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模式评析

中小学德育模式评析
中小学德育模式评析

中小学德育模式评析

汪刘生/白莉

一、德育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1]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选、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中特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

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

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二、当代中小学主要德育模式评介

当今,随着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丰富和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于德育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从而创立了多种多样的异彩纷呈的德育模式。有的着眼于德育目标,有的着眼于德育方法,有的着眼于德育内容,有的着眼于德育程序,有的则综合考虑德育过程中的诸因素相互影响,由于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故德育模式种类繁多,其中有些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限于篇幅,下面仅就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几种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作一简要评介。

1.德目接受模式

所谓德目,是指诸如正直、诚实、勇敢、善良、公正等带有道德价值含义的名词的总称。[2]德目本身是历史地社会地规定人类道德面貌的重要概念。德目接受模式即开设独立的德育学科,把德目编成教材,通过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习、理解并记忆所规定学习的德目。如我国中小学开设的各种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和劳动教育等,通过教师讲授来让学生掌握有关思想品德观念便是德目接受模式。

德目接受模式是学校德育模式中传统的理论教育色彩较浓厚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对于社会决策者和领导者来说,是相当受欢迎的。因该模式易于把他们的思想意志和道德规范、行为要求传递给青少年学生。但该模式以学生“接受”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德育结果的评价上,注重测试成绩,颇具形式主义。因此,德目接受模式成了当代德育理论界指责最多批评最频但又无法全盘否定和彻底放弃的一种德育模式。

目前,广大德育工作者正在对德目接受模式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学生如果对有关德目的学习是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即对

有关德目概念能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内在联系,如小学生学习道德三字歌,不仅仅从字面上会背诵,而且从内心里能深刻地理解,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换言之,即对有关道德观念建立了实质性的非人为的内在联系,则该学生对有关德目的学习是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德目接受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反之则是机械的言语接受学习,如有的小学生对道德三字歌背得滚瓜烂熟,但并不理解有关德目的精神实质,讲的一套,做的又一套,知行不一致。德育工作者或思想品德课任教师在运用德目接受模式时如何使学生对有关德目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使有关德目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正是德目接受模式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德目启发模式

德目启发模式和德目接受模式的区别在于“启发”与“接受”。德目启发模式强调德育工作者在传授有关德目时除灌输外还注重启发学生学习有关德目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德目的主体作用。故德目启发模式又称灌输开发模式。

该模式策略是需要注意灌输与开发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侧面。只灌输不开发,灌输就变成僵化的教条主义说教,就会窒息学生求德欲望,受到学生的抵制和排斥,收效甚微;反之,只开发不灌输,就无法提高学生道德认识。道德,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不可能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地产生,唯有靠外界输入。只有把灌输与开发有机地辩证地统一起来,德育才能卓有成效。[3] 灌输开发模式常用的程序是:

(1)系统设计: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条件,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灌输方案。

(2)严密组织:按照系统设计,除了正规的德育课程教学外,还充分利用隐蔽课程,诸如班会、团队活动、影视、指导课外阅读等向学生灌输具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空间,采取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灌输方式,寓灌输于各种饶有趣味的活动之中。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对有关德目入目入耳入心。

(3)指导开发:帮助学生明确有关德目的正确性,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激起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学生自我道德评价能力。

(4)积极强化:对遵守道德规范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奖励;对违反道德规范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训戒、惩罚,以提高灌输开发的效果。

德目启发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把传统美德和当前社会对下一代所要求的德目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灌输与开发,让缺乏直接经验的中小学生理解并掌握,以利于他们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道德品质。该模式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育者如果不讲究德育艺术,灌输的道德观念又远离现实生活,则启而不发,很容易流于空洞的道德说教,使学生只求表面上唯心地理解它,造就言行不一致的道德伪君子。

3.知情意行统一模式

该模式是我国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它是以道德的知情意行统一论为其理论基础。知情意行统一论认为任何道德都是由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有机构成的,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道德知情意行四因素构成,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过程,也即培养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四要素过程。

该模式的策略是注意发挥品德心理结构内部诸因素的整体功能,既要注

意全面性,又要注意针对性。进行德育,可以从知或情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或行的锻炼开始,具有多开端性,但无论从何开端,都要注意全面性,不可把四者割裂,要注意抓一端以促进其余,使各个因素都能相互协调、配合,以发挥其最大的整体功能。当然,品德四因素发展不平衡,所以要注意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弥补其薄弱环节,改变其发展不平衡情况,使四因素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该模式常用的程序是:

