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任务书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任务书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任务书

一、选题意义

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委员、社会保障领域研究专家学者、人大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介绍说:在我国的劳动就业整个市场体系中,有超过了九层的招聘类广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就业歧视的地方,其中有关于年龄的,性别的,学历的,户籍的,地域的,身体的,甚至身高和相貌都带有些歧视的味道。就业歧视成为一种大概率问题,广泛的出现在就业市场中,特别是关于大学毕业生的歧视更加严重。

美国学者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即我们拥有某些权利,如果被剥夺就是不公。而我们的就业权也是一样。就业权是大学毕业生做为中华公民所拥有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就业权同时也是一项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立法部门、高校和大学毕业生等共同合作的项目。只有各方面群策群力,才能稳步推进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二、研究思路

(1)确定论文选题,制定计划安排

结合自身所从事行业,综合比较自身优势和兴趣点,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价值,确定论文选题;在论文设计工作期间,首先制订一个计划表,合理安排每个阶段所应完成的任务。定时定量、保质保量地阶段性完成论文。

(2)围绕论文选题进行文献回顾

在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题目后,应首先需要查阅大量的中文、外文文献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对课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现状进一步把握。

(3)研究设计,确定分析方法

综合运用观察法定性、定量分析法、调查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

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提出规律性的认识。

(4)设计论文框架结构

在对研究对象已经深入了解之后可以拟定论文提纲,详略得当地安排需要

在论文中陈述的内容。经导师审核过后可以开始论文撰写。除请教指导老师外,广泛请教专家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观点,注重主题与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避免在正式撰写论文是出现淹没主题、盲目展开、不知所云的现象。

(5)撰写毕业论文

在论文撰写时应先拟定提纲并不断完善,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

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以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按照论文提纲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其中对论文的格式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排版。

(6)规范化检查和修改论文初稿

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并完善初稿。

(7)提交终稿,论文答辩

在论文终稿确认后提交,并在精心准备之后进行论文答辩。

三、研究目标

当今社会,就业歧视成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此文针对目前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问题,以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经济利益,大学生受教育的体制为主线,探究根本原有,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重点阐释了完善的立法举措来解决我国的存在的突出就业歧视问题,提意相对应的政策研究,并期望做出些实际效果来改善就业歧视。

大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大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题目: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xx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系 一、任务性质与目的 毕业设计是专科教育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建筑装饰专业的毕业环节由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三个部分组成。是 此前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扩展,是最后完成室内设计的基本训练、由学习阶段走向工作岗位、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与 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过渡。 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应达到以下能力要求: 1知识要求: a.掌握岗位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要求。

.整合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室内设计程序和相关规范要求。 c.熟悉材料和工艺,充分认识图纸设计与现场施工的关系。 2技能要求: a.设计方法正确,设计表达规范。 .具有与设计师、业主沟通交流能力。 c.熟练绘制施工图、表现图。 3素质要求: a.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适应岗位能力要求,服从企业管理。 c.具有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设计题目 题目:1、住宅室内设计 2、办公空间设计 3、餐饮空间设计 4. 客房空间设计 选题说明:从装饰企业实际项目选题,原则上应与企业接单同步。 三、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具有明显的风格个性。 2、材料选择适宜,并要求结合灯光照明的艺术处理,渲染环境气氛。

