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计划(下)

小班主题计划(下)
小班主题计划(下)

小班下学期主题活动实施目录

主题一

亲亲热热一家人(4周)

第1-4周(2013年2月26日--2013年3月22日)

一、主题目标

1.能较快适应幼儿园新学期的幼儿园生活。

2.知道自己家庭的成员,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喜欢自己的家人,初步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初步体验家人间的亲情。

3.了解集体生活中的新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并乐意按要求去做。

4.初步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5.能跟随老师边念儿歌边按节拍做模仿操。

6.能安静地入睡,学会自己扣、解纽扣、叠放衣服。

7.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物品归类,能学习使用方位词,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以内的感知。

8.能用连贯的声音唱歌,并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9.能结合照片用简短的语言讲述自己寒假里的一些趣事、对新年的感受等。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一周(2月26日——3月1日开学了)

1.语言:小熊醒来吧!

2.音乐:谁来了(游戏)艺术P143

3.美术:我乘小车去上学(涂色)艺术P180公共汽车

4.健康:自己穿衣真能干(新渗透P25)

第二周(3月4日——3月8日妈妈)

1.音乐:好妈妈(歌曲)

2.语言:妈妈(儿歌)

3.社会:妈妈真爱我(和综合:妈妈,节日快乐!合并)

4.数学:送妈妈礼物(宝宝送物品改编)

5.美术:妈妈的头发(绘画)

第三周(3月11日——3月15日我们一家人)

1.科学:我从哪里来(网上)

2.健康:笑脸娃和哭脸娃

3.美术:爸爸的领带(撕贴)

4.综合:我的家(有个儿歌)

5.音乐:扶爷爷奶奶走路(律动)

第四周(3月18日——3月22日我)

1.数学:比高矮(匹配)

2.社会:我的属相

3.美术:这是我(绘画)

4.音乐:表情歌(歌曲)

5.语言:小猴请客(故事)

三、环境与资源

1.及时调整班级活动室的环境,游戏环境、主题环境根据主题内容进行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2.家庭生活和家长是节日性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结合三八节,请妈妈来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共度三八妇女节,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请家长配合收集在新年里的一些活动照片等,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过新年的情景。

4.本主题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家庭生活的丰富资源,如家庭成员的照片、家庭生活记录性的照片、幼儿本人的成长记录影像或文字记录等。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家长和孩子互动性亲子活动,如家长和孩子共同翻阅有关家庭生活情景记录的相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和趣事;家长和孩子共同翻阅有关孩子成长记录的相片,同时向孩子讲述当时自己养育孩子的辛苦和乐趣等。

5.主题环境的创设应体现一家人的情与爱,本班级幼儿及其家人的相片和有关体现动物亲情的图片是重要的资源,可在收集的过程中与幼儿共同布置“快乐家园”等。

四、指导要点

1.家庭,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家是最小的社会细胞。人从认识家开始认识社会,从认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开始认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亲情,是人的社会情感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重要的社会情感的基础: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有助于发展对他人的爱(即爱人);对家庭的爱,有助于产生和发展对家乡、对祖国的爱。亲情同时也是一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重要基础。

2.在语言区域游戏角,各班根据情况请家长配合带来一些自制的小图书,如“我们家的故事”“我的故事”等,引导幼儿懂得“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亲情是天然的,但这种亲情要发展为对父母深厚的爱,是需要建立再感知和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对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主题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感知、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自己要爱父母,并能用相应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

3.家庭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是亲密的教育伙伴,教师要给予高度的关注,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各班创设家长园地,并且在家长园地中投放相应的宣传材料、育儿心得等,让家长及时了解本主题的相关内容、目标等。

4.教师要注意到本主题有关活动可能给个别幼儿(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或幼儿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家庭等)带来的消极的影响,应针对有关情况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五、游戏活动建议

主题二

春天真美丽(4周)

第5-8周(2013年3月25日—2012年4月19日)

一、目标

1.关注自己身边的春景,初步感受春天花草、动植物的变化,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亲近和喜爱大自然。

3.学习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积极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4.能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并能仿编诗歌中的一个部分。

5.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能进行5以内实物卡、点卡匹配,能按底板进行1~5的排序。

