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差异化战略的内涵及其构建特征

企业战略差异化战略的内涵及其构建特征
企业战略差异化战略的内涵及其构建特征

企业战略差异化战略的内涵及其构建特征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文档资源★★★内容摘要:本文在前人战略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四个维度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差异化战略的内涵,并指出差异化战略的构建特征,以期指导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关键词:差异化战略竞争优势核心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时代。在需求创造市场的大背景下,“差异化战略”一经提出便受到企业的热烈追捧。然而目前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把差异化战略理解为特色化,或认为差异化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引入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差异化战略进行解释,使企业对差异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期对欲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有所裨益。

差异化战略的内涵

环境适应性

差异化战略作为一种战略,首先是寻求对环境的适应而存在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着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便提出了“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主要思想。战略与环境相适应得到了后来学者的普遍认同,它强调了战略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理性的分析技术是基于环境的变量,战略的核心在于对环境的适应,战略能够使组织通过确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获得组织与环境的协同与适应。

竞争位势与定位

差异化战略是分析企业的竞争位势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定位。上世纪80年代初期,着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在其经典着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在五种竞争作用力面前寻找进退有据的地位,做出适当的定位。

面对上述五种竞争力,企业可采用三种基本的通用战略应对——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其中差异化战略就是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全过程的某些环节中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上的优势。差异化实质上就是追求垄断性要素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赢得顾客的忠诚,并在面对替代品威胁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有利。

难以模仿性

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成功还在于自身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经济学家潘罗斯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指出,管理资源是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性因素,因此,企业间的差别是一直存在的。由于管理资源产生于团队的互动和通过互动积累的经验,是组织通过长期团队工作、试验、学习和演化而来的组织特殊技能,所以管理资源是在别处无法简单复制的。

潘罗斯的观点被后来的“基于资源”的能力观吸收。“基于资源”的能力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以在产品市场上获得超出正常平均的收益

来衡量)的源泉来自于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可能是经验基础上的企业家资源、产品声誉类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或隐默的知识等,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是通过在一段时期里所选定时间路径的资产流量所积累起来的战略资产存量。资源具有内生性,有效竞争所必需的资产存量只能通过具有连贯性的投资才能积累出来。

核心能力理论对企业的启示是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过程中,要努力培育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自身的差异化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或替代而变得“不差异”。

动态能力

提斯等人将“基于资源”的能力观和演化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动态能力”的观点。该理论强调了能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发展观。由于竞争优势会随时间的发展而被侵蚀掉,企业必须能够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提斯等用3P(过程、位势和路径)构建了动态能力战略分析框架。在3P里,过程强调了组织内外部的一致性和组织的学习过程,位势是企业内生的、积累的特定资产,路径强调了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动态能力理论里所讨论的能力已经不同于前面提到的企业核心能力,而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动态能力论表现出了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状态,认识到在一个变化无常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对能力持续不断地维护、培养和开发,从而实现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差异化战略的构建特征

环境扫描

环境扫描是指对企业环境的整体作一般性的监视,它包括外部环境审视,内部优劣势分析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等。环境扫描的目的在于发现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政策或政府本身的变化,宏观或微观经济的变化,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内部资源评价则包括分析企业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有形资产是指那些很容易计价,可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项目。无形资产是声誉、品牌、文化、员工知识、专利,以及累计的学习和经验。组织能力是指企业组织调动各种资源,培育出自身不同于其他竞争者的最根本的竞争能力和优势,用以持续的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环境扫描和企业战略的形成、方案选择、实施和控制组成一个连续、并行的过程,环境扫描贯穿战略过程的始终。企业应不断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以及创新转换,从而动态地形成和实施战略。

差异化战略选择

差异化定位就是为顾客提供与行业竞争对手不同的服务与服务水平。通过顾客需求和企业能力的匹配来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差异化战略是以了解顾客需求为起点,以创造高价值满足顾客需求为终点。因此,在决定整体定位差异化的时候,必须要把顾客的需求、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三个要素综合考虑,做到三者的协调统一。

有差异化的顾客就有差异化的需求,有差异化的需求就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因此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顾客群的多样化需求,成了眼下

企业经营的着眼点。细分市场的确定,有助于企业找准目标顾客群,并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来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差异化战略可以分为如下三种:产品差异化,指企业的产品在性能、质量上明显优于竞争对手。形象的差异化,企业通过塑造优势的品牌、成功的CI策划,借助公关传播,使企业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优异的形象,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发生偏好。市场差异化,指由产品的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而形成的差异,包括在定价、分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战略实施

一旦具体的差异化战略被选定后,就涉及到战略的实施过程。战略通常是由组织高层制定的,但是战略的实施却要触及公司的所有层面。具体来说,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制定计划、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领导、激励和奖惩。计划包括向组织成员传达该完成哪些具体的目标和活动、谁对这些具体目标和活动负责、何时进行活动及该获得什么资源等。相当于把战略转化为重大方案和项目、职能战略及政策和预算。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应当支持制定的差异化战略。此外,领导者应当不断地与组织内外的人们,将信息和意图传达给他人,使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行动。同时,开发适当的激励和奖惩系统鼓励推动战略的员工行为。

核心能力培育

核心竞争力的开发与维护需要企业在长期的差异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予以提炼、归纳、总结、创新。在实施差异化战略来开发与维护核心竞

争力时,企业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失去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其成本是非常大且显而易见的;第二,核心竞争力需要持续的投资和强化,那些不能在差异化上持续经营的企业要想获得核心能力是很困难的。

