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入门:书法字体的基本种类

书法学习入门:书法字体的基本种类

书法学习入门:书法字体的基本种类

导读:本文书法学习入门:书法字体的基本种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种是篆书,它是我国古代秦始皇时使用的文字,字很难认,要通过专门学习的人才能认得出来,它的字体瘦长圆滑。到了现在,篆书除了篆刻和一些书法作品要使用之外,一般不常要了,成为纯粹的书法艺术。

第二种是隶书,我国古代汉朝时期使用的字体,它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字比篆书好认得多,使用也比篆书广泛得多。它的字体比较扁,笔画讲究一波三折。

第三种是楷书,楷书也叫真书、正楷。楷书就是我们现在书本上的字,很工整,很规范,因为这样,我们学习书法一般从这种字体开始的。

第四种是草书,有些书法家的字,龙飞凤舞,“非常潦草”,但不要以为是真的潦草,那种字体本来就是这样的,它叫草书。古时候有一段时间流行草书,主要原因是写得快。但可要清楚:不是所有乱涂乱画的字体就是草书,草书有一定的规律和写法的。我们学习书法,一般不从这种字体开始。

第五种是行书,这种字体就是把楷书写得快一点,但又不是像草书那么“潦草”。现在的人写字,一般都用这种字体,既好认又快捷。

在这五种字体中,我们一般要从楷书学起,当然,如果你喜欢隶书,也可以从隶书学起。其实,我国的字体才不只这五种,此外还有甲骨文、金文等等。这只是基本的几种。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1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2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3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4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5 草书的表现主义 张旭字伯高,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今吾长史,故世人又称张长史。张旭平生嗜酒,性情放达不羁,往往酒醉后一边呼叫一边狂走,乘兴而挥毫。画史上记载,他曾经用头发濡墨书写大字,当时人们叫他“张颠”。 张旭的狂草左驰右鹜,千变万化,极诡异变幻之能事。韩玉涛先生认为可将其归纳为三个特点。其一为“狂”,写起来一气呵成,始终一贯,保持一种气势,满眼是“意”,“无惜是非”。其二为“奇怪”、“变态”。如“游云千万朵”,变幻莫测,下笔结体,都不易捉摸。第三个特点是“可畏”。“可畏”不是“可悦”、“可媚”,摈弃妍美、纤弱的病态,而产生一种岩石压顶之感,“观者对字,若‘逼利剑之锋芒’,感到‘肃然巍然’”。张旭的草书虽狂虽草,但不失法度,一点一画,皆有规矩,因为他的楷书亦有相当高的成就。张旭传世的作品不多,可见到的有《肚痛贴》、《古

诗四帖》等。 另一位狂草大书家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幼年便出家当了和尚。他比张旭晚二十多年,曾受张旭和颜真卿的影响,幼年学书,十分刻苦。“笔冢墨池”的成语典故就是由他所得。他的书法热情奔放、豪迈恣肆,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当时的诗人李白、钱起等都有赞美他书法的诗篇。韩*f 在一首诗中写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把他的字与张旭字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笔画偏肥而前者偏瘦,所以,怀素在《自叙帖》中有“奔蛇走虺势八座”、“寒猿饮水撼枯藤”的诗句,以“奔蛇”和’枯藤”作比,甚为贴切。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这其实正是一种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狂草产生于唐代,当时的绘画基本上属于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范山模水,描眉涂目,都须凭藉理性在较长时间里才能完成的。即使如吴道子那种带有表现主义成分的画法,也终归要受到物形的限制,并不是能够完全放开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书法中出现了狂草,则可以借用来比较充分地表现情感或情绪。这恐怕是表现主义书法产生的主要缘由。 在张旭和怀素以后,历代都有草书大家出现,如宋代黄庭坚、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_生日快乐书法字体大全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_生日快乐书法字体大全 中国书法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近年来,行书以其自然美观,轻松实用而饱含艺术气息的特点博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生日快乐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欣赏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1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2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3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4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5 四招让你拿下行书 你喜欢行书吗?你知道如何写好行书吗?教你四招,包你管用。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写好字,首先就是要有书写平滑的钢笔,目前在文具店里好钢笔很多种,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用手指在笔尖处摩擦,不刮手又平滑的都基本适合于钢笔字的练习。当后期进入书法学习期之后,可以买钢笔书法的专用笔,就是那种笔尖处做过处理,写出来的字笔画稍显得粗实一些的钢笔。 2、选择一些好的钢笔字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流行过一段庞中华的钢笔字帖,也可以拿来一试,还有沈鸿根(江鸟)的,还有顾仲安的,等等,都要以用,选择的时候,以你自己觉得舒服好看为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还有很多人出了书法字帖,到当地书店就

