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舞蹈教案

小学舞蹈教案
小学舞蹈教案

四年级舞蹈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舞蹈课学习,孩子们对舞蹈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四年级的孩子们好奇心和积极性都还是比较高,但男生的协调性相对女生来说要弱很多。在舞蹈课教学的环节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本期学习目标: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结合了西师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与五年级下的相关内容,主要为傣族,普米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舞蹈学习,舞蹈的伴奏音乐为音乐教材的歌曲,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特点的同时,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特点。并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能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小跳与舞蹈中的方位2课时

新授课2节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学习正步位跳以及舞蹈的八个方位。教学重难点:小跳起跳准备动作,空中绷脚状态的保持,以及落地的规范要求。教学措施与方法:使用示范法,讲解法,分组表演等方法。

小姑娘小花伞(傣族)6课时

新授课5节练习,创编课1节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舞蹈的魅力,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感情;让孩子们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掌握傣族音乐的特点;通过舞蹈学习,准确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韵律与舞蹈风格,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傣族舞的四个基本手位(傣族一位手,旁一位手,侧一位手,后一位手),孔雀舞的三个手型(孔雀头,孔雀爪,孔雀掌),傣族舞蹈的三个基本动律。

教学措施与方法:使用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方法。

弯脚舞蹈歌(普米族)3课时

新授课2节复习课1节

学习目标:感受云南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的文化感情,并快乐的舞蹈。增强孩子们下肢的灵活度与协调性,感受普米族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普米族舞蹈动作多为下肢运动,幅度小但速度频率快。

教学措施与方法: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方法。

敲手鼓的小巴郎(维吾尔族)6课时

新授课5节练习,创编课1节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舞蹈的魅力,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感情;让孩子们认识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掌握维吾尔族音乐多用切分音、符点节奏,弱拍处常给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通过舞蹈学习,准确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韵律,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掌握昂首、挺胸、直腰的体态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教学措施与方法: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 第一课时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坐、力、行的标准 教学目标: 1、掌握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 2、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身体姿态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站立姿势。 3、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让她们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 1、课堂常规。 2、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及材料 教学过程 一、身体的基本姿态: 立姿的练习: 要求:脚后跟、小腿及臀部触及墙壁,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 要求:嘴自然闭合,上下牙咬合,眼睑自然张开,目光直视(即目光与面部垂直,从而使眼球保持在眼眶正中),面部表情平静。挺胸、收小腹,腰部、颈部挺直,臀部略突出,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两臂自然下伸,手略成弧形,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直。两腿并拢,脚跟靠拢,两脚的夹角约为 1 5—20 度,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双脚略微分开或成“丁” 字步,两脚均匀着地,双肩自然下垂或双手体前交叉。 二、站姿的控制练习: 1. 靠墙练习 此练习借助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保持头部、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线上的良好习惯。 2. 分腿立 两腿在小八字立的基础上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肘微向前扣。此练习主要训练臀、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夹臀与收腹协同紧张。 3. 单腿立 在正确的立姿的基础上,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贴与支撑腿,双手叉腰,上体微微向侧转。 三、教师讲解示范,逐个改正动作。 要求:在立正的基础上,双腿夹紧,收腹,挺胸立腰,立背紧臀,双肩后张下沉,下颌略回收,头向上顶,脚跟、腿、臀、肩胛骨和头紧靠墙。调整: 第二课时地面素质练习:上身练习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让她们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社团教案

舞蹈练习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 第一课时(2014.9.17): 教学内容:地面前压旁压腿、肩的开度训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员能够初步的做到身体直立。 2.通过基本功的练习,使学员能够初步学会基本的压腿背脊的练习方法,重点是腰部的练习要加强。 3.通过组合的学习,训练孩子的体态和柔软度,以及协调性的练习,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内容安排: 一、基本功练习: 压肩:1.可将双臂放在把杆上,伸直手臂,双腿打开,向下压肩。注意手臂要伸直。2.手放在墙上,手掌按住墙面,用身体去贴墙,双脚打开,手臂伸直。