(1)晓之以理:向学生揭示道德观念、规范,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水平和发展道德评价能力。

(2)动之以情: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炼之以意: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形成学生道德信念,培养学生道德理想,使学生养成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恒心。

(4)导之以行:着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养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德育过程中,有人将上述程序以四言形式概括:“德育模式,知情意行;环环相扣,结构严谨;目标明确,方法相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彼此渗透,相辅相成。” [4]

4.德育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侧重点在于使德育与管理紧密结构,以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该模式的实施程序是:

(1)目标导向:即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2)系统管理:即学校领导带头,党、政、工、团、队及各科教师“齐抓共管”,做好德育工作。

(3)网络检查:建立纵向和横向工作检查小组,并形成网络,对口检查,狠抓落实。

(4)综合测评:制定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指数体系,即综合分=德育×25%+智育×65%+体育×10%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奖挂钩,与教师晋职晋级挂钩,与干部政绩考核挂钩。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从德育管理角度出发,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德育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在于综合测评体系的指标及分化值得商榷。

5.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其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提出并建立的,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借鉴作用。柯尔伯格运用各种“两难”故事,如一个学生看到他的朋友考试作弊,他可否告诉老师?这里便存在一个对老师的诚实和对朋友的忠实的“两难”选择,从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该模式的策略是帮助学生道德认知由现有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以达到新的水平。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促使学生用日益复杂的方式对其经验进行思考,问答的策略可分为初始策略和深层策略,初始策略注重教师与学生的道德讨论并发展学生道德意识,深层策略注重让学生道德推理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更高水平的道德结构。

该模式对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操作程序较复杂,使用

起来困难,因为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必须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而一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不一样,故让所有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相当不容易,该模式适用于对学生个别教育,在班集体中进行集体教育难以奏效。

6.价值澄清模式

该模式是美国教育家路易斯·拉思斯(Louis Raths)等人提出的。该模式认为价值观过程由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选择项中进行选择、在考虑后果后进行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惜、公开的证实)、行动(根据选择行动、定型与重复行动)三个阶段、七个步骤组成,学生可以通过一个价值观过程来获得自己价值观。

该模式的实施策略是:

(1)提供价值指示因素,教师通过某些蕴含有潜在价值的原型来发现学生的价值取向。

(2)澄清反应,澄清反应是一种课堂讨论策略,主张教师在课堂讨论中避免把自己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应让学生自主活动。

此外,还有价值观卡片、价值连接技术、价值投票、价值观游戏等策略,不赘。

该模式鼓励教师创造一种放松和开放气氛,对学生颇具吸引力,比较适用于课堂教学,且操作简单,易于学习掌握。我国也有不少中小学在价值观教育中吸取了其合理内核,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该模式提供的策略似乎是引导学生反应并主要是在教室里得出结果,相对来说忽视了行为标准。

三、当代德育模式发展特点与趋势

从上述诸德育模式的评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小学德育模式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与趋势。

1.当代中小学德育模式愈来愈注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参与德育过程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育者习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通”,居高临下地用刻板生硬以势压人的方式来迫使学生接受有关德目,其弊端是单向、简单、机械、呆板,缺乏灵活性、诱导性和启迪性。使学生心理逆反和厌恶。而当代德育模式则注重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为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迁很大,当代青少年学生具有不同于教育史上任何一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整体上讲,性格和精神需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个人爱好兴趣表现非常明显。所以,当代德育模式就比较注意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激发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象传统德育模式那样让学生记住有关德目,养成有关传统美德,或为学生构思未来的道德准则。当代德育模式站在未来的高度,重在使学生具有解决各种道德问题能力,不注重学生学会了记住了哪些道德准则,而注重学生怎样理解和思考这些准则。

2.当代中小学德育模式的适应性愈来愈广,愈来愈具有世界性。

传统的德育模式总是习惯于立足本地区、本民族和本国来考虑应该传授哪些道德观念和形成哪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随着当代科技进步,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设施的发展,地域的限制已在逐渐消失,整个地球正日益成为一个村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普遍,许多德目,如诚实、正直、勤劳、守信等,都具有超越地区、民族和国家道德价值范围的通约性,对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道德进步都有一定的

启迪和推动作用。当代德育模式正是适应这种趋势,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适应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情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正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有的德育模式,以适应当代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趋势。

