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视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颈源性视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颈源性视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颈源性视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一、概述

颈源性视力障碍,又称颈性视力障碍。是指由于颈椎的解剖位置/解剖结构异常、颈髓以及颈椎周围组织疾病而引起的临床上以阵发性短暂失明、阵发性复视,或视力减弱、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花闪彩等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约有80%-95%的患者同时伴有颈性头昏头晕;多数伴有颈椎病症状,只要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几乎100%的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症状和体征。

二、临床表现

1、阵发性失明:病人一般多在回头等左右转动颈椎时突然出现失明或视力减弱,常在十几秒至几分钟内恢复。

2、阵发性复视:患者两眼视物出现双影(重影),单眼物则往往减轻或消失,一般晨起症状较轻,白天较重。

3、阵发性视力减弱、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花闪彩,或飞蚊症;

4、假性近视;

5、颈椎病的相应临床症状:如颈僵、颈痛、肩胛背酸胀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等;

6、多数患者伴有头昏、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

7、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多有钩椎关节增生,上关节突前移或增生、椎间孔缩小、环枢关节紊乱或半脱位、椎动脉钩环、颈椎生理曲改变、脊突偏歪等相关改变。

三、发病原理

颈源性视力障碍的发生原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早在1980年,山东省威海市颈椎病研究所潘之清教授就提出了视力障碍是由大脑枕叶缺血造成,即皮层性视觉障碍。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部分病人已经过ECT的检查得到证实。

我们在日常的颈腰痛专科工作中,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当中合并有视力障碍的以椎动脉型颈椎病最为多见;其它类型的颈椎病出现视力障碍的比例相对较少。但一些临床不多见的颈肋、椎动脉环等改变的发生,则出现视力障碍的比例很高,有学者统计高达60%以上。因此,综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由于颈椎所发生的钩椎关节增生,上关节突前移或增生、椎间孔缩小、环枢关节紊乱或半脱位、椎动脉钩环、颈椎生理曲改变、脊突偏歪等改变,以及椎旁软组织损伤、病变等影响,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供血不足和缺血,从而出现颈源性视力障碍。如下图:

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机理图示

颈椎所发生的钩椎关节增生,上关节突前移或增生、椎间孔缩小、环枢关节紊乱或半脱位、椎动脉钩环、颈椎生理曲改变、脊突偏歪

椎旁软组织损伤、病变等

压迫或刺激椎动脉

刺激颈旁交感神经,导致椎动痉挛、收缩;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四、诊断思路

视力障碍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当患者以阵发性短暂失明、阵发性复视,或视力减弱、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花闪彩等症状为主诉前来就诊时,医生首先应对患者进行眼科的相关检查,有条件者还应进一步做颅内CT或MRI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眼科疾病或颅内疾病。当排除后,应进一步做颈椎的体格检查和颈椎影像学检查,有条件者应做ECT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如患者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ECT检查符合颈性视力障碍的条件,则可诊断为颈源性视力障碍。

五、康复治疗

1、手法整复:手法整复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医生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颈椎影像学改变,辨证施治,采取不同的手法来治疗。下面向大家介绍两种手法整复方法:

(1)潘氏拔伸钳式复位法:此法是著名颈椎病专家、山东威海市颈椎病研究所所长潘之清教授经20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主要适用于椎体移位、环枢关节半脱位等改变。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明确诊断并结合X线所见,确定棘突(与横突同步,故亦可触横突)移位方向。医者站在棘突偏歪同侧,一手臂与胸部挟抱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直对准偏歪之棘突,同手其他四指置于反方向,对颈椎形成钳式挟压。将患者头提伸,在椎间隙充分张开之瞬间,形成钳

式之手迅速巧妙的猛然对压。此时拇指能感到棘突向对侧滑动,有的病人可听到响声(但不必追求有响声)。施术完毕,再复查病人偏歪之棘突是否矫正。如已矫正继续作肌肉松解手法。例如病人C2棘突左偏,则医者站在病人左后侧,左手臂与左胸挟抱病人头部,右手拇指置于C2棘突左侧,另四指置于C2以下之右侧;如病人C2向右偏,则医者站在病人右后侧,只是左手用力方向相反。

(2)傅氏卧位拔伸旋转复位法:此法是我们在学习国内外各家手法之长,结合多年临床工作总结而成的,主要适应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侧弯,环枢关节左右旋转移或半脱位,椎间孔变小,以及颈椎多关节紊乱、失稳等改变。具体方法:

患者卧在治疗床上,医者坐在患者的头端,手掌托信患者的颈椎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挟于颈椎两旁,双手交替从颈7向枕后5-8次,以牵拉颈椎和放松椎旁软组织;再根据病人的颈椎影像学改变,对其进行旋转复位。以环枢关节移位为例,若C2棘突向左偏歪,则医者右手托住患者后枕,左手扶住下颌,在拔伸的前提下双手固定患者头部并向左旋转,当转至极限时左手迅速用力下压,此时多数病人可听到响声,但必须注意,医者不可强求有响声。完毕后,检查患者的移位是否得到纠正。如已纠正作2-3分钟左右的颈部软组织放松手法即可。若尚未得到纠正,则待放松肌肉后再行一次整复。患者棘突向右偏歪方法相反。若患者为C3-5节段错位,则将患者的头部向左右倾斜20度左右,其余同上;而患者为C6-7节段错位,则将患者的头部向左右倾斜45度左右进行整复。