压前腿:双腿放在把杆伸直,蹦脚或勾脚,下巴磕对脚尖用腹部贴大腿。 压旁腿:面对把杆将一条腿放在旁边双腿伸直脚尖向外,蹦脚或勾脚,侧压眼睛向上看。注意不要关胯。 二、教授《流浪猫之歌》舞蹈动作。 第二课时(2014.9.24): 教学内容:胸腰和腹肌的训练、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对孩子的收紧度及上课的规范性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2.加强基本功部分的训练,着重加强腰部的训练。 内容安排: 一、“胸腰”和腹肌的动作要领 预备姿势:舞蹈演员身体直立,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胸腰动作始自头部,先向上方拎上去,好似有人在上面牵着,将颈椎、胸椎一节节拉开,而后向远、向后方伸展,肩胛骨向内夹,胸椎向上顶,最终面部及胸口朝向上方,呈现女性极富表现力的胸腰姿态:

少年宫舞蹈教学计划

少年宫舞蹈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理念: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教学设计特色: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舞蹈教学计划与内容: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基本功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与古典舞声韵训练。 6.根据学生训练编排舞蹈组合与元旦晚会开场舞的编排. 学情分析: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中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通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况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4.通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 教学重点: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舞蹈教案1级

尊敬的老师们: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华彩舞蹈考级”文字教材将通过下载的方式传递给老师们,节省纸张就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子孙万代!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师舞堂对您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 1、光阴(3/4节奏练习) 2、玩娃娃(压腿练习) 3、小雨点(勾绷脚练习) 4、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 5、小星星洗澡(手位练习) 6、蜗牛(胯的练习) 7、小秘密(柔韧练习) 8、小铃铛(脚位练习) 9、一二三(手指练习)

10、玩具熊(再见曲) 一、光阴(3/4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认识三拍子节奏“强弱弱”的特点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对脚盘坐: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膝尽量靠向地面,双手叉腰 b、拍膝盖: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拍膝盖 c、拍手: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拍手 d、拍地: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拍体前的地板 e、摆手: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上身前倾,头微仰,双手胸前平行,五指 张开摆动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对脚盘坐,后背直立 准备音乐:(3/4节奏每小节为3拍,数字标明为第几小节) (1)—(8)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4)拍膝盖4次 (5)—(8)拍手4次 (9)拍地板 (10)双手收回叉腰,后背直立 (11)—(12)重复(9)—(10)动作

(13)摆手 (14)双手掌型,收回胸前,后背直立 (15)双手前平位摊手,手心向上,身体微微前倾(16)双手收回叉腰,后背直立 第二段: (17)—(20)重复(1)—(4)动作 (21)—(24)重复(5)—(8)动作 (25)—(28)重复(9)—(12)动作(29)—(32)重复(13)—(16)动作(33)—(36)重复(9)—(12)动作 结束段: (37)—(40)准备位动作右左晃动4次 4、提示: 通过模仿时钟滴答的流逝,掌握三拍子的节奏与强弱节拍 5、歌词: 光阴在哪里,别玩躲迷迷,我们到处在找你, 你叫答答答,还是滴滴滴,不要只是滴答滴。 你不像空气,又不是游戏,感觉真的好神秘, 宝贝对不起,请不要生气,其实我在你心里。 滴滴滴滴滴,答答答答答,跟着光阴在玩耍, 滴滴滴滴滴,答答答答答,宝贝一天天长大。 昨天是故事,今天就开始,明天有梦来编织,

舞蹈社团计划

舞蹈社团活动计划(2012————2013学年度) 学校:泥河小学 指导老师:付海平汪英

舞蹈社团活动计划 (2012-2013学年度) 训练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本学期我校一如既往的开展了舞蹈社团活动。通过每周一次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尝试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重点排练舞蹈《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活动措施: 舞蹈社团的活动必须与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合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凡参加舞蹈社团的学生,不论水平高低,要保护其积极性,使其认识到兴趣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实施分层指导并采取多种形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感,使潜在的智慧和舞蹈才能得到自由地发展。 培训内容及课次安排: 培训目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在训练内容中,每节课都会穿插基本功训练,之后会选择成品舞蹈进行学习(舞蹈暂定《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地面前压旁压腿、肩的开度训练

第二周:胸腰和腹肌的训练、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第三周:踢腿和力量的练习、勾绷脚练习 第四周:半蹲、全蹲训练 第五周:擦地练习 第六周:脚位训练 第七周:小踢腿训练 第八周:腰组合训练 第九周:踢腿训练 第十周:小跳练习 第十一周:中跳练习 第十二周:呼吸的训练 第十三周:大跳训练 第十四周:平转训练 第十五周:总体训练 第十六周:总结每节课都会教授《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动作进行学习,在学期末保证舞蹈成型。 活动时间:每周三、四下午活动课 活动地点:校舞蹈房 指导老师:付海平汪英 学生名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舞蹈教案模板范文(共5篇)