6.用歌声、律动等活动形式初步表现音乐的跳跃、连贯等不同特点。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五周(3月25日—3月29日春天来了)

1.科学:春天来了

2.语言:迎春花(儿歌)

3.音乐:春天(歌曲)

4.健康:他为什么肚子疼(新渗透领域P23)

5.美术:迎春花(手工)

第六周(4月1日—4月5日春天的花)

1.美术:桃花开了(手指点画)

2.音乐:蝴蝶花(欣赏)

3.语言:花路(故事)

4.数学:蝴蝶找花

5.社会:花宝宝笑了(新渗透式领域P155,,08版)

第七周(4月8日—4月12日春天的动物)

1.语言:毛毛虫(故事)

2.美术:小蜗牛出来了(泥工)

3.科学:小鸡和小鸭

4.音乐:小鸡出壳(律动)

5.健康:逛动物园(新渗透P35)

第八周(4月15—4月19日春天的活动)

1.数学:小动物运动会

2.社会:青青小草(新渗透P157)

3.语言:放风筝(故事新渗透P98)

4.音乐:小兔和狼(打击乐)

5.美术:美丽的风筝(涂色)

三、环境与资源

1.幼儿身边(幼儿园内外、社区等)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界(动物、植物)充满生机的变化与特征,是本主题教育、教学活动最为重要和丰富的资源:绿莹莹的草地,枝头的嫩芽,含苞欲放的花朵,飞舞的彩蝶,毛茸茸的小鸡、小鸭,呢喃的小鸟,暖暖的阳光……都是春的信息。

2.班级活动室环境的创设应体现春天的特色,色彩应清新、明快;自然角应提供活的、正在成长中的春季的植物和动物,并且要方便幼儿的观察和触摸。

四、指导要点

1.对小班幼儿而言,“春天”这一主题的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关于春天的各种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特有的美丽景象,在此基础上,对春天产生一种积极的、美好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在本主题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这种情绪、情感的诱导和启发。

2.在这个主题中,大自然是一位最神奇的“教师”,幼儿只有置身春天的自然景物中,才能真切感知春天,才能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幼儿带出活动室,带出幼儿园,到大自然去,让大自然做主题教育活动的“活动室”,让幼儿感知、触摸、春天,与春天互动。教师应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带到春天的美好景象中。

3.在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言行如果能充分体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知和体验的机会,是有助于幼儿对春天的感知和体验的。

4.教师应注意为幼儿提供表现、表达他们有关春天的感知和体验的机会,并积极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表现、表达这种感知和体验,如身体的、图画的、色彩的、语言的、歌声的、旋律的等等。

5.春天也是传染病多发季节,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生活护理,注意了解和控制传染病源,保护幼儿的健康。

五、游戏活动建议

主题三

六个好宝贝(4周)

第9—12周(2012年4月2日—2012年4月27日)

一、目标

1.能感知自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大胆展示自己。

2.知道自己已有六个好宝贝:眼、耳、鼻、手、口、脚,知道它们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3.平时能主动的运用自己的“宝贝”感知事物,做自己能做的事。

4.能听声音辨别5个以内的实物。能尝试用添1或者去1的方法将“不一样的数”变成“一样的数”。进一步感受不同图形的特征。

5.为歌曲和律动想出替换歌词或动作,并进行表现。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九周(4月22日——4月26日)眼睛

语言:调皮的小老鼠

科学:亮眼睛

社会:妈妈的眼睛(教师参考P86)

美术:小娃娃要睡觉(手工)

音乐:找小猫

第十周(4月29日——5月3日)耳朵

语言:小青蛙听故事

健康:会听声音的耳朵(渗透P13)

美术:小动物的耳朵(网上)

音乐:听听什么乐器在唱歌

数学:听一听,数一数(听声音辨别5以内数量)

第十一周(5月6日——5月10日)鼻子嘴巴

科学:小鼻子真灵

美术:美丽的手帕

社会:大家吃,真快乐(社会小书P55)

语言:翘翘的鼻子用处多(网上)铃儿在说话(儿歌)(P110教师参考)

音乐:甜嘴巴(网上)