可以买得到,选择一下就可以习练了。练字后期,随着你的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好的字帖再次进入你的眼界,再加以练习,字会写得越来越好。 3、读一些毛笔字帖。中国的钢笔书法与中国的毛笔书法有相当深厚的渊源,可以说是中国的钢笔书法是由毛笔书法发展而来的。多读毛笔字帖,可以掌握一些书写规律,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从而在钢笔书法的练习中事半功倍。找诸如《兰亭序》这要的好字帖反复揣摩,是会有相当大的收获的。 4坚持练习。不管是那种书法字体的练习,都是需要不断的长期练习,才可以掌握到书写规律的,练习是一种持久的功夫,不要一曝十寒,要坚持长时间的不断练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要真正的把这些字写出来,拿到手中,与前一段时间自己写的字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进步和差距,从而有效地进行查对,更有利于提高。看过书法生日快乐行书的人还看了: 1.书法生日快乐行书 2.庞中华书法字体 3.生日快乐怎么说有创意 4.祝福生日快乐的唯美句子 5.励志生日快乐的诗句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 导航目录 请点击标题进入 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 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 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 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 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 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 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 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 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 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 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 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书法常用繁体字汇总

常用繁体字大全 本表共收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 A爱[愛] B罢[罷] 备[備] 贝[貝] 笔[筆] 毕[畢] 边[邊] 宾[賓] C参[參] 仓[倉] 产[産] 长[長] 尝[嘗] 车[車] 齿[齒] 虫[蟲] 刍[芻] 从[從] 窜[竄] D达[遌带[帶] 单[單] 当[當] [噹] 党[黨] 东[東] 动[動] 断[斷] 对[對] 队[隊] E尔[爾] F发[發] [髮] 丰[豐] 风[風] G冈[岡] 广[廣] 归[歸] 龟[龜] 国[國] 过[過] H华[華] 画[畫] 汇[匯] 会[會] J几[幾] 夹[夾] 戋[戔] 监[監] 见[見] 荐[薦] 将[將]节[節] 尽[盡] [儘] 进[進] 举[舉] K壳[殼] L来[來] 乐[樂] 离[離] 历[歷] 丽[麗] 两[兩] 灵[靈] 刘[劉] 龙[龍] 娄[婁] 卢[盧] 虏[虜] 卤[鹵] [滷] 录[録] 虑[慮] 仑[侖] 罗[羃 M马[馬] 买[買] 卖[賣]麦[麥] 门[門] 黾[黽] N难[難] 鸟[鳥] 聂[聶] 宁[寧] 农[農] Q齐[齊] 岂[豈] 气[氣] 迁[遷] 佥[僉] 乔[喬] 亲[親] 穷[窮] 区[區] S啬[嗇] 杀[殺] 审[審] 圣[聖] 师[師] 时[時] 寿[壽] 属[屬] 双[雙] 肃[肅] 岁[歲] 孙[孫] T条[條] W万[萬] 为[爲] 韦[韋] 乌[烏] 无[無] X献[獻] 乡[鄉] 写[寫]寻[尋] Y亚[亞] 严[嚴] 厌[厭] 尧[堯] 业[業] 页[頁] 义[義] 艺[藝] 阴[陰] 隐[隱] 犹[猶] 鱼[魚] 与[與] 云[雲] Z郑[鄭] 执[執] 质[質] 专[專] 简化偏旁讠[訁] 饣[飠] [昜] 纟[糹] [臤] [] [] 只[戠] 钅[釒] [] [睪] [巠] 亦[] 呙[咼] 二、本表共收简化字350个,按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A碍[礙] 肮[骯] 袄[襖] B坝[壩] 板[闆] 办[辦] 帮[幫] 宝[寶] 报[報] 币[幣] 标[標] 表[錶] 别[彆] 卜[蔔] 补[補] C才[纔] 灿[燦] 层[層]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忏[懺] 偿[償] 厂[廠] 彻[徹] 尘[塵] 衬[襯] 称[稱] 惩[懲] 迟[遲] 冲[遲] 丑[醜] 出[齣] 础[礎] 处[處] 触[觸] 辞[辭] 聪[聰] 丛[叢] D担[擔] 胆[膽] 导[導] 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 递[遞] 点[點] 淀[澱] 电[電] 冬[鼕] 斗[鬥] 独[獨] 吨[噸] 夺[奪] 堕[墮] E儿[兒] F矾[礬] 范[範] 飞[飛] 坟[墳] 奋[奮] 粪[糞] 凤[鳳] 肤[膚] 妇[婦] 复[復] [複]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隶书 隶书相传为秦朝程邈所创。