《学做解放军》 教学目标: 1. 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能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拍的进行表演。 2. 在感受歌曲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依据歌词创编动作。 3. 激发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 活动准备:初步欣赏和感知歌曲、红色五角星头饰若干、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解放军叔叔都有什么本领?(他们是怎样做的?教师引导模仿) 2、游戏“这是小兵”:教师与头戴“军帽”,教师整队并发出口令,与一起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解放军的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出示课件,根据已有经验进行表演1) 教师引导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模仿表演。

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都模仿解放军叔叔做什么动作了?(教师将歌词内容串起来引导按歌曲节奏边说歌词边表演)2) 启发引导表现出歌曲特点: 教师:解放军叔叔面对敌人他们害怕吗?他们很勇敢,我们应该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不怕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怎样表现他们很勇敢呢?(教师引导动作有力来表现解放军的勇敢与威武)2、 创造性表现: 1) 启发进行创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教师:解放军叔叔还用什么武器进行作战?他们怎样做的?(让模仿,并带领根据创编的动作进行完整表演,并引导能动作有力、精神抖擞的表现舞蹈。 2)用不同形式让反复练习:如,个别表演、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练”,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兵们表现得真棒!走,咱们一起到操场上练练吧!(教师带领随音乐出活动室)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教学内容: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教学过程: 一、聆听《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 2.复听乐曲,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3.再次复听,请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动作。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 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中国舞舞蹈教案.doc

中国舞舞蹈教案【篇 一:2016 年秋季中国舞教学教案】 2016 年秋季中国舞教学大纲 ● 什么是中国舞? 中国舞=基本功+民族舞+古典舞+芭蕾基训+舞蹈技术技巧● 中国舞包括? 形体训练,体能训练(软度、力度、平衡、重心、协调性、速度灵 巧性及每一关节、每块肌肉和每条韧带进行的训练)● 中国舞分为? 中国古典舞(分别为四大派别:身韵、敦煌、汉唐、昆舞)和中国 56 个民族民间舞。 ●学习中国舞有什么好处? 鼓励孩子坚持学习舞蹈,不仅提高个人形象气质,陶冶情操,还是 一种文化艺术的传承若干年后,可成为专业特长生,考取好的大学。 即便不作为考大学的专业,长大后,也会气质优雅 ●怎样才能学好中国舞? 不要本末倒置,先学好基本功,跳什么舞都可以! 总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教学方法都不同,但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 过程。所以不同年龄的孩子教学的方式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4 岁孩子(初级班) 3、4 岁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教学重心不在于基本功,而在于对孩 子的启蒙,让他们对舞蹈产生兴趣。不能强制性灌输教学,否则会 适得其反。太小孩子的新鲜感过的也最快,所教舞蹈类别应多样化, 但前提为学好上一个舞蹈。 教学点:1、适当的最简单的舞蹈基本功。 2、主要以活泼欢快的儿童音乐为主,带动孩子想跳的兴趣。 3、舞蹈动作尽量简单简化 5-6 岁孩子(中级班)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经过早期的启蒙后,会更加明确自己喜欢什么对 什么感兴趣,所以在此年龄的孩子便可以多打下一些基础。但孩子 在学习成品舞的时候仍需要有不同的类别,学习中国舞是很枯燥的, 如果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教学教同样类型的舞蹈,小孩子是受不住 这种枯燥他们会觉得无聊。便还是会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完整版)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教案

舞蹈兴趣小组(2012-2013年度) 教案 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手臂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姿态 教学目的: 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手臂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手臂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单一练习: 1.手臂的基本动作 (1)单手基本动作 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推掌 (2)双手配合动作 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 2.手的基本姿态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按托掌。斜托掌、 提襟 组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一、师生问好。 热身活动。 二、讲述手臂在舞蹈中的作用及基本动作。 1.手臂的基本动作 (1)单手基本动作 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推掌 (2)双手配合动作 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 2.手的基本姿态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按托掌。斜托掌、提襟 三、具体训练 1、单一动作练习 2、组合动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 今天所学习的舞蹈手臂基本方法能在课后多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身体各部分协调活动训练 教学目的: 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克服呆板的状态,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一、师生问好。 热身活动。 二、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塑造艺术形象的。如何利用人体这一“工具”,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地传情达意,首先就要进行身体的基础训练——形体训练。 三、头与肩的训练 1、头在舞蹈中可以传达感情,不同的位置可表现不同的情绪。如:低头——思索,歪头——活泼,抬头——盼望,等等,具有独立的表达方式。

