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林立 魂佑中华》 关于古代祭祀

《庙堂林立 魂佑中华》 关于古代祭祀
《庙堂林立 魂佑中华》 关于古代祭祀

庙堂林立魂佑中华

-----关于中国古代祭祀的想法

有句话说,历史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这句话写出了历史对现在的影响。与历史一样,作为“国之大事”的祭祀也是影响到了现在。

直至今日,对祖先的祭祀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每到清明,纷纷细雨总是会勾起人们对先人的追忆和思念。清明扫墓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而今,为已逝的先人献上一束鲜花,已经成为了寄托哀思的重要形式。这种哀思,不仅仅局限于已逝的亲人,也包括那些革命烈士,历史名人。如端午节祭屈原已经形成了千百年的一种习俗,清明节为烈士扫墓也成为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那么这种习俗是起源于何时呢?我国目前的坛庙又分为哪几种呢?经过最近读书,得出了一下几方面的总结,也许不是很全面,但是绝对是用心的。

一,祭祀的起源

所谓祭祀,即人们在某个特定的场所,借助某些特定的物品和形式向某个或某些特定对象表达情感和愿望的行为。简而言之,地点,形式,对象。

祭祀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约前25万年~1万年)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远古人类知识水平有限,社会生活内容简单,思维能力低下,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尚浅,对于风雨雷电等等一系列的现象不知其原因,便将这些现象归结为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各种事物都具有一种“灵魂”,即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而这个万物有灵的观念,便是原始宗教萌发的基础和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二,祭祀以及庙堂的种类

提及庙堂祭祀,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因为即便是在现在,各处都分布着各种庙堂,在旅游的过程中,并不少见。有祭祀天地的如北京天坛地坛,有祭祀祖宗的如太原晋祠,有祭祀儒学家的如孔庙,有祭祀上古贤德的如天水伏羲庙,有祭祀忠臣良将的如关公庙,有祭祀贤良文人的如秭归屈原祠,等等。

下面,针对其中的几个方面,一一举例并予以分析。

①血脉之源

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家族传承的思想古已有之,从一句无奈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中可见一斑。这句话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传宗接代方面的狂热,而反之去进行思考,为什么“无后

为大”?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后”是家族血脉、家族事业的继承者,更是因为这个“后”作为家庭成员,对于日后对祖先的祭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先人的祭祀本质就是祖先崇拜,而祖先崇拜是鬼魂观念不断发展的产物。最初,在灵魂不死的观念支配下,人们以为“人死曰鬼”,相信死人的灵魂仍是与自己存在血缘关系的氏族成员,他们虽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却仍然需要活人的关怀与照顾,同时也会以他们的方式时刻关注并影响着活人的生活。于是,人们便以较为简单的丧葬礼仪来表达对鬼魂的好感。后来,随着人们的生活、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和生产能力、活动能力的提高,人们的鬼魂观念日趋复杂,一方面,在想象之中出现了作祟能力大、报复性强的厉鬼、恶鬼;另一方面,有些死者在世时的创造力和英雄事迹被夸大化、神化。对于前者,人们充满畏惧之心;对于后者,充满崇敬之情。于是,不管出于哪种目的,对于鬼魂的讨好和祭祀都是必然出现的。目前,国内尚存的宗庙不计其数,仅举边氏祠堂为代表。

祠堂是供奉族内先人的地方,所以设计上既精致又独具匠心,这一点在边氏祠堂里体现的很明显。边氏祠堂浙江省诸暨县边村,这里是边姓族人聚居的地方。边氏的元祖为徽子启,他被其弟商纣王封为宋国王,于公元前1123年建都于河南商丘,如果按照徽子启算起,边氏已经传承了八十二代,香火不断,子孙繁盛,所以才会有了边氏祠堂。

边氏祠堂始建于清代,现保存完好。从外观来看,朴素雅致,与普通民居并无差异,但是内部却富丽堂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祠堂有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台,匠心独运之处即在于此。戏台下部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有一台板遮盖,每逢祭祀,中间的台板便被打开,人们可以从此进入大厅。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又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充分表达了边氏子孙对祖先的深切敬意。

②儒教孔圣

儒学自从春秋战国开始,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直至现在,人们的思想仍受到儒学的影响。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功绩显然不可磨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虽然孔子早就看透了世间的规律,但是这并不影响后人祭祀孔子怀念孔子的热情。孔庙遍布全国各地,近几年,孔子学院大有占领全世界之势。

国内的孔庙现有三百余座,其中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21座,足以证明国人对于孔子对于儒学的重视程度之深。

第一座孔庙建立于公元前478年,既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将孔子故居立为孔庙,进行祭祀。虽然规模很小,只有三间小屋,但是却开启了祭孔的先河。

现今的孔庙据不完全按统计也有300余座,可谓【孔子之庙遍天下矣】。这里仅以最著名的南京夫子庙为例。

我国大部分的孔子庙都称为孔庙或者文庙,但是南京这座却称之为“夫子庙”,这是因为夫子是古代对大夫的尊称,而孔子做过鲁国大夫,所以称其为夫子庙,表达了对孔子的敬意。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由孔庙、学宫、贡院所组成,自东晋始建,历经宋元明清多次翻修,成为今日面貌。现今包括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崇圣寺等建筑,按照纵轴线分布,空间分布庄严肃穆。南京夫子庙虽位于市区,但闹中取静,环境优雅,成为历代士子们拜孔求学的圣地。

作为中国儒学思想的创始人,加之近几年大兴孔子学院的建设,孔子所受的祭祀必然会继续兴盛,孔子文化也会通过祭孔的方式发扬光大。这也体现了祭祀对于文化的重大影响。

③上古贤德

中国是一个不缺传说的国度,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夸父追日等一系列只闻其事不见其迹的虚幻传说,到开天明道的伏羲氏,亲尝百草的神农氏,奔波治水的大禹,禅让王位的尧舜,造字的仓颉,所有有根有据抑或无迹可循的上古贤德,都未被子孙后代所遗忘。遍布全国各地的祖庙祭坛,足以证明这一事实。