程邈为县狱吏,因得罪秦始皇,被关押于云阳狱中。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小篆不便于速写。程邈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便在狱中创造了隶书。这种隶书特点是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画平直,有了波磔,与小篆相比,书写方便,易于辨认。秦始皇看后大喜,不但赦免其罪,还提升其为御史。这种字因是徒隶所创,又首先在徒隶中使用,所以称之为隶书。其实,据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先,就有隶书萌芽。程邈只是做了一番整理工作。但历史一般认为程邈是隶书的创造者。可惜他没有书迹留下来。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西汉,鼎盛时期在东汉后期。 在隶书著名书法家中,程邈之后,最负重名的要算东汉末蔡邕。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赋,工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清代陈思说他“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美尽妙,独步古今”。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奉诏写定“六经”文字,书丹上石,刊刻于洛阳太学门外,世称这些刻石为《熹平石经》。石经用当时标准隶体书写,结体平整端庄,浑厚凝重,深受时人喜爱。当其建立之始,乘车来观览、摹写者日余千人,填塞街衢,足见其声誉之高。他的女儿蔡琰也是中国历史上博才多学的第一个有书法作品传世的女书家。其他如萧何、曹喜、师宜官、梁鹄等也是写隶书高手,可惜他们的书迹没有流传下来。 隶书书法,除民间流存下来的帛书、竹简外,汉代刻石,保存也较为集中。不过,西汉刻石,较为罕见,而且不少石刻仍是古隶,如《五风二年》刻石,《菜子侯》刻石,都略带篆书笔意。隶书成熟以后,在东汉碑刻中大放异彩。现存东汉刻石,以桓、灵之际为多,后世所谓“汉碑”,主要就是指这个时期的碑刻。为了便于介绍,把风格比较接近的归类如下: 清秀飘逸者:这类风格的为数最多,这主要因为字体纯熟首先要表现出一种秀丽俊俏。我们可以举《曹全碑》、《张景碑》为例。尤其《曹全碑》更为著名,此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原石现陈列于西安碑林。 端方工整者:这类风格以严整健稳见长,但从中透露着自然朴茂之质。我们举《衡方碑》、《封龙山颂》为例。《衡方碑》立于建宁元年,在山东汶上县。《封龙山颂》立于廷熹七年,是河北元氏县著名五碑之一。全碑隶书15行,每行26字。

中国书法字体的种类

中国书法字体的种类 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书体是和字体是密切相关的,书体是按字体的形状来创造的。有什么样的字体就有什么样的书体,但是书体是有选择的,是选择美的字体的字形作为书法的载体。有些书法爱好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书法创作时按照字意去画字,把“山”字画成山的形,把“水”字画成水波的样子,这是违背书法艺术创作规律的。还有的脱离汉字的字形去抽象创作,让欣赏者看不懂,这也是站不住脚。下边我对书体加以介绍: 我们的先祖曾用结绳记事,后来用利器刻划符号,考古学家在大约六千年的陕西省半坡村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陶片上有符号刻纹,距今五千多年的一些陶器上,刻有像太阳、月亮和山峰的象形符号,或称“图画文字”。这些“文字” 差异很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规范逐渐走向统一。 (一)篆书: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大篆 (1)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2)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3)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小篆。李斯刻石。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二)隶书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有隶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限制,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动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_毛笔字基