眼科检查注意事项

眼科检查注意事项 眼科检查是体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力检查是眼科检查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看黄斑的视功能。一般人认为,视力正常就是指能够看清视力表中的1.5或1.0,而实际上检查视力正常与否的标准是:视力矫正后能否达到标准,即验光配镜后的视力能否达到标准。目前规定: 矫正视力<0.5,属驾车困难; 矫正视力<0.3,为低视力; 矫正视力<0.05,为盲。 实际上,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治疗意义,也就是说患者应该到眼科就诊了。 第二步检查包括眼睑、睫毛、结膜、瞳孔、眼底和眼压等等。这些检查只限医生动手,体检者只要听从指挥即可。但如有下列情况,体检者应该主动告知医生。 1.视力障碍:指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看远(近视)或看近(远视或老视)不清楚;视物形状有改变,变小、变色、变盲、单眼或双眼复视等;视野缩小,眼前有固定或飘动的黑影。 2.感觉异常:眼睛有刺痛、痒、异物感或畏光、流泪,这些症状被统称为眼部刺激征,常见于角膜炎、眼外伤、急性虹膜炎、青光眼等。 3.视力下降:包括一过性视力丧失,视力可在24小时内(通常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正常,常见于视盘水肿(数秒,双眼)、一过性缺血发作(数分钟,单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双眼)、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刺激性黑矇、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癔症、过度疲劳及偏头痛等疾病。无眼痛的突然视力下降,往往由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缺血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疾病引起。白内障、屈光不正、开角型青光眼、慢性视网膜疾病等也会有视力下降,也无眼痛症状。若眼痛的同时,突然视力下降,常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等疾病。 4.全身性疾病:眼睛是全身器官中的一部分,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眼睛病变。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血液病、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维生素缺乏、结节病等。外科方面的颅脑外伤,是最常见的可引起眼睛改变的疾病。其他疾病,如神经系统的脑血管疾病、脱髓鞘病、脊髓退行性疾病,颅脑肿瘤、炎症,精神病,妇产科的妊娠高血压,口腔科、耳鼻喉科疾病,性传播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都可引起眼部病变。

颈源性头痛

“声东击西”的颈源性头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科杨立强倪家骧 1983年,美国医生肖斯塔(Sjaastad)首次报道了颈源性头痛的病例总结和研究结果,并正式提出了颈源性头痛的概念。该概念的提出,是头痛研究领域中的重大进展。由于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头部,而病因却是颈部神经受刺激,所以在临床上有很大的隐蔽性,具有“声东击西”的特点,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 典型病案 患者,女性,67岁,北京某著名大学教授,患有头痛30余年,接受过各种检查和治疗,但无明显效果,也未找到明确病因。最后根据服用抗抑郁药物后头痛略有缓解,被诊断为抑郁症。 近几年患者头痛逐渐加重,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由于长期服用各种止痛药物还导致了胃出血、肝肾功能异常等其他疾病,此时患者已经无法正常生活。

为了解除病痛,患者曾雇佣杀手结束自己生命,幸好被家人发现,避免了一场悲剧。一个偶然的机会,患者到疼痛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排除了抑郁症的诊断,患者十分高兴,但当医生告知患有颈源性头痛,患者将信将疑,因为是第一次听说该病。 经住院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了80%,出院时患者说了一句话:虽然我患的算不上绝症,但给我造成的伤害却一点儿不亚于绝症,是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误诊原因 ?患者被误认为患有抑郁症的原因是,部分医生不了解抗抑郁药物的药理作用。抗抑郁药物除具有抗抑郁作用外,还具有止痛作用。抗抑郁药物不仅可用于头痛治疗,而且在治疗其他顽固性疼痛时,也是常用的辅助止痛药物,能够发挥较好的止痛作用。 因此,当找不到真正病因而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疼痛缓解时,并不能据此诊断为抑郁症。 ?慢性头痛的患者长期在生理心理上忍受病痛的折磨,有时也会出现精神异常,甚至是抑郁症。但此时治疗重点是缓解头痛,而不是精神异常,因为头痛缓解后精神异常也会随之缓解。 ?上述患者长期得不到正确诊断治疗的另一个原因是,临床医生对颈源性头痛这个疾病还很陌生。 颈源性头痛的概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入我国,目前对其真正了解的临床医生并不多。实际上,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在疼痛门诊常见的疾病。 对于慢性顽固性头痛患者,在排除其他颅内器质性疾病后,常规治疗无效时,应该首先考虑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特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年龄多在20~60岁, 但年幼者也不少见, 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少年患者,年龄最小的患者仅7岁。本病以女性多见。 症状患者早期多表现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扩展至前额、颞部、顶部和颈部。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

颈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

颈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指颈部各种病变所引起的眩晕综合征。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颈性眩晕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颈椎不稳,可对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构成机械刺激,激惹颈交感神经使椎动脉血管收缩,造成椎 - 基底动脉缺血而产生眩晕。另外颈椎退变(由于钩椎关节、上关节突以及横突孔的骨质增生或突出的椎间盘)或者急性损伤,导致椎动脉受压变狭窄甚至梗阻,也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造成颈性眩晕。部分患者颈部外伤后也可伴有旋晕,无器质性损害,病理机制可能是交感神经丛炎性刺激所致。以往认为椎动脉狭窄就会引发症状,但临床实践中结扎了一侧的椎动脉,常未引起显著眩晕。推测一般情况下单侧椎动脉结扎后对侧椎动脉常可代偿。当对侧椎动脉代偿不足时,导致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估计眩晕是椎动脉狭窄与局部不稳定刺激了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结果。有研究发现 Luschka’s 关节囊、颈椎小关节、颈椎后纵韧带、颈椎间盘纤维环后部以及椎动脉均有交感神经的分布,一些颈神经通过节后纤维交通支与颈上神经节相连。动物实验显示刺激颈交感神经会产生交感性血管收缩引起脑皮质、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虹膜和耳蜗血流的减少。因此可推测,颈椎不稳引起局部异常的机械性刺激和椎间关节创伤性的炎症刺激影响