如果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对于祖先的崇拜,那么中国人对于上古贤德的祭祀就很好解释了。没有盘古、女娲、伏羲、神农氏、尧、舜、禹等等上古贤德,也许也就不会有各族的先人,不会有生活的天地。所以,相对于本族的先人,上古贤德似乎更值得纪念。于是,就有了各地的坛庙,如宝鸡神农祠,黄陵皇帝庙,淮阳太昊陵天水伏羲庙等等。

下面就仅以甘肃省天水伏羲庙为例。

天水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西关的伏羲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元成宗令各地修建三皇庙。因为天水是传说中的伏羲故乡,因而这一处修建的格外讲究。后历经明朝修复和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并改三皇庙为伏羲庙。伏羲庙现包括牌坊,正门,文祖殿,仪门、太极殿、先天殿等,都排列在中轴线上,明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

其中太极殿是最宏大的建筑,宽13米,长26米有余。门窗雕刻是珍贵的艺术品,图案有金线艾叶纹、二龙戏珠等等。殿中供奉伏羲氏塑像,塑像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手中托着八卦太极图。

与其他被开发为景区的坛庙有所不同的是,伏羲庙现在不仅仅是旅游景点,现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天水市仍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伏羲的大典,赶庙会、烧香、祈福,热闹非凡。如今的伏羲庙仍旧保持着其原有的功能。

④忠诚良将

提及忠臣,想必大家都觉得不胜枚举。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到西楚霸王项羽,精忠报国的岳飞,无一不是万世传颂的榜样。封建社会所谓的忠臣,表现为他们对于所属阶级的忠诚,维护所属阶级的利益,但是在客观上,也是有益于民族和民众的。所以民间对于忠臣的崇拜与纪念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下面就仅以南阳诸葛庐为例,说明忠臣祠庙的一些特点。

刘禹锡的散文《陋室铭》里面说“南阳诸葛庐,西楚子云亭”,可见南阳诸葛庐在古时已经大有名气,天下皆知。诸葛亮是人尽皆知的三国著名丞相,从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之中,诸葛亮的才气可见一斑。诸葛亮为蜀国尽忠一生,死后更是名声大扬,因而对其的祭祀也是规模宏大,各地皆具。此处所说的南阳诸葛庐位于今河南南阳市,南阳的诸葛庐自李唐开始建设,其间经过了元代、清朝多次翻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包括汉画馆、诸葛草庐、大拜殿等建筑。大拜殿内有一尊羽扇纶巾、气度不凡的诸葛亮塑像,为整个建筑添加了本真、严肃的气

氛。

直至现在,南阳诸葛庐已经成为了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不得不提及的是,对于忠臣的重视体现在各处,例如直至现在,南阳与襄阳仍在争执到底何处才是诸葛庐躬耕之地,放下这个争论的答案暂且不提,这个争论不仅仅是代表着各地对于发展旅游的热情和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也在侧面反映出了民间对于忠臣的重视与崇敬之情。

对于祭祀之类,以前一直以为是神秘莫测的,现实生活中也从未有过接触,直到最近读书,对祭祀之类开始感兴趣,读书之后才略知一二。简单的、浅层次的了解了祭祀的原因、形式,也就改变了原来对于祭祀的神秘甚至可怕的印象,不失为一大收获。

总之,历史带给我们的有很多的精华之物,比如祭祀。祭祀不是封建迷信,并且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祭祀带给文化的就是一种充实,一种丰富。祭祀带来的还有信仰,对于祖先的尊敬,以及对于人们行为方式的约束。

了解一些祭祀的常识,对于我们的学习以及知识面的扩展是很有好处的。以上的总结仅仅是从祠庙类型进行叙述,没有按照其他分类进行总结,如各民族有何不同,南北方差异,或者气候类型对于祭祀的影响等等。需要日后进行补充。

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11级旅游管理班解园园

中国古代祭祀

中国古代祭祀 祭祀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们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和鬼神观念,并且产生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祭品 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祭祀神灵就理应拿出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为了讨好不同的神灵,祭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对丰厚的祭品也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燔烧、灌注、埋、沉没、悬和投等,分别用来祭天、地、山、水等神。人牲就是以人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欢迎的牺牲”。人祭成为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最高形式的献祭。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宫庙和坟墓等场地。沈阳墓园 注重恭敬虔诚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特征之一。面对神灵一定要发自内心的恭敬,祭神时要相信神灵的存在,内心如若不相信神灵的存在,就无法与神灵沟通,如此祭祀便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祭祀的原则是“敬享”、“贵诚”。《易·既济·九五》有“东邻杀牛,不如西邻祭实受其福”之说,原因就在于祭祀贵在态度的诚敬,而不在于祭品丰俭。一般人祭祀要诚敬,天子、诸侯祭祀更要至诚至敬。由于注重恭敬虔诚,《礼记·祭义》引出祭祀“贵质”和祭祀“不数”、“不疏”的主张。祭祀“贵质”就是主张祭祀场所和使用的器物崇尚质朴。祭品崇尚用一种薄酒和清水、粗布、草席和竹席:祭祀进献的羹不加作料、祭祀用的圭不加雕琢;郊祭的场所只是打扫干净地面,没有什么建筑:天子郊祭乘坐不加彩绘的车。这些都体现着祭祀“贵质”的主张。祭祀“不数”、“不疏”,就是祭祀的次数要适中,不要过于频繁,也不要过于稀少。祭祀过于频繁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导致不恭敬:祭祀过于稀少会使人产生怠慢心理,导致遗忘。只有“不数”、“不疏”,祭祀时才能保持深厚的情感。 祭天 万物有灵的观念形成了多神崇拜,人们的祭祀对象也随之增多。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对象和内容互不统属。中国古代宇宙观中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众多的神灵可以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祗。 在古人看来,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之父。它控制着万物的生死祸福,甚至是人间的改朝换代。人们对它望而生畏,自然产生了对它的崇拜和祭祀。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贫民百姓,无不信天、敬天、拜天,他们都以种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护。祭天大约从周王时就有了,王被称为“天子”,所以要隆重的祭天。祭天是郊祭。天的功德至高无上,祭天也最隆重。祭天突出一个“尊”字,天子才有资格祭天。通过祭天,君王的权威也会得到加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祭天与王权形成了“政教合一”的趋势。

