学生的理想大学。

三、中国大学管理趋势:去行政化

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恰恰是政府对大学不管或管得少、

大学行政化色彩较淡的时期。就如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这段时期里,是中国大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先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再学习欧洲的办学理念,后来以美国为主要学习对象。在1917年之后,开始逐渐融入世界大学发展的主流,从1917至1925年、1928至1937年、1937至1946年,中国大学发展先后出现几个小高峰,因为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执政,都在事实上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其意志在

全国各个方面还难以“贯彻执行”,从而为大学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当然从民国

的体制上来说,对当时的大学发展也是有帮助的。中华民国很长时间里仿照美国政治体制,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教育由教育总长直接负责,适当的权力下放,大学得到了一定自主发展,而美国自身对大学也很少干预,当时也必然学习美国的教育体制,这就影响了中国大学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形成了当时中国一批优秀的大学,杰出代表是蔡元培任校长时期的北京大学、郭秉文任校长时期的东南大学、梅贻琦任

校长时期的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虽然此时的大学管理或多或少还受当时政府的干预,但是已逐渐形成了一股独立的思潮,大学自主发展,学术独立,教授管理大学,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好时期。[11]

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例,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华北,践踏神州。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背负求富求强、振兴国家之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庙宇或简易平房里上课,教授住土坯农舍,入不敷出,需要典当家产养家糊口。但是,在它不足九年的时间里,却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从它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了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7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172个中外籍院士,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164人,其中联大学生90人,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奖的有3位是联大学生(来自百度数据)。然而的奇迹远不止这些数字,一部部著作在硝烟中问世:华罗庚完成了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被视为该领域的经典;还有张青莲的《重水的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漩涡运动》、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等大批奠定性论著。在西南联大主持校务的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诚如梅先生所言,西南联大的成功正是有了像冯友兰、闻一多、陈寅恪、华罗庚等一大批名师。我认为西南联大的成功更在于它的管理,联大依靠来自各个大学的优秀教师,成立“教授会”和几十个专门委员会,建立教师奖励机制,实行“教授治校”制度,秉持“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师的主体精神,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治学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管理各种弊端日益显露,大学近乎于政府的附属机构,对大学的管理以行政权力为主,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标准、学生招收录取、学历学位授予、教师职称评定、办学资金使用等,都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检查或审定,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十分有限。大学内部管理基本上也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权力决定资源配置、人事安排、绩效评定等,学术权力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授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从而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大学去行政化已是大势所趋。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扩大高等学校办学

自主权的方针;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

教育改革要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尤其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以法律的形式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以及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改变了几十年来中国大学办学无法可依、单纯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指导工作的状况。[12]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

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2009年,深圳全球招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一职,原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受聘为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2010年朱清时院士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我之所以来到南科大,支持我最根本的动力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中国第一所‘去行政化’高校,我设想的是,在这所学校内,没有任何行政级别,不会论资排辈,学术至上。每一名教师要对学生们绝对负责,保证学生们学习质量。”他还说:“我们的教师管理分为三部分。因为目前我们需要与体制内的很多行政部门打交道,所以学校人事、组织、财务等方面的负责人由上级部门来负责。在教学上,我们实施教授治校,比如学校的教务长、总务长、科研长都由教授们推选出来。而对于学校内一般的行政人员主要是我们提名,然后得到上级批准。当然我们的行政人员没有任何级别。他们都是非常有高校经验的办事人员,负责学校的整体运转,虽然没有在教学岗位上,但他们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2011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6月8日《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公布,“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原则被写入总则;2012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南方科技大学建校。一所新型大学正在成长,让所有人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曙光,也许不久之后,西南联大的奇迹将再次被创造。政府颁布法律法规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南科大的创立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中也能看出政府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心,中国大学管理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四、中国大学管理去行政化之路

综上所述,从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传统、结构,到中外大学管理案例的借鉴,认识到中国大学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即行政化问题严重,“官本位“思想泛滥,都知道、都赞同“去行政化”之论,然而怎么去、如何去、去多少成了问题的关键,中国大学去行政化之路,路在何方?