第十二周(5月13日——5月17日)小手

健康:干净小手人人爱(渗透上P17)

音乐:巧巧手(教师参考P263)

语言:小小手(教师参考P94)

数学:伸手指(科学小书P117)(感知复习5以内的数)

美术:我的手掌树

三、环境与资源

1.在班级设置一些区角,投放老师自己制作的感官操作材料和玩具,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摆弄这些材料和玩具的机会。

2.师幼共同布置班级活动室,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活动室的主人。

3.为幼儿提供他们可以多种方式自由表达自己意愿的空间,建议家长在家中也为幼儿提供这样的空间和设施。

4.家长应支持、鼓励幼儿独立自主的愿望、行为,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体验

四、指导要点

本主题设计的主要意图是积极的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体验到自己是环境、活动的主人,自己有能力认识事物,甚至改变某些事物。

1.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为每一位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2.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特点和个体需要,努力为每一位幼儿创设适应于他自己发展的条件。

3.对小班幼儿而言,感官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感官知觉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能让幼儿初步体验自己是有能力去认识事物的。

4.本主题的目标不仅靠几项集体教育活动就能完成的,更多的是要依靠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渗透和教育环境的创设,同时,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极为重要。

五、游戏活动建议

主题六

夏天真快乐(5周)

第13—17周(2013年5月20日—2013年6月21日)

一、目标

1.体验夏季生活的乐趣,喜欢夏季的生活与活动。

2.感知夏季的主要特征:天气热,多雨等,认识一些夏季常见的瓜果。3.积极参与探索性活动,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

4.知道夏季卫生常识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5.能理解长短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玩水果接龙游戏。

6.用动作表现乐曲的不同速度与力度,初步感知3/4拍歌曲的节奏特点;能创编歌词,通过问答接唱的形式体验夏天的快乐。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十三周(5月20日——5月24日)夏天到

1.综合:夏天

2.音乐:夏天到(歌曲)

3.科学:云朵飘飘(渗透P45)

4.语言:下雨的时候

5.美术:太阳过节(绘画)

第十四周(5月27日——5月31日)六一节

1.社会:小朋友的节日

2.音乐:六一儿童节(歌曲)

3.美术:节日的布置

4.数学:小熊看戏(序数)

5.语言:六一到(儿歌)(网络)

第十五周(6月3日——6月7日)夏天的饮食

1.健康:干净食物人人爱

2.科学:好吃的西瓜

3.音乐:水果碰碰碰(律动)

4.语言:大西瓜

5.美术:西瓜(绘画)

第十六周(6月10日——6月14日)夏天的活动

1.数学:走迷宫(空间)

2.音乐:洗手帕(律动)

3.语言:夏天趣闻(网络)

4.美术:小花伞(涂色)

5.社会:夏天(网络)

第十七周(6月10日——6月14日)升中班

1.综合:快快乐乐过暑假

2.健康:笑脸娃娃哭脸娃娃

3.语言:胖熊吹气球(故事)

4.音乐:我是好宝宝(网络)

5.美术:请客人吃点心(泥工)

三、环境与资源

1.引导幼儿参与班级节日环境的布置,共同装饰打扮活动区。

2.利用幼儿常见的夏季植物、瓜果、蔬菜(如水乡的水生作物:稻等)

和自然现象(如雷、雨等);夏季人们的生活、活动的特点以及本地区夏季儿童的游戏。

3.夏季幼儿的衣着比较少,身体容易受伤,活动室内外要格外注意为幼儿提供足够而安全的活动空间。活动室环境尽可能以冷色调为主,色彩不宜过多,给人以清爽之感。

4.教师应该根据本园、本班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幼儿户外活动场所(晨练、做操区域)和室内游戏场所(各游戏区域)做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设置在阴凉、通风处。

四、指导要点

1.主题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发现、感知夏季和体验夏季生活的乐趣,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要有助于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快乐只有来自活动过程而不仅仅是活动的外在形式,才能是一种真正的快乐。

2.围绕主题真正实施教育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渗透。老师要有主题目标的意识,机智地发现、捕捉计划之外的教育资源,生成教育活动。

五、区域活动建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