3.当代中小学德育模式愈来愈重视引进心理学新理论、新成果。

虽然赫尔巴特早在19世纪就提到了要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但在德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并没有自觉地引进心理学理论成果,往往是凭直觉来应用有关心理学知识。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和构建德育模式后,才刻意追求自觉引进心理学的新理论、新成果来作为当代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如知情意行统一模式便引进了道德品质心理结构四要素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便是引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失调模式便引进了心理平衡理论,引进了这些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后,使得有关德育模式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目标、策略和程序等,使德育过程具有相应的心理基础,直接作用和影响学生品德心理结构。

4.当代中小学德育模式愈来愈具有可操作性,愈来愈易于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所掌握和运用

当代各种德育模式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一整套策略体系,使有关德育理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同时,通过实践,又使有关德育理论更趋丰富和完善。故当代许多德育理论都充满了生机活力,受到广大德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的青睐和欢迎。可以断言,随着当代各种德育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将能彻底改变中小学德育领域里那种“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的不如人意的状况,将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

注:

[1]笔者查阅了1979年后出版的《教育学》、《德育原理》等著作106种,基本上都是将德育过程分为规律(或特点)、原则、方法分别阐述,没有对德育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的研究尚未引起重视。

[2]谢安邦、戴玉芳:《世界教改潮流中的德育改革》,《上海教育科研》1988年3期。

[3]汪刘生著:《教育中的心理诊断》,四川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4]燕国材:《一种传统德育模式值得重视》,《中学教育》1993年10期。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 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 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指南》倡导构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格局是( B ) A.领导有力、条件完善、队伍优化 B.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C.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D.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2.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集中体现“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要求的是(A ) A.坚持正确方向 B.坚持协同配合 C.坚持遵循规律 D.坚持常态开展 3.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最直接体现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特点的是(C ) A.坚持常态开展 B.坚持遵循规律 C.坚持协同配合 D.坚持正确方向 4.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中,最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的是(D ) A.坚持正确方向 B.坚持遵循规律 C.坚持协同配合 D.坚持常态开展 5.在高级中学,德育课程是指(C ) A.综合实践活动课 B.道德与法治课 C.思想政治课 D.思想政治理论课

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4篇

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4篇 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第1篇 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的文化课成绩比较差,纪律意识性比较差,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比较散漫,这样的现状增加了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和班级教育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班主任就可以深入地学习我国古代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关心和关爱学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一、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启发 1.我国古代教学理念的概述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之中。《说文解字》中也对教育一词进行了详细解释。教育,简言之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它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我国古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中国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古代教学中,主要以“自由讲学”和“自学”为主,重视问难论疑和读书指导,以建立学派和著述等作为学术研究的常用形式,鼓励学术发展,重视德育,尊师爱生,开门办学。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是泱泱大国教育思想的结晶和集成,在德育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古代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启发 面对中职学校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难度相当大。他们可以深入地学习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为我所用,用来指导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比如说,在墨子的教学理念中:老师要培养学生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道德涵养;重视教育的实践功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强调力行实践、主动施教,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们进行教育,而且要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及时地总结经验,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针对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又如,我国古代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考试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和多元化。在《三字经》中明确地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差异性教学,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因人而教、因人而考。不能单纯地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成绩进行硬性的评价,而是要将学生看成一个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个人,要及时地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成功,纠正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错误。相信学生们的美好未来,表扬他们每天的进步,从而可以让学生们在班主任的肯定、关心、尊重、期望和表扬中自强自信,从而可以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用爱为一个无助的学生撑起一片天空 会昌庄口初中刘强 一、案例描述 2014年秋,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被学校任命为九(1)班的班主任。九(1)班是重点班,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重点班的工作一定很轻松,但一个学期下来,却经历了太多事情,有些事情是从教15以来第一次碰到的。下面就选一个最典型的案例进行叙说。 我校是个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这意味着我们班主任的工作除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之外,还要给孩子们一个母亲般的温暖和关爱。学校要求大部分学生在校内住宿。在我班上,各种情况的学生都有,如有的学生家庭情况贫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或者母亲体弱多病;或者是父母双亲中一个人已经不在了;或者是家庭成员中有一个已经得了严重的疾病等种种原因,其中有一个名叫杨美的女生,是所有这些学生中情况最特别的一个。 个人情况:杨美,女,九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点自闭,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但是聪明,学习成绩较优秀的一个孩子。 家庭方面:是造成杨美性格和其他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她刚出生一个月后母亲就不幸去世了,留下她和她的父亲。读小学时,情况还算好。当时她和她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父亲也对她还负责。然而,前几年,当杨美11岁时,不幸的事情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她的父亲同一年出了两次车祸,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是却留下了后遗症:造成脑振荡,直接导致他的父亲整天神志不清,有点老年痴呆的样子。从那以后,他父亲整天在外面和别人赌博或者酗酒。有时他父亲醉酒后就拿杨美出气,而她的爷爷奶奶也对她不管不问了。所以童年的她在痛苦中度日。 但是更惨的还在后面。同一年她的爷爷奶奶把她和她父亲从家里赶了出来。所以一开始他们父女俩住在自己家的破房子里还算好。但2012年,因为修路,她们家的房子被政府征用了。当时补到了一笔钱。她的爷爷奶奶把大部分钱拿走后就不管她了,他的父亲手里剩下一点钱,由于经常在外赌博和喝酒,不久也花光了。他的父亲只好住到别人一个没人要的烂房子里,没有门,没有窗,没有桌子,也没有