由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差异化优势可以形成壁垒,从而有效地阻止别人模仿。企业的持续创新可以产生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或者使竞争者反应滞后,来不及反应或做出反应需要很长时间。实施差异化战略而形成的优势地位是能力的体现。

差异化战略是一个动态过程,任何差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顾客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任何差异都不会永久保持,差异化战略成为“长效药”的出路只有不断创新,用创新去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战胜对手的“跟进”,实现企业的“差异制胜”。

更多相关文档

·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3191字)·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体制回归问题 (4425字)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企业心理契约建设 (2045字)·网络关系与新创企业发展 (4008字)

·企业快速成长的战略模式及障碍分析 (3576字)·论企业环境战略的权变模型 (3917字)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4473字)·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变的前提与条件 (4223字)

·浅议企业变革管理中的若干悖论 (2193字)·公司理论构架比较研究(3314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站长统计

a> (3917字)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4473字) ·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变的前提与条件 (4223字) ·浅议企业变革管理中的若干悖论 (2193字) ·公司理论构架比较研究 (3314字) ·企业战略地图框架设计 (1890字) ·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企业监督实践探讨(8138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站长统计

cellspacing="0">

讨辛魇У模淮硬辉轿坏慕嵌壤纯矗捎诠饰肮哂诓捎眯姓绞郊喙芄衅笠担菀仔纬梢桓稣ǖ枷虻恼姓橹幕皇且桓鏊姓呃娴枷虻耐蹲首橹幕1热纾案卟愎芾砣嗽贝锏?0岁属于超龄”、“央企高管人员薪酬不超过平均员工薪酬水平的12倍”等,被认为体现出行政性政策“一刀切”的痕迹;加上一些大型国企领导人由不具有本行业背景的“业外人士”“空降”担任,则被认为是具有行政任命的痕迹。

鉴于目前的监管现状,笔者从出资人的角度考虑,有如下问题需解决。

建立经营者选拔问责制度没有权力就无法承担责任,出资人权责要对等,明确唯一的出资人代表,赋予出资人代表的职能进一步具体化,这样便具有了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作为出资人向企业派出董事并指派人员出任董事长,通过法定议程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向董事会推荐经营班子人选;签订业绩合同并对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估;对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直接决定或通过董事会间接决定对经营者的奖惩。建立健全经营者选拔任用的责任追究制,选人出现重大问题,选人者要视情况承担连带责任,使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真正有动力去发现和选拔人才。始终体现政企分开、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履行职责时扮演好自身角色,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以行政命令手段监管国企的方式,切实以出资人的身份履行职责并参与企业的治理。

缩短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从最初的委托人到最终代理人一般都在三层以上,链条越长层次越多,监管的效率越低。2004年,深圳市将运行17年的国资管理三层架构缩短为二层,就是借鉴在国际上以成功的国企管理着称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深圳市国资委在确保出资人更好地行使监管职能上朝前走了一步,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代理成本,提高了监管效率。

加强外派监事会的监督 2000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决定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对国务院负

责。这实际上是完善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监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创新。实践证明,外派监事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的制度安排,它弥补了国有企业委托人虚拟化的不足,又增加了一道监督防线,概括而言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监事会由政府派出,监事会人员由政府任命,对政府负责,经费完全独立,更能排除干扰,使监督更有效;第二,监事会人员为专职,更有利于专职监事专心于监督工作,以出资人代表的身份专心于某一家或两家企业,有利于保证监督工作的到位和深入;第三,监事会人员均是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是经过精心选拔的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熟悉财务、企业管理的专家,能在较高层次上监督企业及经营者的行为。从外派监事会的实际运行来看,监督结果的利用未能与企业经营者的奖惩任免有机结合,直接导致外部监督权威性下降。如果从制度层面能再往前走一步,把外派监事会建设成真正独立的监督机构,它不仅仅对某个领导和机构负责更要对法律和企业的国有资产负责,独立履行自身职能。但是作为代表出资人履行外部监督职能的监督者,本身的工作业绩考核也应更加完善,确保外部监督的权责统一,防止与企业内部人员勾结,损害出资人的利益。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机制建设

充分利用企业经营者自我约束功能如何使经营者达到自身追求的目标,让经营者尽心尽力地干好本职工作,光有约束是不够的,适当的让渡一部分企业增量价值于经营者,为经营者制定一套符合其自身价值的利益分配机制,满足经营者合理的自身目标追求,可以使其依靠自我约

束为委托人努力工作,最终使企业也能够分享增量价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确立起出资人和经营者双方的共同目标,产生双赢效果。

充分利用信息披露机制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信息披露机制,迫使公司管理层释放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推行对企业内部审计报表的披露,督促企业完善其内部控制,强化其内部控制意识。避免经营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扭曲会计信息,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受托目标,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

充分发挥党组织和职工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作用一方面,因为经营者作为出资人代表,又是企业的党委成员,而且董事长一般兼任党委书记,在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经营管理问题的决策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用党的纪律对企业经营者实行内部约束;另一方面,职代会、工会组织在企业内部的监督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国有企业的职工同时还是初始委托人的一部分,企业的生死存亡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监督国有资产的积极性最彻底、最坚决。把工会监督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和重大经营事项提交职代会讨论等制度落实到位,迫使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接受监督。以上两方面的制度安排,能够较好地弥补内部公司治理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真空。

基本竞争战略(波特三大一般性战略)

