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土力学—填空题

(完整word版)土力学—填空题
(完整word版)土力学—填空题

第一章

1. 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

2. 土颗粒粒径之间大小悬殊越大,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好。为了获得较大的密实度,应选择级配良好的土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

3. 塑性指数是指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4. 根据液性指数可将粘性土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五种不同的软硬状态。

5. 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是土的密实度,工程上常用指标孔隙比结合指标相对密实度来衡量。

6. 在土的三相指标中,可以通过试验直接测定的指标有比重、含水量和密度,分别可用比重瓶法、烘干法和环刀法测定。

7. 土的物理状态,对于无粘性土,一般指其密实度;而对于粘性土,则是指它的稠度。

8.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连接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9. 土的灵敏度越高,结构性越强,其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越多。

10. 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数表示土的颗粒级配,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小于5 的土属级配不良,不均匀系数大于10 的土属级配良好。有时还需要参考曲率系数值。

11. 土的含水量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固体颗粒的质量之比。

12. 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为20KN/m3,土粒比重为2.68,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71g/cm3,最小干密度为1.54g/cm3,则天然孔隙比为 0.68 ,最大孔隙比为 0.74 ,最小孔隙比为 0.57 。

1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按坚固程度可划分为硬质岩石,软质岩石。

14.砂土是指粒径大于 2 mm的颗粒累计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而粒径大于 0.075 mm的颗粒累计含量超过总质量的 50%的土。

15. 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液限,可用锥式液限仪或碟式液限仪测定;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塑限,可用搓条法或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

16. 在击实试验中,压实功能越大,得到的最优含水量越小,相应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越高。

17. 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四种土。

18. 土中液态水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结合水、自由水。

19. 工程上常按塑性指数的大小把粘性土分为粘土、粉质粘土两种;其相应的塑性指数范围分别为大于17 、大于10且小于等于17 。

第二章

1. 土中孔隙水的流动总能量可以用总水头来表示,这个总水头由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流速水头三项组成。由于土中渗流速度一般较小,所以其中的流速水头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的两项水头之和又称为测压管水头。

2. 当土体两点之间存在水头差,并具有渗透路径时,就会有渗流发生,渗流速度与水力坡降成正比。

3. 在渗透性很低的粘土中,只有当水力坡降超过起始水力坡降时,流速与水力坡降才接近线性关系。

4. 渗透系数k是综合表征土体渗透性强弱的一个指标,它反映水渗过土体的难易,量纲与渗流速度相同,其物理意义是单位水力坡降时的渗流速度。k值越大,渗透性越强。

5. 影响土的渗透系数最主要的因素是土的颗粒性质和孔隙比。

6. 从试验原理来看,渗透系数的室内测定方法可以分为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

7. 实际地基土的渗透系数在各个方向一般是不同的,通常水平向的比垂直向的大。

8. 土的强度和变形主要由有效应力决定。

9. 渗透力是渗透水流对土颗粒的压力,它是一种体积力。渗透力的大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作用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10. 土体渗透破坏的主要形式有流土和管涌。

第四章

1. 地下水位升高将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减小,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

2. 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压缩,有效应力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

3. 在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应取浮重度。

4. 在基础宽度和附加压力都相同时,条形荷载的影响深度比矩形荷载大。

5. 土中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比水平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范围要大,水平向附加应力在基础边缘处最大。

6. 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近似呈矩形分布,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偏心距小于l/6时,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当偏心距等于l/6时,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7. 甲、乙两矩形基础,甲的长、宽为2A*2B,乙的长、宽为A*B ,基底附加应力相同,埋置深度也相同。则基底中心线下Z甲= 2 Z乙处,两者的竖向附加应力相同。

8. 在离基础底面不同深度处的各个水平面上,竖向附加应力随着与中轴线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9. 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之下,任意点的竖向应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10. 当岩层上覆盖着可压缩土层时,即双层地基上软下硬,E1<E2,这时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将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岩层埋深愈浅,应力集中的影响愈显著。

11. 当硬土层覆盖在软弱土层上时,即双层地基上硬下软,E1>E2,这时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将发生应力扩散现象,上覆硬土层厚度愈大,应力扩散现象愈显著。

12. 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可根据 z/b 和 l/b 通过查表确定。

13. 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0m*5.0m,基础埋深2.5m,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为4500kN,则基底压力为 350 kPa。

14. 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各点的沉降是相同的,此时基底压力

呈马鞍形分布。随着荷载的增大,基础边缘处应力增大直至产生塑性变形,则引起基底压力重新分布,最终发展为抛物线分布。

15. 某均质地基,其重度为19kN/m3,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3m处,则在地表下3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57 kPa;若地下水位以下土体达到饱和状态,其饱和重度为21kN/m3,则地表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79 kPa。