根据雅虎第83期“核心关注”网上查询拜访情况表明,网民们对大学去行政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到2010年6月29日为止,1400人参与“您如何对待高校去行政化”查询拜访成果:解放学术,解放学校,解放教育(270票,19%);中国“去‘官本位’”的开端(128票,9%);难于真正落到实处的新的空口说(956票,68%);将打乱教育体制,造成恶劣影响(46票,3%)。1373人参与“高校为何被行政化”查询拜访成果:逐利需要,行政柄代表好处和话语权(347票,25%);行政柄力无孔不入(173票,13%);高校需要行政柄的保护和支持(43票,3%);官本位社会,高校岂能例外(810票,59%)。1059人参与“您如何看当今的‘教官’”查询拜访成果:官职代表对教授的尊重(15票,1%);官职是对教授的亵渎(137票,13%);教授有当官的权力(35票,3%);官员攫取教授名头是败北(872票,82%)。1073人参与“高校为何也败北”查询拜访成果:危言耸听,高校依然是象牙塔(14票,1%);“教官”专权的产物(121票,11%);国家太重视教育,投入太多了(15票,1%);行政即败北,行政化的高校当然败北(923票,86%)。1168人参与“您如何看高校去行政化远景”查询拜访成果:乐不雅,大师、一流大学行将现世(26票,2%);审慎乐不雅,

教育回归自身的开始(77票,7%);不乐不雅,阻力太大,困难重重(255票,22%);灰心,高校逃不出“官本位”的节制(810票,69%)。(来自雅虎数据)

从众多网友参与投票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大学行政化问题的关注,也是对中国大学发展的关心,但是也能看出大家对去行政化之路的担忧。人们所喜而乐见的是“解放学术,解放学校,解放教育”,绝大数人却相信去行政化“难于真正落到实处的新的空口说”。因此,面对大学行政管理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并且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去行政化刻不容缓。

大学的精神理念是开放,而大学精神理念和思想开放不是追求无政府,是要寻求更有效率、更符合大学特征的、更为严谨的管理,集中体现应该是社会和政府对大学师生在追求真理、增长知识、成就人才上的充分信任。社会和政府应该相信学生能够通过研究事物的内在准则,处理好事物内部以及学生与国家、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使学生们能够自主地追求大学的核心价值,不用大学的外在形式来束缚学生对大学核心价值的自主追求。而大学的本质首先是学术研讨和文化传承的场所,这一本质决定了学术事务是大学的核心事务,学术权力的行使不能受到过多干涉。[13]我觉得这才是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大学的学术权力弱化,甚至被遏制,行政权力却主导了大学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首先要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而这里的关键又在于建立分工合作的决策机制。

从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行政化主要体现在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或行政机构的延伸部门来管理,严格控制,管办不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管理职能上,存在定位不准、缺位、越位等现象。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和办学主体应依法享有的人事、财务、学术、规划等方面的自主权未能全面落实。同时,政府在制定标准、监督评价等方面应承担的职责亦未充分履行。二是在管理方式上,政府过多依赖行政命令手段来管理大学,而财政、法律等管理手段应用较少,规范性和法制性较差,随意性较大。三是在管理作风上,存在简单化现象,特别是个别政府工作人员存在官僚作风,讲究等级,与大学文化发生冲突。四是在管理文化上,大学倾向于依附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获取行政配置的资源,缺少对办学规律的深入研究,难以彰显办学特色。这也是处理好行政权力与政治权力之间关系的问题所在,函待解决,中国大学管理要想走好“去行政化之路”,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应逐一解决好。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有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决策者应自主定位或者依靠优秀团队对大学管理进行准确定位,依法对各项事务的自主权进行落实,在参照国家政策和执行行政命令的时候,应尽量从学校角度出发,按照自身情况“因校制宜”,适时进行调整,不能一味的、盲目的执行,“上令下行”,毫无变通,最终只能是“误校误人”。对于官僚作风横行,等级视人,应该去各学术人员行政之谓,降低大学行政人

员地位,学术重于行政,行政让位于学术,并为学术服务。大学管理应逐向自主办学,不能总依附于政府和行政部门,应依托社会进行资源配置。对于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应从高校长远发展目标出发,逐渐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评办分离,恢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总之,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问题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存在于各大高校,且不是一朝一夕而存在,虽然上述已较为详尽论述各种行政化问题,但是也有不尽然之处,去行政化是一个过程,是我们不得不打的一场持久战,这项任务也异常艰巨,可以说“去行政之路”任重而道远,以期不远的将来,在我国的大学管理中,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生自治,大学学生有责有权,依法民主管理学校,所成就的将是世界一流大学,而它在中国。