基本竞争战略 波特三大一般性战略 简介 基本竞争战略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 基本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企业必须从这三种战略中选择一种,作为其主导战略。要么把成本控制到比竞争者更低的程度;要么在企业产品和服务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让顾客感觉到你提供了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价值;要么企业致力于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市场细分、某一特定的产品种类或某一特定的地理范围。这三种战略架构上差异很大,成功地实施它们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技能,由于企业文化混乱、组织安排缺失、激励机制冲突,夹在中间的企业还可能因此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1.成本领先战略的类型 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根据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方法不同,我们把成本领先战略概括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1)简化产品型成本领先战略;就是使产品简单化,即将产品或服务中添加的花样全部取消。 (2)改进设计型成本领先战略;

(3)材料节约型成本领先战略; (4)人工费用降低型成本领先战略; (5)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成本领先战略; 2.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与组织要求 (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2)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 (3)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 (4)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 (5)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 (6)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除具备上述外部条件之外,企业本身还必须具备如下技能和资源: (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 (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 (3)认真的劳动监督; (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

战略管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战略管理第一章战略管理理论 1、企业使命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企业目的,特别是企业的经济目的;企业定位;企业理念;公众形象;利益群体。 2、什么是企业的战略?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广义上,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的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以及界定着企业所属的活应该属于的经营类型。 狭义上,企业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 业务的基本性质。 构成要素: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3、在什么条件下,企业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是合一的? 当企业形态简单,经营业务和目标单一时,企业总体战略就是该项经营业务的战略。 4、试比较行业组织模型与资源基础模型的前提假设和使用条件。 (1)产业组织模型认为产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超过管理者对 企业的影响,企业绩效取决于所在行业的特征,包括规模经济、市场进入障碍等 (2)资源基础模型认为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形成了战略基础,也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第二章企业战略态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宏观环境分析的意义在于评价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大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与实施的影响。 2、如何运用PEST分析方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s)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技术环境(technologial) 3、行业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战略分析中,产业环境分析的重点是对产业内竞争程度的评估。 4、简述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1)潜在的进入者威胁(2)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2)替代品的压力(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5)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5、企业竞争对手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1)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2)竞争对手的自我假设 (3)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4)竞争对手的潜在能力 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与资源均衡分析 1、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如何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资源分为三大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有价值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模仿性。 2、企业核心能力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 核心能力就是企业中有价值的资源,它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且不会随着使用而递减。可以是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优秀技能,也

企业的战略3大核心基本要素

成功的企业战略策划主要包含的几大核心基本要素 https://www.360docs.net/doc/8e9031316.html, 2006年8月17日 15:21:16 物业联盟网资料中心我要提供物业资料 企业战略四个核心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结合本公司战略策划的实践,笔者简单地谈一谈这四大核心要素的基本内容: 一、就企业的经营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产品与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这也是安索夫著名的企业战略管理要素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可以在企业中产生一种合力,形成企业的共同经营主线。在做企业经营战略策划时,首先应当从产品、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类似性,为企业确定出一条共同经营主线。这是企业战略策划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金邦实业在策划企业经营战略时,首先对本行业产品、技术与市场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有足够的分析,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准确定位,以一种全局和动态的意识,确定本行业的竞争优势和核

心竞争力。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并以创新方式为企业增添独特价值,来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 二、就企业的管理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系统、指挥系统、联络系统、检查反馈系统、预算计划系统等。它的特点是必须密切配合企业的经营战略特征来制定。服务于经营战略并服从于经营战略。搞好管理组织系统建设是做好管理战略策划的重要前提。 因为企业战略确定后,管理层组织体系是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造就管理层组织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独挡一面、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的工作能力;坚忍不拔、披坚执锐、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相互依存的团队意识。必须是敢于否定自我、善思知进,擅倾听取长、勤奋好学的学习型组织;同时加强组织体系权力与责任的结构分配,各组织体系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责任明确。 三、就企业的人才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才的选用和招聘、培训、激励等。人才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强盛之宝,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金邦实业一直把人力资源开发、构筑人才高地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1、善于选拔人才: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多渠道,全方位。要从道德品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身体条件等方面全面考察被选择对象,善于从现实的表现预测其发展,把有真才实学具有发展前途的人选拔出来,要善于给人

确定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1)

竞争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特征,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不断地在军事、政治、文化、经济领域内产生巨大作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企业越来越多地被推向市场,接受国内外市场竞争浪潮的洗礼。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产品的层出不穷,加快着企业竞争变化的速度和复杂程度。在高速运转、充满着机遇和风险的竞争社会中,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地运用适合市场变化的谋略,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谋略中最关键的是企业的战略,战略是指“为创造胜利条件实行全盘性行动的计划和策略”,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出发的综合性观点。全面地分析影响一般性竞争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才能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竞争战略。 1可选择的企业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的中心问题是企业在其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地位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产业中的平均水平。一个地位选择得当的企业即使在产业结构不利、产业的平均盈利能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率。企业在产业的相对地位取决于企业拥有的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同一目标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因营销目标、资源和实力不同,各自有不同的竞争地位。一个企业以拥有的竞争优势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即市场竞争性定位;依据企业的资源和实力及机会,参与竞争,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1.1基本的竞争定位战略