小学舞蹈社团的教学计划

小学舞蹈社团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音乐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为切入点,通过规范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使孩子们外在优雅姿态的训练,同时也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传播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孩子们内涵修养,使其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良好气质和高雅风度。 二、社团特点分析: 由于本校学生从小没有接触过舞蹈训练,因此本学期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四、活动目的: 1、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培养孩子的兴

趣、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 2、通过舞蹈组合培养孩子们跳、唱、说的综合能力。 3、通过舞蹈剧目的排练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勇于去感受美、学习美、表现美。 五、具体教学目标: 1. 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2. 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3. 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4. 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5. 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六、活动主要内容: (一):基础训练 (1)、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2)、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2)、把杆训练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难度上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3)、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舞蹈基本理论(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类别 2、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容,如:常用术语等。 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差异大,个别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这是舞蹈的定义。它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二、了解舞蹈的分类 (一)根据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 1、古典舞:①中国古典舞②芭蕾(Ballet) 2、民间舞:①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舞②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 3、现代舞: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包含1.美国流派2.德国流派.) (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 1、独舞 2、双人舞 3、三人舞 4、群舞:(1.塑造群体形象2.营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5、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三、了解舞蹈基训常识 (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 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1~8点)。

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二)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中进行的。 四、小结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计划结尾(最新版)

编号:YB-JH-0825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计划结尾 (最新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计划结尾(最新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 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 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一批老队员,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同一标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我结合我们舞蹈对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一.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理解其精髓,掌握和具有中国古典舞规范,扎实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能力。通过把上擦地组合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完成完美的动作和要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总体符合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二.教学对象 职业中学舞蹈专业一年级学生(有一到两年的舞蹈训练基础)。三.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上擦地组合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脚背,和腿部的软开度的加强,和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 2.擦地时脚的动作完满和控制 3.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二)教学难点:动作过程中注意身体保持直立,从脚往上肌肉的收紧。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舞蹈基训服 (二)老师准备:钢琴伴奏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新课内容 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作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练在今后的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基本素质练习 (1)压脚背练习:音乐节奏3/4拍,学生地面横排插空对齐,脚背绷直跪下,脚腕并拢准备,双手平放膝盖前,音乐响起,胯部抬起,膝盖伸直。做8x8拍。教学要求:脚腕并拢。 (2)压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地面右脚在前竖叉准备。a 向前压8x8拍,前4x8双手扶地,后4x8双手变三位手。b向后压8x8拍,前4x8拍双手扶地,后4x8拍左手扶地,右手三位手。c变横叉4x8拍,身体往前趴。然后变反面。教学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直,上身直立,不能掀胯,节奏要准确。 (3)踢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前、旁、后,各4x8拍,反面一样。要求:脚背带动,快起慢落。 2.把上擦地组合 (1)教师完整示范:钢琴伴奏准备2/4拍。双手扶把,一位站好准备。动作过程:a右脚由脚后跟带动向前擦出,脚尖点地整条腿

舞蹈课教案1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准备活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中间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扶把练习 1、擦地 2、小踢腿 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课堂反思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活动教材:自己准备

舞蹈课教案2 舞蹈中的呼吸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 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训练步骤: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2.训练学生: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二、反思 今天学习的只是对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反复练习,

舞蹈社团活动方案.doc

活动方案

本学期舞蹈社团秉承“快乐音乐,魅力舞台,有你有我”的宗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从而达到了培养创新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舞蹈社团给学生一片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天空。 一、活动概况 社团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循序渐进式安排。丰富的社团活动打造了舞蹈社团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在十多节课的形体练习活动中社员们能积极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和计划,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用身心去感受音乐形象,吸收音乐形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陶冶了情操。 二.社团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 1.活动组织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发现社团的活动组织还不是很完备,还不是很协调,在组织活动时,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延时。2.协调工作 由于社团是由两个年级的同学组成的,在方方面面差别很大,要针对不同学生特别是个别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在开展社团内部活动中,社员的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经常收不住。这是今后重点需要克服与突破的。 三.社团活动所取得的效果:

