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状调查与对策

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歇马九年制英语组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英语,作为一项未来重要的生存技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跨世纪的青少年来说,掌握、运用英语能力已成为测试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现在的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原因,有20%--30%甚至更多的小初中生,英语学习举步维艰,学生对学习英语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有关农村小初中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问题,已引起很多英语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

的关注和研究。

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使得英语教学由主动开始向被动转化,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阻碍了小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英语成了很多学生中考升学的瓶颈学科。

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因此,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遏制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趋势,不让我们的学生在起始阶段就输在起跑线上,是真正值得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研究讨论并亟与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教育论述导论一书中指出“教育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解决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创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必须以创新的思路,改造我们的教育,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方面教学创新。”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尝试。2016年3月,我们学校英语组对初中各年级进行教学试点,透过两极分化现象,分析其成因并研究对策,对于全面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从我校初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入手,分析研究两极分化现象。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

从初一新生入学成绩检测,到历次考试,英语的成绩分布看出“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有厌学甚至放弃英语学习的情绪,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是确实存在并且一直会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形成这种畸形现象的原因,与教材的质量,学生的素质以及老师的教法是紧密相关的,学生出现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是必须的。在这三者之中,教师的教法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学生的素质在老师的指导下是可以提高的;教材的质量也是可以随着老师教法的灵活处置而改变的。但是,“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从某种意义上说,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岚清语)

因此,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成就感,是防止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保证,保持学习兴趣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前提,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关键。

本课题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主要研究教学策略,力求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五、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探索两极分化因素,积极防治两极分化,全面提高英语成绩”为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包括三点:

1.探索我校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2.研究学生,优化教学策略及学习策略;

3.加大小学英语教学力度,打造中小学英语学习一体化格局。(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检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动态,借鉴已有的有关“两极分化”的成因、转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2.问卷调查法:

通过一定围的问卷调查、走访谈话、测试分析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3.行动研究法:

参研教师、参研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进行案例分析,重视第一手资料的积累。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记录;定期进行总结、完善和提炼,及时总结研究经验。

六、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申报阶段(2016年3月)

确立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本人在从事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上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忧心忡忡。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这一实际问题,积极尝试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提出《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因素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研究申请,旨在新课标背景下研究解决两极分化的途径,寻求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

(二)实施阶段

1.2016年3月.撰写开题报告,做好开题论证。

2.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题研究,实验并加以检验,概括有关分化现象的教学经验,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及时总结研究经验。

(1)调查问卷,明确容。

(2)课例研究,尝试运用

我校课题研究的开展,得到了老师,学校的关注、重视、帮助与支持。老师们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同学间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积极展开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的教学实践,开展课例研究。

课例教学开展情况

.5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6年6月)

主要任务:整理研究资料,总结经验,深入反思,撰写结题报告,请专家鉴定,进行结题活动。

七、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教师的综合素养在课题研究中得以提升

此次课题研究,老师们热情参与,树立起以科研促教学的意识,认真准备,积极展示课例教学;自觉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反思课例教学的得与失,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论文、报告教学案例设计和经验体会等材料。

(二)研究活动就废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老师们认可这样一种教学设计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给学习者的主动发挥创设条件,创设真实的情景并引导学习者进入情景;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讨论;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协商、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概括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现象,发现和归纳事物之间的在联系。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语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九、本课题研究的反思与设想

(一)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研究,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结合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过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是初中英语两极分化产生的基石,这块基石奠定了学生初中英语学习的不同起点。同时,由于有些农村的学生家长,对增加孩子的学习成长不够重视,甚至置之不理。主要原因,一是因为那些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认为学习是老师的事,家长识字不多,不能辅导孩子。二是少数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无所谓的消极态度。三是有些家长忙于生计奔波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造成了现在社会上严重的“留守儿童”现象。家长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理解和支持,也就缺乏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的主动性、习惯性都较差,于是就陷入了“学习自觉性差—学习基础差—学习困难”的不良循环中。