一个企业与竞争企业相比可能有许多长处与弱点,而决定企业进入市场的基本竞争优势为低成本或别具一格。因此美国市场营销学家Michael Proter认为基本的竞争性定位战略为: (1)总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战略。企业努力减少生产及分销成本,使价格低于竞争者的产品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2)差异性(Differentiation)战略。企业努力发展差异性大的产品线和营销项目,使企业的产品及其营销服务等别具一格,成为同行业中的领先者。 (3)聚焦(Focus)战略。企业集中力量于某几个细分市场,而不是将力量均匀地投入整个市场。聚焦战略可分为成本聚焦和差异性聚焦战略。 总成本领先和差异性战略一般是在广泛的产业部门范围内谋求竞争优势,而聚焦战略则着眼于在狭窄的范围内取得优势,见图1。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企业要发挥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竞争性定位上进行选择,如果企业专一执行某种战略,其竞争优势的追求与发挥越显着。 1.2按不同竞争地位划分的竞争者类型 企业依据上述的竞争性定位战略,决定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据此可把处在不同地位的竞争者划分如下: (1)广义的分类:可分为主导者与跟随者; (2)狭义的分类:可分为主导者、挑战者、跟随者、利基者。 一般常采取狭义的分类方法划分竞争者类型,其中挑战者对主导者有进攻意图,而跟随者及利基者对主导者无进攻意图。

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构成

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构成: 1)企业总体战略(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战略,主要确定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比如:企业经营范围的确定。例:某企业正在策划进军汽车制造领域,这一战略层次属于( A ) A.总体战略 B.业务战略 C.职业战略 D.产品战略2)业务层战略(竞争战略):是经营某一特定业务所制订的战略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选定的每一业务领域内如何进行竞争,改进其竞争地位,所以也称为竞争战略。它是在总体性的公司战略指导下,经营某一特定经营单位所制订的战略计划,比如大公司内部各事业部制订的战略就属于业务层战略。 3)职能战略:是针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或专项工作所制定的具体实施战略,如营销战略、生产战略、财务、人事、研发战略等,主要解决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问题。 业务层与职能层的关系:每一个业务层都有相应的较齐全的职能战略。 企业战略层次一般分为整体战略、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等三大类。 一、整体战略 1、含义 也称为整体战略,指整个公司和所有业务的战略。 2、战略制订时的首要关注点 根据公司使命,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途经; 建立和管理好一个高业绩的业务单元组合(购并公司,加强现有业务的地位,剥离那些不符合公司计划的业务); 建立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作用并将其转化成竞争优势; 确定投资优先序列,将资源导向最有吸引力的业务; 评价/改进/统一业务单元经理建议的重要经营方式和行动方案。 3、战略种类(参考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等) 发展战略 也称成长性战略,是一种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通过大量投资以求得企业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向更高一级期望目标发展的战略,其特点如扩大生产规模为现有产品开拓新的市场、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能力、联合兼并实现一体化、多元化等。稳定性战略 也称维持战略,是一种保持现有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稳固现有竞争地位的战略。 这种战略的特点一是企业对过去状况的满足决定继续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目标,每年取得的成就能够大体按过去的成长速度增长,三是企业继续用与过去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稳定性战略一般适应于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内部条件又没有明显的优劣势或者在资金、技术、原材料供应等还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企业。 撤退型战略也称为退出战略。如剥离、抽资转向或清算等。 组合战略波斯顿矩阵分析,不同的业务单元采取不同的战略。 二、战略经营单位战略 1、含义 也称SBU战略,指公司多元化业务中各个业务领域内的战略。 说明:一个战略业务单位应有3个特征:一项独立业务或相关业务的集合体,但在计划工作上能与公司其他业务分开而单独作业;有自己的竞争者;有一位专职经理,负责战略规划、利润业绩,并且他有能力控制影响利润的大多数因素。 2、战略制订时的首要关注点 发展何种产品,在哪个市场或哪个地域竞争?如何竞争? 设计恰当的经营方式和行动方案,以取得竞争的成功,获得竞争优势; 对外界的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统一协调重要职能部门所采取的战略行动。 3、战略种类(参考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等) 适应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主要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主要特征 要明白企业核心竞争力具备什么特征,首先要先明白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与众不同的战略优势与实力,没有战略优势和实力就很难获得成功。 在当今市场竞争节奏快速化的环境中,战略优势愈来愈重要,没有战略优势的企业,将面临着被市场竞争淘汰的风险。因此,创建战略优势,创建以优势资源为核心的战略优势,才能超越竞争对手而使企业长盛不衰。而战略的规划又是建立适应市场变化,及与企业各类相关变化主体间(竞争对手,相关盟体,供应商等)在时间空间变化中保持敏感做出适时对应的内部经营政策和外部公关政策变动而达到掌握先机一种行为。 近年来,不少曾经堪称优秀的企业,体会到了竞争失败的滋味。导致企业失败的原因繁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大都只着力于单一战略优势的创建,势单力薄,当然难敌整合战略优势的进攻。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战略是一种整合优势的战略格局设计。 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又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技术或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 企业核心能力是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的能力; (2)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故而能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3)企业核心能力具有持久性,它一方面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使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刚性。 我们总结一下, Intuit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有两点。第一,采用差异化和 专一化的竞争战略,寻找差异化的客户需求和市场空间,并走专一化的道路。 第二,使自己的专业能力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并持续性的为顾客创造 价值。因而使有效的竞争战略成为了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可见,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实现目标并获胜的法宝。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 真理。在战争中,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就是枪杆子,胜利的标志就是取得政 权。那么,在现在的企业里,核心竞争力是创造顾客和获得顾客认可的实力, 胜利的标志就是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1)原始定义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公司战略的三个层次及基本类型