1.增进了同学们对音乐的交流 同学们通过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增强了自己的才艺,再者通过学习舞蹈,对音乐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我社建设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2.增进了我们社内社员之间的友情和凝聚力 经过我社开展的一系列音乐类活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并良好发展友情,也使我们社团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促进了我社以后组织其他活动的协调力。 3.锻炼了社团干事们的工作能力 我社的骨干同学们通过在这一个学期开展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交流和实干能力,基本解决了其中所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团队工作经验,也对以后开展其他活动拥有了更多的信心。四.今后的打算和展望 1.增加活动的多样性: 过去的一个学期我社团主要以基本功为主,今后将向其他不同方面发展。 2.增强社团成员间的交流: 计划在未来时间里增加社团活动内容和个人展示,并且更大程度地利用网络资源,以加强会员间交流,使社团更加活跃。

少年宫舞蹈教案

1压腿(一) 一师生问好 二师:学习舞蹈先从基本功练起 三教学过程: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腿(二) 一师生问好 二师:学习舞蹈先从基本功练起 三教学过程: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

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3压肩(一)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压腿 三教学过程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4压肩(二)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压腿 三教学过程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5推脚背组合 一师生问好

舞蹈课教案

舞蹈课教案 教学内容:基本功训练 教学目标: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使她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她们快乐地健康成长。与成品舞蹈相比,基本功训练相对趣味性差,难以提起幼儿训练的兴趣。因此,进行舞蹈感觉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仅设计了部分简单的基本功训练。下学期,体操训练要求有规定动作,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孩子训练基本功的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基本功训练的措施。 活动过程 与舞蹈表演比起来基本功的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孩子们对基本功训练不感兴趣,那么练习的效果就会很差,为了孩子们能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好的训练效果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入门”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一、踢腿练习 我在两个柱子之间连了一根皮筋,先把高度调到很低让孩子们用脚踢,慢慢的把高度提升,看看哪个孩子能踢得着,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抢着练习,而且不会厌倦,老师不用强制他们也会练习的很起劲,不几天的时间他们就把腿部的筋拉开,腿踢得很直很高。 二、打虎跳 打虎跳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两只脚要脱离地面,从空中打过,完全用手部的力量支撑整个身体,而且要求也很严格,腿要直身体要正,孩子们一点自信也没有,哪怕我保护他们让他们一个个翻他们还是不敢,原来他们是害怕,于是我也故不了年龄的问题,给他们做示范,告诉他们老师能做到你们就能做的比老师做的更好,终于几个大胆的能完成动作,但不是很规范,我还是利用皮筋让孩子们感受腿从空中过物,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都能独立的完成虎跳这一动作 三、前桥 前桥是孩子们很喜欢但是难度非常大的基本功,孩子们的心里想做却又害怕,我采用单个训练的方法,让每个孩子先学会这个动作,知道怎样保护自己,让她们在练习的时候不会受伤,然后再调动他们练习的兴趣,利用皮筋让他们练习过桥。 四、压腿组合

舞蹈社团教案2017

2017学年舞蹈社团活动教案 第一课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 教学目标: 1.掌握身体站立的正确姿态。 2.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身体姿态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站立姿势。 3.通过身体动作训练,让学生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站姿。 教学难点: 站姿的控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讲解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 立姿的练习要求:脚后跟、小腿及臀部触及墙壁,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嘴自然闭合,上下牙咬合,眼睑自然张开,目光直视(即目光与面部垂直,从而使眼球保持在眼眶正中),面部表情平静。挺胸、收小腹,腰部、颈部挺直,臀部略突出,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两臂自然下伸,手略成弧形,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直。两腿并拢,脚跟靠拢,两脚的夹角约为15—20度,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双脚略微分开或成“丁”字步,两脚均匀着地,双肩自然下垂或双手体前交叉。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欣赏舞蹈《夏日里的滴滴调》。 1.播放《夏日里的滴滴调》舞蹈视频。 学生谈感受:舞蹈欢快、活泼。 2.师生交谈。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3.学生模仿1-2个舞蹈动作。 三、舞蹈队的要求。 1.学生自由交谈舞蹈艺术的意义。 2.介绍舞蹈队的具体要求。 3.宣布本学期的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站姿的控制练习: 1.靠墙练习

