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护理学专业转入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荆楚理工学院转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

课程编号:B1311001K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104

学分数:8

一、考试对象

本科护理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系统解剖学》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知识的把握程度。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学校统考、闭卷、实验考核、理论笔试。

2、记分方式:实验理论均为百分制,满分为100分;最终按平时:实验:笔试=20:30:50折合

3、考试时间:笔试100分钟、实验考核两项均在学期末进行

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客观性的题目约占60%。

5、笔试题目类型

(1)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空格的横线上。)

(4)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如果有错误必须改正。)

(5)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问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根据实际课程的不同可作适当调整。

四、考试内容、要求及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

(一) 绪论

1.了解解剖学的分科和学科发展简史。

2.掌握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3.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人轴与面。

4.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二)运动系统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15分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了解不同年龄骨的理化特性。

3.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4.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关节的辅助结构。

5.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熟悉各部椎骨的特征。

6.了解肋骨的形态结构。熟悉胸骨的形态结构。

7.掌握椎间盘位置与结构,了解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8.熟悉脊柱的整体观,了解脊柱的运动。

9.熟悉骨性胸廓组成和形态,了解肋的连结。

10.掌握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11.了解下颌骨的形态结构。了解颅底内面、外面形态,颅盖内面、外面和颅侧面的形态。

12.熟悉眶和骨性鼻腔的形态和毗邻,掌握鼻旁窦的名称。

13.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

14.熟悉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5.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排列,熟悉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形态结构,掌握腕骨的排列,了解手骨的分部。

16.了解上肢带骨连结的类型和结构。

17.掌握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8.了解前臂骨连结、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9.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排列,熟悉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了解足骨的分部、距骨和跟骨的形态。

20.了解髋骨与骶骨间的连结及耻骨联合的结构特点。

21.掌握女性骨盆的特点。

22.掌握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3.了解小腿骨间连结的特点及跗骨间关节的构造和功能。

24.了解足弓的组成和形态功能。

25.了解肌的分类、肌的形态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

26.熟悉肌的辅助结构。

27.熟悉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和竖脊肌的作用。

28.熟悉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作用。

29.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0.掌握腹肌的分群、形态、位置和作用。

31.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内容,了解腹直肌鞘、白线的结构特点,熟悉腹股沟韧带的形成。

32.了解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颊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3.熟悉咬肌、颞肌的位置和作用。

34.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5.了解颈阔肌、舌骨上肌、舌骨下肌和颈深肌群的位置和形态。

36.了解上肢肌和下肢肌分部、分群、分层、排列和作用。

37.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38.了解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肱肌位置。

39.掌握髂腰肌、臀大肌、梨状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40.了解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和小腿肌前群、外侧群及后群深层肌的位置。

41.了解常用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三)消化系统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15分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了解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3.熟悉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层的变化特点。

4.了解口腔的界限和分部,熟悉活体口腔所见的解剖学结构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