第五章

1.土体的压缩性被认为是由于土体中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

2.土的固结系数表达式为 Cv=k(1+e1)/aγw ,其单位是 m2/年;时间因数的表达式为 Tv=Cv*t/h2 。

3.根据饱和土的一维固结理论,对于一定厚度的饱和软粘土层,当t=0和0≤z≤H时,孔隙水压力u= σz ;当t=∞和0≤z≤H时,孔隙水压力u= 0 。

4.在土的压缩性指标中,Es和a的关系为 Es=(1+e1)/a 和E0的关系为 E0=βEs 。对后者来说,其关系只在理论上成立,对硬土相差很多倍,对软土则比较接近。

5.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征。

6.压缩曲线的坡度越陡,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土孔隙比的减小愈显著,因而土的压缩性愈高。反之,压缩曲线的坡度越缓,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土的孔隙比的减小愈小,因而土的压缩性愈低。《规范》采用a1-2来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

当 a1-2<0.1MPa-1 时,属低压缩性土;当 a1-2大于0.1MPa-1小于0.5MPa-1 时,属中压缩性土;当 a1-2>0.5MPa-1 时,属高压缩性土。

7.土的压缩指数的定义表达式为Cc=(e1-e2)/(lgp2-lgp1)=(e1-e2)/lg(p2/p1) 。

8. 超固结比OCR指的是先期固结压力和现在土的自重应力之比;根据OCR的大小可把粘性土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三类;OCR<1的粘性土属欠固结土土。

9.压缩系数越大,压缩模量减小,则土的压缩性越高。这两个指标通过压缩试验,绘制 e-p 曲线得到。

第六章

1.目前,在建筑工程中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较常见的方法是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方法。

2.《规范》方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的公式为 s=Ψs*∑[p0(Zi*αi-Zi-1*α

i-1)/Esi] ,公式中S、z、P0的单位分别是 mm 、 m 、 kPa 。

3. 土的渗透性是决定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关键因素。

4.对一般土,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沉降计算深度Zn是根据σz/σcz<0.2 条件确定的,若其下方还存在高压缩性土层,则要按σz/σcz<0.1 条件确定。

5.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第i层土的沉降量计算公式为

ΔSi=(e1i-e2i)*hi/(1+e1i) 或ΔSi=ΔPi*hi/Esi 。

6.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50m范围内时,规范规定,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的计算深度可按简化公式计算,该公式为 Zn=b(2.5-0.4lnb) 。

7.饱和粘土的沉降由瞬时沉降、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沉降组成,计算这几部分沉降时,其压缩性指标分别采用弹性模量、压缩指数、次压缩系数。

8.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采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指标使沉降计算值偏小,采用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指标又使计算值偏大,相互有所补偿。

9.地基土沉降与时间有关,砂土沉降在加荷后完成很快,饱和粘土最终沉降量完成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10. 自重应力不引起地基沉降,附加应力引起地基沉降,欠固结土层在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堆土,等情况下也会引起地面沉降。

第七章

1、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土颗粒间的摩擦及啮合,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土粒间的胶结和土粒间的摩擦力。

2.粘性土抗剪强度库仑定律的总应力的表达式t= c+σ*tanφ,有效应力的表达式

t= c'+(σ-μ)*tanφ' 。

3.剪切试验按排水条件不同,划分为快剪,慢剪,固结快剪;一般的指标快剪比慢剪的指标小。

4.饱和粘性土的固结度U= σ'/σ,也可以表示成U= St/S∞,随着固结度的提高,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增长。

5.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公式是σ*tanφ,其中是正应力。

6.地基为厚粘土层,施工速度快,应选择快剪抗剪强度指标。

7.某些工程施工工期较长,能固结排水,当工程完工后,使用荷载短期内突增,宜选择固结快剪试验的抗剪强度指标。

8.土体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的临界状态称之为土的极限平衡的状态。

9.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 c和b ,测定抗剪强度指标的工程用途是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10.破裂角指的是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其大小为α=45°+φ/2 。

11.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原位测定饱和软粘土土的抗剪强度,测得的土体相当于不排水剪实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指标。

第八章

1、土压力通常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

2、产生被动土压力所需要的位移量比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要的位移量大得多。

3、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单元体的极限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土压力古典理论之一。

4、土体处于主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所作用的面是水平面,故剪切破坏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 45°-φ/2 ;当土体处于被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的作用面是竖直面,剪切破坏面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φ/2 。

5、黏性土和粉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土自重引起的土压力,另一部分是由黏聚力c引起的负侧压力。

6、当墙受到外力作用而推向土体时,填土中任意一点的竖向应力不变,它是小主应力不变;而水平向应力却逐渐增大,直至出现被动朗肯状态,达最大极限值是大主应力,它就是被动土压力强度。

7、通常将挡土墙后填土面上的分布荷载称为超载。

第九章

1、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2、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3、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

法和规范表格法。

4、整体剪切破坏一般在密砂和坚硬的黏土中最有可能发生。

5、影响地基破坏模式的因素有:地基土的条件,包括种类、密度、含水量、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基础条件,包括形式、埋深、尺寸等,其中土的压缩性是影响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

6、如果土的压缩性低,土体相对比较密实,一般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反之,如果土比较疏松,压缩性高,则会发生冲剪破坏。