xx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_毛笔字基 础_笔画_教案费小学学生毛笔字教学材料 xx毛笔书法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毛笔书法入课堂,墨香满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展毛笔书法课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二、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展览形式: 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四、教学进度: 以每周两次的课程设置,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五、教学内容: 1 小学学生毛笔字教学材料 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六、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第一周 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能够初步认识中国书法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掌握书法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书法学习作铺垫第二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掌握横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横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横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三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竖掌握竖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竖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竖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四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撇掌握撇画的基本写法 2 小学学生毛笔字教学材料 2、包含撇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撇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五xx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掌握捺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捺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捺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六周

行楷书法字帖word模板-常用字

一乙二十丁厂七卜人入八九几儿了力乃刀又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与万上小口巾山千乞川亿个勺久凡及夕丸么广亡门义之尸弓己已子卫也女飞刃习叉马乡丰王井开夫天无元专云扎艺木五支厅不太犬区历尤友匹车巨牙屯比互切瓦止少日中冈贝内水见午牛手毛气升长仁什片仆化仇币仍仅斤爪反介父从今凶分乏公仓月氏勿欠风丹匀乌凤勾文六方火为斗忆订计户认心尺引丑巴孔队办以允予劝双书幻玉刊示末未击打巧正扑扒功扔去甘世古节本术可丙左厉右石布龙平灭轧东卡北占业旧帅归且旦目

叶甲申叮电号田由史只央兄叼叫另叨叹四生失禾丘付仗代仙们仪白仔他斥瓜乎丛令用甩印乐句匆册犯外处冬鸟务包饥主市立闪兰半汁汇头汉宁穴它讨写让礼训必议讯记永司尼民出辽奶奴加召皮边发孕圣对台矛纠母幼丝式刑动扛寺吉扣考托老执巩圾扩扫地扬场耳共芒亚芝朽朴机权过臣再协西压厌在有百存而页匠夸夺灰达列死成夹轨邪划迈毕至此贞师尘尖劣光当早吐吓虫曲团同吊吃因吸吗屿帆岁回岂刚则肉网年朱先丢舌竹迁乔伟传乒乓休伍伏优伐延件任伤价份华仰仿伙伪自血向似后行舟全会

杀合兆企众爷伞创肌朵杂危旬旨负各名多争色壮冲冰庄庆亦刘齐交次衣产决充妄闭问闯羊并关米灯州汗污江池汤忙兴宇守宅字安讲军许论农讽设访寻那迅尽导异孙阵阳收阶阴防奸如妇好她妈戏羽观欢买红纤级约纪驰巡寿弄麦形进戒吞远违运扶抚坛技坏扰拒找批扯址走抄坝贡攻赤折抓扮抢孝均抛投坟抗坑坊抖护壳志扭块声把报却劫芽花芹芬苍芳严芦劳克苏杆杠杜材村杏极李杨求更束豆两丽医辰励否还歼来连步坚旱盯呈时吴助县里呆园旷围呀吨足邮男困吵串员听吩吹呜吧吼别岗帐财针钉告我

乱利秃秀私每兵估体何但伸作伯伶佣低你住位伴身皂佛近彻役返余希坐谷妥含邻岔肝肚肠龟免狂犹角删条卵岛迎饭饮系言冻状亩况床库疗应冷这序辛弃冶忘闲间闷判灶灿弟汪沙汽沃泛沟没沈沉怀忧快完宋宏牢究穷灾良证启评补初社识诉诊词译君灵即层尿尾迟局改张忌际陆阿陈阻附妙妖妨努忍劲鸡驱纯纱纳纲驳纵纷纸纹纺驴纽奉玩环武青责现表规抹拢拔拣担坦押抽拐拖拍者顶拆拥抵拘势抱垃拉拦拌幸招坡披拨择抬其取苦若茂苹苗英范直茄茎茅林枝杯柜析板松枪构杰述枕丧或画卧事刺枣雨卖