了分布于上述 Luschka’s 关节囊、颈椎小关节、颈椎后纵韧带等结构内的交感神经末梢,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颅内血管收缩引起短暂的缺血,表现为眼缺血引起视物模糊,耳蜗缺血引起耳鸣,脑缺血引起头疼头晕。此外,文献报道退变椎间盘可产生一氧化氮(NO)、IL26 和前列腺素 E2 等炎症因子作用于外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中的神经末梢,从而可能引起颈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另外,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压积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清胆固醇升高等内科疾患均可造成血液缓慢,使基底动脉缺氧而诱发眩晕发作。颈脊髓血管畸形、寰椎钩环畸形等其他疾病也可导致眩晕。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分为 4 段,第 1 段为自锁骨下动脉发出进入颈椎横突孔的部分,其后方为 C7横突、C7、C8脊神经的前支、交感神经干和颈下交感神经节;第 2 段为 C6横突孔上升至 C2横突孔下口,此段动脉的内侧紧邻钩椎关节,后外侧为关节突关节,动脉周围有交感神经伴行;第 3 段为 C2横突孔下口到枕骨大孔处,此段弯曲较多,动脉壁上有 Pacin 小体分布,通过椎动脉血压改变反射性调节血管管径,以保证颈部血流量的正常运行;第 4 段即颅内段,两侧椎动脉合并为基底动脉,其上有脑桥支支配前庭神经核及支配迷路的内听动脉。 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是交感型颈椎病。以往颈椎病分类中包括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我院临床实践中真正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极为罕见,一般归纳入交感型颈椎病。它主要由于颈椎存在节段性不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的临床疗效观 黄国志黄稳萍梁东辉史垡登墅匿兰苤查至QQ2生!旦笙鱼鲞笙!塑£鱼也!堕!旦塑塑!堕:丛盟至QQ2:yQ!鱼:丛Q:!治疗颈源性头痛 【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有40例治疗后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源性头痛的产生与颈部的交感神经受激有关,星状神经节阻滞是颈源性头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颈源性头痛 【中图分类号】R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l一8925(2007)05—514一003 Cnnicalemcacyofstellateganglionblockfor56patients呐thcervicogenicheadacheHⅢⅣGGuo叶托4,小伪ⅣG5撕叩i懵LMⅣG Dong一.Iz“i.。D印州胱m矿尺e九曲耽以抽凡,劢巧i嗍丑os础盔,so拓加m拖矗幻盔浼始e邢泓G“僦铲的珏57D282,蕊inⅡ 【Abstract】ObjectiveTo0bserve廿leclinicale伍cacyofstellateganglionblock(sGB)forthethecerVicogenicheadache.Methods0n56patientswithcercvicogenicheadache,SGBwasperf.o加ed锄dmeirtllempeuticoutcomeswereobsen,ed蚰danalyzed.ResllltsExcellentresultswereobtainedin40cases.TheimproVementwassigIlificantaftertlle仃eatrllent(氏0.01).Concl吣ionTherewasacloserelationshipbe铆eenmesyrnpatlleticnen,estimulationand也ecervicogenicheadache.SGBisane仃ectiVe仃eatmentforceⅣicogenicheadache. 【Keywords】Stellateg加glion;Cervicogenicheadache 颈源性头痛主要是由于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 素致使椎动脉及交感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 狭窄、折曲而造成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 症状的症候群。自从Slaastad等介绍颈源性头痛以 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颈源性头痛越来越被 临床所接受,但是直到1990年。术语“颈源性头痛” 才被国际头痛研究会所承认。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颈源性头痛是颈椎的增生 性改变,尤其是钩椎关节病变造成上中段神经根刺 激引起颅表神经疼痛发作【{]。也有学者认为颈源性 头痛多与枕大、枕小神经有关,并且由3节段的病变 所引起【2】。近年随着对颈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 颈源性头痛在头痛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颈源 性头痛是引起头痛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 颈交感神经受激与颈源性头痛关系密切.星状神经 节阻滞对部分颈源性头痛治疗有效【扪。我们应用星 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56例.取得良好的治 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510282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康复科(黄 国志),中医科(梁东辉);518028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黄穗萍)?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0~59 岁(平均45岁)。有落枕史者27例,有颈部外伤史者 19例。病程3个月至20年不等。 二、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源性头痛国际研 究组制定的诊断标准[4】,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病程 不小于6个月;(2)近3个月未经药物治疗;(3)颈椎 X线示颈椎退行性改变。56例患者均有头痛.其中 枕部、枕顶部痛28例,额部痛6例,眼眶痛22例。 眩晕25例,上肢麻痛27例,听力减退18例,视物不 清、复视12例,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25例。56例 患者触诊检查,C:棘突有偏歪现象36例,C:小关节 处压痛32例,C。小关节处压痛23例,C:及C,小关 节处均有压痛18例,16例伴耳后及颞部的放射痛。 排除标准:(1)排除其它类型头痛;(2)通过影像学排 除颈部的肿瘤、骨折脱位等;(3)无神经系统其它疾 病。 三、头痛的程度 滞察 万方数据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简介 病因 眩晕的病因 由眼动、前庭、本体感觉等系统传人外物及自身的动静态方向信息,经中枢神经相应部位整合协调处理后,而达到视线稳定、姿态及空间方位感正常的平衡状态。如其结构或功能受损,则可导致眩晕。 (一)前庭源性疾病 (1)外周性:多由耳部疾病引起,如中耳炎、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又称耳源性眩晕。 (2)中枢性:为前庭中枢段结构病损所致,如脑干、小脑部位的炎症、肿瘤、血管病、颈椎病为老年人眩晕常见病因。 (二)非前庭性疾病 (1)眼源性疾病:急性眼肌麻痹、青光眼、屈光不正、Cogan综合征等。 (2)本体感觉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脊髓背索病损及多发性神经炎等。 (3)其他:躯体各系统病损影响其相关功能亦可表现头昏。因多无旋转感受而称非典型眩晕。 常见疾病: (一)听神经瘤 第Ⅷ对脑神经的这种肿瘤可以导致轻度的、间断的眩晕和单侧的感觉神经听力丧失。其他的表现包括耳鸣,枕骨下疼痛以及脑神经受压所致偏瘫。 (二)良性体位性眩晕 这种疾病是由于半规管中碎片引起的眩晕,随着头部运动持续几分钟。这种类型的眩晕通