7、在某一瞬间内载荷板沉降与该瞬时时间之比(ds/dt),称为土的变形速度。

8、地基土中应力状态分为压缩阶段、剪切阶段、隆起阶段三个阶段。

9、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变形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

10、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1、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力。

第十章

1、土坡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通常可分为天然土

坡和人工土坡。

2、土坡上的部分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或边坡破坏。

3、黏性土坡常用的稳定分析方法有瑞典圆弧法、普遍条分

法和弗伦纽斯条分法等。

4、对于黏性土坡,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稳定安全系数K =1 ,若设计土坡的安全系数K >1 ,则土坡能满足稳定要求。

5、当边坡中有渗透压力时,当渗透力的方向与可能产生的滑坡方向一致时,可能会使边坡处于不安全状态。

6、当土坡部分浸水时,水下土条的重力都应按饱和重度计算,同时还需考虑滑动面上的静水压力和作用在土坡坡面上的水压力。

7、在静水条件下周界上的水压力对滑动土体的影响可用静水面以下滑动土体所受的浮力来代替,即相当于水下土条重量取有效重度计算。

温病学题库之填空题

1.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其萌芽阶段是战国至晋唐时期,成长阶段是宋至金元时期,形成阶段是明清时期。 2.温病学发展史上把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3.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战国至晋唐代,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是在宋至金元代。 4.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王安道。 5.提出疠气学说的医家是吴又可,倡导三焦辨证的书是《温病条辨》。 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它包括温病在内。 3.温病与伤寒是外感热病中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两者是并列关系。 4.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两者关系上: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发展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 5.根椐《难经·五十八难》经文,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6.根椐吴又可的观点,热病、温病、温疫三者的关系是:热病即温病,又名温疫。 1.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2.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3.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病位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4.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温邪。 5.温邪能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实质损害。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 6.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易于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7.温邪感染途径主要有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8.与温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是温邪入侵、体质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9.温病发病类型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大类型。 10.燥热病邪引起秋燥,多发于秋季。 11.暑热病邪引起暑温,多发生于夏季。 12.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13.湿热病邪引起湿温,多发生于长夏季节。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身灼热,斑疹,出血见症,舌深绛。 5.气分证的病理特点是邪热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6.营分证的病理特点是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7.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是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1.温病发热的一般规律为:初起邪在肺卫,邪气未盛,正气未衰,多属实证发热;温病中期,邪在气营血分,邪正交争,虚实错杂,邪实为多;温病后期,

《土力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填空题 1.处于半固态的粘性土,其界限含水量分别是、。 2.根据塑性指数,粘性土被分为土及土。 3.淤泥是指孔隙比大于且天然含水量大于的土。 4.无粘性土根据土的进行工程分类,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土。 5.冻胀融陷现象在性冻土中易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土中水分向冻结区 的结果。 6.粘性土的灵敏度越高,受后其强度降低就越,所以在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基槽,尽量减少对坑底土的扰动。 7.通常可以通过砂土的密实度或标准贯入锤击试验的判定无粘性土的密实程度。 二、名词解释 1.液性指数 2.可塑状态 3.相对密实度 4.土的湿陷性 5.土的天然稠度 6.触 变性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土中,最容易发生冻胀融陷现象的季节性冻土是: (A)碎石土 (B)砂土 (C)粉土 (D)粘土 您的选项() 2.当粘性土含水量减小,土体积不再减小,土样所处的状态是: (A)固体状态 (B)可塑状态 (C)流动状态 (D)半固体状态 您的选项() 3.同一土样的饱和重度γsat、干重度γd、天然重度γ、有效重度γ′大小存在的关系是: (A)γsat > γd > γ > γ′ (B)γsat > γ > γd > γ′ (C)γsat > γ > γ′> γd (D)γsat > γ′> γ > γd 您的选项() 4.已知某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7、0.3,若天然孔隙比为0.5,该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r为: (A)4.0 (B)0.75 (C)0.25 (D)0.5 您的选项()

5.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A)液限 (B)塑限 (C)塑性指数 (D)液性指数 您的选项() 6亲水性最弱的粘土矿物是: (A)蒙脱石 (B)伊利石 (C)高岭石 (D)方解石 您的选项() 7.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需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指标为: (A)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 (B)密度、含水量、孔隙率 (C)土粒比重、含水量、密度 (D)密度、含水量、孔隙比 您的选项() 8.细粒土进行工程分类的依据是: (A)塑限 (B)液限 (C)粒度成分 (D)塑性指数 您的选项() 9.下列指标中,哪一指标数值越大,密实度越小。 (A)孔隙比 (B)相对密实度 (C)轻便贯入锤击数 (D)标准贯入锤击数 您的选项() 10.土的含水量w是指: (A)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质量之比 (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C)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D)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您的选项() 11.土的饱和度S r是指: (A)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B)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 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用于矩1/4. 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 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Z(注:距的大小规定为( ) A.e≤ι/30 B.e≤ι/10 .e≤b/2 DC.e≤b/4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10. ( ) 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 是.减小液化的可能性A B.减小冻胀.消除湿陷性 D .提高地基承载力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温病学填空名解