《中国古代的祭祀》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代的祭祀》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代的祭祀阅读答案 祭祀是人们通过一些特定的器物和形式向鬼神表示敬重、祈求保佑的一种活动。祭祀的对象主要为鬼、自然神以及后世产生的宗教神。 据考古资料证明,祭祀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北京山顶洞人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意识。考古发现,山顶洞穴遗址内人的骨骼的旁边有赤铁矿石粉粒遗存。将红色的粉粒撒在死者的身上,显然是出于某种特定的用意,或表示哀痛,或表示怀念,抑或表示驱邪避害。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对死去的同伴产生了或敬或畏的情感,萌发了人死后有鬼魂存在的意识,这无疑是一种最原始的祭祀方式。 随着原始人类的不断进化,工具制作技术从打制石器过渡到磨制石器,产生了原始的种植业和定居式生活方式。由于种植业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促使人们对自然现象更加关注。但因为原始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便认为在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必定还存在着一种支配它们的力量。古人将这种“超越”现实和自然的力量想象成神,这也是中国古人信奉自然神的由来。在这种认识下,古人们对鬼神既崇敬又畏惧,于是便采用一些方式和方法讨好它们来表示对鬼神的敬重和企盼。 这些祭祀的方式和方法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固定的仪式:在祭祀时,人们将最好的食物、制作精美的器物献给鬼神;或用焚烧祭品冒出青烟,以示通达天神;或将酒或牲畜血洒向地面,以示告慰地神,再通过敲击的方式使器物发出声响,以此通报和召唤鬼神;还通过肢体的动作表示对鬼神的敬重,以此希望鬼神满意。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在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中,居住区的房屋均围绕一个中心广场而建,还发现有焚烧过的动物骨骼,表明这个中心广场在聚落成员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场所。这里不仅作为聚落成员日常聚会或一般性活动的地方,也是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不少遗址中,都出土了玉制的器物。其中,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玉璧、玉琮、玉钺、玉璜等大量的玉器,在玉琮和其他的一些玉器外表还雕刻有神人兽面图案。图案充满了神秘、怪异的色彩,体现了良渚人对鬼神的敬畏感。这些在后世作为祭祀鬼神的礼器出现在这一时期,足以证明祭祀鬼神已经成为当时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产生的鬼神崇拜及由此形成的祭拜方式,又在后世的沿袭中不断加入新的形式、内容,最终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祭祀文化。在国家建立后,祭祀活动又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神化王权和统治的工具。殷商时期,祭祀更为盛行。商王祭祀祖先,是认为这些已经逝去的先人仍具有神力,可为后代消灾祛祸;同时也借助先祖的神力,用以协调王室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些源自原始社会、在国家建立后又被移植到政权建设中的祭祀活动,在西周时期进一步得到加强,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在周朝政权机构中,还设有掌管祭祀的官职,祭祀鬼神还被编入礼仪制度中,并对祭祀的对象和等级、陈设器物、供奉食物、行礼方式等诸多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从此祭祀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以后的历史中,祭祀鬼神一直为历朝历代所沿袭。

儒家祭祀文化与东亚书院建筑的仪式空间_柳肃

儒家祭祀文化与东亚书院建筑的仪式空间X 柳 肃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祭祀文化是儒家礼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是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韩两国的书院都有祭祀的建筑以及相应的仪式空间。东亚书院祭祀建筑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遵照传统礼制思想中的方位观念。因礼仪交往行为中的宾主位置关系形成了古代建筑(包括书院建筑)中的东西阶制度。 [关键词]儒家礼制;祭祀文化;祭祀建筑;建筑布局;东亚书院 [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6)0035)04 Confucians Sacrifice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he Academies in East Asia LIU Su (Colleg e of Ar chitecture,Hunan U 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Sacrifice culture w as the most dominant content of Confucians Rite culture and sacrifice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adem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There w ere much 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 and much sacr-i fice space in the academies both in Korea and in China.The layout of the 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 must obey strict rule and follow the view of 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Li thought.Because of the position of host and guest in the contacts,there w ere east -w est -step system i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include the academ y architec -tures). Key words:Confucians Rite culture;Sacrifice culture;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architectural layout;the a -cademies in East Asia 一 儒家礼制与祭祀文化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礼制,而礼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祭祀,/礼有五经,莫重于祭0,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儒学研究者的重视。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祭祀,是因为祭祀起源于中 国传统文化之根源的祖先崇拜和家族血缘关系。中国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在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家族血统关系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中的一重要纽带,它维系着家的稳定性和国家社会的稳定性。而对于家来说,其创始人)))祖先便具有至高无 上的神圣地位。因而崇拜祖先、继承祖业的意识便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0的观念 所表达的就是后世对前世的继承关系:同姓同族称/宗族0;继承父业的嫡长子叫/宗子0;由兄弟分出的家庭叫/宗支0;礼制中主管宗族祭祀礼仪及宗族事务的叫/宗伯0、/宗人0、/宗正0等;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宗庙0。 祭祖是中国礼仪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礼乐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建宗庙和祭宗庙历来都被视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0(5礼记#曲礼下6)/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实,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0(同上)由此可见宗庙之礼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祭祀0不是宗教,其实质是感恩和 X [收稿日期]2007-09-01 [作者简介]柳 肃(1956)),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古建筑保护和修复设计. 第21卷 第6期2007年11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1,N o.6Nov.2007