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有哪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有哪些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内容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 年商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 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中国又出现了

常用书法字体

常用书法字体 常用书法字体欣赏: 常用书法字体1 常用书法字体2 常用书法字体3 书法用笔与用墨: 笔墨难分,用笔高手多善于用墨,不善于用笔而善于用墨的则很少见。林散之认为:有笔方有墨,欠墨乃欠笔,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不善于用笔而墨韵横流者,古无此例。好的笔墨在于苍润,黄宾虹喻为“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一般而言,要以笔控墨,墨润宜速,墨枯宜缓,墨干则以淡(水)破之,墨湿则以浓破之,总之要惜墨如金。 写字用笔,起笔、转折、收笔。这三个部位都非常重要。起笔要干脆大胆,转折处笔要瞬间有提的感觉,顺势笔尖已经往另一个方向去了,笔画收笔处小心护尾。书法之妙是练心,内心自然心绪平和,随手按着设立的节奏用于笔上,愿意即兴的表现情绪,表现在笔墨之间,说不定就是个别样的气韵高古书画的艺术世界。 书法的用笔,形容线的变化经常会说音乐之美。音乐之美抽象难以意会,书法之美也是如此。一次在听到欧美先锋爵士,以及传统蓝调民谣时,仿佛就体会到,中国书法大草线性之美与这

爵士蓝调音乐内部深藏着的人对艺术生命极限之美的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艺术的顿悟就从这里开始。爵士及蓝调,追求的就是在即兴当中,一定的时间空间里面完整的完成对音乐演绎。通常演绎即兴爵士蓝调的都是早期移居欧美黑人的后代,为什么,他们的音乐开始听上去不怎么入耳,但仔细多听几次,就会被爵士蓝调演奏的氛围所吸引,这种音乐形式和通常的以旋律为主音乐形式是两个体系。一般听惯了以旋律的音乐,一听就可以接受,即兴的爵士蓝调,刚开始时,是不容易接受的,但它就像一壶醇酒,味浓而烈。书法之美,也可以像欧美的爵士蓝调一样,从书写者即兴的表达,追求艺术的极限之美。

中国古代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

中国古代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 隶书的特点及结构 隶书是将小篆的书体去其繁复、增减其体而创立。结体更为端正整齐,呈秀丽端庄之美。其用笔,如以汉隶为例,主要是横画的变化,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尽情地舒展,呈委婉波状之势。如果说,篆书以弧笔著称,那么隶书则以波势见长。 隶书是由籀文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因为籀文圆转弯曲的笔道太多,写起来很费时间,所以人们在非郑重的场合,就将字写得草率一点,一些本该工整的弧形笔道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这种字体在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始出现,后来逐渐流行开来。 隶书分秦隶、汉隶和八分。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称为八分。 总的说来,隶书的字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字形扁阔体势开张 从大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隶书的字形多呈扁方,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隶书特点。 2、横平竖直笔画匀称 和楷书相比,其实隶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几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人们常常有意进行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自然茂密 隶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有些汉碑中的一些字的笔画甚至作了夸张性的变长,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2)笔势流动 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 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3)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4)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中国书法各类字体介绍

中国书法各种字体介绍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篆书 (1)介绍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

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毛笔字基础教程 学写毛笔字(一)楷书

毛笔字基础( 一) 一、激发兴趣(以教师作品及书法家的作品为例) 二、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示范)要求:五指执笔法(按、压、 钩、顶、抵)、头正、身挺、脚平等 三、练习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纠正指导) 四、讲解“一”字写法(黑板示范) (要点:中锋运笔、逆锋起笔、行笔、回锋收笔)画行笔线路 横法: 五、练习写“一”字注意:(逆锋起笔、按、行、提笔、顿、回 锋收笔等要领)逐个手把手指导。 六、作业:“一”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二) 一、小结“写一”字中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地方,强调要领 (以学生作业为例进行讲解) 二、练习写“一”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出示范字“三”,讲解并示范。 “三”字的三横长短、间架结构。(黑板示范)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三”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三) 一、讲评作业,复习写“三”字,指出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缺点加以练习改正。 三、学写“悬针竖”,掌握要领。 竖法:(悬针竖