1.刘河间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有“三新”,即创新论、-、-,故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的说法。 2.温病学发展历史上把叶天士、-、吴鞠通、-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3.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概括起来:源于-,发展于-,形成于明清。 4.《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有热病,有- 5.王孟英以“-”为经,以“-”为纬,编著了《温热经纬》一书。 6.吴又可认为:温疫的病因是-,感染途径是-,治疗上强调- (五)填空题 1.立新法,制新方 2.薛生白,王孟英 3.内经,伤寒论 4.湿温,热病 5.轩岐仲景之文,叶薛诸家之辨 6.疠气,从口鼻而入,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六)名词解释题 1.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疠气:又称戾气,是温疫的病因,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种致病因素。 (五)填空题 1.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为主症,具有-、-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从温病的病理发展趋势和过程来看,多数是有表传里,-,-,由实致虚。 3.温病根据发病的早迟和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分为-和-两类。 4.温病的临床表现大多数起病-,来势-,传变-,变化-。 5.温病根据发病是否兼有湿邪可分为-和-两大类。 6.温病过程中易出现-、-,-、-、等险恶证候。 7.温邪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二是具有-而有别风寒性质外感病的病因。 (五)填空题 1.发热,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 2.由浅入深,由轻到重 3.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4.急骤,较猛,较快,较多 5.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 6.斑疹,动血,动风,闭窍 7.从外侵袭人体,温热性质

土力学(填空题)

一、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就与建筑物荷载关系而言,地基的作用是荷载,基础的作用是荷载。} 答案:承担|传递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二、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地基基础设计,就地基而言,应满足条件和条件。 } 答案:强度|变形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三、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土层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的地基被称为地基,埋深小于5m的基础被称为基础。} 答案:天然|浅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四、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若某土样的颗粒级配曲线较缓,则不均匀系数数值较,其夯实后密实度较。 } 答案:大|大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五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级配良好的砂土是指不均匀系数≥且曲率系数为的土。 }

答案: 5|1~3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六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利用曲线可确定不均匀系数Cu;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Cu值较的土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 } 答案:级配|大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七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水和水。 } 答案:毛细|重力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八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影响压实效果的土中气是与大气的气体,对工程性质影响不大的土中气是与大气的气体。 } 答案:隔绝|连通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九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法。 } 答案:沉降分析|筛分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十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粘性土越坚硬,其液性指数数值越,粘性土的粘粒含量越高,其塑性指数数值越。 } 答案:小|大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十一 [试题分类]:工程地质概述 { 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为粒径,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为粒径。 } 答案:有效|限制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十二 [试题分类]: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 处于半固态的粘性土,其界限含水量分别是、。 } 答案:缩限|塑限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十三 [试题分类]: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 根据塑性指数,粘性土被分为土及土。 } 答案:粘|粉质粘 题型:填空题 难度:1 十四[试题分类]: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 淤泥是指孔隙比大于且天然含水量大于的土。 } 答案:1.5|w L 题型:填空题

土力学试卷(A卷及其答案)

《土力学》试卷(A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颗粒分析试验,分为法和比重计法。 2、当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Cu≥5,Cc = 两个条件时,视为良好级配。 3、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常水头试验(砂土),(粘土)。 4、土坡分为和人工土坡。 5、地基破坏的形式有整体破坏、冲剪切破坏。 6、土压力的类型有: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可描述土体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 8、土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有管涌和。 9、土体的压缩系数被认为是由于土体中减小的结果。 10、根据粘性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可将地基最终沉降量分成三部分:瞬时沉降,沉降和次固结沉降。 二、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物理性质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 A.孔隙比e B.孔隙率n C.饱和度S r D.土粒比重G s 2.在土工试验室中,通常用()测定土的密度 A.联合测定法B.环刀法C.比重计法D.击实仪 3.土的强度是特指土的() A.抗剪强度B.抗压强度C.抗拉强度 4.由建筑物荷载或其它外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A.自重应力B.附加应力C.基底压力D.基底附加压力 5.地基中,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引起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体的压缩是由于土体中孔隙体积减小 B.土体的压缩是由于土体中土颗粒体积减小 C.土体的压缩是由于土体中水和气体体积减小D.土体的压缩是由于动水压力的作用 7浅基础的判断标准为() A.d≤b B.d=b C.d>b D.d≥b 8.土坡的稳定计算中其中瑞典圆弧法、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计算其滑裂面的形状为( ) A.直线 B.折线 C.圆弧 9.粘性土的状态有:() ①固态②半固态③可塑态④流态⑤气态 A.①②③④ B.①⑤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在土体应力计算中,当条形基础的长度和宽度之比L/b ∞时,地基中的应力状态属于平面问题,但是实际工程中不存在这样的条形基础,根据研究当L/b为()是条形基础。 A.≤10 B.≥10 C.≤ 5 D.≥5 三、判断正误,用“√”或者“×”(每空1分,共10分) 1.粘土与砂土的分界粒径是1mm。() 2..级配良好的土,较粗颗粒间的孔隙被较细的颗粒所填充,因而土的密实度较好。() 3..常水头试验适用于透水性较强的粗粒土。() 4.在同一类土中,土的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反之,则不易于压实。()5.管涌常发生在砂砾土中。() 6.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 7. 土压力的类型有:静止土压力、水压力、挡土墙压力。() 8.土粒的比重在数值上等于土的密度。() 9.孔隙率为空隙体积占颗粒体积的百分比。() 10.压缩系数是表征土压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e—p曲线愈陡,压缩系数就愈大,则压缩性就愈高。() 四、解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何谓土的级配?土的级配曲线是怎样绘制的?

