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抗膀胱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BCG抗膀胱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BCG抗膀胱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BCG抗膀胱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范东艳;李云;王欣;王丽颖

【摘要】膀胱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在肿瘤疾病中,它的发病率处于第十位,在泌尿外科的肿瘤疾病中,它居于首位。初发膀胱癌往往恶性程度较低,在肿瘤的复发过程中有30%的患者肿瘤细胞会出现升级,并有10%-35%患者复发的肿瘤转变为浸润型,侵犯膀胱壁肌层。因此,控制膀胱肿瘤的复发,延长无瘤生存时间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1976年Morales等首先报告应用卡介苗(BCG)治疗膀胱癌,使其死亡率和复发率明显下降,开创了BCG治疗膀胱癌的新纪元。此后BCG成为浅表性膀胱癌免疫治疗和预防术后肿瘤复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06(010)009

【总页数】4页(P1091-1094)

【关键词】抗膀胱癌;BCG;肿瘤疾病;无瘤生存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免疫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率

【作者】范东艳;李云;王欣;王丽颖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医药卫生

膀胱肿瘤电切

护理查房 日期:2010年1月1日 参加人员:欧阳丽张敏卿吴榕英张枳琪柯亚真陈淑萍林凤刘晓青蓝秋香林小惠葛慧卿杨晓妹 题目:膀胱肿瘤电切 27-23,林文财,男,46岁,以“发现、‘膀胱肿瘤’4天”为主诉于2009年09月14日10时30分步行入院。缘于入院前4天于解放军95医院体检CT示:“膀胱三角区肿瘤,膀胱癌可能性大”。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冷、发热。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求诊我院,门诊拟“膀胱肿瘤”收入院。发病以来,一般情况沿可,精神食欲正常,大全正常,体重未见明显进行性下降。患者先天性聋哑残疾;既往“糖尿病史”约3年,未规则治疗;左眼“白内障”,未治疗。 体格检查:T:36.6℃ P:70次/分R:20次/分BP:107/79mmHg 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1、CT(2009-09-10,解放军95医院)示:膀胱三角区可见明显软组织块影,大小2.5cm×1.2cm,膀胱癌可能性大。 2、全腹B超(2009-09-09,解放军95医院)示:右肾上极一个27×23mm 囊性肿物半钙化;膀胱底部一34×11mm低回声,边界清楚,光滑。

膀胱镜检查:膀胱肿瘤 病理诊断:膀胱肿瘤 考虑该病人存在以下的护理问题 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及侵入性操作有关 恐惧与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 便秘与长期卧床,摄入纤维俗不足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与先天性聋哑有关 感知的改变:视力障碍与晶状体混浊有关 知识的缺乏缺乏有关疾病和手术治疗配合的知识 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术后预后 自我形象紊乱与先天性聋哑残疾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根据上述护理问题,我们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做好病情的介绍,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 病人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告知接受汽化电切术治疗的病人,对术后反复多次灌注化疗不理解,甚至对手术效果产生怀疑,表现为悲观失望、烦躁、忧虑,护士要热情,主动关心患者,耐心讲解灌注化疗的目的和意义,约请术后回院灌注化疗的患者与之交谈、沟通现身说法,以消除忧虑情绪,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完整版)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患者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无痛性血尿,伴有暗红色血块,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伴腰痛,未予以特殊治疗。彩超检查后,以"膀胱占位性病变"入院治疗。 既往史: 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一直口服迪沙片5mgTid-Bid,自行随机调整药物,但平素几乎未监测血糖; 2)有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血压170/100mmHg,口服尼群地平降压,偶测血压在150/90mmHg左右; 3)过去有大量吸烟史; 4)近10年偶有轻微左侧心前区针刺样胸痛,每次持续时间数秒钟,近3年这种针刺样疼痛频率有增加,但口服丹参片后疼痛缓解。平素活动量不受限制。无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夜尿无增多。 体格检查:T36.6℃ P84次/分 R20次/分 BP170/95mmHg听诊律齐,主动脉瓣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神经系统未及异常,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彩超提示膀胱前壁实性占位病变。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膀胱镜示膀胱颈部占位,取活检送病理回报:低分化移行细胞癌。请内分泌科会诊,协助控制血糖, 平板试验示可疑阳性,心脏彩超示EF67%。行冠脉造影检查完善术前准备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下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 2、护理问题 ①恐惧/焦虑:与担心手术创伤有关 ②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留置导尿管有关 ③有感染的危险:与术后免疫力低下有关 ④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⑤潜在并发症:出血 ⑥知识缺乏:缺乏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 护士甲:该病人可能还存在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血尿、癌肿消耗、手术创伤有关。所以在手术前后均应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手术其对手术的耐受性。指导进食含热、氮含量高的,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注意监测病人的血糖变化,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护士丙:还可以提出排尿形态异常:与术后留置导尿管和手术刺激有关。告知患者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和持续盐水膀胱冲洗的必要性。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引起膀胱痉挛,从而发生尿外渗。 护士丁:便秘: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液体摄入不足有关。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大便的松软通畅,勿用力排便,预防再出血,必要时可口服一些软化大便的药物,多吃一些蔬菜。 3、护理措施 护士甲:应加强该患者的心理护理。随着护理模式改变,护理人员不再单纯是护理病人、执行医嘱,更多的是向病人、家属以及社会提供卫生咨询、