悬针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慢慢提笔收起,使笔画呈“针”状。 四、写“十”字,黑板示范。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十”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四) 一、讲评作业,复习写“十”字,特别是“悬针竖”的笔法要 领,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作业中的缺点进行练习改正。 三、学写“垂露竖”,掌握要领,写“土”字。(注意间架结构)

(垂露竖) 垂露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收笔回锋上提。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土”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五) 一、复习写“土”字,特别是“垂露竖“的笔法要领,指出学 生作业中的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针对性练习。 三、学写“短撇”,掌握要领,写“千”字。

比较好看的书法字体

比较好看的书法字体 比较好看的书法字体欣赏: 比较好看的书法字体1 比较好看的书法字体2 比较好看的书法字体3 书法线条的艺术语言表达: 1、符号性与书意性 线条作为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其第一艺术性质即是符号性。符号是指艺术媒介,也就是艺术的物质表现手段。线条级得益干人们对自然的感悟,但并不是具体地去再现物质世界,而是书法家主体的创作手段。书法家将线条这一客体进行书写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使线条的符号性彰显出“奇怪生焉”的特色。书法家创作线条的本身即是在尽情地大书其意。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记载王羲之的《自论书》中说:“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白有言所不尽。”这种“书意”与孔子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同一主旨的。书意是书法家以线条为艺术媒介以表达“写我心灵”的重要手段,书意性与符号性共同构成了线条的第一特征。 2、音乐性 西方的艺术家常说“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要求逼近音乐”。书法线条即是旋律线条。音乐是一种有声的线条,具有流动于时间里的特征,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旋律线。这种线条流在五线谱上

诉诸视觉是极为鲜明的。中国的书法是线条的王国,线条的轻、重、缓、急、转、折、提、按等处处都流淌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尤其是草书的线条,体现得尤为酣畅淋漓,沉着痛快。如,唐代草圣张旭在其所书《古诗四帖》(图3)中的第二行,从“烛”字开始,盘旋直下,滚滚而来,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连绵起伏、激越跌宕的乐感。至行尾的“飘”字时又回旋而上,有“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迁回之意,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乐感相合拍。可以说,线条与音乐异流同归。 3、简约性 西方的油画及雕塑化简为繁,在多层次多角度上热衷于体面关系的处理。中国的书法则冗繁削尽,在线条的简约上“百练绕指柔”般地精化着。山川明月,云雨烟霞,词语的指向明确而专一。但书法的线条nil不受这些词句所指的具象物质的约束,而是将其简化到极致,为不能再简化的“一”。这正是“九九归一”、“道生一”的哲学的最高境界。简到极致即是繁到极致。以一个“道”孕育万物,既是“有容乃大”的征象,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书法简约的线性是人文精神的浓缩,是艺术康命的“日日新又日日新”, 4、势与力的共发性 线条之所以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关键在于它在纸上所产生的张力、穿透力、爆发力等诸多雄强的力感。这些力感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走向,因势而发。势是力的蓄积、力的发动、力的冲击、力的取向。力是势的存在、势的作用、势的能量、势的表现。有势而乏力,线条怯弱,有力而乏势,线条

33款漂亮字体(毛笔书法)下载

33款漂亮字体(毛笔书法)下载 毛泽东字体 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方正黄草简 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毛笔书法字体(繁启功体) 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豪隸書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豪行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書

中國龍淡古體 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毛隸書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毛楷書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粗魏碑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海行書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微软简行楷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古印體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粗隸書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中國龍粗楷體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汉仪中隶书繁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方正行楷繁体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汉仪雪君体繁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汉仪颜楷繁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汉仪篆书繁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微软繁魏碑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经典繁印篆https://www.360docs.net/doc/8e7531695.html,/index.html

毛笔楷书入门教程

一、永字八法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唐代僧智永提出) 侧,点为侧,如鸟翩然侧下 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努,竖为努,用力也 趯,趯为跃,貌与跳跃同 策,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掠,左下为掠,如篦之掠发 啄,右上为啄如鸟之啄物 磔,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开张也 一、横的写法