常是可以通过控制体位来治疗的。 (三)脑干局部缺血 这种疾病可以产生一种突然的、严重的眩晕,可以是间断的和持续存在的。伴随临床表现包括共济失调、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眼球震颤、眼球向一侧运动障碍。轻偏瘫和感觉障碍也可能出现。 (四)头部创伤 头部外伤后可以出现持续性的眩晕,常伴随有本能的或是体位性的眼球震颤,如果颞骨骨折,可出现听力丧失,伴随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水平下降,行为改变、复视,视物模糊、癫痫发作、运动或感觉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颅内压增高也是可能出现的。 (五)带状疱疹 第Ⅷ对脑神经感染可以突然出现眩晕,伴随面部麻痹、疱疹侵犯耳道可以出现感染侧听力丧失。 (六)迷路炎 内耳感染也可以出现严重的眩晕。眩晕可以持续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或者几年。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进展性的听力丧失和眼球震颤。 (七)梅尼埃病 这种疾病因迷路功能障碍引起突发性的眩晕,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不可预料的周期性发作的严重眩晕和不稳定步态可使患者摔倒。疾病发作时,任何头部和眼部的突然运动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八)晕动病 本病由节律性、移动性运动所引起的以晕厥、恶心、呕吐和头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九)多发性硬化症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及中医认识.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 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 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 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 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 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 二、概念及分类: 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觉,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 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网状结构→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前庭眼动通路:前庭神经核→脑干内侧纵束→各眼球运动核联系:病损时出现眼颤。 前庭小脑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小脑束→脊髓前角:出现共济失调、平衡不稳及肌张力改变。 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脊髓外侧束→脊髓前角 四: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 1. 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 2. 眼球震颤 3. 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4. 平衡不稳,共济失调 5. 眩晕的种类 (1)真性眩晕(周围性、前庭外周性):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 (2)假性眩晕(中枢性、脑性):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 五: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神经系统是人体进行空间定位、维持平衡的重要系统,其功能异常是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庭功能的检查及评价是诊断眩晕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1. 前庭眼动反射:临床上常用的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或视频眼震图(vedionystagmography,VNG)通过客观量化评定前庭眼反射(vestibul

第二章 眼科检查

第二章眼科检查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视力的方法哪项是错误的? A.被检查者在视力表前2m处,若能看清最大字母,其远视力为0.04 B.国际标准视力表远视力检查距离为5m C.Jaeger近视力表近视力检查距离为30 cm D.视力低于0.02,改查指数时,应从5m开始逐渐移近 E.1.0的视标是按1’视角的标准设计的 2.视网膜电图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疾病是 A.视网膜母细胞瘤 B.视乳头水肿 C.交感性眼炎 D.视网膜色素变性 E.球后视神经炎 3.下列哪些检查是不正确的? A.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形态学诊断应选择超声生物显微镜B.黄斑部裂孔检查宜选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C.眶内肿瘤首选CT、X线和超声检查 D.小的眼内磁性异物检查首选MRI检查 E.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选择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X型题】 4.一过性视力丧失常见于 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B.癔症 C.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 D.直立性低血压 E.视锥细胞变性 5.下列哪些视野改变与疾病相符? A.早期青光眼——鼻侧阶梯 B.缺血性视盘病变——扇形缺损,尖端位于生理盲点 C.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阻塞——扇形缺损,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 D.视放射前部损伤——象限盲 E.晚期青光眼——弓形暗点 6.下列关于视觉电生理的选择哪些是正确的? A.对屈光介质混浊病人预测术后视功能时选择视觉诱发电位 B.鉴别伪盲采用闪光视网膜电图 C.判断术后视网膜功能常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D.反映神经节细胞和黄斑功能的是图形视网膜电图 E.评估周边部视网膜功能多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7.关于VEP的应用及特点哪些是正确的? A.判断婴儿和无语言能力儿童的能力 B.继发于脱髓鞘疾患的视神经炎P-100波振幅多为正常而潜伏期延长 C.视神经和视路疾患常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 D.视力低于0.3时,采用图形VEP检查 E.对鉴定伪盲无效 8.下列哪些体征与异常眼底荧光相对应? A.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渗漏 B.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渗漏 C.视网膜色素沉着——荧光遮蔽 D.黄斑部瘢痕——透见荧光E.视网膜新生血管——透见荧光 9.关于眼科检查,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Amsler方格表用于检查黄斑功能 B.阈上值视野检查属于定量检查 C.前房角镜检查见小梁被虹膜根部粘连为房角狭窄 D.动态视野检查的缺点是小的暗点和旁中心暗点发现率低 E.根据矫正视力鉴定盲与低视力 10.下列不属于视功能客观检查的是 A.视力 B.视野 C.眼电图 D.视网膜电图 E.视觉诱发电位 11.视力障碍包括 A.视力下降 B.夜盲 C.复视 D.视野缩小 E.眼前黑影飘动 12.眼无痛性视力下降的有 A.玻璃体积血 B.视网膜病 C.白内障 D.开角型青光眼 E.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3.视力下降而眼底可能正常的有 A.球后视神经炎 B.癔症 C.视盘血管炎 D.弱视 E.Coats病 14.下列可出现向心性视野缩小的病有 A.视网膜色素变性 B.青光眼晚期 C.垂体病 D.球后视神经炎 E.癔症 15.下列可检查出中心暗点的疾病有 A.黄斑部病变 B.球后视神经炎 C.中毒性视神经萎缩 D.有髓神经纤维 E.视网膜色素变性