2.教材和教师的影响

现在我们使用教版的英语教材,书中素材基本以生活为中心,很多与农村实际脱节,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材中的词汇量大,语法、语言知识点多而散,听力难度较大,使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信心而慢慢掉队,最后是放弃学习英语。

调查报告人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8e9081566.html,)/报告范文/调查报告 人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邳州市小楼村人民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姓名:宋威海 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来到学校后我没有做家教或其他兼职,所以我的社会经验肯定是不如其他同学的。而20XX年大二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让我不得不去进行社会实践了。这是大学生必修的实践课,所以就同本村好友商量后一起进行了邳州市小楼村人民生活现状调查研究。做这项调查,不仅锻炼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合作,还增加了对当前农村人民生活的了解,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个暑假是充实的。 我们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情况本来就比较了解,这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因为上了大学以来很少回家的原因,这次回去发现我们那小村变了。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小楼村变了,我们这个镇子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这个镇子的特点:干炒之乡。根据

围着全村看过之后发现的变化我们下定了所要调查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足以体现农村生活到底怎么样了。 (一)村中的主路已经由石头路修成水泥路。我们去村里支部调查修路金额****,原来是每户300元底线,在此基础上任意捐助,其余政府补贴。于是我们随机到几户邻居家调查捐助金额,高的1000元,低的50,100。这就体现了农村贫富还是有差距的。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中的轿车,货车果然多了不少。 (二)每户人家都统一了厕所。原来的农村虽然也是绿数环绕,鸟语花香。但处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厕所。这是农村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因为时不时的会飘过一阵臭味。现在,政府补贴,各家出资,为各家造了比较合适的厕所。 (三)村子边缘空地开始建厂。由于我们镇子是干炒之乡,有句话说: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所以村中青年全都外出奔波,村中大多为老的少的了,所以留守儿童也是一大问题,这里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就不予调查了。我们通过父母带领找到厂长,调查了建厂安排。这是在外奔波回乡的成功人士,看到了本村优势后决定回乡自理。建好场子后,决定继续干炒,而这次就在村里炒,本村农民就是工人。厂长还要我们继续调查下村中愿意不出去在村中干炒的人数和满意工资,并提供问卷,我们就一同到下发给村民调查。也许是村民不太敢相信在村子里赚钱还

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

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 农村科普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科技注入生机和活力。没有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就没有农村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充分而有效地发挥科普推动作用,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是值得我们亟待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向科技要生产力的理念,农村科普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尤其是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科普宣传、专业技术协会建设等活动生机勃勃,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县科协所属涉农学会8个,乡科协1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6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2个。在科普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与《科普法》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县农村科普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认识不高,科普工作地位偏低。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科技意识不强,缺乏对科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对农村科普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全县没有一个乡镇有专题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计划或方案,没有支持科普工作的具体行动,没有把农村科普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普遍存在重经济、轻科普的现象,对科普和科协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络不全,科普组织名不符实。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县级科协组织建设薄弱,县科协XX年底才单独建制,县级学会中能正常开展活动的仅有农学会、水果生产技术协会等少数几个,其余大多名存实亡。17个乡镇科协中,挂牌的了了无几,没有阵地,没有专职人员,主动开展活动的没有一个,仅限于对口应付。村级科普组织更是无人问津、无人抓,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缓慢,乡村科普组织有名无实。全县至今没有一所达标的农村科普活动站,没有一块专门的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阵地建设严重滞后,完整、有效的科普组织络没有建立。 三是经费不足,科普活动保障乏力。近年来,科普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普经费有了一定增长,但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和其它部门经费 的增长速度却严重滞后,与《科普法》及省、市要求差距

农村金融状况调查报告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寒假调查 农村金融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金融状况调查报告 为落实学校的关于2012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在老家的农业银行做了相关调查,并走访了农家、借助网络资源,对“农村金融状况”略作了解,现将调查结果做成如下报告: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化 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分三个阶段的改革,如下: 第一阶段: 1979~1993。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主要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 包括:①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并改变了传统的运作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②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农村信用合作社也重新恢复了名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地位。农村信用合作社也不是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但它接受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 ③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 ④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