企业战略层次一般分为整体战略、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等三大类。 一、整体战略 1、含义 也称为整体战略,指整个公司和所有业务的战略。 2、战略制订时的首要关注点 根据公司使命,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途经; 建立和管理好一个高业绩的业务单元组合(购并公司,加强现有业务的地位,剥离那些不符合公司计划的业务); 建立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作用并将其转化成竞争优势; 确定投资优先序列,将资源导向最有吸引力的业务; 评价/改进/统一业务单元经理建议的重要经营方式和行动方案。 3、战略种类(参考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等) 发展战略 也称成长性战略,是一种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通过大量投资以求得企业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向更高一级期望目标发展的战略,其特点如扩大生产规模为现有产品开拓新的市场、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能力、联合兼并实现一体化、多元化等。 稳定性战略 也称维持战略,是一种保持现有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稳固现有竞争地位的战略。 这种战略的特点一是企业对过去状况的满足决定继续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目标,每年取得的成就能够大体按过去的成长速度增长,三是企业继续用与

过去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稳定性战略一般适应于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内部条件又没有明显的优劣势或者在资金、技术、原材料供应等还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企业。 撤退型战略 也称为退出战略。如剥离、抽资转向或清算等。 组合战略 波斯顿矩阵分析,不同的业务单元采取不同的战略。 二、战略经营单位战略 1、含义 也称SBU战略,指公司多元化业务中各个业务领域内的战略。 说明:一个战略业务单位应有3个特征:一项独立业务或相关业务的集合体,但在计划工作上能与公司其他业务分开而单独作业;有自己的竞争者;有一位专职经理,负责战略规划、利润业绩,并且他有能力控制影响利润的大多数因素。 2、战略制订时的首要关注点 发展何种产品,在哪个市场或哪个地域竞争?如何竞争? 设计恰当的经营方式和行动方案,以取得竞争的成功,获得竞争优势; 对外界的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统一协调重要职能部门所采取的战略行动。 3、战略种类(参考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等) 适应战略 防御者:战略寻求向整体市场中的一个狭窄的细分市场稳定地提供有限的一