此练习借助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保持头部、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线上的良好习惯。 2.分腿立 两腿在小八字立的基础上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肘微向前扣。此练习主要训练臀、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夹臀与收腹协同紧张。 3.单腿立 在正确的立姿的基础上,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贴与支撑腿,双手叉腰,上体微微向侧转。 4.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逐个纠正动作。 要求:在立正的基础上,双腿夹紧,收腹,挺胸立腰,立背紧臀,双肩后张下沉,下颌略回收,头向上顶,脚跟、腿、臀、肩胛骨和头紧靠墙。 五、课堂小结。

小学舞蹈教案

四年级舞蹈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舞蹈课学习,孩子们对舞蹈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四年级的孩子们好奇心和积极性都还是比较高,但男生的协调性相对女生来说要弱很多。在舞蹈课教学的环节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本期学习目标: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结合了西师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与五年级下的相关内容,主要为傣族,普米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舞蹈学习,舞蹈的伴奏音乐为音乐教材的歌曲,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特点的同时,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特点。并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能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小跳与舞蹈中的方位2课时 新授课2节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学习正步位跳以及舞蹈的八个方位。教学重难点:小跳起跳准备动作,空中绷脚状态的保持,以及落地的规范要求。教学措施与方法:使用示范法,讲解法,分组表演等方法。 小姑娘小花伞(傣族)6课时 新授课5节练习,创编课1节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舞蹈的魅力,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感情;让孩子们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掌握傣族音乐的特点;通过舞蹈学习,准确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韵律与舞蹈风格,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傣族舞的四个基本手位(傣族一位手,旁一位手,侧一位手,后一位手),孔雀舞的三个手型(孔雀头,孔雀爪,孔雀掌),傣族舞蹈的三个基本动律。 教学措施与方法:使用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方法。 弯脚舞蹈歌(普米族)3课时

新授课2节复习课1节 学习目标:感受云南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的文化感情,并快乐的舞蹈。增强孩子们下肢的灵活度与协调性,感受普米族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普米族舞蹈动作多为下肢运动,幅度小但速度频率快。 教学措施与方法: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方法。 敲手鼓的小巴郎(维吾尔族)6课时 新授课5节练习,创编课1节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舞蹈的魅力,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感情;让孩子们认识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掌握维吾尔族音乐多用切分音、符点节奏,弱拍处常给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通过舞蹈学习,准确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韵律,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掌握昂首、挺胸、直腰的体态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教学措施与方法: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计划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计划 热水小学李景媛 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一批老队员,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同一标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结合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 三、训练步骤 1、经过选拔组建舞蹈小队,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4、舞蹈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唿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四、基本功训练内容 手、头颈、胯、胸肩、腰、腿等地面部分的练习:坐姿、勾绷脚、腿的外开、肩和头部的练习、后背挺直的练习、伸腿练习、压腿练习、胯膝屈伸、踢腿组合、背肌和腰肌的练习、腹肌的练习。腿的练习:前压腿、旁压腿、吸腿、压胯。身体协调训练:腰组合、头肩组合、手臂动作配合、步伐训练。活动后重点排练六一节目。 五、训练时间 每周二、四 六、编排成品舞蹈为六一联欢做准备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教案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教案

舞蹈兴趣小组(2012-2013年度) 教案 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手臂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姿态 教学目的: 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手臂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手臂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单一练习: 1.手臂的基本动作 (1)单手基本动作 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推掌 (2)双手配合动作 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 2.手的基本姿态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按托掌。斜托掌、 提襟 组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一、师生问好。 热身活动。 二、讲述手臂在舞蹈中的作用及基本动作。 1.手臂的基本动作 (1)单手基本动作 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推掌 (2)双手配合动作 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 2.手的基本姿态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按托掌。斜托掌、提襟 三、具体训练 1、单一动作练习 2、组合动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 今天所学习的舞蹈手臂基本方法能在课后多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身体各部分协调活动训练 教学目的: 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克服呆板的状态,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一、师生问好。 热身活动。 二、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塑造艺术形象的。如何利用人体这一“工具”,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地传情达意,首先就要进行身体的基础训练——形体训练。 三、头与肩的训练 1、头在舞蹈中可以传达感情,不同的位置可表现不同的情绪。如:低头——思索,歪头——活泼,抬头——盼望,等等,具有独立的表达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