第二个阶段: 1994~1996。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改革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的口号。 更具体地说:①于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试图通过该银行的建立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中剥离出来; ②加快了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步伐,包括全面推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对信贷资金进行规模经营,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等; ③继续强调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就是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改由县联社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督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第三个阶段: 1997~现在。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 主要体现在:①开始在国有专业银行中推行贷款责任制; ②收缩国有专业银行战线。1997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调查研究是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科学方法。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选择。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经过几天的休整,当刚回到家时的兴奋与惬意渐渐淡去,我回想了一下自我这半年的学习生活,虽然在学校里的生活平静而快乐,可我却看到了“危机” 就业危机。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天地里,同学们都在努力的透过各种机会来磨砺和充实自我,期望能多学习一些东西对自我将来走进社会有所帮忙。然而,大学只是一个沟通校园与社会的桥梁,是我们步入社会前继续充实自我知识的“深加工厂”。ZUI终我们还是要面临社会和市场无情的竞争与淘汰,仅仅依靠校园里的知识是不够的。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自我在寒假这个短暂的时光里学到一些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从而度过一个有好处的寒假。 经过了一番思考后,我把自我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独自到附近的装饰装修公司去应聘。由于思考到自我各方面的实际状况(一没经验;二没学历;三时光有限),决定进行为期10天无偿的义务劳动,主要目的是体验和学习,以便尽早适应社会的工作环境。在得到父母的认同后,我决定第二天就出去找单位应聘。 实践前行动

15日一大早和父亲在外面吃过早饭后,我揣着自我仅有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求职。虽然在电视上看过人家应聘,心里也作好了被打击的准备,可毕竟是第一次,站在应聘单位的门外还是紧张的打起了退膛鼓。一向在一旁的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要不我去帮你问问,看看人家要不要人,你再进去。”“不......不用了,我自我去问,不行我再换一家,你......你还是先回家吧。”我拒绝了父亲的“帮忙”,因为我明白,从小到大我一向都生活在父母的扶助中,此刻的我如果不迈出这独立的第一步,那么这次应聘将失去好处,即使得到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因为我已输在了起跑线上。待父亲转身离开后,我稳了稳自我的心绪,深呼吸,带着忐忑不安的情绪走进了艾帝尔装饰公司的大门...... 半个多小时过后。“成功了!”我带着难以掩饰的欣喜走了出来,因为急着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回家的脚步也显得轻快了许多,可没想到一抬头,发现父亲就在不远处的拐角处等着我。原先,他这既是监督我(怕我半路落跑)又是关心我(怕我遭受打击),顿时体会了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在确定我这次单独应聘成功后,他也只淡淡的对我说了一句:“看来真的是长大了。”是呀,就在这一刻我发现自我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什么事情都要等父母安排妥当了再去做的小孩子了。这又不禁有让我想起刚才临离开公司,经理退还我学生证时对我说的话:“我之所以录用你,是因为我欣赏你的就业危机意识和这种敢于单独到社会

初中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古诗词在初中教材的分量占到了三分之一,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擦也占有相当分值,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同时,对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在传承语言文字方面的重大意义外,对提高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素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古文深奥难懂等原因,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比较准确的掌握初中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我于XX年着手准备,开展了“初中古诗词学习调查”活动。 调查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以本校初中三个年级的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着眼于整体水平和综合调查,涉及古诗词教与学的两大方面:一是关于课堂教学,二是关于自主学习。我们采取随机调查,抽样分析的方法。经过数据统计,整理出初步的调查结果。现对具体调查内容展开论述。希望可一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以期今后的古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初中古诗词学习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分析 1、你是否喜欢上古诗词课?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2、学习古诗词时,你喜欢什么样的讲课方式? A老师讲为主 B学生自主学习 C老师引导学生自学 D