3、方案施工图以满足施工和指导为原则,效果图以满足视觉的直观感受为原则。 4、图纸一律用统一图幅,电脑打印出图(手绘除外 5、正确运用制图方法、把握好比例尺度。 设计文件有: 1.手绘方案表现图:2张 .2.电脑效果图:3张 3.施工图: (1原始结构平面图; (2平面布置图; (3地花平面图; (4顶棚布置图; (5全部立面图; (8必要的剖面图和详图。 4.设计说明:工程概况,设计思路和理念、风格等。 5.材料清单。 6.图纸封面、目录表。 图面要求: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 社工1101 张赛明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而在性别歧视之下,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其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福西特( Fawcett,1918) 开始研究性别差异到1981 年贝克尔的家庭经济理论模型建立, 进行了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并着重对国内关于歧视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的综述。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综述 Review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Abstract Employment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scal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 Graduates Employment highlights the employment rate continued to decline under the Sex Discrimination, female students and 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ssues become more prominent. From Fawcett (Fawcett, 1918) began to study gender differences in 1981 Becker family economic theory model to establish a foreign-related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domestic study on discrimination from economics, law, sociology Review of Studies o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Keyword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Review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1), 81-86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e6399193.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e6399193.html,/10.12677/ass.2018.71014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Yida Cao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an. 3rd, 2018; accepted: Jan. 15th, 2018; published: Jan. 23rd, 2018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annual expansion of colleges,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Every year,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s face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finding a job.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ocial competition is getting fiercer 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Faced with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auses o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graduates and to fi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undergraduates.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problems,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better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Causes, Countermeasures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曹以达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收稿日期:2018年1月3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3日 摘要 目前,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每年大量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境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学年论文 (经管学院双学位) 题目: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综述 院( 系 )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二年五月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 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从社会、高校,用人单位 和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 本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使其自身更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为求职之路增加砝码,扮演好自己的 职场角色,使其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更高效地转 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自 我价值。 【关键词】高校扩招就业难就业现状就业理 念择业观 1.引言 2012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首先是领导人换届将会迎来权利的交接,其次是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可能又将来临了。据统计局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预计将突破700万人。07年大学毕业生495万,就业率75%;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就业率70%;09年大学毕业生610万,到目前为止就业率40%。更有,大学生毕业生平均就业起薪逐年下降[1]。 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不是新鲜话题,且一年难过一年。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较严重的脱节,以及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标准存在较大差距。网上大多数人表示:明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的严峻! 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口增长很快,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虽起到了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由于扩招的速度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致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买方市场性质进一步加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主要原因,而高校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一个原因。

大学生就业歧视和权益保护

目录 摘要 (1)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种类 (2) (一)性别就业歧视 (2) (二)户籍就业歧视 (2) (三)健康就业歧视 (2) (四)教育背景就业歧视 (2) (五)体貌就业歧视 (2) (六)其他就业歧视 (3)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成因 (3) (一)法制不健全 (3) (二)企业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 (3)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 (3) 三、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3) (一)培养个人的法律意识 (3) (二)积极寻求法律援助 (4) 四、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 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歧视依然成为阻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难题之一。就业歧视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不仅危害社会稳定还对家庭和大学生个人造成一定的损害,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种类和成因,然后提出了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权益保护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歧视、就业权益保护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种类 顾名思义,就业歧视是指在就业过程中对劳动者作出非法的区别对待行为。就业过程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招聘雇员、履行雇佣合同、解雇等期间[1],也包括就业前的培训、职业介绍,还包括加入和退出工会等等。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定义,就业歧视是指:(a)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b)有关会员国在同有代表性的雇主和工人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存在——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磋商后可能确定的,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的其他区别、排斥或特惠。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主要遇到的就业歧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别就业歧视 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在就业方面对女性的歧视,且广泛存在。而因为历史传统,社会风俗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女性就业歧视现象异常严重。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2],却在裁员的时候最先裁掉女性员工,学习、培训及升迁等机会更多地被男性取得,并且关键职位也往往由男性就任。 (二)户籍就业歧视 户籍就业歧视是我国最常见,同时也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歧视现象。主要表现为招聘中要求“仅限北京生源”、“本地生源优先”等。比如,在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黄元健以国家大剧院招聘工作人员要求具有北京市户口为由将其告上法庭,黄元健认为,国家大剧院的招聘要求是典型的户籍歧视违背宪法精神,也与《劳动法》中相关的具体规定不符。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不应因户籍受到限制。 (三)健康就业歧视 即在招聘过程中,因求职者罹患某种疾病而对本来可以录用的求职者予以排斥或者对在职的劳动者做出辞退的决定。主要表现为强制要求应聘者体检,歧视残疾人等。2003年震惊全国的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杀人案的动因之一就是便是乙肝歧视对其就业平等权的侵害[3]。 (四)教育背景就业歧视 教育背景歧视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学历层次或者毕业学校层次盲目卡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在招聘条件中加入“限本科985或211院校”、“一本以上学校”、“本科以上学历”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等等这些字眼。 (五)体貌就业歧视 也就是形象就业歧视,即主要表现为身高或是容貌方面的歧视,对相同或是类似条件的求职者进行区别、排斥或是优惠。许多公司的招聘信息都直接表明其身高的具体要求,若身高不符合标准,就没有面试机会。宪法平等权利的第一案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困境尤其明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误区等都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下面给大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原因一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05年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

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本)