六年级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六年级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班学生有24人,男生14人,女生10人。品德好的有8人,一般的有10人,较差的有6人。 现状一:家庭环境对德育的影响 影响之一:溺爱孩子。如今的独生子女都是生活在金字塔的顶端,日常生活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爱可谓是溺爱有加,对孩子的品行教养几乎是放任自由,孩子所做的一彻都是对的,从不责骂。久而久之,独生子女也就养成了“太上皇”的生活作风。 影响之二:金钱打发孩子。一些孩子每天上学前,总缠着父母或祖父母要一些零花钱才肯上学;休息日,家长们玩麻将时,为了不受孩子的干扰,总会给几元钱给孩子,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玩。“金钱打发孩子”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养成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也养成一种随意乱花钱的不良行为习惯。 影响之三:问题家庭。家庭父母不和或者父母在外由爷爷奶奶照顾,或者租一间狭窄的房子,孩子往学校一送,父母就忙着打工或做生意。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行等如何,父母从不过问。有些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照管,自己又跑到另一个地方去打工。这个孩子深陷于家庭矛盾之中或者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养成一种放纵自由的习惯,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由于缺乏家庭的教育,学生每逢放学或节假日,就会四处流荡,有些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学校、班主任经常与该生及家长沟通,学生表示以后要改正缺点,可过几天又犯错误。

其实,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丝毫不小于学校教育。家庭对孩子来说,是先天的土壤,而教师只是后来的管理与引导,如果土壤出了问题,会导致后来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因为学校对家庭是没有约束力的,因上述家庭因素形成的德育现状,也就成了我班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 现状之二: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冲击 1、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大,虽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2、误导消费。商贩们流传一句话:小孩的钱最好赚。一些商贩在利益驱使下也从不同渠道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向学生出售明显具有伤害性的刀具或玩具;向学生销售带有赌博性质的所谓“彩票”;允许学生赊购等等。这些误导消费,既助长了孩子消费之风,又埋下了为了消费不得不撒谎、偷钱或勒索的隐患。 3、学校德育教育的自身问题 问题之一:语数英占统领地位,教学思想产生偏差。长期以来,学校的主攻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期末检测只是检测这三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也就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甚至对“三好学生”的评比也是以这三门学科的成绩来做依据。因此,从社会到学校,从教师、学生到家长,在教与学的思想上都有一个不争的错误认识,只要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成绩好, 问题之二:科任教师全为兼职,课程安排形同虚设。受师资力量所限,德育教师全部都是兼职。语文老师既是班主任又是本班的德育教师。兼职是以

完整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范文

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范文 德育知识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基础,德育观念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核心,德育经验是班主任德育能力形成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故事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范文一我的德育教育小故事 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以一颗宽厚真诚的心去教育他们,用心为他们打造一个爱的天堂,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就在于此吗?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快乐着,幸福着。如果你问我整天面对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帮助他们处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你确定你快乐幸福着吗?我可以非常坚定的回答你,是的!很快乐!照顾好我的这群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班里有一个叫左林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从小在奶奶的关心和呵护下长大,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父母一归来对他的溺爱,过于放纵,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我行我素,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上课思想跑毛,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还影响周围孩子听课,有依赖和