学生讲学生评 3、古诗词课上,对于老师的课堂提问,你一般是: A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B积极思考,但不主动回答问题 C不积极思考,只希望听别人回答 D老师抽到是再思考问题 4、在古诗词课堂上,你做笔记吗? A经常记 B老师要求就记 C偶尔记一点不能坚持 D没有记过 5、你在古诗词学习中喜欢发现并提出问题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6、你在古诗词学习中喜欢同老师或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问题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7、你在古诗词学习中长和其他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 D没有 8、在古诗词课上是否使用工具书,你的做法是: A能按阅读的需要查阅工具书,并记录下来 B偶尔查,有时也记录 C老师要求就查,自己不主动查 D从来不查,也没有工具书

(完整版)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地区差异 关于生活质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早就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留思早就在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就提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的舒适、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罗斯托也早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享受。恩格斯也曾精辟的描述过未来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美好前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的建设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向更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 生活质量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我国现阶段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客观方面②,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居民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本文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对比中全面的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及城乡差异;第二部分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定量分析。第三部分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 人们生活必须消费。消费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着重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现状。 1、农村居民的收入 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0年的2253.4元,将近翻了四番,年平均增长13.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②详细论述见周长城和饶权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中发表的《生活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x x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题目: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学院: 日期: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随着xxx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计划生育工作也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利用远程教育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使群众从中受益匪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带领全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该村逐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品牌效应;加强种养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使韩庄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字:新农村经济教育社会保障信息 一、xxxx的基本情况 xxx村坐落在xxx镇的西部,东邻xxx乡,是xx镇最西边的一个村。该村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有部分地块属于黏土土壤,黄土土壤排水量好,透气好,适用农作物广泛,灌溉方式是用电灌溉。该村的主要干道正在铺建,将铺为水泥路,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景观路两边建有紫薇园林、绿原园林等几家园林,切实美化了国道路段。 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近几年来,该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除此之外还有几户农民种植果树,主要种植有桃树,葡萄树等,经济效益比较好。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8。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的不断挖掘,韩庄村的养殖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大型养鸡专业户1户,大约养有五、六千只鸡。大型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增多,现在中学生消费已成为一个庞杂的群体。中学生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笔财富——零花钱,同时也初步形成了消费观。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该怎样合理消费成了我们面临的巨大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原因: 现在中学生消费状况是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中学生等青年人中还出现了很多的畸形消费群体,有些花钱如流水,大手大脚;有些盲目跟随时尚潮流,花钱毫无顾忌,这无疑是一个警告。从而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体?当代高中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方向是什么?影响因素又是什么?他们的理财能力怎么样?现在中学生的消费情况究竟又如何?为此,我们确立了“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这个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过程是我们能力的提高过程。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可以培养我们组员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等,也是对课本上的知识的实践;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水平和素质。 (二)研究结果可能对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当代高中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观念进行考察与反思,了解现在的中学生主要的消费状况、消费倾向以及消费理念,从而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给予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端正消费行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及预期结果: 从调查的数据中进行整理,之后从整理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分析的成果就是如今中学生大致的消费心理、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等,还有中学生对某些