参考文献

[1]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3][12]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8-19

[4][7][9]郭石明,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管理[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

[5]卢铁城,关于大学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改革与调整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

(2):9-14

[6]戚业国,论大学学院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5):17-22 [8]谢伟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动向对我国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南海

校区广东佛山

[10]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列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2000,3

[11][13]储朝晖,中国大学弊病:管理体制官僚化权钱横行[J] 光明网 201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1-3次在线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第1题 – hello. may i speak to mary? -- _________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电话用语,常直接说,speaking,意思是我就是,您请讲。 第2题 – Can I talk with Mr. Wang? --___________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打电话常用语。 第3题 –I’d like to speak to Jessie, please. --___________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打电话常用语。hold on 意思是请别挂断,稍等。 第4题 She wanted to go boating with Jack, but her father warned her ________.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warn一词要求后用不定式,warn sb. to do sth.劝某人做某事,否定形 式为warn sb. not to do sth. 劝某人不要做某事 第5题 Her English is very good. She can speak English better than _________ in her grade.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批注:anyone else 其他任何人 第6题 They usually have less money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than _______ at the beginning.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注意比较的对象,是他们有钱的情况 第7题 Iron expands when____ .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当when 引导的时间状语中的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一致时,主语和be动词都 可以省略。Iron expands when it is heated. 第8题 All the people here, whether ______, will get a present.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wheather...or... 的用法 第9题 If you_________, I’ll buy the tickets.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从句意来判断 第10题 This is one of the oldest buildings in town, ___________. 您的答案:A

中国计量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轴4称为( ) A 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若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移动,则称这 种运动副为( ) A.转动副 B.移动副 C.球面副 D.螺旋副 3.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 ) A.分度圆 B.齿顶圆 C.齿根 圆 D.基圆 4.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 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 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 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 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 5.一般转速的滚动轴承计算准则为( ) A.进行静强度计算 B.进行极限转速计算 C.进行疲劳寿命计算 D.进行热平衡计算 6.柴油机曲轴中部的轴承应采用( ) A.整体式滑动轴承 B. 剖分式滑动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圆锥滚子轴承 7.螺纹联接的自锁条件为( ) A.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 B.螺纹升角>摩擦角 C.螺纹升角≥摩擦角 D.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 8.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是用来描述机械运转不均匀程度的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 ( ) A.σωω=-max min B.σωω=+max min 2 C. σωωω= -max min m D.σωωωω= -+max min max min 9.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 ) A.从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 B.从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 C.主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 D.主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 10.当轴的转速较低,且只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时,宜选用( ) A.深沟球轴承 B.推力球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D.圆锥滚子轴承 11.作单向运转的转轴,其弯曲应力的变化特征是(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攻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精华&复 试攻略 复试综述 休整了一个寒假,快要迎来复试了。在出分之前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不要等复试名单下来在做准备,那时候就有点晚了。 首先明确地大的复试要考什么?一共考2~4项目,分别是笔试(有的专业不考笔试,也有的专业要考两门笔试),听力,面试,体检。跨考的同学需要加试1~2门专业课。复试一般要一周的时间。 1、审核材料 2、体检 3、复试笔试一 4、复试笔试二(有些专业要考两门笔试) 5、加试(跨考的有) 6、听力 7、面试 复试前的一些“准备” 复试之前需要和老师当面见一次,建议早去2天,提前约老师见次面。有的老师报名的人数太多,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高,老师会建议你换一个别的老师,不要在他那里浪费时间了,这个不是说有什么内幕的。因为初试成绩在综合成绩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其在他那里费劲,不如换一个不太火的老师,有个学上。老师也是为你好,如果他提出让你换个老师,你可以询问一下哪个老师还有剩余名额,或者征求一下能不能让老师引荐一下。这样求个稳妥。如果老师没说