(完整版)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1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5.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一般假定地基为均质的、应力与应变成________关系的半空间。 16.前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土自重应力的土称为________土。 17.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室内通过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________验测定。 18.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大小除了与土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有关。 19.墙后填土为粘性土的挡土墙,若离填土面某一深度范围内主动土压力强度为零,则该深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土力学—填空题

土力学—填空题. 第一章气体组成的三相体。水1. 土是由固体颗粒、和 ,不均匀系数越平缓 2. 土颗粒粒径之间大小悬殊越大,颗粒级配曲线越的土。为了获得较大的密实度,应选择级配,颗粒级配越好良好大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状态时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塑性指数是指粘性土处于可塑3.

软、坚硬、硬塑、可塑 4. 根据液性指数可将粘性土划分为 五种不同的软硬状态。、和塑流塑孔,工程上常用指标 5. 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是土的密实度 来衡量。隙比结合指标相对密实度含水量 6. 在土的三相指标中,可以通过试验直接测定的指标有比重、 环刀法测定。比重瓶法、烘干法和和,分别可用密度 ;而对于粘性土,则是密实度7. 土的物理状态,对于无粘性土,一般指其。指它的稠度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连接关系等因素形成8. 三种基本絮状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的综合特征,一般分为 类型。多。9. 土的灵敏度越高,结构性越强,其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越 小于5 10. 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数表示土的颗粒级配,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曲的土属级配良好。有时还需要参考的土属级配不良,不均匀系数 10 大于 值。率系数 的质量之比。土固体颗粒11. 土的含水量为土中水的质量与 ,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2.6820KN/m3,土粒比重为12. 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为,最大,则天然孔隙比为 0.68 密度为1.71g/cm3,最小干密度为1.54g/cm3 。 0.57 孔隙比为 0.74 ,最小孔隙比为

;按其成中等风化强风化,,1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微风化 硬质;按坚固程度可划分为,变质岩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软质岩石岩石, ,而粒 50%砂土是指粒径大于 2 mm的颗粒累计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14. %的土。 0.075 mm的颗粒累计含量超过总质量的 50径大于锥式液限 15. 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可用液限 ,测定;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仪或碟式液限仪塑限测定。可用搓条法或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相应得到的 16. 在击实试验中,压实功能越大,得到的最优含水量越小。最大干密度越高 粘粉土、 17. 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分为碎石土、砂土、 四种土。性土 。自由水18. 土中液态水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结合水、粉质粘土两种; 19. 工程上常按塑性指数的大小把粘性土分为粘土、其相应的塑性指数范围分别为大于17 、大于10且小于等于17 。 第二章 1. 土中孔隙水的流动总能量可以用总水头来表示,这个总水头由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流速水头三项组成。由于土中渗流速度一般较小,所测压管水头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的两项水头之和又称为流速以其中的. 水头。就会有渗流发生,时,渗透路径 2. 水头差当土体两点之间存在,并具有 成正比。水力坡降渗流速度与 起始水力坡降时,流速与超过 3. 在渗透性很低的粘土中,只有当水力坡降 水力坡降才接近线性关系。强弱的一个指标,它反映水渗过土体渗透性 4. 渗透系数k是综合表征土体