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引言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休系。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单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家庭教育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家长的家庭观念、教育方法及教育评价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了解我市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我办对多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调查访问,以期更好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让家长和学校密切合作,双管齐下,把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及家庭环境等方面。 首先,家庭成员构成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核心家庭(即夫妻一孩)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总家庭数的 35%以上,此外,独生子女仍然是当前家庭状况的首要特点。据统计,在接受调查的 220 名学生中,大约有 73 名独生子或独生女,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33.6 %,这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特点。 其次,家庭居住区域的地理位置及住房和经济条件。学生家庭居住区目前大致为城镇、山区两部分。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中学教育任重道远。近年来,我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50% 以上学生家庭住房是在近十年内兴建的砖房。根据调查统计,本校辖区内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27 户学生家庭为例,家庭月收入不足 300 元的占33% ,月收入在 500-1000 元的占 55% ,所以,对一费制的实施家长普遍持支持态度,对于教育消费心里有底。 第三,父母亲文化水平和职业状况。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父母亲是高中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1.6%;父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 81%。其中,父亲的学历比母亲平均高出3个百分比;随着父母年龄的递减,其学历文化程度也在普遍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文化事业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我们大致将职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实践是我们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我对农村的生活还是挺了解的,因此我借暑假的时间对家乡的居民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以及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得到日益的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越发的美好,今昔的生活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民作为国家粮食的重要生产者,国家十分重视农民生活近年来更是致力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大对象,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不再只是以田地为生,他们也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他们的收入也有了更为广泛的来源,生活也过的更为丰富多彩,业余生活也日益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此次调查目的在于更好的了解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在调查中增长知识,培养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 生活状况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迅猛发展。农民生活经历了由贫穷到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等三个重要阶段。发生了两个飞跃,一是从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满足,二是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到物质、精神并重的需求。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农民生活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条件。农民的购买力增强了,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生活消费热情,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在生活方面,在过去电视电话都属于高档物品,常常出现一堆人到某一户人家看电视的情况更毋庸说电脑这种寻常百姓当时压根不知道的存在。路上跑的更经常是老式拖拉机而不是自家车。现如今不仅电视电话走进了家家户户,不少用户家里更是有了电脑,许多人家都买起了摩托车,个别的甚至开起了小车。在生活上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在国家减轻农民负担后,村子里大家还像村委会捐起了钱,用这些钱村子里修了一段路,更是引用了山泉作为自来水源,因此现如今大部分人家里用水都免去了水费。在农业上变化也不小,往年农民们也就是按照旧时的方法种植,现如今不仅引入了更多的品种,还开始了温室种植等科学种植手段。在农村教育上,今昔对比,九年义务真正落实,学费方面几乎全免。学校里运动设施运动场所也更加的完善,学生们课余时不仅仅可以打乒乓球还可以开始打篮球羽毛球等,课余生活变得更加缤纷多彩。

大学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东马坊村 撰稿人:高飞张仕真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灌溉用水、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14%、35%和20%。平均每公顷施肥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公斤,一些省甚至超过600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中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高残留品种。由于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保障程度依然很低,全国约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6300多万人饮用高含氟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饮水不安全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疾病流行。据调查,我国一些沿江农村地区,由于受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因饮用水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斑牙病、结石、皮肤病等疾病,有的还出现了"癌症高发村"。我国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环境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是我党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号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把自己的所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 二、活动概况 1、活动目的 旨在结合我校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跟农村有一次"亲密接触",使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农村,了解农村,积极回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深入农村,了解农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搜集农村环境基础数据,为农村发展项目规划、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2、调研范围及对象 本次调研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高桥乡东马坊村开展,以行政村和农户为调研对象。 3、调研内容及方式 3.1调研内容

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10年4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目录 前言 (5) 内容摘要 (6) 报告术语界定 (8) 第一章农村互联网宏观情况 (9) 一、经济发展状况 (9) 二、电信发展状况 (9) 三、农村互联网发展概况 (10) 第二章农村网民构成特征 (14) 一、性别结构 (14) 二、年龄结构 (14) 三、学历结构 (15) 四、职业结构 (16) 五、收入结构 (17) 第三章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 (18) 一、农村网民的上网时间 (18) 二、农村网络应用概述 (19) 三、农村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 (20) 四、农村网民的娱乐应用情况 (21) 五、农村网民的网络互动情况 (23) 六、农村网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27) 第四章农村网吧发展状况 (29) 一、农村网民的上网地点 (29) 二、农村网吧上网现状 (29) 三、农村未成年人网吧上网情况 (30)