论企业战略的三大特征

“战略”这一军事上的概念正在被广泛”套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经常用到的有企业战略、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价格战略、成本战略、人才战略等等。以“战略”为书名的企业经营管理论著不下几十种,200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译著《蓝海战略》在国内兴起了一股战略新浪潮。按理,人们对经常耳闻目睹的“战略”这一概念的含义应该是清晰的、有大致相同的理解、并且能够准确应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战略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含义的概念,目前理论界没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清晰的定义,各有各的理解和表述,而企业界移花接木,随意套用,造成滥用和误用,出现很多戴着战略高帽的”假战略”、“空战略”。笔者根据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和咨询实践的体会,参照中外学者和实践家们的论述,提出企业战略的三大特征,试图以此界定战略的主要含义,规范战略一词的使用,使战略概念简洁明了、具有直观性和实操性。 特征一、认定方向 中外学者和实践家们对于企业战略概念的表述,几乎都离不开强调战略的“方向性”。杰克·韦尔奇认为,战略就是选准一个努力的方向,然后不顾一切地实现它。明茨伯格(Mintzberg, H)提出的战略概念5P定义中的“定位”(position),其含意也是“认定方向”。北大的马浩教授提出的战略四个主要特点之一”长期效应”,含盖了战略的方向性。他说, 战略面向未来,把握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聚焦于企业的远景和长期目标,并给出实现远见与长期目标的行动序列和管理举措。 “认定方向”最重要。企业就象在商海中航行的一艘船,如要到达成功的彼岸,最重要的是认定航行的方向。方向错误或方向不确定,航行越远,离成功的目标就越远,而且更容易遇险。企业认定战略方向就是要认定做哪个或哪几个行业,要做哪个或哪几个产品、服务。行业大方向正确,即使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甚至偶出战术性差错,仍然容易成功;反之,入错行业、做错产品、服务,或随意转行、盲目多元化最容易导致失败。 企业“选准一个方向”往往是一件困难的工作,而在选择后能够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也不容易。现实中,不少的企业家、决策者在选准方向后仍然心存疑虑,缺乏信心,左右摇摆不定,迟迟不能付诸行动,观望拖延。因此,我们提出战略的第一个特征是要“认定方向”,只有真真正正认定的东西才可以称为战略,否则,所谓的“战略”实际上只是一个待选待定的方案。认定战略方向,体现在企业开始大规模投入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等,并做到专业、专心、恒心。 特征二、确立目标 企业战略另一重要的特征是“确立目标“。在战略概念表述中,有些直接用“确立目标”,例如“战略可以定义为确立企业的根本长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必需的行动序列和资源配置”(小钱德勒)。 有些表述没有直接用“目标”字眼,而用”规划”或“计划”等词,我们理解这些词的含意就是确立目标。例如明芝伯格(Mintzberg, H)提出的战略概念5P定义中有“计划”(plan)。杰克·韦尔奇在另一表述中称“战略不过是制定基本的规划,确立大致的方向……”。 “确立目标”很重要。企业这艘航船,起航前首先要确定将要到达的目的港。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不具体、不切实际,都会导致航程不成功。确立目标需要在可能的目标与不可能的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目标既要宏伟远大,充满壮志雄心,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以赢得商业利益为导向;要尽量具体,太遥远、太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目标对企业有害而无利。如果你的企业是一艘小舢舨,切合实际的目标是定在就近的内河港。如果是一艘远洋轮船,把目标定在任何一个国际港口也不过分。杰克·韦尔奇执掌的GE制定的全球“数一数二”战略目标,获得巨大的成功,就是企业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战略目标的典范。 特征三、全力以赴 战略的实质是一系列的行动。学者型理论家的战略概念表述都说到“行动”,但总体感觉是表述力度不够,鼓动力不强。例如,前面引用的小钱德勒“战略可以定义为确立企业的根本长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必需的行动序列和资源配置”。相比较,战略实践家们的表述更加强调战略的有效“行动”,用词力度较强。例如,前面引用的杰克·韦尔奇的表述中就强调“不顾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 从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角度看,战略管理区别于一般的企业战略计划在于它更多地强调了企业内在的战略能力等等。用安索夫的话讲,战略管理过程可以用于战略开发的各个层面。换句话说,不管所处层面如何,都需要对战略进行有效管理,从而确保战略是在推动组织朝着目标前进。在企业内在能力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公司内部的各个层面都会开发各自的发展战略,而且这些战略在不同程度上都难免出现矛盾的现象。这是因为,部门经理开发的战略与高层经理开发的战略会有所不同。不同层面的经理对组织看法有别,高层经理负责选择对组织有较大影响的战略。虽然各个层面的选择都很重要,但有一些选择对公司的影响更加深远。为此,战略管理需要围绕战略目标对战略能力的要求进行系统开发。 斯琴德尔和霍弗(Schendel and Hofer)根据安索夫的研究成果开发了战略管理四层面法,我们可以运用它来考察战略开发的各个层面:职能层面、业务层面、公司层面和企业层面。但是,我们认为,公司和企业层面战略有不好区分的地方,为此,我们把它们合并称之为总体战略,这样可以从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和业务战略三个层面理解战略管理的层次结构。事实上,组织的类型、性质决定了战略开发的层面。道理很简单,目标单一的小型公司根本不需要考虑企业层面和公司层面的战略,而大型多元化公司的管理层则要重视每个层面的战略。 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是战略开发的最高层面,也叫企业层面战略或者公司层面战略,总体战略不像时下的许多人理解那样,言必称多角化或者成本领先。总体战略是以企业整体为对象,是企业的战略总纲,也是企业最高层领导指导和控制企业的行动纲领。一般来说,总体战略管理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企业应该做些什么。涉及到如何确定企业的性质和宗旨,选择企业的活动范围和重点。显然,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其二是,企业怎样去发展这些业务。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决定各个战略单位的设立及其目标和资源配置。具体而言: 首先,总体层面的战略需要关注组织与公众(publics)的各种交互关系。广义上讲,公众包括公司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一环境由公司进行业务活动的文化、人口、社区和经济系统组成。公司不仅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通过自己的产品和选择来影响环境。社会可以接受公司的选择,也可以通过特殊利益群体或者立法者的活动来反对公司的行动。因此公司必须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开发适应环境的企业层面的战略。 其次,在社会准许的范围开拓公司的战略。公司所在的社会为其发放法律特许和实际特许,社会所给予的许可(permission)称为特许(charter)。法律特许(legal charter)是指为公司发放执照、批准其注册,以及公司开展业务所需的各种许可。实际特许(practical charter)是指社会愿意购买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所付的价格可以使公司获取一定的利润。很多情况下,公司与相关公众的关系与公司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对特许的影响一样大。鉴于公司战略是在社会准许的范围内开发,实质上公司要得到这些准许还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总体战略开发也包括社会责任战略和伦理战略。社会是否给公司以法律和实际特许,部分地取决于社会文化教育者的意见,主要是考量公司是否会负责任地并合乎伦理地经营。按照社会的观点,公司应该在经营和在追求自己目的(purpose)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和期望,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即指公司对社会观点所采取的态度、政策和行动。本质上讲,社会责任指的是社会对公司经营方式的一种期望。伦理(ethics)是指道德标准或价值观,是行为标准的基础。 最后,根据总体目标要求设立相应的战略单位和进行资源配置。无论是组织与公众关系还是获得社会准许经营,最后都要落脚到相应的战略单位,所以总体战略需要明确本企业实施战略目标的战略单位,已有的战略单位需要重新定位它的职能,没有的需要按照分工和组织效率原则重新设立。在此基础上对战略单位进行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按照战略管理过程的计划、考核和控制要求,真正发挥总体战略的作用。 事业部战略 理解了总体战略的目标和对象对于理解事业部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就比较容易。当然,安索夫没有这么简单地设计一般的事业部战略、职能部门战略应该如何如何,而是对不同企业(如一般制造企业、经营控股公司、大型集团公司等等)进行分门别类来论述和设计。按照安索夫的观点,事业部战略是在总体战略指导下,针对于某一个特定战略单位的战略计划。有些作者把事业部战略理解成为是总体战略之下的子战略。这是不完整的,因为子战略一般是总体战略向目标领域的分解,向执行部门的分解实际上没有母子的关系,只有制定和执行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事业部战略的重点是保证战略经营单位在它所从事的行业中或某一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举例说明,某一大型电子集团的事业部战略包括海外制造战略、海外联盟战略、物流战略、市场开拓战略等等,既可以是利润部门的战略,也可以是事业部门的战略。在这个意义上讲,事业部门战略就不是简单的子战略的问题,因为许多事业部门战略与总体战略压根儿就没有母子关系。只有一致性的企业使命,但是它们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条件等等完全不一样。只有在一致性的战略基础上才存在子战略关系。譬如,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那么在采购事业部实施多企业供应链系统整合战略,这样就构成了子战略关系。鉴于此,我们可以在一般意义上强调事业部战略在实施公司总体战略过程中有如下几个要点:①如何贯彻企业使命;②事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分析;③事业发展的内在条件分析;④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⑤事业发展的重点、阶段和措施。