(说明:请把红色字体部分根据个人题目的不同进行更改)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浅析计算机病 毒的免杀技术 系别网络技术系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0网络设计与管理(1)班 学号1040217901 学生姓名郑天骄 指导教师田宏政 下发时间:2014年10月28日

毕业设计须知 1、认真学习和执行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程;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3、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缺席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总分降低10分。累计缺席时间达到全过程l/4者,取消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和拷贝别人的工作内容。否则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毕业设计必须符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否则不能取得参加答辩的资格; 6、实验时,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材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制度。 7、妥善保存《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8、定期打扫卫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9、毕业设计成果、资料按规定要求装订好后交指导教师。凡涉及到国家机密、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商业利益的成果,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如需发表,必须在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经指导教师推荐和院领导批准。

课题名称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免杀技术 完成日期:2015年4月30日 一、题目来源及原始数据资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窃取、篡改、删添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而Web站点已经随处可见,其应用也是遍及各个领域,并已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针对站点的渗透攻击也是缕缕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胁。因此我们必须展开对Web站点渗透技术的研究。 教师根据学生对站点的内部结构研究结果,分析可能成功的渗透技术,通过模拟攻击过程展示渗透成功之后的效果并寻求解决办法,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顺利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要求: 要求:详细的Web站点渗透技术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七部分: 1、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 2、常见的站点结构组成; 3、常见的渗透技术分析; 4、模拟主要的攻击技术; 5、提出防范思路并设计解决方案; 6、必要的实现过程展示; 7、总结与未来工作的展望; 具体要求如下: 1、分析国内、国外的网络安全现状,了解网络安全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2、了解常见的Web站点结构、机制和原理。 3、了解针对站点的渗透技术。 4、分析主流的渗透攻击技术; a、文件与内存特征码定位; b、压缩整容,加壳免杀;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高考扩招,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激增,导致供过于求,大学生也再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21世纪影响中国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在这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1]。这严重违反了就业平等权,并且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形扭曲,已经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分析,探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相关对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一、就业歧视相关定义 1、《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一条规定“对妇女的歧视一词指基于性别而做的任何区别、排除或者限制,其作用是为了妨碍或者破坏妇女基于男女平等、无论已婚还是未婚享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3、就业性别歧视,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首先提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 4、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个环节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的情况。 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二、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 孙慧敏;田保状;张小村;张安涛 1、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女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被调查者指出,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

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歧视

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歧视 添加时间:2009-12-22 14:36:33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吴秀霞 本文发表于2006年第5期《青年探索》,作者吴秀霞。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一个日益被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就业歧视行为也随之凸显出来,成为阻碍就业市场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就业歧视是目前人才市场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各个层面。据有关资料显示,七成多的毕业生遭受过就业歧视;在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广告都含有歧视性条款。 所谓歧视,就是不平等地看待。纵观当前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地域、外貌、学历、经验、院校和专业歧视等。此外,五花八门的疾病、年龄、方言、考研歧视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甚至还出现了离奇古怪的血型、姓氏、属相歧视等,这些均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歧视的直接后果是使毕业生失去了平等发展的机会,影响了人才的公平竞争,损害了大学生的公平就业和切身权益。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面对越来越来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在目前有关平等就业法制、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个体求职者怎么突破用人方的歧视藩篱,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就业歧视呢? 1、理性认识歧视,主动调整心态。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歧视既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法律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矛盾突出的一种表现;从高校的角度看,是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从人才观念的角度看,用人单位认识上存在着不少偏见或误区;从制度的角度看,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是用人自主权扩大而又缺乏监管。因此,消除对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环节中的就业歧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任务,不是振臂高呼就能一蹴而就的。 大学生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市场经济是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经济,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来设置招聘条件是想通过这些条件来选拔合适的人才,是情有可原的。大学生对就业歧视不要过分恐惧或过分排斥。如果把用人单位的选人条件都当作就业歧视来看待,就会抱怨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太少,用人单位太苛刻,找工作太难等,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形成一种消极情绪。因此,毕业生作为求职者,要主动调整心态。面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唯一的选择是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把“就业歧视”当作前进的动力,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合招聘方的条件,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去改变和扭转社会上的一些陈腐观念和做法。因为,怨天尤人或者愤愤不平是没有一点用处的,牢骚满腹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你改变不了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也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因此,既要有面对社会不公的心理准备,也要有面对社会不公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2、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合理期望。 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就业歧视可以说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从劳动力配置市场化以及用人单位运作的客观规律看,劳动力是一种市场资源,职业也是一种市场资源,两者在市场互动中寻找匹配的机会,因此说,就业的过程是一个资源相互配置的过程。毕业生是从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要素之一,用人单位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都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一般说来,越是条件好的