膀胱癌护理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膀胱癌护 专业:护理 姓名:普珍 班级:护理184 指导教师:孙宋瑾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护理评估 (3) 护理诊断/问题 (4) 护理目标 (5) 护理措施 (4) 心理护理 (6) 饮食护理 (7) 护理评价 (8) 参考文献 (9) 一、摘要 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成功要靠精巧的手术,同时也有赖于精心的专业护理,临床护理的重点是术前积极改善心肺功能,各项指导到位,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营养支持、有效镇痛、患者早期活动等,只有这样才可降低术后风险,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二、前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50~70岁的人群,男女比例为3~4:1。其典型症状是血尿,可为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少数患者为血尿伴随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包块及腰骶部疼痛。进展期肿瘤的症状有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和腹膜后转移或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腰痛。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易复发。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全面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护理评估 1.病史:病人工作性质、生活环境,是否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以及吸烟史,是否有膀胱慢性炎症、膀胱结石、尿道梗阻等刺激因素,是否有腺性膀胱炎、黏膜白斑的癌前期病变。服药史及有无寄生虫病等。 2.临床表现:排尿习惯改变、血尿(颜色、间隔时间)及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疾病发展情况。消瘦、贫血、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病人全身状态和对手术的耐受性。 3.精神心理状况:评估病人焦虑、恐惧的原因、程度及家庭支持程度。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四、护理诊断/问题 1.因术后痰液增多,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导致低效性呼吸形态; 2.因不能进食、水分摄入不足以及术中失血、失液过多导致营养失调; 3.因手术所致的组织创伤、引流管的移动和牵拉有关所导致的痛疼; 4.因术后卧床导致的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因留置引流管、肠代膀胱导致感染的危险; 6.因疼痛、体质弱、血钾较低、蛋白较低导致有跌倒的危险-活动无耐力; 7.因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导致引流管效能降低; 8.因膀胱全切处尿流改道、造萎口或引流装置的存在,不能自主排尿导致自我形象紊乱; 9.下肢静脉血栓、出血,尿萎、造口并发症、肠梗阻和肠漏等潜在并发症。 五、护理目标 1.病人焦虑、恐惧、腹痛程度减轻; 2.营养状况有所改善,病人的体重不再下降或有一定的增加; 3.病人能正确对待和接受尿流改道后的状况; 4.潜在并发症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六、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观察血尿程度。 (3)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 (4)饮食:多饮水可稀释尿液,以免血块堵塞尿道。 (5)行膀胱全切肠道代膀胱术的病人,按肠切除术前准备。

膀胱癌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一、一般资料 415--48床杨xx,男,64岁。入院时间2012年5月31日14:55步行入院。 二、入院诊断:膀胱癌术后复发 三、病情简介 1、患者因“膀胱癌术后1年,检查发现复发2天”。患者诉曾因“膀胱癌”于2011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下腹部疼痛,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等症状。术后不规则行膀胱灌注化疗。于2012年5月29日行B超检查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内多发肿瘤,取组织活检:移形细胞癌Ⅱ级。 2、体征:双肾区无隆起,右腰部见一长约12cm斜形陈旧性手术疤痕,下腹部正中见一长约10cm陈旧性手术疤痕。 3、辅助检查:膀胱镜检查(我院,2012-5-29):膀胱壁、膀胱颈见多发肿瘤,菜花状,带蒂,肿瘤组织无糜烂。膀胱肿瘤组织活检(我院,2012-5-30):移形细胞癌Ⅱ级。血常规、肝功能、血生化正常。尿常规白细胞2+,红细胞3+。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 四、护理体检 体检:T 36.6℃,P 70次/分,R 20次/分,BP 140/80mmHg,神志清晰,精神、食欲好,睡眠一般,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检查合作,颈软,心肺腹未见异常。患者于6-4-19:15至6-5-00:00在手术室于全麻下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结肠代膀胱术,术后返回ICU监护,于6-5-10:00返回病房诉下腹部伤口疼痛一直使用止痛合剂,无畏寒,无恶心、呕吐,无腹胀,无胸闷及呼吸困难,肛门未排气、排便。检查:腹平坦,腹肌软,腹部手术伤口敷料见少量渗液,留置腹腔引流管通畅良好,引出少量暗红色液。左输尿管支架管通畅,引出淡红色尿液950ml。尿管通畅,少量淡红色尿液引出。留置胃管通畅,引出墨绿色胃液150ml。由于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予禁食,治疗上予加强营养支持、补充足够液体及能量、抗感染、止血、消肿等对症治疗;同时为减少肠液分泌,促进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吻合口瘘的机会,现在连续使用生长抑素及血浆。医生予伤口换药后,伤口无渗血,并给予微波理疗促进伤口愈合,注意保持各个管道通畅及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