企业战略四个核心要素

企业战略四个核心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简单地谈一谈这四大核心要素的基本内容: 一、就企业的经营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产品与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这也是安索夫著名的企业战略管理要素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可以在企业中产生一种合力,形成企业的共同经营主线。在做企业经营战略策划时,首先应当从产品、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类似性,为企业确定出一条共同经营主线。这是企业战略策划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金邦实业在策划企业经营战略时,首先对本行业产品、技术与市场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有足够的分析,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准确定位,以一种全局和动态的意识,确定本行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并以创新方式为企业增添独特价值,来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 二、就企业的管理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系统、指挥系统、联络系统、检查反馈系统、预算计划系统等。它的特点是必须密切配合企业的经营战略特征来制定。服务于经营战略并服从于经营战略。搞好管理组织系统建设是做好管理战略策划的重要前提。 因为企业战略确定后,管理层组织体系是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造就管理层组织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独挡一面、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的工作能力;坚忍不拔、披坚执锐、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相互依存的团队意识。必须是敢于否定自我、善思知进,擅倾听取长、勤奋好学的学习型组织;同时加强组织体系权力与责任的结构分配,各组织体系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责任明确。 三、就企业的人才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才的选用和招聘、培训、激励等。人才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强盛之宝,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金邦实业一直把人力资源开发、构筑人才高地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1、善于选拔人才: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多渠道,全方位。要从道德品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身体条件等方面全面考察被选择对象,善于从现实的表现预测其发展,把有真才实学具有发展前途的人选拔出来,要善于给人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其潜在的才能变成对事业的贡献,从中脱颖而出。2、善于使用人才:企业要善于使用人才,知人在于善任,优才要优用。要为人尽其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励其充分发挥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用人所长时也要容人之短,克服忌贤妒能思想,见贤思齐,胜者为师。3、重视培养人才:人才必须立足于自身培养。全面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有所选择有所重点进行培训、教育,培养人才,加强考核,以激发人才,使其尽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4、能够留住人才:事业留人,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远景规划,激发员工长期工作的热情;感情留人,注重企业文化培育,通过塑造企业文化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深厚的感情是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待遇留人,合理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晋升机会使优秀人才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有良好的职业发展。 四、就企业的文化战略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其核心就是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企业文化战略策划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再把这种价值观加以提炼、升华,从而成为一个极具个性的、鲜明的、并有强大生命力的著名企业品牌。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内强素质,培养企业精神;外塑形象,宣传企业品牌;用文化打造企业品牌,用文化指导企业发展。 企业战略策划内容方方面面,只要精心做好上述四大基本要素的策划,成功的企业战略策划是可以做的好的。

企业战略方案管理的渐进性特征

企业战略方案管理的渐进 性特征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企业战略管理的渐进性特征 以静态为主的战略,长期以来都对战略的五个基本特征-全局性、长期性、层次性、情景决定性、竞争性进行了肯定。显然,在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的三个阶段中,上述理论的实际意义主要偏重于战略规划阶段。而就整个战略过程来说,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决定了是否能够达到规划阶段所制订的战略目标,甚至处于比战略规划更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的战略管理必须重视战略实施与评价阶段以及在这两个阶段中企业各种内外因素对战略的。基于此,本文从战略管理的全程性出发,提出了企业战略的第六个基本特征,即渐进性。在整个战略过程中,渐进性特征始终制约着战略的规划、实施、评价三方面的活动;在战略管理实践中,渐进性对于动态地驾驭企业战略的推进具有指导意义。 一、企业战略管理渐进性特征的内涵 战略管理的渐进性是指在企业的整个战略过程中,各种战略活动进行的逐步、适宜、连贯。 美国着名的战略管者奎因教授在对全球范围内的20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之后,在其着作《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一书中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来讲,战略是点滴凑集,逐步演变的……,真正的战略是在公司内部的一系列决策和一系列外部事件中逐步得到,使最高管理班子中的主要成员们有了对行动的新的共同的看法

之后,才逐渐形成。”这一论段的实质是,在企业战略的实践活动中,决策层、企业内部要素、外部环境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战略,作为负责战略的决策层,必须重视三个方面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可见,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仓促的战略规划不可能对各种存在时间差异的信息做出反应,确保战略与环境相适宜。决策层作为战略的中心,由于接受信息的滞后性及信息本身的不充分性,同样会使其战略决策表现出不断酝酿、不断修正的过程。所以,企业的战略活动也许不能清晰地划分为上述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为了尽量对战略信息保持灵敏的反应,取得战略的主动权,在战略的规划阶段,要运用管理职能调动企业资源服务于可能的战略目标,也即边规划边实施。综上所述,无论信息客观的属性,还是决策层主观的管理行为,都充分说明了战略存在的客观性,即渐进性。 由于战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围绕一定的战略目标,决策层要调动一定的企业资源向有利于战略建设的方向配置。但是,如前所述,战略的客观规律性制约企业资源调动的方向与数量,在没有确认明晰、具体的战略目标之前,大量的企业资源不可能一次性地投入到新战略的实施。否则,资源的倾斜必然打破企业系统的有机平衡,挫伤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从资源调度的角度看,战略也体现出渐进性这一特征。 通过对战略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战略渐进性的实质是,在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间实现平衡和适应。具体地说,企业的管理