第五章农村手机上网的发展状况 (31) 一、农村网民的上网设备 (31) 二、农村手机上网现状 (32) 第六章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 (33)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上网条件 (33) 二、加强信息内容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的信息服务能力 (34) 三、加强农村互联网应用教育,提升农民使用互联网的技能 (35) 四、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6)

图目录 图 1 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9) 图 2 城镇和农村网民规模对比 (11) 图 3 城镇和农村网民增长率对比 (11) 图 4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13) 图 5城镇和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14) 图 6城镇和农村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15) 图 7城镇和农村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16) 图 8城镇和农村网民职业结构对比 (17) 图 9城镇和农村网民收入结构对比 (17) 图 10 2007-2008年城乡网民上网时长对比 (18) 图 11城镇和农村网民上网时间对比 (19) 图 12城镇和农村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对比 (20) 图 13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新闻使用情况对比 (21) 图 14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游戏使用情况对比 (22) 图 15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音乐使用情况对比 (23) 图 16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视频使用情况对比 (23) 图 17城镇和农村网民即时通信使用情况对比 (24) 图 18城镇和农村网民电子邮件使用情况对比 (25) 图 19城镇和农村网民论坛/BBS使用情况对比 (26) 图 20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26) 图 21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情况对比 (27) 图 22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银行使用情况对比 (28) 图 23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支付使用情况对比 (28) 图 24城镇和农村网民上网场所对比 (29) 图 25 2009年农村网吧网民规模 (30) 图 26城镇与农村网民上网设备对比 (31)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

报 告 课题名称:关于安徽大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可有可无。那么究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是否有必要?阅读对我是否有很大帮助?目前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大学生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小组就安徽大学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于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专业书籍;阅读目的;费用研究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接触的新事物多了,面对的诱惑多了,对阅读的兴趣也降低了,阅读的范围也改变了不少,因此,对他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和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激发大学生读者潜在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本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远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资料与方法 抽样方法:在调查之前,我们就大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相关资料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阅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分析后,我们设计出一份自填式问卷就安徽大学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调查,首先根据年级对大一大二进行分层抽样,每个年级40份,然后在每个年级中根据性别进行分层抽样,男女各20份,对于这20位同学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即随机到每个宿舍区抽取一份。此外我们还随机抽取了其中一位学生进行了相关访谈。问卷一共80,回收80份,回收率100%。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由于我们的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因此我们主要侧重于基本的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问卷回收后,将有效的问卷整理出来,将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中分析,这样就可以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对大一大二目前的阅读情况进行相关描述,并对相关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安大学生平时的阅读情况! 根据研究的目的,我们小组对每一个被调查者都依据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这些指标是: (1)性别(A.男 B.女) (2)年级(A.大一 B.大二)

初中语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初中语文教育实习 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2010年11月2日至2011年1月21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南昌二十六中度过了我的实习生涯。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利用实习做了一个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初一)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发展现状。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初一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夏瑜老师以及初一年级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 (三)调查结果:首先,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大都是本科,少数老教师是大专文凭。其次,从现今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学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基本都能使用多媒体。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从教学态度上来讲,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老师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耐心,视学生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我实习的年级是初一,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很常见。而此时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使用语

大学生暑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大学生暑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东马坊村 撰稿人:高飞张仕真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灌溉用水、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14%、35%和20%。平均每公顷施肥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公斤,一些省甚至超过600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中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高残留品种。由于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保障程度依然很低,全国约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6300多万人饮用高含氟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饮水不安全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疾病流行。据调查,我国一些沿江农村地区,由于受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因饮用水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斑牙病、结石、皮肤病等疾病,有的还出现了“癌症高发村”。 我国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环境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是我党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号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把自己的所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 二、活动概况 1、活动目的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同学们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他们在思考,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同学们也希望能再有机会与农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问题的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xx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XX 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

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

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的结题报告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到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作为教育者,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为此,我们对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门调查。 二、现状及发展趋势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它是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了解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引起我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3.培养我组成员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06 来源: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