让你换个老师,那就是你的初试成绩他还是挺满意的,只要复试别出太大的失误就基本差不多录取了。一些火爆的专业除外,如去年的三矿3:1的复试比率也是历年未见的,希望今年情况能够对大家有利一些。 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你在私下约见老师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专业课的知识问你几个问题,这个都是可能的。有些老师很在意专业课能力,提前会考核你一下。我认识的一个同学,考得分数挺高的,就是在私下提前见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的几个问题都没有准备,来了个措手不及,最后被调剂了。倒是另外几个初试考得不高,但是专业课挺扎实的同学被录取了。 再有一个见老师的目的就是征求一下老师算不算跨考,因为考生是否为跨专业由导师来界定,有些在跨考边缘的学科,老师一念之间就可以少考一科。所以考前找一下老师是必要的,稍微恳求一下老师,可能就会少考一门,何乐而不为呢。也可以和老师联络下感情,让你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复试之前要再填一次报名表的,是纸质的,时间院办会公布,到时候论坛也会同步更新。那个时候可以选择换别的导师,填表的时候写新的老师名就行,就是同一个方向的不同老师。 复试之前填表那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剂到专业硕士,这个大家一定要填愿意。这个是每个人都要填的,不是填了愿意就一定会调剂找专业硕士。我有一个同学去年考了340+分,就是复试的时候填的不愿意,最后没考上工作去了。相反考了290+的同学调剂到专业硕士,现在研一在读。有同学说专业硕士是不是自费啊,我这里澄清一点。自费公费和你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没有任何关系。学硕也有自费的,专硕也有公费的。就地大的一个普遍规则是,用初试四科的成绩排名,确定你是专硕还是学硕;用初试前三科成绩排名,确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地院的情况比较特殊,要综合初试、复试、是否跨考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 综上,如果你复试前见一面老师,不论是不是他收留你,你都占得了先机。谁看谁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ta。 笔试不是鄙视 笔试是复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察你对该专业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个小时,闭卷。具体的考试科目在下边这两个帖子,选择你擅长的即可。其实出的题目都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可怕,这个笔试没有初试那么难,好好看书没有问题。一些科目在初试中也有出现,比如“综合地质学”“C 程序设计”是初复试都考的科目,可以参考一下初试的真题。 2012年研究生各学院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汇总 听力如何不打酱油 听力,满分100分,40分钟,要自备收音机。题型和6级的一样,长、短对话,短文,没有复合式听写。说是考40分钟,其实20分钟就听完了,题型和题量都和4、6级相当。建议考前用四六级的听力模拟几遍。另地大的广播的效果不是太清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频道是是FM86.7,可能会听得不太清楚,也有可能会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高等教育管理概述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管理 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高等教育管理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两个层面。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 管理原则是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效益性原则 三、高等教育管理方法 1、经费配制 2、规划 3、评估 4、调节 第二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含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指国家为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务的责

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 中央集权型(法国、意大利、瑞典) 权力分散型(又称分权制,美国)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简称结合型,英国、德国、日本) 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划分是相对的) 欧洲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 美国模式(以行政权力为主) 英国模式(以学术与行政结合为主) 欧洲大陆模式:学校内部,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校长权力有限,其工作多为事务性。基层教授的权力很大。该模式优点是体现了教授治校,有利于弘扬高校学术自由的气氛,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但组织的过于分散化,必然带来效率问题。 美国模式(国家监督模式)在高校内部,董事会和院校的行政官员的权力比较显赫。校长受董事会委托,全权负责学校内部具体的管理事务。美国大学多采取评议会(又称教授会)制度,体现的是“教授治校”的理念。在美国大学中,已经形成了董事会领导、行政人员和教师合作管理的治理结构。 英国模式:在英国传统大学中,校务委员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具体管理上,校外人士组成的理事会是实质性的行政权力部门,由教授组成的评议会全权负责大学的学术管理,校长不过是荣誉性职位,而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在学部和系的层次上,由各方面包括教学和非教学人员组成的学部委员会和系委员会是各自的决策机构,因而其决策过程更为民主。 四、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管理权的分配朝着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方向发展。 2、高校与政府间权利和义务的划分日益明晰。 3、高等教育管理日益民主。 4、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重视。 第三节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精品】中国石油大学英语在线作业答案

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40道题) 1.( 2.5分)The question is still ______ d iscussion. A、in B、by C、for D、under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hello. may i speak to mary? --_________ A、Sorry. B、Speaking. C、I don’t know you. D、Why?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Can I talk with Mr. Wang? --___________ A、He’s not in right now. B、He’ll come back.