中国古代真正的祭天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中国古代真正的祭天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因“祭天唯一指定用酒”,有关单位引来一片争议。在过去,祭天是非常正式的活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甚至比用兵还重要。统治者靠它垂范天下,教化民众,约束官员,当这一领域也被商业化,难怪很多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 其实,今天的祭天不过是一次表演,和历史上的祭天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标准、规格完全不同,没必要硬性比附。 那么,真正的祭天仪式应如何? 祭天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始于黄帝。古人对祭天非常重视,以祭天的场所天坛为例,原占地272万平方米,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 明清时,皇帝亲诣的祭天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 以“春正月天地合祀”为例,牲要用28头牛,33只羊,34口猪,2只鹿,12只兔,祀前一个月供养于牺牲所。祭祀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皇帝由宫中外出时,还要摆列大队仪仗,这个仪仗称为“卤簿”,乾隆十三年(1748年)钦定大驾卤簿队列中,最前列的是四头大象,这叫导象,后面再跟五头大象,这叫宝象,因为身披珠宝做成的垫子,上面还要背上宝瓶,宝瓶里放着火绒、火石等,这是满洲旧俗中的必需品,祭祀时抬出来,以示不忘本。后面是乐队,然后是金辂、玉辂、象辂、革辂、木辂五种豪车,后面又是180 人的乐队。后面才是皇帝正式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祭天典礼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正式祭祀时,皇帝需完成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每个祭祀环节,都有音乐和舞蹈,但高度程式化,未必适合艺术欣赏。 明代时,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他在日记中,对当时中国的雅乐评价不高,他很奇怪,如此简单的曲调,没有和声,为什么大家却乐此不疲,纷纷称好。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文化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反映汉民族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很好地保护和诠释了中华文化。我仅从汉文字所体现的祭祀文化来品味汉字的魅力。 据文献记载,祭祀是所有礼仪中最重要的,居五礼之首。有些已经消失,但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古代的礼仪形态。“祭祀”都是“示”作偏旁的字。“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凡“示”字旁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如祸福神祖祭祀祥等等。许慎著《说文解字》共有五百四十个部首,示部中有六十三个字,反映了丰富的祭祀文化与内容。 一、从汉字看祭祀对象 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神,从示,申声。本天上之电。(因为神字本申,如天

上雷电弯曲。)天神,引出万物者也,是世间万物生长变化的主宰。祭天为禅。?o,从示,氏声,地神也。地?o,提出万物者也。天神曰灵,地神曰?o。“祖”的本义应该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在仰韶文化中通常以陶罐或陶罐偶像的形式出现。 二、从汉字看祭祀用品 祭,《说文》释为“祭祀也,从示,手持肉。”肉食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极为珍贵,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古代用于祭祀的动物叫“牺牲”,“牺牲”从字形上看都从牛,那么可以看出牛肯定是祭祀用品之一了,再看“祥”字,《说文解字》“羊,详也。”羊在古代象征善良正义,所以常用羊来祭祀。后来“牺牲”也用来指祭祀常用的指马、牛、羊等牲畜。 在古代还有一种祭品就是人。原始部落战争中战俘常被杀掉祭神。一些汉字也反映了古代的人祭习俗,比如:“孟”,《说文》:“长也。从子皿声。”本义是长子,从汉字形体上看是器皿中放着孩子,体现了古代杀首子的习俗。还有像“伐”,甲骨文字形是,从人从戈,是个会意字。好像用戈刺入人的脖颈砍头,本义是砍杀。《说文》:“伐,击也。”砍掉奴隶的头进行祭祀的习俗商代便已有之。 三、从汉字看祭祀场所 祭祀场所,一般有以下几种。

对潮汕祭祀文化的理解

对潮汕祭祀文化的理解 一说到潮汕地区,相信留给大家的就是三大印象,首先是功夫茶,其次是潮商,再者是潮汕人的祭祀活动,今天单说最后一个方面,潮汕人的祭祀活动 在潮汕,祭祀有一个俗称,就是“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是一种对神的祭祀活动。其历史悠久,祭祀对象庞杂,影响非常广泛。潮汕的媳妇从入家门后,除了相夫教子,头等大事就要继承婆婆的衣钵将这门“传统”给传承下去。说起这潮汕人“拜老爷”,学问实在太大了,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范围之广,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而且不同地方还有不同的习惯,有时候不同村子之间的祭祀风俗就都不一样。每月除了初一十五(也有的地方是初二十六)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之外,一年里还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来佛祖)、观音娘娘、土地公公、财神、月娘(月神)、门神、祖宗……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过了,客家人,潮汕人,和福建人是古代中原民族的后裔,但他们崇敬的神明,却间接地保留了相当多的中国上古的神话,只是潮汕人本身也没发觉,那么,接下来介绍一些有潮汕的神明。 在潮汕人的家里,一般都有天公,司命公。在潮汕人出远门之前,都会祭祀天公,潮汕人敬的天公其实是三位,用专业点的词汇叫星辰崇拜,天公,原来是天,代表人物自然是紫微垣里的玉皇大帝,而南辰,就是指老人星,北斗,北斗七星,希望出门能够平平安安; 而在家里的厨房里,就祭祀着司命公,职责是一年到头长驻炉灶边受烟火,收集一家人善恶,然后过年上天打报告的灶王爷。 而在外面,一般祭祀着伯公伯嫲,龙尾爷,三山国王等。每个小孩在小时候就会去拜伯公伯嫲,让伯公伯嫲收为义子或义女,保佑他们平平安安的长大,在孩子十五岁的时候,出完“花园”也就是潮汕的成年之后就不用去祭祀伯公伯嫲了:这是在潮阳地区特有的神仙,是潮阳练江的河神,能和三山国王分江而治;原是揭西祀巾、明、独三座山神。真真正正的潮汕本土自产神明,因为是潮汕地区主要神明,潮汕地区的大神庙都是他们的享祀地盘,相信它们应该是潮汕地区乡村里的老大,潮汕人在政治上始终都无法实现独裁,连精神领袖都必须选择三权分立,神明也不例外。 在潮汕,“拜老爷”除了烧香烧冥纸外,也有“问杯”形式。拿两片由竹头或木头制成的杯,祈祷后摔到地上。如果两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两面都成正面,则是“稳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则为“圣杯”,是吉兆,预示着祈告内容可以实现。这种形式也用于跟神的对话,圣杯则表示神灵同意你的请求,反之,则不同意你的请求。 为何潮汕人会信奉如此众多的神明呢? 潮汕人爱烧香信佛,但能让潮汕人真正膜拜的是祖先,崇尚的是心中的神明。据史书记载,自古以来黄炎子孙就有祭祀的习俗,潮汕人只是把它保留而且改进了而已,祭祀祖先是一种感恩的表现,而拜神明也是如此,在潮汕,所谓的神明就是对人类做出大贡献的人物,所祀之神都是在当地曾做出贡献的有功之士。 一提起潮汕人就知道他们喜欢拜神,认为潮汕人非常迷信,其实,这是不了解潮汕的人文习俗。西方人信的是耶稣,潮汕人信的是神明;西方人要做礼拜,潮汕人要过节,西方人要忏悔,潮汕人要祈福,目的都是在心中追求一种信仰,树立人的自我信心。 一到游神吉日,各乡村举乡一齐出动,操办祭品和游神节目,有的村庄会先贴告示,告明游神路线,然后求签择吉辰抬神出庙到乡村街巷巡行,称为游神,俗称“营老爷”。游神方式各乡各有特色,最普遍的是以带梢叶的青竹竿挂灯笼为前导,灯笼上书写有“合乡平安”、“五谷丰登”等字样。马头锣开路,后面依次是虎头牌、高灯彩旗、彩标、花灯、涂戏、潮州大锣鼓乐队,最后是安有诸神塑像的老爷轿。