惰性心理,聪明却又不爱多动脑,但是他非常热爱劳动。.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我相信他是会有改变的。 一天上课,他不停的在玩橡皮,乐此不疲,我连续提醒了他5,6遍,他就好像没听见一样,还是玩个不停,我走到他身旁和他说,下课你来我办公室一趟。下课了,他低着头来我办公室了,我和他说,“左林,你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尤其是特别爱劳动,班里的脏活累活你都抢着干,老师很喜欢你,可是你让我伤心了,你不愿意让我再喜欢你了。”听到我这么说,他瞪大眼睛,很茫然看着我,我继续说,”犯了错没有关系,老师一提醒,立刻改正,就是好孩子,可是你,老师提醒你好几遍了,你都无动于衷,你说说看,你是不是不喜欢老师我了,也不想让老师喜欢你了呐”他掉下了眼泪,“谭老师,不是,我很喜欢你,我也想让你继续喜欢我,我错了。”我继续:“左林,还记得你的梦想吗?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你的理想就不会实现,你的爸爸妈妈就不会以你为傲,也会很伤心,老师知道你很想念他们,可是你知道吗?你的爸爸妈妈辛辛苦苦的去外地工作,没有陪伴在你的身边,就是为了给你好的生活,可是你呐?”说到这里了,他哭的更厉害了,针对这个问题我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犯错引发的后果,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

[班主任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范文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抓好班级德育工作是推动班级前进的一项有效的措施。本学期,根据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结合班级实际,我班采取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措施,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目标激励,形成推动力 学年伊始,为了更好地打好基础,我就给班级提出长期目标在各项活动中勇争年级第一,成为年级优秀 班集体。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我班学生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校广播操比赛中,本着“重在参与,为集体争光”的宗旨,全班同学尽心尽力,虽为能获奖,却也感受到了集体的同心协力;校运会上,运动员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在比赛场上你争我夺,拉拉队员则在一旁加油助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随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更具体的管理小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来形成班集体。短期的激励性目标,显示了集体的才能和力量,增强了班级成员的信心。同时,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良好,成绩稳定,在期初就提出了“争取好成绩向父母负责,向祖国汇报”的目标,组织了“为提高学习成绩立功”等自主晨会活动,并给每个学生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而且分小组、个人展开比赛。

由于目标明确,个人任务具体,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成绩好的学生放弃休息时间给成绩差的学生补课,成绩差的学生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各小组经常召开学习交流,检查学习情况,帮助释疑解难,出现了人人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奋斗的热潮。在集体目标的激励和教育下个体目标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强化。 二、活动展开,形成凝聚力 接班初始,我发现班级的凝聚力不够,常常有自顾自的现象。面对这个问题,我收集大量资料,在课内外号召大家展开有关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讨论,并给他们讲述“事在人为,重在参与”的道理;讲述“不必成败论英雄”的道理等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小干部开展了许多的班级活动,如“我能行”才艺展示、“六一节”我把鲜花献给你等等,从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在其它活动中他们也表现不俗校运动会年级第二名,四赛评比中成绩名列前矛……各种集体活动成为塑造自我,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完善,形成约束力 学期伊始,我就根据全班实际情况,发动学生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制定辅助性的细则。如“六项生活常规评比”细则、“学习帮教,一帮一”细则……执行规章制度时,我发动大家来互相检查、监督。树立遵守纪律的典型,形成以遵守纪律为荣,以违反纪律为耻的良好班风。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和班干部,有规必循,有章必依;执规必严,违章必究。在我带的班级,我要求人人参与班干部工作,促