1、长横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向 右中锋行笔 ?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 ?4、提笔回锋收笔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 提边行笔 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二、竖 1、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3、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4、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书法常用繁体字

书法常用繁体字 板: 老(闆),木(板); 表: 手(錶),外(表); 干: (干)涉,(乾)燥,(幹)部; 后: (後)面,皇(后); 系: 唔(系),關(係),聯(繫); 历: (歷)史,日(曆); 钟: 時(鐘),(鍾)意; 丑: (醜)怪,子(丑)寅卯。 范: 模(範),(范)仲淹[注:姓氏]; 丰: (豐)富,(丰)采; 刮: (颳)風,搜(刮); 胡: (鬍)須,(胡)闹,(胡)亂; 回: (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伙: (夥)計,團(夥),(伙)食,(伙)房; 姜: 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 (藉)口,(藉)題發挥,(借)錢; 克: 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困: (睏)倦,(睏)覺,(困)苦,圍(困); 漓: (灕)江,淋(漓); 里: 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關係; 帘: 窗(簾),垂(簾)聽政,酒(帘)[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 (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 污(衊),(蔑)視; 千: 鞦(韆)[注:簡體:秋千],一(千),(千)秋基业;秋: (鞦)韆,(秋)季; 松: (鬆)散,(松)樹; 咸: (鹹)菜,老少(咸)宜; 向: (嚮)前走,方(向); 余: 業(餘)愛好,(余)[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郁: (鬱)(鬱),濃(郁); 御: 抵(禦),(御)驾親征; 愿: (願)望,(願)意,許(願); 云: (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 (蕓)薹,(芸)香; 沄: (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 細(緻),(致)敬,(致)力; 制: 節(制),(制)度,(製)造; 朱: (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筑: 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准: (準)則,瞄(準),(准)許; 辟: 复(辟),開(闢),精(闢); 别: 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 占(卜),前程未(卜), 蘿(蔔); 种: (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 昆(蟲),毛(蟲),長(虫)[注: “虺”的本字,毒蛇] 党: (党)項[注:姓氏],(黨)員; 斗: 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鬥)牛士,(鬥)智(鬥)勇; 谷: 五(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划: (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 茶(几),(幾)乎,(幾)個; 家: (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据: 占(據),(據)點,凭(據),拮(据); 卷: 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蜡: (蠟)燭,(蜡)[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 (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 (纍)贅,罪行(纍)(纍),(纍)计,連(累);勞(累); 朴: (朴)刀,(樸)素; 仆: 前(仆)后繼,(僕)人,公(僕); 曲: 彎(曲),戲(曲),(麯)酒; 舍: (捨)棄,施(捨),宿(舍); 胜: (勝)利,名(勝),(胜)任; 术: 技(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 台: 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兄(台)[注:稱呼]; 2.亭(臺)樓閣,舞(臺),

优秀的楷体书法字体作品欣赏

优秀的楷体书法字体作品欣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优秀的楷体书法字体作品欣赏》的内容,具体内容:楷体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一个优秀的楷体书法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增强作品的整体效果。下面是我整理的。精美的楷体书法作品图片...楷体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一个优秀的楷体书法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增强作品的整体效果。下面是我整理的。 精美的楷体书法作品图片 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都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这些概念不弄清楚,势必至于把各方面的其他问题也永远混淆不清,一无是处了。 好看的楷体书法欣赏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

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 楷书的划分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唐楷的过渡书体,很不成熟,经常带有隶书的写法在其中,但正因为它的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楮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到了唐末,楷书已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但是"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宋朝第一"。宋末元初的赵孟頫U,以其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也就是四大家中的"赵",但是"赵体"严格来讲应该属于行楷,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楷书了,所以初学者一般从"颜柳欧"三体择一入手,这也被公认为学书之正路。下面我将这三体从多个角度作一对比,有的角度还参考了魏碑和赵体,为的是能够全面的认识楷书个体。以上重点对比了"颜柳欧"三体的风格与特点,这里面既有

中国文字书法的发展史

xx文字书法的发展史 (一)早期的文字 汉字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 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又称铭文),主要代表是西周《毛公鼎铭文》,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