土力学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二、是非题(每题 1 分) 1.附加应力大小只与计算点深度有关,而与基础尺寸无关。(×)2.完全饱和土体,含水量w=100%(×) 3.固结度是一个反映土体固结特性的指标,决定于土的性质和土层几何尺寸,不随时间变化。(×) 4.饱和土的固结主要是由于孔隙水的渗透排出,因此当固结完成时,孔隙水应力全部消散为零,孔隙中的水也全部排干了。(×)5.土的固结系数越大,则压缩量亦越大。(×) 6.击实功能(击数)愈大,土的最优含水率愈大。(×)7.当地下水位由地面以下某一深度上升到地面时地基承载力降低了。(√)8.根据达西定律,渗透系数愈高的土,需要愈大的水头梯度才能获得相同的渗流速度。(×) 9.三轴剪切的CU试验中,饱和的正常固结土将产生正的孔隙水应力,而饱和的强超固结土则可能产生负的孔隙水应力。(√)10.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得出的值为零(饱和粘土)。(√) 三、填空题(每题 3 分) 1 .土的结构一般有___单粒结构__、__蜂窝状结构__和___絮状结构__等三种,其中__絮状结构____结构是以面~边接触为主的。 2. 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_透水性强的无粘性土___土,变水头试验适用于__透水性差的粘性土_。 3. 在计算矩形基底受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时,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时,应作用两点,一是计算点落在___角点___的一点垂线上,二是B始终指___宽度___方向基底的长度。 4.分析土坡稳定的瑞典条分法与毕肖甫法其共同点是__假设滑动面是圆弧面__、假定滑动体为刚体_,不同点是瑞典条分法不考虑条间力。 5. 地基的破坏一般有 整体剪切破坏 、 局部剪切破坏 和__冲剪破坏_等三种型式,而其中 整体剪切破坏 破坏过程将出现三个变形阶段。 四、问答及简述题(共30 分) 1. 为什么说在一般情况下,土的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土的压缩变形(或沉降),而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又会使土产生下沉呢?(10分) 一般情况下,地基是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沉积,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已经压缩稳定了。自重应力已经转变为有效应力了,这种情况下,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土体压缩。但如土体是新近沉积,自重应力还未完全转变未有效应力,则自重应力将产生压缩。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无粘性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的粒径、级配 2、用三轴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的抗剪强度指标值最大的是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最小的是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3、评价粗颗粒土粒径级配的指标有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和。 4、τf表示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当土体中某点的剪应力τ=τf时,土体处 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 5、桩按受力分为和。 6、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时,挡土墙墙背因、,墙后填土表面因。 7、桩的接头方式有、和。 8、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和倾斜四种类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开始断裂时的直径应为() (A)2mm (C) 4mm(D) 5mm 2、《地基规范》划分砂土的密实度指标是() (A)孔隙比(B)相对密度(D) 野外鉴别 3、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 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4、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 (A)临塑荷载(B)临界荷载(D)地基承载力 5、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 ) (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D)重锤夯实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直剪试验存在哪些缺点?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产生被动土压力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土样重180g,饱和度S r=90%,相对密度为2.7,烘干后重135g。若将该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1.5g/cm3。试求此时土样的天然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和饱和度。(10分) 1、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原土样的三相数值为: m=180g m s=135g m w=180-135=45g V s=135/2.7=50cm3 V w=45 cm3 V v=45/0.9=50cm3 V=50+50=100 cm3 土样压密后的三相数值为:V=135/1.5=90cm3 V v=90-50=40 cm3 V w=40 cm3 m w=40g m=135+40=175g γ=175/90×10=19.4 kN/m3 w=40/135×40%=30% e=40/50=0.8

温病学填空题完整版

1.与温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有:、、、。1.答案:感受温邪正气盛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2.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易化燥伤阴、、 。 2.答案:先犯上焦肺卫变化迅速,易传心包 3.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易于耗气伤津、。3.答案:先入阳明气分易于兼夹湿邪 4.新感温病包括风温、、、秋燥、;伏气温病包括、。 4.答案:暑温湿温温毒春温伏暑 5.温邪具有、、、 等特点。 5.答案: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 6.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 6.答案:病位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 7.温病病因学说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更主要的是在于。. 答案:说明温病的发生原因指导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8.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8.答案: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易于困阻清阳郁遏气机 9.寒邪可以作为和导致温病发病。 9. 答案:诱因兼夹之邪 10.10.温病的感邪途径为和。 11.答案:口鼻皮毛

1.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由清代温病学家创立的,三焦辨证理论是由清代温病学家创立的。 1.答案:叶天士吴鞠通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是:但发热,不恶寒,,。 2.答案:口渴苔黄 3.血分证的辨证要点是:,及出血。 3.答案:舌质深绛斑疹 4.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发热;。 4.答案: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5.营分证的辨证要点是:身热夜甚,,。 5.答案:舌质红绛斑疹隐隐 6.温邪侵犯人体发病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和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6.答案:卫、气、营、血三焦所属脏腑 7.邪入中焦为病,病变部位包括足阳明胃,,等。 7.答案: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 8.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是类型、、明确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从而确立治疗大法。 8.答案:归纳证候认识病情传变 9.邪在上焦包括与的病变。 9.答案: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 10.邪入下焦为病,病变部位包括和。 10.答案:足厥阴肝足少阴肾 11.从三焦辨证角度看卫气营血辨证,中焦病变无证而有气分证和病证。

土力学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渗透系数为无量纲参数。( ) 2、土中含有的亲水性粘土矿物越多,土的渗透性越大。( ) 3、渗透力的方向与渗流的方向一致。() 4、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透过大颗粒孔隙流失的现象。() 5、未经夯实的新填土是正常固结土。( ) 6、当抗剪强度线处于莫尔应力圆上方时,表明土体处于破坏状态。( ) 7、直剪试验可以严格的控制排水条件。( ) 8、砂土做直接剪切试验得到100KPa的剪应力为,该土的内摩擦角为°。() 9、固结试验快速法规定试样在各级压力下的固结时间为1h,最后一级压力达压缩稳定。() 10、土的孔隙比愈小,密实度愈大,渗透系数愈小。() 11、工程上天然状态的砂土常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捶击数按经验公式确定其内摩擦角Φ。() 12、土样拆封时只需记录土的名称就可以。() 13、比重试验需要2次平行测定,平行的差值不得大于。() 14、数字修约成三位有效数位,修约后为。() 15、土的沉积年代不同,其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变化。() 16、溶解作用的结果,使岩石中的易溶物质被逐渐溶解而随水流失,难溶物质则残留于原地。() 17、土的结构和构造是一样的。() 18、湖积土主要由卵石和碎石组成。() 19、粗粒类土中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砂类土。() 20、含细粒土砾和细粒土质砾没有区别。() 21、一个土样做自由膨胀率试验,加水前土样的体积10ml, 加水膨胀稳定后体积18ml,那么它的自由膨胀率为80%。()