(完整)一年级(2)班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2)班班级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81名学生,38名男生,43名女生。学生的来源很广,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指导思想 本期,我觉得工作应以成才为目标,以素质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班集为舞台,努力创新,强化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在新学期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逐步形成开朗、乐观、愉快的性格;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恒心,责任心和自控能力;使他们每人都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在期末都能打个漂亮仗。 三、探索的实验课题:语文教学与阅读 四、采取的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 (1)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加强后进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 (3)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家教结合:经常保持与否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学期,力争把所有的家长走访一次,甚至多次。要不厌其烦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5)培养班级干部: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6)重视关怀教育: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和家长联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当好班主任最重要的是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管理活动的开展,乃至教育方针的贯彻,都要依靠班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的。班级管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管理方式是否得当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而班级的管理,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性和艺术性。十余年来,我和学生一起成长,品尝着班主任工作的艰辛、欢乐和光荣。下面,我就重点以我带这个班近一年来,主要发生在我班学生身上的一些具体案例来谈一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一些做法。 一、针对普通班的学生学习的信心不足,我开展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教育 美国的教育家海伦·凯勒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1、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陈浩然初中成绩很差,进入高一时的入学成绩只有三百多分,刚开学的几天里,我观察到他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时常开小差,常迟到早退,没有上进心。在一次大扫除中,我发现他很积极,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班中表扬了他。鼓励他当卫生委员,平常检查他的作业和试卷时常常对他说:“可能你觉得距离目标还好遥远,但想想你从刚开始到现在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等等激励的话。并且和他有过几次很长的谈话,我和他谈到了海伦·凯勒如何克服自己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三种痛苦,终生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获得成功;谈到了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实验面前,也绝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如果这些人在失败面前丧失信心,将会一无所成。经过耐心的教育,他终于慢慢地转变了,他不但认真安排好每次的卫生清洁工作,使得我班每阶段都被评为卫生先进班,而且学习也有了兴趣,成绩有所进步,重新又树立了自信,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面对本班学生的不自信,我尽量帮他们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能保持积极的心态,所以他们成功了。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没有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兴趣、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

班主任德育案例精选5篇

班主任德育案例精选5篇 【篇一】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又一年了,这一年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管理班级,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我们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青年。下面是我在德育工作中的几个小案例,我记录下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以身作则 案例:一个班级,教室整洁卫生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保洁工作,我班刚进校时,经常是下午才做完教室卫生,上晚自习时就很脏了,瓜子壳、纸屑随处可见。为此,我没少到班上宣讲卫生和保洁的重要性,可还是有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怎么办呢?我想除了硬性的规定外,以身作则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一有空就到教室走走看看,发现有垃圾,就主动用扫帚扫一扫。有一次,一块橘子皮在两个同学之间,我提醒其中一位,可她却不假思索的回答:“不是我扔的!”这话听起来滋味不好受,愤怒归愤怒,我笑看了一下大家,说:“没关系,不就是一块橘子皮嘛!”我弯腰捡起并慢慢走到垃圾桶边扔掉。“我很高兴,××同学不乱扔垃圾,这是好习惯,值得表扬哟!”很多同学都笑了,那是会心的笑,集体的力量和老师的以身作则让这个同学感到了羞愧,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在积极地改正。现在,我基本不过问班级的卫生了,因为大家已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分析:作为老师,身教益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二、切忌主观想象 案例:一次,我召开班级干部会,大家都到齐了,就体育委员一人未到,等了十分钟,终于来了,这个学生近几次开会都迟到,我很生气,当着其他班干部的面不客气地说:“你到哪里去了?再迟到,撤掉你的体育委员职务!”这个同学很委屈的说:“老师,你让我下课后给体育老师交班级学生花名册的嘛。”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是我让他去完成这件事情的呀,刚才一忙,就给忘了。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给他道歉,他虽没再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心里还是感到很难过的。 分析: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一旦你伤害了他,就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如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三、恒心、爱心和耐心 案例:我班有几个成绩后进生,平时他们上课总爱打瞌睡,作业总是做不完,或者干脆不交,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我大伤脑筋。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和这几个学生打心理持久战。我找他们谈心,告诉他们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并不是难事,关键要靠自己平时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开始在课堂上关注他们,用自己的眼神提醒他们认真听课,必要时语言提示,及时鼓励。他们的作业我时时跟踪,要求课代表负责,我随时检查,如果他们作业做不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补齐,否则留下来我陪他们在办公室做完。