眩晕鉴别诊断与治疗

眩晕 “头晕”是来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最常见主诉之一。按照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可将“头晕”分为头昏和眩晕两大类。 头昏(Dizziness):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为主症,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多伴有头重、头闷、头胀、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 劳累及紧张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所至。 眩晕(vertigo):自身或周围物体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错觉, 患者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性、颠簸性、摆动性、浮沉、飘移等错觉。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定向倾倒等体征。空间位置觉维持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和本体感觉之间相互协调来完成。当三者传入冲动不一致,特别是两侧前庭系统传入冲动不一致即可产生眩晕。 前庭神经的传导通路:三个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和球囊—内耳前庭神经节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听道—内耳孔入颅—脑桥—前庭神经核的上核、内侧核、外侧核、下核—发出纤维投射至小脑(绒球及小结)、皮质前庭代表区、上部颈髓前角细胞、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等。 解剖上将病变累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内耳孔以前产生的眩晕称为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的77%,而颅内段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约占23%。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①多为旋转性眩晕;②发作时间短(数分、数小时、数天); ③前庭表象: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重,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一致;④眼球震颤:短暂、细速、多为水平旋转性;⑤常伴耳鸣、耳聋。 中枢性眩晕的特点:①平衡障碍为主,眩晕相对较轻;②发作持续时间长;③前庭不协调现象:眩晕程度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不一致,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不一致;④眼球震颤:持续、粗大、垂直、斜动、分离性;⑤常伴头痛、颅神经及脑干病变等症状。 第一节眩晕病人的临床评估 诊断有眩晕症状的患者最重要的步骤是采集一个好的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过敏史、药物史、饮食和吸烟史。 一.症状特点:

眼科常见的10种疾病诊断与治疗

结膜炎 疾病简介 结膜炎占结膜病首位,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易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剌激,也容易受到感染和外伤,但结膜本身也存在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等诸多的天然防御功能,对感染有相当的抵抗能力,对预防和抑制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结膜组织中弥漫分布着各种免疫细胞,如T 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是重要的免疫屏障;正常泪液中也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溶菌酶、乳铁蛋白、分泌型IgA 和补体等,这些物质可清除致病菌,阻止细菌粘附到结膜表面,可限制细菌的繁殖,阻断感染过程。正常情况下结膜囊内可存有细菌,大约90% 的人结膜囊内可分离出细菌,其中35% 的人更可分离出一种以上的细菌,这些正常菌群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60%) ,类白喉杆菌<35%) 和厌氧的座疮丙酸杆菌,这些细菌可通过释放抗生素样物质和代谢产物,减少其他致病菌的侵袭。当致病菌的侵害强于宿主的防御机能或宿主的防御机能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如干眼症,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即可发生感染。 发病原因 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结膜炎症。 2.非感染性以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最常见,外界的理化因素,如光、各种化学物质也可成为致病因素。 疾病分类 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 临床表现 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是各种结膜炎的共同特点,炎症可为单眼或双眼同时/先后发病。1.症状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2. 体征结膜炎的体征是正确诊断各种不同结膜炎的重要依据。 (1)结膜充血:结膜血管充血的特点是愈近穹窿部充血愈明显,而愈靠近角膜缘充血愈轻,血管呈网状分布,色鲜红,可伸入角膜周边形成角膜血管翳,滴用肾上腺素之后充血很快消失。 (2) 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可因结膜炎的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脓性分泌物多见于淋球菌性结膜炎;粘液脓性或卡他性分泌物多见于细菌性或衣原体性结膜炎,常可坚固地粘于睫毛,使晨起眼睑睁开困难;水样分泌物通常见于病毒性结膜炎。 (3) 结膜水肿:结膜炎症致使结膜血管扩张、渗出导致组织水肿,因球结膜及穹隆结膜组织松弛,水肿时隆起明显;而睑结膜与睑板紧密相连,水肿表现不显著。 (4) 结膜下出血:多为点状或小片状,病毒所致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常可伴结膜下出血。