C、He likes coffee. D、He has run away.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I’d like to speak to Jessie, please. --___________ A、I don’t know. B、Never mind. C、Hold on, please. D、Go on.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She wanted to go boating with Jack, but her father warned her ________. A、not go B、not C、not to D、don’t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Her English is very good. She can speak English bette r than _________ in her grade. A、any one B、the one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地大京发〔2004〕106号 关于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的决定 经2004年6月24日校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查,决定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具体名单如下: 一、授予江永宏等42人理学博士学位;贺学海等73人工学博士学位。 (一)理学博士(42人) 江永宏王刚亢宇郑骥代明泉吴六灵 王文和志军詹朝阳刘翠李德胜段焕春 刘为付刘云华赵欣白云来张龙张汉成 贾宝华于俊吉白峰燕长海郭福生刘成东 印建平向运川李纯王支农韩东昱康明 邓小万吴琳李国彪张海军杨胜雄徐守余 藏文栓王明明程捷王永彭轩明赵志中 (二)工学博士(73人) 贺学海张德强刘立才张戈李向全傅鑫谊

刘圣伟张宗贵张于喆鲍荣华孟旭光王俊明 唐子军余辉龙崔刚焦志峰刘鹏程陆建林 张文才周东升杨勇袁选俊邵先杰杜刚 王江王玉满高兴军刘计国肖坤叶武晓春 赵明毕研斌王建东唐俊伟王立志廖群山 孟元林纪云龙齐金成王德仁周新桂陈永峤 汪功怀蒋飞虎丁国生王家亮朱庆荣赵新民 蔡毅胡小平柳忠泉徐善法薛良伟谭绍泉 郭志宏于长春王玉学罗小明李明娟吴亚东 张聿文马水龙刘浩军覃世银梁向前刘招伟 连建发孙维连李惠娣崔康平陈翠柏张宏达 石健 二、授予鞠野等92人理学硕士学位;李鹤等162人工学硕士学位。 (一)理学硕士(92人) 鞠野贾庆庆赵海云王雪梅李灵全李楠 李春华李耿贾世银孙磊冯晓燕刘燕 沈战武文智慧常有军庞宁余化崔振民 刘翠王雪莲丁秋霞冯武威苗世顶王丽娟 林智辉李秉海孙华肖树青陈华英张昌能 周延彪傅渊慧陶林王效平钱纁赵俊香 刘艳青郭莉唐金荣雷知生李建东左力艳 靳玄烨晏国龙刘金辉刘建清陈军元李志红 李海英高建飞梁凤华吕慧卿高亮邓建业 李红娟陈晓林张凤琴刘典波谢瑞永梁勇

中国大学的管理体制

大学管理分为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大学外部行政管理,后者包括大学内部行政和学术管理。中国近代大学管理体制以中央集权管理为主导,它经历创立、发展和改革的演变过程。 大学外部管理机构 1905年废科举之前,清政府相继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京师大学堂、学务处作为兼 管或专管全国新式教育的行政机关。之后,中央设立学部,下设专门司具体核办大学堂等各种专门学堂事宜。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改学部为教育部。其下设专门教育司大学科分管大学教育事务。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组建教育行政委员会。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仿效法国的大学区制,改教育行政委员会为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机关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在地方,不设教育厅,分别成立各大学区,作为大学院的下属机构。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成立 教育部,代替大学院的行政功能,其下设高等教育司;另将中央研究院划出为独立机构,直属于国民政府。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几经变动。1949年11月成立教育部,下设高等教育司,分管大学教育等事宜。1952年11月,从教育部中分设高等教育部。1958年2月至1966年7月,高等教育部与教育部两度分合。1970年7月,成立国务院教科组。1975年1月恢复教育部,内设高教一司、高教二司。1985年6月,撤销教育部,改设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国务院主管教育的综合部门。1998年3月,恢复教育部,下设高等教育司。 此外,中央其他部委及省市兴办的大学,分别由相应部委的管理机构、省市教育厅、高教局管理。 大学内部管理模式 清末,京师大学堂内设分科大学堂,由总监督总管各分科大学事务。分科大学设监督,每科1人,掌管本科的教务、庶务、斋务事宜;其下设提调各1人,分别管理该科功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起专英语答案