22、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各类土的颗粒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差别很大。() 23、风化作用不随着深度发生变化。() 24、大多数土是在第四纪地质年代沉积形成的,这一地质历史时期距今大约有100万年左右。() 25、在CO2、NO2和有机酸的作用下,水溶解岩石能力会大大增加。() 26、水中的CO2对石灰岩的溶蚀不起作用。() 27、通常称之为土的三相组成有固相、液相和气相。() 28、为定量的描述土粒的大小及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对粒径小于土粒常用筛分法。() 29、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的计算公式为d30/d60。() 30、常用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确定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常用的试验方法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比重瓶法。() 31、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该砂土可判定为级配良好。() 32、土的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层性。() 33、不均匀系数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越大表示土粒大小的分布范围越大。() 34、颗粒级配良好的土级配曲线比较平缓。() 35、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成分和性质不同。() 36、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大于的细粒土。() 37、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该砂土可判定为级配良好。( ) 38、土的含水率试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比重法。() 39、酒精燃烧法可简易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 40、密度计法不是现场测定土的密度的方法。() 41、土的物理指标中只要知道了三个指标,其它的指标都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42、土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的重量。() 43、用比重瓶法测土的比重时应进行温度校正。()

土力学英文试卷及答案(B)

沈阳建筑大学考试评分标准专用纸 2007 年 春 季学期 科目 土力学(B) 适用年级、专业 土木04-9,10 —————————————————————————————————— 一 Fill in the blanks (total 15 points, 1 points per blank) 1. mm d mm 2075.0≤< 2. G s , w 3.一个有效应力园 4. 水 , 孔隙. 5. 2 45? - 6. 水力梯度 7, 沉降, 承载力 8, 主固结, 次固结 9, 4C 10, 40 11, 孔隙体积 二、Judg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right or wrong. Mark with R for the rights and W for the wrongs (total 10 points, 2 points per problem) W R R W W 三、Explain the following concepts or definition(total 15 points, 3points per problem) 1. void ratio 孔隙比: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s v v v e /= 2. coefficient of curvature C c 曲率系数定义为(C c )60 102 30d d d C c =,曲率系数C c 描写累积曲线的分布范围,反映曲线的整体形 状。 3. compression modulus 压缩模量:土体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竖向应变增量的比值 4. overconsolidation 土在应力历史上(固结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称之为前期固结应力. 前期固结应力与现有的自重应力之比大于1时,土体处于超固结状态。

同济大学土力学试卷2004-2005一学期B(含答案)

同济大学本专科课程期终考试(考查)统一命题纸 B 卷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土力学 课号: 任课教师:楼晓明、梁发云、李镜培 周 健、姚笑青、钱建固 专业年级:土木工程02级 学号: 姓名: 考试(√)考查( ) 考试(查)日期:2005年 元月12日 出考卷教师签名:楼晓明、梁发云 教学管理室主任签名:李镜培 一、选择题;(20分) ( C )1、下面的几类土中________是由土的颗粒级配进行分类的。 A 、杂填土; B 、粉质粘土; C 、碎石土; D 、黄土。 ( C )2、对粘性土进行分类的指标是: A 、塑限; B 、液限; C 、塑性指数; D 、液性指数。 ( B )3、对同一种土,五个重度指标的大小顺序是: A 、γsat > γs > γ > γd > γ'; B 、γs > γsat > γ > γd > γ'; C 、γs > γsat > γd > γ > γ'; D 、γsat > γs > γd > γ > γ'。 ( B )4、下列土层中, 最容易出现流砂现象。 A 、粗砂; B 、粉土; C 、粘土; D 、粉质粘土。 ( A )5、下列饱和软粘土平均固结度的计算公式,哪个是错的: A 、积起始超孔隙水压力图面积 某时刻的有效应力图面- =1U ; B 、 积起始超孔隙水压力图面积某时刻的有效应力图面= U C 、 积起始超孔隙水压力图面面积某时刻超孔隙水压力图- =1U ;D 、积最终有效附加应力图面积某时刻的有效应力图面= U ; ( A )6、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测得的e -P 曲线愈陡,表明该土样的压缩性: A 、愈高; B 、愈低; C 、愈均匀; D 、愈不均匀。 ( B )7、土体中被动土压力充分发挥所需位移量通常 主动土压力发挥所 需位移量。 A 、小于; B 、超过; C 、等于; D .不一定 ( D )8、有一10m 厚的饱和软土层,双面排水,2年后固结度为80%,若该土层是 单面排水,要达到同样固结度,则需要的时间为: A 、0.5年; B 、2年; C 、4年; D 、8年。 ( B )9、土中某点土处于剪切破坏时,剪破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夹角为(?为内摩擦角): A 、90 +φ; B 、 245φ + ?; C 、245φ - ?; D 、φ。 ( A )10、某饱和粘土土样,分别用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固结排水试验,得到 的内摩擦角指标为φu ,φcu ,φ',三个的大小排序应为: A 、φu <φcu <φ';

