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呼兰河传》读书交流会

一、导入新课:

从学完《祖父的园子》,我们就开始读《呼兰河传》,到现在终于读完了。每看完一本书,心中难免会有些感想,或高兴,或忧伤,总想找人说说。在今天的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一吐为快。

齐读书名,你理解它的意思吗?(传:生平事迹或历史故事。)二、了解章节内容:

这部小说共有七个章节,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目录,一般的书,目录上都有对主要内容的概括,但这本书没有,请同学们快速的翻一翻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指名答。

出示:指名读

第一章小城呼兰河

第二章呼兰河年中盛事

第三章我与祖父

第四章我家的荒凉

第五章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交待结局

这样一归纳,我们就能把一本厚厚的书读薄。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读书方法。

四、解读人物形象

这段时间,萧红把我们带进了古老昏黄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了她的童年和她的故乡。书读完了,能够在我们脑海中久久萦绕的,或是挥之不去的,有谁呢?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祖父)

读完以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部小说在结构上与其它小说完全不同,它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这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矛盾先生曾这样评价,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

这就更显示出萧红的描写很有特色。她用口语化的语言向人们诉说一个又一个故事,为什么矛盾先生读完《呼兰河传》会有这样的评价?就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三、走近文本,感悟精彩

1.出示:

(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是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如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在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第三章第一节)

指名读,作者对小动物的描写,读着读着就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齐读,边读边欣赏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2)“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尾声)

自由读一读,这一段话写了什么?能看出什么?

我家是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我家是荒凉的……(第三章第二节至第五节)

分男女生读,这又是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重复写?

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但同时也能读到诗的韵味和节奏。尤其是第三章中这些语句段落的重复更能感觉童年的生活就这样重复着寂寞,心境是多么的悲凉。像这样的语句段落书中还有很多处。正如矛盾先生所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

2.出示: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第五章第四节)

推荐读的好的同学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一段又是写什么?

前面我们已经概括过,第五章写的是小团圆媳妇之死,这仅仅是个开始,小团圆媳妇在经历了挨打之后、又经历了跳神、热水烫驱鬼到奄奄一息的四个阶段,最后静静的死去小团圆媳妇的命运是可悲的,她就是这种陋习的牺牲品。

同学们,矛盾先生还说:“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点沉重起来”。故事越读就越是觉得凄婉。同学们,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我们的心境,那就是灰色。但这恰恰又体现了萧红人生的悲凉与空虚。

俗话说读一本书,认识一个作者。让我们再来进一步认识作者萧红。

出示:

萧红: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已柔弱都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的一生。

正向萧红的命运一样,她在书中所描述的故事就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矛盾先生的评价。

出示: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童年留给我们的终将是一种回忆。不过这是一本好书,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这本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