一、汉译英 1、虽然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但我们看不见它 Although there is air all around us, we can't see it. 2、关键问题是如何把计划付诸实施 The key question is how to put the plan into practice 3、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The children jumped for joy 4、你听见有人在敲门吗? Do you hear someone knocking at the door? 二、完形填空 A It was two o' clock in the morning and it was dark. Mr. Thompson woke up his wife. "Irene," he called softly, "the baby' s crying." Mrs. Thompson sat up in bed and listened. "That' s not the baby, Jim," she said. "It’ s a cat!" "It can' t be a cat," her husband said. "I' II go and look." Mr.Thompson got up and went to the window. "You' re right, Irene," he said. "There is a cat in the garden. Listen to it!" "You must stop it, Jim," Mrs.Thompson said. "That cat will wake up our baby." "What can I do?" Mr.Thompson asked. "Throw a shoe at it,” his wife said. "I can' t do that,” Mr Thompson said. "Why not?" his wife asked. "Can you see it?" "I can see it very well" said Mr.Thompson. "But I can' t throw a shoe at it. It’ s sitting on my green-house." B In Mount Berry, Georgia, people find a group of schools built specially for mountain children. The schools, as well as the mountain itself, are named after Martha Berry herself, a daughter of a Georgian mountaineer. Martha Berry was born in 1866. Luckier than most Georgian mountain children, she received an education. But she never forgot other children of the mountains whose parents couldn't afford to send them to school. In 1902 Martha Berry started a school for these children It was housed in a single small log cabin and was attended by only five pupils. Now, eighty years later, there are a score of Berry schools in the area, with a total of over one thousand students and waiting list of about five thousand.

中国计量学院理科录取分数线(江西)

中国计量学院理科录取分数线(江西) 平均分是指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平均分,是考生当年进入高校所平均水平的体现。比较几年的平均分,如果考生都能够处 于这个位置,那该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在不发生特别意外的情况下 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使用好平均分就能很好避免“大小年”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分数线时,应将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结 合使用,并特别重视平均分的意义。 相对于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 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 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中国教育在线建议考生用 “录取线差”来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通过大 量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 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所以应该逐年计算目标院 校往年的录取线差: 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 下面以某重点大学在北京招生情况为例,计算录取线差如下: 例:某重点大学(理工类)在北京2003——2008年录取情况简单 线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录取线差=(62+70+69+69+64+58)/6=65 很显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报考此大学平均需要65分的线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线差。为保险起见,2009年报考该校 还必须根据录取分数区间大小、录取人数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留出 足够的保险空间,建议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中国计量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 一的本科院校,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拥有硕士学 位授予权、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以工科为主,工、理、

中国的大学教学体制

清末学堂教师分为正教员和副教员两种,大学堂正教员任职资格须是通儒院研究毕业,或留学外洋大学毕业,并取得文凭;副教员须是大学堂分科毕业考列优等,或留学外洋取得大学毕业文凭。民国初年,将正教员、副教员改成教授、助教授,大学各科教学设讲座,由教授主讲;教授不足时,得使助教授或讲师担任主讲。大学的“科”下设“门”(相当于后 来的“系”),“门”下有“类”(相当于后来的“专业” )。在学生管理方面,大学制定入学注册、 学业考试(分为学期、学年、毕业考试三种)、操行评定等一系列管理规范。清末及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实行专门以上学校毕业复试、学业竞试,由教育部(学部)统一考试。 选科制与学分制 1919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废除文、理、法3科建制,改门为系,全校共设14个系。这是近代学科体制上的重大改革。同时,为了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率先废除行之多年的年级制,推行选科制。规定本科学生学满80个单位,预科学生学完40个单位即可毕业。本科生应修课程中,一半为必修课,一半为选修课(1921年改为2/3是必修课,1/3是选修课,且学生所选的学科须经教员审定);既可选修本系课程,又可选修外系课程。预科生应修课程中,3/4为必修课。此后不久,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在全国高校推广,并演化为学年学分制。 五十年代,国内大学强调教学管理统一计划,实行学年学时制;基本上不允许学生转学、转系、转专业。自1978年开始,北京航空学院、浙江大学等校实行学分制。至九十年代初,全国1/3的高校已实行各种模式的学分制,主要包括:学年学分制、复合学分制、全面加强学分制、绩点学分制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学分制管理模式在大学教学管理中居主导地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英语(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第三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40道题) 收起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 2.5分)--How about taking a break?--______. ?A、Thank you ?B、Good idea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 ?C、See you ?D、Good-bye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Seldom ____ any mistakes during my past few years of working here. ?A、would I make ?B、did I make ?C、I did make ?D、shall I make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Not until all the fish died in the river, _____ how serious the pollution was. ?A、did the villagers realize ?B、the villagers realized ?C、the villagers did realize ?D、didn’t the villagers realize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I just got promoted to sales manager. -- __________ ?A、When? ?B、How could you? ?C、Congratulations! ?D、That' s good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I have been to the doctor’s about my headache. He says there is_____ but I must lie up for a few days. ?A、something serious ?B、anything serious ?C、not serious ?D、nothing serious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He is ______ of an actor. ?A、anybody ?B、anyone ?C、somebody ?D、something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I don’t drink ______ water during the day. ?A、a few ?B、much ?C、little ?D、lots of