《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阅读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阅读习题及答案《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阅读习题及答案 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清明时都会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先秦道家学派的《道德经》(《老子》)、《庄子》两部书则从反面说明了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揭示了礼仪的不足。《道德经》认为,礼仪产生于道德废弃以后的时代。《庄子》继承了《老子》对礼仪的观念。《庄子》记载,老子去世时,好朋友秦失来悼念,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秦失是三号而出。有人不理解,问他。他解释说,人出生,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可谓顺命而行。人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礼仪形式的约束,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一切顺其自然才好。当然老庄的看法也使得后来祭祀礼仪没有完全被神化。

这里需要指出,在我国古代,从人文角度正面肯定祭祀礼仪的意义,并且认为礼仪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关于古人祭祀对象的基本原则,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人将家族世代做官看成死而不朽,鲁国大夫叔孙豹不同意这个解释,按照叔孙豹的意见,官位高,俸禄多,世代为宦,都不足以不朽,只有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才可能虽久不废,永垂不朽。 这里应当提到孔子的贡献。众所周知,孔子重视礼,特别强调礼必须以仁爱为基础,礼的实施,又是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孔子感慨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们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内心还应该有真实感情。在孔子看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礼品、礼仪等,都是有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礼仪形式所蕴涵的礼仪精神。 孟子则进一步将孔子所说的仁解释为人的本心,他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本心的自然流露。在政治活动中,如果不遵循礼仪原则,就是失其本心。又如,一个人去世后,按照古代礼仪,应该用棺椁装殓。孟子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好看,而主要是为了尽于人心,表达后人对死者的哀思感情。 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祭祀仪式所表达的,主要就是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后人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

汉字与古代祭祀文化讲课讲稿

汉字与古代祭祀文化

双字与古代祭祀文化人类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威力无比的自然力量。这神奇的力量,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我们的先民们,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以及对自然界认识的缺乏,面对无形的难以捉摸的自然之力,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抵御能力,由心生畏惧,进而顶礼膜拜,于是自然之神随之产生。天神地祗,雷公风伯,草木山川I,皆有神在。为了获得神的福佑,以求趋吉避凶,人们对极尽虔敬之心,经常奉上供品,举行仪式,表达对神的诚意。这便是早期的祭祀。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对古人的祭祀活动有着形象的描绘,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说文解字》:“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这就是说,“祭”就是手里拿着肉祭祀神灵的意思。“祭”字的甲骨文字形作!)II,左边像肉(即楷书“祭”字左上角的部件),右边像手(即楷书“祭”字右上角的部件),下面的点像血滴,点的多少不一,表示刚刚宰杀的牺牲,还在滴血,就拿来祭祀,这说明当时还保持着血食的习惯。“血”字甲骨文字形作W,正像祭祀时将血盛在器皿中的样子。玉裁《说文解字注》:“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古人自己吃生肉,饮鲜血,也拿生肉鲜来祭祀神灵。久而久之,“血食”也便成了祭祀的代称。我们经常在古书中看到“社稷不血食”的说法,意思就是社稷之神得不到祭祀,象征着国家的灭亡。这种杀生血食的祭祀习俗,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记载,直到今天,中国部分地区还有以“血食”祭祀鬼神的做法。当然,对于“祭”字中的点到底代表着什么,还有些不同的看法。如有人认为,点代表的不是血,而是碎肉末。古代祭祀的时候,为了方便神灵的享用,人们事先要另外准备一些切碎的肉末,撒在大块的肉上,祭祀时祭祀者左手提着肉块或盛肉的器具,右手抓取上面的肉末慢慢抛撒,好让神灵前来享用。随着祭祀的进程,肉末越来越少,就好像神在一点一

我国古代礼俗常识

我国古代礼俗常识 【生辰八字】古代算命术认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旧俗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问名,即探问生辰八字,如果双方八字不合,婚事作罢。为了给女儿求得一个未来的好婚配,许多人在女儿出生时,就更改出生时间,求算命先生为女儿伪造一个好命相。俗话说:“女命无真,男命无假。”就是人们对这一陋习的讽刺。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主要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但是孝悌中合理的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的称少牢。行祭前的牲畜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上古宾礼】上古时期,中央一级政治活动的礼节主要有:

朝仪,帝王临朝的典礼。后世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朝聘,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每年派员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员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为朝。朝觐,诸侯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祭社稷】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因此,土地和谷子是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祭社稷始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延绵至清代,一直是国家的大典。按规定,天子与诸侯每年春秋两次祭社稷。春季祈求风调雨顺,秋季庆祝丰收,报谢社稷神。社稷坛由五色土筑成,代表国土。 【祭岳渎】古代帝王亲自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之神,祈求风调雨顺。五岳,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祭岳渎从周代延续至清代,起源于上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出师】古代军礼。汉代定立,后世沿袭。古时将帅率师出征,为了耀武扬威,严肃军纪,特组织出师典礼。一般由皇帝本人或指定代表祭纛神,也就是军旗,表示就像自己亲自出征一样,以壮军威。 【劝农】古代勉励农民勤于农耕的典礼。春回大地之际,天子亲自躬耕籍田为百姓做表率。从汉代起,就设大农丞劝农

说文解字:从“牢”字看中国古代祭祀等级

说文解字:从“牢”字看中国古代祭祀等级 牢是象形指事字。在甲骨文里面:牢是由一个“牛”字加“外面象养牛的圈”组成,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牢,闲养牛马圈也。——《说文》而我们今天从“牢”字看中国古代祭祀等级:【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中国祭祀等级中,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是:太牢、少牢、特牲(特牛)、特豕、特豚等等。其中,第一等级就是太牢,其中只有上帝、配帝、五帝、日月等大祭祀必用太牢。古代,朝廷官方祭祀中,分大祀、中祀、小祀三个级别,最高等级是大祀,如:祭祀上帝(五方上帝单独祭祀称为上帝)、配帝、五帝(五帝合祀称为五帝,并有五个配帝,以及其他星宿陪祀)、日月均属大祀,其中五帝是指朝廷官方指定的“五天神”,即:东郊青帝、南郊赤帝、中郊黄帝、西郊白帝、北郊黑帝,这五帝各自的配帝,也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历代封建王朝(清朝除外),以及先秦上古时代,祭祀上帝、配帝、五帝、日月等大祀,至少使用“一太牢”,即:至少一

头牛。清朝时期,将“太牢”从第一等级降到第三等,把“少牢”从第二等级降到第四等,全是连降两级。本来清朝之前的“牢牲”只有太牢、少牢,清朝时期变成四个,从高等级到低等级分别是:犊、特、太牢、少牢。具体做法是,增加:三牲、羊豕二牲,将三牲定名为太牢,将羊豕二牲定名为少牢。因此,太牢、少牢表面上连降两级,实际为新增,原来的“太牢”改名为“犊(牛)”,原来的“少牢”改名为“特”,并定“特”为一羊或一豕,实际祭祀时,还是一羊高于一豕,凡是此前的祭祀中应该使用一羊的祭祀种类,均不使用一豕。希望大家喜欢!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祭祀文化】祭祀礼仪与禁忌文化

【祭祀文化】祭祀礼仪与禁忌文化 祭祀是中国礼仪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祭祀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者是对先人的缅怀还有就是为了祈求降福免灾。古时候人们相信万物皆有灵,而主要的崇拜对象还是以天地人为主,这其中形成一套传统和禁忌。跟着留学一起来了解下吧! 祭祀礼仪 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等。各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附录)。跳文、武“八佾”舞(由64人组成的古代天子专用的舞蹈)。清乾隆七年额定地坛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可见当时乐舞队伍之庞大。 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小时之久。如此大的活动量对帝王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般不亲诣致祭,而派遣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 祭地现场的纪律要求极严。皇帝经常旨渝:陪把官员,必须虔诚整肃,不许迟到早退,不许咳嗽吐痰,不许走动喧哗,不许闲人偷觑,不许紊乱次序。否则,无论何人,一律严惩。 祭祀结束后,按制度规定要向有关官员分赐食肉,叫“颁

胙”。祭前,由太常寺负责登记造册,并发给胙单,(取肉证)至各衙门。,祭毕,各衙门持昨单各自到祭所领取。 祭祀禁忌 汉族禁止任何不洁的人参加祭祀。女人之不准参加祭祀祖灵,是旧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在死亡文化中的一个体现,民俗以为让不洁者参与祭祀,就必然要失去祭祀的诚意和效应。另外祭祀祖先,切忌请人代劳,不可转假他人之手,只有亲身供祭祖先,祖先才会高兴地享受祭品。 祭仪禁忌上坟烧纸时,不能用棍棒挑动冥钞,恐将冥钞挑碎,祖灵不好使用,如果有的冥钞烧去一半,剩下一半未燃尽,也忌讳重新丢进火里去烧。又说这一半叫“子孙板”,只能留下,不能再烧掉,否则,子孙要绝。上坟烧纸,要专心专意,不能捎带办其它事情。否则冥纸到达不了祖灵手里。 对新葬者第一闪上坟祭祀,必须围着坟墓走三圈,回家时必须从其它道路返回家中,禁忌走来时的路。据说是为了防止死者的亡灵走出坟墓,跟随孝子们一同返家。人们敬祖的心愿完全是仿照着敬人的形式不表达的,如果某种行为对活人是不尊敬的,那么在祭祀仪式的过程中,就不能把这种行为施用于死者。 祭品禁忌祭祀的礼品,如果是女儿抬送来的要全部收留,禁忌退回其中的一部分,丧葬祭祀时,如果碰到了佛僧,道士,尼姑之类的人,必须将祭品的一部分与之饮食。