眩晕病的诊断及建设

眩晕的诊治 眩晕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眩晕的发生涉及到内耳前庭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机理复杂,给研究者带来困难,不易取得重要突破。尽管如此,国内外专家经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给广大眩晕患者带来希望。 眩晕的发病情况: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继头痛之后的主诉最多的症状,位居医院门诊的第二位。眩晕症的患病率大约为人群的4.9%,发病率约为1.4%,其中最多见的是周围性眩晕﹝1﹞,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h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多的一种约占所有眩晕症的1/3。BPPV的终生发病率为2.4%,年发病率为0.6%﹝2﹞,按照这个比例率推算,北京人口1500—2000万,每年约有10万人发病,全国按13亿人口计算,每年近800万人发病。 眩晕涉及到各个学科,内、外科约占5%,耳鼻咽喉科门诊约占15%,神经内科和骨科也占15%左右。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眩晕,老年人几乎一半以上有眩晕。Anderson报告,眩晕占老年门诊的81%—91%﹝3﹞。 (眩晕的国内外统计:BPPV 34.3%、老年性共济失调 20%、梅尼埃病 5.9%、体位性低血压 5.9%、广场恐怖症 5.7%、前庭神经炎4.3% 、偏头痛性眩晕 3%、多发性硬化 1%、帕金森病 1%、非前庭源性平衡障碍 0.7%、听神经瘤0.4%、耳毒性药物所致眩0.1%) 眩晕的目前诊治 近些年来,眩晕性疾病最重要的研究进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对该病的研究有三个重要的突破:一是认识到BPPV的发病率最高,约占所有眩晕性疾病的1/3;二是复位治疗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经验丰富的医生手法复位治疗可以达到90%以上的疗效,复发率只有4—7%。也就是说大概有1/3的眩晕患者可以得到立竿见影良好的治疗效果。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或)耳胀满感。诊断依据:1、发作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20 min至数小时。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2.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3. 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符合以上任何一条为可疑诊断。对于可疑诊断者根据条件可进一步行甘油实验、耳蜗电图、耳声发射及前庭功能检查。 4.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目前的治疗:主要控制眩晕,保护提高听力。急性发作期—对症处理,镇静,减轻水肿:利尿,脱水,改善微循环。静止期,生活饮食控制:低盐,锻炼,调节情绪,激素治疗,Meniett正压脉冲治疗,内淋巴囊手术,化学切除,前庭神经切断术等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周围性眩晕的32%,治疗有效率90%以上;梅尼埃病占周围性眩晕的26%,治疗有效率90%以上,其他相关的眩晕可相应对症处理。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发布时间:2018 疾病分科:脑病科 相关中医临床路径: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版)1] (ZY/T001.1-94)中“头痛”与“项痹病”的内容拟定: (1) 头痛的诊断依据: 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②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2) 项痹病的诊断依据: ①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病变。 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开车、上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③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过伸过屈位可有椎体不稳等改变;CT和/或MRI检查提示具有颈椎间盘膨/突出、颈神经根和/或根袖水肿、颈项部肌筋膜炎症等。须同时符合“头痛”和“项痹病”。 2. 西医诊断标准 采纳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 2004年颁布的颈源性头痛诊

颈源性头痛中医诊断治疗

颈源性头痛是我们在临床诊疗中经常遇到的疾病。在神经内科常常被定性为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或者神经血管性头痛等等。经常给予一些止痛的药物来治疗。有些能够缓解,有些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造成这种头痛的原因是由于颈椎的问题。是继发于颈椎病之后的一种疼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病损而引起的慢性头痛。 临床表现: ①头部疼痛; ②疼痛首发与于颈部,随之扩散至病变的额头、颞部及眼眶周围; ③间歇性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④颈椎存在僵硬甚至活动受限。 ⑤还有一些其他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其产生头痛的主要分布大多表现为额头的疼痛,头顶的疼痛,还有脑后的疼痛,以及出现两侧的头痛。从解剖上讲,造成颈源性头痛的神经大多是包括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枕下神经,还有耳大神经。相关

联的肌肉软组织包括,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环枕筋膜。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这些肌肉软组织的紧张和痉挛,或是由于它的局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刺激和卡压了它周围的神经,就会产生神经的相关症状,表现为针刺样或刀割样烧灼样的疼痛感觉,但有周围的放射感,由于压迫神经的不同反应的症状也不一致。在临床查体中,可以通过找到类似的扳机点,也就是说神经卡压的位置可以明确的诊断出压迫神经的具体情况。这些位置也就是所谓的阿是穴,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临床。 在临床中治疗这种疾病,首推的方法就是通过针刺和推拿的方法来治疗,要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快,疗效好。所选穴位大多选择天柱穴,这个位置也是枕大神经,穿过斜方肌的位置。在这个学,我们可以选择直刺或者斜刺的方法来治疗,能够有效的松解斜方肌的紧张减少神经的卡压。这些就是局部取穴的情况。当然在具体临床中还要应用一些远端取穴,比如列缺、风池、翳风、玉枕。还要根据表现出的症状部位的经络进行远端取穴。 头顶为足厥阴肝经,两侧为足少阳胆经,后脑为足太阳膀胱经,配合这些进入的远东继续能够有效的提高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当然在临床中应该配合一些手法的推拿治疗,对缓解局部软组织的紧张度非常有帮助,有些患者一次就能够达到满意的缓解症状的效果。后期的功能康复的训练,也就是说减少长期的伏案工作,加强局部肌肉的力

鉴定视力障碍的方法有哪些

鉴定视力障碍的方法有哪些视力障碍伴红眼症状的疾病见“红眼”节外伤所致视力障碍有外 伤史为依据,一般无须鉴别,以下重点介绍视力障碍无红眼瞅的眼病。 屈光不正与调节障碍 这种视力障碍多半是逐渐的很难说清发病日期,眼部无异常发现。 1、近视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中度以上轴性近视可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主观感眼前黑影飘动。眼底呈豹纹状,视乳头颈侧有弧形 斑若后板部巩膜向后扩张,导致BrUch膜变性,产生漆样裂纹引起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而致黄斑出血。亦可致脉络膜萎缩或形成后 巩膜葡萄肿。此时近视力也受影响,称病理性近视通过观察眼底征象 及所用观测镜识别。通过检影试镜明确诊断。 2、远视轻度远视可以被调节代偿故青少年轻度远视者,远、近视力可保持正常只有度数较高的远视眼才会显出视力减退,且近视力比 远视力减退早而明显。患者常因调节疲劳而有眼胀头痛等症状。眼底 检查及检影验光可明确诊断。