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学业成绩表(英文)

Student Transcript of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College: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lass: Student ID:Name:Degree:Certificate No. course quality credit score course quality credit score course quality credit score Compulsory 2.5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mpulsory 2.5 1st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08-2009 Probability Theory & Statistics(B) Marxist Principle Compulsory 3.0 Experiments in College Physics(A)(2) Compulsory 0.5 Signal Processing Experiments Compulsory 1.0 Linear Algebra (B) Compulsory 2.5 volleyball Compulsory 1.0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processor(A) Compulsory 3.5 Engineering Drawing(C) Compulsory 3.0 Physics(A)(2) Compulsory 3.0 Communication Circuits Compulsory 3.0 College English(1) Compulsory 4.0 Practice of Metal Machining Compulsory 2.0 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 Elective 2.0 Outline of Immediate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mpulsory 2.0 Internet Technology Elective 3.0 The Applications of Database Elective 2.0 Situation and Policy(1) Compulsory 0.25 Elementary Japanese Elective 2.0 Technology of Sensor Elective 2.0 Basics of College Computer Compulsory 1.0 Practical Psychological Elective 2.0 2nd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10-2011 Compulsory 4.0 Advanced Mathematics(A)(1) Compulsory 5.0 Advanced English(CET6) Elective 2.0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ennis Compulsory 1.0 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s Compulsory 3.5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 Practice Compulsory 2.0 2nd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08-2009 Methods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Compulsory 3.0 Communication Circuit Experiment Compulsory 0.5 Morals and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Compulsory 3.0 2nd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09-2010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 Elective 2.0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mpulsory 0.25 Dance Sport Compulsory 1.0 Digital Video and Audio Compulsory 3.0 Study Guidance of College Compulsory 0.5 Electronic Practice Compulsory 3.0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ulsory 3.5 Advanced Mathematics(A)(2) Compulsory 5.0 Introduction to Standardization Elective 1.0 Intelligent Testing Instrument Elective 2.0 College English(2) Compulsory 4.0 Flash Animation Design Elective 2.0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Elective 2.0 aerobics Compulsory 1.0 View, Listen and Speak Elective 2.0 Application of DSP Techniques Elective 2.0 Experiments in College Physics(A)(1) Compulsory 1.0 Digital Logic Circuit Compulsory 3.5 Optical Telecommunication Elective 2.0 Programming of C Language(1) Compulsory 3.0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Microwave Technology Compulsory 3.5 1st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11-2012 Physics(A)(1) Compulsory 4.0 Signal and System Compulsory 3.5 Production Practice Compulsory 3.0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rade Elective 2.0 Electronic Circuits Experiments Compulsory 1.0 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Compulsory 2.0 Introduction to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Elective 1.0 WEB Programming Elective 2.0 Situation and Policy(4) Elective 0.25 Basic of Circuits Analysis(B) Compulsory 4.0 Design of Modern Logic System Elective 2.0 Professional Research Elective 0.5 1st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09-2010 1st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10-2011Professional English Elective 1.0 Situation and Policy(2) Compulsory 0.25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Compulsory 2.0 Professional Lectures Elective 0.5 Compulsory 0.5 Electronic Circuits Course Design Compulsory 2.0 2nd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11-2012 Programming of C Language(2) College English(3) Compulsory 4.0 Situation and Policy(3) Elective 0.25 Graduation Project Compulsory 16.0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Title Acquisition of skills certificates Information of Grade Examination Online Certificate Name Get time Chinese English Test 3 Oral English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1 Credit grade point average over the years Credit-weighted Chinese English Test 4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2 Shall obtain the total graduation credits 174.5 Include Compulsory 130 Elective Elective Chinese English Test 6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3 Audit:Faculties (Seal):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Seal): Print Date:June 12, 2012 Page 1 of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申请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 暂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学位[1997]54号、教学[1998]11号、学位办[1999]7号)精神和我校的有关规定(中地大京发[1997]70号、中地大京发[2005]125号等),我校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为了规范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管理制度,保证培养质量,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我校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问题暂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 (一)凡比正常毕业或申请学位时间提前半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者,均属于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 (二)硕士生学制为2—3年,原则上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主要为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1.5年。 (三)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以同等学力入学者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博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含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提前答辩和申请学位,要求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须具备的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