温病学题库(考试学习)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不属于温邪范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土力学第四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 (A)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 (B)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 (C)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减小 (D)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 2. 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 (A)没有影响(B)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D)不确定 3.当地下水自下向上渗流时,土层中骨架应力有何影响?() (A)不变(B)不确定(C)增大(D)减小 4. 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 (A)基础底面(B)天然地面 (C)室内设计地面(D)室外设计地面 二、填空题 1.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地下水位以 上的重度应取()。 2.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随深度增加呈()减小,同一深度处,在基 底()点下,附加应力最大。 3.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

三、名词解释 1.土的自重应力 2. 土中的附加应力 3.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四、简答题 1、简述地基土自重应力分布特征。 答案: 一、 1. A 2. A 3. C 4. A 二、 1.有效重度(浮重度)天然重度 2. 曲线中心 3. 天然地面 三、 1.土的自重应力:土体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而存在的应力。 2.土中的附加应力:土体受外荷载(包括建筑物荷载、交通荷载、 堤坝荷载等)以及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下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 3.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一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 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 四、 1. 答:自重应力分布线是一条折线,转折点在土层构造层的交界处和地下水位处;自重应力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地下水位的升降会

土力学试卷(B)及答案

技术学院考试试卷(B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的结构类型为 、 和 。 2、对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的 ,工程上用指标 来衡量。 3、粘性土的塑性指标I p ,液性指标I L 。 4、附加应力自 起算,自重应力自 起算。 5、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常用测定方法有 、 、 和 。 6、荷载试验曲线上,从线性关系开始变成非线性关系时的界限荷载称为 。 7、随荷载增加,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是 、 和 。 8、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指 和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天然状态砂土的密实度一般用( )来测定。 A 荷载试验 B 轻便触探试验 C 现场剪切板剪切试验 D 标准贯入试验 2.粘土软硬状态的划分依据是( )。 A 含水量 B 液限 C 液性指数 D 塑性指数 3.利用角点法及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表仅可求得( )。 A 基础投影范围内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B 基础投影范围外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C 基础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 D 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4.土中控制体积和强度变化的应力是( )。 A 孔隙水压力 B 有效应力 C 自重应力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 B 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 C 土的压缩与土的透水性有关 D 饱和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气体被挤出 6.在土的压缩性指标中,( )。 A 压缩系数α与压缩模量Es 成正比 B 压缩系数α与压缩模量Es 成反比 C 压缩系数越大,土的压缩性越低 D 压缩模量越小,土的压缩性越低 7.在基底平均压力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条形基础的沉降比矩形基础的沉降(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无法比较 8.某房屋地基为厚粘土层,施工速度快,则在工程上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宜用 下列哪种试验确定?( ) A 固结快剪 B 快剪 C 慢剪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会引起地基变形 B 地基中附加应力会引起地基变形 C 饱和土中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和附加应力之和 D 孔隙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体积变形 10、土的γ、γsat 、γ’和γd 数值大小依次为( ), A γd <γ’<γ<γsat B γ’<γd <γ<γsat C γd <γ<γ’<γsat D γ’<γ<γd <γsat 11、当地下水位从地表处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有效应力有何影响?( ) A 有效应力不变 B 有效应力增加 C 有效应力减小 12、当地基为高压缩土时,分层综合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 A σZ ≤0.3σc B σZ ≤0.2σc C σZ ≤0.1σc D σZ ≤0.05σc 13、土越密实,其内摩擦角(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14.在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中立式挡土墙时,土压力应按( )计算。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止水压力 A 大 B 小 C 大或小 D 两者相同 15.对于桩端阻力极限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深度线性增加 B 随深度线性减小 C 随深度线性增加,达到一临界值后保持不变 三、 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对√;错×) 1、( ) 土的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层性。 2、( )在填方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干密度来评价填土的压实程度。 3、( )粉土的塑性指数I P 小于或等于10 、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5%的土。 4.( )由于土中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而与地下水位的升降无关。 5.( )达西定律中的渗透速度不是孔隙水的实际流速。 6. ( )柱下独立基础埋深的大小对基底附加应力影响不大 7. ( )土的压缩性指标只能通过室内压缩试验求得。 8. (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墙背直立、粗糙且墙后填土面水平。 9. (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数值上与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 10. ( )端承摩擦是以端承力为主,摩擦力为辅。 四、简答题(每空5分,共20分) 1、何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径级配曲线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2、什么是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三者大小关系为? 3、何谓地基承载力?地基土的破坏模式有哪几种?地基基础设计的条件? 4、什么是高承台桩?什么是低承台桩?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五、计算题(1题8分,2题12分共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