3、散光远近视力均不清晰,似有重影,伴眼胀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眼疲劳症状。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盘呈垂直椭圆形边缘模糊, 用检眼镜不能很清晰地看清眼底。可通过检影验光明确诊断 4、老视 40岁以上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减退,年龄愈大、近视力减 退愈明显特别是近距离工作时视物不清,为了看清楚,不自觉地把物 体挪远并将头后仰。甚或出现调节疲劳,如眼胀头痛和眼眶部疼痛等。可用戴正透镜子以矫正。 屈光间质病变 (一)角膜摊痕或变性 角膜是无血管结构的透明组织透明是角膜组织的最大特征,是担 负其生理功能的基本要素。一旦因外伤或有害因素影响使其透明度丧 失发生混浊,就会引起视力障碍。角膜混浊一般通过视诊即可以被看 到轻者似蒙着纱幕样略呈灰雾状,重者呈磁白色。而极轻微的混浊尚 需经特殊检查才能发现角膜混浊可以是全部,也可为局限性。只要发 现混浊应进一步了解其性质。 (二)白内障

小小讲堂颈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

小小讲堂——颈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 小小讲堂系列课程,依托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软伤推拿科,以课程的相关文献、论文等为基础,以科室学习内容为主,通过小小讲师认真的整理、总结和备课后,在科室内部进行讲授,后将质量高,主题好的课程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形成了小小讲堂系列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音频讲解、文字描述、PPT展示等。希望通过该课程,介绍一些软伤类相关疾病的解剖结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普及解剖知识,传递精通解剖、精确诊断、精简治疗的书屋理念。一、定义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是颈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大家都知道,很多疾病都可以产生眩晕的症状,导致眩晕的病因有很多,它的发病机制非常的复杂,常常涉及到耳科、神经科、眼科等众多领域的学科,诊断相对困难,误诊、漏诊率较高,所以眩晕的鉴别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什么是眩晕呢?常常患者会自述有这种头晕眼花、天旋地转、忽忽悠悠和向坐船一样等这一系列的症状,都是指眩晕。 要讲眩晕,我们必须区别几个名词,那就是头晕、眩晕、头昏和平衡不稳。首先,头晕是定向感觉障碍的总称,它包括眩晕、头昏和平衡不稳。其中,眩晕是指自身或者外物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翻滚和移动,它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昏,

也是头晕的一种表现,它是指持续的头昏沉和迷迷糊糊的不清醒感,头昏不一定是病理性的,也可能是一个生理性的过程,如长时间的加班、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时也可能产生头昏的症状,但只要休息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最后,平衡不稳是指活动中有站立不稳和运动不稳的一种感觉,常见的如帕金森病、共济失调等等。而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就是眩晕。那么,什么是颈性眩晕呢?颈性眩晕是指颈椎的椎体及其有关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等,产生功能性或者器质性变化,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二、病因 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就是椎动脉直接受压而引起供血不足,第二种是交感神经受刺激而使椎动脉血管收缩,进而引起供血不足。首先,我们说第一种病因,椎动脉直接受压。先跟大家了解一下椎动脉的解剖走行,椎动脉一共分为四段: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分出,通常会在颈七椎体前,进入颈六横突孔,此为颈段;椎动脉从颈六的横突孔继续向上,穿过各个横突孔,一直进入寰椎的横突孔为椎骨段;椎动脉从寰椎的横突孔穿出后,会经过三个直角弯:椎动脉从寰椎的横突孔穿出后,从寰椎的侧块后面,绕过寰椎上的椎动脉沟,此为第一个直角弯;然后转向前方,穿入寰枕后膜,此为第二个直角弯;椎动脉继续转向上进入枕骨

低视力检查

低视力学 低视力检查 Low Vision Examination 一般内容 ●观察 ?体位异常 ?活动度 ?外表 ●病史 病史询问 ●既往史:包括既往的眼科和全身疾病史,药物和外科手术史。 ●现病史: ?视力减退对患者日常生活构成障碍的程度 ?患者目前在视觉方面想要解决的问题 病史询问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视觉问题? ●什么疾病导致? ●曾经采取怎样的药物和手术治疗? ●是否还在接受眼科医生的治疗? ●患者的职业或日常工作? ●患者视力所能从事的活动,如看电视、阅读、针线活等 病史询问 ●在明亮或阴暗的光线哪种视力更好? ●曾否用过助视器?是否合适?是否常用? ●患者本次来检查的目的? ●什么是病人想做的而目前病人不能做的视力工作? ●关于你的视觉问题还有什么认为需要告诉医生的? 低视力检查主要内容 ●低视力的视力评价 ●低视力的视野测量 ●低视力的眼健康检查 ●低视力的验光 ●低视力的特殊检查 一、低视力的视力检查 ●理想的低视力用视力表 ●常用的低视力检查视力表 ●检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低视力的视力检查和记录 2、我国常用的视力表 ●标准对数视力表 ●投影视力表 标准对数视力表 ●增率1.2589 ●每10行视角增大10倍 ●视力记录采用小数和5分记录 ●小数记录V=1/a: 0.1、0.12、0.15、0.2、0.25、0.3、0.4、0.5、0.6、0.8、1.0、1.2、1.5 ●缺点:大视标只有1个 投影视力表 ●投影视力表最常用,但是不适合于低视力检查: ?视力表亮度固定,不能调整 ?视力表对比度低,尤其是型号老的投影视力表,对比度随灯泡的使用时间和屏幕质量的不同而变化 ?大视标级数变化太大0.1~0.2之间没有视标,没有比0.05更大的视标,这种级数变化不易通过距离变化进行矫正。 ?不能进行变距使用,病人走近视力表会挡住投影视标的光线,也不能将视力表移近患者。 ●优点 ?能够投影出单行或单个视标 ?可以不需要照明 1、低视力用视力表 ●常用的视力表不适合用于低视力病人视力检查的原因 ●最大字母视标的视角(0.1)相对于低视力病人而言太小 ●较大字母视标行之间的间隔太大(如从0.05到0.1----0.2) ●某些类型的视力表检查距离不能根据低视力病人而可变 1、低视力用视力表 ●理想的低视力用视力表 ?大视标多个 ?视力表的增率合理而且一致 ?可以进行变距使用 理想的低视力用视力表 Landolt C环为视标LEA符号检测系统