战略管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战略管理 第一章战略管理理论 1、企业使命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企业目的,特别是企业的经济目的;企业定位;企业理念;公众形象;利益群体。 2、什么是企业的战略?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广义上,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的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以及界定着企业所属的活应该属于的经营类型。 狭义上,企业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 构成要素: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3、在什么条件下,企业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是合一的? 当企业形态简单,经营业务和目标单一时,企业总体战略就是该项经营业务的战略。 4、试比较行业组织模型与资源基础模型的前提假设和使用条件。 (1)产业组织模型认为产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超过管理者对企业的影响,企业绩效取决于所在行业的特征,包括规模经济、市场进入障碍等 (2)资源基础模型认为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形成了战略基础,也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第二章企业战略态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宏观环境分析的意义在于评价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大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与实施的影响。 2、如何运用PEST分析方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s)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技术环境(technologial) 3、行业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战略分析中,产业环境分析的重点是对产业内竞争程度的评估。 4、简述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1)潜在的进入者威胁(2)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2)替代品的压力(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5)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5、企业竞争对手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1)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2)竞争对手的自我假设 (3)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4)竞争对手的潜在能力 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与资源均衡分析 1、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如何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资源分为三大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有价值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模仿性。 2、企业核心能力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 核心能力就是企业中有价值的资源,它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且不会随着使用而递减。可以是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优秀技能,也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至少具备三个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至少具备三个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与众不同的战略优势与实力,没有战略优势和实力就很难获得成功。 在当今市场竞争节奏快速化的环境中,战略优势愈来愈重要,没有战略优势的企业,将面临着被市场竞争淘汰的风险。因此,创建战略优势,创建以优势资源为核心的战略优势,才能超越竞争对手而使企业长盛不衰。 近年来,不少曾经堪称优秀的企业,体会到了竞争失败的滋味。导致企业失败的原因繁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大都只着力于单一战略优势的创建,势单力薄,当然难敌整合战略优势的进攻。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战略是一种整合优势的战略格局设计。 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又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技术或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企业核心能力是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的能力; (2)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故而能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3)企业核心能力具有持久性,它一方面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使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刚性。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管理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方法的学识能力。” 在中国管理界,流传最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要算张氏定义。这就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博士的定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点。 偷不去,是指别人模仿你很困难,如你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文化。 买不来,是指这些资源不能从市场上获得。人们认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通常指的是团队,一般情况下单个的人才不能算作核心竞争力。 拆不开,是指企业的资源、能力有互补性,分开就不值钱,合起来才值钱。 带不走,是指资源的组织性。个人的技术、才能是可以带走的,因此,拥有身价高的人才也不意味着有核心竞争力。

集团型公司战略管理的三大模式与特点

企业在现代发展进程中,正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而集团化经营正成为各类企业选择的方向。集团公司战略管理模式,按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可划分成“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具特点:操作管控型: 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如GE公司在1984年以前采用的就是这种管控模式,导致总部职能人员多达2000多人。直到杰克·韦尔奇任CEO后才转变为战略管控模式,大大减少了总部参谋人员。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是头脑,下是手脚”。IBM公司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事业部都由总部进行集权管理,计划由总部制定、下属单位则负责保障实施。 战略管控型: 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或事业部)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要求很高。为了保证下属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但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各下属企业之间的矛盾、推行“无边界企业文化”,高级主管的培育、品牌管理、最佳典范经验的分享等等。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有头脑,下也有头脑”。运用这种管控模式的典型公司有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

企业战略管理三大阶段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 企业战略的一般特征有四个: 第一个是整体性。整体性是相对于局部性而言的。任何企业战略谋划的都是整体性问题,而不是局部性问题。 第二个是长期性。长期性是相对于短期性而言的。任何企业战略谋划的都是长期性问题,而不是短期性问题。 第三个是基本性。基本性是相对于具体性而言的。任何企业战略谋划的都是基本性问题,而不是具体性问题。 第四个是计谋性。计谋性是相对于常规性而言的。任何企业战略都是关于企业问题的计谋而不是常规思路。企业战略必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特征,缺少其中一个特征就不是典型的企业战略了。 企业战略的三个重要阶段: 从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资金积累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组织人员比较少,企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以老板的思想为核心。企业组织的员工大多数都是老板的跟随者,企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的建立以情感为基础,企业组织存在的管理危机是资金危机。企业组织的人才标准是听话,好用,待遇要求不高。在这一阶段企业组织的战略管理重在以员工的第一需求为理念来引导员工,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赚钱。使企业组织得到生存与发展。 第二阶段:人才资源积累阶段。企业组织进入人才资源积累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在这个时候企业组织共同价值观不能够与老板的思想为核心,它必须以行业龙头理念与模式来学习建立自己企业的价值观。老板要学习,在这个阶段由于企业需求人才,可是企业要满足人才的各个层级需求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这个时候,企业组织留人的战略应该是:将企业做为人才实践的场所,发展的平台。不要害怕人才超越老板自我。 第三阶段:企业组织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候,企业组织、市场资源大部分都在企业可控范围内,这个时候企管理的危机是高层管理者的官僚主义。高层管理者的官僚主义,他们会建设企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企业组织的三个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不一,但自始自终企业组织的发展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推动的过程。在企业处于任何阶段,共同价值观都是核心。它的作用是通过企业物质条件与环境变化来推动的。 只有在各阶段掌握好战略的重点,充分灵活的运用好战术,企业才能生存下来,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成为优秀的百年企业。 随机读管理故事:《鹦鹉与乌鸦》 鹦鹉遇到乌鸦,笼中的鹦鹉安逸;野外的乌鸦自由。鹦鹉羡慕乌鸦自由,乌鸦羡慕鹦鹉安逸,二鸟便商议互换。乌鸦得到安逸,但难得主人欢喜,最后抑郁而死;鹦鹉得到自由,但长期安逸,不能独立生存,最终饥饿而死。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羡慕他人的幸福,也许那并不适合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