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一)

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一)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XXX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新建设的工程师和新动力来源,曾经是高学历,高薪水,高能力的代名词,然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近年来,教育界和人力资源专家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了一定研究,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关键词:教育就业经济人才需求。 一.前言: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规模不断上升,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 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金融危机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经济发展模式、大学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等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二.正文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人学校的迅速扩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连续快速增长,给就业形势带来极大压力,使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种矛盾现象。【3】 2、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大,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虽然国家和各省近年来出台了一些就业新政策,但有些政策缺乏操作性,执行起来比较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没有与全社会的就业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很好的衔接。【3】 3、人才需求信息难以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高。网络资源开发不够,投入不足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还远未完善。【4】 4、许多学生在大三就开始为工作做准备,到处联系工作单位,而理论上这一年应该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业至关重要。学生不能很好利用这段时间可能会因为专业知识不牢靠而对以后的就业再成障碍。【4】 5、一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重视不够,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任务书

项目编号:2015CYSJ002 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 训练计划 项目任务书 项目类别: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名称:随意Random*创作文化衫 起止时间: 2015 年 6 月—— 2016 年 6月 主持人:田怡远 管理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滁州学院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办公室制 二○一五年

填写说明 1、本项目任务书作为项目执行过程中检查、验收等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文件,在项目立项后,由项目主持人填写。任务书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逐条认真填写。 2、项目类别分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 3、管理单位指项目主持人所在院(部)、部门。 4、项目组成员和研究内容按申请书执行,一般不得修改。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二、项目进度计划

三、项目预期成果及应用推广的领域

四、项目主要成员 五、项目的经费支出预算

六、管理条款 立项项目按照项目批准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管理、监督和组织实施。 (一)主持人(申请人)及课题组: 1、遵守《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管理规定,按照申报书及任务书确定的研究内容和工作进度抓紧项目的实施工作; 2、遇有问题及时向滁州学院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办公室(设在校团委)报告,争取尽快解决; 3、阶段成果或最终成果发表的论文应标注“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否则不视为项目成果。 5、按计划完成工作,及时申请项目结题(验收或评价)。 (二)项目管理单位: 1、给予项目课题组开展项目研究与实施必要的条件等支持; 2、协助滁州学院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办公室(校团委)组织、督促与协调项目实施; 3、监督资助经费的使用。 (三)滁州学院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办公室(校团委): 1、协调、配合教务处、科技处等有关部门按照计划及项目进展情况及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当今社会,就业歧视成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此文针对目前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问题,以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经济利益,大学生受教育的体制为主线,探究根本原有,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重点阐释了完善的立法举措来解决我国的存在的突出就业歧视问题,提意相对应的政策研究,并期望做出些实际效果来改善就业歧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定的连贯性,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一项研究的顺利展开十分必要。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目前针对此项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方面,本文要从中吸取有益知识,而后结合理论基础,对管理发展情况予以全方面剖析,指出其未来发展路径。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本文在分析该项目存在的问题时,把国内外管理不同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适当的比较,以反映出这两者生存状况的真实差距。 3.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由社会调查者向被调查者提供并请其对问卷中的问题作答而搜集有关信息的一种社会调查资料搜集方法。本文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对相关人士的问卷调查,经过定量分析获取信息,从而搜集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为援助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4.个别访谈方法 个别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有关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本人通过与管理部门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管理工作状况及形成的原因,从而寻找解决其弱势状况的途径。 三、研究设计 (1)确定论文选题,制定计划安排 结合自身所从事行业,综合比较自身优势和兴趣点,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价值,确定论文选题;在论文设计工作期间,首先制订一个计划表,合理安排每个阶段所应完成的任务。定时定量、保质保量地阶段性完成论文。 (2)围绕论文选题进行文献回顾