《说文解字》示部的祭祀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示部的祭祀文化内涵 [摘要]: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历代的研究者对此都在不断的分析其各样的含义。祭祀是中国流传至今还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活动。本文拟从《说文解字·示部》为基础,讨论祭祀文化。 [关键字]:《说文解字》;示部;祭祀文化 《说文解字》博大精深,涵盖广泛。它将三代到汉朝的的各类文化融合到一本书中,可以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大荟萃。而祭祀也是从先民时代到现代社会,从未出现个断裂,甚至在专制的阶级社会中还越演越烈。二者的结合为这样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三方面来展开讨论,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字的产生发展、示部字的简单分类、示部字的祭祀含义。 (一):文字的产生发展 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区域都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的起源一直都众说纷纭,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仓颉造字”说。郑玄在《周易传》中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古代的中国,在没有文字的时候都是“结绳记事”的,郑玄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遇见大事情就结一个大的绳结,事情小就结小的绳结。这是最古老的纪事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只能满足简单的事件,遇见复杂的事件就失去了作用。《周易》中也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就无形的表明了文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也说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丽天之象。”。在此可以看出文字是源于图画的,还可以看出文字的产生有一点的宗教祭祀因素。中国的文化产生因素中就有一个是宗教,文字与之的关系紧密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示部字的简单分类 许慎著《说文解字》共有五百四十个部首,其所收录的九千余字就分别在这些部首当中。在示部当中共有六十三个实际的字,它们共同反映了我国丰富的祭祀文化与内容,从其语义来看,这些字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祭祀内容不方面。从其意义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五大意义类别,它们分别是:神祇类(共有二十四字)、祭祀类(共有三十三字)、祈祷类(共有三字)、人对神祇态度类(共有二字)、其他类(一字)。虽然说祭祀文化并不仅限于这一个部首,但是这一部首却具有代表意义,笔者将会在下一节(示部字的祭祀含义)中做相关的叙述。 (三):示部字的祭祀含义 笔者在第二节中对示部字做了简单的分类,但这却并不与本节有太大的关联。现在简要的分类叙述其祭祀文化内涵: 第一,祭祀对象。 神祇类。神,本天上之电。(因为神字本申,如天上雷电弯曲。)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是世间万物生长变化的主宰。祇,地神也。地祇,提出万物者也。从示,氏声。天神曰灵,地神曰祇。(《尸子》)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说“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提到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社为土地之神的神主。社伯(城隍)故祀以为社(《国语·鲁语上》)其中对社的注释是“社,后土也。” 祭祀的对象还有先人和名人。祖,祖先,从示,从且。这个且是象形字,表

中国古代祭礼与冠礼

古代家礼 一祭礼 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大体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故而后代对祖先应事死如事生。其二,中国古代的人们一直推崇孝道,虔诚地祭祀考、妣bǐ即已故的父、母,以及历代祖先,定时向他们奉献食物,便是孝的具体体现。在商代,贵族们已依据繁杂的礼节来祭祀祖先。到周代,周天子、诸侯、大夫和适士(上士。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一般由大宗世嫡者担任。《礼记〃祭法》: “适士二庙一坛。”xx: “适士,xx也。”xx集解: “愚谓适士,谓大宗世适为士者也。”《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清孙诒让正义: “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祔》: “礼,大夫三庙,适士二庙,三庙者上及曾祖,二庙者祖考而已。”一说,指诸侯所荐仕于天子之士和诸侯之士有功而王朝颁授爵命者。宋张载《正蒙〃王禘》: “适士,疑诸侯荐於天子之士及王朝爵命之通名。”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 “诸侯所荐仕於天子而受王命为士者,与诸侯之士有功而王命之者,皆曰适士。适士,对庶士之称。”)都建立宗庙,其中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适士二庙。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便在宗庙中举行。庶士(官府小吏。《国语〃鲁语下》: “自庶士以下,皆xx。”xx注: “庶士,下士也。”《礼记〃祭法》:

“庶士、庶人xx,死曰鬼。”xx疏: “庶士,府史之属。”《汉书〃王莽传中》: “更名秩,百石曰庶士。”)、庶人没有资格建立宗庙,只能“祭于寝”,即在住处的厅堂中祭祀祖先。祭祀时,卿大夫可用“少牢”,即一羊、一豕,即比“太牢”少一头牛。士和庶人可用一豕。先秦时,祭祀祖先,都要立“尸”,即通过卜筮来选择一位代替祖先、坐在祖先座位上来接受祭祀、享用祭品的活人。立“尸”的原因。按汉代大儒郑玄的解释,是因为“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尸”一般由孙辈充任,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男尸须符合同姓、嫡出、父亲已去世等条件,女尸须是异姓者,通常由孙媳妇充任。在祭祖过程中,便要向“尸”行九饭三献等礼。虽然成语“尸位素餐”的含义与祭祀无关,但其产生当与先秦时“尸”在祭祀过程中坐食美餐有一定的关系。 秦代以降,在中原地区举行祭礼时不再由“尸”来代替亡灵,而是改用木制的神主。各级官员大多可以建造家庙,士人和庶人则仍“祭于寝”。唐末与五代,社会发生大动荡,昔年显赫的王孙公子流落街头,而出自蓬门筚(bì用竹子编成的篱笆)户的贫家子弟却在朝堂上出将入相。由于皇朝迅速兴替,士大夫很少能世袭爵位,因而缺乏建造和维持家庙的经济力量。尽管北宋时宋仁宗允许文武官员“依旧式立家庙”,但几乎无人响应。于是,庶人们在“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所)”中祭祖的方式,受到了士大夫的关注。这些庶人在家中的正寝即正厅中悬挂祖先的遗像,并在遗像前举行祭祀仪式,故而这些正寝便被称作影堂。此时的士大夫们就择一厅堂专作影堂,无事时关闭,从而化繁为简,以影堂取代了家庙。 鉴于这种情况,司马光依据周代士庶的祭礼,在他的著作《书仪》中拟订了关于影堂的制度。 到南宋时,朱熹发展、完善了司马光的影堂制度、在《家礼》中确立了祠堂祭祀的礼仪。此后的近千年间,各家族遵行的祭礼便基本沿袭了《朱子家礼》中的规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祠堂至迟出现于汉代,并非始见于南宋。不过,直至南宋初期,祠堂或建于墓地,或用以纪念名宦、名贤。唐代的杜甫