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要求: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学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 (三)已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好或良好以上,其它课程考试及格或考查通过。 (四)完成了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 (五)毕业(学位)论文已经完成。并且,在学期间表现出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下同]在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须有相应证明)。 (2)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者。 (3)攻读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工作有关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得技术专利(有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者),并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刊物或学术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者。 (3)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者。 3、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提前申请学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会议文集上发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或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为第一作者,并在作者第一署名单位或脚注上注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在学期间,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

中国大学生管理制度的演进文档

中国大学生管理制度的演进 高校学生管理从制度层面上来分析,是指政府或学校对高校事关学生的一些常规性活动制定的规章制度,如高等教育法规、规章条例、高等学校章程以及高等学校校规校纪等。[1]从管理内容层面上分析,包括对学生的行政管理和生活管理,其中行政管理包括招生、培养、学籍、奖惩等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生活管理包括学生的课外和校外活动、饮食起居等方面。大学学生管理制度产生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以英法联军之役为分水岭,其演进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半封建式教育时期(1862年之前)、资本式教育时期(1862年-1949年)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时期(1949年至今)。 一、半封建式教育时期的学生管理(1862年之前) 学生管理自有学校以来就已存在。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的出现始于夏代后期,有小学和大学之分。[2]当时的大学主要针对奴隶主贵族子弟,在学生的管理上以当时贵族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为准;到了西周时期,入学对象有了年龄和修学年限的规定,《白虎通》记载“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此大学之礼”,《礼记? 学记》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分级和考试制度,大学每年招生,考试则每两年进行一次,即在第一、三、五、七、九年进行;在学生管理上十分严格,一入学就吟诵《诗经?小雅》

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校也备有体罚犯规学生的用具。[3]秦朝设立吏师制度,以法令为施教之本,严格控制学生的思想教化。到了汉代汉武帝时期,学校系统基本确立,太学兴盛,西汉时期对太学生入学的选送办法和入学资格有了细化,据《史书》和《汉书?儒林传序》中记载,当时入学资格一是由太常直接在京师挑选仪状端正、年满十八岁以上者,二是由郡国县邑于各该辖地选送“好文学、敬长上、录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4]汉太学的考试方法分口试、策试和射策,修学年限以考试合格为限。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长期动乱,太学基本处于若有若无的状态,更谈不上改革了。 隋朝隋炀帝即位后,恢复了学校教育,唐时期大学教育得以很大发展。唐朝建立了系统的行政机关,大学生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备,对入学、修学、退学、请假都有严格规定。入学学生以官僚贵族子孙为主,年龄在14-19岁之间,且因入学者地位高低而有学校等级之别;修学年限因课程而异,总的修学年限为6-9年;考试分旬考、岁考和毕业考试;学生行为奉行“束?之礼”;制定了退学规则:三次考试不及格且达最高修学年限者退学、告假超过期限者退学、超行过劣不知悔改者退学。宋、元时期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承袭唐代,但在学生管理上有所突破。一是,实施“升舍”制度,即低年级学生(初入学者为外舍,往上为内舍、最高为上舍)通过年终公试,参考其行艺,达到升舍要求者可进入高年级学习;二是,考试上分为平时考查和年终考试;三是,高年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