(完整版)眼科基础知识考试题

眼科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导致慢性泪囊炎的主要病因是 A. 泪总管阻塞 B. 泪囊狭窄 C. 泪小点闭合 D. 泪小管阻塞 E. 鼻泪管阻塞或狭窄 答案:E 2. 急性泪囊炎不应该进行下列哪项处理 A. 热敷 B. 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 C. 泪道冲洗 D. 切开排脓 E. 全身应用抗生素 答案:C 3.眼球壁分为哪三层: A. 纤维膜、虹膜、葡萄膜 B. 纤维膜、角膜、视网膜 C. 纤维膜、巩膜、视网膜 D. 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E. 纤维膜、虹膜、视网膜 答案:D 4.角膜组织学分五层,下列哪些损伤后可以再生: A. 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 B. 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 C. 角膜上皮层和后弹力层 D. 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E. 内皮层和后弹力层 答案:C 5.房水中下列哪项不包括

A. 乳酸、维生素C B. 葡萄糖 C. 氧气、二氧化碳 D. 钠、钾、氯 E. 尿酸、蛋白质 答案:C 6.、正常玻璃体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A.支持作用 B.保持透明 C.促进眼球发育 D.促进细胞增殖 E.代谢作用 答案:D 7.玻璃体后脱离时: A.多数有急性症状 B.多伴有视网膜裂孔的发生 C.多有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D.无眼前漂浮感 E.有闪光感 答案:E 8.下列哪项最容易诱发视网膜脱离:A近视者玻璃体后脱离 B闪辉性玻璃体液化症 C星状玻璃体病变 D玻璃体液化 E飞蚊症 答案:A 9.轴性近视主要与何有关 A. 角膜曲率过大 B. 晶状体曲率过大 C. 前房过深 D. 玻璃体曲率过大

E. 眼轴过长 答案:E 10.下列不属于屈光不正的是 F. 近视 G. 远视 H. 散光 I. 老视 J. 屈光参差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3分) 1.角膜接触镜从材料上分为软镜和硬镜。 2.散光对视力下降的影响取决于散光的度数和轴位 3.5~9岁年龄段,弱视治疗效果取决于年龄、弱视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4.双眼向正前方平直注视时的眼位称为原眼位(或第一眼位),此时眼肌的主要动作称为主要作用,其次要动作称为次要作用。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调节:一个正视眼如欲看清近距离物体,就必须增加眼的屈光力,缩短焦距,使落在视网膜之后的焦点前移到视网膜上。这种为了适应看近距离,而增加眼的屈光力的现象,叫做调节。 2.视轴:光从进入瞳孔到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所经过的轴线。 四、简答题(每题15分) 1.六条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是什么? 答案:内直肌的主要作用为内转,无次要作用。外直肌的主要作用为外转,无次要作用。上直肌的主要作用为上转,次要作用为内旋、内转。下直肌的主要作用为下转,次要作用为外旋、内转。上斜肌的主要作用为内旋,次要作用为下转、外转。下斜肌的主要作用为外族,次要作用为上转、外转。 2.弱视的定义、分类。 答案: 定义: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眼科检查未见黄斑中心凹异常。分类:斜视性、屈光性、形觉剥夺性和遮盖性。

颈源性视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颈源性视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一、概述 颈源性视力障碍,又称颈性视力障碍。是指由于颈椎的解剖位置/解剖结构异常、颈髓以及颈椎周围组织疾病而引起的临床上以阵发性短暂失明、阵发性复视,或视力减弱、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花闪彩等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约有80%-95%的患者同时伴有颈性头昏头晕;多数伴有颈椎病症状,只要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几乎100%的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症状和体征。 二、临床表现 1、阵发性失明:病人一般多在回头等左右转动颈椎时突然出现失明或视力减弱,常在十几秒至几分钟内恢复。 2、阵发性复视:患者两眼视物出现双影(重影),单眼物则往往减轻或消失,一般晨起症状较轻,白天较重。 3、阵发性视力减弱、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花闪彩,或飞蚊症; 4、假性近视; 5、颈椎病的相应临床症状:如颈僵、颈痛、肩胛背酸胀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等; 6、多数患者伴有头昏、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 7、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多有钩椎关节增生,上关节突前移或增生、椎间孔缩小、环枢关节紊乱或半脱位、椎动脉钩环、颈椎生理曲改变、脊突偏歪等相关改变。 三、发病原理 颈源性视力障碍的发生原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早在1980年,山东省威海市颈椎病研究所潘之清教授就提出了视力障碍是由大脑枕叶缺血造成,即皮层性视觉障碍。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部分病人已经过ECT的检查得到证实。 我们在日常的颈腰痛专科工作中,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当中合并有视力障碍的以椎动脉型颈椎病最为多见;其它类型的颈椎病出现视力障碍的比例相对较少。但一些临床不多见的颈肋、椎动脉环等改变的发生,则出现视力障碍的比例很高,有学者统计高达60%以上。因此,综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由于颈椎所发生的钩椎关节增生,上关节突前移或增生、椎间孔缩小、环枢关节紊乱或半脱位、椎动脉钩环、颈椎生理曲改变、脊突偏歪等改变,以及椎旁软组织损伤、病变等影响,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供血不足和缺血,从而出现颈源性视力障碍。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