关于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调查问卷

性别对就业的影响调查研究 调查目的:调查性别对就业问题的影响 调查对象:随机调查 调查时间:2013/7/15——2013/8/3 调查内容:见附录1 学生:化学与化工系 1120411 25号李晓丽 ★问题的提出 就业中的性别隔离是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的现象,突出表现为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一致,并且假若某一职业员工的人数按其职位、责任、收入等因素形成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在几乎所有职业、包括女性职业中,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女性人数所占比例低于男性所占比例,并且越往金字塔的顶端,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种差异越来越隐蔽,比如,从表面上看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中女性与男性在职业取得上有趋于平等的现象,但深藏在背后的“同工不同酬”、“同阶层不同酬劳”等不公平待遇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教育民主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是目前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应有的价值取向。在受教育机会均等方面。无论在教育起点,还是在教育过程和结果上,女大学生均处于明显的劣势,而教育结果的均等才是整个教育机会均等的归宿,本文关注的就是在教育结果上的性别差异,即男女两性在就业选择机会上的不平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就业中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

的竞争力本身就低于男生吗?如果答案肯定的话,这真的如一些学者所说是源于女性教育水平和素质普遍低吗?但实际上在去除了所有控制变量、中间变量的条件下。男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同样水平的就业率背后仍然隐藏着性别差异,这就是不少女大学生为了落实一个工作单位。不得不就低上岗,形成与男大学生要普遍的多的“能岗”不匹配的就业现象,这就是潜在的就业性别差异。这种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不能谋得理想职业而造成就业难的事实,使许多女生的自信心大幅度滑坡,使其呈现向传统女性角色回归的趋向,甚至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产生质疑,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实现。 ★原因剖析 大学生就业中出现性别差异现象其原因使多方面的. (一)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男性的主导地位与女性的依附心理使理想的性别关系的基本形式,这一理论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种规范,从而确定了女性的传统角色特征。在这种规范的灌输下,性别意识便不自觉地渗入到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在性别认知上的心理定位就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现在已经对女性就业作出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女陆地位不断提高,但形式上的男女平等口号并不能保证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的性别公平,也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为历史沉淀的不良的心理积习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善的,现代意义上的公领域的角色是由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来承担的,女陆则多数被限制在私领域。 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正因为如此传统文化才深刻地影响着高

开题报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书 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 **********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书 2008年11月13日 姓名院(部)课题性质应用研究 学号专业课题来源自拟 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选题的目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伴随者高校扩招而来的,在扩招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突出,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是 1999 年后才逐渐多起来。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国内出版的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著作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应聘技巧等应用方面,理论探讨的著作并不多。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有关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治理对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也开始多起来。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在《Growth,Employment and Public Policy》一书中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提高会带来就业率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造成就业率下降的内在原因”。张培德在其主编的《就业与职业――把握通向社会的钥匙》一书中谈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为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两方面。其中外部环境包括: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制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当前的教育成果不能完全应对社会需求;制度上的障碍阻碍工作岗位的分配和人才分配;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自身情况包括:大学生群体本身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大学生自身能力的缺陷;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赵庆典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一书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学科结构单一和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科类结构不尽合理。史彩虹在其硕士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对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当控制高校扩招的规模、速度,规范高校扩招行为;完善和有效利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转变大学毕业生的“精英就业观”等当面进行了论述。时新荣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一文中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使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需求达到协调一致。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分析总结,本人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了大致的认识,并基于这些认识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本文即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1.理论意义: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或者说从理论上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对大学就业状况进行了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分析,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阐述了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较客观的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关于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关系的认识。 2.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状况、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要理性对待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并试着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从教育体制的改革、政府的宏观调控、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几个方面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对策是笔者借鉴了多位学者、专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的升华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本题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区政协社法委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 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 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 确要求:“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我们要按照 中央的要求,加大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天之骄子”的失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 困境 “毕业即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 如今已经真实地出现了。 据教育部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 比20xx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而20xx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也就是说,超过15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 20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占

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20xx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xx年,**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2.9万人,比20xx年增加1.7万人,增幅为15%。截至20xx年底,全市20xx年高校毕业生签 约率为14.9%,比20xx年同期低4.2%。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 临空前的困难和压力。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难道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已经供大于 求了吗?难道中国社会中大学生这样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劣质资源 了吗?难道中国大学的教育收益和社会效用已经降到了“白菜”的 地步吗?究竟是什么使大学生成为“鸡肋”的呢? ——高校扩招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从1999年开始,我国 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高校毕 业生从1998年的66万,到20xx年的610万,10年间增幅近10倍。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依据所谓的“常 数法则”来否定扩招与就业难的联系。常数法则是指:适龄青年(18—22周岁)的总人数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其数量是不受外界影响而变化的一个常数。适龄青年的总量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不管 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如何,都存在就业问题。因此,扩招与就业难并 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值得商榷。因为它没有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 育成本,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 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