皇城中的祭祀文化

皇城中的祭祀文化 我国当代都城的建筑设计规划制度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如无大都的设计思想就是完全恪守《周礼?东官考工记》所规定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而《周礼》正是儒家的政治理想蓝图。明代的北京城则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直至清代,一直为统治者所沿用,其设计布局是非常严密完整的,外城,内城,皇城,层层拱卫着紫禁城,体现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都坐落在中轴线上,巍峨宏大,其它各种建筑物也都以这条中轴线为主作有机地布置和配合,对称而和谐。 步出午门,沿着中轴线,左有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有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坛。在皇城的东、西、南、北、分布着天坛,地坛、月坛、曰坛,先农坛等祭拜日月天地及农神的地方,每适有重大节日,重要时政及四本时令,皇帝都要前往祭祀,以保佑一年风调雨顺,社稷平安,祭祀活动是皇家生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太庙,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供奉祖先的处所,创建于明永东十八年(1420年),每年四月初一,七月初一,十月初一,皇帝生辰,清明节,七月十五,死去皇帝忌辰,都要在这里致祭。每年岁未(大建廿九日,小建廿八日当天)要举行合祭,即所有供奉于太庙神主的合祭。祭祀典礼由礼部和太常寺负责。 明代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以前,一直举行合祭制度,后来,嘉靖皇帝朱厚聪改变了合祭制度,将太庙改为分立的九座庙,分别奉祀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被雷火焚毁,只残留了东南的睿庙一座,朱厚聪以为这是祖宗,不愿意分祀,故示警烧去,所以于二十四年(1545年)又恢复了合祭制度。明代未年,闯王本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进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烧毁了这座代表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建筑群。 清时,统治者尊崇汉制,敬天法祖,于顺治六年(1649年)重新修建了太庙,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布局。太庙的主要建筑由三座大殿组成,殿外是红色围墙,正南五座门楼、墙、檐、斗拱全部由琉璃构件组成。前殿坐落于三层须弥座之上,周围是汉白玉雕花石栏,黄琉璃瓦庑殿顶,金丝楠木,金砖墁地,气势恢宏壮美,这里是专供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中殿,也称寝宫,供奉着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的神位。后殿供奉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的神位,后殿又被称为祧庙,即祭祀远祖的庙。 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为传统的祭祀之日,除正月在上旬的占卜日子之外,一般都在初一日举行。此外,岁未的合祭,皇帝登基、亲政、大婚、远征等重大时政也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祖活动。每逢祭祖之时,要提前三天做好准备。届时礼部尚书到太庙牺牲所通知准备祭品,皇帝则要到斋宫斋戒,陪祀的文武官员衙署斋戒。祭前两日,由大学士写祝版。祭前一日,皇帝到中和殿阅祝版,阅毕行三拜礼,乐部设中和韶乐于大殿一层阶上。祭祀当天,皇帝乘礼舆,穿祭服出宫,至太和门换金,午门擂鼓,法驾卤薄前导。至太庙后,太常寺卿恭导皇帝由太庙南左门入,盥洗然后从左门入殿,随之韶乐奏起,繁锁的祭拜仪式开始了。祭祀完毕,皇帝还宫,法架卤薄前导,午门呜钟。 辛亥革命以后,太庙曾一度仍为逊清室所有。民国十三年(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28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庙这座昔日皇家祭祖之所成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在午门甬路西侧,与太庙东西相对,辽金时期为燕京城东北郊的兴国寺,元时改名为万寿国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这里建社稷坛,至清时,因袭明代遗制,这里成为封建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所谓社即士地神,稷为谷神,社稷便成为国家的象征。全国面积约360余亩,其主体建筑是社稷坛、拜殿、戟门。社稷坛呈方形,三层,坛上铺着五色土,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以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这五色土是由东春,西白、南红、北黑、中黄这五种颜色组成,意味着中国古代五方五色的规制,以象征全国,坛中央立着一棵方形石柱和一棵方形木柱,社主用石,稷主用木,二神同坛同祭。

上古祭祀文化祭祀作业

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研究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姓名:杨杨 学号:2014904090

上古祭祀文化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祭祀是一种文化的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必然形成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精神文化的主流部分。人类这个种族在形成之后,最初处于一个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受到猛兽以及恶劣自然环境的威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人类的平均寿命很低。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环境中为了保卫自身的生命安全、繁衍生息,人类开始制造最原始的工具。工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划清了动物与人在生理上的界限。工具的使用也产生了人类的劳动行为。这种劳动的行为既改造了自然,也同时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在心理和思维的意识上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人类自己已经脱离了自然界成为独立的物种,由此形成了物我混同的原始思维模式。人类在思想上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而把他自己与自然现象和力量合为一体,把他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加到自然身上。例如中国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传说中大禹变成熊来治水,这种神话传说就是一种物我混同的思想的代表。熊在远古时期是力量的化身,人类可以变身为熊,借此来展示大禹治水人类的力量。甚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自称是大禹的后人,自称有熊氏,历代楚王都以熊为姓,侧面印证了上古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的,但是大禹本身被人神话为物我混同的熊,展示了大禹治水的功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逐渐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人类感到不可理解。在人类的物我混同的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逐渐产生万物有灵的观念。远古的人类就开始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曲解一些人类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灵。万物有灵的观念形成之后,人类认为自然界跟人是一样的,人类可以与自然沟通,自然现象可以按照人的意愿而改变,由此产生了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因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类在强大的自然环境下屈服的表现。于是人类从最实际的生产生活的目的出发,开始对自己心中自然的神开始崇拜。形成宗教的雏形。 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复杂的人格化。”在人类自然崇拜的观念驱使下,人类开始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形成一些自然神。形成了例如日神、月神崇拜,星神崇拜,风雨雷电诸神崇拜和大地诸神崇拜等等。 人类所有民族无论何地几乎都对于自然界中的太阳、月亮、星星、风雨雷电、大地等自然现象产生崇拜,并根据主观意愿拟人出神。这些崇拜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界出现一些在当时人类的认识理论下解释不通的现象。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就需要神来帮助人类改变状况。人类觉得希望通过与神沟通,让神来帮助人类改变自然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