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新接了五(1)班,根据从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那儿了解的情况,作以下分析: 五年一班现有学生57人,男生34人,女生23人,班级的后进生非常多,尤其是男生,有十几个语文基础很差。与二班相比,语文成绩差距很大。学生上课做小动作的现象特别多,听讲精神不集中,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学习习惯较差,尤其语文学习基础较差。因此本学期中,要不断努力,继续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争取不断前进,树立良好的班风。 二、具体工作内容、措施 1、行为规范教育 (1)加强纪律、卫生、财产、两操等各项检查活动,努力争创文明班、示范班。 (2)爱护公共财物,每个学生必须从保护和管理好自己的课桌椅做起,严禁在课桌上乱涂、乱穿、乱刻、乱画。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每天晨扫和午扫。校内禁吃口香糖,严禁乱扔纸屑杂物。 (4)广播操加强进出场纪律的检查。排队快齐静,做操时动作标准,有力度,严禁嬉戏。 (5)眼保健操工作要进一步做到正确到位。 (6)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德育工作 (1)认真上好晨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对待差生有耐心,有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认真上好每周的主题班会,如“师恩难忘”“文明礼仪伴我行”等等,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4)以班级的黑板报为宣传阵地,每月一个主题,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5)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3、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组织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创良好班风、学风。及时做好早期预防和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控制案发率,杜绝犯罪率,。认真做好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行为偏差及个别心理偏差的学主要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加强咨询、指导、纠正工作。 4、作为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家访工作。记好学生的联系电话,学生无故缺席,班主任及时家访或与监护人联系。学生入校后未得班主任允许不得随意离校。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思想的过度时期,这时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所以班上出现了集体荣誉感不够强的现象。学生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着想,没有把班级的利益放在首位,整个班级呈现出比较散漫、随意的现象。但是,仍然有一批好学上进、默默为集体奉献的学生。为此,本学期,我计划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重点培养一批得力的班队干部,让他们影响其他的学生,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班级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有了长远的奋斗目标,才能将几十个同学团结起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除了长远的目标,还应有近期的,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在达到一个个近期奋斗目标过程中,学生团结了,进步了,班集体也得到了巩固。 我们的远期目标为:形成具有努力、好学、坚持不懈的学风;团结、奋进、积极、乐观的班风的优秀班集

高三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

高三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 高三班主任德育案例第1篇 今年我又当高三班主任,当班主任的这些年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 一、用爱去教育,情感化管理。 高中学生要比初中生更懂得爱,更需要爱。他们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比较成熟、自信、顽强等,但另一方面有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使他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那些有毛病的学生,他们平时听到的多是批评,他们最缺乏别人的理解及老师的爱。因此,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而且还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 案例一:抽烟是当前高中生常见的现象,我班有几个烟瘾较大的,而且开学也被抓到过,对他们如果采取强硬办法,反而适得其反。首先,我联系他们父母通过他们父母开导他;其次,在班上,当他们有任何进步时都进行表扬,并且对同学说,抽烟并不是绝对的错误,只不过不是学生阶段应该干的事,这几位同学因为我没因此歧视他们,反而基本杜绝吸烟,而且平时很积极的为班级做事。 案例二:通过情感教育加强班级凝聚力,学习互帮互助,最后在月考中成绩显著,于是我大力表扬我们班这种互帮互助的行为,这样下去我们班这种互助精神在延续。明显凝聚力大大加强。在课间跑操时,所有人必须参加,即使感冒也要跑一圈,下来帮其他同学拿衣服,同学们很团结。 二、充分发扬民主,制度化管理。 高中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更愿意在同学中表现自己,基于这一点,我们应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这种优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做班级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级性,形成良好的班风。讲究民主,就是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讲究民主,更应注重科学,没有科学的民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发展民主。制度化就是规范化,做到公正、公平,一视同仁。 三、精细化管理,常抓不懈。 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制定一套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 大的发展机遇。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 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 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 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 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有的青少年由于 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道德失范甚至 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 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 德育工作的煞星吗?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 德育工作中,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 多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 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还具有一种潜在的促进功能。网 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 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 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 把“剑”。下面试举三例,加以简析。 1.运用“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 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

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 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 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案例】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 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 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 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掌声响起。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 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办公室的电子 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欢笑声响起。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 被塞得满满的:——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 意为人师表。——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第三天,火 药味渐浓,第四天,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天的一封“犯 上作乱”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 质问道:“今天的‘伊妹儿’是谁发的?”众学生如惊弓之鸟,默不作声。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希望能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 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 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 (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 (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对中小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4.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5.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 班主任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是以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目标,以班级管理为载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一 晓之以礼、动之以情 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

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

班主任德育案例

班主任德育案例 试马初中:宣学萍何改霞预备铃响之后,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见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我见没人答应,火气上来,提高嗓门又问了一遍。这时,坐在后排的张某跑上来,匆匆擦了起来。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由于成绩靠后,经常拉我班成绩的后腿。只见他认真而有力的擦着黑板的每一角落,弄得教室内粉尘飞扬。此时,我说:“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造成的。”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我的心微微一怔,这时,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是我……值日。”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这时,张某同学擦完黑板,低着头走到座位上。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窃窃小语:“x x x不做值日,老师就不会责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那节课,我不知怎样上的,当我直视张某时,只见他在回避我,下课了,我叫他去了办公室,第一次让他坐在椅子上,后来他考入大学…… 评析:一、平等对待不同学生。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读书的材料,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对他们的评价总是消极的。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由于环境的急功近利,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学困生,似

乎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学困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学困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学困生,就不愿接受。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对待学困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纷纷议论;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 二、老师尽量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和优秀生相比,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经常深入班级,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都有可爱之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班主任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案例中的学困生张某,他的闪光点很明显:热爱老师,关心集体,爱护同学,有责任感。如果今后能充分利用他的闪光点心,给予充分的信任,深信张某同学定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做出贡献,也定能转差为优的;也达到了我们要红花盛开,也要绿叶郁葱的教育效果。 三、老师应该尊重爱护学困生.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的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只要我们教师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来关心学困生,爱护学困生,促使学困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案例中,我就疏忽大意没有做到尊重张某同学的一片苦心,不及时给以表扬;让其他学生误认为“差生无论做什么有益于集体的事,都是不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的。”从而更自暴自弃了。这是我需要注意改进的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三个“必须”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三个“必须” 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这一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即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明确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把这些要求扎实落地,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从行动上将德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列为工作重点。《指南》的发布,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的系统化提供了充分的指引。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活动、轻课程”的倾向。有些学校,热热闹闹地组织一次德育活动,就算是完成了德育任务,而对于需要持久发力的德育课程,则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位,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评价环节,都难以体现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有的地区甚至以“德育课程就是解决思想素质问题”为借口,将德育课程排斥在考试评价体系之外,以可有可无的“开卷考查”,简单地给学生一个是否合格的等次,就算完成了德育。这样

的做法,不仅极大损害了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更对这些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德育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只做表面文章、不问实际效果的做法。以上问题必须加以根本改变。要切实联盟落实《指南》所说的“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和“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的要求,让德育课程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德育课程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必须在教学体系中给予优先保证。当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并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做法,正是德育课程“落在实处”的重要契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落实上下功夫,让德育课堂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德育课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课程。同时,要从实效性角度审视和评价德育实践活动,不求花样、只求有效,切实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提供条件。将这些内容系统部署是《指南》的亮点,将这一任务扎实落实则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发现和优化德育课程的实践方式。《指南》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需赘言。而对于这些内容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落实,则需要认真考虑。现

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集锦

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 高一(七)班主任工作德育案例陈琳 一、背景 我所管理的高一(七)班,共有学生46人。相较于高一年级的其他7个班,我们班的特点是:男女生比例比较平均,但男生思想活跃者居多,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又对现实缺乏辩证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意识薄弱,纪律散漫,这无疑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另外,班里基本上没有尖子,尾巴却是挺重的,这也加大了成绩提高的难度。于是,在这么个大框架下,班里同学的问题也就相应的复杂一些。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很明确的一点是,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如果老师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感受着学生的感受。有这样一个学生思想态度的成功转化让我记忆犹新。 二、案例描述 我班里有位同学,名叫小邓(化名)。平时和同学关系不错,有很多朋友,性格很开朗,尤其爱打篮球。但是他有个缺点,脾气很急,特别容易暴躁。曾经有一次在历史课上,因为他的笔袋被他不小心掉到了楼下,他要求捡回,历史老师不允许,他很不满意,就不顾老师直接走出了教室…事后他向历史老师承认错误,在班里也作了公开检查,也和我说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很不对,不懂得尊重老师,但自己脾气一急,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以后会努力学习,尊重老师,不再这样。 我开始接手这个班时觉得这个叫小邓的这个孩子很讲义气,重情义,成绩虽然不好,但是脑子很聪明。这样一次与老师的冲突我想他应该从中得到了教训,于是仍然鼓励他要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并表示愿意和他在私底下成为朋友。 但之后不久的一件事使我意识到这个孩子还是需要老师们进一步的教育,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是学校篮球联赛期间的一天,中午有我班比赛,早自习时我在班外观察情况,发现有几名男生的座位是空着的,当时我很生气,但是我想与其去寻找他们不如在门口等着他们出现。不一会,他们几个人就大汗淋漓的走了上来,于是我把他们几个人带到了办公室询问情况。了解清楚之后我很是生气,原来他们是因为要准备篮球联赛所以才没有及时回来上早自习,而他们认为早自习并不重要,这种学习态度让我很是不满。这几个学生平时就是问题学生(包括小邓),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